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鑫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行业周报:外部短期变化,不改长期出海趋势-20251012
华鑫证券· 2025-10-12 23:3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和创新效率驱动的长期趋势,外部短期变化影响有限 [2]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交易活跃,交易数量达72笔,已超过2024年全年交易数量的一半,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其中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有16笔 [2][6] - 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重磅BD较少,但预计第四季度随着更多BD落地,市场对出海的信心将逐步恢复 [2] - 全球创新研发向更高效率的中国转移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只有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管线才能胜出 [2] 创新药出海趋势 - 创新药出海是长期产业趋势,由创新成果和效率驱动,不受短期中美贸易冲突等外部环境影响 [2] - 美国政府与跨国药企的药价谈判将强化对高效率、低成本的中国新药成果的需求 [2] - 小核酸药物领域在2025年9月实现出海突破,例如舶望制药与诺华就心血管产品达成协议,涉及预付款1.6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价值高达52亿美元 [3] - 迈威生物与Aditum Bio Fund成立Kalexo Bio,并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siRNA创新药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3] - 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是小核酸药物开发的核心,国内多家企业已掌握相关技术 [3] - 降血压、降血脂等慢病方向患者基数庞大、临床需求未被充分满足,商业前景广阔 [3] 口服自免药物趋势 - 强生正洽谈收购其合作伙伴Protagonist Therapeutics,后者核心产品为靶向IL-23受体的口服多肽药物Icotrokinra,已递交美国FDA申请上市 [4] - 除IL-23靶点外,针对IL-17、TYK2、JAK1靶点的口服自免药物也有多项临床研究 [4] - 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就两款临床前口服自免药物达成合作,靶点分别为IL-17AA/AF抑制剂和可透过血脑屏障的TYK2抑制剂 [4] 胰淀素与MASH治疗进展 - 诺和诺德公布其长效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单药治疗III期临床数据,治疗68周后实现11.8%(12.5kg)的平均体重减轻,显著优于安慰剂的2.3%(2.5kg) [5] - Cagrilintide安全性良好,因恶心导致永久停药的比例仅为1.0% [5] - 2025年8月美国FDA批准诺和诺德的Wegovy(2.4 mg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MASH F2~F3期 [5] - 诺和诺德以52亿美元收购Akero Therapeutics,获得其FGF21靶点MASH新药Efruxifermin,将探索GLP-1与FGF21的协同治疗 [5] - 国内众生药业、博瑞医药和九源基因等公司也在跟进胰淀素类似物的开发 [5] CXO行业复苏 - CXO行业经历供给端洗牌后逐步恢复,小企业退出为行业带来修复机遇 [6] - 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总额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成为Biotech企业资金回笼的重要渠道 [6] - 政策方面,国家药监局试点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目标30个工作日内完成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86款1类新药首次获得临床批件,其中3月获批数量飙升至103款 [6] - 美国新版《生物安全法案》未点名中国企业,对中国CRO企业影响有限 [6] 医保与商保目录进展 - 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已完成专家评审阶段,预计10月开始企业沟通会 [7] - 基本医保目录有535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311个、目录内224个;商保创新药目录有121个通过形式审查 [7] - 商保目录为首年制定,其品种范围和报销幅度对参与企业影响较大,孤儿药和进口PD-1/L1是主要通过审核的品种 [7] 行业表现与估值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2025/10/01-2025/10/10)跌幅为1.20%,跑输沪深300指数0.69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25位 [22] - 最近一月(2025/9/10-2025/10/10)跌幅为3.38%,跑输沪深300指数7.23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25位 [26] - 最近一周子行业中,中药Ⅱ涨幅最大为1.51%,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为3.37%;最近一月医疗器械跌幅最小为0.45%,化学制药跌幅最大为5.56% [32] - 医药生物行业当期PE(TTM)为39.05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36倍 [48] 投资方向与选股思路 - 推选方向包括受益于创新环境好转和订单恢复增长的CXO领域,相关公司有维亚生物、百诚医药、凯莱英、普蕊斯等 [8] - 小核酸和基因治疗技术持续突破,关注西藏药业、悦康医药、阳光诺和、迈威生物等 [8] - 痛风等大病种市场潜力大,关注长春高新、一品红等 [8] - 免疫方向如银屑病领域市场空间大,出海趋势值得关注,推荐益方生物,关注荃信生物-B、诺诚健华、丽珠集团等 [8] - 关注IO+ADC升级、TCE技术平台迭代升级和出海机会,以及减重方向国产GLP-1的差异化布局 [8][9] - 医疗器械领域关注中外合作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以及新材料在人形机器人方向的应用 [9]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板块轮动拉升消费,餐饮链催化延续-20251012
