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每食每刻”系列之(十三):即时零售,啤酒消费的“硬折扣”
长江证券· 2025-06-10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依托互联网发展,即时零售业务高速发展,酒小二、歪马送酒等酒水垂直类即时零售平台走入消费者生活,2025 年酒小二/歪马送酒门店预计突破 2000/1400 家,报告探讨酒水即时零售平台运营模式、单店模型及其为啤酒行业带来的变化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酒水市场保持增长,线上化率逐步提升 - 中国酒类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2019 - 2023 年中国酿酒行业收入 CAGR 达 6.7%,2024 年我国酒水流通市场近 2 万亿,白酒、啤酒为两大主要品类,2023 年白酒、啤酒收入占比达 70%、17% [19] - 中国酒水消费传统以线下佐餐为主,近年来线上化进程提速,2022 - 2024 年抖音电商酒水行业市场规模 CAGR 高达 59%,2024 年 GMV 同比增长约 30%;2024 年快手酒水 GMV 同比增长超 90%,动销商家超 5 万家 [6][21] 即时零售:粗犷之始,到品类精耕 - 2023 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 6500 亿元,同比增长 29%,占网络零售额 4.2%,预计 2025 年规模超 1 万亿元,美团 2023 年即时配送订单数量同比增长 24%至 219 亿单,2024 年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达 9800 万单 [25] - 即时零售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进入全品类,2023 年休闲零食、酒水饮料为即时零售交易规模最大的两个品类 [27] - 即时零售核心特点为“多”“近”“快”,分为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平台模式如京东到家、美团闪购,自营模式如叮咚买菜、歪马送酒 [7][29][36] - 即时零售客户群体主要为 18 - 40 岁青壮年,分布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39] 酒类乘风,进入即时零售快车道 - 2020 - 2022 年啤酒、洋酒、白酒的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分别增长 83%、628%、554%,远快于整体市场规模增长 [43] - 需求端,酒水消费群体与即时零售用户群体高度重合,且消费者对产品品类、正品品质有要求;供给端,酒水传统渠道衰退,谋求渠道增量,且即时零售能实现高效配送,满足即时性酒水消费需求 [46][48][52] 拆解酒小二、歪马的酒水生意经 - 酒小二、歪马送酒以啤酒为主,保证了产品的周转率,2024 年酒小二前置仓数量突破 2000 个,GMV 达 40 亿元;截至 2025 年 5 月歪马送酒门店超 1400 家,覆盖超 140 个城市 [59][60][61] - 歪马送酒定位“快”“多”“真”“省”,平均 15 分钟送达,实现品牌直采,产品全品类、全价格覆盖,SKU 接近 1000 个,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终端销售价格 [67][68][70][71] - 酒小二、歪马送酒创立之初采用自营模式,后开放加盟,2025 年 5 月歪马送酒进入 16 个省份,酒小二进入 18 个省份,啤酒品类周转快,单店模型健康,歪马送酒门店净利率可达 12%/14% [75] - 下沉市场开拓与履约成本降低是酒水即时零售平台需解决的问题,2025 年歪马加速布局北方省份,酒小二自建配送团队超 1.1 万人 [80] 即时零售下啤酒行业的机遇 - 2019 - 2022 年即时零售啤酒规模 CAGR 为 67%,2022 年啤酒即时零售占比不足 4%,未来即时零售渠道将成为啤酒行业重要增量 [85] - 即时零售可丰富啤酒消费场景,推动啤酒消费结构升级,满足夜间酒水消费需求,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多家公司积极布局即时零售业务 [87][88][90][94][9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以产品打造、品牌营销见长的公司,如青岛啤酒、重庆啤酒 [97]
建材周专题:地产销售偏弱,继续推荐特种玻纤和非洲建材
长江证券· 2025-06-10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百强地产销售偏弱,5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1 - 5月累计销售同比降幅边际扩大,地产企稳需政策发力;关注中央财政对20个城市超200亿的城市更新补助 [5][6] - 基本面方面,30大中城市商品房和12城二手房成交数据走弱,水泥出货环比持平、价格推涨落实待跟踪,玻璃价格下行、库存增加、毛利亏损扩大 [7][8] - 推荐国产替代链(中材科技、麦加芯彩、濮耐股份)、非洲链(科达制造、华新水泥、西部水泥)和存量链(三棵树、兔宝宝)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本周政策回顾 - 