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绿电赋能京津冀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华润电力新能源项目进展 - 华润电力在冀北地区布局的西龙头200MW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年提供清洁电力约5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6 14万吨 [1] - 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投运将有效改善区域能源结构 [1] 围场县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去年底围场全域总装机达728 81万千瓦 年发电量160亿千瓦时 实现年产值59 5亿元 [1] - 通过"发 输 储 用"一体化开发模式 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绿电支撑 [1] - 已累计建成清洁能源项目79个 形成高原山地多地貌综合开发格局 [1] 区域资源禀赋与开发策略 - 围场县年有效风时5475小时 平均辐照度193瓦/平方米 年有效日照3000小时 [1] - 2002年起实施"强化顶层设计 突出引大引强 注重协同发展"战略 [1] - 聘请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 基于国土空间"一张图"推进开发 [1] 产业集群与投资主体 - 建立经营主体名录库和培育库 吸引华能 华润 国电等30余家央企国企入驻 [2] - 打造"1+N"产业集群 包括储能装备制造 钒锂电池 氢储能 抽水蓄能等领域 [2] - 重点突破"输储"环节能力建设 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 [2]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行业整体表现 - 1月至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 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 利润增速较收入高1.6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质量改善 [1][2]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096亿元占比68.3% 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1] - 软件业务出口额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拓展及AI/云计算领域技术优势 [2] 区域发展格局 - 东部地区贡献全国84.2%软件业务收入 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别增长12.3%和11.9% [2] - 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五大重点省市地位稳固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农村普及率69.2% 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84.1% [3]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 [3] 人工智能驱动变革 - AI辅助开发工具提升研发效率 通用大模型降低技术门槛 439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 [4] - 上半年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达1810个超2024年总量 AI产品成为骨干企业新增长点 [5][6] -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超1200款总量11.9亿台 应用与元服务超2.5万个 生态伙伴450家 [5] 技术创新动力 - 开源、云与AI三重趋势叠加 开源模式降低创新门槛 国内开发者群体庞大 [7] - SaaS模式推动软件向服务转变 大模型技术注入新活力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 [7][8] - 工信部将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 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 [8] 未来展望 - 6月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景气度超55% 预计全年行业增速保持10%以上 [8] - AI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将维持高增长率 [8]
长租市场格局有何变化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现状 - 长租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住房保障体系多元化供给格局加速构建,满足青年、新市民及家庭等多元群体居住需求 [1] - 个人房东出租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约八成;机构化运营占一成左右;保租房逐渐成为重要供给之一,预计未来占比接近一成 [2] - 全国租房人口已近2.6亿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租房需求更加旺盛,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规模已近4000万人 [3] - 租客结构发生深刻变化,35岁以上租客占比超35% [3] 政策与法规影响 -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公布,将于9月15日起施行,为住房租赁市场提供明确的制度框架和行为准则 [1] - 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供给、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 [5] - REITs等金融工具的陆续发行,使经营性不动产在"投—融—建—管—退"等环节上实现了闭环 [5] - 《条例》将推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有力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13] 市场供需与产品类型 - 一线城市租赁市场对1室和2室户型的需求热度占比在70%至80%,而对应的户型市场供给占比约为60%至76% [3] - 二线城市租赁市场对1室和2室户型的需求热度占比在60%至75% [3] - 市场从单一的普通租赁住房,向保租房、长租公寓、服务式公寓、高端公寓等多种类型发展 [6] - 出现了集中式、分散式等多种运营模式,一些企业以轻资产、中资产、重资产等不同模式进行布局 [6] 企业经营与竞争格局 - 长租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包括品牌开发商、专业长租公寓运营商、金融机构、国企等 [6] - 万科泊寓推出面向中高端商务人士的服务式公寓、蓝领宿舍及大型租赁社区 [7] - 龙湖冠寓针对租住客群社交需求,重点打造影音休闲、健身娱乐和自习办公空间 [7] - 贝壳省心租为租客配备24小时响应、700多项免费维修等权益 [7] - 自如推出"增益租"新模式,对业主托管的房子进行装修改造 [7] 分散式租赁市场挑战与机遇 - 个人房东出租模式效率低、服务缺乏保障,成为制约分散式租赁住房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 [9] - "怕麻烦"已成为制约业主将空置住房出租的主要原因,甚至可能超过"租金收益率低" [9] - 推动收购存量住房工作向家庭持有的分散化房源延伸,或通过托管方式实现专业化长租公寓企业集中运营 [10] - 机构化管理比例越高,市场发展越规范,在不少国家机构化租赁占比可达30%甚至50% [10] 城市发展与市场治理 - 长租市场是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第一道门槛",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活力 [12] - 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覆盖租前、租中、租后的全链条监管与服务体系 [12] - 推行租金指导价和涨幅限制,防止市场过热;强制实行资金监管专用账户,保障押金安全;推广标准化合同范本 [12] - 政府需扮演好"裁判员"和"服务员"角色,制定规则、搭建平台、提供数据 [13]