华鑫证券· 2025-10-12 23:3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及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1][9][58] 核心观点 - 板块轮动拉升消费,餐饮链催化延续 [1] - 白酒需求仍在磨底阶段,建议关注高股息龙头及回调到位的弹性个股 [6] - 大众品与新消费板块预期持续修复,受益于国庆出行数据及平台活动催化 [7][57] 行业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近1个月表现-4.4%,近3个月表现1.3%,近12个月表现-6.2%,同期沪深300指数分别表现2.1%、15.0%、18.8% [3] - 国庆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7] - 10月1日-4日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7] 白酒板块 - 双节白酒动销边际改善,但同比承压,渠道库存小幅去化但仍处高位 [6] - 2024年白酒累计产量414.50万吨,同比下降7.72%;行业营收7964亿元,同比增长5.30% [33] - 建议关注高股息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弹性个股:酒鬼酒、舍得酒业、今世缘、珍酒李渡等 [6][56] 大众品与新消费板块 - 9月抖音酒水销售环比增长58%;京东七鲜白酒双节期间成交额同比增长109% [5][18] - 高德扫街榜用户超4亿,10月1日烟火小店流量增长300% [7] - 连锁餐饮(如小菜园、绿茶)受益于外卖业务及规模效应,茶饮板块受益于高出游率及美团“外卖请客”活动 [7] - 建议关注标的包括蜜雪、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西麦食品、有友食品、东鹏饮料、锅圈等 [7][57] 其他子行业数据 -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2595亿元增至2024年6871亿元,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23% [35][36] - 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0.82万亿元增至2022年1.2万亿元,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 [48]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786亿元增至2024年1116亿元,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28% [49] - 预制菜市场规模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预计2026年达7490亿元 [51][54] - 餐饮收入从2010年1.8万亿元增至2024年5.57万亿元,1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 [52][55]
瑞普生物(300119):公司深度报告:禽畜药苗擎旗固本,宠物板块振翼拓新
华鑫证券· 2025-10-12 20:1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瑞普生物在传统兽药基本盘稳固的基础上,宠物板块正成为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渠道、研发与品牌协同效应突出,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6]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瑞普生物是一家服务于动物健康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拥有20多家分(子)公司、12个规模化生产基地、99条生产线,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及饲料添加剂备案超过500个,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兽药企业之一 [19]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50% [37];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16亿元,同比增长32.45% [3]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下降33.61%,主要系扩大宠物板块业务范围导致成本涨幅较大以及资产处置损益大幅降低所致,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7.36亿元,约为2023年度的2倍 [37] - 公司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6.17、42.58、50.00亿元,EPS分别为0.87、1.08、1.