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勇敢还是盲目?追觅高调跨界 要造“世界上最快的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19
追觅科技造车项目概述 - 追觅科技官宣内部孵化新造车项目 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1] - 追觅汽车BU规划S/A/B/C/D五大产品线 覆盖从高端超跑到大众市场车型 同时开辟创新品类如扫地机与汽车跨界融合[1] - 追觅首款量产车目前仍在造型评审阶段 原计划2027年2月量产节点已不再提及 短期内将先推出一批样车用于展示和融资[1] 项目筹备与人才建设 - 追觅2021年秘密启动造车项目并组建超过200人汽车专项团队 2024年加速招揽汽车人才[2] - 2025年1月成立星空计划汽车科技公司作为造车核心主体 目前已组建千人规模造车团队 员工多来自吉利/华为/小米/比亚迪/理想等头部企业[2] - 创始人俞浩2009年在清华创建"天空工厂" 2013年撰写数十页造车报告 认为需先在其他领域积累经验[2] 技术积累与迁移路径 - 截至2025年5月追觅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 全球授权专利3155件 大量涉及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3] - 追觅2018年自研10万转/分钟高速数字马达打破戴森垄断 2024年推出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获"全球首创者"认证[7] - 家电端马达2.5kW/kg功率是主流车规级电机2倍 理论上可通过降速增扭设计输出600kW+峰值功率[7] 技术挑战与差距 - 汽车驱动电机需持续高扭矩输出 特斯拉Model S Plaid电机峰值扭矩达1045N・m 而追觅工业四足机器人电机仅10N・m[7] - 汽车电机需在-40℃至150℃宽温域运行并通过IP67/IP6K9K防护认证 追觅马达缺少车载场景盐雾/振动等耐久性测试验证[7] - 对标目标仰望U9工程测试车最高时速达472.41km/h 搭载四电机系统总功率2220kW(约3019匹马力) 体现全产业链技术整合能力[7] 商业模式与实施策略 - 采取"左右手模型":左手代表代工(ODM)业务 右手代表自研造车项目[4] - 右手业务计划将量产车售往海外 目前卡在造型评审阶段 计划借鉴国外超豪华汽车设计做到"形似神不似"[4][5] - 左手业务将获得授权的国内车型改造后贴牌卖到国外 目前正与汽车设计公司龙创谈合作 并对接北汽探讨基于BJ40车型合作[5] - 计划用左手业务收益养右手业务 已组建数十人海外销售团队并计划扩充至百人规模[5] 资质获取困境 - 国家已停止发放新造车资质 追觅无法复制小米的独立申请路径[10] - 获取资质仅剩两条路径:收购现有资质(价格昂贵且涉及复杂跨省兼并重组)或寻求代工(委托方也必须具备生产资质)[10] - 可能效仿华为轻资产模式 寻求与其他车企合作代工生产 固定资产投入一减再减[10] 行业背景与竞争环境 -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惨烈 利润空间被极致压缩 车企需在运营效率/供应链控制/技术储备/品牌力等多方面持续提升[1] - 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自2021年579万台销量峰值持续下滑至2024年406万台[11] - 追觅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滑落至8% 排名第四 被石头科技(16%)拉开差距[11] 同业跨界案例参考 - 智米仅通过与奇瑞合作为iCAR赋能 石头造车首款产品极石01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代工 国内市场表现不温不火[11] - 小米为获取资质通过注销宝沃/转手北京现代工厂提升产能利用率 凭技术实力纳入北京"朱雀计划" 先挂靠北汽越野生产SU7 最终在2024年7月拿到独立资质[10]
2025成都车展:超豪华缺席、自主品牌亮眼 卖车才是硬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17
车展格局转变 - 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包括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莲花跑车、玛莎拉蒂、英菲尼迪、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25家品牌,豪华品牌占比近半[1][4] - 合资品牌阵营缩编,东风本田、起亚、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部分合资车企缺席[4][5] - 自主品牌强势亮相,比亚迪、奇瑞分别包下9号馆和5号馆集中展示,长城汽车全品牌矩阵同步展出[1][6][7] 市场表现数据 - 豪华车市场持续低迷,7月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零售份额仅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4] - 超豪华市场2023年开始下滑,2024年加速下滑,2025年上半年仍未扭转[4] - 起亚2025年前7月在华销量仅4.55万辆,东风本田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4.2%,神龙汽车旗下品牌前7月批发销量同比下降29.2%[5] 自主品牌产品策略 - 岚图推出新款梦想家预售价38.99万-45.99万元,全新知音售价20.29万-24.29万元[7] - 智己新一代LS6预售价20.99万-27.99万元,预售订单突破4.8万单[7] - 小鹏展出全新P7、G7、X9、MONA M03及人形机器人产品[7] - 长安猎手K50增程皮卡正式上市,售价12.79万元起[10] 