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物价总体稳定 供需有所改善——5月份物价数据透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7:31
物价总体态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呈现"食品、能源弱,核心稳"格局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2]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降幅达0.13个百分点(占总降幅近70%) [1] 食品价格变动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影响CPI环比降幅0.04个百分点 [2] - 鲜菜价格因应季供应增加下降5.9%,猪肉/禽肉价格降幅0.3%-1% [2] - 鲜果、淡水鱼价格因天气和休渔期分别上涨3.3%和3.1% [2] 服务与消费品价格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交通工具租赁/机票/旅游价格转涨 [2] - 工业消费品(除能源)同比上涨0.6%,金饰品价格同比大涨40.1% [2]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衣着/日用品/耐用消费品均微涨0.1%-0.2% [3] 工业与新兴产业价格 - PPI环比降0.4%,同比降3.3%,但部分领域边际改善 [3] - 集成电路封装/飞机制造价格同比均涨3.6%,可穿戴设备涨3.0% [4] - 光伏设备/锂电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12.1%和5%(较上月收窄0.4/0.3个百分点) [5] 需求驱动因素 - 五一假期带动出行服务价格上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大涨4.6% [3] - 服装价格因换季环比上涨0.6%,超季节性水平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推动半导体设备/服务器价格同比上涨0.7%-0.8% [4][5]
能源价格拖累,5月份CPI环比下降0.2%
第一财经· 2025-06-09 11:11
CPI走势 - 5月CPI环比下降0.2% 同比下降0.1% 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 影响CPI下降约0.47个百分点[4] - 核心CPI同比上涨0.6%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反映国内需求拉动作用增强[2][4] 食品价格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4% 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4] - 猪肉价格上涨3.1% 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同比下降8.3% 降幅扩大3.3个百分点[4] - 鸡蛋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抵消水果价格上涨影响[4] PPI走势 - 5月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3.3% 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2][7]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石油开采业价格下降5.6% 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下降3.5%[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 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7] 行业价格分化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降转平 衣着/日用品/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2%/0.1%/0.1%[8] - 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集成电路封装/飞机制造上涨3.6% 可穿戴设备上涨3.0%[8] - 新能源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光伏设备价格下降12.1% 锂离子电池下降5.0% 降幅分别收窄0.4/0.3个百分点[8]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加力实施 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价格呈向好态势[7] - 新一轮增量政策聚焦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 推动价格合理回升[5][9] - 二三季度CPI或继续负增长 PPI全年为负概率较大[9]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 2025-06-09 09:44
CPI变动分析 - 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1]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3.8% [2]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鲜菜价格下降5.9%,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和1.5% [2] - 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4.6%和0.8%,服装价格上涨0.6% [2]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6.1%,影响CPI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3] - 核心CPI中,金饰品、家用纺织品和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40.1%、1.9%和1.8% [3] - 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3.6%、1.2%和0.9% [3] PPI变动分析 - 