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0、20.3、16.4倍 [6][11] 兽药主业 - 公司兽药主业韧性凸显,传统兽药(化药、生物制剂)业务维持稳健增长,毛利率超过2023年行业均值 [3] - 2024年度公司禽用生物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76亿元,毛利润6.80亿元,毛利率63.17%;原料药及制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21亿元,毛利润3.72亿元,毛利率36.50%,两个板块毛利率均高于中国兽药产业平均毛利率30.58% [47] - 兽药终端价格保持温和上行,叠加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如高端制剂占比提升),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3] - 长期看点在于兽药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公司坚定推进出海战略落地,正加大海外产品注册步伐,推进生产工厂通过海外GMP认证 [3][66] 宠物板块表现 - 2024年公司宠物板块实现收入6.9亿元,其中宠物生物制品实现营业收入3,744万元,同比增长849.10% [4][17] - 公司所产猫三联疫苗"瑞喵舒"为国产首批获批疫苗,预估当前猫疫苗市场为40亿元,国产替代进口仍有较大空间 [4][17] - 宠物板块营业收入于2022年开始明显快速增长,在3年时间内(2022~2024年)达到6.9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 [37] 宠物医疗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直接持有瑞派宠物医院9.09%的股权,瑞派宠物医院当前所辖门店近600家,覆盖全国27个省、70余座城市,与120所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通道 [5][18]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瑞供应链(持股56.31%)覆盖7,000家宠物医院+3,400家宠物店,2024年宠物供应链部分收入达6.33亿元,占总收入的20.63% [5][18][73][76] - 公司不断深耕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布局形成了"优质经销商+三瑞齐发(公司、瑞派宠物医院、中瑞供应链渠道深度协同)"纵深拓展的销售渠道护城河 [5][18][68] 研发与产品管线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23,835.22万元,占营业成本比7.31%,研发费用率在7%左右波动 [62] - 在宠物板块,公司正在加速驱虫药、猫三联/四联疫苗、mRNA疫苗等新品研发与上市,布局了基于mRNA技术的猫四联疫苗、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疫苗、口服剂型驱虫药等研发管线 [66] - 公司已建立高品质、多元化、全品类的产品矩阵,成功培育超过50个千万级单品 [62] 行业与市场分析 - 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为1.24亿只,较上年增长2.1%;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3,002亿元,较上年增长7.5% [50] - 通过自下而上法测算,猫三联疫苗市场规模约为15.56亿元,占宠物猫疫苗板块市场规模38.44% [56] - 宠物驱虫药市场规模估计约为336.09亿元 [59]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全国宠物医院数量达到30,588家,其中非连锁宠物医院数量占比达到75%,行业集中度较低 [78]
Figure03打开家庭应用场景,车企加速布局具身智能
华鑫证券· 2025-10-12 19: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AI应用是本轮科技革命主要趋势之一,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最重要的终端产品 [6] - Figure 03的家庭场景应用展示效果超预期,有望提振机器人板块情绪 [6] - 汽车产业与具身智能呈现“双向奔赴”趋势,国内车企正加速跨界整合,推动AI技术向实体世界的产业化落地 [7][8] - 人形机器人带来新机遇,持续看好汽车行业 [10] 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 - 本周(报告期)中信汽车指数下跌1.5%,落后大盘(沪深300指数下跌0.5%)1.0个百分点,在30个行业中位列第25位 [18] - 行业细分板块中,乘用车下跌1.4%,商用车上涨3.0%,汽车零部件下跌2.5%,汽车销售及服务上涨3.0%,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1% [22] - 概念板块中,新能源车指数下跌3.9%,智能汽车指数下跌2.5%,人形机器人指数下跌6.7% [22] - 近一年以来(截至2025年10月10日),汽车行业指数上涨38.8%,相对沪深300指数(上涨16.7%)的收益率为+22.1个百分点 [22] - 跟踪的14家海外整车厂本周涨跌幅均值为-7.3%,中位数为-7.7% [33] 行业数据跟踪 - 9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3.9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1% [43]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00.4万辆,同比增长9% [43] - 9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77.0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2% [48]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081.2万辆,同比增长13% [48] - 本周(10月09日-10月10日)重点跟踪的原材料价格周度环比:钢铁均价0.38万元/吨(-2.5%)、铜均价8.64万元/吨(-4.2%)、铝均价2.10万元/吨(-1.5%) [51] 公司公告和行业新闻 - Figure 03正式发布,硬件更新包括执行器扭矩密度提升、运行速度是以前两倍、重量减少9%、新增2kW功率无线充电等 [4] - BotQ工厂第一代生产线初始年产能1.2万台,目标未来四年总计生产10万台机器人 [5] - 赛力斯子公司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智能机器人技术协同攻关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60] - 鸿蒙智行宣布智界新款上市44天大定达3.8万辆 [60] -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工厂下线 [60] - 云深处科技发布全球首款行业级全天候人形机器人DR02 [61] 推荐标的 - 报告依据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细分赛道推荐了相关公司 [10] - 关节总成领域推荐新泉股份、双林股份、嵘泰股份 [10] - 丝杠领域推荐双林股份、嵘泰股份 [10] - 灵巧手领域推荐德昌电机控股、浙江荣泰 [10] - 减速器领域推荐凯迪股份 [10] - 传感器领域推荐开特股份 [10] - 轻量化领域推荐模塑科技 [10]
