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603799)

搜索文档
稀有金属板块多重催化共振,稀有金属ETF(562800)半日收涨2.12%
新浪财经· 2025-08-15 12:07
截至2025年8月15日午间收盘,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强势上涨2.12%,成分股中科三环上涨8.73%,铂 科新材上涨8.02%,盛和资源上涨5.52%,正海磁材、三川智慧等个股跟涨。稀有金属ETF(562800)半日 收涨2.12%。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稀土、盐湖股份、洛 阳钼业、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中国稀土、盛和资源、中矿资源、西部超导,前十大权重股 合计占比55.85%。 海通国际指出,宁德时代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云母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停产,该矿是全球最大的 单体锂云母矿,折合碳酸锂资源量约657万吨,占全国月度产量的8%左右。停产事件短期内将推高锂价 并削减供给,对正极材料厂商、电池厂及终端车厂形成压力。尽管当前碳酸锂基本面仍显宽松,社会库 存充足,但资源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锂矿稀缺"逻辑,具备在产资源和合规采矿证的龙头企业将 更具溢价优势。 中信建投指出,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国内首批钨精矿配额+环保督察影响下,供应下降。国外桑东和 海豚钨矿增量不及预期,巴库塔钨矿顺利投产,但当地缺乏冶炼产能,需运回中国冶炼后再出口。平衡 ...
机构看好中国电池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新能车ETF(515700)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15 09:36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其中电池板块权重占比近半。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 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信证券研报称,当前时点,旗帜鲜明看好中国电池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短期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 受供需持续改善影响,电池价格企稳,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稼动率提升带来额外盈利弹性,电池板块 业绩有望超预期;中长期来看,供需改善趋势依然较为明确,同时商用车电动化、AI数据中心、海外 市场仍有望为头部企业带来超额增长。估值层面,中国电池核心资产较日韩企业仍具备显著优势,随着 后续更多电池企业H股上市,全球资金定价体系下,中国电池资产估值中枢有望得到进一步抬升。 新能车ETF(5157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C: 012699;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E:024504)。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 (300750)、汇川技术(300 ...
规划产能规模惊人 赛道拥挤的碳酸二甲酯行业亟待整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6:22
"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各类锂电化学品需求暴增,DMC这种过去产量几万至十几 万吨的小众产品引来众多企业布局。据隆众资讯统计数据,最近4年国内DMC产能复合增长率28%, 2024年底总产能达到356.5万吨。但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2024年下半年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部分装 置被迫停车以缓解成本及销售压力。 聚碳酸酯(PC)是DMC最大下游,占比五成左右,承载了近年来DMC消费端的增长;其次是电解液溶 剂,占比达46%,但电解液溶剂发展变缓,终端需求跟进清淡,供需矛盾加剧,利润压缩甚至亏损。不 过,国内价格不断下行之下刺激了PC出口,2024年PC出口量同比增长148%。 目前DMC这一赛道已经非常拥挤,"参赛企业"共有33家,除了较早布局并形成完整电解液溶剂、添加 剂产品群的石大胜华(603026),后来居上成为碳酸酯行业龙头的华鲁恒升(600426),依托石化产业 链联产DMC的利华益、海科新源(301292),依托丙二醇联产DMC的德普新材料,更有恒力石化 (600346)、陕煤集团榆林化学这样的"大块头"企业强势入局。 7月以来,装置停车检修供应紧张叠加下游锂电池电解液需求增加,国内碳 ...
