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品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万字报告!展望2026年经济、债市、全产业链投资策略
搜狐财经· 2025-11-21 07:47
医药生物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 - 中国医药产业进入“创新兑现+全球布局”关键阶段,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出海路径[3] - 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额已超2024年全年,器械出海路径多元化[4] - 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集采优化、多元化支付、医疗服务价改持续推进[5] - 创新药进入商业化放量期,器械国产替代向中高端延伸,看好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落地[5] - 出海模式多维突破,创新药BD常态化,器械自主销售与BD并行,血制品/疫苗海外注册模式多元[6] - 2026年重点关注创新主线(ADC、二代IO、小核酸、减重)、出海主线及政策红利带来的边际变化[7] 医药消费及生物制品2026年投资策略 - 中药行业短期基数压力缓解,渠道库存加速出清,看好年底需求回暖及估值改善机会[9] - 血制品行业关注“十五五”浆站建设规划及并购整合,静丙、因子类产品需求提升空间广阔[10] - 疫苗行业经营承压,关注重磅产品销售改善及创新管线研发,政策出台与出海推动发展[10] - 医药零售行业转型变革推进,四类药品需求释放,同店增长有望向好[11] - 医药流通收入端稳健增长,新进入门槛高,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11] - 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完善,市值管理、并购政策持续落地,企业经营估值有望改善[12] 医疗器械2026年投资策略 - 政策缓和、集采出清、新产品拓展及出海布局推动多家器械龙头公司2026年业绩拐点[14] - 医疗设备招标大幅改善,部分龙头公司收入稳定增长或提速,上游公司在新订单驱动下加速增长[14] - 高值耗材板块集采出清或有新产品催化的赛道2026年有望迎来经营拐点,估值业绩确定性修复[14] - IVD板块2026年业绩受多重政策影响但较2025年改善,增值税同比影响消除,检验量企稳[15] - 低值耗材国内业务平稳增长,海外产能投产及关税缓和贡献业绩增量[16] - 家用器械行业延续平稳增长,龙头通过自建团队、投资并购加快国际化步伐[17] 可转债2026年投资策略 - 转债资产在权益资产催化与高强赎概率制约下呈现区间震荡特征,大幅回撤难度大但时间价值衰减[19] - 转债估值2026年区间震荡,有利因素是权益资产预期收益率上行,不利因素是转债资产持续缩量[20] - 2026年上半年转债市场在强赎转股带动下保持缩量,下半年新发规模边际好转有望进入稳定状态[21] - 固收+配置方向聚焦沪深300指数低估值优势及创业板指制造业特征贴合经济转型升级趋势[22] - 2026年作为“十五五”开局年,A股处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技术突破加速落地的黄金窗口期[23] 银行2026年投资策略 - 宏观经济弱复苏,银行业基本面筑底,高股息策略延续,险资、国家队、公募基金增配动力强[25] - 信贷增速保持7%-8%,存款定期化趋势放缓,负债端成本优化对冲政策利率下调,息差降幅收窄[26] - 资产质量不良率稳定,零售风险暴露,关注对公房地产风险,多家银行中期分红落地[26] - 板块配置看好高股息率主线,国有大行H股/A股、无再融资摊薄风险、股息率较高标的[27] - A股呈现“红利”与“科技成长”风格跷跷板格局,外部不确定性时资金涌入高分红板块寻求确定性[25] 银行理财2026年投资策略 - 2026年理财规模同比增速预计10%左右,达38万亿元,资产配置非标债券占比降,公募权益占比升[28] - 产品定位转型多元化弹性化,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发展,客户需求呈现低风险偏好与高收益期望并存特征[29] - 估值整改完成推动规模结构、产品形态、资产配置策略及销售模式深远变化,产品设计更重风险管理[30] - 2025年前三季度产品发行总量回升结构优化,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大幅下降,利差下降近67bps[31] - 2026年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止跌企稳预计回升30bps至2.7%,混合类产品占比提升2%左右[33] 非银金融2026年投资策略 - 证券行业迎新一轮上行周期,驱动来自服务新质生产力、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国际化三大政策机遇[35] - 2025年42家上市券商总资产逼近15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2%,ROE达7%-8%留改善空间[36] - 业绩驱动从自营单一主导转向轻资产协同发力,增长动能从固收转向权益等多元化驱动[36] - 券商板块PB估值1.39倍处于十年35%分位,显著低于历史同ROE水平1.75-2.00倍估值区间[40] - 保险业“十五五”聚焦产品、渠道、投资八大趋势,上市险企资负两端共振改善有望戴维斯双击[43] 