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3%,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1]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3.5% [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0%,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1% [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均下降1.0% [4] - 生活资料价格环比持平,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0.2%、0.1%和0.1% [5]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2.8%,制鞋业价格上涨0.8% [5]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飞机制造价格均上涨3.6%,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 [5]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0%,降幅收窄0.4和0.3个百分点 [5]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消费需求回暖带动宾馆住宿价格涨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2] - 提振消费政策显效,部分消费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 [5] - 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产品需求扩大,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5] - 新能源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光伏和锂电价格降幅收窄 [5]
电子行业跟踪周报:海外ASIC、GPU双旺,国内传统行业AI转型迎来算力消耗拐点-20250608
东吴证券· 2025-06-08 11: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大厂释放超预期业绩,国产GPU招标落地催化市场热潮,本周算力板块表现优异,海外算力预期提振,A股算力相关产业链公司进入业绩释放期,传统行业AI转型有望迎来算力消耗拐点 [1] - Credo、博通本周发布业绩,ASIC需求持续旺盛将延续至26年,博通与三大客户取得明显进展 [2] - 纬创、英业达5月营收同环比均增长,AI服务器拉货动能显著 [9] - 农发行等国企招标GPU,国产GPU招标启动,利好国产算力芯片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大厂业绩情况 Credo - FY25Q4营收1.7亿美元,同比+180%/环比+26%,毛利率67.4%,产品业务营收1.659亿美元,同比+276%/环比+26%,AEC产品线两位数环比增长创新高,前三大终端客户收入占比均超1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和2026财年有三到四家客户收入占比超10%,FY25全年营收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65%,同比增长2.57pcts [2] - 光模块方面,第四季度赢得重要DSP订单用于800G收发器,预计2026财年在美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初步部署,上个月推出基于5纳米技术的超低功耗100G/通道光学DSP系列 [3] - Retimer方面,FY25Q4及2025全财年业绩强劲,巩固领导地位,收入增长得益于以太网解决方案,客户群包括领先人工智能服务器供应商和传统交换机客户 [3] 博通 - FY25Q2营收150.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20%/环比+1%,超指引,毛利率79.4%,同比+3.2pcts/环比+0.3pct [4] - 半导体部门收入84亿美元,占比56%,同比增长17%,毛利率约69%,同比上升140个基点,AI业务收入超44亿美元,同比增长46%,定制AI加速器同比两位数增长,AI网络业务同比增长超170%,非AI业务收入40亿美元,同比下降5% [4] - 基础设施软件收入66亿美元,占比44%,同比增长25%,毛利率93% [4] - ASIC方面,支持三个大客户和四个潜在客户部署定制AI加速器取得进展,预计至少三个客户2027年各自部署100万个AI加速器集群,XPU需求26H2加速,预计FY25 AI半导体收入增长持续到FY26 [8] - 交换机方面,本周二发布的Tomahawk6交换机芯片以太网交换容量达每秒102.4太比特,是市场上以太网交换机带宽两倍 [8] 相关企业营收情况 纬创 - 5月营收2084.06亿新台币,同比+162.1%/环比+55.9%,累计前5个月营收6885.95亿新台币,同比增长76.39%,子公司将斥资取得美国德州厂办使用权资产强化北美布局 [9] 鸿海 - 5月营收6157亿新台币,同比+11.9%/环比-4%,累计前5个月营收23924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1.65%,分产品类别环比来看消费智能产品增长显著,云端网络与电脑终端产品略降,元件及其他产品下降明显;同比来看云端网络产品受AI拉货动能强劲增长显著,元件及其他产品增长明显,消费智能产品持平,电脑终端产品有所下降 [9] 英业达 - 5月营收612.03亿新台币,同比+17.3%/环比+1.4%,累计前5个月营收2803.3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9.94%,第二季与第三季出货主力为B200机种,全新B300架构产品预计最快第三季底至第四季发出,明年1月量产,预估全年AI伺服器营收双位数幅度成长,表现有望优于上半年 [10] 国企招标情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4月30日发布国产GPU服务器框架协议采购公告,6月3日公布入围结果,昇腾GPU服务器包主供应商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备选供应商为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寒武纪GPU服务器包主供应商是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备选供应商为联想开天科技有限公司;海光深算GPU服务器包主供应商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备选供应商为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1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 5月7日发布大模型算力扩容及算力管控能力建设项目采购公告,分鲲鹏芯片服务器(含昇腾芯片)、华为400GE高速交换机两个标段,6月3日公布招标结果,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鲲鹏芯片服务器,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中标华为400GE高速交换机 [12] 产业链相关公司 - PCB/CCL: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生益电子、深南电路、景旺电子、广合科技、生益科技、南亚新材 [13] - 铜缆:沃尔核材、博创科技、兆龙互连、瑞可达、华丰科技 [13] - 光芯片/光器件:博创科技、仕佳光子、太辰光、长光华芯、源杰科技 [13] - 服务器代工:工业富联、华勤技术 [13]
