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仕佳杰(00856)

搜索文档
伟仕佳杰(00856.HK):IT分销领军企业受益于AI、信创迎快速发展期
格隆汇· 2025-06-29 10:06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IT分销行业领军企业,拥有多年布局的IT分销渠道和深度合作的客户网络,客户与渠道优势明显[1] - 通过子公司佳杰云星开拓云服务市场,服务全国大量数据中心,并自主研发AI算力管理与调度平台,已完成对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的适配与升级[1] - IT分销及增值服务行业存在较强规模效应,龙头企业具备全国性营销网络和渠道优势,在品质保障、价格及供货稳定性方面竞争力突出[1] 行业发展趋势 - 信创与人工智能行业受政策和技术进步驱动快速扩容,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实现营收净利提升[1] - IT分销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度提升,国际巨头(如英迈中国、联强国际)聚焦精细化供应链管理,国内分销商差异化发展营销管理与技术服务[1] - 东南亚IT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成长空间广阔且利润率较高,预计市场规模从2024年780.67亿美元增至2029年1206.67亿美元,CAGR达9.10%[2]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东南亚地区营收从2020年146.08亿港元增至2024年306.52亿港元,CAGR达20.36%,未来市场扩容将进一步推动盈利兑现[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7.37/1142.55/1299.62亿港元,同比增速13.08%/13.42%/13.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2/12.86/14.59亿港元,增速10.47%/10.68%/13.44%[3] - 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神州数码、新聚思、艾睿电子)2025-2027年平均P/E水平[3]
伟仕佳杰(00856) - 授出购股权
2025-06-23 19:14
购股计划 - 2025年6月23日授出29,4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7.29港元,认购价1港元[3] - 授出日股份收市价7.25港元[5] - 归属日为授出日期三周年,可在归属日起5年内行使[5] 归属条件 - 2025 - 2027财年指定附属公司营收平均增长率高于20%,购股归属[5] - 介于10% - 20%,董事会确定授予份额;低于10%,无购股归属[5] 人员分配 - 5名执行董事各获授700,000份购股权[5] - 4名非/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获授80,000份购股权[5] - 65名集团全职员工获授25,580,000份购股权[5] 后续情况 - 授予购股后,计划尚有123,142,799股股份可供后续授予,2025年6月23日到期[6]
伟仕佳杰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伟仕佳杰,亚太区领先的 ICT 行业解决方案科技平台,主要从事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和内资品牌出海的分销业务,成立于 1991 年,总部位于北京,在香港主板上市,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神州数码等公司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自 2002 年上市以来复合增长率达 24%,2024 年营业额达 890 亿港元,同比增长 21%,净利润 10.5 亿港币,增长 14%,ROE 连续 23 年保持在 10%以上,2025 年一季度营业额同比增长 16%,毛利增加 20%,纯利增加 28% [2][5] - 预计未来三年收入保持 20%增长,盈利增长 30%,2025 年净利润预计达 12.5 亿元 [3][16] 2. **资本管理** - 现金结余约 39 亿港币,总负债约 70%,营运资金周转天数为 52 天,资金周转效率高,为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持 [2][3][6] 3. **市场表现** - 东南亚市场是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2024 年增长率高达 74%,远超中国市场的 4%,目前东南亚利润占比超过 50%,出海销售占比约 24%-25%,泰国业务一季度增长 60% [2][3][9][18] - 国内市场毛利和净利较高,业务占总收入 66%,利润贡献约 50% [11][12] - 海外市场权重和盈利贡献将增加,目前占比约 50%,今年可能达到 60% [17] 4. **业务模式** - 业务分为 ToB 和 ToG 端(占 58%)、ToC 端消费电子(占 48%左右)、云服务和算力(占 4% - 5%)三大块 [3] - 收购云星数据,为第三方提供云服务和算力平台,2024 年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 4%,预计 2025 年将有 60%-70%的增长 [2][4] 5. **合作情况** - 是科大讯飞、华为、联想等品牌在东南亚最大的分销商,在华为云业务中担任四种身份,是亚马逊云的增值服务推广商,是 VMware 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独家总代理 [2][4][7][8] - 2024 年值得提及的客户有港交所、比亚迪电子、瑞幸咖啡 [7] 6. **未来规划** - 继续拓展东南亚市场,协助中国企业出海,深耕东南亚 ICT 市场 [3][9] - 考虑拓展汽车分销领域,已与华为讨论合作,计划收购 4S 店进入电动汽车市场,重点考虑泰国 [13][14] - 考虑通过资本收购实现软硬件协同发展,关注深圳软件服务商和越南市场 [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估值与分红**:公司估值较低,PE 约为 8 - 9 倍,分红比例达 30% - 40%,具备防御性和增长潜力,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3][10] 2. **分销业务壁垒**:分销业务壁垒在于资金和渠道管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52 天,团队资金管理经验丰富,且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当地运营商、政府及渠道伙伴建立了牢固关系 [9] 3. **东南亚市场竞争与毛利率**: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英迈科技和 Tech Data 等中小型企业,AI 相关产品毛利率 7% - 10%,竞争格局多年形成,毛利率下降空间有限,与当地政府关系成熟有助于维持渠道优势 [19][20] 4. **应收账款及资金周转**:有专门团队管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拥有成熟库存管理经验,确保资金周转顺畅 [22] 5. **东南亚业务结构**:业务结构与中国大陆相仿,ToB 和 ToG 端占比约 58%,消费电子占比约 48%,云服务及语音相关业务比例较小 [23]
