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
搜索文档
3月美国CPI点评:关税影响滞后,价格压力全线回落
平安证券· 2025-04-11 1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美国核心CPI环比录得21年以来最低值,居民必需和非必需消费品价格增速均降温,通胀压力广泛降温,或反映原油价格回落、居民抢消费行为减弱、储蓄意愿提高,以及企业关税前囤货使2、3月对中国关税加征未体现在当前通胀数据中 [2] - 分项看,非住房服务、住房、核心商品通胀环比增速均有下降,指向居民非必需休闲需求、外出旅行需求降低,抢消费行为减弱 [2] - 数据公布后曲线趋陡,市场降息预期略有抬升,2Y美债利率下行7.7BP左右至3.8%附近,10Y美债利率整体稳定,市场定价美联储6月开始降息,但因潜在通胀压力和基本面硬数据稳健,美联储近两次会议降息概率不大 [2] - 近期美债市场流动性冲击受关注,当前冲击强度不及20年3月,集中于美债抛售压力未扩散,后续若关税谈判推进、美股企稳,抛售压力有望减轻,流动性冲击或自发平复,若外部政策冲击加剧恐慌情绪,冲击可能发酵,当前美债波动性高位,建议投资者短期控制仓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月美国CPI数据情况 - 3月美国CPI环比为 -0.1%(预期0.1%),核心CPI环比0.1%(预期0.3%) [2] - 非住房服务通胀环比增速季调后为 -0.2%(前值0.2%),同比增速回落0.9pp至2.9%,娱乐服务、机票价格大幅回落,机动车保险价格环比增速 -0.8%(前值0.3%) [2] - 住房通胀环比增速0.2%(前值0.3%),同比回落0.3pp至4.0%,主要是在外住宿价格环比回落3.5%(前值 +0.2%) [2] - 核心商品通胀环比增速为 -0.1%(前值0.2%),同比 -0.1%基本持平前月,二手车价格回落0.7%(前值 +0.9%),医疗保健商品价格回落1.1%(前值 +0.1%),家具家电和服饰价格增速也回落 [2] 市场反应 - 数据公布后曲线趋陡,市场降息预期略有抬升,2Y美债利率下行7.7BP左右至3.8%附近,10Y美债利率整体保持稳定 [2] - 市场定价美联储6月开始降息,但因通胀压力待观察、基本面硬数据稳健、美联储官员表态谨慎观望,近两次会议降息概率不大 [2] 策略建议 - 近期美债市场流动性冲击受关注,当前冲击强度不及20年3月,集中于美债抛售压力未扩散 [2] - 后续若关税谈判推进、美股企稳,美债抛售压力有望减轻,流动性冲击可能自发平复;若外部政策冲击加剧恐慌情绪,美债流动性冲击可能发酵 [2] - 当前美债波动性仍保持高位,建议投资者短期控制仓位 [2]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411
平安证券· 2025-04-11 08:12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拖累PPI,原油价格下跌拖累CPI,若稳增长政策发力,CPI或保持稳定,PPI冲击可能弱于预期 [2][8] - 银行板块股息价值凸显,关注区域行和股份行机会,目前板块安全边际充分 [3][10] - 和誉 - B专注小分子研发,核心管线匹米替尼预计2025年中美申报上市,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18] - 地方债借新还旧有规律,其比例、节奏影响净供给,重点省份接续比例高利于缓解偿债压力 [19][22] - 美债流动性冲击未达2020年3月程度,后续需观察,政策不确定下建议控制仓位 [23][24] -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利好保健品行业,关注有竞争优势企业,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5][27] - 绝味食品2024年经营承压,2025年积极求变,调整业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28][30] - 莱特光电下游需求旺、新品放量,业绩增长,OLED产业发展利好上游材料,调整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32][35] - 宁波银行营收盈利平稳,息差改善,资产质量稳健,分红加大,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36][39] 国内市场表现 - 上证综合指数收盘3224,涨1.16%,上周跌0.28%;深证成份指数收盘9755,涨2.25%,上周跌2.28%等 [1]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收盘20682,涨2.06%,上周跌2.46%;道琼斯指数收盘39594,跌2.50%,上周跌7.86%等 [1] 大宗商品表现 - 纽约期油收盘60美元/桶,跌3.28%,上周跌9.73%;现货金收盘3076美元/盎司,持平,上周跌0.56%等 [5] 重点推荐报告摘要 2025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 3月CPI同比 - 0.1%,较上月升0.6个百分点;PPI同比 - 2.5%,较上月降0.3个百分点 [7] - 关税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拖累PPI,原油价格下跌拖累CPI,消费需求韧性影响工业品价格传导,稳增长政策或减轻冲击 [8] - CPI跌幅收窄,核心CPI回暖,服务、核心商品、食品烟酒价格有支撑,能源价格下跌有拖累 [9] - PPI环比跌幅扩大,黑色建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板块拖累,有色金属价格有支撑 [10] 银行行业月报 - 行业核心观点为“顺周期 + 高股息”,政策推动估值修复,关注区域行、股份行机会,板块安全边际充分 [10] - 营收降幅收敛,分红稳定,24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1.8%,营收增速修复,净利息收入和中收降幅收窄,支出端业务费用增速下行,拨备减少 [11][12] - 2025年3月银行板块涨2.59%,跑赢沪深300指数2.66个百分点,排名第4位 [13] 和誉 - B首次覆盖报告 - 2024年首次盈利,净利润2830万元,收入5.04亿元,现金流稳健,启动股票回购计划 [15] - 核心资产匹米替尼预计2025年中美申报治疗TGCT上市,推进治疗cGVHD及胰腺癌研发 [16] - FGFR小分子抑制剂差异化布局,ABSK011、ABSK061、ABSK121有进展 [17] - 早期管线储备丰富,为长期发展提供动力,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8] 一般报告摘要 - 宏观策略债券基金 地方债借新还旧报告 - 地方债到期多借新还旧,其比例和节奏影响净供给,从年度、年内、分省维度分析规律和影响 [19] - 财政部限制接续比例,历史上约86.4%,每年净偿还约3800亿元,一般债接续比例高于专项债 [20] - “早借新,晚还旧”影响净供给,对收益率影响有限,2025年一季度接续比例高,后续季度借新额或低于还旧额 [21] - 重点省份接续比例高,缓解短期偿债压力,一般债和专项债接续比例均高于非重点省份 [22] 美债流动性危机报告 - 关税引发恐慌,投资者抛售美债,10Y美债利率上行,本次冲击未外溢至货币市场,力度不及2020年3月 [23][24] - 若关税谈判推进、美股企稳,抛售压力或减轻;若冲击加剧,美联储可能提供流动性支持,建议控制仓位 [24] 一般报告摘要 - 行业公司 食品饮料行业点评 -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提升10方面任务,利好食品加工制造、餐饮和保健品行业 [25] - 保健品行业有望扩容,关注有品牌、研发、质量、渠道优势企业,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26][27] 绝味食品年报点评 - 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降13.8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降34.04%;2025Q1营收15.01亿元,同比降11.47%;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降27.29% [28] - 毛利率提升,净利率下滑,鲜货类营收下滑,非鲜货类部分产品增长,区域市场收缩,2025年积极求变 [29][30] - 调整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5.82亿元、6.69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30] 莱特光电年报点评 - 2024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增56.90%;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117.17%,下游需求旺、降本增效推动业绩增长 [31][32] - 产品推陈出新,Red Prime等材料量产供货或测试,中间体业务向好,OLED产业发展利好上游材料 [33][34]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3.99亿元、5.9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35] 宁波银行年报点评 - 2024年营收666亿元,同比增8.2%;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6.2%,营收增速回暖,盈利增速平稳 [36] - 息差略有改善,扩表积极,资产质量稳健,拨备水平略有下降,分红力度加大 [37][38]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4.38元、4.83元、5.34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39] 新股概览 - 即将发行新股有江顺科技、众捷汽车等,已发行待上市新股有泰禾股份 [41][42] 资讯速递 国内财经 - 2025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降0.1%,环比降0.4% [42] - 央行北京市分行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覆盖面 [43] 国际财经 -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约15国提交方案,美国财政部拍卖220亿美元30年期国债,得标利率4.813% [44] 行业要闻 - 预计2024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84%,推动视觉传感器需求放量 [46] - 2025年一季度全球涉及中国大陆地区并购交易额1249亿美元,同比增111.6% [47] 两市公司重要公告 - 华利集团2024年净利同比增20%,拟10派23元 [48] - 深圳机场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1.11% - 93.97% [49] - 湖南黄金2024年净利同比增73.08%,拟10转3派2.3元 [50] - 金力永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50% - 60% [51] - 飞荣达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76.69% - 99.18% [52]
2025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关税加征的价格冲击
平安证券· 2025-04-10 22:42
关税加征影响 - 特朗普“对等关税”加剧全球经济衰退担忧,4月以来(截至10日)南华工业品指数累计下跌5.5%,冲击大宗商品价格[3][4] - 关税加征不利中下游行业需求,假设采矿及原材料板块PPI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装备及消费制造行业PPI增速将下移0.3个百分点,拖累PPI约1.2个百分点[3][4] - 关税引致原油价格下跌,4月以来(截至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活跃合约跌幅超12%,若能源价格中枢下移10个百分点,将拖累CPI环比增速0.4个百分点[3][5] CPI情况 - 3月CPI同比增长 -0.1%,较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增长0.5%,较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3][11] - 服务价格、核心商品价格、食品烟酒价格支撑CPI,能源价格下跌拖累CPI[3][11] PPI情况 - 3月PPI同比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至 -2.5%,环比跌幅自上月的 -0.1%降至 -0.4%[3][17] - 黑色建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板块拖累PPI环比下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提供边际支撑[3][19] 风险提示 - 海外经济超预期衰退使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房地产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冲击黑色商品价格,生猪集中出栏超预期拖累猪肉价格[22] 政策影响 - 若稳增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CPI同比增速有望稳定,外部关税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PPI增速冲击或弱于预期[3][6]
一文读懂系列之六:一文读懂地方债借新还旧的规律和影响
