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科技 - 存储领域 -为上涨行情正名-Asia Technology-Memory – Justifying the Rally
2025-09-11 20:1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内存(Memory)领域 包括NAND闪存和DRAM 特别是高密度QLC eSSD和服务器DRAM[1][2] * 涉及公司包括SK海力士(SK hynix)及其子公司Solidigm 铠侠(KIOXIA) 三星电子(Samsung) 群联(Phison)和江波龙(Longsys)[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内存需求激增 美国超大规模云客户对2026年高密度NAND订单激增 规模可能超过今年整个eSSD市场 并因投资不足导致的晶圆产能有限而影响NAND市场其他领域[2] * DRAM价格趋势转向 受云服务器紧急订单驱动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混合平均销售价格(Blended ASP)将上涨10% 而非此前预期的持平[2] * 五大关键变化推动行业叙事转变 包括高密度QLC eSSD需求突出 2026年潜在新订单相当于今年全部eSSD需求 多个AI驱动的新终端市场需求出现拐点 例如约200万颗GDDR7将于2025年下半年运往中国 2026年可能更高 SOCAMM需求因Rubin GPU发布推动LPDDR5x需求 DDR5服务器需求自本季度初显著回升并将推动4Q25涨价 供应分配将影响DRAM市场其他部分的客户行为 库存水平目前低于正常水平[3] * 下一个增长点包括SOCAMM GDDR7和HBM逻辑基础芯片计算等多个由AI驱动的新内存需求领域 NAND在减产后的资本配置可能支撑其投资回报率(ROIC)在整个周期内显著改善 HBM降价是已知风险 进一步降价和利润侵蚀的风险不太可能再拖累HBM股票 围绕HBM4的讨论仍集中在资格认证和规格变化上 但叙事已转向强劲的大宗商品周期[3] * 受益者分析 SK海力士通过Solidigm成为NAND复苏的关键受益者 因其在高密度QLC eSSD领域的高敞口和完全折旧晶圆厂的低生产成本 铠侠正准备增加其BiCS-8 QLC产品的产量 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NAND厂商(2Q25e按收入计市占率33%) 其QLC产品组合占比较低 但仍将受益于供应紧张溢出至消费级NAND 其他受益者包括群联和江波龙[4] * 市场格局与预测 美光(Micron)在过去3年eSSD收入份额增长最大 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创纪录份额[8] 预计2026年QLC产量供应商分布为SK海力士+Solidigm占36% 铠侠+闪迪(SanDisk)占29% 美光占17% 三星占9% 其他占9%[8] * NAND价格预测更新 企业SSD价格在3Q25E和4Q25E分别从旧预测的上涨3-8%和下跌0-5% 调整为上涨3-8%和上涨0-5% 3D NAND晶圆(TLC & QLC)价格在3Q25E从旧预测的上涨3-8%调整为上涨8-13% 在4Q25E从旧预测的下跌8-13%调整为下跌3-8%[9] * DRAM价格预测更新 服务器DRAM中DDR4价格在4Q25E从旧预测的基本持平调整为上涨15-20% 移动DRAM中LPDDR4X价格在4Q25E从旧预测的上涨3-8%调整为上涨15-20% LPDDR5(x)价格在4Q25E从旧预测的基本持平调整为上涨8-13% 消费级DRAM中DDR3价格在3Q25E从旧预测的上涨15-20%调整为上涨50-60% 图形DRAM中GDDR7价格在3Q25E从旧预测的上涨5-10%调整为5-10% 在4Q25E从旧预测的基本持平调整为上涨3-8% 整体HBM混合价格在4Q25E从旧预测的上涨5-10%调整为上涨8-13%[10]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观点为“In-Line”(同步大市)[5] * 报告包含大量免责声明 利益冲突披露和评级定义说明 摩根士丹利在截至2025年8月29日持有其所覆盖多家公司(包括SK海力士 群联等)1%或以上的普通股 并在过去12个月内为铠侠 SK海力士等提供过投资银行服务并收取报酬 未来3个月可能寻求或获得来自三星电子 SK海力士 群联等公司的投资银行服务报酬[30][31][32]
苹果公司- 2025 年 9 月 “令人惊叹” 活动回顾 - 新 iPhone 17 系列及 Air 系列、手表和 AirPods Pro 3
