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搜索文档
甲醇耐心等待做多机会
期货日报· 2025-10-17 08:02
秋季检修前置效应显著 甲醇秋检通常集中在8—10月,与春检形成互补。近年来,春检规模持续缩减导致检修需求后移,部分装 置因未能及时维护而出现计划外停车,企业不得不在秋季加大检修力度,形成"秋检前置"现象。2024年就 曾出现因春检推迟而导致秋检规模扩大的情况,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从甲醇月度检修损失量中可见 一斑,特别是在2025年新增产能有限、实际可流通量不足的背景下,秋检对供应的收缩效应更为显著。 三季度,甲醇期货主力合约基本在2400元/吨附近维持区间震荡。从市场影响因素看,一方面,高库存压 力持续压制现货市场,对价格形成明显拖累;另一方面,内地价格保持坚挺,以及四季度下游新增装置投 产,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 MTO需求方面,山东联泓正在洽谈供应长约,预计10月开始备货。其烯烃新装置计划四季度投产,甲醇需 完全外采,届时将对甲醇需求形成拉动。此外,内地MTO装置的不定期外采也为需求提供一定支撑。 传统需求方面,受益于旺盛的出口,2025年四季度是醋酸和MTBE新装置的密集投放期。这些装置不仅以 外购甲醇为主要原料,且投产规模大、运行稳定,形成的需求增量将对甲醇市场构成显著支撑。此外,临 近冬季,甲 ...
“四川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一封告知函引发市场关注
期货日报· 2025-10-17 07:45
行业供需格局 - 钢材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失衡格局,旺季需求明显不及预期,国庆假期期间五大品种钢材库存累积127万吨 [4] - 供应持续处于高位,铁水日产量维持在240万吨以上,钢厂主动减产意愿偏低 [4] - 螺纹钢市场呈现供需双弱局面,周度产量持续回落至203.40万吨,表观需求为146.00万吨,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 [5] 区域市场动态 - 川渝地区部分钢厂发出稳价通知函,与8月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和钢厂利润下滑有关 [3] - 受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影响,外部钢铁资源大量进入川渝地区,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3] - 成都和上海地区螺纹钢价差从去年10月下旬的290元/吨收窄至60元/吨附近,成都和重庆螺纹钢社会库存上升至44.47万吨,去年同期仅13.84万吨 [3] - 近两年四川地区供需格局显著变化,周围省份钢厂增产较多,大量资源流入四川且逐年增加,对当地价格带来较大冲击 [4] 钢厂经营状况 - 8月以来全国建材价格普跌,累计跌幅超200元/吨,钢厂生产利润大幅收缩,经营压力显著增加 [4] - 长流程螺纹钢利润降至70元/吨,热卷出现亏损 [4] - 短流程钢厂最近一周产量为23.29万吨,较前期高位下降25.50%,77家独立电弧炉钢厂中盈利钢厂占比仅为25.62% [5] - 即期成本核算下多数地区螺纹钢吨钢利润已转为亏损,生产料将趋弱 [6] 下游需求表现 - 建筑行业相关需求疲弱,水泥出库量同比下降19.46%,混凝土出货量同比仅增长2.21% [5] -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基建投资增速下滑,建筑钢材需求难以大幅增长,“金九银十”旺季成色不足 [5] - 地产利好政策难扭转低迷态势,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下游行业未见改善,建筑钢材需求弱势格局难改 [6] 后市展望 - 9月下旬以来黑色板块回调,除基本面偏弱外,宏观预期转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6] - 10月下旬之后需求将进一步转弱,供应短期内维持高位,利润压缩逻辑预计持续,铁水产量下行概率较高 [6] - 结合品种估值,铁矿石预计还有一波幅度较大的调整 [6] - 螺纹钢供应收缩、需求偏弱、库存去化压力大,价格易跌难涨,后续或延续偏弱震荡态势 [6]
期现结合赋能铝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2025期现融合助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举行
期货日报· 2025-10-17 07:44