金融工程周报:又一次TACO交易,但不会是再一次解放日-20251012
华鑫证券· 2025-10-12 19:34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周报内容,以下是关于报告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仓位择时策略**[17]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旨在对沪深300ETF进行多头仓位的择时交易,通过特定的信号判断增仓或减仓时机,以超越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2. **模型名称:A股多空择时策略**[20]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多空双向的择时交易,根据信号决定做多、做空或空仓,旨在获取双向收益[2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3. **模型名称:港股仓位择时策略**[19]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针对港股市场进行仓位择时,动态调整港股持仓比例以应对市场波动[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4. **模型名称:A股小微盘择时策略**[21][22]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专注于A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择时交易,捕捉小微盘股票的特有波动规律[21][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5. **模型名称:A股红利成长择时策略**[25]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在价值红利风格与成长风格之间进行轮动择时,根据市场环境超配更具潜力的风格[2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6. **模型名称:美股择时策略**[26]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针对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进行择时,并可能涉及杠杆ETF的使用,通过信号判断开多、做空或持仓时机[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7. **模型名称:黄金择时策略**[28]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对黄金价格进行择时判断,利用季节性效应、资金动量等因素来决策黄金的配置时机[2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8. **模型名称:ETF组合策略-偏股型**[30] * **模型构建思路**:该策略通过构建一篮子偏股型ETF组合,进行资产配置,以分散风险并追求收益[3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策略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9. **模型名称:ETF组合策略-偏债型**[31] * **模型构建思路**:该策略通过构建一篮子偏债型ETF组合,主要面向固定收益类资产进行配置[3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策略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公式 10. **因子名称:价值红利因子**[9][34]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资金面考量,识别并超配具有高分红、低估值特征的股票风格[9][3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该因子的具体构建过程和公式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展示了多个策略的历史净值曲线图,但未提供具体的量化指标数值(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18][20][26][28][30][31]。因此,无法列出各模型的具体测试结果取值。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中未详细阐述独立于模型之外的量化因子的构建方式,相关内容已合并至上述模型部分,如“价值红利因子”)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中未提供独立因子的具体测试结果取值) **请注意**:本报告主要侧重于展示各择时策略的历史净值走势图和当前的市场观点,并未提供模型构建的详细方法论和量化的回测绩效指标。
小红书,从种草到生活兴趣社区
华鑫证券· 2025-10-11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小红书凭借其独特的社区文化、优质内容生态和持续拓宽的商业化边界,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其发展将带动数字营销、内容电商及微短剧等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4][5][114][115] 小红书概述 -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定位从“海外购物攻略社区”演变为年轻人的“生活兴趣社区”,品牌口号为“标记我的生活”,致力于帮助用户发现和分享美好事物[15][16] - 平台秉持真实、美好、多元的价值观,通过UGC/PUGC内容生态和算法推荐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2025年月活跃用户达3亿人[17][26][33] - 2025年1月,因TikTok禁令,超1.7亿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平台成为文化输出和中式美学传播的重要阵地[29] - 平台女性用户浓度高,“她经济”特征显著,内容覆盖美妆、时尚、美食、旅游、健身等多领域[37] 小红书商业化 - **电商业务**:2025年8月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仅收取0.6%技术服务费;将“市集”(Market)提升为一级入口,强化用户购买心智;2025年双十一期间,买手吴千语直播带货GMV超7000万元,观看人数超157万[39][40][44][47] - **数字营销**:作为营收主力,2024年广告收入达216亿元(同比增长48%),占营收72%;通过打造“马路生活节”等线上线下活动、节气营销、明星买手直播(如Melody刘直播间客单价达2520元)等多种方式构建营销场景[53][55][63][66][73][78] - **本地生活**:2025年9月推出“小红卡”,提供精选门店折扣等权益,合作方为有赞,探索会员制与本地生活业务结合[87][90] - **内容业务**:上线短剧频道,采用免费模式,其中《痴人之爱》播放量超7500万次;预计2030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110] - **技术赋能**:推出行业首个社交大模型Red One,利用平台真实内容数据训练AI,强化“种草-拔草”闭环[111][112] 小红书拉动的产业链投资 - **数字营销相关公司**:蓝色光标(与小红书母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并获商业化跨境营销代理商牌照)、引力传媒(深度绑定小红书等平台)、因赛集团(提供小红书等平台效果营销服务)、青木科技(提供小红书一站式整合服务)、有赞(小红卡合作方)[6][116] - **电商业务相关公司**:姚记科技(通过子公司持有小红书头部MCN侵尘文化股权)、东方明珠(旗下东方购物与小红书联合打造“宝藏主理人计划”,实现双屏共振)、阿里巴巴、京东(站外合作)[7][117] - **内容/微短剧相关公司**:九州文化(提供平台定制剧)、东方明珠(旗下尚世影业项目入选红镜短剧计划)、中信出版(平台自营图书销售)、荣信文化(将小红书作为全域营销入口)、奥飞娱乐(喜羊羊IP在平台获追捧)[8][118] - **平台估值**:2024年7月估值260亿美元,2025年9月估值达310亿美元,得益于商业化进展良好,2025年利润拟达30亿美元[100][103]
双融日报-20251010
华鑫证券· 2025-10-10 09:36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6分,处于"过热"状态 [5][9]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而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 [9] - 该指标从指数涨跌幅、成交量、涨跌家数、KDJ、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6大维度搭建,属于摆荡指标 [21] 热点主题追踪 - 人工智能主题受阿里集团在2025云栖大会表态推动,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5] - 有色金属主题因印尼格拉斯伯格矿区山体滑坡推迟复工至2026年上半年引发铜供应担忧,国内铜冶炼行业加工费低迷推动供给收缩预期 [5] - 储能主题受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明确2027年装机1.8亿千瓦撬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海外订单2025H1同比暴增220%达160GWh [5]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中兴通讯净流入302,441.06万元居首,海康威视净流入137,646.18万元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新易盛净买入132,992.43万元,北方稀土净买入117,440.05万元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中SW电子净流出354,640万元,SW非银金融净流出394,798万元 [17] 行业资金配置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中SW电子净买入1,093,326万元居首,SW有色金属净买入664,694万元 [19] - 融券净卖出前十行业中SW电子净卖出7,912万元,SW有色金属净卖出6,564万元 [19]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行业中SW有色金属净流入96,526万元,SW建筑材料净流入18,912万元 [16]
金融工程周报:短期略有超买,逢调积极布局-20251009
华鑫证券· 2025-10-09 18:10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多维定量择时模型**[24] * **模型构建思路**:从基本面、流动性、资金面、情绪面、估值五大维度筛选有效指标,构建复合打分模型以判断恒生指数的买卖时机[2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三个有效单因子信号:OECD中国经济领先指标、恒指期权认沽认购比(PCR)、外资净买入金额[24] 2. 每个指标独立给出恒生指数的看多或看空信号[24] 3. 将各期信号取均值作为最终的复合打分[24] 4. 设定交易规则:当复合打分 > 0.5 时,买入恒生指数;否则空仓[24] 2. **模型名称:港股多维定量选股模型**[5][19] * **模型构建思路**:系统梳理和测试价量、现金流、质量成长、股东回报等多类选股因子的有效性,并结合“真外资”持仓和分析师目标价进行综合筛选,以构建港股优选组合[5][1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识别有效选股因子:近12月年化波动率(低波动)、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股东回报(股息率+回购比率)、ROE波动率和roe_ttm同比等[5][19] 2. 结合“真外资”持仓数据进行分析[5][19] 3. 结合分析师目标价进行进一步筛选[5][19] 4. 