财政部公示20个城市入围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计划补助超200亿,支持样板项目建设(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片区改造等)和机制建设(项目储备、资金筹措、用地保障审批机制) [21][22] - 住建部介绍《住宅项目规范》,强调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引领“好房子”建设,解决居住痛点提升住房品质 [23] 本周数据梳理 水泥 - 价格:全国市场价格环比回落,部分地区推涨,幅度10 - 30元/吨,涨价落实待跟踪 [25] - 库存:全国水泥库存66.23%,环比升0.81pct,熟料库存64.01%,环比降2.13pct [26] - 出货与开工率:出货率47.74%,环比升0.14pct,粉磨开工率44.67%,环比降3.99pct [34] - 成本与盈利:水泥煤炭价格差286.65元/吨,环比降1.59元/吨 [35] 玻璃 - 价格与库存:全国玻璃均价71.59元/重箱,环比降1.25元/重箱;8省库存4702万重箱,环比升178万重箱,13省库存6011万重箱,环比升222万重箱 [40] - 成本与盈利:纯碱均价1434元/吨,环比降26元/吨;玻璃 - 纯碱 - 燃料价格差均环比下降 [42] 玻纤 - 电子纱:主流产品G75报价稳定,下游CCL厂家订单饱和 [45] - 无碱粗纱:市场报价稳中局部下调,多数厂观望,深加工订单增量有限,一线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51] 家装建材 - 展示了防水卷材(科顺股份成本结构、ICE布油结算价走势)、建筑涂料与防水涂料(三棵树、科顺股份、保立佳成本结构及相关原料价格走势)、管材(伟星新材成本结构及HDPE、PPR、PVC价格走势)的成本结构和价格走势相关图表 [59][63][65][85]
全球视野看电车之一:欧洲新能源东风起,国内企业迎新机
长江证券· 2025-06-10 1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但推荐比亚迪、零跑汽车、敏实集团、福耀玻璃等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排放政策下欧洲新能源短期冲高,目前新能源车以纯电为主且集中于中大车型 [2][5] - 碳排放政策有所延缓但考核压力仍较大,叠加企业燃油车税收优惠将被取消,欧洲新能源 2025 - 2028 年预计将迎来快速发展 [2][6][8] - 国内整车企业比亚迪、零跑等在强车型竞争力以及关税调整利好下,欧洲销量增长可期;量增下,零部件企业如敏实集团、文灿股份欧洲新能源收入也将迎来较好增长 [2][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量:新能源市场纯电为主,中大车型居多 需求:碳排放政策下新能源短期冲高,纯电需求主导新能源市场 - 2024 年欧洲轻型车销量 1646 万辆,2025Q1 销量 405 万辆,同比下降 0.93% [17] - 2024 年新能源渗透率略有下滑,2025Q1 碳排放政策下新能源短期冲高,新能源渗透率为 19.44%,同比上升 3.75pct,纯电需求主导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为 13.68%,同比上升 3.16pct [18] - 欧洲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差异较大,主流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在 20% - 45%之间,德国、英国、法国市场规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23] 车型:与油车消费偏好不同,中型与中大型新能源需求更多 - 欧洲市场各国轻型车消费以紧凑型与小型车为主,新能源车主要集中在中大车型,中型、中大型级别的新能源渗透率大幅领先于紧凑型、小型车市场 [5][41][50] - 原因一是车企端中大型车定价高可覆盖电池成本,二是消费者端中大型车电池容量大缓解里程焦虑 [50] 政策: 对冲碳排放政策延期,取消企业燃油车税收补贴 - 2025 年 3 月欧盟宣布维持 2035 年新车零排放目标,给予车企 2025 - 2027 年三年缓冲期,计划取消企业燃油新车税收优惠 [6][64] - 碳排放政策延缓和企业燃油新车税收补贴取消分别从供需层面影响欧洲新能源发展,短期内新能源化速度较延缓前目标下降,但 2025 - 2028 年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6][64] - 供给侧碳排放考核节点从 2025 年延缓至 2028 年,2025 年欧洲新能源销量预计为 346.5 万辆,同比增长 12.4%,较延期前减少 19.5%,渗透率为 23.2%,较延期前降低 5.5pct [6][66] - 需求侧取消企业燃油车税收补贴,降低企业电动新车相对购置成本,推动企业新车电动化转型 [6][64] 欧洲新能源加速,国内企业海外前景可期 国内车企布局欧洲,车型竞争优势大 - 比亚迪、上汽、吉利、零跑等国内车企在欧洲均有布局,比亚迪车型基本覆盖欧洲轻型车主要级别,DM - i 车型在欧洲插混车中竞争优势明显;零跑借力 Stellantis 全球资源深度合作 [7] 若最低关税落地,比亚迪等车企利好明显 - 2024 年 10 月欧盟上调对华电动车关税,车企出口销量分化,比亚迪销量逆势增长 [7] - 2025 年 4 月欧盟将启动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谈判,若最低免征关税进口价格为 3.5 万元,比亚迪、零跑、吉利其主要的高售价纯电车型将免征关税,远期欧洲本土建厂将进一步规避关税风险 [7] 国内零部件企业布局欧洲,海外业务发展潜力大 - 欧洲新能源加速下,国内零部件厂商如敏实集团、中鼎股份、文灿股份等的海外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7] 投资建议:欧洲电动化加速期已至,国内企业迎来海外新机遇 - 欧洲新能源渗透率在 2025 - 2028 年预计将快速提升,国内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将受益,重点推荐比亚迪、零跑汽车、敏实集团、福耀玻璃等 [8]