平安证券(香港)首次覆盖伟仕佳杰:逐浪东南亚,估值坐看云起
格隆汇· 2025-06-03 14:58
公司概况 - 伟仕佳杰是亚太地区领先的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及IT服务平台,作为IT分销商处于行业中游,通过对接上游品牌商与下游渠道商,构建IT产品通往终端客户的核心通路 [1] - 公司已与超300家世界500强品牌商建立深度合作,覆盖超5万个销售渠道,龙头竞争优势显著 [1] - 公司运营管理出色,财务指标稳健 [1] 行业分析 - IT分销行业具有天然低毛利率属性,对资金周转效率与精细化运营能力要求严苛,形成较高准入门槛 [1] - 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运营构筑强竞争壁垒,强者恒强格局日益凸显 [1] - 头部分销商拥有全域终端客户的覆盖能力,大幅降低了品牌商的库存管理、销售团队扩张等环节成本 [1] 东南亚市场发展 - 公司精准捕捉东南亚发展机会,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8个东南亚国家积极扩张 [2] - 近6年来自东南亚的收入及利润屡创新高,利润现已突破5亿港元,东南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 - 公司通过深度赋能华为、小米、阿里巴巴等国产品牌实现出海突破,助力其东南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云计算业务 - 公司已与阿里云、华为云、AWS等头部云厂商建立深度合作 [2] - 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之一,公司在云服务市场占有领先地位,旗下云星聚焦AI领域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2] - 对比同业神州数码,公司净利润已赶超且盈利能力极具优势,估值大幅低于同业,未来潜在估值提升空间巨大 [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收入将增长至996.5亿/1,110.9亿/1,229.6亿港元 [3] - 同期净利润将增长至11.6亿/13亿/15亿港元 [3] - 目标价9.16港元对应11.4倍/10.1倍的25E/26E市盈率,相对现价仍有46.6%升幅 [3]
伟仕佳杰(00856) - 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二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投票表决结果
2025-05-22 12:24
决议通过情况 - 2025年5月22日股东周年大会所有提呈决议案以按股数投票表决通过为普通决议案[3][4] 财务相关决议 - 省览及考虑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赞成票868,418,656股(99.59%)[4] - 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5.7港仙,赞成票871,984,656股(100.00%)[4] 人员重选决议 - 重选李佳林为执行董事,赞成票627,646,150股(71.98%)[4] - 重选顾三军为执行董事,赞成票717,261,311股(82.26%)[4] - 重选余定恒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赞成票868,873,215股(99.64%)[4] - 重选高懿洋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赞成票817,809,215股(99.98%)[4] 其他决议 - 续聘毕马威为核数师,赞成票868,470,706股(99.60%)[5] - 授予董事发行额外股份一般授权,赞成票640,802,952股(73.49%)[5] - 授予董事购回公司股份一般授权,赞成票871,842,850股(99.98%)[5]
伟仕佳杰(00856.HK):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显示伟仕佳杰有望达成指引目标
格隆汇· 2025-05-17 01:3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总收入同比增长16-17% [1]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20-21%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8-29%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预测为465亿港元,同比增长16.0%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预测为20.65亿港元,同比增长16.3%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测为6.27亿港元,同比增长30.3% [1] 公司战略与透明度 - 公司自愿更新季度财务数据以提高业务透明度 [1] - 公司拥有20多年的持续增长和强劲的现金流 [1] - 更详细和及时的信息发布将降低感知风险并提升估值 [1] 业务驱动因素 - 未来三年收入增速预计为15-20%,主要受高利润率业务带动 [1] - 毛利润超预期可能由于利润率较低的东南亚地区业务终止经营 [1] 市场预期与催化剂 -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2] - 行业竞争可能超出预期 [2] - 新商业模式可能对客户消费电子业务产生扰动 [2]
VSTECS(00856.HK):1Q2025 FINANCIAL RESULTS SHOW THAT VSTECS IS ON TRACK TO MEET GUIDANCE
格隆汇· 2025-05-17 01:37
公司业绩 - VSTECS首次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务更新 披露营收、毛利率及净利润同比增长数据[1] - 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总营收同比增长16-17% 毛利增长20-21% 股东应占净利润增长28-29%[2] - 上半年预测营收465亿港元(同比+16%) 毛利20.65亿港元(同比+16.3%) 净利润6.27亿港元(同比+30.3%)[2] 业务表现 - 实际一季度业绩与上半年预测基本吻合 其中毛利表现超预期[2] - 毛利率提升可能源于终止东南亚低毛利业务[2] - 管理层指引未来三年营收增速15-20% 主要来自高毛利业务板块[1] 公司治理 - 主动披露季度财务数据体现透明度 强化股东与投资者信心[1] - 公司具备20年持续增长记录及强劲现金流基础[1] - 更详细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风险溢价并提升估值[1] 市场预期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可能超越市场预期[3]
