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盛美上海20250515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公司 盛美上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经营业绩**: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06亿元,同比增长41.73%;出货量11.25亿元;毛利润6.64亿元,毛利率50.87%;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07.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94.14%;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73.1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四季度为正;截至一季度末总资产126.38亿元,货币资金等合计29.62亿元,占总资产23.44% [3] 2.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清洗设备**:一季度单片清洗端口及半关键清洗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8%至9.2亿元,占总营收70%以上;得益于超声波清洗设备放量和背面清洗设备稳健表现;高温SPM设备通过领先逻辑客户验证,背面边缘刻蚀设备获美国客户验收;预计多个清洗设备迎产品周期;有全面清洗产品组合,计划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并拓展全球市场 [2][5] - **电镀技术**: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0%至2亿多元,占比近20%;Ultra ECPAP获美国3D封装奖项;是业内首家且唯一采用旋转式水平电镀结构方案供应商;受益于AI芯片封装向面板级封装技术迁移,受多家行业龙头关注 [2][6] - **炉管产品**:立式炉管设备采用独有石英结构设计,具备1250度处理能力,保持晶圆表面平整度,业内尚无厂商能在此温度实现工艺稳定性;LDCVD氧化炉和ALD等炉管系列预计2025年显著放量 [2][7][8] - **先进封装及其他后道处理业务**: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至1亿多元,占比近10%;处于技术验证和市场拓展阶段;镜面及面板级封装产品按计划推进交付和测试,为AI芯片封装大规模应用打基础 [2][9] - **ETCH和PECVD新产品**:采用自主研发差异化设计,提升工艺灵活性和产出效率;已与多家客户开展样机演示和测试;Track类设备计划2025年中期交付Beta验证机,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更大市场渗透 [2][10] 3. **未来营收增长点**:2025年STM及铝管系列成新增长点;2026年起面板级封装、PCBL等新设备线支撑中长期高增长;围绕中国与国际双引擎战略推进业务,实现30亿美元长期营收目标,中国大陆和海外市场各占一半 [11][12] 4. **临港产能项目进展**:临港盛美半导体研发与制造中心建设接近完成,两栋厂房合计支持约30亿美元年产值规模;第一栋已投入使用,产线产能稳步提升;第二栋完成基础建设作为扩产储备 [4][13] 5. **2025全年业绩预测**: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在65亿至71亿人民币之间;核心产品获认可,产能布局有序推进;以差异化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支撑长期发展战略 [14] 6. **一季度财务表现**:基本和稀释后每股收益均为0.56元,同比增长211.11%;货币资金等较上季度环比增长1.87亿元;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同比增长2.48亿元;合同负债环比增长11.02%;发出商品17.96亿元,验收后可确认收入 [15][16] 7. **研发投入和成果**: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52亿元,占营收19.313%,同比增长23.48%;截至一季度末有982名研发人员,占总人数47.83%;第一季度申请专利100个,获得授权7个,累计483个;推向市场的PCVD设备是P Max版本,一台已出货验证,预计今年谈成2 - 3家意向客户 [17] 8. **电镀设备在3D堆叠技术进展**:ECP3D用于TSV电路,ECPAP用于厚道芯片封装,销售良好;TSV电镀工艺国产化,满足国内客户需求;进入HBM工艺领域,在存储大客户DMC进展顺利 [19] 9. **TSV技术应用情况**:在国内两家龙头企业得到验证并获重复订单,对商业化应用有信心 [20] 10. **高温硫酸应用及优势**:有中低温和超高温类型;太赫兹设备回收率50% - 80%,颗粒质量达单片水平;100 - 110度单片设备被多家客户使用;170度以上高温硫酸清洗设备有专利技术防止硫酸甩出 [24] 11. **减少环境污染和自动清洗技术**:创新在客户端获良好反馈;预计在19纳米、17 - 15纳米小颗粒处理上有显著成果;可控制氛围避免硫酸外泄,实现自动清洗,提高设备性能和可靠性,有推向国际市场潜力 [25][26] 12. **高温炉管设备进展**:推出全球首创超高端高温炉管设备,能达1250度,保持晶圆表面稳定性;缩短IGBT生产氧化层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受国内和欧洲客户关注 [27] 13. **ALD炉管设备发展**:两款ALD炉管设备进入国内头部晶圆代工厂;2025年拓展新客户,提升报道覆盖率;有独特气道设计和单片调研理念,满足客户端关键性能指标需求 [28] 14. **海外业务发展及规划**:长期目标30亿美元营收,大陆与海外市场各占一半;开发差异化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进入国际市场;已在韩国设研发实验室,计划在美国建生产基地;独特技术受海外客户关注 [29] 15. **新型平板水平旋转封装设备**:全球首创,水平式旋转设计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采用PECVD工艺,降低内部电容,提升整体性能;填补行业空白,为先进封装提供新方案 [30] 16. **技术创新成果**:3月在美国3DIC Inside获大奖,适用于未来平板AI工艺;核心产品水平电镀设备应用前景大;坚持差异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设备 [31] 