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

搜索文档
华立科技(301011):游艺设备海外销售积极向好,二季度发布爆款新品卡牌
国盛证券· 2025-08-28 10:5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公司海外游戏游艺设备销售积极向好,部分产品获得海外客户青睐,带动批量销售或整场设备采购 [2] - 第二季度发布爆款新品《宝可梦明耀之星》,深得玩家喜爱,创下动漫IP衍生产品单季度收入新高 [3] - 自研国潮卡片产品《三国幻战》在中国台湾市场表现良好 [3] - 公司探索战略外延发展,推出IP运营厂牌"WARAWARA"和音乐厂牌"WA MUSIC",整合原创IP和经典街机游戏IP资源 [5] - 国内游乐场业态竞争加剧,公司下调盈利预测,但维持增长预期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3497.96万元,同比下滑2.84% [1] - 2025Q2营收2.96亿元,同比增长19.96%,环比增长60.00%;归母净利润2354.99万元,同比增长46.94%,环比增长106.04% [1] - 游戏游艺设备销售收入2.38亿元,同比下滑2.81%,毛利率提升3.36pct至29.22% [2] - 动漫IP衍生产品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4.51%,毛利率下降4.61pct至39.00% [3] - 游乐场运营业务收入5349.39万元,同比增长1.87%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1.00/11.65/12.40亿元,同比增长8.1%/5.9%/6.4%;归母净利润0.92/1.03/1.16亿元,同比增长8.5%/12.4%/12.0% [6] - 2025年预测PE 51倍,2026年45倍,2027年40倍 [6][7] 业务分项 - 游戏游艺设备海外销售增长,国内销售因游乐场扩张放缓和新品延迟而承压 [2] - 动漫IP衍生品业务受新品迭代和成本上升影响,但预计随投放增加和市场渗透提高而稳步增长 [3] - 游乐场运营业务以"设备+运营+服务"思路保持区域竞争优势,探索标准化运营管理输出 [4] - 战略外延发展聚焦IP和音乐厂牌,整合人气原创IP和经典街机IP,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5] 行业与市场 - 公司属于文娱用品行业,总市值46.72亿元,自由流通股比例94.77% [8] - 30日日均成交量5.17百万股 [8]
比依股份(603215):内销及咖啡机表现亮眼,盈利水平有待恢复
国盛证券· 2025-08-28 10: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34.5%,但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21.0% [1] - 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内销及咖啡机业务表现亮眼,但盈利水平受新品模具投入影响承压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66/1.95亿元,同比增速-1.3%/+20.4%/+17.7% [2]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34.5%),Q2单季6.3亿元(同比+16.1%)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21.0%),Q2单季0.4亿元(同比-33.1%)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至14.4%,Q2毛利率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至15.8% [2] - 净利率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至4.3%,Q2净利率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至5.8% [2] 业务分拆 - 分产品收入:空气烤箱与空气炸锅9.8亿元(同比+25.6%)、油炸锅0.5亿元(同比-6.4%)、咖啡机及其他1.1亿元(同比+405.8%)、环境电器0.1亿元 [2] - 分区域收入:国内2.6亿元(同比+532.8%)、国外9.0亿元(同比+9.9%) [2] - 分产品毛利率:空气烤箱与空气炸锅12.6%(同比-4.1pct)、油炸锅16.9%(同比-1.6pct)、咖啡机及其他8.8%(同比-6.6pct) [2] - 分区域毛利率:内销6.6%(同比+3.8pct)、外销14.0%(同比-3.4pct) [2] 费用结构 - 2025H1销售费用率2.8%(同比+1.9pct)、管理费用率3.5%(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2.7%(同比-0.7pct)、财务费用率-0.2%(同比+1.2pct) [2] - Q2销售费用率同比+2.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1.3pct、财务费用率同比+0.8pct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5.91亿元(同比+25.9%),2026年31.34亿元(同比+21.0%),2027年36.46亿元(同比+16.3%) [4][9] - 预计2025年EPS 0.73元/股,2026年0.88元/股,2027年1.04元/股 [4][9] - 预计2025年ROE 10.9%,2026年12.2%,2027年13.2% [4][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1.52元,总市值40.45亿元,对应2025年P/E 29.4倍,P/B 3.2倍 [4][5][9] - 预计2026年P/E 24.4倍,2027年P/E 20.7倍 [4][9]
电力设备行业点评:协会发布磷酸铁锂发展倡议书,持续助推行业价格稳定
