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丨前毫末智行技术副总裁艾锐,加入无人机公司道通智能
雷峰网· 2025-08-04 08:48
高管变动 - 毫末智行技术副总裁艾锐和产品副总裁蔡娜于2024年4月离职 [2] - 艾锐已加入无人机公司道通智能 [2] - 艾锐拥有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的L3/L4自动驾驶研发背景,2021年加入毫末智行 [3]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毫末智行采用"风车战略",聚焦乘用车、低速无人车和智能硬件三条业务线 [4] - 2024年底公司强调危机意识,目标为完成第二代智驾产品量产交付并推出高性价比城市无图NOA方案 [4] - 2025年初因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引发高层动荡传闻 [4] 关联企业动态 - 道通智能成立于2014年,主营行业级/消费级无人机及生态软硬件产品 [5] - 艾锐加入道通智能标志着技术人才从自动驾驶向无人机领域流动 [2][5] 行业背景(其他文章标题提及) - 四维图新CEO认为当前仅华为和理想实现智驾商业化突破 [7] - 驭势科技三年累计亏损6.75亿元,反映L4赛道盈利困境 [8] - 华为L3方案发布对嬴彻科技等企业构成竞争压力 [9]
理想回应「碰撞测试」:其卷入舆论争议属无心之举;吉利智驾大整合:极氪整体并入千里科技;TikTok 合并核心产品与信任安全团队
雷峰网· 2025-08-04 08:48
大疆全景相机起雾事件 - 大疆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发售后被用户反馈镜头起雾问题 大疆回应称起雾与潮湿环境下更换电池导致内部水汽凝结有关 建议高规格拍摄前预热15-20分钟以散发湿气 [4] -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公开表示大疆起雾仅为个例 同时影石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 强调市场增量空间 [5] 理想汽车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i8发布会上重卡对撞测试视频引发东风柳汽抗议 理想回应称测试仅用于验证自身安全性能 无意评价其他品牌质量 强调与乘龙卡车无直接竞争关系 [7] - 测试方中国汽研声明该碰撞为非标准试验 未发布任何官方数据或报告 将追究恶意解读者的法律责任 [8] - 乘龙卡车发布"龙的脊梁 无惧挑战"等海报疑似隔空回应 [10] 格力电器高管传闻 - 格力电器否认网络流传的"高管内外勾结骗取侨商钱财"文章 称经核查不存在与"张某利"的不正当往来 已报案并完成取证 [10] 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 - 尊湃通讯14名前海思员工因剽窃华为芯片技术获刑 主犯张某被判6年 全案累计罚金1350万元 经鉴定侵权芯片与华为技术重合度超90% [11] 硅基智能裁员风波 - 硅基智能否认网传全员裁员截图 称公司产研销售团队稳定 计划2025年新增数百岗位 2026年扩招至数千人 并透露已完成数亿元融资 [12] - 硅基流动创始人澄清与硅基智能无关联 避免公众混淆 [13] 吉利智驾业务整合 - 极氪1300人智驾团队整体并入千里科技 smart约100名员工可选择转岗至千里科技或吉利研究院 路特斯团队暂维持现状 此次调整距离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加盟仅一月余 [15] 哪吒汽车重组进展 - 哪吒汽车桐乡工厂7月恢复全薪发放 已启动网点梳理 目前47名意向者报名参与重组 需满足无失信记录等条件 公司拖欠供应商货款超60亿元 [16] 比亚迪APP整合 - 比亚迪完成王朝/海洋/腾势等五大品牌APP整合 新APP命名投票结果出炉 "成就梦想"以最高票当选 实现跨品牌车辆控制与积分互通 [21] 英伟达芯片安全审查 -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说明H20芯片漏洞风险 周鸿祎表态将优先采购华为芯片 强调国产芯片需通过实际使用改进 [22] B站AI翻译功能 - B站上线AI原声翻译功能 可还原UP主声线并适配口型 支持英文字幕及弹幕翻译 此前国际版APP已与国内版合并 海外MAU达1200万 [23] 苹果大中华区业绩 - 苹果2025Q3大中华区营收153 7亿美元同比增长4% 库克承认中国"国补"政策对部分产品销售有帮助 iPhone营收445 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30] TikTok组织调整 - TikTok合并核心产品与信任安全团队成立平台责任团队 由原直播负责人Adam Wang领导 应对美国市场不确定性 当前运营截止日期为9月17日 [33] Intel高层变动 - Intel晶圆代工业务三位副总裁Kaizad Mistry、Ryan Russell和Gary Patton将退休 三人分别负责技术开发与设计平台等关键职能 [33] Shein关税红利终结 - Shein Q1营收超100亿美元净利润4亿美元 受益于美国低值免税政策窗口期 但该政策已于5月对中国商品取消 8月底将全面废止 [35] 库克创苹果任期纪录 - 库克以5091天CEO任期超越乔布斯 在其任内推出Apple Watch等硬件及Apple Pay等服务 推动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36] 法拉利电动车进展 - 法拉利CEO否认推迟第二款电动车计划 称"从未存在该项目" 首款电动车定价超50万美元 计划2026年交付 2030年纯电车型目标占比40% [38] Meta智能眼镜热销 - Meta雷朋联名智能眼镜销量同比增长300% 第三代产品10月发售 配备单色显示屏 定价1000-1400美元 2026年产能目标1000万台/年 [40] 三星HBM市场策略 - 三星拟通过提升HBM3E良率降价抢单NVIDIA 承诺稳定供应 目前SK海力士市占率达70% 三星年初已获NVIDIA认证但尚未批量出货 [43] 特斯拉餐厅运营问题 - 特斯拉餐厅开业12天出现擎天柱机器人故障 需人工辅助 周边居民投诉施工噪音及交通拥堵导致公寓空置率上升 [44]