2025-09-11 20:1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Apple Inc (AAPL) 主要业务为设计、制造和营销个人科技设备并提供相关服务[46] * 行业涉及消费电子硬件、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线通信服务及电信运营商行业[2][41][4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产品发布与关键特性** * 公司于2025年9月9日举办"Awe Dropping"特别活动 发布了新款iPhone 17系列(包括17、17 Pro、17 Pro Max及新Air型号)、Apple Watch(Series 11、Ultra 3、SE 3)以及AirPods Pro 3[2] * iPhone关键特性更新符合预期 包括新推出的更薄iPhone Air型号、17基础型号更大的6.3英寸显示屏、新的A19系列芯片以及改进的前置摄像头[2][17] * iPhone Air的电池容量达27小时 优于市场担忧 且其搭载的A19 Pro芯片优于预期的A19芯片 17基础型号的后置摄像头(两个48MP镜头)也优于预期[17] * 所有新款iPhone将于9月12日在超过63个国家和地区开始预购 9月19日正式发售[2][16] **2 定价与存储策略变化** * 公司取消了所有新发布iPhone机型的128GB存储选项 基础存储提升至256GB 此举应能支持iPhone平均售价(ASP)持续增长[2][15] * iPhone 17基础型号起售价维持799美元 但相比256GB的iPhone 16(899美元)相当于降价100美元[17][19] * iPhone Air起售价为999美元 相比128GB的iPhone 16 Plus(899美元)提价100美元[20] * iPhone 17 Pro起售价为1099美元 因取消128GB选项而相比iPhone 16 Pro提价100美元 iPhone 17 Pro Max起售价维持1199美元 但新增了1999美元的2TB高端存储选项[22] **3 市场反应与需求前景** * 公司股票在发布日(9/9/25)表现逊于标普500指数约175个基点 可能反映了市场对基础型号未提价的失望[2] * 然而 维持较低的入门价格点(799美元)被认为有利于用户基数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2][17] * 北美iPhone出货量日益向高端机型倾斜 iPhone 16系列中 高端机型(Pro & Pro Max)占比已达67% 推动近年ASP增长[27] * 预计iPhone用户基数将以3%的2024-29年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从2024年的9.99亿部增长至2029年的13.77亿部[29][30] **4 运营商促销与渠道** * 运营商为激励用户转换套餐 提供了大量的设备补贴 对新设备的促销力度与之前的iPhone 16系列一致[41] * 部分折扣甚至更大 例如AT&T、Verizon和T-Mobile的最高以旧换新抵扣额度为1100美元 高于iPhone 16系列的1000美元 这反映了因存储起步容量提高和新增高端型号带来的更高ASP[41] **5 财务预测与投资评级** * 高盛对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为266美元 基于30倍NTM+1Y每股收益[44] * 财务预测显示营收从2024财年的3910.4亿美元增长至2027E财年的4802.4亿美元 每股收益从2024财年的6.75美元增长至2027E财年的9.04美元[3][8][11] * 公司市值3.5万亿美元 企业价值3.5万亿美元 3个月平均日交易额为117亿美元[3] 其他重要内容 **1 产品规格细节** * **iPhone 17 (6.3")**: A19芯片 18MP 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 两个48MP后置镜头 新颜色(薰衣草色、鼠尾草色等)[17][19][24] * **iPhone Air (6.5")**: 更薄外形(5.6mm) A19 Pro芯片 48MP Fusion后置镜头 新颜色(云白色、浅金色等)[17][21][24] * **iPhone 17 Pro/Pro Max (6.3"/6.9")**: A19 Pro芯片(6核GPU) 三个48MP后置镜头 新颜色(深蓝色、宇宙橙色等)[17][23][24] * **Apple Watch**: 系列11和Ultra 3电池续航提升(分别达24和42小时) 新增健康功能(高血压感应、睡眠评分) SE 3更新了S10芯片和常亮显示屏[31][32][33][35] * **AirPods Pro 3**: 主动降噪效果提升2倍 音乐播放续航达8小时(提升33%) 新增心率传感器和实时翻译功能 售价249美元[38][40] **2 风险因素** * 关键风险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需求减弱、供应链中断(主要组装在中国)、竞争加剧、监管风险以及资本配置执行风险[47][48][50][51] **3 公司优势与投资逻辑** * 公司的品牌实力、用户忠诚度和不断增长的用户基数为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布提供了能见度 并降低了客户获取成本[46] * 服务业务的强劲增长和毛利率贡献 以及其带来的收入持久性和可见性(即“苹果即服务”机会)是维持买入评级和溢价估值的关键支撑[47]