国盛证券· 2025-08-28 09:4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协会发布磷酸铁锂健康发展倡议书以应对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 旨在维护行业价格稳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1][2]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装车占比超81% 出货量同比增长67% 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头部企业增长显著[3] - 倡议书通过抵制恶性竞争 共建供应链生态 产能自律管理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 助推企业盈利回升[2][3] 行业倡议内容 - 坚决抵制恶性价格竞争 倡议建立磷酸铁锂产品成本价格指数 为合理定价提供参考[2] - 共建良性供应链生态 建议通过长期协议和期货市场参考协同应对原材料波动[2] - 强化产能自律管理 产能利用率低于70%时暂缓新增产能 低于60%时全行业暂缓扩产[2] - 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呼吁竞争重心转向技术研发 产品性能和制造工艺提升[2] 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44.0GWh 占总装车量81.4% 累计同比增长73.0%[3] - 磷酸铁锂正极出货163.2万吨 同比增长66.6%[3] - 湖南裕能以30%市场份额和40万吨产量位列第一 第二梯队企业份额在5%-10%之间[3] - TOP 10企业中安达科技和当升科技产量增速超200% 友山科技 富临升华 国轩高科增速超100% 湖南裕能增速超40%[3] 投资建议 - 关注湖南裕能 龙蟠科技 万润新能 德方纳米 富临精工等企业[3]
申洲国际(02313):2025H1收入增长超预期,核心客户份额提升
国盛证券· 2025-08-28 09: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现价对应2025年PE为12.5倍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5.6/73.1/80.2亿元 [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49.7亿元 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31.8亿元 同比增长8% [1] - 销量增长14% 人民币单价略有增长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38港元 同比增长10% 股利支付率约60% 股息率2.3% [1] - 毛利率27.1%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净利率21.2%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 期间利息收入5.22亿元 汇兑收益1.26亿元 政府补助2.74亿元 [2] 客户结构与订单表现 - 前四大客户销售额占比82% 其中Uniqlo销售43.3亿元(+27%)Nike销售34.4亿元(+6%)Adidas销售29.9亿元(+28%)PUMA销售15.3亿元(+15%) [3] - 运动品类销售101.3亿元(占比68% +10%)休闲品类37.9亿元(占比25% +37%)内衣品类9.4亿元(占比6% +4%) [3] - 欧洲地区销售30.3亿元(+20%)美国地区25.5亿元(+36%)日本地区25.0亿元(+18%)国内销售36.5亿元(-2%) [3]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越南西宁省面料产能土建基本完工 规划产能200吨/天 预计2025年底前投产 新购50公顷土地使用权 [4] - 柬埔寨金边新成衣工厂2025年3月投产 规划人员规模6000名 当前员工约4000名 海外产能占比已超50% [4] - 国内宁波基地新织布工厂建成 宁波制衣工厂完成翻新 安徽工厂推进自动化改造 [4] 业绩展望与增长驱动 - 2025Q3出货量保持健康增长 预计全年收入增长10%~15% 净利润个位数增长(剔除2024年一次性收益后增长10%+) [5] - 长期增长动力来自订单份额提升 产能效率释放 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强化 [4][5]
水晶光电(002273):上半年稳健增长,AR眼镜开辟新蓝海
国盛证券· 2025-08-28 09: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0.2亿元(yoy+13.8%),归母净利润5.0亿元(yoy+17.3%),毛利率29.5%(yoy+1.9pcts),净利率16.8%(yoy+0.2pct)[1] - 25Q2单季度营收15.4亿元(yoy+17.4%,qoq+3.8%),归母净利润2.8亿元(yoy+12.8%,qoq+26.7%)[1] -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消费电子(营收占比84.1%)、车载光学及AR/VR(营收占比7.9%)[1][2][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1%,2025年PE为30倍[4][6] 消费电子业务 - 25H1营收25.4亿元(yoy+12.8%),毛利率29.5%(yoy+1.7pcts)[2] - 光学元器件:越南基地二期扩建完成,涂布滤光片切入无人机及车载领域,微棱镜保持核心供应商地位[2] - 薄膜光学面板:实现非手机终端品类全覆盖,越南产线完成产能爬坡,海外营收占比提升[2] - 半导体光学:窄带新应用拓展,3D模组业务代工规模扩大带动设备稼动率提升[2] 车载光学及AR/VR业务 - 汽车电子(AR+)25H1营收2.4亿元(yoy+79.1%),毛利率25.2%(yoy+16.8pcts)[3] - 车载光学:AR-HUD在新能源旗舰车型渗透率提升,获LCOS技术路线项目定点及多家主机厂新订单[3] - AR/VR:反射光波导实现量产突破,衍射光波导与Digilens技术协同并实现小批量商用,光机零组件启动战略布局[3] 研发与盈利预测 - 25H1研发投入1.9亿元(yoy+9.2%),重点布局波导片、3D模组、衍射晶圆等AR/VR核心技术[4] - 预计2025年营收76亿元(yoy+21%),2026年90亿元(yoy+19%),2027年104亿元(yoy+15%)[4][6] - 对应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7/15.7/18.3亿元,EPS为0.91/1.13/1.32元/股[4][6]