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论坛主题为期现融合助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产业龙头和贸易商代表[1] - 论坛评选出10个中国企业风险管理优秀案例及17家优秀服务商,展现期货机构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成果[1] - 铝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与支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战略机遇与市场价格波动、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2] 期现融合的价值与现状 - 期现融合被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帮助企业锁定成本、管理库存、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经营利润[3] - 铝期货和现货已形成良好互动,铝企业深度参与沪铝期货,提升了市场有效性和价格发现功能,扩大了沪铝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3] - 期货市场目标成为铝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枢纽与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引擎[3] - 近3年河南省内企业参与期货交易规模年增长率达23%,去年通过期货工具规避价格风险超120亿元[8] 铝产业面临的挑战 - 全球宏观经济增长结构性放缓,逆全球化思潮、地缘冲突及大国博弈重塑大宗商品贸易流向与供应链模式[2] - 部分重点企业对期货及套保认识不足,复合型人才缺口突出,交割品与新兴产品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4] - 尽管行业整体景气,但众多铝加工企业仍面临订单不足的压力[6] 风险管理策略与工具应用 - 企业可利用期货工具进行期现融合操作,控制风险并挖掘超额利润,建议贸易商转向基于数据的基差交易,摒弃单纯依赖方向性判断[3] - 贸易商的核心盈利模式是基差交易,利用基差的规律性变化赚取稳定、低风险利润,不依赖于对铝价涨跌的预测[7] - 实体企业可构建三级进阶式风控体系:深化传统期现结合、发展期权工具应用、与期货公司合作降低研究成本并实现信息共享[9] - 国内期货市场已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铸造铝合金的完整风险对冲体系,构建了铝产业链全覆盖的衍生品产品体系[8] 行业供需与市场展望 - 供应端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临近天花板,产能利用率高企,未来供应弹性低;海外电力供应限制长期存在,供应增量不确定性大[6] - 需求端家电等传统消费有支撑,新能源汽车、电网改造、互联网数据中心及机器人等新兴行业需求持续上升,电解铝年度需求增速或维持在2%[6] - 中期电解铝供需格局偏紧对价格形成支撑,铝价中枢有望继续上移[6] - 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解铝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当前利润居有色金属行业前列,四季度有色金属板块有望维持强势[5] 转型与发展路径 - 在资源瓶颈和双碳目标约束下,中国铝产业的深度国际化发展与绿色发展成为新趋势和必然方向[2] - 企业可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以质量提升构建核心优势,并与供应端签订长期协议以平抑价格波动风险[6] - 建议通过建立期货公司、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培训联盟,加强期货人才培养,推动区域性特色品种市场开发,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4] - 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则制定能力,而非交易量[5]
“四川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一封告知函引发市场关注→
期货日报· 2025-10-17 07:40
本周三,一封告知函成为钢铁市场的焦点。 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期川渝地区部分钢厂给代理商发出了稳价通 知函,这背后与8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和钢厂利润持续下滑不无关系。四川作为内陆地区,其物 流成本相对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地钢铁企业的市场份额,但也使钢材价格容易受到外部因素 影响。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影响,外部钢铁资源大量进 入川渝地区,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成都和上海地区的螺纹钢价差自去年10月下旬的290元/吨收窄至60 元/吨附近。另外,10月第二周成都和重庆的螺纹钢社会库存上升至44.47万吨,去年同期仅13.84万吨。 中信建投(601066)期货钢材研究员张少达表示,8月以来全国建材价格普跌,累计跌幅超200元/吨, 钢厂生产利润大幅收缩,经营压力显著增加。在行业"反内卷"背景下,钢厂维持市场良性运转的意愿强 烈。近两年四川地区供需格局出现了显著变化,周围省份钢厂增产较多,大量资源流入四川,且呈现逐 年增加的态势,对当地价格带来较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螺纹钢需求依然疲弱,高频需求指标延续低位运行,最近一周表观需求为 ...