17. **海外市场情况**:销售主要来自国内,海外市场逐步有成果;预计今年几台设备销往美国、东南亚和中国台湾地区;5月已售四台先进封装设备到美国 [33] 18. **PECVD设备情况**:去年三季度发出的第一台正在客户端验证,效果不错;今年预计三家客户接收,一台6月左右交付;认为今年是进入市场的一年,差异化特点使工艺具优势 [33] 19. **并购整合看法及计划**: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并购是趋势;寻找有独立IP和核心技术的目标公司;现有技术支撑自身成长,大部分资金用于现有设备开发,遇好公司或技术会考虑并购 [34][35] 20. **未来发展方向**:推进国产化DocCheck项目和检测设备推出,提高国产化比例,支持AI芯片大芯片封装趋势;20% - 28%资金投入现有项目开发;遇好公司或技术考虑并购提升竞争力 [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TSV电路孔径挑战**:TSV电路中较大孔径(超100)比小孔更难处理,高密度HBM应用使用较小晶圆级封装问题不大 [21] 2. **TSV工艺设备和耗材国产化**:国内TSV工艺客户从2020年要求全国产化,目前设备和耗材已实现国产化 [22] 3. **2025年新签订单展望**:今年销售预计无太多改变,第二季度采购节奏正常,9月30号给出订单信息保持稳定 [23]
周观点:大厂推进与机器人企业合作,中证发布科创创业机器人指数
中信建投· 2025-05-18 2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腾讯等巨头与机器人厂商合作,赋能其模型训练、研发效率和应用场景开拓,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看好大厂合作赋能后机器人厂商发展 [1][2][11] - 中证发布科创创业机器人指数,首批样本涵盖34家公司,预计更多资金流入机器人板块,行情持续 [1][2][11] - 看好具身智能方向,建议挖掘“AI+机器人”投资机会,如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传感器、机器狗等方向 [1][2][11] 专用设备重点子行业观点 工程机械 - 国内市场:5月上半月内销数据不佳致头部公司回调,但上半月数据不代表整月,今年内销销量有望两位数增长;4月挖机内销增长16%,温和复苏且结构向好;看好国内市场周期回升,包括周期位置、新增投资和更新换代等因素 [21] - 海外市场:美国关税影响有限,4月挖机出口销量超预期;海外市场是利润主要来源,全年出口维持15%增速;总体看好内需未来三年上行,国内海外共振 [22][23] - 重点推荐: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柳工、山推股份、中联重科、安徽合力、恒立液压、浙江鼎力等 [24] 半导体设备 - 半导体自主可控逻辑增强,美国出口管制使国内高端芯片自主可控需求提升,模拟芯片自主化率有望提高;国产设备能较好替代,经济性明显,看好国产化率加速提升 [25] - 行业基本面:2025年前道CAPEX仍有增长,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表现良好,后道封装复苏;国产替代诉求强,设备厂推进供应链国产化;预计设备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头部整机设备企业订单有望增长 [26] - 重点推荐:正帆科技、中微公司、华峰测控、华海清科、盛美上海、中科飞测、精测电子、新莱应材、富创精密等 [26] 3C设备 - 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消费电子预期判断,但国产厂商领先,与大客户合作紧密,预计仍具竞争优势 [27] - 产业发展趋势:2025年iPhone17深化AI应用,推动产线自动化升级,全年需求值得期待;2026 - 2027年折叠屏手机、智能眼镜有望发布,景气度向上;部分公司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27] - 重点推荐:博众精工、兆威机电、杰普特;关注领益智造 [28] 油服设备 - 后续催化:经济性和环保性使美国页岩油、气开采公司关注新型压裂装备,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中东市场布局充分,大额订单落地有望加速 [30] - 行业情况:2024 - 2025年一季度油服装备板块景气度高,国内厂商出海步伐加快,海外渗透率提升;短期关税缓和,估值有望提升 [30] - 重点推荐:杰瑞股份、纽威股份 [30] 电梯 - 政策情况:2024年各地开工更新电梯3.3万台,部分省份推出2025年更新方案,补贴持续;住建部推进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31] - 公司情况:电梯企业现金流好、现金充足,分红有吸引力;受地产需求下滑影响,但龙头表现优于行业 [31] - 重点推荐:广日股份,建议关注上海机电 [31] 轨交设备 - 行业情况:2023 - 2024年铁路投资向好,2025年1 - 4月全国铁路投资增长5.30%,景气度高位;车辆环节好于线路建设环节 [32] - 公司情况:中国中车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全年铁路市场高景气,城轨市场待拐点,动车组五级修高峰,新能源机车有望批量交付 [32] - 关注:整车环节龙头中国中车,牵引变流系统环节时代电气,信号系统环节中国通号、思维列控 [32] 矿山机械 - 行业情况:2025年一季度煤机板块公司经营稳定,体现龙头应对能力和需求稳定性;分红比例提升,后续有望持续回馈投资者 [33] - 需求情况:煤机需求以存量更新替换为主,煤炭地位不变,整体需求有望稳定,分红有望保持高位 [33] - 重点推荐:三一国际、郑煤机、同力股份、天地科技 [33] 温控设备 - 行业趋势:AI &云计算发展带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扩张,温控系统重要;长期看好平台化、跨行业布局标的,关注高弹性个股 [34] - 重点推荐:同飞股份、英维克 [35] 锂电设备 - 行业情况:宁德时代港股发行价格已定,先导智能筹划赴港上市;2024年9月以来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提升,2025年招标量有望增长,但二三线电池厂情况不佳,招标分化;头部锂电设备公司海外订单持续,国内向好 [35] - 新技术:复合集流体行业路试,大圆柱电池有望扩产,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渐清晰 [35] - 建议关注:先导智能、联赢激光、先惠技术、海目星等;复合集流体设备的东威科技、骄成超声等 [35] 光伏设备 - 行业情况:短期国内新增扩产需求有限,海外客户推进光伏一体化产能建设,关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36] - 