“政策开卷考”系列之五:再论增长韧性:如何前瞻下半年经济节奏
长江证券· 2025-06-10 12:45
5月经济景气情况 - 5月PMI回升至49.5%,景气改善但未回荣枯线,需求偏弱,企业降价去库策略加快[16] - 5月生产较4月偏弱,需求较4月改善,预计支撑6月生产平稳,基建链供需和消费表现较好[18][21] 关税调整影响 - 5月12日中美互降关税,从145%降至50%以下,出口链生产脉冲仅维持2周,5月末部分行业生产同比增速回落[23][26] - 货物发运5月中旬订舱回升,5月末形成出口脉冲,沿海某港下半月出口增速转正,预计6月上半月持续走强[29] 未来经济韧性与弹性 - 外需方面,出口同比增速8月前稳中有升,二、三季度持续走强,四季度回落[7] - 内需方面,消费9月前有韧性,关键看耐用品消费和去年基数;投资方面,制造业随出口波动,基建8月冲顶,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下半年收窄[7][8] 政策应对与不确定性 - 增长陡坡或使“应对式”政策面临增长动能真空期、发力时点偏晚、资产负债表负债端承压等考验[9] - 存在出口脉冲弱于预期、预期类指标承压、外部政策环境变化三种情形,或使政策更早发力熨平增长陡坡[9] 风险提示 - 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出口节奏变化[80] - 新动能或平滑增长,领先指标可能遗漏,决策逻辑可能从应对式转为前瞻式[80]
永兴股份(601033):深耕广州,垃圾焚烧资产质量优异+高比例分红
长江证券· 2025-06-10 09: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永兴股份“买入”评级 [9][10][1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永兴股份是广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唯一投资和运营主体,项目区位优、现金流好、类永续经营,垃圾处理量有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10.3、11.0亿元,基于类永续经营属性和区位优势等给予“买入”评级 [3][9][116] 公司概况 - 永兴股份成立于2009年,是广州环投集团投资的环保企业,聚焦垃圾焚烧发电业务,2021年拓展至生物质处理,截至2024年底运营14个控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4个全资生物质处理项目,固废运营规模居行业前列 [7][18] - 广州环投集团持有72.34%股权,2021年引入3家国有战略投资者,实施员工股权激励 [21] 产能与业绩 - 过去几年新增项目投运使垃圾处理量提升,2019 - 2022年三年营收复合增速31.3%,后进入稳定增长期,2023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增长,目前无在建垃圾焚烧项目,收入利润质量高 [25] 固废处理工艺与商业模式 - 垃圾焚烧接收垃圾预处理后焚烧发电,产生的污水、飞灰、炉渣等处理后循环利用或填埋、销售 [36] - 生物质处理接收废弃物预处理、油水分离后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净化回收,污水协同处理,油脂等外售,固渣协同焚烧 [41] - 垃圾焚烧项目收入包括垃圾处理费和电力销售收入,生物质项目收入包含处理费和回收油脂销售收入 [43] 行业现状 - 垃圾焚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2023年底全国垃圾处理产能147.7万吨/日,焚烧产能107.7万吨/日,产能增速7.7%,城市及县城垃圾焚烧产能渗透率分别达75.3%、64.7% [46] 公司优势 - 项目区位优质,国补比例低、热值高、单体项目大,现金流优异,2024年收现比100%、净现比232% [8][70] - 项目所有权形式主要是政府采购服务,类永续经营,仅雷州和邵东项目为特许经营,其余为政府采购服务,产能占比93.6%,DCF估值应溢价37.73% [77][78][79] - 广环投股东保证垃圾收运充裕,其智慧环卫业务与公司业务协同,2023年收运一体化业务提升垃圾收运量和项目运营效率 [84] - 原生垃圾+陈腐垃圾拓渠道保障垃圾处理量增长,广州人口流入带动原生垃圾提升,公司拓宽来源提高产能利用率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核心假设下,2025 - 2027年垃圾处理量分别为1021、1117、1214万吨,吨垃圾发电量下降,各项业务毛利率稳定 [9][108] - 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10.3、11.0亿元,目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6.0x、14.1x和13.2x [9][116]
如何看显示技术迭代对黑电格局和盈利的影响?
