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交付:光模块下一步看什么?
国盛证券· 2025-09-14 16:14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正处于AI算力驱动的黄金发展期 核心矛盾已从需求端转向交付能力 行业面临产能扩充 良率爬坡和客户认证三大挑战[1][3][7] - 800G光模块2024年起量约750万支 2025年需求量预计达1800万支 1.6T光模块2025年开始应用约270万支[5] - 高速光模块存在显著供给缺口 预计到2027年800G光收发器产能将低于市场需求40%-60% 2029年1.6T收发器供应缺口达30%-40%[5] - 投资逻辑转向"交付能力定胜负" 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创新 快速量产能力和完善质量体系更具订单兑现确定性[7] 需求分析 - AI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251亿美元 2028年有望增长至2227亿美元[5] - 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升级扩容 推动数据中心内部和之间对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光通信需求[5] 制造瓶颈 - 光模块生产涉及光学耦合 封装 可靠性测试等多个精密环节 从客户下单到出货周期较长[3] - 光学耦合是封装中工时最长 最易产生不良品的步骤 单模光纤耦合需要透镜进行聚焦[5] - 封装需使用玻璃或陶瓷等非有机材料电介质实现可靠密封[5] - 可靠性测试包括发射光功率 接收灵敏度 眼图 消光比 误码测试 高低温老化测试 交换机兼容性测试和光纤端面检测[5] 重点公司推荐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 SZ) 新易盛(300502 SZ)[7][10] - 光器件企业:天孚通信(300394 SZ) 仕佳光子 太辰光 长芯博创 德科立 东田微[7] - 液冷环节:英维克(002837 SZ) 东阳光[7] - 算力产业链:沪电股份(002463 SZ) 工业富联 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8] 市场表现 - 通信板块本周上涨3.3% 量子通信细分板块表现最优上涨11.8%[17][20] - 金信诺上涨30.819%领涨板块 科华数据上涨25.527% 三维通信上涨22.443%[19]
新能源就近消纳迎发展新机,重视调节性电源价值
国盛证券· 2025-09-14 16:1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新能源就近消纳价格新政平衡成本分摊 绿电直连有望迎发展新机[5][10] - 储能政策频出 容量补偿机制尚有完善空间 重视调节性电源价值[5][10] - AI+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发布 重视电力+AI投资机会[5][10]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报收3,870.60点 上涨1.52%[1][55] - 沪深300指数报收4,522.00点 上涨1.38%[1][55] - 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3077.52点 上涨0.90% 跑输沪深300指数0.49个百分点 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19位[1][55] - 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超半数上涨[1][55] 新能源就近消纳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 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5][10] - 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5][10] -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 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 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5][10] - 按照"谁受益 谁负担"原则 就近消纳项目公平承担输配电费 系统运行费等费用[5][10] - 项目实行按容(需)量缴纳输配电费 下网电量不再缴纳系统备用费 输配环节的电量电费[5][10] - 项目使用公共电网时视同工商业用户 暂按下网电量缴纳系统运行费 逐步向按占用容量等方式缴费过渡[5][10] - 暂免缴纳自发自用电量的政策性交叉补贴新增损益[5][10] - 未接入公共电网的项目 不缴纳稳定供应保障费用[5][10] 储能政策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5][10] - 2025-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 2027年底达到1.8亿千瓦以上[5][10] -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5][10] - 《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提出研究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5][10] - 要求综合考虑发电机组类型 出力特性 厂用电率 检修停机等因素 科学评估各类型机组及新型储能的容量系数[5][10] AI+能源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5][10] - 到2027年 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5][10] - 到2030年 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 建立绿色 经济 安全 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5][10] - 电力领域包括电网与水电各5项 火电与新能源各4项 核电3项典型场景建设路径[5][10] 行业数据表现 - 火电煤价下跌至681元/吨[11] - 9月12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上升33.59%[8][30] - 