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宏观探索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15:40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服务消费恢复显著慢于商品消费,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而商品和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和6.2pct [2][8] - 消费倾向数据显示商品消费(尤其可选商品)恢复优于服务消费,表明收入并非服务消费修复的主要约束 [2][8]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达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抑制依赖闲暇的服务消费 [2][19] - 国内城镇居民周均工作时间48.7小时,远超日本(32.6小时)和韩国(36.6小时),导致消费向假期集中 [3][24] - 法定休假天数仅18天(2025年),低于日本(29天)和韩国(30天),加剧假期消费集中现象 [3][30] 供给对服务消费的短期制约 - 服务业供给不足直接约束需求,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3.8pct,供需缺口扩大 [49][56]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缺口更显著: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和2.8pct,增加值偏差达26.1%和11.6% [60][67] - 中观数据显示供给不足:2024年人均体育场面积仅3㎡(日本19㎡),2025年电影供应数为历史趋势的6.3%(韩国114.4%) [70][77] - 核心服务价格同比持续高于核心商品价格,反映供给紧张 [49] 供给约束的深层原因 - 企业家信心不足导致投资滞后,2021年后服务业投资转为盈利驱动,销售净利率变化领先投资1-2个季度 [81][90] - 生活性服务业成本高企:2023-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达109.4%和104.8%,较2019年上升15pct和13pct [96] - 文体娱行业现金流恶化,2023-2024年现金流量比率均值19.8%,较2020-2022年下降3.2pct [96] - 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如教育领域限制学科培训时间,影视行业加强内容审核 [101][102]
高频跟踪 | 集运价格走势分化(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15:40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保持韧性,同比-0.5pct至2.6% [2] - 化工链中PTA、涤纶长丝开工改善,同比分别+3.4pct至4.7%、+1.9pct至4.8%,纯碱开工大幅回落 [2]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明显好转,同比+15.5pct至-2.4% [2] 建筑业开工 - 全国粉磨开工率同比+1.5pct至-3.5%,水泥出货率同比-0.6pct至-6.9% [2] - 沥青开工率同比+4.8pct至6.8%,表现优于水泥 [2] - 玻璃产量同比+1.0pct至-9.2%,需求同比-2.2pct至-16.9% [40] 下游需求 - 全国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45.7pct至-12%,一线、二线降幅显著 [2] - 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15.3pct至-6.2%、-7.1pct至-0.3% [2] - 集运价格分化,美西航线运价环比+2.3%,东南亚航线环比-1.8% [93] 物价动态 - 农产品价格分化:蔬菜、鸡蛋价格环比分别-2.2%、-0.6%,水果价格环比+0.7% [3][105] - 工业品价格回升: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2%,能化、金属指数分别环比+2.1%、+1.8% [117] 消费与出行 - 电影观影人次、票房收入同比分别-19.3pct至-46.6%、-18.9pct至-46.4% [81] - 乘用车零售量同比+1.7pct至34.3%,批发量同比-12.2pct至30.9% [81] - 全国迁徙规模指数同比-40.3pct至11.2%,国际航班架次同比-1.8pct至16.8% [75] 服务消费分析 - 服务消费复苏慢于商品消费,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 [133]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133]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不足,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2.8pct [135] 投资与供给约束 - 生活性服务业投资滞后盈利,文体娱销售净利率1.1%但固定资产增速持续为负 [136] - 行业成本率高企,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分别达109.4%、104.8% [136] - 文体娱现金流量比率降至19.8%,偿债压力限制供给扩张 [136]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1 22:40
摘要 事件: 5月20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前4月财政收支情况。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 降0.4%;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依然偏慢,后续仍有提速空间。 4月政府性基金支出提速或主因土地出让收入拖累 缓解。地产销售增速仍处低迷态势下,土地出让收入能否持续修复仍需跟踪。当前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 依然偏慢,仍有提速空间。截至5月16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发行进度31%。后续若收入修复态势放 缓,新增专项债或可加速发行支撑较高支出增速。 "增量政策"拉开序幕,金融政策已然先行,后续财政支出节奏及投向或是焦点。 关税"暂缓期"亦是既定 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加强储备的窗口期。财政一方面关注债务发行使用情况,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续 力"的可能。"准财政"或落地较快,关注政金债、PSL等融资情况;预算调整则流程相对较长,重点关注 后续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等。 常规跟踪:广义财政收支增速延续提升,前4月预算完成度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 一般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均有改善,推动广义财政收入回暖。 2025年4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 2.7%,较3月同 ...
