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手机加速高端化,汽车交付量提升
国盛证券· 2025-11-05 20:11
投资评级 - 重申对小米集团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0港元 [3][5] 核心观点 - 小米手机加速高端化,小米17系列开售5天销量突破100万台,成功切入6000元以上高端市场 [1] - 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提升,2025年9月和10月单月交付量均超4万台,有望实现单季盈亏平衡 [2] - 尽管家电国补力度降低,但小米在IoT领域的综合竞争力预计保持稳健 [2] - 基于消费电子主业2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和汽车业务2.5倍2026年预期市销率,得出目标价 [3] 手机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2亿台,同比增长3%,小米出货量4340万台,同比增长1%,市占率14%,稳居全球前三 [1]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出货量1000万台,同比下降约2%,市占率15%,位列第四 [1] - 小米17 Pro Max销量占比最高,高端化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可能对手机毛利率产生正向贡献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手机毛利率将维持在11%左右,主要考虑全球存储芯片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1] - 预测智能手机业务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922亿元/2068亿元/2206亿元,增速分别为0%/8%/7% [10] 汽车业务表现与展望 - 小米汽车产品发布一年半,累计交付量已达40万台 [2] - 公司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最高补贴1.5万元,以保障消费者利益 [2] - 预测汽车业务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054亿元/2093亿元/3075亿元,增速分别为222%/99%/47% [10] - 预测汽车销量2025E/2026E/2027E分别为41万辆/82万辆/121万辆 [10] - 预测汽车业务毛利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5.1%/25.6%/26.0% [10]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展望 - 在国补放缓背景下,凭借产品品质与供应链优势,IoT业务竞争力预计保持稳健 [2] - 预测IoT与消费产品业务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316亿元/1539亿元/1693亿元,增速分别为26%/17%/10% [10] - 预测IoT与消费产品业务毛利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3.4%/23.7%/24.1% [10] 互联网服务业务展望 - 预测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372亿元/403亿元/435亿元,增速稳定在8%-9% [10] - 预测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将稳定在75.4%左右 [10] 公司整体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总收入2025E/2026E/2027E分别为4704亿元/6159亿元/7487亿元,同比增长29%/31%/22% [3][4][10] - 预测公司non-GAAP归母净利润2025E/2026E/2027E分别为422亿元/617亿元/795亿元 [3][4] - 预测公司综合毛利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22.7%/22.9%/23.5% [4][10] - 预测公司non-GAAP净利润率2025E/2026E/2027E分别为9.0%/10.0%/10.6% [4][10] - 预测每股收益(non-GAAP)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6元/2.3元/3.0元 [4] - 基于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44.72港元,对应2025E/2026E/2027E市盈率分别为26倍/18倍/14倍 [4][5]
机械设备行业专题研究:MIM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瞻
国盛证券· 2025-11-05 17: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金属注射成形(MIM)作为一种先进的“近净成形”工艺,特别适用于生产小型、复杂的金属零件,被誉为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1] - 全球MIM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44.05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88.77亿美元,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7%[2]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MIM市场和技术提供方,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95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08.5亿元,同比增长14.2%[2] -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MIM技术应用开辟了新蓝海,MIM有望在机器人轻量化、高性能关键部件(如灵巧手关节、减速器齿轮、传感器外壳)制造中成为核心工艺,单机价值量或达数千元[3] 金属注射成形技术概述 - MIM技术融合传统粉末冶金与现代塑料注射成形,通过混合、成形、脱脂和烧结四个核心步骤,可生产公差达±0.2%、材料利用率超95%的复杂金属零件[1][10][13] - MIM技术在大批量生产三维形状、复杂结构、精密尺寸的金属产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设计自由度高,几乎无废料,解决了传统机加工、铸造或锻造在加工超小件、复杂零件时成本高、耗时长、产量低的痛点[16] - 中国MIM行业受益于21世纪后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特别是在2009年后快速发展,2011年受苹果与三星电子在手机中大量采用MIM零件的推动迎来投资热潮[16] 市场规模与格局 - 全球MIM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领域的稳定需求,以及在汽车、医疗器械、工业工具等产业中应用范围的快速拓展[30] - 