9月12日三峡出库流量同比上升198.15%[8][30] - 硅料价格上升至50元/KG 主流硅片价格上升至1.45元/PC[40] - 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下跌6.21%[48] - 周成交量176.47万吨 周成交额1.08亿元[48] - 最高成交价66.14元/吨 最低成交价61.95元/吨[48] -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62.07元/吨[48] - 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356.34万吨 周成交额2.25亿元[48] - 截至2025年9月12日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09亿吨 累计成交额487.01亿元[48] 投资建议 - 推荐布局低估绿电板块 推荐优先关注低估港股绿电以及风电运营商[6] - 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H) 龙源电力 中闽能源 吉电股份等[6] - 建议关注火电板块:华能国际 华电国际 宝新能源 申能股份 建投能源 浙能电力[6] - 建议关注火电灵活性改造龙头:青达环保 华光环能[6] - 建议关注水核防御:长江电力 国投电力 川投能源 华能水电[6] - 建议关注核电板块: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6] 重点公司业绩预测 - 浙能电力2024A EPS 0.58元 2025E EPS 0.51元 2024A PE 8.90 2025E PE 10.06[7] - 皖能电力2024A EPS 0.91元 2025E EPS 0.94元 2024A PE 8.00 2025E PE 7.81[7] - 国电电力2024A EPS 0.55元 2025E EPS 0.42元 2024A PE 8.20 2025E PE 12.16[7] - 华能国际2024A EPS 0.65元 2025E EPS 0.81元 2024A PE 10.90 2025E PE 9.57[7] - 新集能源2024A EPS 0.92元 2025E EPS 0.93元 2024A PE 7.00 2025E PE 6.81[7] - 青达环保2024A EPS 0.75元 2025E EPS 1.71元 2024A PE 42.80 2025E PE 16.99[7] - 新天绿能2024A EPS 0.40元 2025E EPS 0.55元 2024A PE 20.00 2025E PE 14.53[7] - 华光环能2024A EPS 0.74元 2025E EPS 0.81元 2024A PE 29.70 2025E PE 19.99[7]
食品饮料周观点:白酒底部价值,大众品把握龙头-20250914
国盛证券· 2025-09-14 16:1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基本面逐步筑底 旺季备货与动销环比有望迎来底部改善 板块有望率先实现估值修复 2026年低基数下基本面有望逐步呈现改善趋势 底部中长期配置价值持续凸显[2] - 大众品行业景气赛道龙头持续扩张 重点关注优秀成长个股[1] 白酒行业 - 茅台持续以场景转型推动产品、渠道、终端"三端变革" 同时积极推进年轻化和国际化增量市场[2] -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市场终端呈现回暖趋势 8月动销环比6、7月边际改善[2] - 短期边际变化弹性标的包括泸州老窖、港股珍酒李渡、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老白干酒等[1] - 中长期经营质量龙头标的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古井贡酒、今世缘、迎驾贡酒等[1] 啤酒饮料行业 - 百威决定扩大在厦门湖里的投资规模 拟将日韩、东南亚等地的业务进行归集 落地百威亚太区域总部项目[3] - 百润股份控股股东向受让方协议转让63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6.01%[3] - 国旅文化投资集团重组新增包装饮用水业务 重组标的润田实业2023/2024年营收分别11.5/12.6亿元 净利润1.47/1.77亿元[3] - 建议重点关注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大单品高成长贡献α标的[3] 食品行业 - 鸣鸣很忙门店数量突破20000家 量贩零食行业形成"两超多强"竞争格局[4] - 零食有鸣批发超市门店数量突破3000家 零食行业渠道结构已产生深度调整[4] - 全国主产区原奶价格3.03元/kg 同比降幅收窄至3.5% 环比8月提升0.01元/kg[4] - 2025年上半年存栏千头以上的规模化牧场产量占比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68.2%[4] 重点推荐标的 - 高景气或高成长逻辑标的:盐津铺子、东鹏饮料、百润股份、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万辰集团、三只松鼠、有友食品等 港股卫龙美味等[1] - 政策受益或复苏改善标的:青岛啤酒、海天味业、新乳业、伊利股份、重庆啤酒、安琪酵母、仙乐健康、百龙创园、安井食品、立高食品、好想你等 港股农夫山泉、华润饮料、H&H国际控股等[1]
C-REITs周报:唯品会奥莱REIT上市,发改委推进REITs常态化申报-20250914
国盛证券· 2025-09-14 16:03
常态化申报 REITs 指数表现 本周中证 REITs 全收益指数下跌 0.78%。截至 9.12,本周(9.5-9.12, 下同)中证 REITs(收盘)指数下跌 0.84%,收于 840 点;中证 REITs 全 收益指数下跌 0.78%,收于 1070 点。本周沪深 300/恒生/中债十年期国 债/房地产(申万)/恒生地产建筑业/高速公路(申万)指数分别上涨 1.38%/ 上涨 3.82%/下跌 0.22%/上涨 5.98%/上涨 5.72%/下跌 0.46%。其中房 地产(申万)本周涨幅最高,REITs 全收益指数排行第 7。 本年中证 REITs 全收益指数涨幅为 10.56%。截至 9.12,本年中证 REITs (收盘)指数涨幅为 6.39%,中证 REITs 全收益指数涨幅为 10.56%。本 年沪深 300/恒生/中债十年期国债/房地产(申万)/恒生地产建筑业/高速 公路(申万)指数分别上涨14.92%/上涨31.55%/下跌1.21%/上涨7.90%/ 上涨 24.60%/下跌 11.90%。其中恒生指数本年涨幅最高,REITs 全收益 指数排行第 4。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gsz ...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基金投资价值分析:DeepSeek引爆AI新周期
