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光模块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狂犇!PCB、光模块逻辑出现巨大预期差
是说芯语· 2025-09-11 13:21
文章核心观点 - 北美AI硬件产业链因应用爆发和算力挤兑出现四个巨大预期差 包括产能紧缺 供应链地位提升 利润率超预期增长和科技巨头博弈加剧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大陆供应链企业估值提升 [4][12][13][14] 预期差1: 算力挤兑扩散至产业链 - 北美应用巨头因应用快速爆发导致算力挤兑 并扩散至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 高端PCB和高端光模块等核心物料 紧缺程度超预期 [5] - Meta因去年错误判断面临有钱花不出去的困境 现在投入成本远低于后年 [5] - 博通在台积电抢产能及甲骨文业绩爆发使算力挤兑逻辑清晰化 [6] - OpenAI Google Meta和Amazon均为应对应用爆发和用户暴增而囤积算力资源 [8] - 甲骨文环比增长数据极为显著 体现需求强度 [9] 预期差2: 供应链地位提升 - 科技巨头纷纷寻求自研ASIC芯片:OpenAI使用并模仿TPU Amazon因Trainium逊于TPU而挖角TPU团队 Meta因MTIA未完全搞定而租用TPU [11] - 谷歌与OpenAI既竞争又合作 甲骨文需与谷歌 英伟达和OpenAI谈判资源分配 [10][11] - 大陆供应链企业成为"达骨文链"核心玩家 创新周期中大陆供应链最强 [12] - 某企业(代指广达/伟创等)在产业链中稀缺性显著 正从达链升级为骨谷达链 估值提升且利润率有保证 [12] 预期差3: 产品升级与利润率提升 - 技术快速迭代推动高端PCB和高端光模块(如Rubin系列配比翻倍 速率翻倍)紧缺程度更甚 [13] - GB300和Rubin系列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 [13] - 利润率最高的高端产品紧缺带动整体利润率大幅超预期 [13] 预期差4: 科技巨头博弈加剧 - 北美科技巨头采取非常规博弈策略 主动提高价格(降价幅度缩小)以保证产能供给 [13][14] - 800G光模块降价幅度将小于预期 1.6T光模块定价超预期 [14] - 英伟达作为台积电第一大客户 通过疯狂加单挤占竞争对手产能 再小幅砍单扰乱对手节奏 [14] - 台积电明年涨价10% 体现产能紧缺态势 [14] - 谷歌通过提供次一代TPU产品限制OpenAI OpenAI加速自研TPU以摆脱依赖 [14] - AI军备竞赛烈度远超预期 英伟达GPU(Blackwell至VeraRubin) TPU OpenAI和甲骨文基础设施爆发在同一节点 [15] 总结性观点 - 产能成为核心壁垒和净利润弹性保证 重资产属性转为优势 后进者扩产谨慎因技术 良率和成本门槛高 [16] - 产业链地位提升 高端产品放量和客户资源抢夺共同保证利润率超预期 [17] - 技术不确定性下降 CPO等技术影响推迟 明年至后年竞赛结束前不会大规模推进 [17] - 大陆供应链在创新周期中最强 AI全球共振推动估值提升 新资金认为翻倍增长的企业20倍PE偏低 [17]
业绩连增4个季度,A股公司半年报拟分红总额突破1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15 07:57
A股公司半年度分红情况 - A股公司半年报宣布分红的公司达77家 拟分红总金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近1005亿元[1][3] -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红金额均超100亿元 分别为540.83亿元和165.81亿元 宁德时代、海康威视、中国联通分红金额均超30亿元[3] - 九号公司-WD每10份CDR分红4.23元为最高 硕世生物、中国移动、东鹏饮料每10股分红均在1元及以上[3] 中国电信半年度业绩与分红 - 中国电信上半年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3%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5%[2] - 公司决定派发中期股息165.81亿元 相当于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的72% 每股0.1812元同比增长8.4%[2] - 拟将2025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较2024年度进一步提升 昨日晚间另有13家公司宣布分红方案合计超175亿元[2] 业绩连续增长公司表现 - 10家公司单季度净利润连续4个季度增长 电子行业景气度突出尤其CPO和PCB行业[6][7] - CPO行业中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净利润连续增长 PCB行业中沪电股份和生益电子连续增长[7] - 汽车工业的正裕工业和福达股份、轨道设备的今创集团以及鲁泰A、长城证券、科达制造同样入选[7] CPO行业业绩爆发 - 已发布半年报预告的8只CPO概念股中7只预增 新易盛净利润增幅超320% 锐捷网络增幅超160%[7] - 光库科技、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剑桥科技净利润增幅均超50% 仅慈铭光谱预亏[7] - 高端光模块需求放量推动业绩增长 中际旭创800G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 新易盛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8] - AI算力需求推动云厂商从400G向800G加速迭代 高盛预计2025年800G光模块销量达1990万单位 中国云厂商采购量同比翻番[8] PCB行业景气度提升 - 已发布半年报预告的14只PCB概念股中9只预增2只扭亏 