能源金属板块8月14日跌2.93%,盛屯矿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5.4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16:27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能源金属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5.4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45亿元,散户资金 净流入21.02亿元。能源金属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证券之星消息,8月14日能源金属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93%,盛屯矿业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666.44,下跌0.46%。深证成指报收于11451.43,下跌0.87%。能源金属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600711 | 暨电矿业 | 7.51 | -5.06% | 270.93万 | | 21.31亿 | | 002240 | 盛新锂能 | 17.56 | -3.94% | 59.04万 | | 10.51亿 | | 002466 | 天齐锂业 | 43.03 | -3.82% | 78.75万 | | 34.50 Z | | 002756 | 永兴材料 | 35.06 | -3.71% | 15.27万 | | 5.43亿 | | 6633399 | 永杉坪 / | 1 ...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长城军工流出15.51亿元、内蒙一机流出13.9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4 15:48
作者:金股通 截至8月14日收盘回顾,主力资金流出前20的股票分别为:长城军工(-15.51亿元)、内蒙一机(-13.95 亿元)、中国长城(-12.86亿元)、航天科技(-8.39亿元)、中际旭创(-7.83亿元)、新易盛(-7.60亿 元)、工业富联(-7.42亿元)、海立股份(-7.39亿元)、指南针(-7.27亿元)、胜宏科技(-7.24亿 元)、沪电股份(-6.63亿元)、光库科技(-6.54亿元)、天齐锂业(-6.41亿元)、杭钢股份(-6.17亿 元)、阳光电源(-6.09亿元)、张江高科(-5.99亿元)、华友钴业(-5.98亿元)、京东方A(-5.58亿 元)、每日互动(-5.18亿元)、东方精工(-4.89亿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
上证 180 资源指数下跌0.24%,前十大权重包含陕西煤业等
金融界· 2025-08-14 15:48
金融界8月14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低走,上证 180 资源指数 (180资源,000026)下跌0.24%,报4150.73 点,成交额287.64亿元。 从上证 180 资源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从上证 180 资源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原材料占比55.89%、能源占比44.11%。 资料显示,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 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 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当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 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的处理,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若上证180指数 调整样本,或上证180指数中样本公司有特殊事件发生,导致其行业属性发生变化,该指数系列样本进 行相应的调整。 数据统计显示,上证 180 资源指数近一个月上涨8.89%,近三个月上涨13.73%,年至今上涨12.80%。 据了解,上证180主题指数系列是在上证180指数的基础上,分别选择符合基建、资源和运输等主题概念 的上 ...
华友钴业:业绩超预期,目标价上调 70%;2025 年聚焦产品、成本、全球化-Huayou Cobalt (A)_ Site visit_ Bamo aims +70% cathode vol. in ‘25e; focus on product, cost, globalization
2025-08-14 10: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三元正极材料(三元电池产业链)[1][2] - 公司:华友钴业(Huayou Cobalt),核心子公司巴莫科技(Bamo)专注于三元正极业务,现有产能10万吨[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产品与技术战略** - 定位锂电材料为“技术驱动的大宗商品”,需兼顾技术领先性(如超高镍NCM9系列、单晶技术)和成本优势[1] - 技术方向: - 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SSB)、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用正极材料[1] - 超高镍(NCM9系列)满足固态电池高电压需求,2025年目标三元正极出货量中63%为NCM9系列(同比+136%)[2] **2 全球化布局** - 匈牙利项目: - 总投资12.78亿欧元,规划产能10万吨(一期2.5万吨,二期7.5万吨)[1] - 2025Q3启动10条产线建设,2026年底累计产能达5万吨[1] - 目标2025年底/2026年初试产[1] **3 成本控制** - “零缺陷”制造、智能制造和超高效系统降低生产成本[1] **4 增长目标** - 2024-2030年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CAGR >30%[2] - 2025年目标: - 正极总出货>11万吨(同比+70%),其中三元材料>9万吨(同比+90%)[2] - 2030年目标全球三元材料市占率15-20%[2] **5 行业需求预测** - 2030年三元电池装机量超1000GWh(2023-2030年CAGR 12%)[2] - 新兴领域需求(2030年预测): - 人形机器人:7万吨 - eVTOL:10.1万吨 - 固态电池:9.1万吨[2] --- 财务数据与估值 **1 盈利预测(CNY)** - 2025E净利润46.12亿元(同比+11%),2027E达79.83亿元(同比+51.7%)[3] - 2025E EPS 2.70元,低于市场一致预期2.85元[3] **2 估值指标** - 2025E P/E 15.82x,2027E降至9.14x[3] - 目标价46.00 CNY(现价42.77 CNY)[1][6] - ROE(2025E):11.9%[6] **3 现金流与负债** - 2025E自由现金流/股1.96元,净负债率67.6%[8] --- 其他重要信息 **1 镍资源项目** - 印尼Pomalaa和Sorowako镍项目预计2026年后启动[11] **2 风险提示** - 下行风险:EV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张延迟、金属价格波动、地缘政治[13] - 上行风险:EV需求超预期、金属价格上涨[13] **3 单位换算** - 1 billion = 十亿,1 million = 百万[3][8]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巴莫科技成立10周年(2025年)[1] - 三元材料当前主要应用中高端车型、电动自行车、无人机、电动工具[2] - 2025E股息/股0.546元,股息收益率1.28%[3]
研判2025!中国氧化钴行业生产流程、产量及价格分析:产量激增与政策赋能共驱需求,地缘博弈与回收体系重构价格[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4 09:26
内容概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钴生产国和消费国。2025年上半年,中国氧化钴产量为0.95万吨,同 比增长40.69%。需求方面,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800万辆,中国作为最大单一市场, 动力电池领域对高纯度氧化钴的需求激增,尤其是钴酸锂正极材料对类球形颗粒氧化钴的需求。储能电 池市场因"双碳"目标加速发展,进一步拉动氧化钴需求。消费电子领域,折叠屏手机、AR/VR设备等新 兴产品的单机钴含量较传统机型提升40%,形成增量需求。政策层面,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及地方新能源材料支持政策,为氧化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提供长期利 好。同时,动力电池退役潮(2025年起)倒逼回收体系完善,格林美等企业已实现钴回收率超99%,构 建"资源-材料-回收"闭环商业模式,为氧化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关上市企业:华友钴业(603799)、寒锐钴业(300618)、中伟股份(300919)、格林美 (002340)、道氏技术(300409) 相关企业: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寒锐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 ...