分众传媒- 多重因素推动 2025 年下半年营收加速增长;上调目标价,买入评级
2025-09-11 20:11
公司及行业信息 * 公司为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Focus Media Information Tech 002027 SZ)[1] * 行业涉及中国游戏、娱乐及医疗保健科技行业[14] * 公司在高盛覆盖范围内的并购排名为3(概率0%-15%)[14][21] 核心财务表现与运营亮点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 符合预期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6% 超出预期12% 主要得益于毛利率创下5年新高 达到71% 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2] * 公司预计下半年至2026年将维持毛利率扩张趋势 动力来自单位租金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潜力和良好的运营费用管理[2] * 公司预计收入增长将在第四季度加速 迈向同比双位数增长[2] 关键增长驱动因素 * 互联网平台因即时配送竞争而大幅增加广告支出 此趋势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 仅阿里巴巴家族应用在7-8月就贡献了显著预算 且高支出水平预计至少维持到年底[2] * "点击抢红包"计划目标在2025年底和2026年将覆盖广告屏数量从当前的50万个分别扩展至100万和200万个 并预计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货币化[2] * 提议收购新潮传媒(Xinchao Media)预计将在完成后贡献额外收入 并为未来提价铺平道路 但当前预测未包含此未完成交易[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高盛将公司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至0% 以反映宏观经济复苏慢于预期以及快速消费品支出下滑 但部分被互联网平台预算增加所抵消[2] * 基于毛利率扩张和费用管理良好 将2025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4%至5%[2] * 维持买入评级 并将12个月目标价从8.3元人民币上调至9.1元人民币 依据是21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此前为20倍) 并以10.2%的不变股权成本贴现回一年[2] * 当前股价为8.41元人民币 目标价隐含8.2%上行空间 公司市值达1215亿元人民币(170亿美元)[14] 主要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逆风导致广告预算放缓[12] * 并购收购事项的不确定性[12] * 对新获取客户的定价能力弱于预期[12] * 来自在线广告和其他线下广告玩家的竞争加剧[12] 其他重要信息 * 报告中包含"点击抢红包"操作流程案例 用户可通过手机触碰屏幕上的NFC感应区轻松获取优惠券 无需扫描二维码[6][8] * 报告披露了公司财务摘要和估值模型 包括每股收益预测(2025E: 0.40元 2026E: 0.43元)及关键财务比率[12][14] * 报告包含大量监管披露和免责声明 注明高盛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并提供了评级分布(全球覆盖股票中买入占49%)[3][25]
中国医疗保健 - 中美药物对外授权动态 - 影响与情景分析-China Healthcare_ US-China drug out-licensing newsflow_ Implications and scenario analysis
2025-09-11 20:11
更多资料加入知识星球:水木调研纪要 关注公众号:水木纪要 Ziyi Chen +852-2978-0526 | ziyi.chen@gs.com Goldman Sachs (Asia) L.L.C. 11 September 2025 | 8:32AM HKT Linhai Zhao, Ph.D. +852-3966-4059 | linhai.zhao@gs.com Goldman Sachs (Asia) L.L.C. On September 10th, the New York Times reported that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discussing restrictions on medicines from China, with a draft executive order (EO) that aims to limit the China-invented drug pipeline, through several proposed policies: 1) stricter scrutiny on US pharma licens ...