华泰证券:“超级周”打开A股结构调整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7:5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A股市场在美元指数和政策预期扰动下出现缩量调整 [1] - 当前赚钱效应已回调至7月中旬水平 市场抛压相对可控 [1] - 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 局部热点活跃或为基准情形 [1] 行业配置逻辑 - 具备补涨逻辑且景气改善持续性的板块集中于AI 产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 [1] - 建议把握赔率思维 关注白色家电等跌出股息率性价比的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 [1] - 二季度业绩回升且具备补涨逻辑的方向包括存储芯片 光纤光缆 氯碱 航空装备 智能驾驶 机器人等 [1] 战略配置方向 - 战略上建议超配大金融 创新药 军工三大领域 [1]
华泰证券: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局部热点活跃或为基准情形
快讯· 2025-08-04 07:4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市场进入海内外关键事件频发的超级周 后半周在美元指数和政策预期扰动下出现缩量调整 [1] - 当前赚钱效应已回调至7月中旬位置 市场抛压相对可控 [1] - 短期A股或进入波动率放大的平台期 局部热点活跃可能成为基准情形 [1] 板块配置逻辑 - 具备补涨逻辑且景气改善持续性的板块集中于AI 产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 [1] - 配置上应把握赔率思维 关注白色家电等跌出股息率性价比的稳健及潜力高股息品种 [1] - 重点关注Q2业绩回升且具备补涨逻辑的方向 包括存储芯片 光纤光缆 氯碱 航空装备 智能驾驶 机器人等 [1] 战略配置方向 - 战略上超配大金融板块 [1] - 战略上超配创新药板块 [1] - 战略上超配军工板块 [1]
全球科技行业周报:OpenAl在挪威设立欧洲首个“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20250803
华安证券· 2025-08-03 22:35
行业评级 - 全球科技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OpenAI在挪威纳尔维克设立欧洲首个"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规划容量230兆瓦,计划拓展290兆瓦,初期投入10万块英伟达GPU集群,Nscale和Aker承诺初期20兆瓦阶段投入约10亿美元 [4][5] - 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美团、饿了么、京东发文抵制无序竞争,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4][12] - 海外AI领域建议关注Meta、Adobe、Microsoft、Apple、Nvidia、AMD、Amazon等公司 [5] - 国内AI领域建议关注百度集团、阿里巴巴-SW、美图公司、腾讯控股、美团-W、快手等公司 [6] - 海外半导体领域建议关注Nvidia、AMD、博通、台积电、美光、英特尔等公司 [9] - 智能驾驶领域建议关注特斯拉、小米集团-W、小鹏汽车-W、小马智行、比亚迪、Google等公司 [10] - 本地生活领域建议关注美团-W、阿里巴巴-W、京东集团-SW等公司 [12] - 电商领域建议关注拼多多、阿里巴巴-W、Amazon等公司 [13] - 影视领域建议关注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哔哩哔哩,快手等公司 [16] - 游戏领域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S、恺英网络、三七互娱、吉比特等公司 [17]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周涨跌幅-0.94%,创业板指周涨跌幅-0.74%,沪深300周涨跌幅-1.75%,中证1000周涨跌幅-0.54%,恒生科技周涨跌幅-4.94%,纳斯达克指数周涨跌幅-2.17% [3][24] - 传媒指数周涨跌幅1.11%,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周涨跌幅-2.67%,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周涨跌幅-3.6%,人工智能指数周涨跌幅1.36% [3][24] - 