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搜索文档
螺纹钢去库存压力大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46
价格表现 - 螺纹钢期货价格在短暂反弹后再度转弱下行,国庆假期前主力合约跌破3100元/吨整数关口,创下阶段性新低 [1] - 螺纹钢现货价格同样在低位偏弱运行 [1] 宏观情绪 - 美方宣布针对中方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市场避险交易,风险资产价格承压 [2] - 新一轮关税威胁对黑色产业的直接影响有限,因国内钢材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数量较少 [2] - 若贸易摩擦升级,可能通过冲击汽车、家电等产品的间接出口,加剧板材产业供需矛盾,进而导致建筑钢材价格承压 [2] 库存与供需 - 螺纹钢库存升至相对高位,截至10月10日当周,库存总量为659.65万吨,国庆假期期间增加57.40万吨 [3] - 库消比为4.518,库存量和库消比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增长49.56%和154.68% [3] - 螺纹钢市场呈现供需双弱局面,周度产量持续回落至203.40万吨,其中短流程钢厂最近一周产量为23.29万吨,较前期高位下降25.50% [3] - 螺纹钢需求疲弱,最近一周表观需求为146.00万吨,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 [3] - 水泥出库量和混凝土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19.46%和增长2.21%,反映建筑行业需求疲弱 [3] -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基建投资增速下滑,建筑钢材需求难以大幅增长 [3] 成本与生产 - 原料价格表现相对偏强,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09.2美元/吨,处于年内高位,焦煤价格重心抬升 [4] - 成本支撑显现,自8月初以来,华东地区螺纹钢价格累计下跌220元/吨,但同期铁水成本上涨101元/吨 [4] - 247家样本钢厂中盈利钢厂占比为56.28%,已连续九周回落,按即期成本核算多数品种转为亏损 [4] - 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41.54万吨,继续位于年内高位,同比增长3.63% [4]
产能持续出清 玻璃关注阶段性反弹机会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28
玻璃期货价格表现 - 玻璃期货价格持续下行,回吐7月1日以来大部分涨幅 [1] - 玻璃期货2601合约昨日收盘下跌1.74%,创近一个月新低 [1] 产能与供应情况 -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专项管理办法,支持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 [2] - 湖北地区因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石油焦产线及沙河地区煤制气产线产能存在不确定性 [2] - 河北沙河、湖北两地浮法玻璃产线正常运转,部分前期检修产线复产 [3] - 受利润修复影响,短期浮法玻璃产量略有上行,全国浮法玻璃周度产量为112.89万吨,环比增长0.11% [3] - 浮法玻璃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63%,环比增长0.09个百分点 [3] -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浮法玻璃产线周度平均利润较9月底增加70元/吨 [3] - 以煤制气为燃料的产线利润增加48元/吨,以石油焦为燃料的产线利润增加42元/吨 [3] 需求与库存状况 - 2025年国庆假期后浮法玻璃库存较9月底增加近6%,而2024年同期库存则大幅下降近20% [5] - 阴雨天气对物流产生负面影响,国庆假期期间浮法玻璃成交量有限,中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 [5] - 尽管多家玻璃企业发布涨价函,但假期后订单量依然有限,下游深加工企业对高价货源接受度一般 [5]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为6282.4万重量箱,环比增加5.85%,同比增加6.76% [5] - 华北地区浮法玻璃库存环比大幅增加20.63% [5] - 房地产行业缓慢复苏,对浮法玻璃需求提振作用有限 [7] - 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309亿元,同比下降12.9% [7] - 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3%,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5%,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7.0%,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 [7] 行业整体展望 - 短期浮法玻璃供应阶段性回升,但下游接货意愿不高、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滑导致需求不佳,基本面偏弱 [8] - 中长期浮法玻璃产能出清及结构升级趋势明确,需关注环保政策及沙河正康煤制气产线改造进展 [8]