食品饮料2026年投资策略 - 食饮板块经历长期回调估值显著回落,白酒等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静待需求回暖[48] - 白酒行业进入名酒竞争时代,企业分化加剧,酒企积极管控市场秩序、推进产品迭代助力渠道去库存[49] - 白酒板块估值回落到历史低水平,酒企通过提高分红率、回购注销等措施加大股东回报[50] - 零食行业新渠道和新品类共振,魔芋产品热销,量贩零食业态转型升级,折扣店数量增长[52] - 乳制品奶价顺周期将至,原奶价格企稳,明年进入上行周期,液奶龙头表现企稳回升[55] 纺服轻工教育2026年投资策略 - 行业外需相对更优,美国对东南亚关税落定订单Q3起恢复,美联储降息带动美国地产后周期需求[57] - 内需处于蓄力阶段,供给创新是结构性亮点,板块估值底部区间,关注消费地产政策边际变化[58] - 黄金珠宝行业金价高位及税收新政下分化加剧,产品创新能力是核心,高端品牌表现优于大众[58] - 运动服饰品牌2025Q3流水增速环比趋弱,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关注降温后动销改善[60] - 内销家居板块延续承压,龙头表现更优,关注地产政策变化及大零售模式推进[62] 家电2026年投资策略 - 2026年投资机会主要在于出海大时代与变革新周期,出海成为增长最重要来源[65] - 白电黑电等成熟品类及扫地机/割草机等新兴品类拥有广阔增量空间和中国品牌出海潜力[66] - 国内需求饱和渠道体系重构,企业通过组织整合、数字化变革、渠道变革三步走战略迈向深层次变革[66] - 2025年家电板块受困于关税加征、以旧换新政策波动及高基数预期,跑输沪深300指数10.79个百分点[65] 社服商贸2026年投资策略 - 免税行业迎封关与入境新红利,离岛免税政策是海南消费市场核心支柱,岛民即买即提推动恢复[69] - 旅游出行需求旺盛但传统客流模式增长受限,需优化体验深度、内容丰富度带动消费转化提升[70] - 酒店供给端增速稳定,回归资产运营属性,龙头凭借品牌迭代优势扩大,会员价值提升趋势发展[70] - 化妆品线上竞争加剧,国产品牌研发创新力被证明,国际品牌卷土重来,考验渠道扩展能力[71] -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需构建产品矩阵、提供解决方案及扩展区域业务[71] 房地产2026年投资策略 - 政策支持背景下行业销售降幅明显收窄,预测202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5.2%[75] - 行业债务违约高峰已过,出险房企债务重组现积极进展,投资逻辑从活下去转向再出发[75] - 开发赛道看好土储集中核心城市、产品力强企业;商业赛道看好持有优质商业地产、运营能力强企业[77] - 物管赛道看好数智化程度高、成本管控能力优秀企业,行业从外延式扩张走向内生型增长[77] 建筑2026年投资策略 - 建筑业赋能产业升级,聚焦扩内需和出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是投资重点方向[79] - 建筑业转型升级三大方向: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布局第二主业[79] - 2025年10月建筑业PMI为49.1%,6月高点以来持续下行,新型城镇化将成扩大投资重要抓手[80] - 202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922.0亿美元同比增8.41%,建筑成为中企出海核心优势之一[81] REITs2026年投资策略 - 2025年C-REITs市场创新高后回调,目前触底企稳,业态间业绩分化,抗周期资产稳中有升[83] - 政策红利蓄势待发,指数化产品、税收政策、持有型不动产ABS等方向受支持[83] - 三季度政策性保租房出租率高达97.3%环比升0.3%,抗周期优势显著[84] - 投资建议一级市场精选项目,二级市场聚焦抗周期、提景气、强扩募三条主线[85] 化工2026年投资策略 - 行业资本开支放缓周期拐点将近,反内卷受益品种包括农药、尿素、纯碱、长丝、有机硅等[87] - 降息周期逆周期政策发力助内需回暖,关注聚氨酯、煤化工、石油化工、氟化工等板块[87] - 新材料是主要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COC材料及高附加值产品[88] - 高股东回馈优质企业继续重估之路,包括三桶油为代表的油气石化央企及行业龙头白马[88] 交运2026年投资策略 - 保险与被动资金偏好红利资产,AH溢价率缩减,关注高速公路、高铁、港口价格体系修正[90] - 集运行业美国库存周期进入衰退期,2026年面临需求压力,2027年上半年前后库存周期见底[92] - 油运行业逐步走向合规牛,OPEC转向增产,VLCC约16%船队受限,十年船龄VLCC增值率85%[94] - 特运行业新三样出口带动需求,特种货出口景气度延续;快递供需齐迎拐点,竞争格局将至[90]
