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宏观探索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降息重启,美债利率怎么走?(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2 00:04
文章核心观点 - 美联储于2024年9月重启降息周期,但10年期美债利率的进一步下行空间可能有限 [1][3] - 历史经验显示,经济“着陆”方式(软着陆或硬着陆)决定了美债利率的下行斜率、空间及反弹时点 [1][2] - 当前环境下,期限溢价反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与非美发达经济体利率背离等因素,可能共同制约长端美债利率的下行 [3][56][61] 美联储降息周期与美债利率走势的异同 - 自70年代初以来共12次降息周期,5次为软着陆下的预防式降息,平均持续9个月,累计降息234BP,10年美债利率平均下行167BP;7次为硬着陆下的衰退式降息,平均持续20个月,累计降息647BP,10年美债利率平均下行199BP [1][5] - 降息周期启动前3个月,10年美债利率通常见顶回落,平均下降62BP;首次降息后1个月左右,美债利率往往出现反弹,平均反弹幅度约11BP [1][10] - 软着陆环境中,2年期利率在降息后1-2个月可能触底走平,通胀预期在降息后3-6个月内整体反弹力度有限 [1][10] 不同利率形态背后的宏观逻辑 - 预防式降息动因包括防范潜在风险(如1998年LTCM冲击)或通胀回落后的利率“再校准”(如1984年、1995年),美债利率跌幅更小、反弹更早,阶段性低点多出现在最后一次降息前后1至2个月内 [2][27][28] - 衰退式降息旨在应对经济衰退与就业压力,节奏更快、幅度更深,10年美债利率触底回升时间更晚,通常在降息周期结束、加息周期启动前才见底回升 [2][39][40] - 10年美债利率的低点与降息节奏相关:降息先快后慢则低点出现在早期,先慢后快则出现在尾声,匀速降息则出现在中段 [2] 重启降息后美债利率的演绎 - 美国长期名义中性利率已升至3-3.5%区间,预示在通胀向2%收敛过程中,美联储仅有3-4次降息空间,而市场已定价2026年底前4-5次降息,9月经济预测摘要显示若2026年底PCE通胀为2.6%,失业率为4.4%,美联储可能仅降息1次 [3][50] - 2024年9月降息以来,10年美债利率中枢未下行的主因是期限溢价持续反弹,2025年最高上行至0.9%附近,驱动因素包括债务供给扩张和政策不确定性,若特朗普政府加强对美联储干预,长端利率可能不降反升 [3][56] - 非美发达经济体长期国债利率上行制约美债利率下行空间,例如对冲后10年美债收益为0.5%,已低于10年日债的1.64%,可能削弱国际资金对美债的配置需求 [3][61]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9.13-9.19)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1 11:14
热点思考 - 高技术制造业延续高景气,经济新动能跑出加速度,2023年后高技术制造业相对GDP有更快增长[8][9][10] - 黄金上涨主要集中于美盘时段,不同区域投资者配置分化影响金价后续演绎[11][12] - 财政下半场可能的后手包括防风险、促转型、保民生、促消费等重点[13] 高频跟踪 - 2025年8月信贷余额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6.8%,社融存量同比下行0.2个百分点至8.8%,M1同比上行0.4个百分点至6.0%,居民存款新增低于季节性[17][18] - 反内卷对中下游生产、投资的影响开始显现[19] - 广义财政支出继续降速,财政工具箱或有多种手段对冲下行压力[21][23] -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改善,本周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上行[23][24] - 通胀未超预期,海外降息预期进一步升温[25] - 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召开,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共赢、团结合作,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贸易总额占世界五分之一[27][29] - 美联储9月FOMC例会降息25BP至4.00-4.25%,点阵图中位数显示2025年降息空间增加到3次共75BP,但2026年空间下修至25BP[30]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49期讨论降息交易的反转[34][35] - 洞见系列第93期讨论金价新高之后的隐忧,第94期讨论财政下半场的可能后手[6] - 速见系列第5期讨论9月FOMC例会的解读与展望[6]
热点思考 | 财政“下半场”,可能的“后手”?(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0 15:1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财政政策通过"前置"发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资金重点投向产业升级与民生消费领域 [3][4] - 2025年下半年经济可能因财政支撑减弱、需求前置及基数效应而承压,若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面临压力,财政政策有加码可能,工具箱主要包括无需预算调整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政府结存限额,以及需审批的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5][6] - 当前财政支持重点明确转向防风险、促转型、保民生、促消费,具体体现在隐性债务化解、新兴未来产业与服务业发展、育儿补贴及消费贴息等居民端支持 [7][8] 一、上半年经济,不可忽视的财政力量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8.9%,显著高于名义GDP增速4.3%,也远超2022年以来1%-3%的年均增速,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债务及结转资金 [3] - 6月广义财政收支差为-5.3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一般财政收支差-2.