长江证券· 2025-06-10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重点推荐黑电龙头海信视像和TCL电子,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盘上一轮显示技术变迁,韩企通过逆周期投资面板产业实现对日企的超越,而技术路线偏差会导致资源错配与盈利能力损伤,海信通过前瞻布局LCD技术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与毛利率持续提升 [7][82] - 当前Mini LED技术升级已进入加速渗透阶段,基于面板产能向中国转移的产业格局,叠加中国企业在Mini LED显示技术研发上不断加码,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和全球份额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6][7][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一轮显示技术变迁中,行业格局与企业盈利能力如何变化 格局:显示技术迭代推动行业龙头变迁 - 黑电显示技术演进路径为“CRT→背投→PDP→LCD(LED背光)→OLED→Mini/Micro - LED”,从技术参数对比来看,Micro LED有望成为显示技术终极解决方案 [16][20] - 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主导全球黑电产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企业收缩战略,韩企选择逆周期投资LCD面板产业,1997年末三星在LCD面板领域超越日企,1999年三星、LG分别位居全球LCD面板产能市占率第一、第二,2006年韩企超越日企成为全球液晶电视市场销售额份额第一 [5][32][43] - 四川长虹在CRT技术向平板显示升级的关键期选择押注等离子技术,导致战略转型困难,而海信视像技术升级节奏领先,实现平板电视市占率连续7年第一、LED电视市占率超30%的领先地位 [48][56] 盈利:技术迭代带来产品结构优化,企业毛利率持续提升 - 2000 - 2011年海信视像电视业务毛利率从8.15%提升至22.33%,主要受益于准确把握LCD渗透率提升契机,持续推出高端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5][59] - LCD电视在市场普及过程中价格虽不断下降,但整体仍高于CRT电视 [5][66] 如何展望本轮Mini LED升级对行业格局与企业盈利的影响 - Mini LED成为下一代主要显示技术的趋势较为明确,2024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达620万台,同比增长100%,市场份额升至2.9%,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规模556万台,销售量占整体彩电市场的18.0% [6][67] - 海信、TCL等中国企业持续加码Mini LED技术研发,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均展出突破性产品,未来技术先发优势有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6][73][74] - 大陆面板厂份额进一步扩大,产能转移趋势明显,且Mini LED电视产品面板成本占比更低,黑电龙头议价能力增强 [6] - 当前Mini LED渗透率仍较低,基于产业格局和企业研发投入,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6][80] 投资建议:把握结构升级与盈利提升的黑电龙头 - 重点推荐黑电龙头海信视像和TCL电子,认为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和全球份额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7][82]
现房销售的政策路径与潜在影响
长江证券· 2025-06-10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保交楼成为重点任务,现房销售再次迎来加速推进,后续大概率试点推进、新老划断,同时推出各项配套支持政策 [2] - 现房销售模式下项目周转率下降、利润率承压,短期房企销售规模将明显萎缩,维持规模需额外融资,行业金融属性大幅降低、制造属性显著提高,对地块研判能力和产品力提出更高要求,长期对具备创造超额现金流能力的优质房企构成利好,行业集中度或迎来再次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路径 - 现房销售推进经历从抑制过热到防范风险两个阶段,2014 - 2021年部分城市试点出于抑制市场过热考虑,后续除海南外基本暂缓;2023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有序推进,地方试点陆续铺开 [7] - 考虑现实约束,推进路径可能是加强预售资金监管,部分城市或区域加大试点,大概率采取“新老划断”原则,避免住房供给明显波动,配套政策需逐步完善,如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等 [7] 项目分析 - 高能级城市典型项目从预售转现售,净利率从11.4%降至8.6%,累计现金流回正时间从20个月拉长至34个月,IRR从17.3%降至6.4% [8] - 货地比越高、预售条件越严格,IRR和利润率受现售影响越小;完善配套政策可明显降低负面影响,如缩短审批和建设周期、延期土地出让金尾款支付,现售IRR与预售接近,净利率略超 [8][9] - 项目层面,现房销售最大影响是现金流回正时间拉长,周转率、IRR和净利率下降,ROE下行压力大;货地比高或预售条件严的项目受影响小,低能级城市实际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9] 潜在影响 - 对房企,现房销售实施后新拿地难形成供应,短期销售萎缩,中长期维持规模需更多融资支持 [10] - 对行业,短期新增供应受限,库存少的城市受影响大,库存高的城市过渡相对平滑;传统三高模式终结,资金壁垒提高,金融属性降低、制造属性提高,对房企地块研判和产品力要求提高,长期利好优质房企,行业集中度或提升 [10]