严格预算管理用好财政资金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财政资金管理 - 财政资金管理必须注重提高效益,做到花钱问效、无效问责,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1] - 党中央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财政资源[1] - 财政资金收支规模增长,需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将各项收支纳入预算,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1] 预算管理机制 - 预算管理需强化刚性约束,科学编制预算、优化支出结构,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建立动态监控机制[2]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建立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2] - 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解决财政资源配置低效无效问题[2] 预算公开与监督 - 预算公开是强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需详细公开"账本",接受全社会监督[3] - "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与预决算公开的监督作用密不可分[3] - 持续推进预算公开,推动地方实现"应公开尽公开",提升公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 财政资金使用导向 - 过紧日子并非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民生领域[4] - 202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略有增加,但整体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反映严控一般性支出的成效[4] - 出台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体现财政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导向[4]
改革创新为央企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央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 - 央企需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从要素驱动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1][2] -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聚新动能,释放向新发展的信号 [1] 央企当前经济表现与挑战 - 上半年央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中有进,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战略性保障功能强化 [1]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未根本缓解,部分企业效益承压,传统生产力模式局限性凸显 [1] 科技创新的核心路径 - 央企需强化创新主体地位,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提升原创性技术供给能力 [2] - 发挥央企在创新链中的枢纽作用,整合人才、资金、场景资源,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主导产学研融合 [2] 产业创新的具体举措 - 通过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等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3]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巩固通信、航空航天等优势领域集群化发展,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追赶型产业,前瞻性抢占新技术产业制高点 [3] 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 - 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集聚先进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4] - 健全容错机制,弘扬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突破发展瓶颈 [4]
稳定币能否稳定仍待观察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6
稳定币监管法案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天才法案》),这是美国联邦层面首个稳定币立法,为支付型稳定币的发行、资产储备和监管执法提供框架 [1] - 法案要求美元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必须投资于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这将增加美债需求并巩固美元地位,美国财长预计稳定币未来几年将为美债提供2万亿美元需求 [3] - 法案对具体业务合规涉及有限,但预计美国将逐步完善客户调查、反洗钱等合规流程以维护长臂管辖权 [4] 稳定币市场现状 - 法币稳定币总市值从2019年初的5.2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2316.67亿美元,增长近440倍,其中美元稳定币占比达99.75%(2304.38亿美元),欧元稳定币仅占0.20%(4.64亿美元) [2] - 截至2025年7月16日,法币稳定币规模约2508亿美元,加密资产抵押稳定币约62亿美元,算法稳定币约6.5亿美元,市场最认可法币抵押模式 [4] - 美元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货币替代领域渗透显著,例如阿根廷因200%年化通胀率导致民众大量兑换USDT,其加密资产采用率为全球均值3.2倍 [2] 稳定币技术机制 - 稳定币通过法币抵押或算法机制维持价值稳定,法币稳定币主要采用货币/类货币资产抵押,算法稳定币通过供需平衡机制运作,部分结合抵押资产 [1] - 算法稳定币曾多次出现"死亡螺旋",而法币稳定币也面临信任危机案例,如2023年USDC因硅谷银行破产遭遇挤兑 [5] - 稳定币发行不计息,储备资产收益归发行机构,但持有者可通过DeFi活动盈利,盈利可持续性取决于加密资产能否创造真实价值 [6] 国际竞争与挑战 - 美国意图通过稳定币立法巩固美元霸权,构建加密资产时代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稳定币成为传统金融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3] -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稳定币未通过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英国央行警告其可能削弱公众对法定货币的信任 [3] - 未来监管将聚焦加密资产交易所、公链管理、代币发行等领域,技术和制度标准成为各国竞争焦点 [6]
经济日报金观平:下大力气激发消费融资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6
货币供应与经济活动 - 6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达113.95万亿元 同比增长4.6% 增速较5月提升2.3个百分点 [1] - M1与M2增速"剪刀差"收窄至3.7个百分点 创统计口径调整以来新低 [1] - M1增速提升反映支付交易便利的"活钱"增加 显示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活力增强 [1] - 5月金融政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带动经营主体主动作为 社会有效需求恢复 [1] - 工业生产设备更新回暖 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 改善企业居民预期 [1] 消费金融体系发展 -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完善 [2] - 信贷支持发挥主渠道作用 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化渠道同步发力 [2] - 文体旅游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仍存在供给缺口 [2] - 需优化消费信贷产品 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等领域融资支持 [2]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金融支持渠道 加强金融创新 [2] 居民消费潜力激发 -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可带来2500亿元消费增量 [3] - 需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 [3] -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提高消费供应效率 优化消费环境 [3] 政策支持方向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 提升服务消费供给水平 [2] - 宏观政策将更加关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特别是消费需求 [1] - 存量增量政策协同效应增强 推动有效融资需求逐步释放 [1]