中国MIM市场高度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手机、智能穿戴、电脑应用合计占比超过70%(分别为56.3%、11.7%、8.3%),五金、医疗、汽车等领域分别占比6.9%、4.5%、3.5%[31][34] - MIM上游原材料以不锈钢为主,2020年占比约65%,低合金钢占比23%,随着下游需求多元化,钛合金等新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明星材料[23] 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 - 在机器人灵巧手应用中,MIM可生产微型齿轮(模数可小至0.05)、连接件等,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兼顾物理性能,解决特斯拉Optimus Gen3等灵巧手轻量化、高效加工的量产关键[3][37] - 在减速器领域,MIM可一体化成形复杂薄壁结构(如谐波减速器柔轮),实现减重并保持高抗拉强度,材料利用率高达95%以上,远高于CNC机加工,能显著降低大批量生产成本[3][39][41] - MIM技术还能为机器人传感器提供高精度、高一致性的外壳解决方案,并有望一体化成形电机零部件,减少装配误差,适配电机小型化、轻量化的迭代方向[3][42][43] 投资建议与相关公司 -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统联精密,该公司具备MIM、CNC等多种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并积极布局钛合金、3D打印等新技术[45] - 建议关注东睦股份,该公司是中国粉末冶金行业龙头企业,拥有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49] - 建议关注海昌新材,该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电动工具、汽车、办公设备等领域高精密粉末冶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50]
浙江荣泰(603119):Q3增速恢复业绩亮眼,机器人业务加速推进
国盛证券· 2025-11-05 16: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浙江荣泰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收入达3.9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26% [1] - 归母净利润为0.80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25% [1] - 公司为全球云母绝缘材料龙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预计约80% [1] - 海外客户贡献主要增长动力,预计海外出口收入占比超50%,绑定特斯拉、大众、宝马、沃尔沃等全球顶级车企及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龙头 [1] - 机器人业务加速推进,通过收购卡位丝杠、齿轮箱等产品,并与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泰国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1/4.2/5.8亿元,同比增长34%/35%/39%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60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2%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8.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20.83%,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环比微降0.1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环比增加2.2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费用达0.2亿元,环比增长67% [2]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1518百万元,同比增长33.7%,2026年及2027年增速预计分别为35.7%和36.2% [5][10]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85元,2026年为1.14元,2027年为1.58元 [5][10]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持续提升,从2025年的15.1%升至2027年的21.1% [10]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新能源业务项目整体推进顺利,预计第四季度有望保持高增长 [1] - 机器人赛道战略布局清晰,通过收购狄兹精密、广州金力切入丝杠、齿轮箱等核心部件领域 [2] - 泰国工厂建设全力推进,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弹性 [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04日,公司股价为92.35元,总市值达33,591.59百万元 [6] - 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109倍、81倍、58倍 [3][5]
纺织服饰2022Q3行业总结:下游运动板块稳健,上游订单期待改善
国盛证券· 2025-11-05 10:09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运动鞋服板块2025Q3表现弱于Q2但优于鞋服大盘 电商渠道优于线下 预计Q4大促后库存有望改善 长期看好增长韧性 [1] - 品牌服饰板块2025Q3在低基数下业绩好转 Q1-Q3收入同比+0.9% 归母净利润同比-9.2% Q4利润有望在低基数下稳健增长 [2] - 纺织制造板块收入相对平稳 Q1-Q3收入同比-0.7% 利润弱于收入 期待Nike等核心客户订单改善 [3] - 黄金珠宝板块受益于金价上涨 2025年1-9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1.5% 直营为主或门店较少的公司收入增速优异 [4] - 投资主线包括Nike基本面好转带动的产业链机会 运动鞋服板块长期增长性以及品牌服饰和黄金珠宝的个股机会 [4][115][116] 运动鞋服板块 - 2025Q3本土运动品牌线下销售较弱 电商渠道表现优异 全渠道销售表现弱于Q2但优于鞋服大盘 [1] - Q3末库存因备货需求较Q2末增加 预计经过Q4大促去化后年底库存有望改善 [1] - 国际品牌方面 adidas大中华区2025Q3营收同比增长6% Nike大中华区销售下降但加快库存去化 [1] - 品牌公司推进线下门店效率提升 电商业务表现优异 聚焦跑步品类并拓展户外产品 [22][25] - 推荐安踏体育(2025年PE 16倍)李宁(2025年PE 17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1倍)[4] 品牌服饰板块 - 2025Q1-Q3 A股品牌服饰重点公司收入同比+0.9% 归母净利润同比-9.2% Q3收入同比+3.1% 归母净利润同比+23.2% [2] - 毛利率相对稳定 Q1-Q3为57.3% 但销售费用投入导致净利率承压 Q1-Q3净利率为10.5% [2][46] - 下游渠道库存健康 家纺板块产品更迭驱动增长 时尚服饰品类需求一般加盟拿货意愿较弱 [2] - 推荐波司登(FY2026PE 13倍)关注海澜之家(2025年PE 13.5倍)罗莱生活(2025年PE 15倍)[4] 纺织制造板块 - 2025Q1-Q3纺织制造重点公司收入同比-0.7% 归母净利润同比-3.5% 不同公司因客户结构差异表现分化 [3] - 以Nike为核心客户的丰泰企业收入同比-4.3% 拓展Adidas等新客户的华利集团收入同比+7% [3] - 关税政策扰动短期节奏 中长期产业链转移趋势持续 具备海外产能的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 [3] - Nike经营改善 FY2026Q1营收同比-1% 库存状况向好 预计将带动上游订单修复 [3][80] - 推荐申洲国际(2025年PE 14倍)滔搏(FY2026PE 13.4倍)华利集团(2025年PE 21倍)[4] 黄金珠宝板块 - 2025年1-9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5% 主要受金价上涨驱动 上海金交所Au9999金价同比上涨46% [4][85] - 直营为主或门店较少的公司收入增速优异 潮宏基/曼卡龙/菜百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分别+28.3%/+29.3%/+33.4% [4] - 品牌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力与渠道力 潮宏基推出花丝风雨桥等新品 周大福丰富传喜系列产品 [105][112] - 推荐周大福(FY2026PE 19倍)潮宏基(2025年PE 30倍)[4]
协创数据(300857):业绩持续高增,算力与机器人业务稳步推进
国盛证券· 2025-11-05 09: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业务持续高增长,算力与机器人业务均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3] - 报告公司2025年三季度营收33.87亿元,同比增长86.43%,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33.44%,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1] - 报告公司合同负债0.31亿元,同比增长60.87%,存货30.01亿元,同比增长66.86%,彰显下游旺盛需求 [1] - 报告公司持续加码算力业务,年内四次服务器采购订单总金额达122亿元,并拟新增采购服务器不超过40亿元 [2] - 报告公司与英伟达合作开展机器人推理平台及具身智能技术应用开发,前瞻布局机器人领域 [2] - 报告公司启动港股上市筹备工作,已于10月22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以拓展国际化战略 [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31亿元,同比增长54.43%,实现归母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25.3% [1] - 报告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50%/1.19%/3.56%,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1] - 报告预测报告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76亿元、174.66亿元、226.74亿元 [3] - 报告预测报告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6亿元、19.03亿元、26.75亿元 [3] - 报告预测报告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31元、5.50元、7.73元 [4] - 报告预测报告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7.0%、32.0%、32.1% [4] 业务进展 - 报告公司迭代升级算力服务平台,该平台已深度渗透云游戏、云手机、AI应用、具身机器人、金融等领域 [1] - 报告公司基于英伟达NCP合作资质,合作开发机器人推理平台及具身智能技术应用 [2] - 报告公司布局算力及机器人仿真和推理平台,以捕捉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增长先机 [2]
科博达(603786):Q3业绩符合预期,智能科技并表贡献增量
国盛证券· 2025-11-04 21:5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9.5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0.6%,环比下降2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6%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4% [1] - 公司收购智能科技60%股权并于第三季度完成并表,贡献收入增量 [1] - 中央计算平台和智驾域控前三季度累计收入约4.2亿元,同比高速增长 [1] - 预计主要受益于乐道L90等车型拉动 [1] - 预计公司前三季度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过90亿元,第三季度新增约20亿元 [1]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德国科博达收购位于捷克的IMI公司100%股权,以深化全球布局 [2] 分业务表现 - 电机控制系统第三季度营收2.7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5% [1] - 车载电器第三季度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0% [1] - 照明控制与能源管理业务收入环比下滑,预计受大众、理想产销量影响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5%,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0.4%,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7个百分点 [2] - 盈利能力同环比下降主要由于智能科技并表影响,预计第三季度智能科技亏损近2000万元 [2] - 预计第四季度亏损有望持续收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4.6%,环比提升4.6个百分点 [2] - 研发投入增加是主因,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9.99%,环比提升3.3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汇兑收益贡献超3000万元,第三季度基本无该项影响 [2] 新产品与未来展望 - 公司持续开发高价值量产品,如智能配电盒产品正加大向欧美及新能源客户推广力度 [2] - 天幕智能控制器、后排放电加热催化器项目推进顺利,有望于年内实现量产交付并逐步贡献业绩 [2] - 产品矩阵拓展将有助于提高公司单车配套价值量并优化产品结构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亿元、12亿元、16亿元 [3] - 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33%、30% [3]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4元、2.99元、3.89元 [5][10]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5倍、26倍、20倍 [3][5]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43亿元、94.72亿元、121.44亿元 [5][10]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4.7%、27.3%、28.2% [5][10]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3%、18.0%、20.2% [5][10]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9.68亿元,同比增长29.0% [5][1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72亿元,同比增长26.8% [5][10] - 2024年每股收益为1.91元 [5][10]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4.7% [5][10] - 2024年市盈率为39.7倍 [5][10]