港股涨幅前三:东方甄选(+23.78%)、光正教育(+22.43%)、美图公司(+16.12%);跌幅前三:中手游(-13.16%)、知乎-W(-10.48%)、云音乐(-9%) [32] - 美股涨幅前三:Meta(+5.24%)、Roblox(+5.23%)、艺电(+3.56%);跌幅前三:富途控股(-13.41%)、爱奇艺(-9%)、华纳音乐(-8.09%) [35] - A股传媒涨幅前三:捷成股份(+7.01%)、吉比特(+6.98%)、视觉中国(+5.49%);跌幅前三:三七互娱(-3.11%)、中公教育(-2.6%)、顺网科技(-2.58%) [33] 行业一周要闻 AI+领域 - OpenAI挪威数据中心项目规划容量230兆瓦,计划拓展290兆瓦,初期投入10万块英伟达GPU集群 [4][37] - 小米浏览器升级"AI搜索"功能,接入豆包大模型及火山方舟高代码智能体产品 [37]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推出实验性扩散语言模型Seed Diffusion Preview,代码推理速度达2146 tokens/s [37] - 阿里通义千问发布Qwen3-30B-A3B-Instruct-2507模型,长文本理解能力提升至256K规模 [38]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图像编辑模型3.0、豆包·同声传译模型2.0,豆包大模型1.6系列升级 [38] 互联网 - 美团、饿了么、京东发文抵制外卖无序竞争,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4][12] - 亚马逊全球范围内停止谷歌购物广告投放,美、英、德三国购物广告展示份额骤降至0% [11] - 美国暂停对价值800美元以下进口货物免税待遇,墨西哥对价值低于50美元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从19%上调至33.5% [13] 传媒 - 上周全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11.82亿元,较上周8.28亿元显著增长,暑期档总票房破50亿 [15][16] - 电影《南京照相馆》首映三天票房突破4亿元,摘得周票房榜冠军 [16] - 2025年移动游戏市场IAP收入预计同比增长6%,2028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 [17] 半导体 - Arm计划投资首款自研芯片,从IP授权转向实体芯片制造 [38] - 三星确认Exynos 2600将采用2nm工艺制造,有望成为首款2nm芯片 [39] - 三星电子25Q2存储器营收(DRAM+NAND)为21.2万亿韩元,首次超过SK海力士同季度营收 [9] 智能驾驶 - 理想汽车发布首款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全国统一零售价32.18万元-36.98万元 [10][40] - 理想汽车将端到端+VLM双系统架构升级为VLA架构,VLA司机大模型具备空间理解、思维、记忆与沟通等能力 [40] 产业互联网 - 苹果25Q2在华收入增速两年来首次转正,大中华区装机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14] - 苹果计划9月发售新机,重点关注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更新情况 [14]
对话地平线陈黎明:不应该无限制地去追求算力的增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23:21
行业趋势 - 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智能化取代电动化成为产业升级主引擎 [2] - 智能驾驶发展从"有没有"过渡到"好不好"及"效率高不高"阶段,产业竞速围绕体验、算力、成本平衡展开 [2] - 中高阶智驾已迎来拐点,未来将像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一样迎来大规模发展 [9] 技术发展 - 智能驾驶性能突飞猛进,中国在应用创新方面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8] - 算法创新层出不穷,模型参数持续增加,行业对算力需求不断上升 [11] - 地平线最新旗舰芯片征程6P算力达560 TOPS,较征程5(128 TOPS)提升显著 [11] - 算法优化技术(如Vision Mamba)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资源占用 [12][13] 商业模式 - 智驾平权成为行业必然趋势,推动技术发展和成本下探 [9] - 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将推动行业发展,在部分场景表现优于国内系统 [10] - 预计未来80%-90%车企会选择与供应商合作,形成2:8或1:9的分工格局 [17][18] 企业竞争力 - 未来行业将仅存3-4家主要技术提供商 [3][19] - 存活企业需具备技术引领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强大工程系统能力 [20] - 地平线坚持软硬协同技术路线,通过算法与芯片深度结合实现高性能低成本 [14][15] 技术挑战 - 城区NOA目前仅达"可用"水平,尚未实现"好用",需提升算法、算力、数据和工程能力 [11] - 行业面临性能、成本和体验平衡难题,需通过工程能力实现高效技术转化 [14] - 智能驾驶芯片需采用软硬结合方式应对多模态数据处理需求,通用处理器方案不现实 [15]