国盛证券· 2025-09-12 19:27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16];模型构建思路:选取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16];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样本空间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即由满足以下条件的A股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非ST、*ST证券;科创板证券和北交所证券上市时间分别超过一年和两年;其他证券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证券自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在前30位[17];然后进行可投资性筛选,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位于样本空间前80%[18];最后进行选样,对于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筛选条件的证券,选取业务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人脸识别、语音语义识别、智能芯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在上述待选样本中,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19];模型评价:指数聚焦AI主题股票,重仓股紧扣AI主题,科技龙头属性高,主题特征鲜明[3][2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预期2025年营业收入9723亿元,同比增速22.62%[27] 2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预期2025年归母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速89.59%[27] 3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预期2026年营业收入11198亿元,同比增速15.17%[27] 4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预期2026年归母净利润1076亿元,同比增速31.86%[27] 5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预期2027年营业收入12954亿元,同比增速15.68%[27] 6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预期2027年归母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增速23.95%[2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TMT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TMT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TMT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2 因子名称:科技龙头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科技龙头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科技龙头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3 因子名称:人工智能+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人工智能+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人工智能+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4 因子名称:AI算力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AI算力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AI算力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5 因子名称:AIPC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AIPC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AIPC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6 因子名称:人工智能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人工智能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人工智能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7 因子名称:AI应用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AI应用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AI应用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8 因子名称:芯片概念暴露度[26];因子的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在芯片概念上的暴露程度[2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根据Wind概念分类,计算指数成份股在芯片概念上的权重占比[2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TMT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94.63%[26] 2 科技龙头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92.36%[26] 3 人工智能+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66.91%[26] 4 AI算力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51.66%[26] 5 AIPC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51.60%[26] 6 人工智能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45.36%[26] 7 AI应用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44.71%[26] 8 芯片概念暴露度,概念暴露度36.03%[26]
