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新
icon
搜索文档
【有色】铱价格创近10个月新高,多晶硅价格创2014年以来新低——金属新材料高频数据周报(0616-0622)(王招华/马俊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6 21:28
军工新材料 - 电解钴价格23.60万元/吨,环比持平,电解钴与钴粉价格比值0.93,环比+0.1%,电解钴与硫酸钴价格比值5.02,环比+1.4% [3] - 碳纤维价格83.8元/千克,环比持平,毛利-8.56元/千克 [3] - 铍价格本周持平 [3] 新能源车新材料 - Li2O 5%锂精矿中国到岸价540美元/吨,环比-0.92% [4] - 电碳、工碳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分别为6.06、5.98和5.96万元/吨,环比-0.1%、+1.21%和-2.3%,电碳与工碳价差为2024年11月以来新低 [4] - 硫酸钴价格4.77万元/吨,环比持平 [4] - 磷酸铁锂、523型正极材料价格分别为3.03、10.48万元/吨,环比+0%、-0.7% [4] - 氧化镨钕价格444.11元/公斤,环比+0.8% [4] 光伏新材料 - 光伏级多晶硅价格4.25美元/千克,环比-0.7% [5] - EVA价格10,450元/吨,环比持平,处于2013年来较高位置 [5] - 3.2mm光伏玻璃镀膜价格24.0元/平米,环比持平 [5] 核电新材料 - 氧氯化锆、海绵锆、氧化铪、硅酸锆、锆英砂价格分别为14750元/吨、155元/千克、9000元/千克、14225元/吨、14012.5元/吨,环比+0%、-1.6%、+0%、-1.4%、+0% [6] - 2025年5月铀价57.31美元/磅,环比+8.8% [6] 消费电子新材料 - 四氧化三钴价格18.65万元/吨,环比持平,钴酸锂价格175.0元/千克,环比持平 [7] - 碳化硅价格5,600.00元/吨,环比持平 [7] - 高纯镓、粗铟和精铟价格分别为1,865.00、2,425.00、2,525.00元/千克,环比-0.5%、+0%、+0% [7] - 二氧化锗价格9,900元/千克,环比持平,下游50%用于光纤,15%用于电子和太阳能器件 [7] - 高纯镓下游80%用于半导体 [7]
2025年福建宁德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分析:构建“432”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6 09:12
宁德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宁德市生产总值3901.9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第二产业占比52.3%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比37.0% [2] - 工业结构呈现重工业主导特征,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增长5.4%,轻工业下降12.6% [4]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3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5%领先 [2][6] 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总产值近5500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82.2% [11][14] - 具体构成:锂电新能源2508亿元(同比下降14.9%)、不锈钢新材料2270亿元(+8%)、铜材料383亿元(+23%)、新能源汽车未披露具体产值 [16][21][26] - 产业梯队形成:两个超两千亿(锂电/不锈钢)、一个超三百亿(铜材料)、一个超百亿集群 [14] 锂电新能源产业深度解析 - 产业链覆盖核心材料/电池构件/智能制造装备三大类,集聚宁德时代等80余家企业,形成串联山海的梯次布局 [18] - 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推动移动式/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配套企业如卓高新材料(隔膜涂覆)、杉杉科技(负极材料)等完善产业链 [20] - 2024年产值虽下降至2508亿元,仍为全市第一大产业,占主导产业总产值的45.6% [16] 不锈钢新材料产业特征 - 全球影响力显著,产量占全国15%/全球10%,2024年产值2270亿元同比增长8% [21][23] - 形成"原料-冶炼-热轧-冷轧-制品"全链条,76家企业中青拓集团为全球最大不锈钢生产基地 [23][25] - 空间布局实现山海联动,以福安湾坞产业园为核心辐射周宁/柘荣深加工园区 [23] 铜材料产业突破性进展 - 产值从2016年不足5亿元跃升至2024年3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 [26] - 关键技术突破:阴极铜纯度达99.996%,产能45万吨/年,形成冶炼-精深加工-再生循环完整链条 [26] - 产业协同效应显著,铜产品深度嵌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形成铜箔-锂电池等衍生链条 [26] 产业协同与创新体系 - 构建"432"产业体系:四大主导产业+三大电动产品(康养/船舶/航空)+两大未来产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 [10] - 创新模式以龙头企业(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主导,带动80余家配套企业参与研发转化 [1][18] - 铜材料产业典型案例:中铜东南铜业联合福浦铜铝/嘉元科技等形成产业链闭环 [26]
江西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23:54