平安证券· 2025-04-10 2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年度到期接续比例、年内借新还旧节奏和分省比例三个维度分析地方债借新还旧的规律和影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地方债借新还旧比例 - 财政部限制借新还旧比例,使得地方政府每年净偿还约3800亿元,设置比例上限并规定不得用再融资债提前赎回 [4][5] - 历年接续比例基本在86.4%附近,2023年达90%,或因当年到期量大和财政收支矛盾大 [4][5][7] - 过去5年及未来三年,每年净偿还规模约3800亿元,若保持2024年水平,未来3年约4200亿元 [4][7] - 一般债接续比例持续高于专项债约12.3个百分点,2024年一般债因财政部要求压降而下降 [4][7] 地方债借新还旧节奏 - 财库〔2019〕23号文允许地方政府“早借新,晚还旧”,财政部年底征询需求,3月左右下达额度,此前可适度发行 [9][10] - 季度上接续比例逐季递减,20 - 24年一至四季度中位数分别为107%、92%、81%、76% [15] - 月度上借新高峰略早于还旧高峰,1 - 5月借新额超还旧额,6 - 12月反之,月均规模分别为222.5亿和 - 675.7亿 [15] - 周度上传统再融资债发行比地方债到期提前1周,20 - 24年提前一周相关系数为0.61 [15] - 2025年一季度接续比例达近年最高,后续三个季度借新额可能分别比还旧额低688亿、2476亿和1502亿元 [15] - 地方债借新还旧与收益率有负相关性,或因传统再融资债占比有限、发行自由度高 [18] - 投资者需综合判断各类型地方债供给来判断利率走势 [19] 分省地方债接续比例 - 重点省份接续比例比非重点省高6.2个百分点,利于缓解短期偿债压力,若达到非重点省比例,重点省每年需多拿出约800亿偿债 [22] - 重点省份一般债接续比例2024年略低于非重点省份,因财政部要求压降高风险省份至90%以内 [24] - 重点省份专项债接续比例比非重点省份高约13.6个百分点,均呈上升趋势,2024年重点省份仍在90%以上 [24]
绝味食品(603517):24年经营依然承压,25年向上求突破
平安证券· 2025-04-10 1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绝味食品经营承压,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2025年公司积极求变,有望改善经营状况,考虑到消费环境、单店情况及成本因素,调整业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4][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食品饮料,公司网址为www.juewei.cn,大股东是上海聚成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4.32%,实际控制人是戴文军,总股本6.06亿股,流通A股6.06亿股,总市值99亿元,流通A股市值99亿元,每股净资产10.54元,资产负债率23.7%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减少34.04%,拟每10股派3.3元(含税);2025年一季报显示,25Q1营业收入15.01亿元,同比减少11.47%,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减少27.29% [4]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94亿元、61.18亿元、64.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5.8%、3.8%、4.8%;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5.82亿元、6.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0.6%、16.2%、15.0%;毛利率分别为31.1%、31.4%、31.8%;净利率分别为8.5%、9.5%、10.4%;ROE分别为7.8%、8.9%、9.9%;EPS分别为0.83元、0.96元、1.10元;对应4月10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19.8、17.1、14.8倍 [6] 经营分析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30.53%,同比提升5.76pct,受益于鸭副等原材料价格回落及供应链效率优化;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3.21pct至10.65%,管理费用率小幅提升0.82pct至7.20%,财务费用率上升0.25pct至0.44%,全年净利率为3.26%,同比下降1.11pct [8] - 鲜货类产品营收48.59亿元,同比下滑15.76%,主因消费需求疲软、门店数量缩减及单店销量下滑;其中禽类制品收入37.34亿元,同比减少16.62%,蔬菜产品收入6.12亿元,同比减少9.94%;非鲜货类中,包装产品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9.13%,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10.26% [8] - 华中地区收入16.37亿元居首,同比减少10.62%;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地区收入分别为10.95亿元、8.43亿元、7.91亿元、7.62亿元,同比降幅达15.29%、18.14%、4.92%、14.10%;2025年公司将把握新趋势,围绕战略拓展思路、探索方法,提升经营管理质量 [8]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20.06亿元、21.11亿元、27.76亿元、34.56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1.92亿元、55.71亿元、49.37亿元、43.13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81.98亿元、76.82亿元、77.13亿元、77.69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5.61亿元、10.61亿元、10.96亿元、11.41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16亿元、3.23亿元、2.30亿元、1.38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9.77亿元、13.85亿元、13.26亿元、12.79亿元 [10]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62.57亿元、58.94亿元、61.18亿元、64.1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43.47亿元、40.61亿元、41.97亿元、43.