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新材(688519)

搜索文档
南亚新材: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4-05-15 18:40
公司基本信息 - 南亚新材注册资本为234,751,600元,证券代码为688519.SH [5] - 2020年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5]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91,036.00万元,净额为178,607.94万元[10] - 同意使用5,483.46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18] 督导与人员变动 - 光大证券对南亚新材持续督导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1] - 保荐代表人曾双静由林剑云接任[9] 其他事项 - 2023年1月14日公司披露董事耿洪斌、张东收到警示函公告[12] - 2020 - 2023年度报告披露时间分别为2021年4月27日、2022年4月15日、2023年3月22日、2024年4月27日[5]
南亚新材: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5-15 18:40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营业收入298,283.0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05%[9]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949.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7.95%[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 15,056.64万元[9] - 主营业务毛利率4.24%,较2022年减少4.21个百分点[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93.00万元,较2022年减少90.9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4,725.5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58%[19] - 总资产449,474.9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07%[19] - 基本每股收益 - 0.57元/股,较去年同期下降385.0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06%,同比减少6.68个百分点[1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研发投入18,287.53万元,同比减少7,171.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为6.13%[24] - 2023年公司新申请专利23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获得专利103件[26] 募集资金相关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5860万股A股,发行价每股32.60元,募集资金191036.00万元,净额为178607.94万元[28] - 募投项目利用自筹资金先期投入5483.46万元,后用募集资金置换[29][30] - 2021 - 2023年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截至12月31日实际使用37600.00万元未归还[31][32] - 2021 - 2023年多次审议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额不超40000.00万元,2023年截至12月31日未实际使用[33][34] - 2020 - 2021年使用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共计39785.99万元[35] - 2021年使用超募资金47970.0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江西南亚公司增资实施扩建项目[36][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37987.27万元,专户余额387.27万元,376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8] 股权相关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南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持股12604.86万股未变[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7.15%的股份[40] - 2023年9月9日厦门耀南过户股份,过户后包欣洋直接持有10218股,持股比例0.004%[41] - 2023年11月18日监事陈小东减持48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0.002%[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等持有的公司股份均无质押、冻结情形[42] 合规相关 - 光大证券负责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报告[2] - 2023年保荐人对公司开展持续督导工作[3] - 2023年公司未发生需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事项[3] - 2023年1月董事耿洪斌、张东分别收到上海监管局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3][4][12] - 2023年公司及其董监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履行承诺[4] - 2023年公司有效执行治理制度和内控制度[4] - 2023年公司及控股股东等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5] - 2023年公司未出现应披露未披露等重大事项[5] - 2023年公司未出现需督促说明改正及专项现场核查的事项[5][15][16] - 光大证券对公司2023年度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先或事后审阅[6]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4-05-10 19:54
业绩总结 - 2023年营业收入29.83亿元,较2022年减少21.05%[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9亿元,较2022年减少387.95%[1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4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58%[19] - 应收款项融资11121.72万元,较年初增加115.02%,增加额为5949.31万元[54] - 预付款项509.55万元,较年初减少33.75%,减少额为259.53万元[54] - 营业成本285871.54万元,同比减少17.48%,减少额60542.09万元[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93.00万元,同比减少90.91%,减少额为25942.50万元[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002.89万元,增加额为2980.76万元[5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97.91万元,增加额为54865.47万元[55] - 资产负债率45.55%,比年初增加0.31个百分点[55] - 每股净资产10.42元,每股减少0.98元[55] - 2023年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为2999.601014万元(不含交易费用)[6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949000632亿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 - 7278.688599万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分配利润为3.1325798019亿元,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2307389589亿元[65] 未来展望 - 2024年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计划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4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68] - 公司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79]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股本总数的30%[80]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含35名)[81]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普通情况6个月内不得转让,特定情形18个月内不得转让[83] - 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84] - 发行的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交易[85] - 决议有效期自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88] 组织架构 - 2023年9月21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第三届董事会[24] - 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为包秀银、张东等6人,独立董事为唐艳玲、吴芃、王旭[24] - 审计委员会成员从孙剑非、朱炜、郑晓远调整为吴芃、王旭、郑晓远[27] - 提名委员会成员从朱炜、张瑾、张东调整为王旭、唐艳玲、张东[2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从张瑾、朱炜、包秀银调整为唐艳玲、王旭、包秀银[27] - 