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搜索文档
回撤控制出众的高波固收+收益优等生!
财经网· 2025-05-20 19:38
固收+基金表现 - 偏债混合型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5.71%,近5年19.54%,近10年57.48%,近15年135.67%,均跑赢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1][2] - 偏股混合型基金近3年收益-6.54%,近5年13.77%,长期15年维度才显现优势[2] - 固收+产品适合不愿承担高波动但希望参与权益市场的长期投资者[2] 基金经理盛震山投资策略 - 采用逆向投资框架,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结合基本面研究和多维度估值[6] - 行业配置聚焦5个以内重点行业,单一行业占比通常控制在10%-20%[9] - 组合管理强调减法原则,减少持仓个股数量,通过均衡分散风险[9] - 偏好传统行业如纺织、石油石化、公用事业、有色金属,同时挖掘非热门成长股[6][7] 工银聚丰A基金业绩 - 2023年收益率8.76%,2024年11.95%,近两年晨星同类排名前5/885[4] - 最大回撤-5.38%,回撤修复仅需11天[4] - 权益持仓显示提前布局红利和黄金板块,重仓股包括波司登、中国神华、招金矿业等[8] 工银瑞信平台优势 - 平台型投研体系支持基金经理能力圈拓展,如盛震山从TMT转向金融、消费及上游资源行业[6] - 投研团队采用"传帮带"机制,强调集体作战而非个人造星[11] - 体系化模式实现1+1>2效应,为固收+产品提供投研兜底[11] 行业配置动态 - 2024年二季报显示前三大行业配置:公用事业15.35%、石油石化12.78%、有色金属8.92%[10] - 2025年一季报有色金属占比提升至17.62%,新增传媒4.5%配置[10] - 行业轮动特征明显,2023年三季度通信占比9.13%,2024年四季度降至0.86%[10]
5月LPR下调,同日六大行及招行宣布调降存款利率
财经网· 2025-05-20 18:20
LPR及存款利率下调 - 5月LPR迎来年内首降,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均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 [1][2] - 多家全国性银行启动年内存款利率首轮下调,三年期以下期限定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降至0.95%,三年期及以上期限下调25个基点,五年期降至1.3% [1][5] - 活期存款利率由0.1%调整为0.05%,下调5个基点,协定存款利率由0.2%调整为0.1%,下调10个基点 [5] 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 大行和股份行牵头开启第七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1][6] - 42家上市银行20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集体下降,兰州银行降幅最大,计息负债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7个BP至2.44% [8] - 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1.47%、1.64%、1.85%、1.85%,同比下降10个、9个、10个、11个BP [8] 银行息差压力 - 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LPR下降等因素影响下,银行新发放贷款定价、贷款平均收益率持续下行,净息差仍在走低 [3] - 2024年42家上市银行净息差集体收窄,仅常熟银行、长沙银行维持在2%以上,分别为2.71%、2.11% [3] -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降9个基点 [7] 政策传导与市场影响 - 5月初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释放了新一轮降息信号,LPR作为市场化利率的核心指标需同步下行以匹配政策节奏 [3][7] - 本次降息主要是响应"适时降准降息"的政策要求,有助于提升实体部门融资意愿,助力稳企业、稳信心 [3] - 降准正式落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7] 未来趋势 - 当前存款利率已处于绝对低位,若进一步大幅、快速下调可能引发存款加速流向理财、基金,影响银行负债稳定性 [9] - LPR报价短期内继续下调空间受限,后续或更加关注非息成本压降 [9] - 货币政策基调加入"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稳息差、维持银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提升 [9]
兆易创新筹划赴港上市,“A+H”半导体企业或再添一员
财经网· 2025-05-20 18:16
兆易创新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完成发行[1] - 赴港上市目的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持续迭代产品和技术创新 战略及产业投资与并购 全球营销与业务网络建设等[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2016年8月登陆上交所 主营业务为存储器 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的研发 技术支持和销售[1] - 存储器产品包括NOR Flash 利基型DRAM和SLC NAND Flash三大品类[1] - 传感器产品包括触控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两类[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56亿元 同比增长27.69%[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 同比增长584.21%[1] - 业绩增长主要因行业下游市场需求回暖 公司优化产品成本 丰富产品矩阵等因素[1]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全球化竞争加剧 头部厂商积极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2] - 港股市场因其国际化资本环境成为企业出海重要跳板[2] - 2025年以来已有30余家硬科技企业披露拟赴港IPO[2]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希望通过港股融资加速国际化进程[2] A股公司港股上市趋势 - 2024年四季度开始大量A股公司寻求A+H两地上市 趋势不断增强[2] - 2025年4月单月披露港股上市计划的公司数量及市值总和已超过一季度[2] - A股公司港股发行潮预计将发生在2025年下半年[2]
41.49亿!越秀出售功德寺地块股权予华润置地
财经网· 2025-05-20 17:50