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4亿元、4.42亿元、5.14亿元、5.9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5.01亿元、5.82亿元、6.69亿元 [10]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 13.8%、 - 5.8%、3.8%、4.8%,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 14.7%、83.2%、16.3%、15.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 34.0%、120.6%、16.2%、15.0%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30.5%、31.1%、31.4%、31.8%,净利率分别为3.6%、8.5%、9.5%、10.4%,ROE分别为3.6%、7.8%、8.9%、9.9%,ROIC分别为3.0%、6.6%、8.6%、10.9%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4.1%、18.0%、17.2%、16.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0.3%、 - 13.0%、 - 24.1%、 - 34.9%,流动比率分别为1.3、2.0、2.5、3.0,速动比率分别为0.6、1.2、1.7、2.2 [11]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8,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3.1、41.5、41.5、41.5,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5、7.7、7.7、7.7 [11]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0.83元、0.96元、1.10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52元、1.91元、1.79元、1.8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0.35元、10.58元、10.84元、11.13元 [11]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43.8、19.8、17.1、14.8,P/B分别为1.6、1.6、1.5、1.5,EV/EBITDA分别为14.2、7.0、5.8、4.9 [11]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22亿元、11.59亿元、10.87亿元、11.4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34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27亿元、 - 9.08亿元、 - 5.21亿元、 - 5.77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5.39亿元、3.13亿元、6.28亿元、6.31亿元 [12]
莱特光电:需求旺盛叠加新品放量,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250410
平安证券· 2025-04-10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新品放量,公司业绩快速增长,随着OLED面板渗透率提升及核心材料替代推进,业绩有望稳定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网址为www.ltom.com,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亚龙,持股49.52%,总股本4.02亿股,流通A股1.79亿股,总市值78亿元,流通A股市值35亿元,每股净资产4.43元,资产负债率15.8% [1]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56.90%,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17.17%,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12亿元、10.69亿元、15.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3.99亿元、5.96亿元 [5][8] 业绩增长原因 - 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增长,OLED终端材料收入同比增加1.64亿元;公司持续深化降本增效,经营效率提高 [6] 产品情况 - Red Prime材料、Green Host材料稳定量产供货并迭代升级;Red Host材料小批量出货,Green Prime材料进入量产测试阶段,蓝光系列材料验证进展良好;多款OLED发光材料在硅基OLED器件测试表现卓越,部分通过量产测试 [6] - OLED中间体业务平稳向好,客户结构优化,向终端材料类客户转型,产品结构升级,推进高附加值氘代产品推广,已与多家海外知名终端材料客户开展合作项目 [6] 行业情况 - 2024年OLED在手机端渗透率约56%,预计2025年达60%,在IT中渗透率预计3%,2025年增长到5%,2027年有望超10% [8] - 2024年国内OLED面板厂占全球49.2%市场份额,较2023年增长6个百分点,京东方、维信诺宣布投资建设G8.6高世代OLED产线 [8] 财务数据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12.96亿元、15.90亿元、20.56亿元、26.96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8.22亿元、6.94亿元、5.64亿元、4.46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21.18亿元、22.84亿元、26.20亿元、31.42亿元 [9] - 流动负债分别为1.88亿元、2.20亿元、3.27亿元、4.82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46亿元、1.03亿元、0.64亿元、0.30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3.34亿元、3.23亿元、3.91亿元、5.12亿元 [9]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72亿元、7.12亿元、10.69亿元、15.8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55亿元、2.35亿元、3.50亿元、5.