去库存压力大 螺纹钢价格易跌难涨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18
价格表现 - 螺纹钢期货价格在短暂反弹后再度转弱下行 国庆假期前主力合约跌破3100元/吨整数关口 创下阶段性新低 [1] - 现货价格同样在低位偏弱运行 [1] 库存状况 - 螺纹钢库存总量已升至659.65万吨的相对高位 国庆假期期间增加57.40万吨 [2] - 库消比为4.518 显著回升 库存量和库消比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同比分别增长49.56%和154.68% [2] 供应情况 - 螺纹钢周度产量持续回落至203.40万吨 长流程和短流程钢厂产量均下降 [2] - 短流程钢厂最近一周产量为23.29万吨 较前期高位下降25.50% [2] - 亏损加剧迫使钢厂减产 77家独立电弧炉钢厂中盈利钢厂占比仅为25.62% [2] - 247家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241.54万吨 继续位于年内高位 同比增长3.63% [3] 需求表现 - 螺纹钢需求疲弱 最近一周表观需求为146.00万吨 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 [2] - 高频需求指标延续低位运行 水泥出库量和混凝土出货量同比分别下降19.46%和增长2.21% [2] -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 基建投资增速下滑 建筑钢材需求难以大幅增长 [2] 成本因素 - 原料价格表现相对偏强 铁矿石和焦煤价格走势偏强 支撑钢材生产成本高位运行 [3] - 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09.2美元/吨 处于年内高位 焦煤价格重心抬升 [3] - 自8月初以来 华东地区螺纹钢价格累计下跌220元/吨 同期铁水成本上涨101元/吨 [3] - 247家样本钢厂中盈利钢厂占比为56.28% 已连续九周回落 按即期成本核算多数品种转为亏损 [3] 市场展望 - 螺纹钢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局面 库存去化压力偏大 [2][3] - 叠加贸易摩擦背景下市场情绪转弱 螺纹钢价格易跌难涨 后续或延续偏弱震荡态势 [3]
历史级“逼空” 伦敦银租赁利率突破30%!已有客户被限制开仓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17
白银市场行情与价格表现 - 国际白银价格创45年新高,COMEX白银期货收涨3.76%至52.525美元/盎司,伦敦银现货突破53美元/盎司,本月上涨逾12%,年内涨幅超80% [2] - 内盘沪银期货主力合约上涨2.3%,周二盘中最高触及12096元/千克,本周上涨近8% [2]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触及每盎司4200.23美元历史新高,沪金期货主力合约上涨2.09%突破960元/克,本周上涨逾6% [7][8] 白银现货供需与库存状况 - 海外主要白银ETF持仓总规模由2月6日的24957吨上升至10月13日的28484吨,增持幅度14.13%,而LBMA白银库存截至9月仅为24581吨,显著低于ETF总持仓量 [2] - 伦敦市场可自由流通的白银库存自2019年年中以来从约8.5亿盎司骤降75%至2亿盎司左右 [2] - COMEX白银期货库存为51562万盎司,出库455万盎司,部分现货运往伦敦导致现货升水由10月10日的2.88美元/盎司回落至10月15日的1美元/盎司 [5] 市场结构与“逼空”机制 - 白银现货极度紧缺,期货交割需求旺盛,COMEX近月合约交割通知数量异常巨大,大量期货头寸寻求转为实物白银 [3] - 伦敦白银一个月租赁利率飙升至30%以上,隔夜借贷成本年化利率一度超过100%,空头面临巨大交割压力 [2][3] - “逼空”行情导致伦敦现货白银与纽约期货价格持续倒挂(现货升水),市场愿为立即获取实物支付更高溢价 [3][4] 交易活动与市场情绪 - 9月上期所白银期货成交量达2750.58万手,环比大增125.59%,白银期权成交1234.38万手,环比增长125.16% [5] - 某公司客户因在白银期货上自成交超限,被上期所限制开仓1个月 [4] - 市场交易显得非常拥挤,技术性回调风险较大,需关注期货持仓报告和ETF资金流向 [10]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导致美元实际利率下行,提升非生息资产吸引力,全球“抗贬值交易”升温削弱美元信心 [8][10] - 