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分会

搜索文档
【库存指数】2025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
乘联分会· 2025-08-01 19:04
行业景气度分析 - 2025年7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同比降2.2个百分点,环比升0.6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显示行业景气度下降 [2] - 47.7%的经销商认为7月车市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超5%,主因补贴退坡、金融返佣下调及促销收缩导致消费者持币观望 [3] - 极端天气、车企高温假及6月冲量后补库动力减弱导致库存水平小幅回落,但暑期旅游热潮和前期订单消化支撑市场热度维持相对高位 [3] 区域与品牌表现 - 区域指数分化明显:北区最高达60.5%,东区59.8%,西区52.9%,南区53.4% [6] - 豪华及进口、合资品牌库存指数环比上升,自主品牌指数环比下降 [9] 分项指标动态 - 7月库存、市场需求、平均日销量、从业人员分指数环比下降,经营状况分指数环比上升 [5] - 经销商面临客流量下滑、购车决策周期延长、库存周转放缓及资金占用压力,新车销售毛利空间受挤压 [3] 政策与市场展望 - 8月车市预计平稳,开学季需求释放、818购车节促销及多地车展将拉动销量,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已下达支持以旧换新政策 [11] - 建议经销商理性预估需求,强化以旧换新政策宣传,降本增效并防范风险 [11] 数据方法论 - 库存预警指数以50%为荣枯线,高于50%反映需求不足和库存压力,指标涵盖市场需求、集客量、成交率等11项核心指标 [12][13] - 调查覆盖全国2000多家4S店及55个主流汽车品牌,样本覆盖北区(北京等8省)、南区(广东等7省)、东区(江苏等6省)、西区(四川等10省) [13][14]
【乘联分会论坛】渝沪汽车工业上半年运行之我见
乘联分会· 2025-08-01 19:04
重庆汽车产业回暖 - 2025上半年重庆GDP达15929.5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5.3%,贡献率29.6% [1] - 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8.4%,拉动力从一季度0.5个百分点升至1.7个百分点,新能源整车增加值增长19.6%,零部件增长11.5% [1] - 摩托车产量362.20万辆增长23.1%,产业增加值增长27.7%,拉动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 [1] - 工业投资增长12.6%,技改投资增长19.4%占工业投资比重33%,新兴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8.93万辆增长25.0% [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占比43.2%,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新注册量增长21.2%,赛力斯等新势力带动配套增长 [2]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助推重庆打造全球竞争力汽车基地 [3] 上海汽车工业改善 - 上半年上海汽车工业营收4028.31亿元增长4.4%,利润90.43亿元下降10.2%(降幅较前5月收窄47个百分点),税金62.98亿元增长25.3% [4][5] - 汽车产量81.05万辆下降1.4%(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47.78万辆下降12.8%(收窄3.6个百分点),6月单月汽车产量13.43万辆增长8.3% [6] - 汽车工业产值3319.10亿元增长10.2%,占规上工业17.3%,6月单月产值619.98亿元同比增长20.8% [6] - 6月汽车新车上牌量4.09万辆环比增7.4%同比增15.2%,新能源上牌2.53万辆环比增10.4%同比增22.3% [8] - 上半年上海海关出口全国汽车95.28万辆占全国27%,电动载人汽车出口49.51万辆增长30.0% [8] - 上汽集团上半年批售205.29万辆增长12.4%,终端零售超220万辆,乘用车自主品牌提升15.5个百分点 [8] - 特斯拉与丰田"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加速落地,强化产业集群优势 [9]
【联合发布】2025年6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
乘联分会· 2025-07-31 17:06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体系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由智能座舱指数、智能驾驶指数和舱外智能指数三个二级指数构成,未来将衍生至三级指数 [6][15] - 一级指数反映国产乘用车市场当月符合智能化指标的车型市场表现,二级指数分别反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舱外智能标准的车型市场表现 [15] - 指数计算方法为各二级指数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权重系数分别为智能座舱47.5%、智能驾驶37.5%、舱外智能15.0% [16][18][20][23] 2025年6月指数表现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较上月提升1.8个单位,延续上涨趋势 [5][12] - 智能座舱指数为38.2,较上月增长1.6个单位,保持平稳增长 [8] - 智能驾驶指数为39.7,较上月大幅提升3.2个单位,增长显著 [9] - 舱外智能指数为17.0,较上月小幅下降0.8个单位,增长态势出现回落 [4][12]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208.5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7.6% [12] - 新能源车零售111.2万辆,同比增长29.8%,环比增长8.2% [12] - 智能化指数增长主要得益于Model Y、问界M8等高智能化车型销量快速增长,以及比亚迪全系智驾功能普及 [12] 指数定义标准 - 智能座舱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生态、交互体验、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智能驾驶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舱外智能评价主要围绕车辆与车外人员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座舱直接影响用户日常驾乘体验,是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8] - 智能驾驶将重塑汽车属性,从"驾驶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具有颠覆性影响 [19] - 舱外智能是新兴领域,旨在提升行车安全、优化交通效率和增强用户体验 [22] - 7月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6月增长态势,智能化指数将持续稳步攀升 [13]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31日)