铀 - 世界核研讨会反馈-Uranium_ Feedback from the World Nuclear Symposium
2025-09-11 20:11
September 8, 2025 06:00 AM GMT metal&ROCK | Europe Uranium: Feedback from the World Nuclear Symposium The WNA symposium in London saw record attendance of >1100 people, with a focus on how the industry is going to deliver the required nuclear build out, including project delivery, financing and talent sourcing. Future investment in supply is also needed. Key Takeaways Strong nuclear capacity growth...: The launch of the 2025 World Nuclear Fuel Report outlined the new reference, low and upper scenarios for g ...
投资者陈述 - 中国工业领域最新情况-Investor Presentation_ China Industrials Update
2025-09-11 20:11
这份文档是摩根士丹利于2025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中国工业领域的投资者演示文稿 以下是基于全文的详细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覆盖中国工业领域 具体包括资本货物 工程机械 重型卡车 通用设备及自动化 锂电池设备 太阳能设备 智能机器人等多个子行业[1][6][29][67][116][131] * 提及的公司包括顶级推荐标的无锡先导Wuxi Lead和三一重工Sany 其次是杭可科技Hangke 汇川技术Inovance 极智嘉Geekplus[8] 此外还列出了覆盖的众多上市公司及其评级[193][195] **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展望与周期定位** * 对资本货物板块更为乐观 驱动因素包括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 国内替换周期以及海外机遇 锂电池设备和工程机械目前处于最佳甜蜜点 坚持看好自动化 机器人和通用机械领域的龙头玩家[6] * 三大长期驱动因素 1 AI技术向智能制造的扩散 2 先进装备的本地化 3 出海全球化[6] * 行业周期在经历3-4年的下行周期后正反转进入上行周期 涵盖工程机械 锂电池设备和自动化 太阳能设备是覆盖范围内周期最弱的子行业 原因在于严重的产能过剩 下一代技术不成熟以及需求疲软[7] * 对重型卡车和铁路设备持与市场持平EW观点 对太阳能设备和基础设施E&C持低于市场UW观点[7] * 反内卷政策对资本货物的影响有限[8] **基础设施与工程机械** * 2025年前7月FAI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6% 但7月单月增速进一步放缓至同比下降5.4%[33] * 房地产资本支出仍然疲弱 7月同比下降17% 前7月同比下降12%[35] * 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受到天气干扰 7月公用事业capex保持高位增长12.7% 但公共设施和交通capex分别下降7.2%和4.3%[38] * 7月工程机械平均利用率小幅下降至44%[42] * 国内非挖掘机机械增长将从2025年下半年低基数开始加速 替换需求以及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雅鲁藏布江水电和青藏铁路支持长期增长轨迹 电动化趋势有助于提升平均售价和毛利率[46][52] * 海外市场应看到需求持续复苏 中国OEM厂商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48] **重型卡车HDT** * 2025年上半年重型卡车销量同比增长7%至54万辆 主要由电动重卡e-HDT增长186%驱动[54]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量加速至46万辆同比增长15% 全年销量达到约100万辆 2026年预计再有5%增长 主要由国内替换需求驱动[54] * 2025年前7月HDT销量加速至62.4万辆 同比增长11%[55] * LNG重卡渗透率在2024年升至30% 预计2026年保持稳定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在2024年显著增长至13.7% 预计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28%[61][64][66] **通用设备与自动化** * 2025年上半年自动化市场需求超预期 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 竞争激烈程度低于去年[68] * 对2026-27年复苏持乐观态度 