交易概述 - 越秀地产通过非全资附属公司武汉康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北京海臻置业有限公司65%股权予华润置地附属公司北京润置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交易代价为41.49亿元[1][2] - 交易完成后越秀地产间接持有目标公司股权比例降至34.87%[3] - 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核心业务营运发展的再投资[4] 项目背景 - 目标公司持有北京海淀功德寺地块,该地块于2024年11月由越秀地产以63.83亿元竞得,楼面价7.16万元/㎡,溢价率15%[5] - 地块区位优势显著:距中关村软件园200米,距规划地铁13B线软件园站1.1公里,教育资源突出[5] - 项目案名为和樾望雲,规划建设14栋6-10层住宅共693套,户型面积99-179㎡,销售指导价10.5万元/㎡[7] 市场表现 - 项目于2025年3月21日开盘,去化率达90%[7] - 截至5月20日网签598套,网签率86.3%[7] - 带动越秀地产2025年1-4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411.2亿元,同比上升37%[7] 战略意义 - 对越秀地产:加速资本回收提升周转效率,增强资金灵活性及市场竞争力,为后续新项目开发提供支持[7][8] - 对华润置地:巩固项目主导地位并扩大北京海淀区市场份额[8] - 行业观察显示企业正把握二季度投资窗口期,通过盘活存量项目优化资金配置[8][9]
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股 募集资金将聚焦全球化布局
财经网· 2025-05-20 16:49
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于5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H股大涨16.43%至306.2港元/股,发行价为263港元/股,总市值达1.39万亿港元 [1] - 本次发行总规模1.18亿股,若超额配股权全额行使,募资总额预计40-50亿美元,可能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IPO之一 [1] - 这是公司第二次上市,也是本年度最大"A+H"股项目,从递交申请到挂牌不足100天,创A股公司二次上市最快纪录 [4] - 最终发行1.36亿股H股,募集资金总额356.57亿港元,净额353.31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203.71亿港元,占募资总额40%以上 [4]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90%用于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10%用于营运资金 [5] - 匈牙利超级工厂规划总产能72GWh,一期已投入7亿欧元,将配套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 [5] - 公司在欧洲已布局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三座电池工厂,德国工厂2023年初投产,匈牙利工厂总投资需49亿欧元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47.05亿元,归母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综合毛利率24.4% [6]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9.7%,为2018年A股上市以来首次年度负增长,主要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销售均价下调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553亿元,净利率从10.2%提升至15.3% [6] 市场份额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3GWh,公司以110GWh出货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7] - 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21.2GWh,市占率39.44%,环比下降2.94个百分点,比亚迪市占率26.35%,环比上升1.83个百分点 [9][11] 战略布局 - 通过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将在无人机、eVTOL等领域布局 [12] - 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及全场景底盘换电解决方案,计划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换电网络 [13] - 计划三年内推动重卡电动化渗透率超50%,2024年实现所有电池工厂碳中和 [13]
极氪科技一季度财报亮眼:双品牌协同发力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财经网· 2025-05-20 15:2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5.1亿元(香港会计准则),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4][5] - 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 [5] - 整车毛利率16.5%(同比+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 [2][5] - 净亏损同比收窄超60%,交付量114,011辆,同比增长21.1% [2][7] 技术协同与成本优化 - 通过极氪与领克品牌的技术整合(整车架构、三电、智能驾驶等),平台化共享降低研发成本 [8] - 智能驾驶标配千里浩瀚H7/H9方案,智能座舱共享域控制器架构但保留品牌个性化交互 [8] - 自研神盾金砖电池技术升级赋能双品牌,供应链管理优化推动极氪品牌利润率达21.2% [8][9] 产品与市场策略 - 极氪品牌定位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极氪007GT首月交付破万,极氪9X三季度上市 [11] - 领克品牌主攻20万元+市场,旗舰SUV领克900上市后大定超3万辆 [11] - 双品牌覆盖15万-90万元全价格带,差异化布局纯电与混动车型 [10][11] 全球化进展 - 已进入全球超60个市场,门店超1200家,用户基数190万 [12] - 领克08 EM-P和极氪7X启动海外交付,后者5月16日在欧洲上市 [13]
美联储的近忧与远虑
财经网· 2025-05-20 15:01
5月7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决策会议上,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这也是去年下半年持续降息之 后,美联储连续第三次按兵不动。当然在贸易战不确定因素上升的背景之下,美联储的这一决策符合市 场的普遍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不必急于调整利率,目前的政 策是适度限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降息的呼吁不会影响美联储的工作。 今年以来,在特朗普就任后,美联储改变此前持续降息的政策趋势,一直维持利率不变。这也引起特朗 普的一再指责,其多次呼吁美联储降息,并透露可能让鲍威尔提前"下课"。鲍威尔也多次表示会保持美 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会听命于特朗普的指手画脚。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通过的利率决议,表明此 次决议并非鲍威尔一人之力,而是美联储集体的看法。当然,在市场巨幅波动的背景之下,特朗普也曾 表示不会寻求立刻让鲍威尔"下课",似乎放缓了立场,以安抚市场。此次美联储继续选择维持政策不 变,在外界看来,有着和特朗普继续对抗的意味,似乎鲍威尔"扳回一局"。 当然,促使美联储一致决定维持不变的主要还是美国经济的现状,并非给特朗普"拆台"。抛开美联储与 新一届美国政府之间的分歧,就经济基本面来看,袖手旁观可 ...