乘联分会· 2025-07-31 17:06
国内新闻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并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2] - 国家能源局正制定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政策,重点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即充即走场景 [3] - 深圳调整小汽车摇号政策,8月起实施阶梯摇号以提升"久摇不中"人群的中签率 [4] 车企战略与投资 - 中国长安计划未来10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科技创新团队,目标2025年新能源销量100万辆 [5] - 岚图汽车以7.23亿元完成收购武汉云峰工厂(年产能15万辆可扩至30万辆),8月底将上市800V超充车型岚图知音 [8] - 吉利汽车下半年将推出5款新车,包括极氪9X、领克10 EM-P等,并落地多项智能驾驶技术 [7] 产品与服务 - 极氪推出极端天气六大服务,含免费道路救援、检测等,持续至2025年底 [6] - 图达通与库萨科技合作研发L4级环卫机器人,采用车规级激光雷达灵雀W(120°×70°视场角/150米测距) [9] 国外新闻 车企布局与供应链 - 丰田计划2028年在捷克投产欧洲首款电动SUV(年产能10万辆),2026年前在欧洲推出14款电动车型 [9][10] - 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订单(2027-2030年),供应储能系统 [11] - 塔塔汽车拟38亿欧元收购依维柯(不含国防业务),合并后年销量超54万辆 [12] 技术模式创新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启用动态定价,11英里行程费用约13.7美元(对比Uber超16美元) [13] 商用车 新能源产品发布 - 宇通重卡推出全场景新能源重卡新品,覆盖增程式牵引车、港口版等细分市场 [13] - 奇瑞联合重卡电麒麟批量交付青岛港,推动港口新能源物流合作 [14] - 江淮1van发布卡系/VAN系/无人系三大新能源物流产品系列 [15] 氢能技术突破 - 中国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玉柴YCK05H)在沧州投入实际运营 [16]
【乘联会论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汽车企业述评
乘联分会· 2025-07-30 17:06
世界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沃尔玛以2024年度6809.85亿美元营业收入连续12年占据榜首,同比增长5.07% [1] - 2025年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322.49亿美元,较2024年提高0.53%,增幅显著低于去年的3.74% [1] - 中国上榜企业130家,比上一年减少3家,为2019年以来最低;美国上榜138家,中国连续两年少于美国 [1]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业"子榜单企业35家,比2024年减少2家(均为日本企业:斯巴鲁和爱信) [1] - 27家整车企业中17家位次下降,占比超一半;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奇瑞分别上升52位、30位、152位,而5家国有车企集团位次均下降 [5] - 27家企业2024年利润总和比2023年少569亿美元,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加大;雇员人数(剔除比亚迪)减少9.8万人,反映生产布局调整 [6] 大众集团与丰田汽车对比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3.7万辆(下降3.5%),营业收入3247亿欧元(增长0.7%),利润190.6亿欧元(下降15.4%);中国销量下降9.5%至292.81万辆 [7] - 丰田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1082.2万辆(下降3.7%),中国销量177.6万辆(下降6.9%);建立ONE R&D研发体制加速本土化响应 [8][9] - 两家公司均延长中国合资期限并加强电动化布局,大众将MEB工厂落地中国,丰田设立雷克萨斯新能源独资公司 [7][9][13]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全球主要增量 [9] - 内资企业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外资企业普遍负增长;铃木、三菱等已退出中国合资业务 [10][13] - 跨国车企加速产能调整:现代起亚转让工厂,通用汽车通过上汽通用业务重塑实现连续三季度盈利 [13][14] 外部环境与行业挑战 - 美国"解放日"关税行动对日韩欧车企施压,2024年美国进口汽车近600万辆 [15] - 通用汽车在华投资亏损44.1亿美元,主要因第四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美国分析师呼吁传统车企削减内燃机业务成本 [14]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7月21日-7月27日)
乘联分会· 2025-07-30 17:06