国常会审议通过重磅文件,释放关键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52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培育新动能、更新 旧动能的关键举措。 翁翕指出,在培育新动能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以"AI for Science"(AI4S)为全新科研利器,加速基础研究突破,进而推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更新旧动能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运营流程、降低能耗成 本等方式,赋能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让旧动能释放"新潜力"。 孙克同样指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技术潜能,突破科学发现、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的瓶颈与边界, 形成培育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真正让人工智能形成现实生产力,让我国的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603138)资源优 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向国家智能优势转化。同时,在推动各领域智能化升级过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国常会审议通过重磅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48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和深度融合 [1] -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1] - 2024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3]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人工智能+",提出持续推进该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3]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技术产业体系 [2] - 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性能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和加工产业蓬勃发展 [2] - 算法创新快速迭代演进,智能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终端、具身智能终端、智能体等智能产品和服务创新活跃 [2] - 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技术创新不断突破阶段,大模型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智能体等模型应用新形态快速发展 [2] - 人工智能已在数字原生领域率先形成规模化落地,逐步向金融、医疗、交通等数字化程度较高行业渗透 [2] 应用前景 - 人工智能技术以"AI for Science"为全新科研利器,加速基础研究突破,推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3] - 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运营流程、降低能耗成本,赋能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转型 [3]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技术潜能,突破科学发现、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的瓶颈 [4] - 更多领域新增的丰富场景和海量数据将带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更新突破,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4] 产业优势 - 中国具备产业体系完备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资源优势、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4] - 通过"人工智能+"行动可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国家智能优势 [4]
盈港资本新基金设立,加码新兴科技领域投资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31 16:55