策略观点:市场韧性-20250606
招银国际· 2025-06-06 17:16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经济受关税冲击但影响有别,中国政策短期平稳中期或调整,股汇有望展现韧性;美国经济短期滞涨,政策环境四季度或改善;各行业表现分化,科技、半导体、互联网等行业有投资机会,部分行业如出口制造、家电看法保守,建议关注各行业优质标的 [1][9][12]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 - 关税冲击使经济放缓,预计GDP增速二季度降至4.9%,下半年降至4.7%,但影响小于预期,抢出口等支撑4月出口和零售额增长 [9] - 6 - 7月政策平稳,完成经贸谈判达成初步协定后,可能扩大财政扩张、放松流动性、推动部分制造业去产能 [10] - 中美谈判窗口期内,人民币汇率和股市或展现韧性,完成谈判后可能上涨,今年港股可能跑赢A股 [11] 美国经济 - 经济短期小幅滞涨,预计GDP增速降至1.5%,通胀先升后降,四季度政策环境或改善,明年一季度增速企稳回升 [12] - 6 - 8月通胀反弹,美联储利率不变,8月后或降息;白宫加快谈判和推进减税议程,贸易协定和减税法案通过后市场和经济将提振 [13] - 美元短期有下跌空间,第三季度或降至95左右,年末或升至97左右;美债收益率先高后低;美股盈利下调风险释放但估值仍贵,建议短期控制仓位 [14] 科技 未来3个月看法 - 谨慎乐观,1Q业绩好于预期,下半年估值修复有望延续,关注AI终端新品和GB300放量 [15] 细分领域 - 智能手机/PC:美国关税政策对下游品牌影响不同,预计2025年AI应用驱动换机周期,出货量增长3%,看好国产安卓品牌份额提升和苹果折叠产品;PC商用出货量或增长,消费PC有压力 [16][17][18] - 服务器:GB200出货加速,下半年GB300放量,预计2025/26年AI训练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09%/19%,相关产业链受益 [20] - MR产业链:2025年AI眼镜出货量达550万台,下半年多款新品上市,看好AR智能眼镜成为主流终端,相关公司受益 [21] - 汽车电子:AI大模型和硬件降本推动高端智驾普及,车载电子零部件需求有望爆发,看好相关产业链标的 [22] 推荐标的 - 小米集团:业务重点明确,有望打造“人车家全生态”体验 [23] - 瑞声科技:受益于AI手机与眼镜规格升级,各业务板块营收和毛利率有望增长 [25] - 比亚迪电子:在苹果/安卓、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业务有增长机会 [26] 半导体 未来3个月看法 - 国产替代趋势加速,看好人工智能和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主线,AI应用后续发展良好,高股息防御策略受青睐 [28] 行业动态 - 全球AI基建加速,中资云厂商追赶,AI云服务端有回报;英伟达数据中心领跑,带动中游补库,国内算力国产化趋势明显 [28][29] - EDA出口禁令推动国产化提速,贝克微具备竞争优势 [31] 推荐标的 - 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北方华创、韦尔股份、中际旭创、贝克微等公司具备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30][31][34] 互联网 未来3个月看法 - 中性乐观,1Q25多数公司利润符合或好于预期,交易型平台竞争影响盈利能见度,推荐游戏、音乐、在线旅游板块及AI需求推动的龙头公司 [32] 细分领域 - 在线游戏:头部公司基本面改善,预计腾讯/网易FY25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2%/10% [43] - 在线广告:建议首选通过AI提高广告ROI的平台,预计腾讯、哔哩哔哩、快手FY25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7%、28%、14% [44] - 电商:网上零售额4月环比降速但仍具韧性,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因季节性降速,国补重点类目表现亮眼 [45][46] - OTA:旅游需求有韧性,预计携程2Q25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环比保持韧性 [48] 汽车 - 五月车企发布一季度业绩,吉利净利润接近上限,极氪扭亏为盈,小鹏减亏,理想符合预期,零跑毛利率提升;5月行业销量超预期,“零公里二手车”受关注,比亚迪“价格战”对车企盈利影响可控;推荐吉利和小鹏汽车 [3][5] 房地产和物管 - 重点开发商5月合同销售额同比-11%,月环比+15%,网签数据新房30城、二手房16城5月同比降3%、持平;对二季度地产板块乐观,因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和负面因素钝化;推荐关注商业运营、存量市场、优质可售资源标的及信用修复房企 [5] 保险 寿险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有望增长,预定利率下调或于三季度落地;OCI权益配置增配高息股,长期股权投资加码;预计区域型险企全年新业务价值中双位数增速 [5][6] 财险 - 1 - 4月保费增速放缓,预计全年车险保费增速4% - 5%,非车保费释放,上半年承保综合成本率改善;推荐配置中国财险 [6] 行业评级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关注财险龙头、区域险企、成长性标的 [7] 资本品 - 看好挖掘机上升周期,重卡销售回升;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潍柴动力 [7] 食品饮料、美妆护肤 - 居民消费谨慎理性,必需消费品板块有边际改善机会,关注消费心理宽松和国产替代投资主线,建议关注农夫山泉、巨子生物等 [4] 可选消费 - 5月消费数据强劲,各子行业反弹,茶饮咖啡、旅游 - 酒店和服装行业好于预期,体育用品、餐饮和家电行业符合预期;推荐瑞幸咖啡、达势股份等 [3][4] 软件及IT服务 - 行业基本面展望不乐观,AI产品变现和营收利润率支撑股价;推荐Salesforce、金蝶 [4] 医药 - 医药行业有望上涨,创新药个股表现将分化,推荐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 [4]
并购新规后第一单!国产AI算力巨头“强强联合”?