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差-2.7万亿元,表明国债、特别国债等对财政形成有力支撑 [3] - 财政支出呈现节奏前置特征,截至6月底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8万亿元,进度近90%,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超4600亿元,进度达58% [3] - 资金投向分化,重点倾斜产业升级与民生消费,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较2024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9.1%,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10.5个百分点 [3] - 财政发力下"两新"成效显著,消费端社零累计同比增速5%,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家电、通讯器材消费累计同比分别达30.7%和25.4%,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升至52% [4] - 投资端受益于设备更新补贴及财政对文体娱乐支持,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达7.5%,剔除基建地产后的服务业投资也保持较高增速 [4] 二、下半年财政加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奠基之年,实现全年5%左右实际GDP目标是宏观政策的重要锚点,短期若目标承压财政或加码 [5] - 长期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目标,"十五五"和"十六五"需至少保持年均4.4%左右的经济增长,对应名义GDP增速约4% [5] - 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承压,7月广义财政收支差为-5.6万亿元,较6月仅多0.4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发行接近尾声,政府债务对财政的大规模支持阶段已过 [5] - 需求端"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导致需求前置,6月起受电商促销前置、国补"空窗期"影响,相关商品零售增速下滑,设备购置投资增速也已下降 [5] - 若财政加码,一类工具无需预算调整,包括政策性银行发挥"准财政"作用,其工具因财政贴息利率低、杠杆效应强,能减负并撬动资金,政府已有结存限额约1.5万亿元(其中国债2024年底结余近2000亿元)也属此类,但落地慢于政策性金融工具 [6] - 另一类工具为新增政府债务限额,政策空间较大但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落地到地方项目至少需两个月,历史上2023年前中央年中调预算仅5次,3次赤字调整在1998-2000年8月,最近一次2023年10月调整万亿元国债,发行使用多在年末及次年一季度 [6] 三、当前财政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 财政支持重点明确转向防风险、促转型、保民生、促消费,在地方层面重点倾斜隐性债务化解领域,2025年财政部两次通报"隐债问责"典型案例,实施"穿透式"监管 [8] - 新增隐性债务投向出现用于支付棚改贷款本息、高标准农田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等情况,反映部分地区项目资金存在缺口 [8] - 新兴未来产业与服务业是重点支持领域,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部署"新兴支柱产业",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及海洋经济,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行业成为重点 [8] - 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通过优质供给激活服务消费与贸易,近期高层会议多次提及 [8] - 居民端"民生保障+促消费"是核心支持方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中央财政设"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安排预算约900亿元,中央承担约90% [8] - 消费贴息政策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截至6月剔除住房的居民消费贷余额约21.2万亿元,若全部贴息可节约居民支出2120亿元 [8]
数据点评|财政支出趋弱,关注加码可能(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0 15:13
事件 :9月17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前8月财政收支情况。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同比增长 0.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24亿元,同比增长3.1%。 核心观点:广义财政支出继续降速,财政"工具箱"或有多种手段对冲下行压力 广义财政收入下滑,支出明显回落,前8月预算完成度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 2025年8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 0.3%,较7月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6%,较7月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前8月广义财政收入预 算完成61.9%,略低于过去五年62.7%的平均水平;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57.3%,略低于过去五年平均58.8%。 广义财政支出继续降速,或主因政府债务融资大规模支持阶段已过。 截至8月底,国债净融资+新增一般债+新 增专项债累计发行8.5万亿(含特别国债),发行进度72%,较2024年同期快近4个百分点。同时,特别国债支持 的注资商业银行、"两重"项目、设备更新等领域已基本下达完毕。这或指向政府债务资金对广义财政支出的大 规模支持已接近尾声。 后续既有财政资金对经济支持力度或趋弱。 当前,新增政府债务发行接近尾声,政府债务对财政支出的大 ...