2023年9月20日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同意选举郑小芳女士为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9月21日召开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选举金建中先生、陈小东先生为第三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36] 会议相关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14点00分,地点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昌翔路158号会议室[10] - 投票方式为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10] - 会议需审议关于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11项议案[4] - 2023年董事会共召开会议10次,审议通过议案数量不等[20] - 2023年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共召开17次会议,其中战略委员会4次、审计委员会6次、提名委员会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3次[23] - 2023年公司监事会共召开会议9次[37] 其他 - 2023年受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产品市场终端需求持续疲软,行业竞争加剧[17] - 2023年公司产品价格及销量下降导致销售额下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较大且大于原材料降价幅度,毛利率同比下降较大[17] - 2023年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17] - 公司外部董事津贴标准为6万元/年(含税),按月发放[72]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9万元/年(含税),按月发放[72] - 不在公司(含全资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的股东代表监事,津贴标准为6万元/年(含税),按月发放[75]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关于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的进展公告
2024-05-06 18:5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6月25日公司审议通过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议案[2]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向泰国公司增资[2] - 增资后泰国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泰铢增至15000万泰铢[2] - 近日公司完成泰国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登记[4] - NANXIN TECHNOLOGY PTE.LTD和Nanxin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在泰国公司股比分别为99.99993%、0.00007%[5] 其他新策略 - 本次增资基于公司战略布局和营运资金需要[6] - 增资完成后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变[6] 风险提示 - 泰国公司运营存在运营管理、市场变化等风险[7]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关于召开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4-26 19:51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4年4月27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4] 业绩说明会 - 公司拟于2024年5月10日15:00 - 16:00召开网上业绩说明会[4] - 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南亚新材IR”小程序举行[4][5] 投资者参与 - 投资者可于2024年5月6日17:00前将问题发至公司邮箱[4] - 投资者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或扫二维码参与交流[7] 参加人员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包秀银、总经理包欣洋等(特殊情况可能调整)[6] 联系信息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1 - 69178431,邮箱nanya@ccl - china.com[12]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6 19:51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98,283.05万元[6]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计44.9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约7.95%[18,19] - 2023年末公司负债合计20.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约7.45%[18,19] - 2023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4.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约8.59%[18,19] - 2023年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29.83亿元,同比下降20.95%[23] - 2023年公司合并营业总成本31.36亿元,同比下降18.06%[23] - 2023年公司合并营业利润亏损1.6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179.83万元[23] - 2023年公司合并净利润亏损1.2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497万元[23]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 -0.57元,上年同期0.20元[23] - 2023年公司稀释每股收益 -0.57元,上年同期0.20元[2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5.3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约24.76%[18] - 2023年末应收票据为5.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2.15%[1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10.9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约28.43%[18] - 2023年末存货为4.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7.90%[18]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为4.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8.33%[18] - 2023年末应付账款为5.2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约40.66%[18] - 2023年末固定资产为12.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7.97%[18] 现金流情况 - 2023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07亿元,上年同期为21.56亿元[27] - 2023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9545.01万元,上年同期为7540.60万元[2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06亿元,上年同期为23.69亿元[2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80亿元,上年同期为20.84亿元[2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2.99万元,上年同期为2.85亿元[2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1亿元,上年同期为7.76亿元[2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81亿元,上年同期为8.86亿元[27]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48亿元,上年同期为10.50亿元[27]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15亿元,上年同期为14.66亿元[2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793.98万元,上年同期减少2.39亿元[27] 关键审计事项 - 因营业收入是关键业绩指标,可能存在管理层不恰当确认收入风险,将收入确认列为关键审计事项[6] - 因应收账款金额重大且减值测试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将应收账款减值列为关键审计事项[8] 项目建设情况 - 年产15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建设项目预算数为67,396.00万元[167] - 年产1500万平方米高端显示技术用高性能覆铜板智能工厂建设项目预算6亿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82.39%,工程进度80%[168] - 研发中心改造升级项目预算11915万元,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8.25%,工程进度10%[168] 税收政策 - 公司及江西南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南欣科技(香港)为17%,其他纳税主体为25%[138] - 公司2023 - 2025年、江西南亚2022 - 2024年企业所得税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减按15%计缴[138][139] - 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公司和江西南亚可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139]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监事会关于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核查意见(授予日)