本周车市概述 - 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4.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9%,较上月下降19%,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增长11% [1] - 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50.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7%,较上月下降25%,累计批发1,478.5万辆同比增长13% [1] - 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5%,较上月下降17%,渗透率54.6%,累计零售625.8万辆同比增长31% [1] - 新能源厂商批发81.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7%,较上月下降20%,渗透率54.2%,累计批发726.4万辆同比增长35% [1] 2025年7月零售市场表现 - 7月第一至第四周日均零售分别为4.0万/4.8万/5.8万/6.7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11%/17%/5%,环比增速为-6%/-4%/-20%/-30% [3][4] - 2020-2024年7月零售占全年总量平均8.4%,高于2014-2019年的6.9%,2024年占比7.5% [4] - 行业置换率自2025年2月起稳定在60%以上,成为市场主要驱动力 [4] 2025年7月厂商销量表现 - 7月第一至第四周日均批发分别为3.9万/4.6万/5.8万/7.8万辆,同比增速为39%/31%/8%/10%,环比增速为0%/-12%/-17%/-41% [7] - 6月行业去库存力度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显著去库存,7月产销开局较强 [8]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格局 - 2025年1-6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56万辆同比增长31%,中国占比68.3%,6月份额达69.7% [8][9] - 中国纯电动车全球份额64.5%(+1.9pct),插电混动份额76% [9] - 欧洲1-6月新能源销量176万辆增长22%,美国77万辆仅增长2% [9] - 自主品牌海外新能源份额从2024年9.2%升至2025年1-6月13%,6月达15.5% [9] 全球汽车市场份额 - 2025年1-6月全球汽车销量4,632万辆增长5%,中国销量1,565万辆增长11%,占全球36%份额(较去年+4pct) [9][10] - 美国/印度/日本销量分别为833万/267万/234万辆,增速2%/1%/10%,德国下降6% [9] - 比亚迪/吉利/奇瑞进入全球车企前十,分别位列第6/9/10名 [10] 行业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汽车行业收入5.1万亿元增长8%,利润2,444亿元增长3.6%,利润率4.8%(较1-5月提升0.5pct) [10][11] - 6月单月利润率6.9%,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3.8%,收入/利润同比增速达12%/97% [11]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30日)
乘联分会· 2025-07-30 17:06
国内新闻 智能网联汽车 - 内蒙古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试点管理办法(暂行)》,强调安全原则和渐进式升级路径,需达到一定测试里程且无责任事故方可升级[2] 新能源汽车金融 - 2024年末全国汽车金融公司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达2040.96亿元,同比增长23.44%,二手车贷款余额783.81亿元,同比增长26.06%,零售融资总额6900.24亿元[3] 校企合作与技术研发 - 赛力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智能汽车联合创新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立体交通及动力系统,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4][5] - 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通过最严苛车规认证,算力达750TOPS(单颗),G7 Ultra搭载三颗芯片实现2000TOPS本地算力[10] 车企战略与产能布局 - 阿维塔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车,当前年产能28万辆,已进入25个国家并建成55家渠道,目标2025年覆盖50国及160家渠道[6] - 广汽集团启动IPD及数字化变革二期项目,旨在优化流程、组织及体制机制,支撑"番禺行动"战略目标[7] 充电基础设施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3000座,优选站达4479座,覆盖全国高速网络(含318川藏线),5C超充桩可实现10分钟500公里续航[9] 创新技术专利 - 奇瑞公布飞行汽车固定翼折叠专利,通过对称式展开结构实现道路行驶与通用车位停放兼容[8] 国外新闻 市场销量与生产调整 - 泰国上半年新车销量30.27万辆,同比微降2%,6月销量5.01万辆同比增长5%[11][12] - 日产计划2025财年整合墨西哥生产至阿瓜斯卡连特斯工厂,全球生产基地将从17家缩减至10家[14][15] 车载系统与出行服务 - 通用汽车逐步淘汰CarPlay和Android Auto,转向谷歌车载系统以降低驾驶分心,仅保留两款电动车支持CarPlay[13] - Waymo与安飞士合作,2026年将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扩展至美国达拉斯市,安飞士负责车队管理运营[16] 商用车 政策与补贴 - 交通部推动货运平台与司机利益合理分配,要求平台落实货主实名制及运费结算保障[17] - 临沂市对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提供最高14万元补贴,新能源冷链车补贴3.5万元/辆[19] 新品发布与战略 - 福田发布启明星纯电轻卡平台及爱易科电驱动系统,推出多款新能源商用车[18] - 图雅诺新能源事业部发布X5/X6 HEV新品,提出"乘用化转型+创新营销"五大战略模块[21]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23日-7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7-29 16:43