原因包括 1 2020-21年资本支出上行周期售出的设备进入替换期 2 AI物理AI应用创造新的资本支出需求 3 自动化玩家持续受益于下游海外产能扩张并在全球获得市场份额 4 新能源不再被视为拖累[69]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自动化市场需求将小幅放缓 同比稳定 然后在2026年进入温和上行周期[75]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自动化市场同比小幅下降2% 其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增长3% 伺服市场增长10%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长20%[90][96][108] * 本土品牌在伺服等市场继续表现优异 份额持续提升[99] **锂电池设备** * 预计2026-27年锂电池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 2026 2027年同比增速分别为46% 24% 21% 驱动因素包括 1 龙头玩家产能扩张且利用率提高 市场集中度提升 2 从2025年开始的首次主要替换周期 3 固态电池商业化和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从2027年重新加速[118][124] * 预计全球锂电池设备需求在2026-27年保持约30%的年增长率[121] * 宁德时代CATL的利用率在2025年上半年改善至接近历史高位[122] **太阳能设备** * 太阳能设备在2026年将保持低谷 鉴于对全球太阳能安装量个位数增长的预测 在全球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对2025-26年的太阳能设备需求保持悲观[125] * 反内卷举措可能反而会抑制资本支出[126] **智能机器人Humanoids** * 预计采用率将在2025年继续提升 订单公告始于7月 预计2025年下半年会有更多 随着订单逐渐增加 预计零部件玩家和集成商都将在2025年下半年受益[133] * 集成商已指导新模型发布 包括优必选UBTECH Walker S3 越疆Dobot轮式人形机器人等 特斯拉的新更新对中国供应链最为重要[134]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表现与估值** * 细分行业估值 超过一半的细分行业估值高于五年中值 特别是自动化 锂电池 太阳能设备 通用机械[15] * 细分行业ROE趋势各异 例如锂电池设备 自动化 工程机械的ROE增长 而太阳能设备和E&C的ROE受到侵蚀 但预计整个行业ROE将小幅改善至2026年[17] * 提供了各子行业2019年至2025年YTD的股票回报率和行业增长率详细数据[12] **本地化趋势** * 领先玩家可能继续获得份额 性价比优于全球品牌 供应链持续多元化 全球范围内的在岸近岸生产[114] * 预计国内整体市场规模TAM增长将放缓 但国内玩家在大多数行业的中国市场份额将很高[115] * 列出了多个细分领域2023年的市场规模 2017-23年复合增长率 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 2024-30年复合增长率 以及2024年和2030年的本土化率预测[114] **风险提示与披露** * 文档包含大量关于摩根士丹利利益冲突 分析师认证 评级定义 重要披露的信息 表明摩根士丹利与提及的许多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包括持有超过1%的股份 在过去12个月内提供或获得投资银行服务等[3][4][140][144][145][146][147][148][149]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更新 - 2026 年上半年增速将加快,2026 全年由 DRAM 引领-WFE Update_ 1H_26 Run Rate To Step Up, Full Year 2026 Led By DRAM
2025-09-11 20:11
Global Research ab 8 September 2025 UBS Global I/O Semiconductors and Semi Equipment WFE Update: 1H:26 Run Rate To Step Up, Full Year 2026 Led By DRAM Even considering the improved setup for the broader group into 2026, we think investors should focus on share gainers. In this context, LRCX remains our top pick, with WFE share projected to rise to ~12% in 2026 - still shy of LRCX's implied 13% in its updated financial model. AMAT should benefit from DRAM strength but faces ICAPS China headwinds, leaving sha ...