刚刚,突破4350美元/盎司,金价再创新高!特朗普:将与普京在布达佩斯举行会晤
期货日报· 2025-10-17 07:38
地缘政治与外交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长时间通话,讨论结束俄乌冲突及后续俄美贸易议题,双方同意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面对面会晤 [1] - 特朗普称通话"富有成效"且"取得很大进展",美俄高级别会晤将于下周举行,由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率领代表团,具体地点待定 [1] -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特朗普提议在布达佩斯会晤,普京表示支持 [2]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证实会晤计划并表示"我们准备好了" [3] 黄金市场表现与机构动态 - 现货黄金价格大涨,盘中一度突破4378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报4356.13美元/盎司 [4] - 上海黄金交易所提示国际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建议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合理控制仓位 [6] - 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贵金属市场波动较大,要求相关单位提示投资者理性投资 [6]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提示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建议投资者基于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6] - 工商银行5天内两次发布风险提示,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避免单一重仓黄金,可通过定投方式配置黄金资产 [6] - 中国银行从15日起将积存金产品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 [6] - 世界黄金协会表示黄金总体持仓依然处于低位,散户黄金投资占全球资产比重在2%以下,央行黄金占外汇储备总量比重在30%以下,远未触及1980年历史高位 [7][8] 美联储政策与利率展望 - 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美联储应降息50个基点,但预计实际将降息25个基点,认为降息幅度分歧在于速度而非最终目标 [9] - 米兰指出长期收益率下降表明市场认为美联储降息正确,主张未来数月大幅降息以保护美国劳动力市场,年内累计降息幅度需达125个基点 [9] - 美联储理事沃勒支持先降息25个基点观察市场反应,认为降息是正确举措 [10] - 沃勒提到美联储《褐皮书》未显示经济蓬勃发展,预计今年年底美国GDP可能走弱 [11] A股市场表现与影响因素 - A股三大指数10月16日呈现分化走势,上证综指涨0.1%报3916.23点,深证成指跌0.25%报13086.41点,创业板指涨0.38%报3037.44点,科创50指数跌0.94%报1416.58点 [12]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417亿元,近4200只个股下跌 [12] -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表现分化,沪深300股指期货(IF)和上证50股指期货(IH)分别上涨0.38%和0.80%,中证500股指期货(IC)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IM)分别下跌1.01%和0.95% [12] - 权重蓝筹股表现坚挺,煤炭、银行和食品饮料板块涨幅靠前,支撑指数上涨,而电子、AI等成长板块调整导致中小盘成长股跌幅较大 [12] -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美股大幅下跌,科技股承压,风险情绪对A股成长型股票带来不利影响 [13] - 当前A股交易过热迹象明显,市场拥挤度偏高,增量流动性由融资盘主导,具有"追涨杀跌"特征,贸易摩擦升级可能成为阶段性调整催化剂 [13] - 海通期货认为市场风格趋于保守,小市值标的表现相对较弱,但居民存款入市潜力很大,中期调整后风格将重新切换至激进状态 [14]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接近100%,12月可能再次降息,为我国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打下基础,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偏好权益类资产 [14] - 我国居民存款高达160万亿元,向资本市场转移趋势明显,后续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措施及三季报盈利质量与指引变化 [14]
苯乙烯期价创5年来新低!持续下跌的原因是?
期货日报· 2025-10-17 07:38