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三):浅谈CEACAM5ADC-20250609
长江证券· 2025-06-09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EACAM5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中的一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难成药性逐渐被打破,全球有包括ADC等多款靶向新药在研 [2][6] - 赛诺菲的SAR408701带动CEACAM5成为ADC领域研究热点,全球已有8款靶向CEACAM5的ADC在研,6款进入临床阶段 [2][7] - CEACAM5内化能力弱,当前研发重点转向连接子与载荷系统优化 [7] - 赛诺菲、默克、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药企布局CEACAM5 ADC,各有特色和进展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EACAM5:多癌种的进展关键因子 - CEACAM5是CEACAMs家族成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6][15] - 在结直肠癌中,超80%患者表达CEACAM5,术前水平高预后差,还会抑制“失巢凋亡” [21][23] - 在胃肠癌中,约90%过度表达,表达水平随病情发展升高,与胃腺癌浸润程度正相关 [23] -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20%腺癌患者高表达,与肿瘤分期等显著相关,可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 [24] CEACAM5 ADC热度不断攀升 - 赛诺菲的Tusamitamab ravtansine是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CEACAM5靶向ADC,推动该靶点成为研究热点 [7][26] - 全球共有8款CEACAM5 ADC在研,6款进入临床阶段,用于多种癌症治疗 [26][29] CEACAM5内化性较弱,连接子与载荷设计是关键突破口 - 多数ADC通过“内化机制”发挥作用,但存在依赖靶点内化能力等限制 [32] - CEACAM5结构不易内吞,膜结合主要是GPI锚定蛋白形式,引导内吞能力弱 [34] - CEACAM5 ADC核心竞争力在于优化连接子和载荷设计,重视递药机制与药效释放策略匹配性 [34] 中外药企各展所长,早研成果加速转化 赛诺菲:初尝波折,仍蓄后劲 - 引进的Tusamitamab ravtansine I期临床数据显示高表达组ORR为20.3%,DCR为64.1%,后终止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开发,探索其他癌症治疗潜力 [42] - 与Seagen合作开发的SAR445953已启动I期临床研究 [49] 默克:Top1i载荷ADC全球首发 - M9140选取β - 葡糖醛酸作连接子,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Exatecan作载荷,临床前数据显示强抗肿瘤活性 [50] - I期试验数据显示初步疗效良好,mPFS为6.7个月,常见≥3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52] - 宣布PROCEADE PanTumor试验计划,评估其在晚期CEACAM5阳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等,计划入组约250例患者 [55] 信达生物:双载荷ADC潜力十足 - IBI3020基于DuetTx®平台,采用双载荷设计,临床前研究显示良好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58] - 已在I期临床研究中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计划在中国和美国同步开展 [60] 百济神州:破局CEA异质性,未来可期 - BG - C477由靶向CEA的抗体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偶联而成,核心探索消化道癌和肺癌 [60] - 展现出强细胞内吞活性、依赖CEA表达的细胞毒性和“旁观者效应”,在动物实验中抗肿瘤效果优越 [60] - I期临床试验已注册,评估其安全性等 [62] 投资观点 - 药品看好现金流健康、有源头创新能力等的创新药企,关注新赛道 [64] - CXO重视外向型CDMO和内需型CRO投资机会 [64] - 医疗器械看好院内业务恢复,关注设备更新和院内耗材,中长期关注家用医疗器械 [65] - 生命科学服务板块或周期见底,重视出现拐点后持续向上的标的 [65] - 中药关注基药目录等,预计2025年迎来收入利润拐点,看好品牌OTC药企和稳健资产 [65] - 生物制品优先胰岛素/血制品,持续关注疫苗 [65]