能源金属板块8月13日跌0.01%,盛新锂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2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31
证券之星消息,8月13日能源金属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1%,盛新锂能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683.46,上涨0.48%。深证成指报收于11551.36,上涨1.76%。能源金属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301219 | 腾远钻业 | 60.58 | 5.63% | 12.03万 | | 7.12亿 | | 6633209 | 永杉锂V | 10.84 | 3.73% | 71.69万 | | 7.67亿 | | 300618 | 塞锐铝业 | 38.00 | 2.12% | 12.78万 | | 4.82亿 | | 605376 | 博迁新材 | 41.42 | 1.52% | 5.75万 | | 2.35亿 | | 603799 | 华友钻业 | 44.89 | 1.47% | 51.41万 | | 22.97亿 | | 000408 | 藏格矿业 | 51.00 | 0.97% | 10.19万 | | 5.21亿 | | ...
两地上市转债会有条款上的问题吗
财通证券· 2025-08-13 1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历史上境外有股票上市的转债极少下修,2016年至今36只相关转债仅2家下修,分别是华友转债(瑞士GDR上市)和电气转债(港股上市) [4] - 目前转债市场9只转债在A股外有股份流通,港股上市5家,有瑞士GDR发行4家 [4] - 港股/美股上市后,因外资投资者反对,转债下修或有阻碍,但结合电气转债情况,若控股股东境内境外股权多且转债可投票仍有下修可能 [4] - 近期提交港股上市计划发行人增多,港股上市后转债条款处理复杂,部分低剩余期限标的或有博弈条款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上境外有股票转债下修情况 - 目前转债市场9只转债在A股外有股份流通,港股上市5家,有瑞士GDR发行4家 [7][8] - 2016年至今36只境外有股票上市的转债,仅2家下修,约16个标的触发过下修,福莱、华友、电气3只提议下修,福莱下修失败,13只中7只已退市,6只未退市 [8][9] 上海电气:AH两地开股东会,H股25%反对 - 电气转债2015年上市2021年退市,2018年董事会提议下修,AH两地开临时股东大会,A股近100%赞成,H股75%赞成,25%反对,最终下修提案通过,仅下修这一次,最终到期退市 [11][12] - 从2018年持有人结构看,无法确定大股东是否参与投票,但实控人应参与了投票,控股股东港股总持股占比10%,外资投资者持股1.89亿股,均无一票否决权 [15] 华友钴业:GDR不单独开股东会,类似A股外资 - 华友钴业GDR发行,下修表决仅召开一次A股临时股东大会,参与投票股权5.6亿股占总股本33.4%,大股东未参与投票,反对票约10% [20] - 华友钴业GDR占总股本不到6%,仅开A股股东大会时外资话语权少 [20] 总结:筹划港股上市对转债来说是“或有变局” - 港股/美股上市后转债下修或有阻碍,但仍有下修可能,需控股股东境内境外持股多且转债可投票 [22] - 2025年以来提交港股上市计划发行人增多,港股上市后转债条款处理复杂,部分低剩余期限标的或有博弈条款机会,但H股上市后条款博弈机会或更少,建议关注“或有变局”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