伟仕佳杰(00856.HK):AI驱动带动需求释放 1Q25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5-17 01:37
公司业绩表现 - 1Q25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7%,毛利同比增长20-21%,归属于股东净利同比增长28-29%,业绩超预期[1]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分销业务结构优化及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1]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2025Q1国产品牌延续高景气态势,华为、海光等头部厂商在AI算力国产化趋势下保持高增速[1] - 国际品牌如戴尔、惠普市占率下滑,国内竞争对手在2024年表现疲软[1] - AI算力需求带动网络、存储等产品同步放量,叠加"国补"政策边际拉动,C端采购提前释放[1] 区域市场表现 - 国内业务受益于分销亏损收敛与AI需求拉动,利润弹性有望释放[1] - 东南亚市场延续高毛利、高增速格局,毛利率或将维持相对稳定[1] 公司战略与产品生态 - 公司持续拓宽产品序列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1] - 深化与全球知名品牌(华为、阿里、腾讯、惠普等)合作,构建涵盖企业系统、消费电子及云计算的产品生态体系[2] - 产品组合增强核心IT分销市场覆盖面,并为高毛利、高技术含量产品领域拓展打下基础[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小幅上调2025/2026/2027归母净利润至11 78/13 15/14 29亿港币(前值为11 77/13 08/14 24亿港元),同比增长12 0%/11 6%/8 7%[2] - 公司2025年对应PE为8X[2]
伟仕佳杰 (00856 HK)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显示有望达成指引目标
国泰君安· 2025-05-16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为 8.18 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伟仕佳杰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业务更新,自愿更新季度财务数据体现公司提高业务透明度意愿和对股东投资者的承诺,公司基本面强劲,更详细及时的信息发布将降低感知风险并提升估值 [3] - 第一季度财务业绩符合管理层指引,未来三年收入增速 15 - 20%,主要受高利润率业务带动 [3] - 2025 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总收入同比增长 16 - 17%,毛利润同比增长 20 - 21%,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 28 - 29%,基本符合 2025 上半年预测,毛利润业绩超出预期,可能因利润率较低的东南亚地区业务终止经营致毛利率上升 [3] - 催化剂为 2025 上半年财务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 年上半年预测 - 消费电子收入预计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159.94 亿港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168.04 亿港元,同比增速从 8.8%降至 5.1%,经营利润率从 1.73%降至 1.70% [2] - 企业系统收入预计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225.29 亿港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272.83 亿港元,同比增速从 24.3%降至 21.1%,经营利润率从 2.03%降至 2.02% [2] - 云计算收入预计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15.61 亿港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24.20 亿港元,同比增速从 29.2%升至 55.1%,经营利润率从 3.48%升至 3.95% [2] - 总收入预计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400.83 亿港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465.08 亿港元,同比增速从 17.8%降至 16.0% [2] - 毛利润预计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17.74 亿港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20.65 亿港元,同比增速从 -1.1%升至 16.3% [2] - 净利润预计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4.53 亿港元增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91 亿港元,净利率从 -9.7%升至 30.3% [2]
伟仕佳杰(00856):AI驱动带动需求释放,1Q25业绩超预期
华源证券· 2025-05-15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1Q25 业绩超预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6 - 17%,毛利同比增长 20 - 21%,归属于股东净利同比增长 28 - 29%,或受益于分销业务结构优化及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5] - 国产品牌市占率将提升,AI 驱动带动需求释放,国内业务受益于分销亏损收敛与 AI 需求拉动,东南亚市场延续高毛利、高增速格局[6] - 公司拓宽产品序列,构建广泛产品生态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粘性和抗风险能力[7] - 小幅上调 2025/2026/2027 归母净利润至 11.78/13.15/14.29 亿港币,同比增长 12.0%/11.6%/8.7%,2025 年对应 PE 为 8X,维持“买入”评级[7] 市场表现 - 2025 年 5 月 14 日收盘价 6.70 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8.55/4.01 港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 9586.45 