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2.62亿元、3.99亿元、5.96亿元 [5][9]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6.9%、51.0%、50.1%、47.9%,营业利润增速分别为129.5%、52.9%、53.0%、50.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7.2%、56.9%、51.9%、49.4% [10]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67.1%、67.0%、67.3%、67.4%,净利率分别为35.5%、36.9%、37.3%、37.7%,ROE分别为9.4%、13.4%、17.9%、22.7% [5][10]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8%、14.2%、14.9%、16.3%,流动比率分别为6.9、7.2、6.3、5.6,速动比率分别为6.4、6.3、5.4、4.7 [10]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2、0.3、0.4、0.5,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3.4,应付账款周转率均为1.8 [10]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元、0.65元、0.99元、1.4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57元、0.74元、1.07元、1.42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43元、4.87元、5.54元、6.53元 [10]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46.5、29.7、19.5、13.1,P/B分别为4.4、4.0、3.5、3.0,EV/EBITDA分别为34.3、16.0、11.4、8.0 [5][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28亿元、2.99亿元、4.31亿元、5.7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66亿元、0.02亿元、0.02亿元、0.0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13亿元、 - 1.86亿元、 - 1.70亿元、 - 2.26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3.83亿元、1.15亿元、2.63亿元、3.48亿元 [11]
月酝知风之银行业:板块稳健性凸显,分红稳定夯实股息价值
平安证券· 2025-04-10 15: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顺周期 + 高股息”,政策组合拳推动板块估值修复,板块股息价值吸引力高,平均股息率达 4.55%,类固收配置价值持续 [3][22] - 关注成长性优异及受益于政策实效的区域行,区域经济修复或提升盈利端向上弹性 [3][22] - 预期改善对股份行的催化值得期待,需观察地产和消费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及修复情况 [3][22] - 板块静态 PB 仅为 0.64 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 15%,安全边际充分 [3][22] - 个股推荐基本面稳健、受益于政策预期修复的区域行(成都、长沙、苏州、常熟、宁波),关注股份行困境反转预期下的配置机会(兴业、招行),高股息个体(工行、建行、上海)配置价值突出 [3][22] 行业热点跟踪 营收与利润 - 截至 3 月末 23 家上市银行披露 2024 年年报,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 0.9pct [3][5] - 24 年全年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较前三季度修复 1.0 个百分点至 -0.6%,净利息收入和中收降幅收窄,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达 28% 缓释营收压力 [3][7] - 24 年全年上市银行业务费用支出同比增长 1.0%,拨备前利润增速为 -1.6%,拨备计提力度边际降低反哺利润 [3][7] 净息差 - 24Q4 单季度年化净息差环比 24Q3 下降 3BP 至 1.43%,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收窄 9BP 至 3.10%,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降低 7BP 至 1.82% [3][11] - 资产端定价仍是决定息差水平的核心因素,负债成本红利释放可缓和息差下行趋势 [11] 资产质量 - 已披露数据上市银行 24Q4 不良率环比 3 季度末下降 1bp 至 1.25%,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 2.9pct 至 236%,拨贷比下降 6BP 至 2.96% [14][18] - 18 家银行中 12 家 24 年末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半年末上升,16 家银行中 11 家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下降,重点领域风险资产质量相对平稳 [18] 分红情况 - 23 家银行中 9 家分红率较 23 年提升,5 家持平,9 家下降,中信银行分红率提升 2.49pct 至 30.5% 幅度最高 [3][19] 市场走势 国内银行板块 - 2025 年 3 月银行板块上涨 2.5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2.66 个百分点,在 30 个板块中位列第 4 位 [3][32] - A 股银行股表现分化,重庆、华夏、厦门涨幅位于前三 [32] 海外银行板块 - 展示了美国、欧洲、日本、香港等地部分银行的股价、总市值、ROA、ROE、PB 及涨跌幅等数据 [33] 宏观与流动性跟踪 宏观经济 - 25 年 3 月制造业 PMI 为 50.5%,环比增加 0.30 个百分点,大/中/小企业 PMI 分别为 51.2%/49.9%/49.6%,较上月分别变化 -1.3pct/+0.7pct/+3.3pct [3][42] - 25 年 2 月 CPI 同比为 -0.7%,较 1 月下降 1.2pct,PPI 同比为 -2.2%,降幅环比收窄 0.1pct [42] 流动性 - 3 月 1 年期 MLF 利率环比持平于 2.00%,1 年期 LPR 和 5 年期 LPR 环比持平于 3.10%/3.60% [46][49] - 