合资品牌应对措施 - 上汽通用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举办三场车展活动彰显势头向好[5] - 合资品牌推出中国化产品,如东风日产N7、别克至境L7增程技术、沃尔沃XC70混动SUV等[8][9] - 上汽大众全新凌度L上市售价11.99万-15.59万元,沃尔沃推出新车XC70[7] 车展营销模式转变 - 取消单独媒体日,首日即对观众开放,强化卖车属性[10] - 大量销售人员、带货主播现场促销,长安汽车调用多门店人员支持,理想汽车设300个锁单目标[10][11] - 营销方式转向务实,小米赠送主题饮用水,东风日产布置玫瑰花,智己采用粉色涂装车辆[11] - 经销商集团主动租赁展位招揽客户,政府推出2000-4000元梯度消费奖励政策[12] 成都市场消费特征 - 成都自2023年9月起汽车保有量超北京居全国第一,2024年以66.5万辆新车销量夺冠[1] - 2025年前7个月销量36.1万辆,为同期国内唯一超35万辆城市[1] - 消费多元包容,1-7月最热销品牌比亚迪达3.4万辆,大众、吉利、丰田、特斯拉、奥迪、理想、宝马、长安和奔驰跻身前十[2]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光伏突围、千亿目标和造车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17
公司财务表现与目标 - 2024年公司总营收650.1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62.64亿元,同比增长20.3%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138.01亿元,同比增长54%,占总营收比例达38% [1] - 目标两年内实现千亿营收目标 [1][1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光伏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近四成 [1][2] - 2019年进入光伏领域,三年实现新能源年营收超百亿元 [4] - 从户用分布式光伏起步,延伸至工商业光伏及储能,构建"光储充"生态闭环 [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计划五年内将光伏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30%以上,当前家电海外业务占比已达50% [11][13] - 2025年7月联合中国工商银行(泰国)启动战略合作,发起5亿美元亚洲清洁能源基金 [12] - 重点拓展东南亚、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 [10][11] 产业分拆与资本规划 - 考虑未来五年内分拆5-8家上市公司 [1][15] - 各产业板块计划做到全球第一,独立上市同时共享资源平台 [15] 行业竞争与技术战略 - 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从2020年40GW增长至200GW,预计未来五年再增三四倍 [5] - 通过技术创新应对行业"内卷",已切入逆变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 [10] - 推出羲寰平台整合"卖电、卖组件、卖储能"业务,通过生态合作释放价值 [4] 战略转型逻辑 - 基于4亿家电用户基础向能源上游延伸,解决家庭能源成本问题 [7][16] - 选择贴近用户的终端服务端切入,规避上游资本密集型竞争 [8][9] - 将汽车业务定位为健康革命,聚焦智能驾驶与减排技术 [18]
金价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09
黄金价格表现及机构展望 - 国际金价上周上涨2.86% 8月累计涨幅超5%创4月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9月1日最高触及3489.86美元/盎司逼近历史新高 COMEX黄金期货盘中冲至3557.1美元/盎司创历史最高点 [1] - 瑞银将2026年3月末黄金目标价上调100美元至3600美元/盎司 6月末目标价上调200美元至3700美元/盎司 预测今年全球黄金需求增长3%达4760吨创2011年以来新高 [2] - 花旗将未来三个月金价预期从3300美元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 交易区间上调至3300-3600美元 [3] - 高盛维持2025年底金价3700美元/盎司目标 若央行购金超预期或经济衰退加剧可能触及3810-3880美元/盎司 [3] - 星展银行将2025年第四季度黄金目标价定为3765美元/盎司 [3] 黄金需求及资金配置 - 国内FOF产品中234只持有黄金ETF占比45% 较去年末192只增长 其中24只产品黄金配置比例超5% [3]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10家险企开展黄金投资试点 投资余额不超过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 试点公司总资产规模约20万亿元 预计为市场带来2000亿元增量资金 [4] - 银行理财推出"黄金+"策略产品 招银理财R3级产品配置7.5%-10%资金于黄金 [4] 金矿企业业绩表现 - A股11家金矿上市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全部为正 其中4家实现翻倍增长 [8] - 山东黄金上半年营收567.66亿元同比增长24.01% 净利润28.08亿元同比增长102.98% 矿产金产量24.71吨占国内总量17.72% [6] - 招金黄金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8.27% 净利润同比增长181.36% [6][8] - 西部黄金上半年营收50.30亿元同比增长69.01% 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31.94% 自产黄金5.90吨同比增1.36吨 [7] - 企业业绩增长主因金价上涨及产量提升 多家公司通过收购扩产增加产能 [7][8] 市场驱动因素 - 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受政治干预 9月降息25基点概率达87.4% 10月累计降息50基点概率达48.6% [2] - 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前景恶化支撑金价上涨 [3] - 全球央行购金 经济衰退风险及美元信用动摇构成三大驱动因素 [3]
