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不断“买买买”!雅创电子又出手!标的深陷亏损,增值率达467%!
IPO日报· 2025-06-25 16:27
收购交易 - 雅创电子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2.98亿元收购上海类比37.0337%股权,交易价格较三个月前预案"不超过2亿元"大幅提升,标的公司评估增值率高达467.34% [1] - 交易完成后上海类比预计将成为参股公司,不涉及股权变更 [1]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此次收购是雅创电子从分销商向芯片设计厂商战略转型的关键落子 [3] - 公司2019年收购韩国Tamul电源管理IC业务后进入芯片设计领域,此后通过"自研+并购"双轮驱动构建模拟芯片设计能力,包括2022年以2.4亿元收购欧创芯60%股权,2023-2024年分批次收购威雅利电子87.76%股权 [4] - 自研IC业务已形成马达驱动IC、LED驱动IC、LDO及DC-DC四大产品线,产品通过车规认证并进入吉利、比亚迪、小鹏、蔚来等主流车企供应链 [4] 财务表现 - 自研IC业务销售额从2020年0.43亿元跃升至2024年3.48亿元 [5]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从2020年10.98亿元上涨至2024年36.10亿元,涨幅接近230%,归母净利润从0.6亿元上涨至1.24亿元实现翻倍 [5] - 电子元器件分销仍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分销收入32.51亿元占总营收90.06% [6] 标的公司情况 - 上海类比成立于2018年,在汽车智能驱动芯片与信号链芯片领域建立护城河,车规高低边驱动芯片量产超20款,车规电机驱动芯片覆盖1至8通道 [9] - 产品已进入智能配电、空气悬架、域控制器等高端汽车电子系统,2024年汽车电子领域贡献近50%营收 [9] - 成立至今量产芯片超300款,客户超700家,芯片出货量超1亿片,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亏损1.04亿元和0.16亿元 [10] 收购逻辑与行业趋势 - 收购实现技术互补与市场协同,上海类比的技术积累将补足雅创电子产品矩阵短板 [10] - 供应链整合将强化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保障产能稳定性 [10] - 行业近年并购频繁,如上海贝岭3.6亿元收购矽塔科技、必易微收购动芯微电子、晶丰明源7.56亿元全资控股凌鸥创芯,显示国内模拟芯片企业正通过并购加速技术积累与市场扩张 [11][12]
重大资产重组!这家果汁公司要跨界工程设计!
IPO日报· 2025-06-24 20:59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 国投中鲁拟向控股股东国投集团等相关方发行股份购买电子院控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控股股东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标的资产电子院背景 - 电子院成立于1953年,原属部委管辖,2009年并入国投集团,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和智慧城市领域,具备电子工程核心技术及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能力 [4] - 国投集团直接持股54.1%,其他股东包括大基金二期、宁波新世达壹号、广州产投建广等 [4] - 电子院曾于2023年11月启动IPO辅导但未递交申请 [4] 国投中鲁主营业务与跨界性质 - 公司主营浓缩果蔬汁(浆)生产销售,浓缩苹果汁占比超75%,8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日澳等市场 [5] - 本次收购为跨界进入电子工程设计领域,可能使公司成为半导体产业参与者 [6][8] 公司财务表现与收购动机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1.48亿元增至19.87亿元,但净利润波动大,2020年亏损1.21亿元,2022年盈利1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至2024年的0.38亿元 [9]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3.65%但净利润同比降49.75%,主因产品售价下行、成本增加及欧洲子公司亏损 [10] - 此次收购是公司近五年首次重大并购,上一次尝试为2014年拟20.5亿元收购江苏环亚但因税务问题终止 [10]
再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咋回事?会不会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6-24 20:59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公司表示日常经营正常,业务有序开展,将积极配合调查[1] 历史违规记录 - 2021年5月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3] - 2019年初至2020年8月通过子公司与境外主体开展业务时存在虚假记载[3] - 未将部分境外主体纳入合并报表,未对关联交易进行抵销处理[4] - 导致2019年年报、2020年各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4] 财务造假详情 - 2019年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成本1.80亿元,虚减净利润105万元(占比1.65%)[5] - 2020年一季报虚增营收8931万元(占比27.08%),虚增成本8992万元,虚减净利润58.9万元(占比8.89%)[5] - 2020年半年报虚增营收1.19亿元(占比20.63%),虚增成本1.20亿元,虚减净利润68.4万元(占比2.99%)[5] - 2020年三季报虚增营收1.49亿元(占比14.96%),虚增成本1.50亿元,虚减净利润93.6万元(占比2.76%)[5] - 公司被罚款100万元,相关高管被警告并罚款[6] 公司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为环保型增塑剂及稳定剂产品,涉及生物质能源领域[8]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12.30亿、19.16亿、32.11亿、26.66亿、12.74亿元[9]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6.98%和52.23%[9]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40亿、1.03亿、-0.46亿、-0.05亿、-3.73亿元,连续三年亏损[9]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61.35%升至2024年的80.45%[10] 退市风险分析 - 虽连续三年亏损但营收未触及财务类退市条件[10] - 当前股价50.54元,市值38.83亿元,暂不存在面值和市值退市风险[10] - 可能面临重大违法退市风险[11] - 2024年退市新规降低财务造假退市门槛,新增1年严重造假退市情形[11] - 若此次调查证实存在虚假记载且触及新规标准,可能被强制退市[11]
两“小巨人”联手!股价提前涨停!
