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深市科技龙头业绩抢眼 多领域高景气度延续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9:47
深市科技龙头业绩表现 - 深证科技指数成份股中27家披露业绩预告 其中19家实现同比增长 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56.68亿元至192.92亿元[1] - 新易盛 锐捷网络 中国长城等公司实现盈利且净利润增长超过100%[1] - 立讯精密预计实现净利润超过60亿元 新易盛预计超过37亿元 三花智控预计超过18亿元[1] 电子行业业绩 - 电子行业59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 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25亿元至144亿元[2] - 立讯精密预计实现净利润64.75亿元至67.45亿元 同比增长20%至25%[2] - 沪电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16.5亿元至17.5亿元 同比增长44.63%至53.4% 鹏鼎控股预计实现净利润11.98亿元至12.6亿元 同比增长52.79%至60.62%[2] 通信行业业绩 - 通信行业20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 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45亿元至55亿元[2] - 新易盛预计实现净利润37亿元至42亿元 同比增长327.68%至385.47%[2] - 锐捷网络预计实现净利润4亿元至5.1亿元 同比增长160.11%至231.64% 光迅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3.23亿元至4.07亿元 同比增长55%至95%[2] 机械设备行业业绩 - 机械设备行业53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 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55亿元至66亿元[3] - 巨星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12.53亿元至13.73亿元 同比增长5%至15%[3] - 柳工预计实现净利润11.8亿元至12.79亿元 同比增长20%至30% 华工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8.9亿元至9.5亿元 同比增长42.43%至52.03%[3]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三花智控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汽车零部件业务通过标杆客户示范效应持续拓展订单[1] - 立讯精密产品涵盖消费电子 汽车 通信 工业及医疗等领域 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强化技术护城河 依托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2] - 新易盛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 优化产品结构 高速率光模块产品占比持续提升[3] 行业前景展望 - LightCounting报告上调AI集群以太网光模块市场销售预测 预计2029年达到120亿美元[4] - 新易盛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4] - 立讯精密将发挥越南 马来西亚 印尼 泰国 墨西哥 罗马尼亚等海外生产基地区位优势 提供全球化制造服务 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3]
立讯精密(002475)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264.7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23:37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 立讯精密报收于37 74元 上涨0 45% 换手率1 28% 成交量92 43万手 成交金额34 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264 75万元 占比成交额1 51%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984 84万元 占比1 14% 大单净流出9249 58万元 占比2 65% 中单净流出5006 92万元 占比1 44% 小单净流入257 83万元 占比0 0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617 88亿元 同比增长17 90% 归属净利润30 44亿元 同比增长23 17% 扣非净利润24 09亿元 同比增长10 36% [1] - 流动比率1 253 速动比率0 960 资产负债率62 91% [1] 公司基本信息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724739 580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73153 76万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王来春 [1] 公司投资及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5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8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33条 专利信息665条 行政许可36个 [2]
2025年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研究院· 2025-07-30 2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线束承担着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的重要功能,行业资金、技术和客户壁垒较高,未来将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轻量集成化和仿生化方向发展 [4] - 中国人形机器人线束行业受全球机器人产业政策、中国技术突破等因素推动,随着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发展、行业政策驱动、产业生态扩张和市场需求提升,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 - 中国国产人形机器人线束产品虽性能与进口产品有差距,但具有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有望逐年提升 [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 - 人形机器人线束是连接机器人各部件的电线和电缆集合,由导线、绝缘材料、保护层和连接器组成,承担电力传输、信号控制和数据通信功能 [5] 行业分类 - 从产品类型分为柔性线缆和刚性线缆,柔性线缆用于频繁运动关节部位,刚性线缆用于固定连接部分 [7][8] - 从产品功能分为动力线束和信号线束,动力线束为关键部件提供电能,信号线束传递控制信号和反馈信息 [9][10] - 特殊专用线束包括液冷线束、特殊信号线束和结构型线束,满足特殊散热、通信和轻量化集成需求 [12][13][14] 行业特征 - 行业具有资金壁垒高、技术壁垒高、客户壁垒高的特点,且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化、轻量集成化和仿生化方向发展 [15] 发展历程 - 经历初期发展、集成化与柔性化发展、智能化与高度集成、智能可重构与仿生发展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智能可重构与仿生发展阶段 [21][22][2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原材料,成本占比约70%,连接器是重要原材且国产化率低,未来连接器数量预计下降 [30][31][33] - 中游为线束制造商,进口线束在多项性能上优于国产线束,人形机器人线束性能要求高于工业机器人线束,略低于车规级线束 [35][36][37] - 下游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环节,线束应用占比不足1%,中国企业有望在部分领域率先实现国产化替代 [40] 行业规模 - 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3.4亿人民币增长至81.