政策高频 | 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召开(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0 15:13
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 - 习近平主席强调金砖国家应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以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2] - 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贸易总额占世界五分之一,合作聚焦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 [2] - 倡导开放共赢,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抵制保护主义,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 产业创新与科技发展 - 张国清副总理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产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4] - 需面向产业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 [4] - 完善技术转移促进机制,培育科技经纪人,促进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 [4]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国务院批复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试点期2年 [5][6] - 改革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及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旨在破除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 [5][6] - 目标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6]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推动"五十百"工程,包括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深度应用、十个重点示范项目等 [7][8] - 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增强能源系统安全性、绿色化和效率 [7][8] - 应用场景覆盖电网、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等领域,并攻关数据基础、算力支撑和模型能力三大关键技术 [8]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下半年需实施好党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9][10]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保障改善民生 [9][10] -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10] 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建立投入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保持完整产业体系 [11][12]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12] - 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加快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培育发展,巩固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12] 体育产业发展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3][14] - 扩大体育产品供给,发展户外运动产业和冰雪经济,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14] - 深化行业融合发展,推动体医融合、体育与科技复合经营,探索"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14] 电力装备行业增长 - 工信部等三部门提出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15] -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 [15] - 通过提升装备供给质量、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装备推广应用等举措实现目标 [15] 财政政策与经济支撑 - 2025年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8.9%,高于名义GDP增速4.3%,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债务及结转资金 [19] - 财政支出重点投向产业升级与民生消费,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增9.2%,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9.1% [19] - 若下半年经济承压,财政可能加码,工具包括政策性银行"准财政"作用或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21]
热点思考 | 金价,新高之后的“隐忧”?(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8 12:03
核心观点 - 近期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主要由欧美投资者推动,主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导致实际利率回落,而亚洲投资者未明显参与,呈现区域性配置分化 [2][3][8] - 亚洲黄金需求受A股牛市虹吸效应和人民币升值压制,导致亚盘黄金表现滞涨 [4][25][55] - 黄金后续走势取决于海外降息预期空间及国内"股金跷跷板"演绎,央行购金为中期支撑但短期影响有限 [5][66][97] 黄金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8月20日至9月12日黄金价格从3315.7美元/盎司上涨至3643.1美元/盎司,涨幅显著 [3][8] - 降息预期升温主因美国通胀疲软(8月核心商品CPI环比0.3%)、就业数据低迷(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7.5万人)及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叙事 [3][15][22] - 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从8月18日1.96%回落至9月11日1.67%,下降29个基点,推动金价上涨 [8][37] 亚洲黄金需求疲软原因 - 美盘时段金价累计增长7.7%,而亚盘仅增长1.3%,欧美黄金ETF8月增持37.1吨(美国)和20.8吨(欧洲),亚洲反减持4.8吨 [4][25] - A股牛市情绪高涨(上证指数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情绪指数从6月30.2升至8月81.8)分流配置资金 [55][56] - 人民币快速升值(6月以来升值1.01%)降低黄金对冲价值,沪金溢价转负 [55][59] 黄金后续走势关键因素 - 央行购金为慢变量,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415吨,持平过去3年均值,对金价中期支撑但短期难加速 [5][66] - 市场已计价美联储连续3次降息,隐含终点利率低于3%,若经济未现衰退(失业率未大幅升至4.6%),降息交易空间有限 [78][79] - A股盘整期间(8月26日后)资金未回流黄金,与2024年10月走势迥异,私募仓位偏低及公募发行处于低位显示"股金跷跷板"可能延续 [5][85][88]
