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二季度港股定价权有何变化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2 20:17
报告核心观点 - 二季度南向资金继续流入港股,Q2累计净流入2925亿港元,南向持股市值占比创历史新高,港股通持股金额占比从Q1末的19.0%升至Q2末的20.7%,外资占比从62.8%降至60.4%;存量视角下外资在大部分细分行业仍占主导,但南向在消费者服务、家庭用品等板块边际定价权显著提升 [3][5][6] 各部分总结 南向资金与外资持股占比变化 - 南向港股持股市值占比再创历史新高,2025Q2达到20.7% [7][8] - 存量视角下外资在港股大部分细分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如食品用品零售、电信服务等行业外资占比较高 [11][12] 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板块 - 二季度南向在消费、汽车、医药、能源等板块定价权显著提升,外资占比下降,南向占比上升 [13][14] 资金流入行业情况 - 二季度南向加速流入医药、能源、多元金融等板块 [17]
中信期货晨报:市场情绪偏暖,商品多数上涨-20250627
中信期货· 2025-06-27 11: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经济维持稳定格局,国内资产以结构性机会为主,下半年政策驱动逻辑强化;海外地缘风险或加剧短线市场波动,扰乱风险偏好;长线来看弱美元格局延续,警惕波动率跳升,关注非美元资产,保持对黄金等资源品战略配置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精要 - 海外宏观:6月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维持下半年降息预期但更谨慎;美国5月零售销售月率大幅下降,工业产出月率下滑,6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不及预期;经济基本面修复面临地缘风险及经贸前瞻不确定性扰动,原油价格飙涨或引发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7] - 国内宏观:陆家嘴金融论坛公布多项金融支持政策,下半年政策预期渐强;国家下达1620亿元“国补”资金,剩余将有序下达;5月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快,服务业增长加快,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均增长 [7] 观点精粹 宏观 - 海外滞胀交易降温,长短配置思路分化;国内适度降准降息,短期财政端落实既定政策;海外通胀预期结构扁平化,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滞胀交易降温 [8] 金融 - 股、债多头情绪均有所回落;股指期货资金拥挤释放中,股指期权卖权需观望,国债期货债市多头情绪回落,短期均震荡 [8] 贵金属 - 风险偏好回升,贵金属短期调整;中美谈判进展超预期,黄金/白银短线延续调整,短期震荡 [8] 航运 - 情绪回落,关注6月装载率回升持续程度;集运欧线关注旺季预期与提涨落地成色博弈,短期震荡 [8] 黑色建材 - 炉料表现好于成材;钢材宏观情绪回暖但矛盾累积,铁矿铁水小幅增加价格震荡,焦炭悲观情绪淡化价格持稳,焦煤成交好转但信心不足,硅铁成本预期改善盘面坚挺,锰硅成本再生扰动盘面偏强,玻璃供给扰动产销走弱,纯碱中游库存去化盘面承压,短期多数品种震荡,纯碱震荡下跌 [8] 有色与新材料 - 低库存现实和需求走弱预期交织,有色延续震荡;铜美元指数偏弱价格高位运行,氧化铝仓单数量低位盘面拉升,铝低库存高升水价格盘面走高,锌供需过剩关注高空机会,铅成本支撑走强下方空间有限,镍供需承压价格偏弱,不锈钢镍铁价格下探盘面偏弱,锡现货成交平淡价格震荡,工业硅供应回升价格承压,碳酸锂仓单大幅去化警惕波动风险,短期多数品种震荡,锌、镍震荡下跌 [8] 能源化工 - 地缘平息,能化回归自身供需;原油美国库存压力放缓关注地缘扰动,LPG地缘缓和弱势震荡,沥青增产预期强跟随原油回落,高硫燃油和低硫燃油期价跟随原油下跌,甲醇伊以扰动缓和震荡,尿素依靠出口消化供需差短期震荡偏强,乙二醇乙烯价格上涨延续震荡整理,PX供应偏紧关注地缘进展,PTA供需边际转弱但现实尚可成本偏强,短纤产业健康现货加工费走高,瓶片跟随原料波动等待减产,PP油价回落震荡,塑料地缘溢价衰减震荡,苯乙烯地缘阶段性降温下跌,PVC低估值弱供需震荡运行,烧碱动态成本上移暂震荡,油脂关注反弹持续性,蛋白粕豆粕进口预期重挫盘面关注支撑,玉米/淀粉盘面震荡现货坚挺,生猪上游挺价需求淡季,短期多数品种震荡,原油、沥青、高硫燃油、低硫燃油、苯乙烯震荡下跌,尿素、乙二醇、短纤震荡上涨 [10] 农业 - 中美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情绪利多棉价反弹;橡胶宏观偏暖带动价格上行,合成橡胶盘面跟涨幅度有限,纸浆弱势不改,棉花棉价延续增仓反弹,白糖内外分化内盘震荡反弹,原木基本面无明显矛盾短期震荡运行,短期均震荡 [10]
市场分析:通信传媒行业领涨,A股震荡整固
中原证券· 2025-06-26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 沪指全天小幅震荡整理 创业板指表现弱于主板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 适合中长期布局 两市成交金额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 长期资金入市加快 美联储降息路径不确定 中东局势紧张态势降温 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 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和外盘变化 短线建议关注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电子元件和船舶制造等行业投资机会 [3][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股市场走势综述 - 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 沪指在3461点附近遇阻 通信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好 化学制药等行业表现较弱 创业板指震荡回落且弱于主板 上证综指跌0.22% 深证成指跌0.48% 科创50指数跌0.57% 创业板指跌0.66% 两市成交16234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 [2][7] - 两市超六成个股下跌 船舶制造等行业涨幅居前 化学制药等行业跌幅居前 通信设备等行业资金净流入居前 证券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居前 [7] - A股主要指数大多下跌 上证综指收报3448.45点 跌0.22% 上证50跌0.34% 沪深300跌0.35%等 [8] - 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 恒生指数跌0.6% 恒生国企指数跌0.6% 恒生红筹指数跌0.5% [8] - 中信一级行业中 综合金融、银行等行业涨幅居前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等行业跌幅居前 [9] 后市研判及投资建议 - 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 沪指在3461点附近遇阻 通信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好 化学制药等行业表现较弱 沪指全天小幅震荡整理 [3][13]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20倍、38.05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 适合中长期布局 两市成交金额16234亿元 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3][13] -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 消费与投资是核心驱动力 长期资金入市加快 ETF规模增长 保险资金流入 形成托底力量 [3][13] -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降息路径不确定 若释放降息信号将提振全球风险偏好 中东局势紧张态势降温 短期市场避险情绪回落 [3][13] - 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 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和外盘变化 短线建议关注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电子元件和船舶制造等行业投资机会 [3][13]
提振消费再出政策利好!大消费反攻,消费龙头ETF午后翻红!布局时机已至?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46
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消费龙头ETF(516130)午后拉升翻红,场内价格涨0.81% [1] - 成份股中机械、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等细分行业涨幅居前,石头科技、重庆百货涨超5%,首旅酒店涨超3%,珀莱雅、华图山鼎、双环传动等多股涨超2% [1] - 消费龙头指数市盈率为17.26倍,位于近10年来5.34%分位点的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包括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政策明确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2] - 2025年消费预计成为重要经济增长驱动力,政策刺激下消费领域有望涌现新动能、新场景 [3]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中金公司认为消费领域政策红利及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提升板块关注度,但行情波动仍大 [3] - 国泰君安预计消费品类和渠道将持续创新拓展,推动居民消费意愿增强 [3] - 机构认为消费或为全年投资主线之一,后续需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3]
政策利好+外资唱多!明天这些板块或继续狂飙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5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显著上涨 上证指数涨1.15%至3420.57点 深证成指涨1.68% 创业板指涨2.30% 市场重心向中小盘成长型板块偏移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达1.45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约3000亿元 深证成指成交额8696.996亿 显示投资者对成长股偏好增强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2.06%至24177.07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14%至5297.96点 成交额2404.815亿港元 科技及消费类资产受青睐 [1] 行业共振 - A股电力设备板块领涨2.85% 非银金融涨2.68% 商贸零售 汽车 机械设备 计算机均涨超2.4% 石油石化逆势跌2.1% 煤炭收跌 [2][3] - 港股综合消费者服务板块涨4.11% 医疗保健涨3.05% 金融涨2.82% 资讯科技涨超2% 能源业逆势跌0.76% [3][4] 驱动因素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加速商业化 重庆太蓝新能源研发能量密度720Wh/Kg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量产元年 华为 比亚迪加码具身智能 特斯拉 FigureAI加速量产 [2] - 港交所"科企专线"政策吸引创新企业赴港融资 内地科技政策导向及跨境支付优化提升两地流动性 [1][4] 政策与资金动向 - 中国政府释放科技自立自强信号 大规模推介民间投资项目 [4] -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机制落地 便利资金流动 支撑港股科技板块估值 [4] - 高盛维持A股港股超配建议 沪深300目标点位4600点 MSCIChina目标84点 隐含10%上行空间 调高银行地产评级 建议超配消费板块 [4]
预警!高位板块崩塌,聪明钱正涌向这些洼地