谁大赚谁在亏?港股公司最新业绩抢先看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10-23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港股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分化态势,有色金属和保险行业龙头业绩增长较快,通信行业龙头业绩保持稳定,而零售巨头高鑫零售业绩陷入亏损 [1] 资源股业绩普遍大涨 - 金力永磁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3] - 紫金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前三季度矿产金产量达到65吨,同比增长20% [3] - 山东黄金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0亿元至41.0亿元,同比增加83.9%到98.5% [4] - 招金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归母净利润21.17亿元 [4] 保险龙头业绩快速增长 - 中国财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将增加约40%到60%,2024年同期为267.50亿元 [6] - 中国人寿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同比增长约50%到70% [6]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7] - 业绩增长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加以及承保利润的大幅增长 [6][7] 通信龙头业绩稳定增长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收7947亿元,同比增长0.4%,股东应占利润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4% [10] -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9.98亿元,同比增长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73亿元,同比增长5.0% [10] -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1%,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200亿元,同比提升5.1% [10] - AI技术的发展被认为将为运营商的宽带、AIDC和云业务带来巨大需求增长 [10] 零售巨头业绩亏损 - 高鑫零售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预计录得净亏损及归母净亏损约1.1亿元至1.4亿元,而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12] - 亏损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疲软导致客单价下滑,以及营收同比双位数下滑 [12] - 公司提及商店街调整、组织优化及利息收入减少等一次性因素也对利润造成影响 [12]
一旦陷入经济内循环,什么“最值钱”?3个行业或将真正受益?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16
经济内循环战略背景 - 经济内循环战略旨在通过国内生产、消费、流通环节的自我循环,减少外部环境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2] - 该战略自2020年提出,至2025年已成为经济工作重头戏,过去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其中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6.2% [2] - 战略提出背景包括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数千亿美元,以及2020年全球疫情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 [4] 农业行业 - 农业在内循环中地位关键,政府大力推动本土生产,2021年划定10多亿亩粮食功能区,2023年高标准农田达9亿亩 [6] - 2024年大豆种植面积扩大至1.2亿亩,自给率从15%提升至16%,2025年1-7月大豆进口量6103万吨但增速放缓 [6][8] - 农产品内销比例提升,2024年农民收入增长超7%,2022年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超25万亿元 [8] - 农村电商自2021年后快速发展,帮助农产品直达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 [8] 线上APP与自媒体行业 - 内循环推动下政府管制外资内容,鼓励原创,2021年出台网络视听规定 [10] - 2023年短视频用户超10亿,2024年广告收入达几千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破万亿 [10] - 2022年国产动画播放量增长30%,平台算法推荐准确率在2024年达85%,用户满意度超70% [10] - 行业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并通过直播卖货等形式帮助企业内销 [10] 零售业 - 线上零售快速增长,2020年网上零售额11万亿元,2023年占消费总额25%以上,2024年快递量1500亿件 [12] - 2025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7.4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同比增长7.7% [6][12] - 政府推动消费券和以旧换新政策,2025年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1.75亿份 [12] - 零售业数字化优化供应链,2024年对经济增长贡献超4%,并帮助外贸企业转内销 [12] 整体经济影响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线上零售额增长7.7% [6][12] -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50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达80%以上 [14] - 农业、自媒体、零售三个行业因贴合民生、刺激需求,在内循环中受益显著 [14]