热点思考|应对低生育:海外经验与我国特征 —— “应对低生育”系列二(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1 22:40
国际应对低生育率经验 - OECD经济体生育支持政策针对父母、幼儿、企业三大主体,包括生育津贴、托育支持、税费优惠、就业支持等,呈现系统化、阶梯型特征[2] - 现金转移类财政支持和托儿服务对总和生育率影响显著,家庭福利支出达GDP的2%-3%时政策效果较好[2] - 法国、瑞典因财政支持力度大且推出及时,生育率回升至警戒线以上,而韩国、新加坡因政策推出晚且力度不足效果有限[2][43] 中国人口变化特征 - 育龄女性占比从2003年20.99%降至2023年16.96%,女性初婚年龄升至28岁,粗结婚率不足6%[3][67] - 15-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达70%,年均工作时长2500小时,均处于全球较高水平[3][78] - 流动人口达3.8亿占总人口27%,其中青壮年占比61.29%,户籍制度限制致生育意愿下降[4][84][90] 中国潜在生育政策方向 - 呼和浩特实施阶梯式补贴:一孩1万、二孩5万、三孩10万,全国推广需财政资金1076-3700亿元[5][97][99] - 需构建就业保障(弹性工作制)、教育普惠托育、医疗妇幼健康、住房优先配售等系统性支持[5][104] - 2024年政策密集出台,包括税收抵扣提高至2000元/月、辅助生殖入医保等[96] 全球人口发展规律 - 全球总和生育率从1963年峰值2.27%降至2021年1.52%,东亚地区最低仅1.5[13][14] - 人口转变理论分为三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13] - 低生育率存在自我强化机制,总和生育率1.5为警戒线,2080年全球人口或达103亿峰值后下降[20][23] 典型国家政策效果 - 瑞典通过"速度奖励"政策(30个月内生二孩获同等津贴)推动生育率阶段性回升[49][51] - 日本1994年"天使计划"扩建保育机构,但长期效果受制于深层次社会因素[55] - 韩国家庭福利支出仅占GDP1.5%,60%用于托育服务,政策效果不显著[60][63]
【申万宏观 | 热点思考】“反内卷”的新意?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1 00:01
政府工作报告与"反内卷"政策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核心任务是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2][80][81] - 政策背景源于工业领域供需失衡:PPI连续31个月同比负增长(2025年4月),工业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Q3的77.7%降至2025年Q1的75.1% [2][8][81] - 地方招商"内卷化"表现为四大集中:同质化产业招商、政策优惠比拼、聚焦大项目/全产业链、重招商轻管理 [2][14] 重点行业"内卷式"竞争现状 - 政策聚焦四大行业:光伏(研发强度≥3%)、电商(反垄断执法)、汽车(产能负面清单)、钢铁("三定三不要"原则) [3][22][82] - 数据筛选显示三类"内卷"行业: - 高内卷行业:黑色金属冶炼(PPI -6.4%、产能利用率78%)、电气机械(PPI -3.3%)、非金属制品(产能利用率61%) [4][24][47] - 存在内卷行业:煤炭开采(PPI -8.2%)、汽车制造(负债增速55%分位)、医药制造等 [4][31][47] - 内卷倾向行业:橡胶制品、金属设备修理(负债增速100%分位)等 [4][37][47] 本轮"反内卷"政策新特征 - 治理机制创新:民营企业在汽车制造(营收占比>40%)、电气机械等行业占主导,更依赖行业自律与市场机制 [5][67][83] - 区域协同升级:强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差异化产业布局替代"一刀切"去产能 [6][73][83] - 技术驱动转型:通过数字/绿色技术改造低效产能(如钢铁业数字化、光伏研发投入硬约束) [6][74][84] - 对比2015年供给侧改革:本轮政策更注重ROA提升(钢铁行业曾提升8.8%)与PPI改善(2017年改革行业PPI高于均值) [51][59][63]
【申万宏观 | 政策高频】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1 00:01
2.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2.1 习近平主席: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5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 章》的主旨讲话。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未来3年,中方将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成员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访 问。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将进口更多拉方优质产品,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拉投资。中方将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 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 2.2 李强总理:把做强国内大循环作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强调,要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 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现阶段我国发展实际,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 自主完备, ...