电力市场交易情况 - 2025年1-6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 [3] -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3] - 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3] - 2025年6月单月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 [3]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202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 [5]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11091.2亿元,同比下降7.6% [5]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8823.1亿元,同比增长2.5% [5] - 私营企业利润总额9389.7亿元,同比增长1.7% [5] 分行业利润表现 - 制造业利润总额25900.6亿元,同比增长4.5% [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4170.4亿元,同比增长3.3% [6] - 采矿业利润总额4294.1亿元,同比下降30.3% [6]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3.7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8% [6] 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 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 [7] - 营业成本57.12万亿元,同比增长2.8% [7] - 资产负债率57.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8] - 应收账款26.69万亿元,同比增长7.8% [9]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7-29 16:43
国内新闻 - 工信部将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4] - 上半年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别完成投资3559亿元、1.1万亿元、1093亿元和531亿元 [5] - 上海争取年内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 [6]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7][8] - 文远知行公司在沙特阿拉伯获得首张自动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在六国拥有自动驾驶牌照的公司 [9]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18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 [10] - 中汽协组织召开"推动构建汽车统一大市场"研讨会,重点讨论汽车消费全流程数字化 [11][12] - 奥托立夫武汉技术研发中心奠基,总占地建筑面积达21819㎡,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 [13] 国外新闻 - 韩国环保型汽车累计注册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同比增长13.1% [15] - 菲律宾6月汽车销量为40483辆,同比增长3.6% [16] - 大众集团通过其电池子公司PowerCo向QuantumScape注资1.31亿美元,支持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建设 [17][18] - 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印度苏拉特市开设首家展厅,计划到年底在印度至少27个城市设立35家经销商 [19] 商用车 - 吉利远程X-VAN车型上市,售价26.99万元,基于远程纯电动轻客超级VAN开发的升顶版宿营车 [20][21] - 江铃汽车将重返南非市场,年内推出Vigus和Grand Avenue两款车型 [22] - 福田卡文乐迪正式发布,重新定义3.8米高效小卡 [23] - 上汽大通2026款星际系列皮卡将于8月7日正式上市,包括星际L和星际X系列产品 [24]
【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6月皮卡市场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7-29 16:43
皮卡市场总体分析 - 2025年6月皮卡市场销售4.8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8%,处于近5年高位水平 [1] - 2025年1-6月皮卡累计销售30.7万辆,同比增长16% [1] - 皮卡市场呈现"一超三强"格局,长城汽车保持绝对领先地位,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紧随其后 [1] - 皮卡销售呈现季节性特征,春节后3-4月进入旺季,主要受房地产、工程项目需求驱动 [5] - 2021年皮卡销量达55万辆峰值后,2022-2024年销量稳定在51-53万辆区间,2025年恢复增长态势 [7] 皮卡出口表现 - 2025年6月皮卡出口2.6万辆,同比增长18%,1-6月累计出口15.8万辆,同比增长41% [2] - 皮卡出口占比持续提升,从2024年的45%升至2025年6月的55% [2] - 长城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构成出口主力军,部分厂商出口占比超50% [2] - 皮卡已成为中国商用车出口最强品类,但近期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9] 新能源皮卡发展 - 新能源皮卡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6月销售0.7万辆,同比增长506%,1-6月累计4.1万辆,增长890% [3] - 比亚迪以3,742辆领跑新能源市场,吉利雷达(1,746辆)、长安(661辆)等紧随其后 [3] - 电动皮卡在深圳、广州等限购城市表现突出,深圳6月销量同比增长127% [21] - 特斯拉皮卡热销带动行业转型,新能源皮卡从政策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14] 区域市场特征 - 西南(22.4%)和西北(23.5%)合计占比44.5%,构成核心区域市场 [15] - 乌鲁木齐、重庆、成都、深圳、北京为前五大主力城市 [21] - 县乡市场持续走强,但大城市因电动皮卡推广出现结构性机会 [17] - 华南地区新能源皮卡增长显著,主要受益于雷达皮卡和长安皮卡贡献 [26] 竞争格局分析 - 长城汽车国内市场份额近50%,在西北、华北地区优势明显 [26] - 头部企业加速挤压尾部市场,上汽大通、江淮等出口型企业快速崛起 [21] - 产品创新成效显著,长城金刚炮等新品表现突出 [26] - 皮卡用户结构多元化,从传统工程建筑向乘用化、越野玩车等新需求扩展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