太空算力:苍穹之上的算力新纪元
国盛证券· 2025-09-12 14:55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太空算力是AI算力体系从地面向轨道空间延伸的全新范式,通过卫星搭载计算硬件在轨处理数据,具备自治智能、实时响应、分布式协作、无需消耗能源及高运算效率等特性[1][12] - 地面算力面临能源与散热瓶颈:2030年全球AIDC电力需求预计达347GW(Rand数据),100万张GPU集群热流密度超250W/㎡,工程实施难度大且水资源浪费严重[2][80] - 太空算力优势显著:太空太阳能效率较地面高2-3倍,晨昏轨道可实现24小时光照供电;真空环境散热效率高(背阳面-270℃),无需水资源且结构简化[14][74][81] - 国内外项目加速落地:Starcloud计划构建千兆瓦级轨道数据中心;中国ADA Space“三体计算星座”已发射12颗AI卫星,总算力达5POPS(目标1000POPS);北京轨道辰光完成首轮融资[3][15][17] - 巨头布局印证趋势:英伟达、亚马逊、微软等通过卫星项目或合作推进太空算力,如英伟达与Starcloud合作发射搭载H100芯片的卫星[3][49] 分章节总结 太空算力定义与技术原理 - 太空算力是部署于地球轨道的模块化服务器节点,形成“轨道数据中心”,通过星间激光通信实现数据协同处理,超越传统卫星“感知+回传”模式[17] - 技术核心包括抗辐射算力模块(如GPU集群)、液冷散热系统、太阳能供电及星间激光链路,需解决太空辐射、极端温度等挑战[33][41] - 与地面边缘计算本质区别:轨道级分布式AI架构支持复杂任务(如星载大模型训练),而非仅降低延迟[20][27] 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云厂商布局: - 英伟达计划2025年发射搭载H100的卫星(算力为国际空间站100倍)[49] - 亚马逊Project Kuiper已发射27颗卫星,拟结合AWS部署轨道AI节点[49] - 微软Azure Space与SpaceX合作提供卫星互联网接入,支持边缘计算[49] - 国内进展: - ADA Space“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总算力5POPS,第二批计划提升至20POPS,长期目标2800颗卫星组网[57] - 轨道辰光计划2025年底发射晨昏轨道算力星座[57] - 下游应用:遥感AI实时处理(如灾害监测)、深空探测及月球数据中心(Lonestar公司)[58][62] 能源与散热需求驱动 - 能源需求激增:2030年全球AIDC电力需求预测分歧较大(Rand:327GW、CSIS:美国84GW、麦肯锡:171-219GW),美国电网建设滞后导致弗吉尼亚州数据中心需等待7年供电[13][67][69] - 太空能源优势:无大气层衰减,太阳能效率提升2-3倍;晨昏轨道24小时光照,能源成本降低[74][77] - 散热优势:真空环境通过辐射散热,无需水资源(对比Meta数据中心日耗水600万加仑),简化散热结构[14][81] 产业链与核心公司 - 上游(基础设施): - 卫星制造(Maxar、Thales)、发射服务(SpaceX、Rocket Lab)、抗辐射硬件(英伟达、Intel)[83] - 中游(运营与网络): - 星座运营(SpaceX星链、OneWeb)、在轨算力服务(Axiom Space、Loft Orbital)[83] - 下游(应用): - 地球观测(Planet Labs)、通信(铱星)、新兴领域(自动驾驶、科研)[84][88] - 核心公司: - Starcloud:计划构建5GW轨道数据中心,获1100万美元融资[86][91] - Rocket Lab(RKLB):为美国太空发展局建造18颗卫星,提供星间激光通信[98] - 亚马逊:Project Kuiper已投资数十亿美元部署3236颗卫星[92] - A股相关公司:顺灏股份、杭钢股份、普天科技、中国卫星等[4][15][102]
美国8月CPI点评:通胀慢热VS就业快冷
国盛证券· 2025-09-12 14:54
通胀数据 - 美国8月未季调CPI同比2.9%符合预期,为过去7个月最高,前值2.7%[1] - 核心CPI同比3.1%与预期和前值持平,季调后核心CPI环比0.3%与预期前值及12个月均值持平[1] - 食品分项环比从0%升至0.5%高于12个月均值0.3%,能源分项环比从-1.1%升至0.7%主因汽油价格上涨[2] - 核心商品环比从0.2%升至0.3%高于12个月均值0.1%,核心服务环比从0.4%降至0.3%与均值持平[2] 就业与市场反应 - 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飙升至26.3万,创2023年6月以来最高[3] - 利率期货隐含9月10月12月连续降息概率从70%升至90%,年内降息次数预期从2.7次升至2.9次[3] - 标普500指数上涨0.9%,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2.3bp至4.02%,美元指数下跌0.3%至97.5[3] 政策展望 - 就业下行风险大于通胀上行风险,主因关税成本由企业承担未完全转嫁消费者[4] - 美联储9月和10月大概率连续降息,12月及2026年政策取决于就业市场触底情况及新主席提名[4]
芯原股份(688521):并购补全CPU矩阵,新签订单再创新高