海外高频 | 市场消化年内三次降息预期,贵金属价格持续上涨(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8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市场正在消化美联储年内三次降息的预期,推动贵金属价格连续上涨,同时全球多数股指表现积极 [2][108][109] - 日本政治变动强化了财政宽松预期,可能对长端利率构成上行压力 [2][68][109] - 美国8月CPI数据符合预期,就业数据疲软,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而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但上调经济预测 [2][87][90][109] 大类资产表现 - **全球股指多数上涨**:当周标普500指数上涨1.6%,日经225指数上涨4.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0% [2][3][9] - **行业表现分化**:美国标普500行业中信息技术领涨,涨幅达3.1%,而日常消费下跌0.2%;恒生行业指数中原材料和资讯科技涨幅显著,分别为6.3%和6.0% [9][14] - **债券收益率变动不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0个基点至4.1%,而法国和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5.3和1.6个基点 [20][26] - **汇市方面**:美元指数微跌0.1%至97.62,离岸人民币升值至7.1237,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多数升值 [32][43] - **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WTI原油价格上涨1.3%至62.7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1.3%至3646.3美元/盎司,LME铜和铝分别上涨1.2%和3.2% [2][49][56] 海外事件与数据 - **日本政治事件影响**:日本首相石破茂于9月7日辞职,市场预期财政政策将转向宽松,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升至3.3%,若高市早苗上台可能进一步推动财政扩张 [2][68][109] - **美国关税政策**:截至7月,美国对全球平均关税税率为9.75%,对中国关税率为40.36%,中国贡献了约101亿美元关税收入,占美国关税总额的36% [72] - **美债拍卖需求强劲**:中期债券拍卖表现突出,3年期和1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分别降至3.485%和4.033%,投标倍数分别为2.73和2.65,间接竞标占比均超过70% [74] - **美国财政赤字**:截至9月9日,美国2025年累计财政赤字达1.32万亿美元,支出规模为5.67万亿美元,税收收入为3.44万亿美元 [75] - **央行政策动态**:美联储静默期内市场已消化年内降息三次的预期;欧央行9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但将2025年经济增速和HICP通胀预测分别上调0.3和0.1个百分点至1.2%和2.1% [87][90] - **美国就业与通胀数据**:美国8月CPI同比2.9%,核心CPI同比3.1%,均符合预期;劳工局公布非农就业数据下修91.1万人,初请失业金人数26.3万人高于预期 [92][97][99]
国内高频 |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改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7 00:03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率环比上升3.5%至83.9%,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至6.2% [2][5] - 纯碱开工率环比上升1.1%至87.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至12.5% [2][12] - PTA开工率环比上升5.5%至7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至-6.3% [2][12]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上升6%至73.5%,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至-5.7% [2][12] 建筑业开工 - 全国粉磨开工率环比上升4.3%至44.7%,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至-5.5% [2][16] - 水泥出货率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46.4%,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4.4% [2][16] - 沥青开工率环比下降1.8%至38.4%,同比保持在12.4%的高位 [2][22] 下游需求 - 全国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上升9.6个百分点至6.3%,其中一线城市同比上升27.4个百分点至14.3%,二线城市同比上升17.5个百分点至9.9% [2][25] - 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至7.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至13.4% [2][32] - 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3.7%,公路货车通行量同比持平于-0.6% [32] 物价动态 - 农产品价格普遍回升,鸡蛋、蔬菜、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升1.3%、0.8%、0.3%,水果价格环比下降0.9% [3][57] - 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1%,其中能化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金属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3% [3][63] 其他经济指标 - 全国迁徙规模指数环比下降3.5%,同比上升3.7%至18.3% [39] - 国内执行航班架次环比下降3.3%,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至3.9%;国际执行航班架次环比下降3.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至9% [39] - 电影观影人次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至71%,票房收入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至63.4% [42] - 乘用车零售量环比下降15.1%,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至-0.6%;批发量环比下降25.6%,同比下降43.8个百分点至-4.1% [42] - CCFI综合指数环比下降2.1%,其中欧洲航线运价环比下降6.2%,美西航线运价环比下降2.2%,东南亚航线运价回升 [49]
热点思考|新动能的“新变化”? (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7 00:03
摘要 一问:新动能增长有何变化?2023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景气上行,增长动力由外需转向内需。 产业加速升级背景下,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度明显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增强 。2023 年以来,EPMI指数相对PMI指数有更大幅度回升,表征新兴产业景气度在提升。从行业层面看,代表新 兴产业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2023年来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对GDP拉动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其 同比8.6%,拉动GDP同比2.3%、较2023年提升1.3pct。 需求拆解看,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动能经历外需向内需切换的过程;2022年前,其营收增长更多依赖出口 。202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分不同阶段看,2020-2022年,在新动能更多 赋能出口部门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的平均增速为6.4%,显著高于其他行业(-1.9%);其 中,医药、计算机通信业出口交货值占制造业比重分别提升1.2、0.8pct。 2022年后,内需逐步接替出口成为高技术制造业营收的增量来源。 2022年来,高技术制造业营收韧性更 多来自内需部门,2025年7该部分上行至6.7%的较高水平,其他制造业来却降至0 ...
数据点评 | 8月经济:“反内卷”影响开始显现(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6 00:03
事件: 8月,社零当月同比3.4%、预期3.8%、前值3.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5%、前值1.6%;房地 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12.9%、预期-12.4%、前值-1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4.7%、前值-4%; 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2%、预期5.8%、前值5.7%。 核心观点:"反内卷"对中下游生产、投资的影响开始显现 生产:上游生产持续向好,但"反内卷"对中下游生产的影响开始显现。 8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 0.5pct至5.2%。拆分结构看,上游生产表现较强,譬如煤炭开采等;本轮"反内卷"更聚焦中下游,8月运 输设备(-1.7pct至12%)、金属制品(-1.4pct至2.8%)、下游中酒饮料茶(-2.5pct至-2.4%)、食品 (-1.8pct至2%)生产均有所下行。 投资:8月固定投资继续下行,主因"反内卷"对中下游投资影响开始显现,叠加前期新开工持续收缩对当 前地产投资的拖累加深。 8月固定投资当月同比回落1.0pct至-6.3%;建安投资大幅下行(-5pct至-11.1%) 构成主要拖累;分投资主体看,地产投资回落幅度最大(-2.4pct至-19.4%);制造业投资(-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