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这家公司理财占净利“半壁江山”!现要重大资产重组!
IPO日报· 2025-08-05 08:32
芯导科技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收购吉瞬科技100%股权和瞬雷科技17.15%股权,交易价格暂定4.026亿元 [1] - 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5000万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直接/间接持有两家标的公司100%股权 [3] 标的公司背景 - 吉瞬科技为瞬雷科技控股股东(持股82.85%),无实际经营,盛锋系实际控制人 [7] - 瞬雷科技主营车规级/工业级功率半导体产品,覆盖TVS、MOSFET等,已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 [8] - 2023-2025H1标的公司营收分别为1.95亿元、2.17亿元、1.04亿元,净利润2526万元、3879万元、1861万元 [10] 交易细节与业绩承诺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关联交易或重组上市 [9] - 转让方承诺标的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3500万元、3650万元、4000万元 [11] - 公司上市后首次重大资产重组,8月4日股价上涨11.47%至69元 [4][10] 战略协同与业绩背景 - 标的与公司同属功率半导体行业,业务协同性强,可助公司拓展汽车电子等新领域 [13]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3.36亿元、3.2亿元、3.53亿元,净利润1.19亿元、0.96亿元、1.11亿元,近年净利润约50%依赖投资收益 [15][16]
毛利率暴跌至个位数!这家公司筹划控制权变更
IPO日报· 2025-08-04 20:0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陈坤江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停牌前股价为6 86元/股,总市值29 56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动 - 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五位新进、五位退出、两位增持 [7] - 新进股东包括刘金霞(300万股)、代学荣(229万股)、叶秋雨(208 5万股)等自然人 [7] - 邱佳芬大幅增持150 61%,持股量增至581 4万股,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610万元,同比增长207 34%,归母净利润194万元,扭亏为盈 [8] - 2019-2024年持续六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58亿元、-0 49亿元、-1 05亿元、-0 77亿元、-0 67亿元及-0 58亿元 [10] - 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至2024年底的近90%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2019年0 31亿元下滑至2024年-0 44亿元 [12] 主营业务与毛利率 - 主营业务为音视频技术全链条服务,2024年广电系统集成及服务营收占比96 7%(1 44亿元),但毛利率仅3 55% [14][16] - 2024年产品毛利率暴跌83%,从28 83%降至4 81%,为2016年以来首次跌破20% [14] - 行业竞争导致价格战,公司承接低毛利项目拉动营收增长18 42%,但严重拖累盈利 [16] 新兴业务拓展 - 公司向游戏及云服务、VR/MR、虚拟数字人等多元化数字应用转型 [17] - MR沉浸式体验店因开业延迟及推广不足,2024年收入仅70 86万元,同比下滑74 39% [19]
两年亏损3.07亿!麦济生物估值增近45倍
IPO日报· 2025-08-04 10:02
公司概况 - 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炎症与免疫性疾病领域 [5] - 公司目前尚无产品上市,核心产品为MG-K10,是一款具有"同类最佳"潜力的自主研发长效抗IL-4Rα抗体 [5] 核心产品与管线 - MG-K10的首发适应症是特应性皮炎(AD),全球受累人群不少于2.3亿,中国患者总数约3609万,其中中重度患者约962.5万 [5] - 除MG-K10外,公司两条自研管线已进入临床阶段:MG-014针对TSLP,瞄准哮喘与COPD;MG-013为抗MASP-2单抗,靶向凝集素补体通路 [6] - 公司另有MG-012、MG-015、MG-018、MG-208及MG-242几款临床前候选产品正在推进 [7] 财务表现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72.2万、2.4万和0元,净亏损分别为2.53亿、1.78亿和2730千万 [7] - 2023年收入主要来自一次性技术服务,2024年几乎"零收入",两年研发费用高达1.66亿元、1.5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合计约3.07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未录得任何收入,单季研发开支2430万元,继续亏损 [8] 融资与估值 - 2017年初天使轮估值5800万元,2025年5月Pre-IPO轮投后估值达26.4亿元,8年间增长近45倍 [9][10] - 控股股东张成海直接持股29.24%,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股13.41%,合计持股约42.65% [10]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康哲药业(8.13%)、湖南国创(6.59%)、天瑞丰年(6.36%)、上海张江(6.13%)等 [10]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依据港交所第18A章规则申请上市,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 [8] - 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MG-K10、MG-014、MG-013的临床试验,以及其他临床前及发现阶段资产的研发 [11]
三年亏近八亿!这家独角兽却估值百亿!两家上市公司是股东!