国盛证券· 2025-09-12 12: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并购芯来科技补全CPU IP矩阵 强化RISC-V领域布局 [1][3] - 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达12.05亿元 同比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64% [4] - 标的公司芯来科技2024年总收入7794.70万元 在中国RISC-V IP企业中收入位居前列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31.8/40.6/58.8亿元 同比增长36.9%/27.6%/45.0%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0.1/0.6/1.4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4] 并购交易分析 -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100% [1] - 芯来科技是中国本土首批RISC-V CPU IP提供商 拥有全系列RISC-V CPU IP矩阵和车规IP产品 [2] - 全球已授权客户超300家 产品应用于AI、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多元领域 [2] - 2023年7月成为全球首家通过ISO 26262 ASIL-D级别汽车功能安全认证的RISC-V CPU IP公司 [2] - 截至2025Q1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已接近盈亏平衡 [2] 业务协同效应 - 芯原半导体IP已获RISC-V主要芯片供应商10余款芯片采用 为20家客户的23款RISC-V芯片提供一站式定制服务 [3] - 基于RISC-V核推出数据中心视频转码、可穿戴健康监测等多个芯片设计平台 [3] - 并购将补足CPU IP产品线 构建全栈式异构计算IP平台 [3] - RISC-V技术为AI计算提供显著优势 预计将提升AI ASIC业务效益与产业价值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创历史新高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36.9%) 2026年40.6亿元(增长27.6%) 2027年58.8亿元(增长45.0%)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101.8%) 2026年0.64亿元(增长505.1%) 2027年1.44亿元(增长125.3%) [4][10] - 2024年营业收入23.22亿元(同比-0.7%) 归母净利润-6.01亿元 [10] - 2023年营业收入23.38亿元(同比-12.7%) 归母净利润-2.96亿元 [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53.00元 总市值8043.41亿元 [6] - 预计2025年P/E为7631.7倍 2026年降至1261.3倍 2027年进一步降至559.9倍 [5] - 当前P/B为37.9倍 预计2027年降至34.4倍 [5][10]
若羽臣(003010):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与增速双升,业绩表现亮眼
国盛证券· 2025-09-12 09: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85.60% [1] - 自有品牌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收入占比达46%,同比增长242.42%,其中绽家品牌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157.11%,斐萃品牌营收1.60亿元 [2] - 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至56.92%,同比增加11.3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自有品牌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7.89亿元、38.25亿元、47.98亿元,同比增长57.9%、37.2%、2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亿元、2.49亿元、3.37亿元,同比增长70.4%、38.5%、35.0%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67.55%,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85.60%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79.57%,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71.72%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57.9%,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70.4% [3] - 毛利率提升至56.92%,同比+11.39个百分点,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6.0%提升至2025年6.5% [3][10] 业务分析 - 品牌管理业务收入3.35亿元,同比+52.53%,占总营收25%,代理品牌拜耳康王618期间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65%,艾惟诺天猫渠道销售同比增长超38% [2] - 代运营业务收入3.80亿元,同比-2.79%,占总营收29% [2]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6.03亿元,同比+242.42%,占总营收46%,其中绽家毛利率66.50%,斐萃毛利率达86.81% [2][3] - 新品牌VitaOcean和Nuibay已上线,进一步丰富品牌矩阵 [2] 运营与渠道 - 绽家品牌通过明星种草精准触达目标群体,618期间全渠道GMV同比增长160%+,抖音平台衣物除菌剂、洗衣液等品类热卖品牌TOP10 [2] - 线下渠道深化与山姆的战略合作,入驻永辉Bravo等优质渠道 [2] - 斐萃品牌自2024年9月上线以来快速放量,已成为多个平台麦角硫因销售TOP品牌,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上线8款产品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45.40%,同比+11.48个百分点,主要因加大自有品牌市场推广投入 [3] - 管理费用率3.46%,同比-1.3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25%,同比-0.40个百分点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71.9倍,2026年PE为51.9倍,2027年PE为38.4倍 [3]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9.6%提升至2025年20.2%,2027年达32.5% [10]