IPO日报· 2025-06-24 15:08
并购交易公告 - 邵阳液压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承航锐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股票自6月23日起停牌,预计在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2] - 两家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专注于液压系统和高端锻件制造 [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邵阳液压前身为1968年成立的邵阳液压件厂,2021年10月登陆创业板,是国内三大液压产品配套基地之一 [4] - 停牌前公司股价表现亮眼,6月20日涨停报31.90元/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09.46% [2] - 此前刚终止1.5亿元定增计划,可能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铺路 [4] 财务表现与业绩压力 - 2023年营业总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8.32%,归母净利润657.8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6.88% [4] - 2024年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7.33%,但净利润639.66万元同比下降2.76%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108.38万元同比增长3.31%,归母净利润81.13万元同比下降49.45% [6] - 毛利率从2017年的34.33%降至2024年的21.77%,下降12.56个百分点 [6]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公司提出三大盈利提升策略,此次收购是"推进具备业务与技术协同性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地 [8] - 新承航锐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的高端锻件制造能力与邵阳液压的液压系统优势可形成互补 [11] - 双方技术融合有望提升军工、新能源装备等共同目标市场的关键部件国产化能力 [11] 标的公司情况 - 新承航锐成立于2004年,具备高端锻件制造能力,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多种特种材料 [10] - 2025年成功交付国内首台630℃超超临界汽轮机用大型锻件,实现技术突破 [11] - 原计划独立上市,2023年底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IPO辅导协议,实控人为邓红新及其配偶凌俊 [12]
一大波公司,即将退市……
IPO日报· 2025-06-23 21:19
退市公司概况 -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ST锦港)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股票将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1] - 截至2025年6月23日,已有10家上市公司收到终止上市决定,包括*ST中程、*ST锦港、*ST恒立等,其中8家因财务类退市,2家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8] - 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期间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交易类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公司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3] 退市原因分析 - 10家锁定退市的公司中,8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2家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8] - 退市潮主要源于2024年年报披露后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以及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的严格监管 [10] - 例如广道数字因2018-2024年虚构业务虚增营收,最高虚增比例达当期报告金额的99.39%,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1] 退市公司具体信息 - *ST恒立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6][7] - *ST人乐将于2025年6月13日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3日 [7] - 2025年以来A股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5家触及面值退市,3家触及市值退市,2家主动申请退市,2家因重大违法退市,1家被吸收合并 [12][13]
中金资深投资人离职创业,现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6-23 21:19
威沃敦石油科技 - 公司主营业务为油气开采储层改造专用助剂及工具产品,主要客户为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下属分子公司 [3]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6亿元、1.71亿元、1.66亿元、2.25亿元,2023年出现下滑 [3] -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715.11万元、2600.71万元、1487万元、3200.56万元,2022-2023连续两年下滑 [3] - 控股股东何伟与段小丽夫妻合计控制公司70.04%股份 [4] - 何伟为西南石油大学名誉校友,曾任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油化厂厂长 [5] 爱思达航天科技 -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及功能产品,主要产品为火箭整流罩 [6] - 2024年已助力商业航天火箭公司完成10次成功发射,累计助力中国民营商业航天28次成功发射 [7] - 2018-2022年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数亿元,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深创投等 [8][9][10] - 董事长张毅合计控制公司34.7875%股份 [11] 信诺维医药科技 - 公司聚焦肿瘤精准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已有10款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12] - 创始人强静曾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参与多个医药企业上市项目 [12] - 累计融资超2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杏泽资本、乐普医疗等 [13] 中科创新技术 - 公司为无损检测装备制造商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1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亿元、1.8亿元和1.91亿元,两年增长15% [14] 友邦散热器 - 公司为国内变压器用散热器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8.9% [15] - 2024年出口占比超过35%,客户包括日立能源、西门子能源等全球头部变压器厂商 [1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77亿元、3.15亿元 [16] 百迈科医疗科技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手术缝线、介入栓塞材料等手术器械产品 [18] - 核心产品"封创翎"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8% [1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67.59万元、1.74亿元、1.85亿元 [19] 锐牛股份 - 公司为中国农机胶带行业龙头企业,产品配套量国内领先 [20]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8亿元、3.08亿元、2.35亿元、3.06亿元 [21] -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590.12万元、6849.91万元、2913.72万元、5764.88万元 [21]
一口气收购4家公司!渤海汽车股价醉了!