IPO日报· 2025-08-03 10:06
公司概况 - 视涯科技进入科创板IPO问询阶段,距离上市更近一步 [1] - 公司为合肥新增独角兽企业,估值不低于100亿元,但尚未实现盈利,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9亿元,专注于新一代半导体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具备"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 [5] 核心技术与产品 - 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提供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5] - 研发了硅基OLED强微腔技术、硅基OLED串扰截断技术、硅基高光效叠层OLED全彩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5] - 2024年全球XR设备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中,索尼排名第一(50.8%),视涯科技排名第二(35.2%),境内第一 [5] 募资计划与用途 - 拟募资20.15亿元,其中16.09亿元用于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4.0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顾铁,通过上海箕山及其控制主体合计控制公司29.36%股份,特别表决权设置使其控制表决权比例为61.79% [6] - 顾铁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博士,曾主导奕瑞科技科创板上市,目前担任奕瑞科技董事长、总经理 [6] - 未来将向关联方奕瑞科技采购生产所需微显示晶圆背板,并签署协议保障产能 [6]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5.59%、76.62%、73.61%,客户集中度较高 [7] - 精测电子和歌尔股份为第二、第三大股东,同时也是供应商,存在关联采购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5% [10] - 核心产品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收入占比从2022年61.71%提升至2024年79.7% [10]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 [10] - 战略产品开发收入占比不超过10%,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1.36%降至12.98% [10] - 核心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19.14%上升至2024年21.52% [1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分别为10.39亿元和5.12亿元,折旧成本较高 [11]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23亿元、-2.87亿元、-0.76亿元 [11]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分别为8.76%、10.15%、6.82%,偿债压力较小 [12] 行业地位与估值 - 2023年《合肥市独角兽企业榜单》中估值111亿元,位列合肥第7家独角兽 [8] - 2024年《2024全球独角兽榜》中以15亿美元估值入选,为合肥三家新增独角兽之一 [8]
国科天成8.8亿可转债获受理,加速布局四核心项目
IPO日报· 2025-08-02 10:03
行业技术发展 - 红外光电技术(包括红外成像、激光雷达、智能感知等)在防务、工业、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加速渗透[2] -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作为主力产品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民用安防、工业检测、车载夜视等领域[10] 公司融资动态 - 国科天成在上市不足一年之际提出可转债发行申请,总额不超过8.8亿元,债券期限六年[3][4] - 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五个项目,包括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超精密长波红外镜头产线建设、近红外APD光电探测器产线建设、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30亿元、7.02亿元、9.61亿元[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1.27亿元、1.73亿元,呈现快速发展态势[6] 募投项目细节 -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建设项目投入2.2亿元,占比25.07%,旨在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10] - 超精密长波红外镜头项目投入1.59亿元,占比18.08%,瞄准红外成像系统核心组件市场[10] - 近红外APD光电探测器和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合计投入2.68亿元,布局激光雷达、通信、医疗、科研等领域[10] - 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6.34%(2.32亿元),用于缓解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压力[10] 公司业务定位 - 专注于红外光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产品覆盖防务、工业检测、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5]
商业航天独角兽要IPO!“国家队”支持!
IPO日报· 2025-08-02 10:03
优邦科技 - 公司主营电子装联材料及自动化设备,产品包括电子胶粘剂、电子焊接材料、湿化学品、自动化设备四大板块,应用于智能终端、通信、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 [4] - 2020-2023H1营收分别为4.19亿元、5.89亿元、8.54亿元、3.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63.57万元、4959.06万元、7739.16万元、3554.39万元 [7] - 鸿海及富士康连续多年为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0年12.99%升至2023上半年27.67% [8] - 控股股东郑建中直接持股21.1%,通过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控制表决权38.15% [8] - 曾于2023年9月申报深交所IPO但撤回,现更换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再次冲刺 [5][7] 蓝箭航天 - 国内商业航天独角兽,估值200亿元(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418位),拟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0][14] - 核心业务为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及运营,全球第三家掌握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的商业企业,2023年成功发射全球首枚入轨液氧甲烷火箭 [11] - 创始人张昌武(清华硕士)持股14.68%,累计融资超70亿元,最新一轮获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12][13] 艺妙神州 - 基因细胞药物研发企业,聚焦恶性肿瘤治疗,拥有8项CAR-T新药临床试验批准及北京首张基因细胞药物生产许可证 [16] - 研发管线覆盖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与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机构合作临床研究,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 [17] - 创始人何霆(清华背景)控股21.92%,投资方包括水木基金、中关村龙门基金、君联资本等 [17] 川机器人 - 新三板挂牌企业(835015),专注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研发,总专利数超150项,重点布局谐波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 [20][21] - 实际控制人胡天链(机器人大赛冠军)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8.53% [19] - 行业背景:优必选已港股上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多家机器人公司正筹备IPO [21][22] 行业动态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 [10] - 机器人行业上市热潮持续,极智嘉、云迹科技等多家产业链公司筹备港股或A股上市 [22]
下周一上会!无经验项目“硬”募资上千万,夫妻档“掏空”分红又来“补血”
IPO日报· 2025-08-01 12:00
公司IPO募资调整 - 中诚咨询拟在北交所上市 计划募资金额从3.3亿元缩减至2亿元 主要投向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和研发信息化项目[1][2] - 原募投项目中EPC业务拓展(7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6000万元)被剔除 调整后募资规模减少39%[6][7][10][12] EPC业务争议 - 公司计划通过EPC项目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 但缺乏成功项目经验 被北交所三轮问询合理性[8][9] - 公司回应称已签订4.21亿元EPC合同 具备人员技术储备 但最终仍删除该项目[9][10] 财务运作情况 - 2021-2023年累计分红8543万元 实控人许学雷直接持股57.4% 个人获得约4904万元[14][15][17] - 持有1.72亿元理财产品 占总资产28.55% 同时曾计划募资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2][13][17] 股权结构特征 - 实控人许学雷通过直接持股和合伙企业控制86.98%表决权 配偶陆俊虽任董事长但未持股[15][17] - 2023年追加认定陆俊为共同实控人 该变更被北交所重点关注[17] 主营业务构成 - 提供工程造价 招标代理 工程监理 BIM服务等专业技术服务及全过程咨询服务[5] - 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保留 拟投入1.23亿元 占总募资额61.5%[7][10]
停牌!金橙子筹划加码国产替代!