AppLovin (APP) - 2025 年 Communacopia + 科技大会-关键要点
2025-09-11 20:1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AppLovin Corp (APP) 在Communacopia +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25上的电话会议纪要 管理层包括CEO Adam Foroughi和CFO Matt Stumpf[1] * 高盛对APP的评级为中性(Neutral) 12个月目标价为$445 当前股价为$558.17 隐含20.3%下行空间[10] * 公司市值$191.0 billion 企业价值$192.7 billion 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量(ADTV)为$2.3 billion[1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收入预测: 2024年$4,709.2 million 2025年$5,598.3 million 2026年$6,863.3 million 2027年$8,098.7 million[10] * EBITDA预测: 2024年$2,719.6 million 2025年$4,348.9 million 2026年$5,642.7 million 2027年$6,733.6 million[10] * 每股收益(EPS)预测: 2024年$4.54 2025年$9.18 2026年$13.02 2027年$16.22[10] * 估值倍数: 2025年预测P/E为60.8倍 EV/EBITDA为43.8倍[10] **增长战略与核心驱动力** * 管理层重申长期收入增长目标为约20-30%[2][4] * 增长支柱包括: a) 供应增长 - 通过其中介平台的供应以两位数百分比(DD%)增长 得益于展示次数增长和每次展示收入增长[4] b) 技术栈改进 - 强化学习、定向模型增强和通过广告需求多样化获得新信号 共同驱动AI/ML模型性能提升[4] c) 新垂直领域扩张 从电子商务开始(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4] **电子商务机遇** * 公司视电子商务为非游戏垂直领域的重大扩张机遇[4] * 尽管平台尚未完全开放 但目前已拥有数百家电子商务广告商[4] * 增长预计来自供应端(游戏广告商为电子商务广告商启用应用内购买以实现更高效货币化)和需求端(广告商数量增长和钱包份额增长)[4] * 第三方报告显示APP在电子商务媒体支出中份额约为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L-MSD %) 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且仅限于少量广告商[4] * 自助服务平台启动按计划进行: 美国市场按此前宣布的10月1日日期启动 国际市场本周初已开始测试(早于计划)[5] **投资、利润率与资本配置** * 资本配置策略优先顺序: 1) 有机投资以驱动长期持续增长 - 包括投资数据中心容量(GPU等)以支持模型扩展和规模化 以及少量人员增长[6] 2) 通过回购向股东返还资本 - 尽管预计未来回购活动较近期略有减少 但公司仍致力于执行[6] * 公司不为未来潜在并购持有超额资本(视其为低效资本使用)[6] * 未来投资机会包括: a) 人员(工程人才和上市/支持团队) 但规模最小[6] b) 第三方大语言模型/AI的API调用(代理客户支持、广告活动分析与衡量、生成式AI用于广告创意生成等)[6] c) 绩效营销支出(支持产品和市场发布)[6] * 管理层预计远期利润率 profile 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预计可持续基础上的增量EBITDA利润率约为80-85% 因投资预计回报率高且与收入直接挂钩[6] **风险因素** * 数据隐私和监管可能影响APP广告技术平台的有效性和收入增长[8] * 第三方应用分发渠道的技术要求/政策可能影响公司增长前景[8] * 竞争环境变化可能影响管理层执行能力[8] *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8] **其他重要信息** * 高盛在过去12个月内曾为APP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并收取报酬 做市其证券及衍生品 并可能持有其证券[21] * 报告包含针对多个地区的监管披露和评级分布信息[22][31][32]
全球半导体_ 半导体产业协会 7 月数据_ 半导体销售额超季节性;存储强势将延续-Global Semiconductor_ SIA July Data_ Semis Sales Above Seasonal; Memory Strength to Continue
2025-09-11 20:11
这份文档是瑞银(UBS)关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研究报告,主要基于半导体产业协会(SIA)2025年7月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下是详细的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报告核心关注全球半导体行业[1] * 提及的具体公司包括美股优选股AVGO(博通)、NVDA(英伟达)、TXN(德州仪器)以及国际优选股ASE(日月光)、Eugene Technology、Infineon(英飞凌)、MediaTek(联发科)、Renesas(瑞萨)、SK Hynix(SK海力士)和TSMC(台积电)[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表现与展望 * 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下降5.2%,但从6月的历史高点回落,表现仍优于10年和5年季节性平均水平,分别超出约290和420个基点[1] * 行业同比增长加速至24.4%,较6月加快7.8个百分点,较4月加快2.9个百分点[1] * 年初至今(YTD)总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3%[1] * 