晶澳科技(002459):毛利率修复,现金流构筑安全垫
国盛证券· 2025-11-04 18:3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0.88%,较第二季度的-0.95%和第一季度的-6.7%持续收窄,显示亏损压力边际缓解 [1]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累计为46.95亿元,货币资金余额达242.42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 [2] - 公司推出覆盖1974名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方案,并加速推进H股上市进程,为未来发展提供动力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73/28.55/38.8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4%/161.1%/36.1% [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09亿元,同比下降32.27%;归母净利润为-35.53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9.04亿元,同比下降24.05%;归母净利润为-9.73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1] -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09亿元(同比-31.49%)、管理费用为3.98亿元(同比-15.90%)、研发费用为1.79亿元(同比-18.92%),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1] - 前三季度电池组件出货量达51.96GW,其中海外出货占比49.78%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463.09亿元(同比-34.0%),2026年增长至525.19亿元(同比+13.4%),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596.26亿元(同比+13.5%)[3][8]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1.41元,2026年转正为0.86元,2027年提升至1.17元 [3][8] - 基于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14.08元,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P/E)为16.3倍,2027年为12.0倍 [3][8] - 预计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2%,2027年提升至13.2% [3][8]
中国秦发(00866):TSE矿区煤质更好,煤价反转上行,宏图大展空间可期
国盛证券· 2025-11-04 17: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位于印尼的TSE矿区煤质优于现有SDE煤矿,热值介于4990至6056千卡/千克,整体优于SDE煤矿约4500千卡/千克水平[1][9] - 公司采用“勘探基建创造流动性溢价→战略投资者协同开发→控制权下溢价退出”的创新路径,参考SDE矿开发及出售部分股权的模式,以优化资本效能与抗周期能力[2] - 动力煤价格呈现反转上行趋势,预计公司下半年业绩将环比修复,年底煤价或以最高点收官[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6.9亿元、11.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4.8X、10.7X、6.2X[4] 业务与运营 - 公司在印尼南加里曼丹省拥有5大矿区(SDE/TSE/VSE/IMJ/SME),已奠定资源价值运营商基石[2] - 2025年上半年,SDE煤矿原煤产量205万吨(去年同期75.5万吨),商品煤产量124.4万吨,单日原煤产量突破2万吨水平,最高日产2.7万吨[9] - SDE煤矿洗煤厂洗选能力约60万吨/月,2025年下半年将新建30万吨/月洗选设备,SDE二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投产后产能预计较目前提升超过一倍[9] - TSE煤矿采矿特许区面积达168平方公里,许可证有效期至2034年5月14日,并可续期,公司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展开TSE煤矿项目建设[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TSE煤矿估计煤炭储量为3.7879亿吨,探明+控制煤炭资源为8.9714亿吨[9]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国内主产区受安监影响产量持续受限,且趋势加重,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于11月陆续进驻各地开展考核巡查[3] - 国内上游煤矿库存处于低位,部分铁路取消发运优惠推高港口发运成本,港口库存结构性紧缺局面难改[3] - 10月至今受极端天气影响,淡季累库效果不理想,电厂及港口库存已低于去年同期[3] - 7~9月国内煤炭产量已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10月产量或依然维持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和督查行动持续加强[3] - 依据季节性规律,10月中旬后全国电厂日耗开启季节性攀升,11月中上旬左右开启去库,煤价届时或将再开启一波上涨[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53亿元、31.50亿元、52.5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4%、39.8%、66.7%[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7.4%、319.8%、73.0%[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6元、0.27元、0.47元[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4.8%、40.0%、40.0%,净利率分别为7.3%、21.8%、22.6%[1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7.6%、24.0%、29.2%[11] - 以2025年11月03日收盘价3.14港元计,公司总市值为79.6748亿港元,总股本为25.3741亿股[5]