搜狐财经· 2025-06-05 09:28
两家重组企业一个是芯片设计领域龙头,一个是服务器制造龙头,二者"强强联合"标志着国产AI产业进入"全链条协同"新阶段。 芯片设计方掌握自主架构处理器研发能力,在金融、通信等领域已突破关键性能瓶颈; 服务器制造商则拥有覆盖全国70%省级政务云平台的算力网络,并在超算中心建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5月底,A股两大AI算力巨头双双发布公告,宣布进行战略重组。作为5月16日国内"并购新规"后的首单重组,两大AI巨头的"强强联合", 或反映国产AI板块的投资价值正在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政策红利释放和国产替代加速三重驱动力实现跃升。 一、芯片与整机之间的"协同升级" 双方整合后,将实现从芯片设计、整机制造到算力服务的完整闭环,预计技术研发周期缩短30%,产品迭代速度提升40%。 (1)审批效率革命:科技类并购审核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30天,企业可快速捕捉技术迭代窗口。例如,允许"先并购后备案"的机制,使企 业能在48小时内锁定海外技术团队; (2)估值包容性提升:对未盈利的初创企业、跨境技术并购给予更高估值容忍度,AI芯片企业收购海外实验室时,允许以"首付+技术对 赌"模式降低资金压力; 图:A股AI算力需求持续走高 (信息 ...
慧与科技(HPE.US)Q2业绩超预期 关税阴霾有望削弱引盘后大涨
智通财经· 2025-06-04 09:14
业绩表现 - 第二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6%至76.3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4.6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8美分,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3美分 [1] - 公司上调全年盈利指引,预计每股收益为1.78-1.90美元,原指引下限为1.7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80美元 [2] 股价与市场反应 - 报告发布后股价一度上涨近5%,截至发稿夜盘上涨3.6%至18.33美元,但年内累计跌幅仍达17% [1][2] 关税影响 - 预计全年调整后利润受关税负面影响为每股4美分,低于此前预期的7美分 [2] 行业趋势与业务表现 - 人工智能浪潮推动高性能服务器需求,AI系统收入达10亿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的7.98亿美元 [3] - 竞争对手戴尔最近一季的AI服务器收入为18亿美元 [3] - 由于需配置昂贵AI芯片,该业务线利润率较低 [3] 投资者动态 - 激进投资者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持有公司15亿美元股份,正对其施压 [3] - 首席执行官拒绝置评与Elliott的具体互动 [3] 财务展望 - 预计全财年营收在剔除汇率波动后将增长7%-9%,原指引为7%-11% [3]
英伟达打造最强超级电脑Doudna 预计2026年启用 纬创、鸿海受惠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28
超级电脑Doudna - 英伟达宣布下一代Vera Rubin平台打造的超级电脑"Doudna"将于2026年启用 采用戴尔服务器建设 专为加速诺贝尔奖等级科学研究设计 [1] - Doudna由英伟达与戴尔联手打造 整合AI、模拟计算与数据处理为单一协作平台 将助力1.1万名科学家化解核融合、天文学与生命科学等领域挑战 [1] - Doudna创造的科学成果预计将比前代系统Perlmutter高出逾十倍 使用的能量仅为Perlmutter的二至三倍 代表每瓦效能提升三至五倍 [2] 技术规格 - Doudna采用戴尔水冷式服务器 由英伟达下一代Vera Rubin平台驱动 [1] - Vera Rubin NVL144的性能是最新Blackwell架构GB300 NVL72的3.3倍 存储容量、频宽、NVLink速度更提升超过1.6倍 [2] - Doudna系统支持高性能计算、尖端AI、即时串流及量子计算等工作流程 [2] 供应链影响 - 纬创独家供应戴尔AI服务器主机板并操刀系统组装 在戴尔AI服务器中占比最大 可望夺下多数订单 [1] - 鸿海为戴尔第二大服务器代工厂 也有望分杯羹 [1] - 随着戴尔拿下Doudna建设大单 纬创及鸿海运营同步受益 [1] 应用前景 - 目前已有超过20个研究团队通过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的科学加速计划 将完整工作流程移植到Doudna 处理涵盖气候模型到粒子物理的各项问题 [2] - 全美各地能源部辖下设施 从费米实验室到联合基因组研究所 都将依赖Doudna进行科学研究 [3] - 黄仁勋形容Doudna是"科学领域的时光机" 将多年研究发现压缩至数日内完成 为解决全球最艰难难题注入力量 [1]
再加码!实体清单“50%规则”子公司穿透
是说芯语· 2025-05-31 08:12