21评论丨PMI指数回升释放经济扩张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03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回升 显示经济总体扩张 [1] - 制造业PMI小幅上升 生产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在手订单指数均小幅上升 需求端边际改善 [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均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3] -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订单增长较快 [3] 价格指数变化 - 制造业购进与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煤炭、钢铁、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价格环比上涨 [2] - 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4% 企业补库存意愿改善 [1]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5% 为年内最高水平 [2]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2]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2] 新兴产业发展 - 信息服务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深度融合 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2]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迭代应用 [3] - 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支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3] 行业分化表现 - 纺织、化学制品等传统行业面临需求不足挑战 [3] - 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偏低 [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受季节性因素和房地产行业复苏缓慢影响 [3] 政策支持方向 - 宏观政策注重精准性和连续性 加大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措施 [4]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 突出结构性工具运用 [4]
中金公司迎新任总裁:二十七年“投行老将”王曙光接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56
核心观点 - 王曙光被任命为中金公司总裁并提名执行董事候选人 完成从中金公司基层员工到总裁的27年内部晋升历程 体现公司人才自主培养战略 [1][2][5] - 王曙光出生于1974年11月 现年51岁 属于证券行业"70后"高管梯队 在券商掌门人队伍中相对年轻 [2][5] - 王曙光职业路径分为四个阶段:1998-2010年投行部基层岗位 2010-2022年晋升董事总经理并担任部门负责人 2022-2025年7月进入管理委员会并执掌投行部 2025年8月起任总裁 [2][6] 职业背景 - 199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 从未离开公司 [2][5] - 2010年36岁时晋升董事总经理 曾担任成长企业投资银行部负责人和中金资本管理部联席负责人 [2][6] - 2022年7月出任投行部负责人 同年12月成为党委委员 2023年1月进入公司最高决策层管理委员会 [6] 业务专长 - 长期深耕投行业务 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投行收入达14.45亿元 同比增速高达149.70% [7] - 主导过多领域标杆性项目:A股IPO涵盖科创板(合合信息、联影医疗、君实生物、金山办公)、创业板(卓胜微、昆仑万维)和主板(中国移动、中国海油、建设银行) [8] - 再融资项目包括宁德时代A股定增、招商港口非公开发行、东方证券A+H配股等复杂资本运作案例 [8] - 并购重组领域主导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江西国控整合省属企业、建设银行收购美银亚洲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9] - 境外业务服务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中概股境外上市 美的、农夫山泉等企业香港IPO 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电信等央企境外发行 [9] - 固定收益领域牵头地方政府离岸债券、银行可持续发展债、企业转型债券等绿色金融项目 [9] 公司治理 - 中金公司历任总裁多数来自内部提拔且具备投行背景 [3] - 与董事长陈亮(原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组成新搭档组合 [4][10] - 总裁职位自2024年4月吴波辞职后空缺 由董事长陈亮代为履责 [10] - 银河证券现任董事长王晟出自中金公司投行部门 曾为王曙光直属领导 2022年7月调任后由王曙光接棒投行负责人职务 [10] 财务表现 - 中金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上升44%和94% [7]