金安国纪续盈 仅天津普林和宝鼎科技业绩下滑[8] - AI服务器对PCB技术要求远高于传统产品 单台AI服务器的PCB价值量达传统服务器的5~7倍[8] - 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促使汽车PCB需求大增 行业获得显著结构性机会[8] 股价表现与机构关注 - 新易盛和福达股份年内股价翻番 中际旭创、正裕工业、今创集团年内涨幅均超50%[8] - 下半年以来新易盛、中际旭创、沪电股份等获机构调研 沪电股份调研次数达5次[9] - 沪电股份投资43亿元新建AI芯片配套高端PCB扩产项目 6月下旬启动建设以扩大高端产品产能[9] 业绩连续增长具体数据 - 正裕工业2025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91.83% 生益电子增长55.37% 新易盛增长35.29%[10] - 中际旭创2025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7.43% 福达股份增长24.54% 鲁泰A增长22.38%[10] - 今创集团增长20.89% 长城证券增长20.51% 沪电股份增长16.40% 科达制造增长1.78%[10]
沪指创下近四年新高
四川日报· 2025-08-14 06:25
A股市场表现 - 8月1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48%收报3683.46点 深成指涨1.76%收报11551.36点 创业板指涨3.62%收报2496.5点 [1] - 全市场成交额超2.1万亿元 创今年2月27日以来新高 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2万亿上方 [1] - 沪指实现八连阳并突破3674.4点前高 创近4年新高 [1][3] 市场资金与流动性 - 融资资金持续加仓 投资热情被激发 有投资者跑步入场 [1][3] - 国内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行 海外美元流动性外溢 增量资金持续入市 [3] - "反内卷和大基建"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3] 新易盛公司表现 - 13日股价涨幅15.45%雄踞川股榜首并创下新高 [1] - 2016年上市至今累计涨幅达19052.29% 成为A股罕见超级长牛股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跃升至28.38亿元 营业总收入达86.47亿元 [2] 光模块行业需求 - AI产业浪潮推动高端光模块海量需求 公司近八成收入来自海外 [2] - 作为英伟达GPU芯片重要组成部分 深度绑定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红利 [2] - 2024年1-6月净利润37-42亿元 同比激增327.68%-385.47% [2] 技术分析与市场展望 - 3674.4点突破意义重大 有效提振信心 验证后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趋势 [3] - 行情将逐步过渡到业绩驱动阶段 指数中枢将逐步上移 [3] - 获利盘较多且筹码未充分交换 大波动随时可能出现 [3]
从宇树到微分智飞,解码光速光合的“投资密码”
金投网· 2025-07-09 10:20
光速光合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与布局 - 公司以全球化视野和实证方法论为核心,精准卡位具身智能赛道技术拐点,投资案例包括宇树科技、自变量机器人和微分智飞[1] - 通过"择时+择势"策略平衡早期风险与成长期溢价,避免"投早死"或"追高成本"[3] - 依托全球科研网络捕捉前沿趋势,同时重视客户反馈与场景验证[1][2] 宇树科技投资案例 - 2024年以35亿估值投资宇树科技,看好其运动控制算法与供应链优势,预计该公司具备千亿级规模潜力[4][6] - 生成式AI技术突破为四足机器人向人形机器人演进提供可能性,宇树快速推出两代产品验证技术实力[4][5] - 宇树产品获英伟达、谷歌等全球科技巨头采购,在可靠性和性价比方面获得客户高度认可[5][6] 自变量机器人投资案例 - 2024年末联合领投数亿元Pre-A++轮融资,该公司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研发[7][8] - WALL-A模型展现零样本泛化能力,在柔性物体操作等复杂任务中表现突出[8] - 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半完成7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0亿元,显示行业高度认可[8] 微分智飞投资案例 - 2025年5月领投数千万元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投资后估值快速翻倍[1][9] - 公司突破传统无人机设计局限,开发全球首个非结构化场景自主飞行集群系统[9] - 产品融合无人机与具身智能概念,在飞行机器人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10] AI基础设施投资布局 - 关注液冷散热、光模块升级、可控核聚变等AI相关硬件技术趋势[11][13] - 早期投资中际旭创验证"硬科技长周期投资"方法论,该公司收入12年增长超30倍[11][14] - 坚持"胜率与赔率平衡"策略,既投爆发性项目也布局底层技术网络[11][13] 行业趋势与投资理念 - 具身智能成为热门赛道,2025年上半年天使轮估值过亿项目数量激增[7] - 中国科技企业逐步占据全球AI供应链关键环节,有望涌现百亿美金级巨头[14] - 投资决策注重技术趋势前瞻洞察与客户验证相结合,避免单纯概念炒作[2][4][6]
从宇树到飞行机器人,光速光合如何捕捉下一个千亿赛道
投中网· 2025-06-09 10:55