苯乙烯价格下跌原因 - 苯乙烯期货价格自2025年6月下旬从7831元/吨高位下跌,于10月16日创5年新低至6437元/吨 [1] - 油价大幅下跌是重要拖累因素,地缘风险溢价回落、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原油供应增长及需求旺季结束导致供应过剩,多重利空共振 [1] - 宏观扰动及欧佩克+增产等因素使油价持续下行,带动化工品价格集体下跌 [1] 苯乙烯基本面疲弱 - 苯乙烯港口库存持续上升,上游纯苯供需边际转弱,对价格形成压制 [2] - 苯乙烯供应维持高位导致库存高企,尽管9月中旬检修增加使产量边际回落,但需求同步回落,整体供需宽松 [2] - 截至10月中旬,苯乙烯华东港口库存维持在接近20万吨的偏高水平,为近5年最高,去年同期仅约4万吨 [2] 上游纯苯基本面分析 - 纯苯港口库存从1个月前高位13.4万吨持续下降至9万吨,但需求见顶预期强烈 [3] - 纯苯下游主要品种深陷亏损,开工率可能下滑,纯苯需求后期大概率同步下滑 [3] - 上游纯苯隐性库存依然偏高,且库存多集中于苯乙烯工厂 [3] 产业链整体格局 - 纯苯—苯乙烯—三大合成材料各环节库存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库存压力需时间缓解 [3] - 下游三大合成材料仍保有一定利润空间,尚未触及全行业亏损状态 [3] - 考虑到原油处于增产周期且终端消费未见好转,苯乙烯成本支撑预计偏弱,短期内保持高供应、高库存和弱需求格局 [3] 后市展望 - 苯乙烯行情短期反转难度较大,受英国对华制裁影响,裕龙石化发货可能受阻倒逼装置降负,价格有望阶段性反弹,但中期累库预期仍将压制价格 [4] - 期价反转需油价重心上移、上游纯苯基本面好转及下游订单好转,需关注新装置投产节奏、计划外装置变动及下游订单情况 [5] - 随着苯乙烯非一体化装置亏损加剧及一体化装置毛利偏低,装置降负及检修增加,产量大概率下降,库存后期大概率下降,估值处于低位,但油价存在下行预期且仍有新产能投放,期货盘面较难形成反转行情 [5] - 行情反转决定因素包括苯乙烯供应大幅收缩、纯苯进口不及预期及终端消费超预期改善带动产业链去库存,明年上半年苯乙烯期价有望进入上行通道 [5]
各方共话铝产业风险管理与转型路径
期货日报· 2025-10-17 00:04
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论坛主题为期现融合助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于10月16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 - 论坛由期货日报和产业服务联盟主办,并得到行业协会及多家期货公司支持,汇聚了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产业龙头代表 [1] - 铝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支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以及市场价格波动、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 [1] 宏观环境与行业趋势 - 全球宏观经济增长结构性放缓,逆全球化思潮、地缘冲突及大国博弈重塑大宗商品贸易流向和供应链模式 [2] - 在资源瓶颈和双碳目标约束下,中国铝产业的深度国际化发展和绿色发展成为新趋势与必然方向 [2]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日益复杂,必须高度重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冲击 [2] 期现融合的价值与现状 - 将期货工具与现货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可帮助铝企锁定成本、管理库存,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经营利润,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 - 铝期货和现货已形成良好互动,铝企业深度参与沪铝期货,提升了市场有效性,促进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功能 [3] - 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进行期现融合操作,已成为控制风险、挖掘超额利润的关键,建议贸易商转向基于数据的基差交易 [3] 期货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建议 - 期货服务铝产业的挑战包括部分企业对期货认识不足、复合型人才缺口突出、交割品与新兴产品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 [4] - 建议通过建立培训联盟加强期货人才培养,推动区域性特色品种市场开发,并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 [4] - 产业企业可与风险管理公司合作,尝试使用期权工具等更灵活的风险管理方式,大型企业可运用定制化场外期权 [4] - 增强国内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的核心在于规则制定能力,而非交易量 [4] 未来展望 - 期货市场需成为铝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枢纽与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引擎,这对金融衍生品创新是挑战也是机遇 [3] - 媒体与联盟致力于发挥桥梁作用,推动金融资源更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期现结合理念在铝产业落地生根 [5]
期现结合赋能铝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
期货日报· 2025-10-17 00:04