瑞银上调行业预测,目前预计2025年半导体行业(sell-in)收入将达到约70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并将2026年预测上调至约8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 支持上调预测的理由包括逻辑(Logic)收入的增量上行空间,以及DRAM和NAND的供应短缺状态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第三季度[1] * 对于2025年第三季度(CQ3:25),市场普遍预期意味着半导体总营收(sell-through口径)将环比增长12.3%,非内存半导体销售额预计环比增长10.6%[3] 各细分产品表现(2025年7月) * **非内存集成电路(ex-memory IC)**:销售额环比增长3.0%,表现强劲,逆转了通常10年和5年季节性下降5-3%的趋势,主要由优于季节性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增长驱动,但销量(Units)疲软,符合正常季节性模式[1] * **逻辑(Logic)**:销售额环比增长1.7%,达到245亿美元的新高,比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高出约400个基点,主要因逻辑ASP创历史新高[1] * **模拟(Analog)**:销售额环比增长9.1%(比10年季节性高出约13个百分点)[1] * **微处理器(MPU)**:销售额环比微增0.6%(比10年季节性高出约380个基点)[1] * **微控制器(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销售额分别环比下滑0.8%和1.4%,但仍比其各自的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高出约11和10个百分点,销量增长部分抵消了ASP的下降[1] * **内存(Memory)**:销售额环比大幅回落22.8%,比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低约360个基点[2] * ASP环比下降5.4%,降幅大于季节性水平[2] * 销量环比下降18.4%,符合正常季节性[2] * **DRAM和NAND**:ASP均环比增长8.8%,分别比10年季节性平均水平高出约170个基点和12个百分点[2] * DRAM和NAND销量下降幅度超过正常季节性,导致其销售额分别环比下降21.3%和27.3%[2] 内存细分市场展望 * 预计DDR和NAND合约价格在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上涨3%,第四季度环比上涨5%[2] * 目前预计DRAM和NAND的供应短缺状态将持续至2026年第三季度[2]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包含大量图表数据,详细展示了半导体及各子类别(如总IC、非内存IC、内存、DRAM、NAND)的月度、年度收入、销量、ASP变化及其与季节性平均水平的对比(Figure 1, 6, 7, 10, 13, 16, 19等)[6][16][17][20][26][33][41][48] * 提供了半导体行业年度销售、单位出货量和ASP的详细历史数据和预测(2017-2027E)(Figure 4, 14)[14] * 分析了半导体sell-through收入与OEM收入的关系及预测(Figure 5)[15] * 展示了半导体及IC收入增长与费城半导体指数(SOX)以及内存、DRAM、NAND收入增长与相关公司(如MU、WDC、LRCX)股价的对比关系(Figure 3, 9, 11, 12, 15, 18, 21, 22, 24, 29, 36, 44, 51, 54)[11][12][24][29][36][44][51][54] * 报告由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 LLC)编写,并包含分析师认证和所需披露声明,提示可能存在利益冲突[4][5] * 数据调整说明:总IC和半导体数据排除了HBM以及来自GPU/ASIC收入的系统级元素(CPU、DDR、基板)的价值部分[7]
中国 - 8 月PPI通缩缓解,而CPI因食品通缩转为负增长-China_ PPI deflation eased in August, while CPI inflation turned negative on food deflation
2025-09-11 20:1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宏观经济和通胀数据[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8月整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转为负增长,下降至-0.4%,低于7月的0.0%,主要原因是食品通缩加剧[1][4] * 食品价格通胀同比下降至-4.3%,低于7月的-1.6%,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6.1%,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5.2%,鲜果价格同比下降3.7%[5] * 非食品CPI通胀微升至0.5%,服务通胀和非食品商品通胀均加速,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通胀微升至0.9%[5][10]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通缩缓解,同比增速升至-2.9%,高于7月的-3.6%,上游行业价格同比下降幅度减小是主因,其中黑色金属对PPI通胀回升贡献最大(0.4个百分点)[1][11] 其他重要内容 * 月度环比数据经高盛季节性调整并年化,8月CPI环比年化下降0.3%,PPI环比年化上升1.1%[2][3][4][11] * 国家统计局评论称,以旧换新等提振内需的政策措施推动了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0] * 能源价格通缩缓解,车用燃料成本同比下降7.1%,家用器具价格同比上涨1.8%,电信设备价格同比上涨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