江西产业转移发展 - 江西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江西区位优势突出,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基础坚实,近年来立足优势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3] - 赣州龙南市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双首位产业"承接转移,形成电子信息和锂电两个省级产业集群 [3] 电子信息产业 - 龙南市聚焦"芯屏器端"方向,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品覆盖电子材料、元器件、智能终端等领域 [3] 锂电新材料产业 - 龙南市聚焦锂电池原材料生产和回收利用,形成从上游碳酸锂、磷酸铁锂到中游锂电铜箔、胶粘剂,再到下游储能电池、回收利用的闭环链条 [3] 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由工信部与江西省政府主办,主题为"共建产业生态,加速中部崛起",将于7月3日至5日在南昌举行 [4] - 活动旨在搭建对接平台,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重量级企业参与,拓展产业发展增量空间 [4] - 江西工信部门将以产业为纽带,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对接合作,积极承接转移 [4] 战略意义 -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保障产业链安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3] - 此次活动是江西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 [5]
主力资金监控:国防军工板块净流入超39亿
快讯· 2025-06-25 11:00
主力资金流向 - 国防军工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9.5亿元 净流入率达7.73% 位居各板块首位 [1][2] - 非银金融和证券板块分别获净流入9.03亿元和6.32亿元 净流入率分别为2.18%和2.15% [2] - 电新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16.38亿元 净流出率为2.11% 通信和机械设备板块净流出均超15亿元 [1][2] 个股资金动向 - 中兵红箭获主力资金净买入4.91亿元 净流入率高达23.01% 位列买入榜首位 [1][3] - 建设工业和东方财富分别获净流入3.35亿元和3.32亿元 净流入率分别为22.09%和4.61% [3] - 国轩高科遭主力资金净卖出5.17亿元 净流出率为9.61% 万马科技净流出4.4亿元 流出率达28.52% [1][4] 板块资金表现 - 多元金融板块净流入4.31亿元 净流入率5.09% 计算机板块净流入1.49亿元 流入率仅0.16% [2] - 基础化工和电子板块分别净流出15亿元和13.21亿元 净流出率为3.1%和1.4% [2] - 天晟新材净流入3.17亿元 流入率33.08% 红星发展净流入2.74亿元 流入率27.18% [3]
湖南锂资源创新应用大会在临武举行 展示5项新科技成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01:48
行业动态 - 湖南锂资源创新应用大会在郴州临武县举行,展示5项锂电产业新科技成果 [1] - 大会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郴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汇聚省内外锂电新能源产业专家学者和行业翘楚 [3] - 锂电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重要发展方向,正引领全球能源变革潮流 [3] - 湖南储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从基础原材料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构建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3] 技术创新 - 湖南久森新能源展示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研究成果与高安全性锂电池用壳体项目 [3] - 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展示固态电池用高镍正极材料研究成果 [3] - 湖南大中赫锂矿展示锂渣无害化综合提锂技术成果 [3] - 中南大学展示花岗岩型锂矿资源无尾化综合利用技术成果 [3] 区域发展 - 郴州作为湖南锂电新能源产业"桥头堡",凭借锂矿资源优势打造"创新高地" [4] - 湖南省政府出台《支持郴州市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十条硬核措施 [4] - 2024年郴州市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788.97亿元,集聚锂电规模企业199家 [4] - 2024年1-4月郴州市锂电产值增速23.7%,全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4] 产业规划 - 郴州聚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氢燃料电池、铅蓄电池四大重点领域 [4] - 重点推动电池材料集聚、电池制造集群、电池装备集中,催生关联产业发展 [4] - 目标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电池之都" [4]
A股的3400点突围战开始了丨智氪
36氪· 2025-06-15 17:41
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的挑战 - 上证指数年内第三次冲刺3400点失败,银行板块却创新高,显示市场存在结构性分化 [4] - 万得全A(剔除金融)静态市盈率达31.51倍,处于近三年最高分位(100%),近10年54%分位,显示估值接近市场情绪承受高点 [6][8] - 横向对比全球市场,万得全A(剔除金融)估值略高于标普500(剔除金融的30倍),但显著高于恒生科技指数(21倍)和东证指数(14倍),缺乏估值优势支撑突破 [9] 突破3400点的必要条件 - 需依赖增量政策支持或盈利预期改善,但短期内两者均不具备:中美贸易会谈稳步推进,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可能性低 [9] - 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3%(5月数据),环比下降0.4%,预示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拐点未现,下半年盈利或持续承压 [10] - 