白银表现强于黄金,关键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光伏等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强劲工业需求 [8] - 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促使避险资金持续流入贵金属市场 [8][10] 未来价格展望 - 白银价格经过阶段性调整后仍存在上涨空间,绝对价格尚未完全反映所有利多因素,金银比显示有上涨空间 [10] - 支撑贵金属走强的宏观基础存在,如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降息周期 [10] - 需重点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市场情绪资金流向、实物市场供需状况特别是白银工业需求能否消化高价 [10]
成本端支撑有限 PTA偏弱运行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13
价格与利润表现 - 自9月初至10月上旬PTA期货价格总体偏弱,国庆假期后在4500元/吨一线运行 [1] - PTA现货加工费均值为180元/吨,与8月相比略有回调,10月上旬约为200元/吨 [1][2] - 亚洲PXN价格从8月均值约260美元/吨降至9月均值约220美元/吨,10月上旬约221美元/吨 [2] - 聚酯加权利润月均亏损从8月的80元/吨大幅收窄至26元/吨 [2] 供应端动态 - PTA周度产能利用率从8月底提升约7个百分点至10月上旬的77.84% [1] - PX周度产能利用率从8月底提升约3.6个百分点至10月上旬的88.23% [1] - 当前多套PTA装置处于停车状态,涉及三房巷120万吨、台化兴业120万吨、逸盛大连225万吨等,大部分重启时间待定 [3] - 10月PTA产能利用率大概率边际回升,但受检修预期影响回升幅度或有限 [3] 需求端状况 - 聚酯产能利用率平稳运行,10月上旬为87.8%,较8月底提升约1.14个百分点 [1] - 织造终端需求偏强,秋冬家纺与服装面料询单气氛好转,但外贸订单偏少 [4] - 织造终端订单天数维持在15天,织造企业原料库存可用天数约12天,较国庆假期前减少约2.5天 [4] - 长丝产能利用率均值约91.39%,短纤均值约86.96%,瓶片均值约71.16% [4] 市场展望 - 10月PTA市场延续供需双增态势,供应端不确定性多于需求端 [4] - PX供需矛盾有限,原油价格偏弱运行,PTA成本支撑有限 [3][4] - 预计PTA期货价格维持偏弱震荡,主力合约运行区间为4400-4800元/吨,现货加工费区间为100-300元/吨 [4]
天然橡胶供给释放加速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11
近期价格与市场情绪 - 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呈现偏弱震荡态势,现货市场同步走弱,云南产全乳胶上海市场价格降至14250元/吨 [1] -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持货商低出意愿不强,下游仅维持少量刚需备货,实单成交活跃度偏低 [1] - 国庆长假后橡胶期货市场资金总体呈现流入态势,但宏观风险事件持续发酵,市场整体处于弱势承压格局 [1] 供应端情况 - 前期降雨台风等天气扰动导致新胶上量偏慢,但10月以来东南亚主产区天气显著改善,割胶工作逐步恢复正常,供应上量兑现偏强 [1] - 今后两周(10月12日—25日)东南亚天然橡胶产区整体降雨量减少,大部分产区降水处于中偏低水平,对割胶工作影响减弱,利于产量释放 [1] - 国内云南及海南产区加工厂对原料采购趋于谨慎,收购价格窄幅下调,海南部分民营加工厂胶水收购价格为15000~15300元/吨,云南胶水进浓乳厂价格为13.7~14.1元/公斤 [1] - 2025年前8个月全球天胶累计产量微降0.03%至885.6万吨,受降雨影响泰国、中国产量均不及预期,但8—12月橡胶产量占年度产量近50%,年度产量仍面临不确定性 [3] 进口与库存 - 2025年9月中国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达74.2万吨,同比增幅20.85%,环比增幅11.75%,进口维持高位态势 [2] - 中国橡胶1—9月累计进口量达611.5万吨,增幅超百万吨,后续海外主产区出口有望增长,国内库存或加速累积 [2] 需求端情况 - 轮胎市场国庆假期后存在走弱预期,半钢胎需求结构分化,内需偏弱出口较强,主要系市场在“抢出口”下存在支撑,但后续需求增速将逐步回落 [2] - 尽管近期轮胎企业开工率出现恢复性提升,但因节前已完成阶段性备货,短期原料采购需求有限 [3] - 2025年前8个月全球天胶累计消费量下降0.6%至1014.6万吨,需求端当前预期偏弱,但最悲观的时候已经过去 [3] 未来展望与潜在驱动 -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拉尼娜现象或将回归,若四季度天气扰动频繁,减产情况下胶价有望反弹走强 [3] - 短期天然橡胶市场供给释放加速,期价难获有力支撑,但当前天然橡胶估值水平偏低,且仓单持续注销,后续存在收储预期,期价下行空间亦相对有限 [3] - 后续需重点跟踪东南亚主产区天气、国内库存数据及国际宏观政策变化 [3]
多晶硅价格显著回升 产能调控政策即将出台?