PMI指数回升释放经济扩张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46
制造业PMI回升 - 制造业PMI小幅上升 生产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在手订单指数均小幅上升 需求端边际改善[1] - 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4% 企业补库存意愿增强[1] 行业分化表现 - 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均显著高于总体水平[3] - 纺织行业和化学制品行业面临需求不足挑战[3] 价格指数改善 - 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2] - 煤炭、钢铁、光伏和新能源车等行业价格环比上涨[2] - 价格回升反映大宗商品波动和全球通胀传导 也体现国内供需关系改善[2] 服务业景气度提升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5% 为年内最高水平[2]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行业位于高位景气区间[2]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2] 新动能持续释放 - 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订单增长较快[3]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迭代应用[3] - 信息服务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面深度融合[2] 建筑业表现回落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受高温多雨等季节性因素影响[3] - 房地产行业复苏进程缓慢[3] 政策支持方向 - 通过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支持高技术制造业[3] - 加大减税降费和融资支持措施重点纾困中小企业[4]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4]
创造更多高质量作品,激活影视产业消费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6:41
票房表现与市场波动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1] - 年度票房波动明显 2019年突破640亿元 2023年549亿元 2024年约425亿元 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突破95亿元 但清明档和五一档票房仅为2024年同期一半左右 [1] - 单片扛市现象显著 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达28.92亿元 [1] 供给结构问题 - 电影质量尚未实现产业突破 影视产业融资缩水影响供给能力 [1] - 制片方过度依赖档期红利 春节档和暑期档集中上映导致日常供给不足 形成电影节日消费特征 [1] - 过高制作成本与市场风险阻碍社会资本进入 需降低制作成本减少对流量明星和营销的依赖 [2] 需求变化与消费模式 - 电影消费从娱乐性转向话题性 需成为社会舆论焦点才能吸引社交性观影 [2] - 过度话题营销与质量欠佳导致营销信任度下降 IP套现与艺人流量商业逻辑造成部分影迷流失 [2] - 小制作影片如《爱情神话》通过好故事驱动实现商业增值 形成新模式范例 [2] 产业战略与发展空间 - 影视文化娱乐具有长产业链价值 创造就业并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3] - 内容创意体现社会活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超大规模市场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3] - 需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专业分工的工业化生产 通过行业共同体补足内容产业短板 [3] 国际对比与资本视角 - 全球资本长期追逐TMT行业 Netflix等四大流媒体平台持续向全球输出影视内容 [3] - 中国在科技与通信领域达国际前沿 但影视内容生产仍需加强 需激活TMT动能 [3]
多家黄金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0:12