最终形成“港股主动金股组合”和“港股定量优选30组合”[5][19][22][2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卖空成交占比**[2][3][18][4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卖空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比例,来衡量市场的悲观情绪或对冲压力[2][3][18][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但提及该数据已飙升至17.78%的高位[2][3][18][43] 2. **因子名称:恒指期权认沽认购比(PCR)**[24][42]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恒生指数看跌期权成交量与看涨期权成交量的比率,来反映期权市场投资者的情绪[24][4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给出了PCR的定义公式: $$PCR = \frac{\text{恒生指数看跌期权成交量}}{\text{恒生指数看涨期权成交量}}$$[42] 3. **因子名称:OECD中国经济领先指标**[24][26]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OECD发布的中国经济领先指标作为宏观基本面代理变量,因其与港股上市公司基本面高度相关[24][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使用OECD发布的数据。交易信号规则为:当OECD指标环比上行时,发出看多信号;指标走平或下行时,发出空仓信号[24][26] 4. **因子名称:外资净买入金额**[24][46] * **因子构建思路**:追踪注册地在中国大陆与香港之外的基金(定义为外资)对香港权益市场的净买入情况,作为资金面的观察指标[24][4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EPFR提供的全球基金资金流动数据,计算外资的净买入金额[46] 5. **因子名称:南向资金净买入**[3][4][46][47] * **因子构建思路**:跟踪内地通过港股通渠道净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作为反映境内投资者对港股边际配置态度的重要指标[3][4][46][4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但提及了近期净买入数据和重点增持的行业及个股[3][4][46][47] 6. **因子名称:近12月年化波动率**[5][1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在过去一年内的价格波动风险,低波动因子在港股市场长期有效[5][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7. **因子名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5][19] * **因子构建思路**:评估公司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是有效的现金流类因子[5][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8. **因子名称:股东回报(股息率+回购比率)**[5][19] * **因子构建思路**:综合衡量公司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回报股东的水平,该因子在港股市场长期有效[5][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但指明该因子由股息率与回购比率相加构成[5][19] 9. **因子名称:ROE波动率**[5][1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稳定性,波动率低可能代表盈利质量更高[5][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10. **因子名称:roe_ttm同比**[5][19]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滚动净资产收益率(ROE TTM)的同比增长率,作为成长性因子[5][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11. **因子名称:AH股溢价指数**[49][50] * **因子构建思路**:追踪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股票之间的价差,溢价指数高位回落可能预示港股相对A股有超额收益机会[49][50][5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指数根据成份股的A股及H股的流通市值,计算出A股相对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4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主动金股组合**[5][19] * 自2024年11月样本外以来,绝对收益高达+107.51%[5][19] * 相较恒生指数的超额收益为+74.83%[5][19] 2. **港股定量优选30组合**[5][19] * 自2024年11月初至今,绝对收益为+41.43%[5][19] * 相较港股高股息指数的超额收益为26.95%[5][19]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单个因子的独立回测指标数据,如IC、IR等)
寒武纪(688256):公司动态研究报告:AI算力芯片技术领先,软硬件协同发展提升业绩弹性
华鑫证券· 2025-10-09 16:5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寒武纪-U作为AI算力芯片技术领先企业,凭借其软硬件协同发展策略,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1][4][11][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长249.88% [4]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4425.01%;实现归母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324.