发展趋势:高效产能是重点,BC、HJT等组件产品渗透率有望提升,结构性扩产需求将释放,利好新技术布局厂商 [36] - 建议关注:奥特维、帝尔激光、迈为股份、晶盛机电、京山轻机、微导纳米、高测股份、捷佳伟创 [36] 通用设备重点子行业观点 人形机器人 - 行业动态:特斯拉发布Optimus流畅跳舞视频,人工智能进化;中证发布科创创业机器人指数,首批样本涵盖34家公司;华为与优必选、腾讯云与越疆科技合作,推进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发展 [37][38][40] - 观点:巨头与机器人厂商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看好厂商发展;挖掘“AI+机器人”投资机会;指数发布有望吸引资金,推动板块行情 [41] - 相关标的:特斯拉等头部客户Tier 1零部件供应链、其他零部件、腱绳、产业链整机、产业链生产设备、传感器等相关标的 [40] 工控 - 内资厂商:4月订单同比平稳增长,贸易战冲击小于预期,但需关注后续进展 [42] - 外资厂商:ABB传动4月低压收入同比-6%;安川3月伺服收入1.5亿,变频收入0.7亿;松下1 - 3月伺服收入1.78亿 [42] - 重点推荐:雷赛智能、汇川技术、信捷电气等 [42] 注塑机 - 行业情况:4月头部企业订单恢复增速,景气度延续;看好全球制造业产能再分布对注塑机的需求 [43] - 国内格局:行业景气,龙头市占率提升;海外趋势:需求有望持续5年以上,龙头全球化布局深化 [43] - 推荐:海天国际、伊之密 [43] 机床刀具 - 行业基本面:2025年3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加23%,头部企业一季度订单增长,汽车、港口等下游表现好 [44] - 需求情况:关注自主可控及人形机器人带来的新增需求,如机床数控系统、丝杠、高端五轴机床国产化,以及丝杠、减速器加工工艺带来的机床需求 [44][45] - 建议关注:自主可控、产品/地区结构较优、刀具等相关企业 [45] 工业气体 - 行业情况: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下游冶金、石化顺周期,新兴行业涌现,外包渗透率提升;盈利模式为管道气托底,零售气贡献弹性 [46] - 价格情况:本周零售液体价格环比小幅提升,与去年同期有收敛空间;零售液体价格下降,对利润影响边际转弱 [46] - 公司情况:杭氧股份管道气制气规模增长带动业绩提升;福斯达、中泰股份海外市场需求向好,利润大幅增长 [46] - 重点推荐:福斯达、杭氧股份、陕鼓动力 [46] 仪器仪表 - 电测仪器:国产替代政策和产品高端化是长逻辑,全球需求回暖,国内企业一季度收入双位数增长;美国“对等关税”加速国产化率提升 [47] - 公用事业仪表:燃气表受益于设备更新和老旧管网改造,金卡智能短期利润降幅扩大,长期逻辑不变 [47] - 自动化仪表:下游资本开支偏弱致需求下滑,川仪股份利润承压,2025年下半年煤化工项目招投标有望支撑订单业绩 [48] - 重点推荐:普源精电、鼎阳科技,关注优利德、金卡智能、川仪股份 [47][48] 检测服务 - 行业情况:政策与市场推动检测服务行业稳定增长,新兴领域需求增长高于行业增速 [49] - 公司情况:头部企业通过丰富业务线和布局,具备更强接单能力和实验室利用率,加强管理提质增效 [49] - 推荐: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苏试试验、谱尼测试 [50] 本周涨跌幅情况 涨幅前10标的 - 利君股份、花溪科技、七丰精工等10只标的周涨跌幅居前 [51] 跌幅前10标的 - 运机集团、金沃股份、山东墨龙等10只标的周涨跌幅居后 [52] 重大公告摘要 投资与收购兼并公告 - *ST宝实拟进行资产重组,瑞晨环保、鼎智科技等发布资金投向公告,博杰股份、航天科技等发布收购兼并公告 [53][55][57] 其他重大公告 - 汇洲智能、江特电机等发布股份增减持、质押冻结、回购股权、股权激励、增发发行等公告 [77][78][81] 本周重要宏观数据/新闻 - 2025年5月11 - 14日,涉及中瑞自贸协定、中国—拉美论坛会议、外贸企业圆桌会、央行政策等宏观数据和新闻 [143][144][146]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看好估值底部、业绩高增长的装备出海板块(工程机械、高空作业平台、油服设备等)-20250518
东吴证券· 2025-05-18 17: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估值底部且业绩高增长的装备出海板块,如工程机械、高空作业平台、油服设备等 [1] - 中美协议降低双边关税并设 90 天窗口期,为机械出口企业提供缓冲期和保留美国市场份额的机遇 [1] - 长沙工程机械国际展览会成果丰硕,凸显中国品牌技术创新能力,海外需求边际改善,看好工程机械长期出海逻辑 [2] - 通用自动化板块除注塑机行业外,2024 年呈现量增价减竞争加剧状态,利润端表现弱于营收端 [3]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黄金期,建议关注灵巧手与轻量化两大环节 [4] - 检测服务行业增速企稳,有望受益政府化债和内需刺激政策,集约化发展为趋势,看好龙头企业 [28][30][31] - 碳化硅材料成为 AR 眼镜镜片理想基底材料,SiC+SRG 光波导+刻蚀工艺是 AR 眼镜取得进展的技术基础 [34][35] - 灵巧手与夹爪应用场景不同,驱动、传动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电机驱动搭配腱绳传动方案应用较多 [37][38] - 柴油发电机组受益于国内 AIDC 资本开支加大,国产品牌迎量价齐升机遇 [41] - 越疆科技是协作机器人龙头,切入具身智能赛道,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6][49] - 半导体封装技术发展,先进封装追求高密度互联,热压键合、混合键合为未来趋势 [50][51] - 船舶行业供需缺口短中期难消解,景气度有望延续至 2030 年后,中国船厂已迎盈利拐点 [54][56] - 兆威机电是微型传动领域龙头,布局灵巧手电机打开成长空间 [59][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议关注组合 - 光伏设备领域建议关注晶盛机电、迈为股份等 [14]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 [14] - 工程机械领域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 [14] - 通用自动化领域建议关注怡合达、埃斯顿等 [14] - 锂电设备领域建议关注璞泰来、先导智能等 [14] - 油气设备领域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杰瑞股份等 [14] - 激光设备领域建议关注柏楚电子、锐科激光等 [14] - 