3 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7D/14D/3M 较上月分别变化 +40BP/-1.0BP/+3BP 至 2.14%/2.28%/2.25%,国债收益率上行 [49] 信贷及社融 - 2025 年 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 1.01 万亿元,同比少增 4400 亿元,余额同比增速 7.3% [3][51] - 2025 年 2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2.2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7416 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 8.2%,M0 同比增长 9.7%,M1 同比增长 0.1%,M2 同比增长 7.0% 增速较上月持平 [3][55] 个股推荐 成都银行 - 享区域资源禀赋,维持 24 - 26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3.11/3.56/4.10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13.1%/14.3%/15.1%,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8] 长沙银行 - 区域优势明显,维持 24 - 26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1.97/2.21/2.51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6.4%/11.7%/13.7%,维持“推荐”评级 [62] 苏州银行 - 区域禀赋突出,维持 24 - 26 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8 亿元/56.3 亿元/62.6 亿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10.4%/10.9%/11.2%,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65] 常熟银行 - 看好零售和小微业务,维持 25 -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1.46/1.68/1.91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15.3%/15.0%/13.7%,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69] 宁波银行 - 零售转型高质量发展,维持 25 -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4.38/4.83/5.34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6.5%/10.3%/10.7%,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73] 兴业银行 - “商行 + 投行” 打造差异化经营,维持 25 -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3.77/3.93/4.14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1.3%/+4.5%/+5.3%,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75] 招商银行 - 短期承压不改业务韧性,维持 25 -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6.01/6.25/6.54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2.2%/3.9%/4.7%,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79] 工商银行 - 经营稳健,高股息属性突出,维持 25 - 27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1.03/1.06/1.09 元,盈利对应同比增速 0.7%/2.3%/3.4%,维持“推荐”评级 [82] 建设银行 - 优质国有大行,维持 25 - 27 年 EPS 分别为 1.36/1.40/1.46 元,盈利对应同比增速 1.1%/3.0%/4.3%,维持“推荐”评级 [85] 上海银行 - 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维持 24 - 26 年盈利预测,预计 EPS 分别为 1.62/1.70/1.79 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 2.2%/5.0%/5.3%,维持“推荐”评级 [89]
和誉-B:专注小分子差异化研发,核心资产匹米替尼待商业化-20250410
平安证券· 2025-04-10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致力于差异化小分子创新管线研发,核心管线匹米替尼与德国默克达成战略合作,预计2025年内中、美两地分别申报上市 [7] - 公司旗下拥有19款研发管线,12款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且在早研领域坚持研发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源 [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匹米替尼上市后销售分成及合作里程碑付款,对应年份收入体量分别为6.19/6.23/6.64亿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致力于差异化小分子研发,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 公司致力于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截至2025年3月有19款肿瘤候选药物产品管线,12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还与多家知名药企达成合作 [12] - 公司创始人团队在药物研发领域经验丰富,创始人兼CEO徐耀昌博士有30余年新药研发和管理经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喻红平博士有20余年研发经验 [18] - 2025年公司启动不超过2亿港元股票回购计划,2024年已回购并注销2259.