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283.07% [4] - 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AI算力芯片的技术优势,以及与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和AI应用的加速落地 [4] 行业背景与需求 - 自ChatGPT发布以来,AI大模型推动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大AI算力硬件投资,AI-Capex成为重要景气度指标 [5] - 北美四大CSP厂商2025年全年capex预计达到3510~3570亿美元;国内阿里、腾讯、字节等厂商也纷纷提升Capex用于算力建设 [5] - IDC数据显示,2028年全球AI算力服务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2025-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96% [5] - 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海外AI算力芯片供给存在不确定性,国产自研AI算力芯片是大势所趋 [6] 产业链支持 - 中芯国际在产能和工艺方面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具备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94.8万片,2025年上半年新增2万片12英寸月产能,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每年扩产5万片12英寸产能 [8] - 中芯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2.5%,环比增长2.9个百分点,并持续优化28纳米至90纳米制程工艺 [8] - 国产晶圆代工厂产能扩充和工艺优化将有助于解决寒武纪等头部厂商AI芯片量产难题 [8] 公司技术与战略 - 公司近期募资39.85亿元,其中20.54亿元拟用于面向大模型芯片平台项目,14.52亿元拟用于面向大模型软件平台项目 [9] - AI硬件产品线覆盖终端、云端、边缘场景,包括思元100、270、290、370等系列芯片及加速卡,服务于大模型算法公司、服务器厂商及多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9] - AI软件平台方面,公司致力于构建覆盖大模型技术开发到应用部署的全流程开放服务能力,以提升产品易用性和用户粘性 [10] -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全面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核心技术具有壁垒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0]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4.60亿元、96.89亿元、140.50亿元 [12][1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25元、8.05元、12.17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2.5倍、164.5倍、108.9倍 [12][1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5亿元、33.70亿元、50.90亿元 [14]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国庆出行数据较优,餐饮链表现改善-20251009
华鑫证券· 2025-10-09 16: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及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9]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庆出行数据表现优异,餐饮产业链出现积极改善信号 [1] - 白酒板块双节动销呈现边际改善,但同比仍面临压力,行业处于磨底阶段,建议关注高股息龙头及回调到位的弹性个股 [6] - 大众品与新消费板块受益于国庆期间旺盛的出行和餐饮消费,连锁餐饮、茶饮等赛道催化较多,预期持续修复 [7][9] 一周新闻速递总结 - 行业新闻方面,汾阳产区团体标准公用标识发布,1-8月全国酒饮茶制造业营收达10539.1亿元 [5][18] - 公司新闻方面,贵州茅台i茅台平台开启即时配送服务,五粮液文化圣地开街,蜜雪集团以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 [5][18] 本周重点公司反馈总结 - 市场表现方面,食品饮料行业近1个月下跌4.6%,但近3个月上涨2.1%,同期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4.6%和16.3% [3] - 细分板块中,休闲食品和饮料乳品表现强劲,近两周涨幅分别达53.94%和37.56% [25] - 个股方面,古井贡酒、泸州老窖本周涨幅领先,分别为4.12%和3.40%;中国圣牧、优然牧业等大众品公司涨幅显著 [31] 食品饮料行业核心数据趋势 - 白酒行业:2024年累计产量为414.50万吨,同比下降7.72%;行业营收为7964亿元,同比增长5.30% [34] -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59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71亿元,十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23% [36][37] - 啤酒行业:2025年8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产量为2683.30万千升,同比增长1.7% [46] - 葡萄酒行业:2025年8月行业产量为5.6万千升,累计同比下降24.3% [44] - 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0.82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万亿元,六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 [47][49]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6亿元,四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28% [48][50] - 预制菜:2019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23%,预计2026年将达到7490亿元 [52][55] - 餐饮收入:从2010年的1.8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7万亿元,十四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