当前政策(如平准基金)仅能支撑市场维持现状,突破3400点需超预期因素驱动 [10] 市场风格与配置建议 - 历史复盘显示不同市场风格对应不同驱动逻辑:稳定风格(政策趋紧)、周期风格(经济预期向好)、成长风格(产业趋势+流动性)、消费风格(经济复苏)、金融风格(宏观政策+盈利改善) [13][14][15][16][17] - 当前弱盈利+资金弱流入环境下,稳定与金融风格占优,成长风格短期受中报业绩考验(Wind预测2025年成长板块增速41.8%,但短期配置动力不足) [18][19] - 建议均衡配置:关注边际改善行业(石化、券商、有色金属、军工、电新)及政策/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AI应用、算力、国产软件、半导体) [19] 投资者策略 - 若上证指数显著突破3400点且无基本面支撑,应视为减仓而非加仓信号 [11] - 市场或维持震荡下行,板块轮动为主,需规避绩差股,聚焦业绩确定性 [10][1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光电新材料行业产业链、专利数量、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光电新材料在技术和市场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2 09:31
光电新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 光电材料指能够实现光信号的产生、转换、传输、处理及存储功能的材料,在光与电领域具备独特性能和巨大应用潜力 [2] - 光电新材料涵盖半导体光电材料、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无机晶体和石英玻璃、红外材料、激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六种类别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2年我国光电新材料专利数量达到122件,2023年、2024年分别为99件、76件,2025年5月21日专利数量为11件 [1][4] - 中国光电新材料市场已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关键力量,持续推动光电技术进步 [1][4] - 半导体材料是光电信息材料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470亿元,预计2025年达1646.9亿元 [1][8] 行业产业链结构 - 上游核心原材料包括基础化学材料、稀有金属、靶材等 [6] - 中游为光电新材料制备与光电器件制造,核心制备技术包括薄膜沉积、晶体生长、纳米合成等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光伏发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光通信与传感等 [6] 半导体材料市场 - 2024年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约占电子材料的27.24%,预计2025年占比27.20% [8] 光通信市场 - 2023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1390亿元,预计2025年达1750亿元 [10] - 光电新材料通过调制和解调光信号实现高速、高效信息传输,推动现代通信技术发展 [10]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京东方、隆基绿能、江丰电子、三安光电、莱特光电、联创光电、东材科技等 [12] - 安徽方兴光电专注于类性薄膜及电容式/电阻式触摸屏、触控显示模组等产品研发生产 [13] - 宁波江丰电子专注于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半导体精密零部件研发生产,2024年超高纯靶材营收占比64.73% [21] 代表企业经营情况 - 京东方2024年显示器件业务营收1650.04亿元,占总营收83.18%,柔性OLED出货量逆势增长 [14][15] - 莱特光电2024年OLED有机材料营收4.22亿元,毛利率72.03%,产量7215.12kg [17][19] - 中科三环是中国稀土永磁产业代表企业,全球最大钕铁硼永磁体制造商之一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光电新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型材料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发光材料研发不断推进 [23] - 未来行业将向更高性能、低成本、多功能方向发展,柔性光电材料、透明导电膜等新型材料带来新机遇 [23] - 随着环保问题重视,光电材料将向更加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23]
主力资金监控:非银金融板块净流入超38亿
快讯· 2025-06-11 14:24
主力资金流向分析 - 非银金融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8.27亿元,净流入率7.53%,位居各板块首位 [1][2] - 证券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2.65亿元,净流入率8.92%,排名第二 [2] - 交运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9.20亿元,净流入率3.94%,排名第三 [2] 资金净流入板块 - 有色金属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61亿元,净流入率3.32% [2] - 汽车整车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2.21亿元,净流入率5.45% [2] 资金净流出板块 - 医药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8.82亿元,净流出率2.99%,净流出额最高 [1][2] - 基础化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45亿元,净流出率3.65% [1][2] - 电新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65亿元,净流出率1.88% [1][2] 个股资金净流入 - N影石主力资金净买入17.03亿元,净流入率49.54%,位居个股首位 [1][3]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入6.37亿元,净流入率7.48% [1][3]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入6.34亿元,净流入率10.64% [1][3] 个股资金净流出 - 联化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8.61亿元,净流出率28.27%,净流出额最高 [1][4] - 中科曙光主力资金净流出7.23亿元,净流出率9.13% [1][4] - 乐山电力主力资金净流出3.66亿元,净流出率23.86% [1][4]