搜狐财经· 2025-06-17 12:3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午盘微跌0.19%报3382.14点,深证成指持平,创业板指小幅下挫0.14%,北证50逆势上涨0.58%,科创50调整0.85%,市场半日成交约7902亿元,较上日略有缩量 [1] - 恒生指数微跌0.13%报24028.83点,恒生科技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小幅下行0.06%、0.23%,半日成交额约1081亿港元 [1] 行业表现 - A股科技主题轮动明显,脑机接口概念受美股相关标的隔夜暴涨超283%的刺激集体爆发,稳定币概念因香港即将发布重磅政策预期持续活跃,固态电池板块因6月25日行业论坛召开的事件催化崛起 [2] - A股前期热门的创新药、IP经济等板块因高位获利回吐及资金轮动出现调整 [2]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承压明显,部分医药企业因新药研发进展或资本运作波动显著,耐用消费品、消费者服务板块同样表现疲软 [2] - 港股综合企业和工业板块表现亮眼,部分光学科技龙头逆势走强,显示出高端制造领域的局部热度 [2] 驱动逻辑 - A股结构性行情受外围市场情绪传导(如美股脑机接口标的极端表现)、政策与事件催化(香港稳定币政策预期及固态电池论坛召开)、资金在存量博弈下的高切低节奏影响 [2] - 港股更多反映个股事件与行业基本面交织影响,如医疗保健板块调整或与部分企业新药进展及市场情绪波动相关,工业等板块走强或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对相关产业链的支撑 [2] 后市展望 - 国内5月工业增加值、消费数据保持稳健增长,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持续壮大,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 [3] - 央行本月两度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流动性环境整体充裕 [3] - 美联储本周货币政策会议虽大概率维持利率不变,但9月降息预期升温可能影响全球风险资产定价 [3] - 沪港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即将签署,或进一步强化两地市场联动 [3] - 短期市场或延续震荡轮动态势,A股创新药与新消费等高位主题波动加剧,港股医疗板块面临估值消化压力 [3] - 科技领域虽出现超跌反弹中断,但AI算力、固态电池、商业航天等硬科技方向仍被机构视为中期布局重点 [3] - 全球高速铜缆创新技术大会等行业催化事件临近,相关产业链热度可能重燃 [3] - 中期市场走向取决于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点、国内房地产市场筑底进程以及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突破进展 [3]
商社行业周报:继续推荐高中教育,关注新消费超跌机会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09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商社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高中教育体制改革,推荐天立国际控股、学大教育,关注凯文教育;AI+消费,推荐康耐特光学、小商品城、科锐国际;情绪与体验消费,推荐老铺黄金、名创优品;传统零售调改与新渠道,推荐红旗连锁、步步高、重庆百货;关注一季报高增长个股,推荐三峡旅游,关注天府文旅、曼卡龙;关注六月催化:端午小长假、茶饮入通、智能眼镜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行情回顾 - 上周商贸零售板块涨幅 0.13%,消费者服务板块涨幅 0.93%,在所有行业中分别位列 21 和 14(共 30 个行业);未停牌股票中,ST 联合+27.57%,萃华珠宝+17.06%,南京商旅+15.60%,ST 金一+15.52%,若羽臣+11.98%,新迅达+11.35%涨幅居前 [5] 行业重点信息及数据更新 社服行业 - 5 月 31 日至 6 月 2 日(端午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65370 万人次,日均 21790 万人次,同比(端午假期)增长 2.5% [5] - 携程发布的 2025 年端午旅游报告显示,在六一儿童节叠加效果下,亲子家庭成为了端午出游的主力军,GMV 前 50 的景区中家庭亲子类景区占比近 90%,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 25% [5] - 武商集团与王府井合资运营的武汉市内免税店,于 5 月 30 日在武商 MALL 六楼正式亮相 [5] - 美团旅行发布国内首个酒店商家端 AI 工具“美团既白”,通过 AI 新技术联合行业生态,助力更多酒店住宿商家提质增效 [5] 零售行业 - 阿里国际站“外贸 618”日前启动,大批美国买家涌入“抢购”圣诞商品,首日圣诞相关产品的订单增幅均在 50%以上,配饰等热门节庆商品同比大涨超 120% [5] - 根据电商销售数据调研报告显示,618 期间京东服饰品类、美妆护肤品类整体增长均超 30% [5] - 6 月 13 日,永辉超市南京江宁万达店将开业,标志着永辉超市将完成第 100 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 [5] 公司公告 - 三峡旅游于 2025 年 6 月 3 日聘任李根先生为公司总经理 [5] -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广州酒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 50 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088% [5] - 光大集团将其全资子公司青旅集团直接持有的中青旅 17.37%股份无偿划转至光大集团 [5] -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家家悦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 344.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54% [5] - 祥源文旅与海昌海洋公园订立认购协议,按认购价每股认购股份 0.45 港元配发及发行 51 亿股新股份,总代价 22.95 亿港元 [5] 国泰海通社服零售行业重点标的盈利预测(2025.06.06) - 报告对黄金珠宝、电商、超市、百货、专业连锁、免税、酒店、餐饮、景区、OTA、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教育等多个三级行业的众多标的给出盈利预测及评级,均为增持 [6][7] 国泰海通社服零售行业重点标的股息率、分红率、ROE(2025.06.06) - 报告展示了各行业重点标的 2022 - 2024 年的股息率、分红率、ROE 数据 [8][9] 机构持仓情况一览(2025.06.06) - 报告呈现了各行业标的 2024Q3 和 2024Q4 的机构持股数量、持股机构数量、机构持股比例及变动情况 [10] 社服零售板块公司增减持公告(2025.06.06) - 多家公司有增减持计划,如科锐国际多位股东减持,小商品城、凯撒旅业等有增持情况 [13] 社服零售板块公司未来解禁情况(2025.06.06) - 桂林旅游、迪阿股份、*ST 开元等公司有未来解禁安排,包括解禁日期、解禁数量、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解禁市值、解禁收益率等信息 [16]