华勤技术(603296):多业务协同发力,收入及利润创季度新高
国盛证券· 2025-08-28 09: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06%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达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 [1] - 2025Q2单季度营收489.42亿元,同比+111.24%,环比+39.84%,创历史新高 [2] - 2025Q2归母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52.70%,环比+24.35%,同步创新高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8.49/1673.48/1972.44亿元,同比增长27.3%/19.7%/17.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3/44.50/52.94亿元,同比增长28.9%/18.0%/18.9%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8/21.9/18.4倍 [4] 业务结构分析 - 高性能计算业务占总收入61.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为第一大品类 [2] - 智能终端业务占比32.8%,位列第二 [2] - AIoT及其他占比4.0%,汽车及工业产品占比1.3% [2] - 数据业务实现倍数级增长,巩固云厂商核心供应商地位 [2] - 智能终端业务收入翻倍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智能穿戴业务同比大涨110.1% [2] - 个人电脑业务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汽车电子业务产品矩阵拓展,客户队列丰富 [2] - AIo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9.9%,覆盖Gaming、智能家居、XR等多领域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H1研发投入29.6亿元,同比增长30.1% [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47.5亿元 [3] - 同时具备ARM架构和X86架构整机设计能力 [3] - 基于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进行端到端研发管理 [3] - X-LAB创新中心构建声学、光学、热学、射频、仿真五大核心研究室 [3] - 启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形成"共性技术研究+未来产业孵化"技术体系 [3] 战略布局与并购活动 - 完成"3+N+3"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升级 [4] - 三大核心业务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 [4] - 衍生拓展智慧生活、商业数字生产力及数据基础设施多品类组合 [4] - 前瞻性拓展汽车电子、软件和机器人三大新兴领域 [4] - 2024年收购易路达80%股份 [4] - 2025年1月收购深圳豪成智能75%股份 [4] - 2025年7月拟收购晶合集成6%股权,实现上下游垂直整合 [4]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球智能硬件ODM龙头厂商 [10] - 多品类协同扩张驱动成长 [10] - 归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7] - 总市值974.51亿元,自由流通股占比56.26% [7]
胜宏科技(300476):全球AIPCB龙头,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国盛证券· 2025-08-27 19: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全球AI PCB龙头,深度受益于AI算力技术革新与数据中心升级浪潮,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2][9]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0.31亿元,同比增长86%,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毛利率36.22%(同比+15.6个百分点),净利率23.7%(同比+14.3个百分点) [1] - 单季度来看,25Q2营收47.2亿元(同比+91.5%,环比+9.4%),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390.1%,环比+32.8%),毛利率38.8%(同比+17.1个百分点,环比+5.5个百分点),净利率25.9%(同比+15.8个百分点,环比+4.6个百分点) [1] - 公司上调2026/2027年营收预期至348亿元/548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10亿元/180亿元 [9] 技术优势 - 率先突破高多层与高阶HDI相结合的核心技术壁垒,具备100层以上高多层板制造能力 [2] - 全球首批实现6阶24层HDI产品大规模生产,及8阶28层HDI与16层任意互联(Any-layer)HDI技术能力,积极推进10阶30层HDI研发认证 [2] - AI算力卡、AI DataCenter UBB&交换机市场份额全球领先,MLPCB及高端HDI产品采用超低损耗M8或M9级材料,支持112Gbps和224Gbps传输速率及60/60μm线宽/线距布线密度 [2]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5H1研发费用3.53亿元(同比+78.5%),25Q2研发费用2.23亿元(同比+108%,环比+72%),累计研发项目73个 [4] - 攻克PCIe6、Oakstream平台、800G/1.6T高速率传输设备、芯片测试10mm厚板等前沿技术难题 [4] - 运用mSAP、背钻等技术突破先进制造极限,强化工艺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9]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高端AI PCB产能稀缺,技术变革向更高层数、更厚板厚、更精细电路密度、更快信号传输、更高材料等级发展,供给处于相对紧张状态 [3] - 实施"中国+N"全球化战略,通过境内外自建工厂与并购整合双轮驱动 [3] - 国内产能以惠州总部为核心,厂房四项目于6月中旬正式投产,高端产能进一步提升 [3] - 在泰国、越南投资建设生产线,布局东南亚PCB高端产能,提升海外交付能力 [3] - 筹划港股上市,融资支持高端产能扩张、AI算力及前沿PCB技术研发,适应全球供应链变革趋势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E营收预计201.21亿元(同比+87.5%),归母净利润56.14亿元(同比+386.3%),EPS 6.51元/股 [11] - 2026E营收预计347.65亿元(同比+72.8%),归母净利润109.98亿元(同比+95.9%),EPS 12.75元/股 [11] - 2027E营收预计548.32亿元(同比+57.7%),归母净利润179.98亿元(同比+63.7%),EPS 20.86元/股 [1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预计2025E毛利率36.6%,2026E毛利率41.0%,2027E毛利率42.2% [11] - ROE预计从2024A的12.9%提升至2025E的41.8%,2026E及2027E均达50.1% [11] - 估值方面,2025E P/E为33.9倍,2026E P/E为17.3倍,2027E P/E为10.6倍 [11]
丽珠集团(000513):业绩稳健符合预期,研发布局陆续进入收获期
国盛证券· 2025-08-27 19: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2.72亿元(同比减少0.17%)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8.91%)[1] - 制剂板块增长及原料药板块高毛利特色原料药出口增长带动利润增加 同时通过持续提高运营效率、降本增效 利润总额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高增长[1] - 研发布局陆续进入收获期 多个创新药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长期投资价值凸显[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减少0.17%) 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 扣非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8.9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8亿元(增长10%)、25.34亿元(增长11.7%)、27.99亿元(增长10.5%)[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51元/股、2.80元/股、3.10元/股[3]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的15.6%提升至2027年的16.1%[3] 业务板块表现 - 消化、精神神经、生殖、中药板块主要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1] - 原料药与中间体板块受头孢类原料药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整体收入同比略有下降[1] - 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受呼吸道产品周期变化影响 在2024上半年高基数基础上收入小幅下滑[1] 研发进展 - JP-1366片完成Ⅲ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获受理[2] - 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基本完成中重度银屑病Ⅲ期临床[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适应症推进到Ⅲ期临床后期[2] - 复达那非片、抗癫痫药物NS-041片、抗感染药物SG1001片均从Ⅰ期临床推进到Ⅱ期临床[2] - 小核酸痛风药物LZHN2408、注射用JP-1366获得临床批件并推进至Ⅰ期临床[2]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及黄体酮注射液获得上市批件[2] -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注射用阿立哌唑两款长效微晶等主要产品已申报上市[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1.60元(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 总市值376.11亿元[4]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6.6倍、14.8倍、13.4倍[3] - 2025-2027年预测P/B分别为2.6倍、2.4倍、2.2倍[3]
新天绿能(600956):气量下滑拖累业绩,风电持续改善引领成长