黄金价格表现及机构展望 - 国际金价上周上涨2.86% 8月累计涨幅超过5%创4月以来最佳单月表现 9月1日最高触及3489.86美元/盎司接近历史新高 COMEX黄金期货盘中最高3557.1美元/盎司创历史最高点 [1] - 瑞银将2026年3月末目标价上调100美元至3600美元/盎司 6月末目标价上调200美元至3700/盎司 预测今年全球黄金需求增长3%达4760吨创2011年以来新高 [5] - 花旗将三个月金价预期从3300美元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 交易区间上调至3300-3600美元 [6] - 高盛维持2025年底3700美元/盎司目标 若央行购金超预期或经济衰退加剧可能触及3810-3880美元/盎司 [6] - 星展银行将2025年第四季度目标价定为3765美元/盎司 [6]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美联储独立性受政治干预担忧升温 9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12.6% 降息25基点概率87.4% [5] - 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前景恶化支撑金价上涨 [6] - 全球央行购金 经济衰退风险及美元信用动摇构成三大驱动因素 [6] 资金配置动态 - FOF产品中234只持有黄金ETF占比近45% 较去年末192只增加 其中24只产品黄金配置比例超5% [6] - 10家试点保险公司获准投资黄金 投资余额不超过上季度末总资产1% 总资产规模约20万亿元 预计带来2000亿元增量资金 [7] - 银行理财发行"黄金+"策略产品 招银理财部分产品配置7.5%或10%资金于黄金 [7] 黄金企业业绩表现 - 11家金矿上市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全部为正 其中4家实现翻倍增长 [13] - 山东黄金营收567.66亿元同比增长24.01% 净利润28.08亿元同比增长102.98% 矿产金产量24.71吨占国内产量17.72% [11][12] - 招金黄金营收同比增长98.27% 净利润同比增长181.36% [9] - 西部黄金营收50.30亿元同比增长69.01% 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31.94% 自产黄金5.90吨同比增加1.36吨 [12] 企业扩张与产能提升 - 山东黄金预计2025年年产黄金1吨以上矿山达13座 [12] - 西部黄金收购新疆美盛100%股权 投产120万吨/年采选项目 预计下半年全面达产后新增年产金金属约3.3吨 [12]
想造“世界上最快的车”,追觅是“无畏”还是“无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0:09
追觅科技造车项目概述 - 追觅科技官宣内部孵化新造车项目 计划2027年推出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 直接对标布加迪威龙 [2] - 追觅汽车BU规划S/A/B/C/D五大产品线 覆盖从高端超跑到大众市场车型 同时开辟创新品类如扫地机与汽车跨界融合 [2] 项目背景与战略布局 - 追觅造车项目于2021年秘密启动 组建超过200人汽车专项团队 2024年加速招募汽车人才 [4] - 2025年1月成立星空计划汽车科技公司作为造车核心主体 目前组建千人规模团队 员工多来自吉利/华为/小米/比亚迪/理想等头部企业 [4] - 创始人俞浩2009年在清华创建"天空工厂" 2013年撰写数十页造车报告 认为需先积累经验再造车 [4] - 采取"左右手模型"战略:左手代表代工(ODM)业务 右手代表自研造车项目 [5] 技术储备与转化能力 - 截至2025年5月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 全球授权专利3155件 涉及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 [5] - 家电端高速马达技术达20万转/分钟 功率密度2.5kW/kg是主流车规级电机2倍 理论上可通过降速增扭设计输出600kW+峰值功率 [10][11] - 但汽车电机需持续高扭矩输出(如特斯拉Model S Plaid峰值扭矩1045N・m) 而追觅工业四足机器人电机扭矩仅10N・m [11] - 汽车电机需适应-40℃至150℃宽温域 通过IP67/IP6K9K防护认证 追觅家电马达缺乏车载场景耐久性验证 [11] 产品规划与实施进展 - 右手业务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先量产售往海外 但目前仍卡在造型评审阶段 原定2027年2月量产节点已不再提及 [2][5] - 计划基于现有车型平台改造样车 进展最快的是一款增程式SUV 对标问界M9/理想L9/极氪9X 主打更豪华/更贵气差异化标签 [6] - 左手业务将授权国内车型改造后贴牌出口 正与汽车设计公司龙创合作改造SUV出口 并对接北汽探讨基于BJ40车型合作 [7] 资金与运营策略 - 计划用左手代工业务收益养活右手自研项目 为自研提供资金支持 [7] - 已组建数十人海外销售团队 计划扩充至百人规模 业务重心阶段性向左手业务倾斜 [7] - 固定资产投入一减再减 可能效仿华为轻资产模式 寻求与其他车企合作代工生产 [13] 行业资质挑战 - 国家已停止发放新造车资质 追觅无法复制小米独立申请路径 [13] - 获取资质仅剩两条路径:收购现有资质(价格昂贵且涉及复杂跨省兼并重组)或寻求代工(委托方也必须具备生产资质) [13] - 小米2024年7月才获得独立造车资质 通过注销宝沃/转手北京现代工厂提升产能利用率 并凭电机/大压铸/泰坦合金等技术纳入北京"朱雀计划" [13] 市场竞争与业务压力 -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烈度被形容为"无尽地狱" 利润空间极致压缩 需在运营效率/供应链控制/技术储备/品牌力等多方面持续优化 [2] - 追觅核心清洁业务增长承压: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从2021年579万台峰值持续下滑至2024年406万台 追觅全球份额滑落至8% 被石头科技(16%)拉开差距 [14] - 类似智米/石头等家电企业跨界造车均面临体量和实力不足困境:智米仅与奇瑞合作赋能iCAR 石头极石01由北汽制造厂代工 市场表现不温不火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