中原沃野谱新篇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6
农业产业发展 - 河南用全国近6%的耕地生产近10%的粮食,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1] - 建成以小麦、玉米等为重点的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1] - 2024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1万元,行政村5G覆盖率达100%[1] - 永城市食品产业园通过面制品精深加工形成逾百亿元产值集群,带动6.8万人就业[4] - 台前县羽绒加工通过标准化生产实现原料溢价30%,正阳县花生油产业附加值提升50%[4] 农业科技与创新 - 河南田中禾食品有限公司肉鸡养殖场装备自动化养殖系统,拥有24项自主知识产权[2] - 河南祺祥生物科技建成4条GMP认证生产线,年产禽用活疫苗70亿羽份、灭活疫苗10亿毫升[2] -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 - 推动油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农机作业水平[4] 粮食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南阳标点食品每年消化本地农副产品15000余吨,建设紫薯种植基地2000余亩[3] - 实行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户均增收2万余元[3] - 建设标准化食品生产车间,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3] - 镇平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8.38万亩,推行"小田并大田"改革[3] 文旅产业融合 - 李渡口村630间明清古建筑完成修缮,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00万元[5][6] - 郏县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配套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6] - 发展"文旅+"产业融合模式,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7] - 豫剧、太极拳等13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 基层治理与集体经济 - 孟州市鸣齐食品从家庭小作坊发展为40余名员工的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8] - 孟州市扶持发展46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累计带动900余名群众就业,实现收益169.66万元[8] - "四议两公开"制度实现全覆盖,村级重大事项农民参与率达90%以上[9] - 89.3%的村成立村民议事会,76.6%的村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覆盖率达91.6%[9]
贯通校企协同育人链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5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与小米集团连续两年联合开设工程师训练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1] - 训练营由小米集团资深研发工程师组建金牌讲师团队,开展为期15天的实训,课程涵盖专业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技术实操、项目作业等 [1] - 两期训练营共700余名学生报名参与,360余名学员通过考核获得结营证书,150余人得到小米集团提前批次录用 [1] - 优秀学员可直接进入合肥工业大学在小米集团南京区域总部的就业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实践 [1] 人才培养体系 - 合肥工业大学整合行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与学院优势资源,打造校企实践育人共同体 [2] - 构建"专业认知—职业规划—能力培养—求职实训—实习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2] - 70%以上毕业生选择长三角地区就业,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 - 70%以上毕业生进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领域就业 [2] 学生反馈与成效 - 学生反馈训练营不仅是技术提升之旅,更是职业发展的启蒙,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边做边学"的重要性 [1] - 通过训练营实现了人才的定向培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1]
险企加速布局低空产业安全网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4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与保险需求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 [1] - 低空经济加速释放增长动能,应用场景包括外卖空投、医疗物资转运、农业飞防等 [1] - 伴随低空经济发展,技术风险、运行风险、责任纠纷等新挑战显现 [1] 政策支持与制度框架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明确要求经营性飞行活动需投保责任险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推动研发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2] - 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发布无人机第三者责任保险服务指引 [2] - 苏州落地全国首单低空运营管理责任保险,浙江新昌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投融资实践 [2] 保险产品发展现状 - 针对低空场景的专属保险仍较为有限,条款定义、责任界定等处于起步阶段 [3] - 传统险种难以覆盖飞手失误、链路丢失、数据风险等新型情形 [3] - 人保财险发布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构建多场景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体系 [4] - 平安产险累计承保超15万架无人机,提供风险保障超过900亿元 [4] - 阳光财险为28个省份无人机项目提供9.92亿元风险保障 [5] 保险产品创新与服务 - 人保财险创新开发货物运输、停放损失、零部件延长保修等系列产品 [4] - 平安产险提供覆盖大型通航机队到无人机的全场景保障方案 [4] - 阳光财险聚焦"低空经济+消防"、"低空经济+物流"等重点领域 [5] - 中再产险构建风险评估与定价模型,推出"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示范条款 [6] - 国寿财险与中再产险开发低空经济运营管理平台风险保障综合解决方案 [6] 行业生态建设与挑战 - 无人机型号繁多导致风险定义与行业规范尚未统一 [7] - 低空保险涉及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稀缺 [7] - 飞行日志等关键数据掌握在制造商手中,险企面临数据获取难题 [8] - 中再产险、平安产险等联合发起低空经济新兴风险研究院 [8] - 深圳探索低空保险标准化,从条款设计到数据对接提出系统性要求 [7] 未来发展方向 - 保险将从风险补偿转向前置管控、技术激励、社会治理等主动性角色 [8] - 中再产险表示将继续探索保险服务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6] - 行业预期保险将成为低空经济的安全规则制定者和数据共享推动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