美联储褐皮书:国内消费者需求基本没有变化,许多人继续预计不确定性上升将拖累经济活动
搜狐财经· 2025-10-16 02:50
经济活动整体状况 - 美国经济活动总体变化不大 [1] - 三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略有至温和增长 [1] - 五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没有变化 [1] - 四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略有放缓 [1] 消费者支出 - 整体消费者支出近几周小幅下降 [1] - 零售商品支出出现下降 [1] - 9月底联邦税收抵免到期前,电动汽车的强劲需求提振了部分地区的汽车销售 [1] 旅游与酒店服务需求 - 国际游客对休闲和酒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下降 [1] - 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基本没有变化 [1] - 高收入人群在豪华旅游和住宿方面的支出依然强劲 [1]
“一平方米博物馆”讲述静安寺商圈历史
第一财经· 2025-10-13 20:06
展览核心内容与目的 - 展览由心城市创始人朱一宁策划,通过约10件历史物件和20组今昔影像展示静安寺商圈的历史文化 [3] - 展览旨在以轻快方式讲述城市历史故事,让上班族、消费者和游客在商圈体验中感受文化底蕴 [4] - 展览形式为“一平方米博物馆”,位于1788国际中心一楼大厅一角,适合在商圈毛细血管中展示文化内容 [8] 静安寺商圈历史沿革 - 静安寺商圈是上海历史最悠久商圈之一,1908年开出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 [1] - 商圈核心区域原为著名花园愚园,1890年由宁波商人张氏购得重建,占地约50亩,受当时上海名流喜爱 [1] - 1986年9月26日,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宗股票交易在南京西路1806号完成,现址为1788国际中心并设有纪念碑 [3] 历史影像与商业变迁 - 19世纪80年代老照片显示静安寺区域有古井“涌泉”及1882年开业的申园主楼 [4] - 20世纪30年代照片显示静安寺周边已初步现代化,寺门前停有汽车并架设电车线,旁边设有大型广告牌 [6] - 上海市第九百货商店前身“百乐商场”于1939年创建,1965年调整后成立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九百,日客流量达3万人次,经营货品1.8万余种 [7] 老字号品牌与商业文化 - 正章洗染店为上海老字号洗衣行,2024年恰逢100周年,1925年初创于淮海中路,次年将分店开在南京西路,曾以沪语谐音电话号码“83315”进行广告推广 [6] - 九百包装纸显示其建筑外形与近年更新后开放的“900食品城”外形基本保持一致 [7] - 商圈注重商业文化展示,部分商家善于精细化呈现历史,以此作为触动消费者情感的第一步 [8] 文化展示的推广与影响 - 策划方已与街道合作,在南京西路地铁站、安义路毛泽东故居等处举办微展览,并通过短视频定期讲述城市微历史故事 [8] - 安义路是上海最早开放的定期步行街之一,“安义夜巷”市集人气很高,该区域静安区旅游信息中心是重要入境旅游咨询服务点 [8] - 展品不追求价值连城,旨在引发人们对城市变迁的共鸣,感受到“有些东西一直在”的情感涟漪 [9]
人头攒动人气爆棚 加长版黄金周辽宁消费活力“满格”
搜狐财经· 2025-10-11 03:04
消费整体表现 - 辽宁省“十一”长假期间消费市场量质齐升,300余场“乐购辽宁 惠享美好”主题促消费活动有效点燃消费活力 [1] - 住宿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和住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0.3%,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 [1] - 全省重点监测的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2% [1] 政府补贴政策 - 沈阳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亿元汽车消费补贴活动 [2] - 大连发放零售消费券1000万元、餐饮消费券500万元 [2] - 抚顺发放800万元汽车、家电、零售、成品油、餐饮消费券,鞍山、锦州、营口等地也围绕汽车、家电等领域发力 [2] 商旅文体融合与情绪消费 - 沈阳中街大悦城泡泡玛特特展人气火爆,耳朵眼胡同还原老沈阳历史风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4] - 大连天津街举办动漫嘉年华主题活动,融合二次元动漫周边、电竞等元素吸引年轻群体 [4] - 葫芦岛在葫芦古镇推出“麒麟机甲烟火夜”,包含古风百戏节、主题烟花秀等活动迅速成为打卡街区 [4] - 