检测服务领域建议关注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 [14] - 轨交装备领域建议关注中国中车、中铁工业等 [14] - 仪器仪表领域建议关注普源精电、鼎阳科技等 [14] - 船舶集运领域建议关注中国船舶、中国动力等 [14] 近期报告 - 中美协议超预期降低双边关税+90 天窗口期,建议关注估值回落的优质机械出口标的 [15] - 船舶行业 2024 年报&2025 年一季报总结,在手订单饱满,业绩加速释放 [15] - 工程机械行业 4 月销量点评,4 月挖机销量同比+18%,行业有望迎来国内外共振 [15] - 浙江鼎力点评报告,中美贸易获 90 天窗口期,业绩兑现确定性增强 [15] - 优必选点评报告,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助力人形机器人加速实现场景落地应用 [15] 核心观点汇总 船舶行业 - 2024 年船舶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交付结构优化,利润改善,未来收入有望增长,利润率将修复 [17] - 2025 年 Q1 船价和在手订单维持高位,供需缺口明显,2025 年订单下滑,2026 年起船厂有望释放产能带动需求修复 [18][19] - 301 调查制裁利好日韩、东南亚造船业,但中国在全球造船业领导地位短期内难撼动,中期份额有望稳定于 50% [20] - 未来 10 年船舶老龄化带来存量更新需求,散货船有望成为核心发力点,推荐中国船舶,建议关注中国动力、松发股份 [20][21] 通用自动化 - 工业自动化 2024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利润增速下滑,推荐工业 FA 板块,怡合达业绩重回增长区间 [21] - 注塑机行业 2024 年营收增长,头部集中强者恒强,未来看点在于龙头提高份额和国产出海 [22] - 机床刀具行业 2024 年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下降,未来国内看点是高端替代和存量更新,海外市场将成重点 [23][24]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黄金期,关注灵巧手与轻量化环节,推荐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 [25][26] 检测服务行业 - 2024 年检测服务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龙头企业阿尔法明显,行业与宏观经济增速相关,有望受益政策 [28][30] - 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为趋势,看好具备品牌、资本和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推荐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广电计量 [31][33] 碳化硅 SiC 行业 - AR 眼镜出货量增长,表面浮雕光栅波导是未来主流趋势,碳化硅材料是理想基底材料,SiC+SRG 光波导+刻蚀工艺是技术基础,推荐晶盛机电、天岳先进 [33][34][36] 灵巧手 - 灵巧手与夹爪应用场景不同,驱动、传动技术路线未收敛,电机驱动搭配腱绳传动方案应用多,推荐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 [37][38][39] 柴油发电机组行业 - 国产 AI 大模型推动数据中心规模扩张,柴油发电机组是数据中心基建核心,市场空间有望增长,国产品牌迎量价齐升机遇,建议关注科泰电源、泰豪科技等 [41][43][44] 越疆科技 - 越疆科技深耕协作机器人,营收稳健增长,海外收入提升,协作机器人市场成长性可观,公司发布人形机器人切入具身智能赛道,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6][48][49] 半导体键合设备 - 半导体封装技术发展,键合种类多元,先进封装追求高密度互联,热压键合、混合键合为未来趋势,推荐拓荆科技、迈为股份等 [50][51] 船舶行业 2025 年度策略 - 2024 年船舶行业订单、船价维持高位,新造船市场高景气,供需缺口短中期难消解,景气度有望延续至 2030 年后,中国船厂已迎盈利拐点,推荐中国船舶,建议关注中国动力、纽威股份、松发股份 [53][54][56] 兆威机电 - 兆威机电是微型传动领域龙头,经营稳中向好,汽车电子与 XR 双轮驱动业绩增长,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有望受益产业化进程,维持“增持”评级 [59][60][61] 行业重点新闻 - 晶盛机电子公司实现 12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突破,为我国 SiC 产业链自主化发展提供支撑 [63][64] - 三一集团决定 2025 年 5 月 16 日~2026 年 5 月 15 日由唐修国担任集团董事长 [65] 公司新闻公告 - 杰瑞股份“奋斗者 6 号”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届满暨终止,已全部出售所持股份 [67][68] - 新强联大股东海通开元计划减持股份,原因是经营需要,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69][70][71] 重点高频数据跟踪 - 2025 年 4 月制造业 PMI 为 49.0%,环比下降 1.5pct [74] - 2025 年 3 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9.1% [78] - 2025 年 3 月金切机床产量 7.5 万台,同比+23% [76] - 2025 年 4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90.5 万辆,同比+33.9% [79] - 2025 年 4 月挖机销量 2.2 万台,同比+18% [89] - 2025 年 2 月小松挖机开工 56.8h,同比+100.7% [84] - 2025 年 4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 54.1GWh,同比+53% [82] - 2025 年 3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559.0 亿美元,同比+18.8% [86] - 2025 年 3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 60906 台,同比+16.7% [84] - 2025 年 3 月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 13 万台,同比-1.5% [88] - 2025 年 3 月全球散货船/油船新接订单量同比分别+-52%/-33% [92] - 2025 年 3 月我国船舶手持订单同比+47% [94]