年内超九成港股基金飘红 四家公募机构解析投资逻辑
证券日报· 2025-06-07 00:43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多个板块表现强势,544只港股基金中最高年内净值增长率超85% [1] - 36个主题分类中33个行业指数上涨,耐用消费品、消费者服务和医药生物等行业指数涨幅均超40% [2] - 港股基金总规模从年初3300亿元增至3400亿元,新增近100亿元 [1][2] 行业板块表现 - 医疗保健板块表现突出,某净值增长率超85%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医疗保健股,包括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 [2] - 消费类港股基金表现优异,多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超30%,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阿里巴巴-W和小米集团-W等 [2] - 新消费、创新药、新能源车和互联网等板块持续领涨,基本面与估值呈现双重利好 [1][3] 基金经理观点 - 银华基金认为港股新消费板块已率先复苏,A股传统消费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望迎来新旧消费"共舞" [3] - 中欧基金指出港股市场成交活跃,政策支持和新经济行业结构突出是表现强势的原因 [3] - 富国基金表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港股中长期向好,"科技+消费"成长性标的仍是热门选择 [4] 未来投资机会 - 创新药"出海"数据有望创新高,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 [4] - AI应用及智能驾驶产业机会被看好,港股新经济或持续表现强势 [4] - 医药细分行业中电生理、内窥镜等渗透率低、国产份额低的赛道具备良好"出海"机会 [5] - 高股息、高分红且现金流稳定的个股基本面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5]
33家中概股回归港股总市值占比超七成 香港成避险首选地
金融界· 2025-06-06 11:34
近期美国监管政策持续加码,地缘局势紧张态势加剧,中概股回归话题再度升温。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制 度优化和互联互通升级等措施,致力于巩固其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核心地位。港股市场中,阿里 巴巴、京东、网易等头部企业已率先完成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中小市值中概股也将陆续跟进这一趋 势。 目前多数头部中概股已实现赴港上市目标。在市值排名前四分之一的中概股中,已有73%的中概股实现 两地上市格局。其中45%的企业已完成双重主要上市,26%的企业实现在港二次上市。 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中概股主要集中在新消费、科技以及中高端制造三大领域。新消费板块中,零售 业占比达到54%,消费者服务占比为6%,生物制药占比为5%。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近日透露,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企业 选择在香港上市。这些企业的总市值在全部中概股市值中占比超过七成,显示出回归潮的显著规模效 应。 尽管业界对港股市场在容量、流动性及估值折价等方面的短板仍有担忧,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积极变 化。近期港元汇率频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多次实施干预措施,反映出资金大量涌入的 强劲态势。随着6月港股通扩容和流动性 ...
化被动避险为主动布局中概股回归预期升温
证券时报· 2025-06-06 01:56
近期,在美国监管政策加码、地缘局势紧张背景下,中概股回归再成热点话题。香港特区政府以制度优 化、互联互通升级等举措,希望巩固其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地位。 在港股市场上,阿里、京东、网易等头部企业率先完成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中小市值中概股亦将逐步 跟进。日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透露,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 到香港上市,市值在所有中概股的市值中占比超过七成。 不过,业界有声音认为,港股市场在容量、流动性及估值折价等方面的短板,仍有待突破。这种情况正 在发生变化,近期港元汇率频繁触及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多次干预,折射资金汹涌流入态势。随 着6月港股通扩容及流动性支持工具(LMM)推出,中概股回归或将从单纯的避险转向主动的市场化布 局。 大企业率先回归 Wind统计显示,自2018年至今,已有33家中概股企业选择回归港股上市。其中,21家完成双重主要上 市,这类企业的市值占比超过六成;另外12家企业则采取第二上市的方式。 目前多数头部中概股已实现赴港上市,在市值排名前1/4的中概股中,已有73%(市值占比,下同)的 中概股实现两地上市,其中45%的企业已完成双重主要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