丹东安东老街开展非遗盛宴促消费活动,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销售额同比增长42% [6] 餐饮住宿与夜经济 - 节日期间全省餐饮堂食消费增长14.9%,餐饮消费订单量增长14%,老字号商户销售额和订单量分别增长62.7%和37.2% [7] - 沈阳西塔火炉巷黑牛店烤肉、枣玛露脊骨汤搜索导航数据增长超过100%,登上扫街飙升榜前两位 [7] - 夜经济成为新引擎,沈阳中街方城邀请电竞赛事冠军互动,快手达人探店直播带动线下客流 [7] - 抚顺举办麻辣拌品鉴夜,本溪小市一庄推出篝火晚会等活动延长消费链条 [7] 线上消费与电商直播 - 丹东举办首届直播大赛通过“云端”推广本土好物和美景 [8] - 营口鲅鱼圈红旗大集依托“满仓优品”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大集 [8] - 铁岭西丰县通过直播科普健康知识,带动鹿茸养生产品等特色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8]
21评论丨“双节”消费亮点纷呈,政策加力仍有必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6:53
总体出游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出游人次创新高,自驾游、长线游、跨境旅游持续火热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2] - 全国迁徙指数创21年以来新高,百度迁移指数同比增长近20% [2] 消费市场多极化 - 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多极化"趋势,新一线城市及县域旅游成为新兴消费增长极 [1] - 微信支付数据显示,县域市场在假期前5日消费总额对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幅达到10% [1] - 重庆微信支付消费金额和笔数均为第一,成都、苏州、东莞等13座新一线城市支付消费数据与北上广深一同领跑 [1] 出行结构与偏好 - 公路出行占主导地位,同比增长最高达6.5%,其中自驾出行比例高达八成 [2] - 滴滴假期异地打车订单量环比上涨51% [2] - 携程旅游公布省际交界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58%,相邻省份"串游"数据显著升温 [2] - 出游高峰呈"两段式":家庭客群集中于9月末提前出行,10月3至5日年轻群体错峰出行 [2] 跨境旅游复苏 - 跨境旅游呈现全面复苏态势,日均出入境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 [3] - 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假期前四日累计出入境人次达41万,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4%,其中出境人次约23万,占总量近六成 [3] - 国内、国际航线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3%和15.9% [3] - 家庭出境游热度攀升,日韩及东南亚为热门目的地 [3] 零售餐饮与体验式消费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4]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4] - 绿色、智能、国潮消费亮点突出,体验式消费渐成主流 [4] - 抖音平台古镇古城、古风非遗相关体验消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博物馆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达68% [4] 住宿市场特征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国内酒店整体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65% [4] - 预订2个及以上城市的用户占比同比增长超过20% [4] - 市场呈现连住酒店订单增速快、跨城市酒店预订频次高、非一线城市高品质酒店和多居室民宿预订热度高的特征 [4] 电影与楼市表现 - 电影市场受短视频等娱乐方式替代和影片供给同质化影响,整体反应平淡 [5] - 楼市成交分化明显,一线城市销量有显著回升,二三线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量相对疲软 [5] 出口数据韧性 - 全国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4.69%,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8.84% [5] - 山东港口假期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集装箱量同比增长7% [5] - 厦门港海天码头假期首日吞吐量突破1.2万标箱 [5] - 欧元区制造业PMI从8月的50.7下降至9月的49.8,重新陷入收缩区间 [5] 内需修复与政策展望 - 文旅消费需求快速上行,但对餐饮等行业辐射作用有待加强 [4][6] - 假期效应消退后内需或缺乏持续性支撑,后续财政端加大消费补贴力度,货币端压降居民负债成本的配合或仍有必要 [6]
8月智利国内贸易增长4.8%
商务部网站· 2025-10-09 01:28