超2000家公司获调研!公募热情高涨,明星基金经理现身
券商中国· 2025-05-18 16:09
机构调研热度攀升 - 5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超2000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公募基金调研节奏显著加快 [1][2] - 博时基金以51次调研位居榜首,富国基金、鹏华基金紧随其后,分别达49次、46次 [3] 核心赛道与行业分布 - 高端制造、半导体、医疗健康三大领域成为资金聚焦核心赛道,调研频次占比超六成 [2][3] - 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以超34家被调研公司居首,涵盖半导体材料、消费电子等领域 [4] - 医药制造业以23家被调研公司位列第二,创新药研发与医疗消费复苏是关注重点 [4] 热门个股与机构动向 - 百济神州-U、安集科技、恒而达分别获256家、241家、234家机构调研,位列前三 [4] - 祥鑫科技、兴业银锡、深南电路等公司获超百家机构调研 [4] - 鹏华基金闫思倩、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立等明星基金经理密集调研恒而达、祥鑫科技等先进制造企业 [2][4] 海外布局与关税影响 - 深南电路泰国工厂总投资12.74亿元,强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5] - 宏华数科近半数出口业务面向南亚、东南亚及欧洲,对美直接出口比例低,关税影响有限 [5] - 机构认为中美关税对抗情绪接近修复,关注自主可控、内需标的及出海品种机会 [5][6] 市场预期与投资方向 - 基金经理看好AI周期演进、大模型迭代及芯片/军工结构性机会 [6] - 金鹰基金认为股市或震荡走强,泛"安全"类资产(军工、黄金)及自主可控科技仍是重要主题 [7] - 国内巨量储蓄资金可能逐步流入股市,政策加力的内需是年中关键方向 [7]
HBM的“暗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8 11:33
HBM市场概况 - 2024年HBM成为半导体产业最热门产品之一,受AI大模型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推动[1] - SK海力士在HBM市场占有率高达70%,订单已售罄[1] - TCB键合机成为决定HBM产业链上限的关键设备,各大厂商加大投入[1] TCB技术解析 - TCB(热压键合)工艺通过局部加热互连点解决传统倒装芯片工艺的热膨胀问题[3] - TCB接触密度可达每平方毫米10,000个接触点,但吞吐量较低(1,000-3,000芯片/小时)[4] - 主要工艺路径包括TC-NCF(三星、美光采用)和MR-MUF(SK海力士采用)[6] - MR-MUF热导率是TC-NCF的两倍,对工艺速度和产量有显著影响[6] TCB设备市场格局 - 全球TCB键合机市场呈现"六强格局":韩美半导体、SEMES、韩华SemiTech、东丽、新川、ASMPT[8] - 韩美半导体市场份额最高,2023年营业利润增长639%至2554亿韩元[9] - 韩美半导体向美光供货价格比SK海力士高30%-40%,因技术路径不同[10] - 摩根大通预测TCB键合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4.61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15亿美元[6] 韩国厂商竞争 - 韩华SemiTech获SK海力士420亿韩元订单(12台设备),引发韩美半导体不满[12] - 韩美半导体将SK海力士设备价格上调28%作为报复[13] - 韩华SemiTech设备在自动化系统和维护便利性方面表现优异[13] - 韩美半导体推出专为HBM设计的"TC Bonder 4",针对16层以上堆叠工艺[30] 国际厂商动态 - ASMPT设备在16层HBM工艺中表现优于韩美半导体,获SK海力士订单[14][15] - 新加坡K&S采用化学方法(甲酸)去除氧化层,ASMPT采用物理方法(等离子清洗)[16][17] - 三星逐步用SEMES设备替代新川设备,新川可能失去核心供应商地位[18][19] - SEMES 2023年营业利润增长81.7%至1212亿韩元,主要来自显示器设备业务[20] 市场影响与趋势 - 韩国政府可能限制HBM设备出口,特别是TCB键合机[23] - 国内厂商在子系统有技术储备,但整机集成能力和产线验证仍是挑战[24] - 韩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崛起,六强中有四家聚焦后处理设备[25] - Techwing的Cube Prober成为英伟达HBM最终检查流程唯一入选设备[26]
中国大股东反被踢出局,从倍耐力看中国企业出海的生存法则
搜狐财经· 2025-05-18 03:26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挑战 - 2025年多家中国企业计划出海,包括与海外企业合作及合资建厂 [1] - 中国化工集团2015年以71亿欧元收购倍耐力37%股份,但10年后因董事会投票(9票同意、5票反对、1票弃权)丧失控制权 [3] 控制权丧失的核心原因 - 意大利"黄金权利法案"限制中化集团访问轮胎传感器等敏感技术数据 [5] - 美国2027年禁令影响中国控制的汽车供应商,倍耐力引用IFRS 10条款认定中化失去"控制权"三要素(主导活动能力、可变回报获取、回报影响力) [5] 出海生存法则 法律合规 - 福建宏芯2016年6.7亿欧元收购德国爱思强因未通过美国CFIUS审查流产 [7] - 华灿光电2025年通过10轮预沟通、剥离敏感业务成功收购美新半导体 [7] 股权设计 - 吉利采用AB股架构(B类股10倍投票权)确保对沃尔沃战略控制 [9] - 技术控制权公式:V(否决权比例)×S(股权比例)≥51%可锁定关键决策,如华为"一票否决权"设计 [9] 技术合作红线 - 安徽聚乳酸企业因违约申请瑞士技术专利遭85万处罚及国际诉讼 [10] - 建议建立专利防火墙(双高管授权制)及数据隔离区(如苹果"云上贵州"模式) [10] 轻资产出海策略 -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合资:技术换渠道,快速进入欧洲9国市场 [12] - 海昌海洋公园品牌授权模式节省90%建园成本 [13] - TikTok/领英等社媒平台助力线上获客,香港贸发局报告显示中山灯具通过"商对易"获百万级订单 [14][16] 长期战略方向 - 短期需聚焦"合规+轻资产"规避政策风险 [16] - 长期依赖"技术共生+本土化"构建竞争壁垒 [16]