国盛证券· 2025-08-27 19: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 核心观点 - 天然气业务售气量下滑拖累短期业绩 但风电业务持续改善引领长期成长 [1][2][3] - 来风改善带动风电发电量提升 利用小时数增加 项目储备充足支撑未来装机增长 [3]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股东回报意愿较高 预计延续高分红政策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39.3%/15.8%/14.3%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109.04亿元 同比减少10.16% 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 同比减少1.2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9.93亿元 同比减少5.61% 归母净利润4.58亿元 同比减少23.43% [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68% 管理费用下降4.05% 财务费用下降12.23%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39.77亿元 同比增长12.2% 2026年272.68亿元 增长13.7% 2027年300.24亿元 增长10.1% [4][6] 天然气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输/售气量9.67亿立方米 同比下降16.86% 其中售气量8.93亿立方米 下降13.29% [2] - 零售气量3.8亿立方米 同比下降9.35% LNG气量2.5亿立方米 下降24.86% CNG气量0.1亿立方米 下降33.9% [2] - 2025年上半年累计输/售气量28.1亿立方米 同比下降17.07% 其中售气量25.8亿立方米 下降14.56% [2] 风电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控股风电场发电量80.6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34% [3] - 平均利用小时数1235小时 较上年同期增加23小时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8小时 [3] - 平均上网电价0.42元/千瓦时(不含税) 同比下降4.49% [3] - 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287.45兆瓦 累计控股装机容量达6874.80兆瓦 [3] - 在建项目容量1401.95兆瓦 新增核准项目982兆瓦 累计有效核准未开工项目4591.93兆瓦 [3]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8.83亿元(含税)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2.81% [4] - 将继续执行2024-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7.95元 总市值334.35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5/0.64/0.73元 [4][6] - 对应PE分别为14.4/12.4/10.8倍 [4][6]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7.7%提升至2027年11.4% [6]
绿城管理控股(09979):25H1业绩承压,新拓规模增长单价稳定,保持代建领先身位
国盛证券· 2025-08-27 19: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轻资产逆周期优势显著 新拓能力较强且合约面积储备充足 为未来稳健业绩奠定基础 [2] - 管理层注重股东回报 首次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76元 按上半年基本EPS估算股利支付率约59% [2] - 代建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收入规模 代建费率下行而人力成本相对刚性 导致毛利率下降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7亿元 同比下降17.7% 归母净利润2.56亿元 同比下降48.9% [1] - 代建服务毛利率40.0% 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1] - 期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10.0亿元 较2024年末下降10.7% 回款速度加快 [1] - 合同资产14.4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6.9%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45% 现金流维持健康水平 [1] - 预测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28.7/31.7/33.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6/5.44/6.38亿元 [2] - 预测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23/0.27/0.32元/股 对应PE分别为11.8/10.1/8.6倍 [2] 业务发展 - 2025H1新拓代建合约面积1989万方 同比增长13.9% [2] - 新拓代建项目代建费约50亿元 同比增长约19.1% [2] - 新拓单价约251元/平方米 同比增长约4.4% 与2024年全年基本持平 [2] - 新拓结构持续优化 商业代建新拓总建面1616万方 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81% [2] - 一二线城市新拓占比58%维持高位 杭州/南京/石家庄等主要城市占比较高 [2] - 期末合约总建筑面积达1.27亿方 较2024年末增长0.7% [2] - 合约面积结构高度聚焦核心都市圈 四大城市群占比77% 待开发面积占38.4% [2] 公司概况 - 股票代码09979.HK 行业分类为房地产服务 [5] - 总市值59.898亿港元 总股本2.01亿股 [5] - 30日日均成交量671万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