贸易活动指数总体表现 - 8月智利贸易活动指数同比增长4.8% [1] - 涵盖汽车摩托车修理、零售及批发的整体贸易活动同比增长5.1% [1] 零售贸易表现 - 8月除汽车摩托车以外的零售贸易同比增长6% [1] - 8月超市销售同比增长3% [1] - 1-8月超市销售累计增长1.9% [1] 批发贸易表现 - 8月除汽车摩托车以外的批发贸易同比增长3.4% [1] 电商零售表现 - 8月零售电商同比增长16.1% [1] - 1-8月零售电商累计增长13.4% [1]
社评:中韩免签的意义不止于经济层面
环球网· 2025-09-29 23:45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韩国政府自9月29日起面向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入境政策,此举被视为对韩国经济的潜在推动力 [1] - 该政策是对中国去年11月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的回应,韩国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首个采取此类行动的国家,具有象征性示范意义 [2] - 中韩两国在签证政策上的相向而行是基于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明智之举,是一项战略性举措 [3] 经济影响与行业动态 - 中国游客是韩国入境旅游市场中最重要群体,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占访韩外国游客的28.6%,高居榜首 [1] - 2019年中国游客在韩人均消费额为1689美元,远高于美国和日本游客 [1] - 韩国旅游和零售业界迅速行动,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及针对中国游客偏好和支付方式的“量身定制”服务 [1] - 2025年中国取代日本、泰国等地,成为韩国民众首选海外旅游目的地 [3] 社会文化交流与趋势 - 自中国对韩免签以来,韩国普通游客和各界人士来华数量增加,“韩国年轻人周末打卡上海”、“韩国游客挤满张家界”等话题成为中国网络热搜 [3] - 韩国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了中国的发展与便捷,改变了对中国的陈旧观念 [3] - 人员流动规模的扩大对于增进中外民众相互理解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潜在挑战与行业关注点 - 韩国一些极右翼势力在首尔明洞等地频繁举行反华示威活动,个别政治人物煽动反华阴谋论,影响了中韩关系气氛 [4] - 中国驻韩国使馆已发布安全提示,提醒中国游客加强安全防范 [4] - 未来关键在于将“试行”变为“常态”,需要韩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好中国游客安全,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坚决筑牢安全防线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确保市民游客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西安日报· 2025-09-29 10:11
政府工作检查与指导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到临潼区检查中秋国庆假期文旅商贸行业安全保供工作 [1] - 检查地点包括华清宫景区和王府井奥莱临潼小镇 详细了解游客预约 服务管理 大客流应对及商场经营管理 产品销售等情况 [1] - 强调要全力以赴保安全 稳供应 促消费 确保市民游客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1] 文旅行业管理与服务优化 - 要求持续优化举措 强化大数据智慧管理 扎实做好应急预案 提高精准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1] - 强调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安全 舒适 便捷的旅游体验 [1] - 提出要持续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创新推出一批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 新场景 [2] 消费促进与市场活力激发 - 叮嘱有关部门主动服务企业 不断丰富消费场景 优化购物体验 强化与景区协同联动 [1] - 目标是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 [1] - 强调用好用活"两新"政策 守好食品安全底线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2] 安全与稳定工作部署 - 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 极限思维 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实抓细维护稳定 安全生产 防汛减灾 文旅服务 交通组织等各项工作 [2] - 要求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2] - 要统筹抓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市场监管等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