光速光合的具身智能布局 - 公司通过投资宇树、自变量机器人和微分智飞等企业,勾勒下一代AI载体的雏形 [1][2] - 宇树从四足机器狗衍生出能后空翻和快速行走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半年内迭代两代产品 [6] - 自变量机器人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研发,其「WALL-A」模型在新任务场景中展现零样本泛化能力,成立1年半完成7轮融资累计超10亿元 [11] - 微分智飞开发全球首款机身可运动的无人机,跨界融合具身智能概念,成立不到1年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2][13] 投资策略与方法论 - 组织架构依托全球化视野,参考欧美顶尖实验室成果作为投资依据 [3] - 方法论强调实证逻辑,重视客户反馈而非短期利润,以英伟达、谷歌等顶尖客户采购宇树产品为验证 [3][7] - 择时策略平衡早期风险与成长期溢价,如宇树B轮以35亿估值切入千亿级市场机会 [9] - 关注液冷散热、光模块升级、可控核聚变等AI基础设施细分领域,早年投资的中际旭创现为全球光模块龙头 [16][17]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生成式AI推动具身智能赛道爆发,宇树运动控制算法获Skild AI等国际客户认可,产品性价比达国际售价1/3 [6][7] - 自变量机器人实现柔性物体操作突破,10分钟完成衣物折叠展示强化学习潜力 [11] - 微分智飞攻克无GPS全自主飞行技术,创始人高飞教授为空中机器人领域权威学者 [12][1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具身智能赛道天使轮估值过亿项目激增,但技术路线尚未收敛 [11] - AI基础设施需求爆发,数据中心面临计算密度最大化挑战,催生光连接/液冷技术升级 [16][17] - 中国科技企业如中际旭创12年内收入增长30倍至千亿市值,印证供应链优势下的复利能力 [19]
中际旭创(30030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充分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开源证券· 2025-04-21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业绩符合预期,受益于高端光模块销售增加,上调原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中际旭创(300308.SZ),当前股价79.14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92.88/67.20元,总市值874.26亿元,流通市值869.95亿元,总股本11.05亿股,流通股本10.99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19.35%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38.62亿元,同比增加122.64%,实现归母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3% [4]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6.74亿元,同比增长37.82%,环比增长1.90%,实现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56.83%,环比增长11.56% [4] - 2025年Q1,公司销售毛利率达36.70%,同比提升3.94pct,销售净利率为25.33%,同比减少4.11pct [4] - 2025年Q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75%,同比降低0.18pct,管理费用率为6.57%,同比降低1.41pct [4] 海外市场 -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北美、欧洲等国家或地区,2024年海外收入达207.16亿元,同比增长128.32% [5] - 在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3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中际旭创排名全球第一,与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5] 研发投入 - 2025年Q1公司研发费用为2.90亿元,同比提升12.80%,研发费用率达4.35% [6] - 2024年,公司在OFC2024现场展示了800G/1.6T硅光模块和800G相干模块,拥有专利数量为371件,其中发明专利195件;2024年度新增授权专利58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 [6] 财务预测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718|23,862|39,980|57,590|77,447| |YOY(%)|11.2|122.6|67.5|44.0|34.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74|5,171|8,783|12,313|16,206| |YOY(%)|77.6|137.9|69.8|40.2|31.6| |毛利率(%)|33.0|33.8|34.4|34.1|33.7| |净利率(%)|20.3|21.7|22.0|21.4|20.9| |ROE(%)|14.9|26.5|31.0|30.3|28.5| |EPS(摊薄/元)|1.97|4.68|7.95|11.15|14.67| |P/E(倍)|40.2|16.9|10.0|7.1|5.4| |P/B(倍)|6.1|4.6|3.1|2.2|1.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