新旧结构“转换期”?——4月经济数据点评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9 21:43
核心观点 - 经济进入"旧力量"退坡、"新力量"蓄势的"转换期",商品消费以旧换新速度放缓,设备更新周期接近尾声,地产存量项目减少 [4][41] - 社零增速回落0.8pct至5.1%,主要受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下降2.0pct至6.6%拖累,家电保持高位增长38.8%,汽车回落4.8pct至0.7% [2][10]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0%,当月同比回落0.8pct至3.6%,设备购置投资下降3.1pct至16.7%,制造业投资下降1pct至8.1% [2][16] 消费 - 必需消费稳健增长,粮油食品增长14.0%,中西药品增长2.6%,餐饮收入回落0.8pct至5.2% [10][64] - 商品零售结构分化,金银珠宝增长25.3%,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3.5%,通讯器材增速回落8.7pct至19.9% [10][64] 投资 - 公用事业投资增速下降2.2pct至24.3%,拖累广义基建投资下降1.1pct至9.9% [16][52] - 服务业投资回升0.4pct至3.9%,文体娱投资增长6.9%,狭义基建稳定在5.8% [23][52] - 制造业投资降幅明显,食品制造下降56.9pct至13%,化学原料下降53.3pct至-1.1% [57] 地产 -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10.3%,当月同比-11.3%,新开工下降22.1%,竣工面积下降17.8pct至-25.8% [1][61] -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2.8%,销售额增速回落5.1pct至-6.7%,70城新房价格同比回升0.5pct至-4.5% [26][28][30] 工业生产 - 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1.6pct至6.1%,采矿业下降3.6pct至5.7%,制造业下降1.3pct至6.6% [36][42] - 汽车生产下降2.3pct至9.2%,计算机通信下降2.3pct至10.8%,有色压延增长7.5% [37][42]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5.10-5.16)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9 17:55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可能是美联储转向鸽派政策的主要矛盾,涉及关税压力测试系列分析[5][6] - 中美关税形势缓和印证中国制造业的"难替代性",九个行业细分商品具备这一特性,包括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橡胶塑料、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0] - 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贸易谈判可能拆分议题推动局部协议,核心利益难以轻易妥协[7][29] - 增量政策可能因时因势推出,关注内外博弈下的政策变局[12][21] 高频跟踪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14][15] - 4月通胀受关税冲击PPI较大,但消费需求改善支撑核心CPI[17][18] - 美英贸易协议达成后海外资产走势分化,原油价格大幅反弹[19] - 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回升,基建开工边际改善,人流出行强度大幅上行[24] - 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等[26] - 4月M2增速跳升,随政策加力微观主体预期或趋稳[27][28]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30期讨论关税终局、贸易冲突及稳增长政策路径[33][34] - "洞见"系列第60期聚焦金融压力对美联储转鸽的影响[35][36] - "洞见"系列第61期探讨贸易冲突终局及关税压力测试[37][38]
海外高频 | 中美日内瓦谈判实现关税互降,金价回落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9 07:47
文 | 赵伟、陈达飞、王茂宇 联系人 | 王茂宇 摘要 大类资产&海外事件&数据:中美日内瓦谈判实现关税互降,金价回落 美股三大股指齐涨,黄金价格出现回落。 当周,纳指上涨7.2%,日经225上涨0.7%;10Y美债收益率上行 6bp至4.43%;美元指数上涨0.6%至100.98,离岸人民币降至7.2098;WTI原油上涨2.4%至62.5美元/桶, COMEX黄金下跌4.0%至3191.8美元/盎司。 中美日内瓦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实现关税互降。 5月12日,中美达成协议后,美国对华关税降至42%,中 国对美国关税降至27%。美国整体平均关税税率由27%降至16%。新版关税或仍可能使美国GDP下跌0.65 个点,通胀抬升1.7个点。未来可关注芬太尼等局部协议的可能性。 4月美国CPI弱于市场预期,但零售略强于预期。 美国4月CPI同比2.3%,市场预期2.4%,商品通胀将持续 反映关税影响,服务通胀趋势仍为放缓;美国4月零售环比0.1%,略强于市场预期,但剔除汽车、汽油后 的零售口径表现较弱,或前期美国居民"抢购"商品动力有所减弱。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美联储超预期转"鹰" 报告 ...
深度专题 | 美国经济: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八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9 07:47
文 | 赵伟、陈达飞、王茂宇 联系人 | 王茂宇 摘要 截止到5月中旬,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经降至16%左右,但仍处历史高位。目前已进入数据验 证期,如何观察美国的"抢进口"动能和"滞胀"压力?本文提出了一个监测框架。 热点思考: 美国经济: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 一、关税冲击进入数据"验证期",如何监测其经济影响?三大维度:贸易、价格、风险偏好 关税冲突虽有缓和,但美国税率仍处历史高位。 5月12日以来,美国对华进口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总 体平均税率降至16%,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测算认为,该关税或使美国GDP下降 0.65个点,通胀上升1.7个点。所以,"滞胀"是基准假设。 关税对美国经济的传导,可从贸易(数量)、价格、风险偏好三个维度进行监测。 1)贸易方面,关税 冲击体现为美国进口先增后减(抢进口)、出口受抑,并影响国内需求;2)价格方面,关税将由进口价 格传导至生产和消费价格,抑制实际消费需求;3)风险偏好方面,关税推升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金融压 力、美元指数,进而降低居民消费意愿、企业投资意愿。 二、短期内,应该关注哪些核心经济指标?进口、库存和通胀压力 一季度,美国开始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