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 76.89%[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73,891.30|89,085.59|96,418.81|106,108.87|115,817.86|[8] |同比增长率(%)|-4.4%|20.6%|8.2%|10.0%|9.2%|[8]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922.03|1,051.98|1,177.99|1,314.58|1,428.75|[8] |同比增长率(%)|12.0%|14.1%|12.0%|11.6%|8.7%|[8] |每股收益(港元/股)|0.66|0.76|0.82|0.92|0.99|[8] |ROE(%)|11.2%|12.2%|13.0%|13.7%|14.0%|[8] |市盈率(P/E)|6.71|6.87|8.17|7.32|6.74|[8]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损益表(单位:百万港元) |指标|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营业收入|96,419|106,109|115,818|[9] |增长率|8.2%|10.0%|9.2%|[9] |营业成本|91,986|101,261|110,554|[9] |%销售收入|95.4%|95.4%|95.5%|[9] |毛利|4,433|4,848|5,264|[9] |%销售收入|4.6%|4.6%|4.5%|[9] |销售费用|1,784|1,910|2,073|[9] |%销售收入|1.9%|1.8%|1.8%|[9] |管理费用|897|997|1,100|[9] |%销售收入|0.9%|0.9%|1.0%|[9] |财务费用|322|337|342|[9] |%销售收入|0.3%|0.3%|0.3%|[9] |息税前利润(EBIT)|1,813|2,001|2,150|[9] |%销售收入|1.9%|1.9%|1.9%|[9] |投资收益|60|60|60|[9] |%税前利润|4.0%|3.6%|3.3%|[9] |除税前利润|1,491|1,664|1,809|[9] |利润率|1.5%|1.6%|1.6%|[9] |所得税|313|349|380|[9] |所得税率|21.0%|21.0%|21.0%|[9]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1,178|1,315|1,429|[9]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78|1,315|1,429|[9] |增长率|12.0%|11.6%|8.7%|[9] |净利率|1.2%|1.2%|1.2%|[9]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港元) |指标|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货币资金|3,842|5,693|5,978|[9] |应收款项|19,819|20,125|20,242|[9] |存货|12,776|12,939|13,819|[9] |其他流动资产|2,313|2,343|2,420|[9] |流动资产|38,750|41,100|42,460|[9] |权益性投资|603|603|603|[9] |固定资产|742|697|663|[9] |无形资产|564|599|634|[9] |非流动资产|2,259|2,249|2,250|[9] |资产总计|41,009|43,349|44,710|[9] |应付款项|17,886|18,283|18,426|[9] |短期借款|8,364|8,864|9,364|[9] |其他流动负债|4,050|4,457|4,864|[9] |流动负债|30,299|31,603|32,654|[9] |长期债务|1,080|1,580|1,280|[9] |其他长期负债|310|310|310|[9] |非流动负债|1,391|1,891|1,591|[9] |负债总计|31,690|33,494|34,245|[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9,087|9,623|10,233|[9] |少数股东权益|232|232|232|[9] |负债股东权益合计|41,009|43,349|44,710|[9]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港元) |指标|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净利润|1,178|1,315|1,429|[9] |营运资金变动|162|306|-525|[9] |其他变动|407|421|432|[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47|2,041|1,336|[9] |资本开支|-100|-100|-100|[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40|-40|[9] |股权募资|0|0|0|[9] |债权募资|200|1,000|200|[9] |其他|-761|-831|-893|[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1|169|-693|[9] |现金净变动|827|1,852|284|[9] 比率分析 |指标|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每股收益(港元/股)|0.82|0.92|0.99|[9] |每股净资产(港元/股)|6.33|6.70|7.12|[9]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港元/股)|1.22|1.42|0.93|[9] |每股股利(港元/股)|0.29|0.32|0.35|[9] |净资产收益率(%)|12.96%|13.66%|13.96%|[9] |总资产收益率(%)|2.87%|3.03%|3.20%|[9] |投入资本收益率(%)|7.63%|7.79%|8.05%|[9] |营业收入增长率(%)|8.23%|10.05%|9.15%|[9] |EBIT 增长率(%)|3.02%|10.34%|7.49%|[9] |净利润增长率(%)|11.98%|11.60%|8.68%|[9] |总资产增长率(%)|6.83%|5.71%|3.14%|[9]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5.1|59.5|55.0|[9] |存货周转天数|46.9|45.7|43.6|[9]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68.1|64.3|59.8|[9]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9|2.4|2.1|[9] |流动比率|1.28|1.30|1.30|[9] |速动比率|0.83|0.86|0.85|[9] |净负债/股东权益(%)|60.12%|48.20%|44.59%|[9] |EBIT 利息保障倍数|5.2|5.4|5.5|[11] |资产负债率(%)|77.28%|77.27%|76.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