期货日报· 2025-10-16 07:39
多晶硅期货价格走势 - 多晶硅期货主力2511合约连续两日收涨,扭转此前颓势 [2] - 期货价格上涨驱动包括盘面贴水现货幅度较大,现货价格在国庆假期后小幅上涨至N型致密料均价50000元/吨,而2511合约曾最低跌至47720元/吨 [2] 市场情绪与政策预期 - 市场看多情绪升温,主要受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加强光伏产能调控通知文件的预期影响 [2] - 当前市场已对产能调控预期进行充分计价,政策预期主导市场情绪 [2] - 若产能调控政策能及时出台且产能出清路径明确,市场看多情绪会进一步升温 [2] - 若后续政策预期未能落地,市场交易逻辑将重新回归弱现实 [3] 行业供需基本面 - 多晶硅市场保持供过于求格局,社会库存或继续累积,全行业库存总量约27.7万吨 [3] - 10月全球多晶硅排产13.33万吨,硅片排产61.92GW,多晶硅减产情况不及预期,但硅片排产超预期增加使单月供应过剩幅度有所收窄 [3] - 从10月排产数据看,市场呈供增需减态势,硅片排产下降后市场投机情绪降温,硅料上游库存持续累积 [3] - 11月多晶硅减产规模预计将大于硅片,届时供需平衡表有望得到修复 [4] 现货市场与成交情况 - 限销政策导致多晶硅现货货源趋紧,增强了硅料厂的挺价意愿 [3] - 下游厂商对高价货源接受度不高,加之行业隐性库存偏高,抑制了下游采购需求,实际成交情况显示基本面依然偏弱 [3] 价格前景展望 - 四季度市场核心矛盾是弱需求导致现货利润承压,供应压力较大,供过于求格局无法根本改变,上涨行情难以持续 [3] - 若11月政策预期兑现且供需平衡表得到修复,多晶硅价格表现值得期待 [4] - 在政策内容明确前,预计多晶硅价格以区间震荡为主 [5] - 行业后期仍有累库压力,价格支撑取决于行业开工率能否下降,若供应压力持续,高库存将对盘面形成压力 [4][5]
铝锭库存处于低位 沪铝下方支撑较强
期货日报· 2025-10-16 07:38
沪铝期货价格表现 - 沪铝期货主力合约AL2511在10月10日盘中冲高至21205元/吨,创近11个月新高,但随后因驱动不足迅速回落 [1] - 预计后市沪铝将以震荡偏强走势为主,主力合约上方压力位为21130元/吨,下方支撑位为20650元/吨 [6] 电解铝供需基本面 - 9月电解铝产量为361.48万吨,同比增长1.14%,环比降低3.18% [3] - 9月底行业运行产能为4406万吨,实现环比增长,主要因山东、云南置换项目及广西技改项目投产 [3] - 10月上半月电解铝库存持稳于65万~68万吨,因铝水比例计划提升,铝锭供应压力较小,下半月库存有望转入去化通道 [4] - 截至10月13日,中国主要市场电解铝库存为64.2万吨,较10月9日增加0.8万吨,较去年同期低0.4万吨 [4] - 国庆长假期间,国内铝锭与铝棒共累库8.1万吨,增幅为11.5% [4] 电解铝成本与利润分析 - 9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16488元/吨,环比下跌1.37%,同比下跌6.58% [4] - 9月SMM国内电解铝行业平均利润为4340元/吨,环比增长8.63% [4] - 预计10月国内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在15800~16200元/吨区间,主要因氧化铝价格下行主导 [5] 电解铝产业结构变化 - 9月铝水比例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76.3%,导致铸锭量同比减少8.67%,至85.7万吨 [3] - 10月铝水比例预计回升1个百分点,至77.3%,得益于北方铝液直销计划增加 [3] 原铝进口情况 - 8月中国原铝进口量为217344.07吨,环比减少12.26%,同比上升33.12% [3] - 俄罗斯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8月进口138114.07吨,环比减少27.39%,同比增加29.24%,在进口总量中占比为63.55% [3] - 今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220万吨电解铝进口长单 [3] 终端消费市场表现 - 9月汽车产销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增长16.4%和12.9%,同比增长17.1%和14.9% [5] -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增长23.7%和24.6%,环比增长16%和15%,新车销量占比达49.7% [5] - 中汽协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3290万辆,同比增长4.7%,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6] - 汽车行业四季度步入产销冲刺阶段,同时电网相关订单有望加速释放,对铝消费构成关键支撑 [6]
尿素缺乏回升动能 关注出口政策和气头装置检修进度