我国将建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关注数据要素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6-09 22: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5日国家数据局消息我国将在北京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支持各地先行先试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当前数据要素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惠及全产业链,建议关注具备海量数据资源及在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深厚积累的企业 [2][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立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意义 - 近年来我国数据资源规模爆发式增长,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将产生213.56ZB数据,到2029年达527.47ZB;中国市场2025年产生51.78ZB数据,到2029年增至136.12ZB,复合年增长率26.9%,但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问题制约价值释放,综合试验区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促进流通使用为重点,解决数据确权等关键环节难点问题,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化 [11] 地方响应情况 - 北京打造“一区三中心”,汇聚公共数据7000亿条,开放1.8万数据集,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浙江颁布工作方案,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速数据资产入表,各试验区设立有望带动周边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产业全国铺开 [1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现状 - 数据价值释放依赖流通机制完善,但当前数据确权等权属问题突出,相关法规制度有缺失,随着改革深入,有望以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完善制度,推动产业实质性落地 [11]
全球稳定币市场持续升温,持续关注相关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6-09 2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稳定币市场持续升温,Circle IPO高关注度反映市场积极态度,稳定币已突破加密货币桎梏,有望重塑全球支付体系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10] - 稳定币在跨境汇款等场景应用可改变传统模式,推动跨境汇款成本接近联合国目标,重塑数字支付体系 [10] - 新发行方崛起或削弱Tether和Circle主导地位,2025年底主要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或推自有稳定币,重塑市场格局 [10] - 建议关注具有发币资格、在区块链等关键技术有积累、具有相关牌照的企业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6月5日数字货币巨头Circle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CRCL",收盘涨168.48%,报83.23美元,市值183.56亿美元 [2][5] - 京东稳定币未正式发行,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将面向零售和机构提供移动端及PC端应用产品,测试场景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等 [2][5] 事件评论 - Circle IPO高关注度反映市场对稳定币市场积极态度,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球稳定币流通量从2023年初不足1200亿美元跃升至2150亿美元,2024年链上交易量达5.6万亿美元,相当于Visa支付交易量的40% [10] - 稳定币在跨境汇款场景可实现即时、低成本价值转移,推动跨境汇款成本接近联合国设定的3%以下目标 [10] - Tether和USD Coin占据稳定币市场主导地位,2024年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近90%,流通量分别约为1400亿美元和550亿美元,新发行方崛起或重塑市场格局 [10] - 稳定币发行商推动稳定币在不同支付场景落地,加速其走出加密交易市场,进入更广阔数字支付场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