美国政府拟扩大出口管制范围 - 美国计划将商务部实体清单的"50%规则"扩展至三类清单(实体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特别指定国民清单),持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将受到同等出口管制 [1][2] - 新规旨在堵住通过子公司规避管制的漏洞,最早可能于6月公布,并可能随即对中国几家大型公司实施新制裁 [2] - 该规则借鉴财政部OFAC对SDN清单的现有标准,即母公司持股≥50%的子公司自动被视为SDN实体,包括交叉持股等复杂结构 [1][4] 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 - 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Landon Heid在4月听证会上透露将研究落实"50%规则",以解决子公司绕开管制的漏洞 [2][4] - 2023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报告批评BIS对华出口管制执行不力,建议实体清单列名应覆盖整个企业网络并采用"50%规则" [5][6] - 国防部CMC清单已采用类似规则,不仅覆盖子公司还包括控股50%以上的母公司,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扩大CMC企业认定范围 [8][9] 现行实体清单的局限性 - BIS目前仅限制清单内企业的特定关联公司,未覆盖子公司网络,例如商汤科技、浪潮集团、华大基因等案例显示业务影响有限 [7] - 前BIS官员指出零敲碎打的列名方式忽视了中国企业体系规避美国法律的系统性行为 [7] 中美经贸摩擦的潜在关联 - 美国近期密集出台科技限制措施,可能与中方未完全履行日内瓦协议中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的条款有关 [10][11] - 美国贸易代表指责中国放缓取消对关键矿产流通的限制,而美方已履行关税调整义务 [10]
大国算力突起:四千亿“中科系”航母破局,中国重构全球算力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0:05
全球算力竞赛与中科系整合 - 全球算力竞赛进入"系统级"对抗时代,中国算力产业正以"航母级"整合加速破局 [1]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宣布战略重组,两家市值合计超4000亿元,有望打破芯片设计与整机制造的传统产业边界 [1][5] - 此次整合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单吸收合并案例,为中国算力产业应对国际技术围堵、优化自主创新生态的关键落子 [1] 中科系算力资源重组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合并是中科院体系内算力资源的战略重组 [2] - 两家公司同根同源,2014年在中科曙光上市前夕联合设立海光信息前身 [3] - 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96% [5] - 重组有助于提升技术协同效应,进一步加强生态优势 [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2024年国内服务器CPU市占率53.6%,排名第一;国内GPU市场市占率超30%,位列第二 [6][12]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2024年IT设备销售量26.54万台,2023年实现营收131.48亿元,净利润19.11亿元 [6] - 停牌前,海光信息总市值3164亿元,中科曙光总市值906亿元 [9] 整合后的协同效应 - 整合将实现产业链相互补充,促进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发展 [6] - 中科曙光系统集成能力有望增强海光信息高端芯片与计算系统间的技术和应用协同 [6] - 双方将在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资源等方面叠加发力 [6] - 重组后新主体将形成"芯片研发高估值+整机销售稳现金流"的双轮驱动模式 [10] 中国算力产业发展 - 中国计算产业曾长期依赖进口芯片和系统,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暴露结构性失衡 [11] - 海光信息2016年与AMD达成技术授权协议,2018年推出首款CPU"海光一号"并实现量产 [12] - 中科院在算力领域已构建起从基础芯片到超算应用的完整创新链 [13] - 2024年底中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32%(90EFLOPS),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5] 全球算力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如英特尔、英伟达通过并购强化全栈能力 [19] - 美国市场在模型层和算力层呈现明显集中化趋势 [20] - 中国若继续依赖分散的单点突破,将难以在系统性能、能效比等关键指标上与国际领先者抗衡 [20]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合并标志着中国企业从"单兵作战"转向"兵团作战" [21] 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8] - IDC预计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2% [27] - 华为、腾讯和阿里巴巴已成为与亚马逊、微软、谷歌并肩的主要竞争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