祥鑫科技:加码服务器液冷和机器人,打造未来增长点
国盛证券· 2025-09-12 08:09
核心观点 - 祥鑫科技积极布局服务器液冷和机器人新业务领域 打造未来增长点 同时汽车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通信业务实现大幅提升[6][8][10] - 若羽臣自有品牌业务表现突出 收入占比与增速双双提升 业绩表现亮眼[3] - 名创优品经营出现拐点 同店销售转正 IP与大店战略推动增长空间打开[5] - 海伦司直营日销回暖 重启直营开店计划 平台化转型持续推进[11] - 瑞迈特欧美市场表现亮眼 25Q2收入环比持续改善 无降噪棉呼吸机即将放量[12][13][14] - AI电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可渗透场景丰富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 祥鑫科技业务表现 - 2025年H1公司实现收入36亿元 同比增长13% 其中Q2收入19亿元 同比增长22% 环比增长18%[6][8]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下降36% 其中Q2净利润0.3亿元 同比下降52% 环比下降69%[6][8]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收入占比71% 其中新能源车业务收入19.4亿元 占比54% 同比增长3% 燃油车业务收入6.2亿元 占比17% 同比增长15%[8] - 通信设备制造业收入3.6亿元 占比10% 同比增长146%[8] - 光伏逆变器及储能行业收入5.9亿元 占比16% 同比增长9%[8] 祥鑫科技盈利能力与新业务布局 - 2025年H1销售毛利率13.0%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3.2%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9] - Q2销售毛利率12.2%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1.5% 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9] - 盈利能力承压主要由于汽车行业价格战传导至供应链 项目爬坡阶段待摊费用较多 以及新业务研发投入增加[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 重点布局算力服务器、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飞行器等新业务领域[9] - 已开发出车载和算力服务器液冷解决方案 车载液冷系统已规模化应用 正与头部企业接洽送样与交付[10] - 重点聚焦灵巧手和轻量化机械臂领域 已推出第二代灵巧手产品 与机器人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10] - 正在建设灵巧手专用产线和算力服务器产品专业工厂 为规模化生产做准备[10] 若羽臣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27.89/38.25/47.98亿元 同比增长57.9%/37.2%/25.4%[3] - 预计归母净利润1.80/2.49/3.37亿元 同比增长70.4%/38.5%/35.0%[3] - 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71.9X/51.9X/38.4X[3] 名创优品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13.2/254.5/300.0亿元[5]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34.0/41.2亿元[5] - 预计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9.1/35.3/42.0亿元 对应估值分别为19.5/16.1/13.5倍PE[5] 海伦司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7.9/9.5亿元[11]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6亿元[11]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9x/13.4x/10.7x[11] 瑞迈特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 同比增长42.30%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同比增长42.19%[12]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 同比增长46.54% 归母净利润5941万元 同比增长39.92%[1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77/13.21/16.01亿元 同比增长27.7%/22.6%/21.2%[13][1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3.60/4.42亿元 同比增长76.0%/31.5%/23.0%[14] 行业数据与动态 -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694万辆 同比增长40%[8] - 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 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8]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30万个[8] - AI电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可渗透场景丰富 上海出台12条新政打造"AI+数字广告"新高地[3] - 通信行业近1月涨幅25.5% 近3月涨幅54.4% 近1年涨幅113.9%[1] - 综合行业近1月涨幅20.8% 近3月涨幅43.0% 近1年涨幅114.2%[1] - 电力设备行业近1月涨幅16.6% 近3月涨幅32.8% 近1年涨幅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