IPO日报· 2025-08-01 12:00
收购交易框架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萨米特光电55%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 股票自7月3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 交易采用"股权+现金"组合支付方式,配套融资同步进行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控股萨米特光电但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4] 公司财务表现 - 一季度实现收入6437万元,净利润1197万元,同比增长73% [5] - 应收账款规模较高: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4368.21万元,占利润比例达143.24%;2024年全年占比112.74%(净利润3049.5万元),2024年中报占比134.06% [6] 标的公司概况 - 萨米特光电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556万元,专注精密光电仪器研发生产 [8] - 掌握高精度快速反射镜系统技术,打破国际封锁,解决"卡脖子"难题 [10][11] - 该技术是光学成像像移补偿关键单元,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成像精度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精密光学仪器市场由国外巨头主导,高端快速反射镜领域被美国诺格、德国SmarAct垄断 [9]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助力公司切入军工、航天、高端制造领域 [12] - 标的公司所处领域技术壁垒高,产品毛利率普遍高于传统制造业,有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12]
过会成功!有大股东套现12亿离场,有大客户削七成采购量,这家公司难题仍在……
IPO日报· 2025-08-01 08:33
行业政策影响 - 风电行业新政策出台,新能源发电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对行业市场规模和电价产生显著调控作用[1] - 2025年新政策可能导致风力发电价格下跌,影响发电企业投资规模并向上游传导价格压力[13] - 政策变化可能引发风电行业增速放缓或市场电价大幅波动,影响公司业绩稳定性[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077994万元、44418159万元和37153398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835354万元、5736500万元和5347603万元,2024年出现下滑[8][9] - 2024年营收下降原因包括产品价格受下游降本及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以及远景能源自产齿轮箱导致销售规模大幅减少[11] - 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中国第二)[7] 客户依赖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报告期内分别为98.86%、95.92%和94.73%,客户集中度极高[14] - 关联销售占比报告期内分别为37.39%、45.43%和43.56%,主要关联方为三一重能和远景能源[15] - 远景能源2024年自产齿轮箱后采购规模同比减少超70%,显著影响公司销售[17] 产能与募资问题 - 上市委重点关注18.8亿元募资扩产计划的合理性及产能过剩风险[18] - 需结合现有产能和订单需求说明募资规模及项目论证是否匹配市场需求[4] 股权变动 - 实控人刘建国与孔金凤合计持股38.98%,控制41.98%股份[20] - 加盛投资在IPO前夕转让全部22.9%股份(对应出资额3000万元),套现12.05亿元[20][22]
拟收购一家新三板公司,利德曼一字板涨停!
IPO日报· 2025-08-01 08:33
公司收购动态 - 利德曼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先声祥瑞不超过70%股份,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结合银行并购贷款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取得先声祥瑞控制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或控制权变更 [1] - 按先声祥瑞当前市值41.89亿元计算,70%股权价值约29.323亿元,而利德曼一季度末账面货币资金仅5.1亿元 [10] 标的公司概况 - 先声祥瑞为新三板挂牌企业(2022年9月上市),主营业务为结核诊断试剂及人用疫苗 [3][4] - 2020-2024年收入保持3.9-6.53亿元区间,净利润稳定在0.95-1.5亿元 [5] - 2023年起在北交所辅导备案,截至2024年7月仍在披露辅导进展 [5] 收购战略意义 - 交易将帮助利德曼新增结核诊断筛查业务,拓展结核治疗一体化及创新疫苗领域 [6] - 标的公司净利润表现显著优于利德曼(2024年先声祥瑞净利1.49亿元 vs 利德曼净亏7510万元) [8][9] 利德曼经营现状 - 2012年上市以来主营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业务,但业绩波动剧烈 [8] - 2020-2024年营收从4.72亿元降至3.7亿元,期间多次出现年度亏损(2020/2022/2024年)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6.61%至7890万元,持续亏损125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