期货日报· 2025-10-16 07:31
图为日产量(单位:万吨) 国庆假期后,尿素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创出年内新低,盘面总持仓量较节前激增近8万手,引发市场关注。当前,尿素 市场正处于需求延迟释放、供给收缩有限、政策悬而未决的博弈阶段。首先,华北降雨结束后,秋季用肥需求初现回 暖迹象,但下游储备积极性不足,工业需求分化,需求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其次,产量维持高位运行,短期收缩有 限,气头企业检修预期升温,但可能12月才会有所兑现。最后,印度招标情况与国内出口政策,成为决定期现价格方 向的核心变量。 需求延迟释放与结构分化并存 图为山东市场价格(单位:元/吨) 华北地区连续降雨已于近日落幕,但本月内间断降雨仍将持续。受降雨影响,冬小麦播种进度较常年滞后10~15天。 中国农科院调研显示,黄淮主产区小麦播种进度滞后,将导致小麦底肥施用顺延2~3周。受此影响,国内小颗粒尿素 出厂价近日跌至1500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跌14.53%。部分地区现货价甚至跌至1460元/吨,创年内新低。随 着价格进一步下跌,低价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山东、河南等主流产区企业反馈,自10月10日开始,单日接单量环比明 显提升,个别大厂日内接单量甚至突破万吨。但这多为贸易商短期补库行为 ...
突发!历史级“逼空”,伦敦银租赁利率突破30%!已有客户被限制开仓
期货日报· 2025-10-16 07:30
白银市场行情与价格表现 - 国际白银价格因历史级“逼空”被推升至45年来新高 [2] - COMEX白银期货价格收涨3.76%,报52.525美元/盎司 [2] - 伦敦银现货价格突破53美元/盎司,本月上涨逾12%,年内涨幅超过80% [2] - 沪银期货主力合约上涨2.3%,盘中最高触及12096元/千克,本周上涨近8% [2] - 伦敦现货白银与纽约白银期货价格持续倒挂,出现现货升水 [5] 白银现货市场供需状况 - 海外主要白银ETF持仓总规模由2月6日的24957吨上升至10月13日的28484吨,增持幅度为14.13% [3] - LBMA白银库存截至9月为24581吨,显著低于海外主要白银ETF的总持仓量,造成现货紧缺 [3] - 伦敦市场可自由流通的白银库存从约8.5亿盎司骤降75%,至2亿盎司左右 [4] - 白银租赁利率飙升至30%以上,隔夜借贷成本的年化利率一度超过100% [4] - 大量实物白银从伦敦金库运至美国,使得伦敦市场可交割实物白银数量急剧下降 [5] 期货市场与交易活动 - 9月上期所白银期货成交量为2750.58万手,环比大增125.59% [9] - 9月白银期权成交1234.38万手,环比增长125.16% [9] - COMEX白银期货近月合约交割通知数量异常巨大,持有者寻求将头寸转化为实物白银 [5] - 某公司客户因在白银期货上自成交超限,被限制开仓1个月 [8] - 10月14日COMEX白银期货库存为51562万盎司,出库455万盎司 [9] 黄金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盘中触及每盎司4200.23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10] - 沪金期货主力合约上涨2.09%,突破960元/克,本周上涨逾6% [1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导致美元实际利率下行,提升贵金属吸引力 [11]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美国政府“停摆”及债务问题推升避险需求 [11] - 全球范围内的“抗贬值交易”持续升温,资金流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11] 白银价格驱动因素分析 - 结构性供需失衡是银价突破历史高点的核心推动力 [5] - 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光伏等行业快速增长导致白银工业需求持续攀升 [11] - 白银市场规模小于黄金,价格弹性更高,易吸引投机资金涌入 [11] - 金融属性与工业属性形成合力,放大价格涨幅 [11] 未来价格展望与关注因素 - 全球白银现货持续运往伦敦将带来价格阶段性回调风险 [12] - 支撑金银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尚未消退,价格上行趋势仍未结束 [12] - 白银价格经过阶段性调整后,仍存在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12] - 需重点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实物市场供需状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