晶科能源(688223):2025年三季报点评:毛利率转正,组件出货领先
国盛证券· 2025-11-04 16:5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回升至3.755%,环比提升4.77个百分点,实现转正,主要得益于高功率组件出货占比提升以及美国、中东等高溢价市场订单增加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环比收窄33.4%,单季度净亏损9.72亿元,较第二季度的15.11亿元收窄超35%,显示盈利修复动能增强 [1] - 基于公司组件龙头地位及行业处于加速出清阶段,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73/23.55/42.33亿元,同比增长-4621.2%/152.6%/79.8% [2]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盈利修复,是维持“增持”评级的重要依据 [2]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9.9亿元,同比下滑33.1%;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毛利率为-0.1%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1.5亿元 [1] - 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4.71亿元,扭转上半年累计-38.12亿元的局面,全年经营性现金流有望转正 [2]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43.5亿元,同比下降14.7%;资本开支20.15亿元,同比减少65.2%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621.71亿元,同比下滑32.8%;2026年、2027年营收预计分别增长17.8%和15.8%至732.36亿元和848.31亿元 [3][8] 运营与业务 - 前三季度实现光伏组件出货量61.85GW,稳居全球第一 [2] - 公司持续推进N型TOPCon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高功率产能占比显著提升 [2] - 储能业务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储能产品发货量快速增长,向全年6GWh发货目标稳步推进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45元,2026年及2027年分别恢复至0.24元和0.42元 [3][8]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6.1%,2026年及2027年将改善至7.8%和12.3% [3][8] - 以2025年11月03日收盘价6.11元计算,2026年及2027年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26.0倍和14.4倍 [3][8]
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出口运价指数回升
国盛证券· 2025-11-04 16: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次基本面高频数据更新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 - 2025年11月02日 ,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平稳 ,部分指标同比增幅有变化 ,利率债多空信号下调 ,各细分领域表现不一 [2][10]。 各部分总结 总指数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8.5点 ,前值128.4点 ,当周同比增加6.0点 ,同比增幅不变 ,利率债多空信号下调 ,信号因子为4.5% ,前值4.7% [2][10] 生产 - 工业生产高频指数为127.4 ,前值127.4 ,当周同比增加5.4点 ,同比增幅不变 ,PTA开工率小幅上行 ,当周电炉开工率60.9% ,聚酯开工率89.7% ,半胎开工率73.4% ,全胎开工率65.3% ,PTA开工率78.4% ,PX开工率87.1% ,秦皇岛港煤炭调度56.0万吨 [2][10][16] 总需求 - 商品房销售高频指数为41.9 ,前值42.0 ,当周同比下降6.1点 ,同比降幅不变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回升至30.8万平方米 ,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为3.8% [2][10][28] - 基建投资高频指数为122.3 ,前值122.1 ,当周同比增加8.9点 ,同比增幅扩大 ,石油沥青开工率小幅上行至31.5% [2][10][44] - 出口高频指数为143.6 ,前值143.6 ,当周同比增加1.1点 ,同比增幅收窄 ,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回升 ,CCFI指数为1021.4点 ,RJ/CRB指数为300.9点 [2][10][46] - 消费高频指数为120.6 ,前值120.7 ,当周同比增加3.6点 ,同比增幅收窄 ,日均电影票房延续下降至3088万元 [2][10][55] 物价 - CPI月环比预测为0.0% ,前值0.0% ,猪肉批发价格小幅回升 ,最新一期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8.0元/公斤 ,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为5.6元/公斤 ,7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为7.1元/公斤 ,白条鸡平均批发价为17.5元/公斤 [2][10][63] - PPI月环比预测为0.0% ,前值0.0% ,铜铝现货价格持续上涨 ,秦皇岛港动力煤(山西产)平仓价为770元/吨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65美元/桶 ,LME铜现货结算价为10964美元/吨 ,LME铝现货结算价为2868美元/吨 [2][10][70] 库存 - 库存高频指数为162.8 ,前值162.7 ,当周同比增加8.1点 ,同比增幅收窄 ,电解铝库存延续回落至8.5万吨 ,纯碱库存为169.7万吨 [3][11][87] 交运 - 交运高频指数为132.1 ,前值131.9 ,当周同比增加10.3点 ,同比增幅扩大 ,航班架次小幅回落 ,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为4000万人次 ,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9点 ,国内执行航班12461架次 [3][11][81] 融资 - 融资高频指数为241.0 ,前值240.4 ,当周同比增加30.4点 ,同比增幅扩大 ,地方债净融小幅上升 ,周内地方债净融资1780亿元 ,信用债净融资为 - 126亿元 ,6M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为0.47% ,票据利率 - 存单利率均值为 - 1.16% [3][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