中微公司(688012):高研发投入助力产品升级闭环,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华安证券· 2025-05-17 1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加35%,环比减少39%;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加26%,环比减少55%;扣非净利3亿元,同比增加13%,环比减少48%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增加45%;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少10%;扣非净利14亿元,同比增加17% [4]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5亿元,同比增长94%,研发费率16%,多年来保持在15%上下;公司推进超二十款新设备开发,新品研发速度加快,新设备开发时间从3 - 5年缩短至2年或更短;高研发投入取得成效,产品突破带来新订单增长;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31亿元,同比大增162%,验证在手订单充沛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6、34.13、42.94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3.96、5.46、6.87元,对应最新收盘价PE分别为45x、33x、26x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17日,收盘价180.33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256.99/115.50元,总股本625百万股,流通股本625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00%,总市值1127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065|12122|15623|18474| |收入同比(%)|44.7%|33.7%|28.9%|18.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16|2476|3413|4294| |净利润同比(%)|-9.5%|53.2%|37.9%|25.8%| |毛利率(%)|41.1%|43.5%|43.0%|44.6%| |ROE(%)|8.2%|11.1%|13.3%|14.3%| |每股收益(元)|2.61|3.96|5.46|6.87| |P/E|72.48|45.52|33.02|26.25| |P/B|5.96|5.05|4.38|3.76| |EV/EBITDA|67.71|35.76|26.42|20.89| [8] 相关报告 - 2024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55%;MOCVD设备收入4亿元,同比下降18%;LPCVD设备收入2亿元,实现首台销售 [10] - 公司开发的12寸高端刻蚀设备已运用在国际知名客户最先进生产线,用于5nm及以下器件若干关键步骤加工;在3D NAND芯片制造环节,公司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于128层及以上量产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7901|20262|25224|30303| |非流动资产|8317|9851|10686|10724| |资产总计|26218|30113|35909|41027| |流动负债|5634|6445|8324|9642| |非流动负债|848|1362|1867|1372| |负债合计|6482|7807|10191|11014| |少数股东权益|-1|-1|-1|-1| |股本|622|622|622|622| |资本公积|14102|14188|14188|14188| |留存收益|5012|7497|10910|15204|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737|22307|25720|30014| [11]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9065|12122|15623|18474| |营业成本|5343|6848|8912|10243| |营业税金及附加|31|24|31|37| |销售费用|479|909|1094|924| |管理费用|482|727|859|924| |财务费用|-87|-125|-94|-118| |资产减值损失|-118|-50|-30|-3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3|0|0|0| |投资净收益|88|336|422|185| |营业利润|1704|2665|3631|4568| |营业外收入|10|0|0|0| |营业外支出|5|3|0|0| |利润总额|1709|2662|3631|4568| |所得税|95|186|218|274| |净利润|1614|2476|3413|4294| |少数股东损益|-1|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16|2476|3413|4294| [11]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458|773|2156|4290| |投资活动现金流|646|-2083|-1398|-825| |筹资活动现金流|-2|578|459|-542| |现金净增加额|2117|-732|1216|2923| [11]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44.7%|33.7%|28.9%|18.2%|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14.0%|56.4%|36.2%|25.8%|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9.5%|53.2%|37.9%|25.8%|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1.1%|43.5%|43.0%|44.6%|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7.8%|20.4%|21.8%|23.2%| |获利能力 - ROE(%)|8.2%|11.1%|13.3%|14.3%| |获利能力 - ROIC(%)|6.3%|10.0%|12.1%|13.4%|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4.7%|25.9%|28.4%|26.8%|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2.8%|35.0%|39.6%|36.7%|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3.18|3.14|3.03|3.14|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78|1.66|1.57|1.7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38|0.43|0.47|0.4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7.20|6.83|6.23|6.02|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58|3.22|3.02|2.85|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2.61|3.97|5.48|6.89|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2.34|1.24|3.46|6.8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31.71|35.80|41.28|48.17| |估值比率 - P/E|72.48|45.52|33.02|26.25| |估值比率 - P/B|5.96|5.05|4.38|3.76| |估值比率 - EV/EBITDA|67.71|35.76|26.42|20.89| [11]
9天斩获5个涨停,京运通去年巨亏23.6亿元,新材料业务成“重灾区”
华夏时报· 2025-05-17 12:5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在9个交易日内斩获5个涨停板,截至5月16日收盘价为3.99元/股,总市值攀升至96.34亿元 [2] - 近20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达60.24% [2] - 5月13日开始第二波强势上涨,4个交易日内3次涨停,买一榜单上14.8万手买单封死涨停板 [4] 公司公告与市场反应 - 公司先后两次发布提示公告,强调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3] - 公司表示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生产经营正常 [3] - 市场传言可能激发投资者情绪,推动股价非理性波动,投资者讨论集中在光伏设备、半导体材料和稀土概念 [4] 业务表现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24年主营收入4122.12万元,同比下降66.36%,占比较小 [5] - 新能源发电业务2024年累计结算电量超16亿千瓦时,主营收入11.05亿元,同比下降10.57% [6] - 新材料业务2024年主营收入28.17亿元,同比下降65.97%,营业成本40.37亿元,毛利率-43.29% [6] - 硅片收入26.56亿元,毛利率-39.53%,硅棒收入1.61亿元,毛利率-105.1% [6]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5.91亿元,同比减少56.28%,归母净利润-23.61亿元,降幅1100.46% [6]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延续亏损状态,营业收入约6.83亿元,同比减少53.50%,归母净利润约-0.91亿元 [7] 行业与项目情况 - 光伏行业供需波动持续,产业链各环节面临价格下行压力,硅片环节市场竞争激烈 [6] - 乐山二期项目主体框架建设已完成,核心生产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但具体排产安排具有不确定性 [6] - 2025年硅片价格整体呈先涨后跌之势,维持低位运转,未来需求可能保持平淡,价格或还有小幅下探空间 [7][8] 其他信息 - 公司与北方稀土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稀土基脱硝催化剂业务,间接持股35% [5] - 2024年公司海外地区收入598.58万元,占比不大 [4]
卖4亿的光刻机,DRAM大厂推迟引进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7 09:54
核心观点 -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将推迟引进ASML的High NA EUV设备用于DRAM曝光工艺,主要原因是设备价格过高及DRAM架构即将向3D DRAM转变[1] - 3D DRAM将采用氟化氩(ArF)设备而非EUV设备,High NA EUV设备在DRAM领域的应用窗口期有限[1][2] - 三星电子计划将High NA EUV设备优先应用于晶圆代工领域,目标在2027年实现1.4nm工艺量产[3] DRAM技术路线图 -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DRAM架构演进路线:6F方形DRAM→4F方形DRAM→3D DRAM[1] - 3D DRAM开发完成时间从2030年推迟至2032-2033年,因技术难度大且生态系统未建立[3] - 4F方形DRAM(VCT/VG DRAM)仍将采用High NA EUV设备,预计2020年代末量产[2] High NA EUV设备应用现状 - 设备单价超过4亿美元,ASML预计2027年后才能投入量产[3] - 目前仅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获得设备,均用于研发而非量产[3] - 台积电计划从A14P工艺开始采用High NA EUV,而非原计划的A14(1.4nm)工艺[4] 公司战略差异 - 三星电子考虑将High NA EUV应用于10nm第7代DRAM或VCT DRAM[1] - SK海力士在设备引进上比三星电子更谨慎,仅限必须使用该设备的工艺[2] - 三星电子在NRD-K设置的EXE:5000设备主要用于1.4nm工艺研发[3]
中微公司:高研发投入助力产品升级闭环,合同负债大幅增长-20250517