2024-04-26 19:51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为4月26日[3] - 授予价格为11.19元/股[3] - 向113名激励对象授予315.20万股限制性股票[3] 激励对象相关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不存在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情形[1] - 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1名激励对象因离职不再获授[2] - 名单与股东大会批准的相符,符合任职和激励条件[2][3]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关于2024年度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2024-04-26 19:51
综合授信 - 公司及子公司拟申请不超4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3] - 2024年4月2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申请议案[4] - 计划多种方式申请,用于多种本外币业务[4] - 授权期自2023年度股东大会批准至2024年度大会召开[4] - 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不涉及担保,需股东大会审议[5][6]
南亚新材:南亚新材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4-04-26 19:51
资金募集与投入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178,607.94万元,截至2023年末已投入14.41亿元,投入进度达80.69%[3] 研发情况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83亿元[8] - 截止2023年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74项,获得授权专利103项,新增授权专利14项[8] - 2024年公司在研项目不少于50项[8] 项目建设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及超募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建设项目”和“年产10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扩建项目”[3][4] 未来运营策略 - 2024年公司相关境外公司及办事处将围绕主营业务启动运营[2] - 2024年公司将提升现场生产管理能力,提高新线产品良率,凸显产能效率[4] - 2024年公司将采取内生式与外延式并举的人才招录模式[9] - 2024年公司落实董监高等关键核心人员培训不少于2次[16] 激励与增持 - 公司已开启新一轮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9] - 截至2023年末共推出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向94人授予二类限制性股票[21] - 2024年董事长包秀银增持公司股份619万股,涉及金额10009.23万元[22] 分红与回购 - 2020年8月至2023年末累计分红达4.7亿元(含回购总额)[18] - 2022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5654.90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25.99%[18] - 2022年度股份回购总额达2.16亿元[18] - 截至2023年末累计回购公司股份9765852股,成交总金额为3.10亿元[20] - 2024年2月实施的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7500万元且不超过15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7.50元/股[20] 其他策略 - 2024年公司将持续评估“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履行信披义务[23] - 2024年公司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常态化召开业绩说明会等[17] - 2024年公司在满足条件下将依法依规实施利润分配[19]
南亚新材: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4-04-26 19:5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5860万股,发行价32.60元,募集资金191,036.00万元,净额178,607.94万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投入累计104,289.28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累计37,600.00万元,使用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39,822.41万元,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净额累计3,491.01万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结余和实际结余募集资金均为387.27万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4个募集资金专户,合计余额3,872,701.68元[8][9] - 2023年度募集资金总额178607.94万元,本年度投入12849.95万元,累计投入144111.69万元[26]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金额为86,607.94万元,调整后为87,755.99万元,差异5,517.77万元[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37,987.27万元,其中专户余额387.27万元,使用闲置资金补充流动资金37,600.00万元[28] 项目进展 - 年产15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0100万元,本年度投入6561.56万元,累计投入68855.41万元,投入进度85.96%,本年度效益 -2576.23万元[26] - 研发中心改造升级项目,承诺投资11900万元,本年度投入770.62万元,累计投入1687.86万元,投入进度14.18%,不单独实现效益[26] - 年产10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扩建项目,调整后投资47970万元,本年度投入5517.77万元,累计投入33746.01万元,投入进度70.35%,本年度效益 -1983.28万元[26] - 研发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原预计2022年12月达到可使用状态,现延期至2023年12月,后再次延期至2025年12月[16][19][20] - 研发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实施地点和方式变更,研发总部拟在上海新建厂房,拟用募集资金6500万元;研发试验线待定,拟用2900万元;研发测试中心在东莞租赁房产,拟用2500万元[17][18] 资金使用与管理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4797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江西南亚增资,实施年产10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扩建项目[21] - 2021 - 2023年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分别为80,000.00万元、60,000.00万元、45,000.0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37,600.00万元未归还[27] - 2021 - 2023年公司多次审议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额均不超过40,000.00万元,2022年取得理财收益484.87万元,2022 - 2023年实际未使用[2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20,4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9,385.99万元[28] 审核意见 - 会计师认为公司2023年度《关于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符合规定,如实反映募集资金实际存放与使用情况[22] - 保荐人认为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经审议通过,履行法律程序,符合相关规定[23] - 保荐人对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无异议[24] 其他 - 2020年10月27日,“年产1500万平方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建设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实施地点变更[14] - 2020年12月30日,“研发中心改造升级项目”部分内容实施主体、地点及方式变更[15] - “年产1500万平米5G通讯等领域用高频高速电子电路基材建设项目”利用自筹资金先期投入5,483.46万元,后用募集资金置换[27]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承诺投入金额大于调整后投资总额,差异1,148.05万元[28]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大于截至期末承诺投入金额,差异36.42万元[28] - 募集资金结余原因主要系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尚在建设中[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