IPO日报· 2025-06-23 21:19
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子公司股权,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及莱尼线束5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复牌后股价先涨停后连续两日跌停,累计跌幅超20% [2] 业务整合与拓展 - 交易前公司主营活塞及组件、轻量化零部件等,交易后将新增汽车外饰件、座椅骨架、电子产品及线束业务,形成"保险杠+座椅+线束+智能网联"的完整布局 [3][5] - 标的公司中北汽模塑2024年营收53.84亿元、净利4.54亿元,智联科技2023-2024年连续亏损(净利分别为-2695.70万元、-3253.21万元),四家公司合计贡献营收超58亿元,按持股比例测算净利约5.38亿元 [3] - 公司称交易将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优化资产总额、净资产及盈利指标 [3] 历史并购与转型 - 2015年纳入北汽体系后多次并购,包括2016年收购发动机部件公司、2018年收购德国TRIMET铝制结构件企业(后更名BTAH),从活塞制造商转型为覆盖动力总成、底盘、热交换及电子系统的综合零部件企业 [5] 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归母净利分别为-0.90亿元、-0.62亿元、-1.99亿元、-12.64亿元,2024年亏损同比扩大535.66%,创上市20年最差纪录 [6] - 2024年巨亏主因德国子公司BTAH受俄乌冲突、汽车销量下滑及成本上涨拖累,2025年Q1营收同比降13.8%至9.97亿元,但因BTAH破产冲回部分计提实现扭亏(净利55.68万元 vs 去年同期-4523万元) [6][7] - 潜在风险包括标的估值未定可能形成大额商誉,以及智能网联企业与传统制造业务的整合难度 [8][9]
清华学霸创业!蚂蚁、英特尔参股!估值涨70倍!
IPO日报· 2025-06-23 13:41
公司概况 - 极智嘉科技成立于2015年,专注智能仓储物流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拥有全品类物流机器人系统,业务覆盖亚太、欧洲和美洲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向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56000台AMR,服务超800家终端客户(含63家财富500强企业),部署项目超1500个 [3] - 连续六年蝉联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9.0%,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约1%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52亿元、21.43亿元、24亿元,呈稳步增长趋势 [4] - 同期年内亏损从15.67亿元收窄至8.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从8.21亿元大幅减少88%至9224万元 [4]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17.7%增至2024年的34.8% [5] 业务结构 - 核心收入来源于AMR解决方案(仓储履约、工业搬运)销售 [6] - 2022年起连续三年超7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成为继大疆、Insta360之后又一全球化中国机器人企业 [6] 资本运作 - 2024年终止A股上市辅导后转战港股,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合保荐人 [1][3] - 2016-2022年完成十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从2.1亿元增长至150亿元,6年增长70倍 [8] - 主要股东包括郑勇(7.19%)、蚂蚁集团(4.93%)、云晖资本(5.06%)、英特尔(0.63%)等 [9][1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郑勇为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双硕士,曾任职ABB、新天域资本,深耕机器人及投资领域 [8] - 创始团队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21.7%股权,拥有55.36%投票权 [10]
南京抢“哥”权,“十三妹”笑收泼天流量
IPO日报· 2025-06-23 13:41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图源:直播画面截图 "球进了!"小潘在微信对话框那头,兴奋地告诉笔者,然而不到一分钟,这个兴奋劲就没了,她沮丧地说,"越位了,不算。" 全场补时第2分钟,常州队球员禁区外神来一脚,足球直奔球门而去,然而南京队守门员如天神下凡,一个侧身鱼跃扑球,足球脱手,却慢慢撞在了立柱 上……6月21日,常州队主场对南京队的比赛,比分定格在0:4。那夜的雨,浇湿了小潘,也熄灭了她家乡足球队进球的希望。 图源:直播画面截图 "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经此一战,南京队排名"苏超"联赛首位(原榜首南通队少赛两场以一分之差排第三),靠净胜球优势暂 时夺回"南哥"之位。 而常州队5连败,失11球进0球,在"苏超"13支球队中,稳坐第十三,被其他兄弟姐妹笑称"十三妹"。 自"苏超"联赛伊始,"南哥"就成为全国球迷的热梗,毕竟它象征"江苏的领头羊"地位,此次南京队4-0大胜常州队后登顶,使得它长舒一口气,毕竟作为省 会城市,压力实在有点大。如果"南哥"地位被南通抢去,面子上确实有点搁不下:经济实力长期被苏州压制,现在连优育竞技也不敌小兄弟南通。所以南 京队这次请了职业球员参赛 ...
定了!这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IPO日报· 2025-06-20 21:44
*ST锦港终止上市事件 - 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 股票将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18日 退市原因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2]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财务造假细节 - 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22.46% 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 占比65.96% 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 占比62.05% [2] - 2018-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86.24亿元 其中2018年21.2亿元 2019年39.47亿元 2020年24.82亿元 2021年0.75亿元 [3] - 2018-2021年累计虚增利润1.79亿元 其中2018年0.21亿元 2019年0.39亿元 2020年0.44亿元 2021年0.75亿元 [3] - 2018-2024年连续7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4] A股退市市场情况 - 2025年以来A股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 其中5家触及面值退市 3家触及市值退市 2家主动申请退市 2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家因吸收合并退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