向海图强 广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蓝色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21:44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广西将向海图强作为战略指引,坚持陆海统筹发展,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扩大向海开放合作,海洋经济呈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增长动能持续蓄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1] - 广西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出海口,海岸线1600余公里,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1] - 广西各地凝聚向海共识、强化向海思维,加快建设平陆运河,持续推进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1] 广西海洋经济数据 - 从2017年到2024年,广西累计792704.9亩用海面积获批复 [1] - 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由1377亿元增长到2580.9亿元,年均增长9.4% [1] -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个向海经济核心区城市GDP从6565.12亿元增长到10929.91亿元,年均增长7.6%,高于全区GDP增速 [1] 各城市向海经济发展举措 - 北海市积极推进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2] - 钦州市通过综合保税区、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等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港口物流和航运发展 [2] - 防城港市发挥边海优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2] 玉林市向海经济发展 - 玉林市"借地"建港、借港出海,在北海铁山东港区开发建设玉林海港码头,将龙潭产业园区作为向海图强的主阵地 [2] - 玉林市打造了锂电新能源材料、不锈钢材料、铜基新材料三大临港产业链,开创了广西内陆城市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发展新模式 [2] - 2023年底,玉林海港码头建成开港,打通了向海发展的大通道,玉林实现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 [2] - 玉林将持续畅通道、强产业、扩开放,推进"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2] 活动与成果展示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西主场活动期间,发布《2024年广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 [1] - 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广西海洋经济发展成果展、玉林市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成果展,并深入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玉林海港码头等地开展现场学习调研 [2]
海外人才宁德行:感受产业发展与文化交融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7:55
中新网宁德6月7日电 (林榕生)"第一次来到宁德,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英 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Afifa Khan6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如是说。 当天,"海外人才宁德行"——英国高层次人才参观考察活动走进宁德市,感受当地产业发展、历史文化 和自然风光。 6月6日,"海外人才宁德行"——英国高层次人才参观考察活动走进宁德市。图为考察团成员在宁德时代 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考察。林榕生 摄 宁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市海联会副会长陈良生表示,希望借助"海外人才宁德行"活动, 加强与海外人才的交流,听取大家对宁德发展的意见建议。同时,也欢迎更多国际友人来宁德考察指 导,推动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宁德市先后引进培育宁德时代、青拓集团、上汽宁德基地、东南铜业等龙头企业及200多家产 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世界级产业地标,成 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不锈钢研发生产基地。 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团一行深入了解宁德新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应用;在 青拓集团,考察团一行听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