华安证券· 2025-05-17 0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加35%,环比减少39%;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加26%,环比减少55%;扣非净利3亿元,同比增加13%,环比减少48%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增加45%;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少10%;扣非净利14亿元,同比增加17% [4]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25亿元,同比增长94%,研发费率16%,多年来保持在15%上下;公司推进超二十款新设备开发,新品研发速度加快,新设备开发时间从3 - 5年缩短至2年或更短;高研发投入使产品突破带来新订单增长,一季度合同负债31亿元,同比大增162%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6、34.13、42.94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3.96、5.46、6.87元,对应最新收盘价PE分别为45x、33x、26x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17日,收盘价180.33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256.99/115.50元,总股本625百万股,流通股本625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00%,总市值1127亿元 [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065|12122|15623|18474| |收入同比(%)|44.7|33.7|28.9|18.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16|2476|3413|4294| |净利润同比(%)|-9.5|53.2|37.9|25.8| |毛利率(%)|41.1|43.5|43.0|44.6| |ROE(%)|8.2|11.1|13.3|14.3| |每股收益(元)|2.61|3.96|5.46|6.87| |P/E|72.48|45.52|33.02|26.25| |P/B|5.96|5.05|4.38|3.76| |EV/EBITDA|67.71|35.76|26.42|20.89| [8] 相关报告 - 2024年公司刻蚀设备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55%;MOCVD设备收入4亿元,同比下降18%;LPCVD设备收入2亿元,实现首台销售 [10] - 公司开发的12寸高端刻蚀设备用于国际知名客户最先进生产线及5nm及以下器件若干关键步骤加工;在3D NAND芯片制造环节,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应用于128层及以上量产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17901|20262|25224|30303| |现金|7762|7030|8246|11169| |应收账款|1352|2197|2819|3322| |存货|7039|8130|10317|11271| |非流动资产|8317|9851|10686|10724| |资产总计|26218|30113|35909|41027| |流动负债|5634|6445|8324|9642| |非流动负债|848|1362|1867|1372| |负债合计|6482|7807|10191|11014|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737|22307|25720|30014| [11]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9065|12122|15623|18474| |营业成本|5343|6848|8912|10243| |营业利润|1704|2665|3631|4568| |利润总额|1709|2662|3631|4568| |净利润|1614|2476|3413|429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16|2476|3413|4294| [11]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458|773|2156|4290| |投资活动现金流|646|-2083|-1398|-825| |筹资活动现金流|-2|578|459|-542| |现金净增加额|2117|-732|1216|2923| [11]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44.7|33.7|28.9|18.2|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14.0|56.4|36.2|25.8|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9.5|53.2|37.9|25.8|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1.1|43.5|43.0|44.6|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7.8|20.4|21.8|23.2| |获利能力 - ROE(%)|8.2|11.1|13.3|14.3| |获利能力 - ROIC(%)|6.3|10.0|12.1|13.4|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4.7|25.9|28.4|26.8|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2.8|35.0|39.6|36.7|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3.18|3.14|3.03|3.14|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78|1.66|1.57|1.7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38|0.43|0.47|0.4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7.20|6.83|6.23|6.02|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58|3.22|3.02|2.85|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2.61|3.97|5.48|6.89|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2.34|1.24|3.46|6.8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31.71|35.80|41.28|48.17| |估值比率 - P/E|72.48|45.52|33.02|26.25| |估值比率 - P/B|5.96|5.05|4.38|3.76| |估值比率 - EV/EBITDA|67.71|35.76|26.42|20.8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