马斯克为何对新能源电动车失去兴趣
财经网· 2025-05-20 14:27
特斯拉战略调整 - 公司终止平价电动车Model2项目,将资源集中投入AI与机器人领域,认为制造廉价汽车"无法改变世界" [1] - Model2原计划2025年6月发布,起售价2.5万美元,目标年销量500万辆,车长缩短15%,重量轻30%,电池容量减小25% [1][2] - 内部高层曾主张Model2可对冲Robotaxi潜在亏损风险,但三位高管因项目终止离职 [2] 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世界份额从2020年显著增长至2024年70.1%,2025年Q1保持67.7%份额 [3]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总收入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4%,但利润同比下降8%至4623亿元,行业利润率仅4.3% [4] - 2024年8月新车市场整体折扣率达17.4%,比亚迪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5.02%,特斯拉全年净利润70.91亿美元同比下降53% [4] 电池技术发展瓶颈 - 主流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255Wh/kg,三元锂电池虽超300Wh/kg但存在热失控风险 [5] - 全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理论能量密度500Wh/kg但单位成本达2元/Wh,氧化物路线良率不足60% [6] - 半固态电池成本1.2元/Wh是液态电池2.4倍,蔚来ET7半固态电池包占整车售价近40% [6] 行业技术路线转型 - 公司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试图通过软件升级建立垄断优势 [7] - 中国电动车产业处于类似油车领域韩国崛起阶段,未来突破依赖电池技术实质性进步 [7]
华熙生物:目前重组胶原主要需通过注射才有效果,涂抹类产品效果不可一概而论
财经网· 2025-05-20 14:18
行业倡议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发布医美和美妆行业健康生态倡议书 提出五大倡议方向:科学理性 科普认知 包容创新 诚信宣传 行业自律 [1] - 倡议要求以临床数据和国际研究共识为产品功效背书 抵制虚假宣传 组建行业自律联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评议公示 [1]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公开质疑部分研报中"胶原蛋白强于玻尿酸"的结论 认为这类误导性结论与"玻尿酸过时论"形成舆论共振 损害中国透明质酸产业基础 [2] - 公司澄清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质疑主要针对涂抹类护肤品功效夸大 强调注射类三类械证产品才有效果 其投资的重组胶原企业产品为骨科注射类 [2] 产品功效定位 - 华熙生物旗下夸迪修复贴为二类医疗器械 按监管要求不应具有药理或代谢作用 功效限于创面保护而非组织反应 [3] - 公司战略仍以透明质酸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向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延伸 认为细胞外基质ECM才是兼容多种物质的关键研究方向 [3] 科研证据评估 - 华熙生物指出当前科研证据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在抗衰老机制中未达透明质酸的作用等级 因此未将其作为消费品主流技术路线宣传 [3]
杭州主城区三宗“好房子试点”地块揽金43亿
财经网· 2025-05-20 13:08
杭州土拍市场表现 - 杭州主城区三宗"好房子试点"地块总出让面积113亩,总建筑面积14.3万方,总起价30亿元,最终揽金42.49亿元,整体平均溢价率41.4% [2] - 西湖区三墩单元地块溢价率最高达51.38%,保利置业以总价170879万元竞得,成交楼面价21965元/平方米 [3] - 拱墅区东新单元地块经过45轮竞拍,西房以总价162476万元竞得,成交楼面价41305元/平方米,溢价率41.93%,成为板块单价地王 [3] - 滨江区长河单元地块由中天&海威以总价91574万元竞得,成交楼面价35088元/平方米,溢价率25.32% [4] 住宅品质新规影响 - 杭州自4月1日实施《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首次在土拍中落实品质提升要求 [2] - 新规明确层高不低于3米(大户型≥3.15米),楼板厚度≥120毫米,分户墙厚度≥240毫米,提升隔音和耐火等级 [2] - 要求配置燃气泄漏探测器、适老化报警按钮、高空抛物监控、智慧停车系统、电梯状态监测等智能化设施 [2] - 地下车库和入户门厅需配置除湿系统,架空层高度≥4米可设置邻里活动空间 [2] 房企战略与市场趋势 - 保利置业和杭州西房在同一区域持续拿地,反映房企战略性土地储备策略 [4] - 杭州核心区房价天花板持续上探,东新地块预计带动主城房价结构性上涨 [4] - 新规倒逼房企优化设计细节,核心区项目或通过"品质溢价"突破价格预期 [1][4] - 建杭绿城·咏湖雲庐项目高层均价约4.3万/平方米,叠排均价6.8-7万/平方米,近半年摇号中签率20.23%-26.78%,显示市场对高品质住宅的青睐 [4] 地块区位优势 - 西湖区三墩单元地块靠近地铁4号线三期莲池路站,周边有阿里巴巴云谷园区、西湖科技园等配套资源 [3] - 拱墅区东新单元地块距离地铁3号线和4号线新天地街站约300米,交通便利 [3] - 滨江区长河单元地块距离在售项目建杭绿城·咏湖雲庐约1.3公里,区位价值显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