行业现状与展望 - 电解铝行业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高景气周期,当前利润居有色金属行业前列[1] - 供应端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临近天花板,产能利用率高企,未来供应弹性较低,海外受电力供应限制,全球供应仅能维持刚性增长[1] - 需求端家电等传统消费有支撑,新能源汽车、电网改造、互联网数据中心及机器人等新兴行业需求增长,年度需求增速或维持在2%[1] - 中期电解铝供需格局偏紧对价格形成支撑,铝价中枢有望继续上移[1] - 展望四季度,受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新经济需求保持韧性推动,有色金属板块有望维持强势[1] 企业应对策略与风险管理 - 铝加工企业面临订单不足压力,可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以质量提升构建核心优势[2] - 风险管控需积极开拓订单来源,并与供应端协商签订长期协议以平抑价格波动风险,创新定价模式[2] - 现代贸易商需转变思维,从依赖现货赌方向的被动模式,升级为利用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和机会捕捉的主动管理模式[2] - 实体企业可构建三级进阶式风控体系:深化传统期现结合、发展期权工具应用、与期货公司合作降低研究成本实现信息共享[5] 期现融合实践与价值 - 贸易企业使用衍生工具走在前列,基差交易成为核心盈利模式,基于对本地供需、库存周期和市场情绪的深度理解赚取稳定利润[3] - 国内期货市场已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铸造铝合金的完整风险对冲体系,构建了铝产业链全覆盖的衍生品产品体系[3] - 近3年河南省内企业参与期货交易规模年增长率达23%,去年通过期货工具规避价格风险超120亿元[4] - 期货市场正从价格发现工具升级为产业资源配置枢纽,期现融合成为铝产业穿越周期的强大引擎[4][5] 区域产业发展 -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大省,电解铝、氧化铝、铝材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领先地位[4] - 河南先进铝基材料产业以科技突围、绿色重构、数智赋能为战略支点,对河南省工业利润增长支撑作用显著[4]
多晶硅价格显著回升,产能调控政策即将出台?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58
多晶硅期货价格走势 - 多晶硅期货主力2511合约连续两日收涨,市场看多情绪升温[1] - 期货价格此前快速下跌,2511合约最低跌至47720元/吨,国庆假期后现货价格小幅上涨,盘面贴水现货幅度较大,为期货价格上涨提供驱动[1] - 10月15日多晶硅现货价格趋稳,N型致密料均价为50000元/吨[1] 产能调控政策预期 - 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行业权威人士证实确有调控政策将出台[1] - 多晶硅市场已对产能调控预期进行充分计价,相关政策落地需要时间[1] - 若产能调控政策能及时出台且产能出清路径明确,市场看多情绪会进一步升温[1] - 多晶硅能耗相关征求意见稿已发布,后续收储等措施也可能逐步推进,市场仍受政策预期主导[1] 行业供需基本面 - 当前多晶硅市场仍保持供过于求的格局,若后续政策预期未能落地,市场交易逻辑将回归“弱现实”[2] - 10月全球多晶硅排产13.33万吨,硅片排产61.92GW,多晶硅减产情况不及预期导致社会库存或继续累积[2] - 硅片排产超预期增加使单月供应过剩幅度有所收窄,但行业隐性库存偏高,全行业库存总量约27.7万吨[2] - 从10月排产数据看,市场呈供增需减态势,硅片排产下降后投机情绪降温,硅料上游库存持续累积[2] 价格支撑与市场情绪 - 限销政策导致多晶硅现货货源趋紧,增强了硅料厂的挺价意愿,但下游厂商对高价货源接受度不高,抑制采购需求[2] - 在基本面偏弱情况下,市场后期仍有累库压力,若行业开工率下降,当前价格将得到有力支撑[3] - 若11月政策预期兑现且供需平衡表得到修复,多晶硅的价格表现值得期待[3] - 在政策内容明确前,预计多晶硅价格以区间震荡为主[3] 未来供需展望 - 11月多晶硅减产规模预计将大于硅片,届时供需平衡表有望得到修复[3] - 四季度市场核心矛盾是弱需求导致现货利润承压,加之供应压力较大,供过于求格局难以根本改变,上涨行情难以持续[2]
广州期货:避险需求升温,黄金延续涨势
期货日报· 2025-10-16 08:56
贵金属价格表现 - 年初以来沪金价格上涨约55%,沪银价格上涨约57% [1] - 外盘COMEX金价上涨约59%,COMEX银价上涨约75% [1] - 伦敦现货银价升至约52美元/盎司高位 [2] 价格上涨核心驱动因素 - 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停摆及经济衰退忧虑共同点燃市场避险情绪,推动投资者增持黄金白银 [1] - 美联储开启降息导致利率环境整体下滑,增强贵金属作为零息资产的配置吸引力 [1] - 全球央行战略购金行为提供结构性支撑,2025年8月有七个国家央行分别增持2吨或以上黄金 [2] - 我国央行连续十一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8月末为7402万盎司 [2] - 市场对美联储加速转向宽松存在强烈预期,预计10月降息25BP概率为95.67%,12月累计降息50BP概率为94.64% [3] 市场特定动态 - 伦敦白银市场面临阶段性挤仓风险,出现流动性紧缺和地区溢价上升现象,部分交易者空运白银至伦敦补充库存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暗示可能停止缩表并保留10月降息可能性 [3] - 美联储9月议息纪要显示大多数官员认为年内进一步放松政策可能是合适的 [3] 地缘政治环境 - 中东局势出现缓和信号,多国领导人签署文件为停火协议提供担保,以色列与哈马斯进行谈判 [2] - 俄乌冲突持续、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发生交火,全球地缘风险仍处于高位 [2] 后市展望 - 多重利多因素共同构筑贵金属强势格局,包括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美联储宽松政策及央行持续增持 [4] - 在核心驱动因素清晰且短期催化剂可能进一步发酵的情况下,贵金属价格中期上行走势预计维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