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3.22%),累计涉及金额6874万港元 [21] - 2024年公司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2830万元,全年收入达5.04亿元,主要来自授权合作收入,且现金流管理稳健,年底现金及银行结余达19.59亿元 [23] - 2025年公司主要研发进展包括匹米替尼预计国内和下半年在美递交治疗TGCT上市申请等多项管线推进 [28] CSF - 1R匹米替尼治疗TGCT有望今年中、美递交上市申请 - TGCT治疗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靶向抑制CSF - 1为治疗提供新思路,匹米替尼靶向CSF - 1R治疗TGCT疗效为同类最佳,安全性耐受良好,预计2025年中美递交上市申请,且与德国默克合作增加现金储备并最大化管线价值 [32][34][36]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为30 - 70%,自2017年以来FDA批准4款药物治疗,治疗cGvHD新型口服ROCK抑制剂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4.7亿欧元,CSF - 1R单抗获批验证了该靶点在GvHD适应症的成药确定性 [39][41][42] - 匹米替尼治疗cGvHD临床2期数据展现出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整体ORR达63%,口服给药方式有望为患者提供便捷治疗选择 [44] FGFR小分子抑制剂多维度布局,探索单药及联合治疗潜力 - 国内肝癌高发,疾病进展迅速且预后差,针对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的肝癌患者,后续临床给药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方案,国内已获批的1L/2L TKI市场规模在50 - 60亿之间,未来有望扩容 [46][48][50] - FGF19/FGFR4复合物的异常信号传导是HCC致癌驱动因素,FGFR4抑制剂单药或联用有望为HCC治疗提供新策略,公司自研FGFR4抑制剂ABSK011单药2L + 治疗肝癌临床1期数据展现出可控安全性和优异抗肿瘤活性,联合阿替利珠单抗临床2期数据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2025年有相应开发计划 [52][59][63] - FGFR信号通路异常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相关,ABSK061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试验的FGFR2/3抑制剂,治疗实体瘤处于临床2期,预计2025年推进相关临床研究,其治疗软骨发育不全(ACH)预计2025年国内进入临床1期研究 [67][69][71] 口服PD - L1抑制剂ABSK043探索联合治疗潜力 - 预计2024年全球PD - (L)1市场规模约525亿美元,2031年将达1700亿美元,K药全球销售额居首位,2024年达295亿美元 [76][79] - 2024年国内PD - (L)1市场规模预计为165亿元,国产品牌占本土市场主力,2024上半年非小细胞肺癌是免疫治疗主要领域 [81] - PD - (L)1单抗存在不足,研发小分子有广阔前景但充满挑战,公司自研PD - L1抑制剂ABSK043单药临床1期数据显示在PD - L1 TPS高表达组ORR达41.7%,其联合治疗潜力开发已进入临床2期,并与艾力斯达成联合用药合作协议 [87][89][95] 公司早期管线及双抗ADC平台布局 - 公司早期管线布局包括合成致死PRMT5抑制剂ABSK131预计2025年启动临床1期等多项进展,还布局双抗ADC创新技术平台 [102] 关键假设与投资评级 - 匹米替尼治疗TGCT海外销售预计2026、2027年公司分成收入分别为1.26/2.53亿元,国内销售预计对应分成收入为0.22/0.44亿元 [100] - 预计2025 - 2027年匹米替尼里程碑收入分别为6.12/4.68/3.60亿元,ABSK3376里程碑确认收入均为100万美元 [101] - 整体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体量分别为6.19/6.23/6.64亿元,主要由产品销售分成和里程碑付款组成 [103]
莱特光电(688150):需求旺盛叠加新品放量,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4-10 14: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新品放量,公司业绩快速增长,随着OLED面板渗透率提升及核心材料替代推进,业绩有望稳定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电子,网址为www.ltom.com,大股东为王亚龙,持股49.52%,实际控制人也是王亚龙,总股本4.02亿股,流通A股1.79亿股,总市值78亿元,流通A股市值35亿元,每股净资产4.43元,资产负债率15.8%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报显示,营收4.72亿元,同比增长56.90%,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17.17%,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3] 财务预测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1|472|712|1069|1581| |YOY(%)|7.3|56.9|51.0|50.1|47.9| |净利润(百万元)|77|167|262|399|596| |YOY(%)|-27.0|117.2|56.9|51.9|49.4| |毛利率(%)|57.6|67.1|67.0|67.3|67.4| |净利率(%)|25.6|35.5|36.9|37.3|37.7| |ROE(%)|4.5|9.4|13.4|17.9|22.7| |EPS(摊薄/元)|0.19|0.42|0.65|0.99|1.48| |P/E(倍)|101.1|46.5|29.7|19.5|13.1| |P/B(倍)|4.6|4.4|4.0|3.5|3.0|[5] 业绩增长原因 - 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增长,OLED终端材料收入同比增加1.64亿元;公司持续深化降本增效,经营效率不断提高 [6] 产品情况 - Red Prime材料、Green Host材料持续稳定量产供货并迭代升级;Red Host材料小批量出货,Green Prime材料进入客户量产测试阶段,蓝光系列材料验证进展良好;多款OLED发光材料在硅基OLED器件测试中表现卓越,部分通过量产测试;OLED中间体业务平稳向好,客户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推进氘代产品市场推广,与多家海外知名终端材料客户开展合作项目 [6]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年OLED在手机端渗透率约56%,预计2025年达60%,在IT中渗透率预计3%,2025年增长到5%,2027年有望超10%;2024年国内OLED面板厂占全球49.2%市场份额,较2023年增长6个百分点,京东方、维信诺宣布投资建设G8.6高世代OLED产线,产业蓬勃发展对上游材料长期利好 [7]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296|1590|2056|2696|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22|694|564|446| |资产总计(百万元)|2118|2284|2620|3142| |流动负债(百万元)|188|220|327|482|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46|103|64|30| |负债合计(百万元)|334|323|391|51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784|1961|2229|2630|[8]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2|712|1069|1581| |营业成本(百万元)|155|235|350|515| |净利润(百万元)|167|262|399|59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7|262|399|596| |EBITDA(百万元)|240|422|571|774| |EPS(元)|0.42|0.65|0.99|1.48|[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56.9|51.0|50.1|47.9|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129.5|52.9|53.0|50.1|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2|56.9|51.9|49.4| |获利能力 - 毛利率(%)|67.1|67.0|67.3|67.4| |获利能力 - 净利率(%)|35.5|36.9|37.3|37.7| |获利能力 - ROE(%)|9.4|13.4|17.9|22.7| |获利能力 - ROIC(%)|16.3|27.7|42.3|63.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5.8|14.2|14.9|16.3|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22.9|-31.6|-41.4|-49.6|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6.9|7.2|6.3|5.6|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6.4|6.3|5.4|4.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2|0.3|0.4|0.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5|3.4|3.4|3.4|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1|1.8|1.8|1.8|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元)|0.42|0.65|0.99|1.48|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元)|0.57|0.74|1.07|1.42|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元)|4.43|4.87|5.54|6.53| |估值比率 - P/E|46.5|29.7|19.5|13.1| |估值比率 - P/B|4.4|4.0|3.5|3.0| |估值比率 - EV/EBITDA|34.3|16.0|11.4|8.0|[9]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8|299|431|572|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66|2|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186|-170|-226|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383|115|263|348|[10]
食品饮料行业点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保健品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平安证券· 2025-04-10 14: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一是在食品加工制造和餐饮领域强化营养健康无添加等概念,二是优化保健食品供给体系,直接推动保健品行业健康发展 [7] -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健康意识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保健品市场有望扩容,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7] - 具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洞察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竞争优势的企业更有机会突出重围 [7] - 随着促进消费政策推出以及居民收入和信心恢复,消费复苏将呈前低后高节奏,本次方案利好保健品板块,看好板块性机会,建议关注汤臣倍健、仙乐健康、嘉必优、康比特、百合股份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新华社报道,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9日发布 [4] 平安观点 - 合理的渠道布局可高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6] - 方案提出提升10方面重点任务,与食品饮料板块直接相关的是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和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 [7] - 我国保健品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更易获得消费者认可和稳定客户群体 [7] - 消费复苏将呈前低后高节奏,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看好保健品板块性机会,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