盈港资本战略布局 - 2025年在江苏设立数字产业基金、机器人基金、AI基金,聚焦数字经济、机器人产业链、AI应用,完善"基金+生态+区域"协同平台 [1] - 2025年6月参与智能驾驶企业天瞳威视D轮融资5亿元,联合国资与芯片企业推动软硬一体化智驾系统落地 [1] - 领投低空经济企业富林岚,提升旋翼系统研发能力,建立飞行实验室加速高端航空装备自主可控 [1] - 累计管理规模超80亿元,覆盖机器人、AI、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半导体、医疗科技等领域 [1] - 被投企业包括普渡机器人、加速进化、天瞳威视等硬科技企业,早期投资药明康德、贝壳、腾讯音娱等知名公司 [1] 投资方法论与案例 - 强调逻辑驱动与多层验证,自下而上建立认知模型,从技术、商业、制度三维度判断路径确定性 [4] - 主张"底层技术+实际场景"双向耦合,优先支持落地能力强、变现清晰、具出海潜力的项目 [4] - 灵活运用控股与非控股策略,在并购与中早期投资间游刃有余 [4] - 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即将推出商用产品,迈出产业化关键一步 [2] - 神经影像AI企业安德医智核心产品BioMind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等地临床系统 [2] 创始人背景与团队 - 创始人刘子迪毕业于杜克大学经济学,曾任德意志银行投行并购部及云锋基金 [6] - 2015年创立盈港资本,主导所有投资项目,连续多年入选"最佳女性投资人"榜单 [6] - 被评价为"能驾驭硬科技和消费审美的双面投资人",团队风格"Insightful, Sharp, and Glamorous" [9] - 将文化认同与因材施教引入团队管理,实行阶梯性分成机制和自愿跟投制度 [18] 投资理念与策略 - 坚持"技术赋能民生",注重技术落地场景、可感价值和可持续变现路径 [12] - 覆盖AI+医疗、AI+物流等高频垂类,布局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中长期赛道 [12] - 智能驾驶企业天瞳威视完成5亿元D轮融资,推出6.5米自动驾驶中巴3.0实现L4级量产落地 [12] - 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关注视觉系统、力控电机等通用型技术组件建设 [13] - 区域基金采用"政府导向+市场效率"结构,地方国资出资占比约70% [14] 跨周期价值识别 - 动态"跨周期识别价值"而非静态"长期持有",以基本面能否穿越周期为核心标准 [23] - 向A轮、Pre-A轮延伸早期布局,同时保持中后期和二级市场弹性配置 [23] - 人民币基金超50%来自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美元基金多来自海外家族办公室 [23] - 审慎估值原则,避免"为风口买单",关注医疗、影视、物流等具真实需求的垂直场景 [24] - 将产业出海能力作为重要评估指标,考察供应链迁移、产地重构与本地化运营能力 [24] 未来战略方向 - 坚持全球化、关注未来世界、可持续发展三大关键词 [27] - 支持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布局AI、机器人、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 [27] - 注重企业在未来世界中的位置,而非仅当前表现 [28]
跟踪指数长期领跑港股科技赛道的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年内份额增长超120亿份,机构:港股科技或正处于景气修复与估值低位交汇窗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2:10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收盘,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已连续1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拉 长时间线来看,在近21个交易日中(7月2日至7月30日),该ETF累计20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 额超26亿元;该ETF最新流通份额、流通规模分别为197.83亿份、270亿元;其中,该ETF流通份额创上 市以来新高,年内份额增长超122.59亿份,涨幅达162.93%。 除港股通科技30ETF之外,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整体获南向资金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7月30日,南向 资金净流入超110亿港元,连续五个交易日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 累计净流入超8500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超过2024年净流入的8078.69亿港元。 | 田回(截止:2025-07-30) | | | HKD | CNY | | --- | --- | --- | --- | --- | | | 合计 | 沪市港股通 | 深市港股通 | | | 最新 | 117.14 | 64.27 | | 52.87 | | 本周合计 | 336.87 | 186.43 | | 150.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