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21.34% [42] - 历史增长得益于各国政策支持和中国技术突破,未来增长受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发展、政策驱动、产业生态扩张和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推动 [43][44][45]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为国际巨头企业,第二梯队为中国领先企业,第三梯队包括部分企业 [50] - 历史上欧美日韩企业进入早、产品性能优,已进入主流供应链,中国企业进入晚且未稳定进入 [51][52] - 未来中国产品具性价比优势,国产化率有望逐年提升 [53]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立讯精密、万马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55][56][57] 企业分析 - 立讯精密为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2024年汽车互联业务激增,追加机器人赛道投资 [70] - 万马股份业务涵盖三大事业,工业线缆产品丰富,2024年电力产品同比增长,垂直化生产能力提升 [74] - 鑫宏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线缆营收增长,设立子公司研发人形机器人线束 [80]
胜蓝股份:I/O连接器和背板连接器主要客户有立讯精密、联想、华勤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7:13
公司客户情况 - 公司的I/O连接器和背板连接器主要客户包括立讯精密(002475)、联想、华勤等 [1]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0日(周三)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板块、电力股、周期股走强
快讯· 2025-07-30 11:37
富时中国A50指数午盘行情 - 银行板块、电力股、周期股走强 [1] 银行与保险行业 - 光大银行市值2422.51亿元 成交额3.94亿元 股价4.10元 上涨1.23% (+0.05元) [4] - 中国太保市值3781.15亿元 成交额10.91亿元 股价8.55元 上涨1.78% (+0.68元) [4] - 中国人保市值3748.09亿元 成交额37.49亿元 股价38.96元 上涨2.67% (+1.59元) [4] - 中国平安市值11122.81亿元 成交额5.18亿元 股价61.08元 下跌0.12% (-0.01元) [4]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230.57亿元 成交额29.38亿元 股价1451.25元 上涨0.85% (+12.25元) [4] - 山西汾酒市值2262.55亿元 成交额9.14亿元 股价185.46元 上涨1.33% (+2.43元) [4] - 五粮液市值4840.75亿元 成交额14.87亿元 股价124.71元 上涨0.96% (+1.19元) [4] 科技与半导体 - 北方华创市值2918.16亿元 成交额19.92亿元 股价352.93元 上涨2.36% (+8.14元) [4] - 寒武纪-U市值3291.96亿元 成交额12.06亿元 股价697.54元 下跌1.86% (-13.24元) [4] - 工业富联市值3802.45亿元 成交额44.09亿元 股价31.33元 上涨0.45% (+0.14元) [5] 能源与基础材料 - 中国石化市值7286.84亿元 成交额4.71亿元 股价5.50元 上涨1.86% (+0.11元) [4] - 中国石油市值16197.36亿元 成交额4.32亿元 股价6.01元 上涨0.73% (+0.04元) [4] - 中国神华市值7665.27亿元 成交额7.44亿元 股价38.58元 上涨1.16% (+0.24元) [4] - 陕西煤业市值2024.32亿元 成交额32.20亿元 股价110.16元 上涨2.01% (+0.76元) [4] - 万华化学市值5291.59亿元 成交额20.00亿元 股价19.91元 上涨1.63% (+0.32元) [5] 交通运输与基建 - 京沪高铁市值2690.91亿元 成交额6.59亿元 股价8.85元 上涨1.49% (+0.13元) [4] - 中远海控市值2484.56亿元 成交额15.89亿元 股价28.84元 上涨0.73% (+0.21元) [5] - 中国中车市值2392.45亿元 成交额4.93亿元 [5] - 中国建筑市值1703.91亿元 成交额8.29亿元 [5] - 中国联通市值2169.63亿元 成交额2.84亿元 [5]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 - 比亚迪市值10043.50亿元 成交额5.03亿元 股价20.88元 下跌1.13% (-1.26元) [4] - 宁德时代市值12805.73亿元 成交额64.70亿元 股价29.96元 下跌3.75% (-10.95元) [5] 证券与金融服务 - 中信证券市值4440.24亿元 成交额21.89亿元 股价20.96元 上涨0.03% (+0.01元) [5] - 东方财富市值6221.97亿元 成交额16.90亿元 股价37.87元 下跌0.50% (-0.12元) [5] 消费与制造业 - 格力电器市值2296.26亿元 成交额8.80亿元 股价25.70元 上涨0.91% (+0.42元) [5] - 海尔智家市值2606.89亿元 成交额5.03亿元 股价46.54元 上涨1.14% (+0.29元) [5] - 海天味业市值2411.41亿元 成交额4.96亿元 股价39.24元 上涨0.95% (+0.37元) [5] 医药与医疗 - 恒瑞医药市值2606.83亿元 成交额10.17亿元 股价63.74元 上涨1.98% (+0.94元) [5] - 迈瑞医疗市值2908.77亿元 成交额23.05亿元 股价239.91元 上涨3.49% (+8.09元) [5] 农业与物流 - 牧原股份市值4230.55亿元 成交额38.54亿元 股价47.72元 下跌0.09% (-0.06元) [5] - 顺丰控股市值2451.86亿元 成交额6.38亿元 股价48.43元 上涨0.93% (+0.44元) [5]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深圳10家企业上榜
深圳商报· 2025-07-30 08:58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核心观点 - 沃尔玛连续第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 亚马逊保持第二 国家电网公司位列第三 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分列第四和第五[1] - 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 上榜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1] - 深圳有10家公司上榜 中国平安以第47位排名居深企之首 较去年上升6位[1] 深圳上榜企业情况 - 深圳上榜企业包括中国平安 华为 比亚迪 腾讯 招商银行 万科 顺丰 深投控 立讯精密 中国电子[4] - 中国平安 华为 比亚迪3家企业营收均超过千亿美元[4] - 华为以1198.13亿美元营收排名第53位 较去年前进20位[2][4] - 比亚迪以1080.03亿美元营收排名第91位 较去年前进52位[2][4] 榜单整体财务数据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二 同比增长1.8%[3] - 所有上榜公司净利润总和约2.98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0.4%[3] - 500家公司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到榜单创立以来最高峰[3] - 整体利润总和接近3万亿美元 为有史以来第二高[3] 利润榜表现 - 沙特阿美以约1050亿美元利润蝉联利润榜榜首 尽管利润同比下降约13%[3]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列利润榜第二 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赚钱科技企业[3] - 英伟达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145% 首次进入利润榜前十位列第六[3] - 微软 Meta Platforms和亚马逊分别位居利润榜第五 第七和第八位[3] - 中国工商银行以超过508亿美元利润成为唯一进入利润榜前十的中国公司[3] 区域分布特征 - 粤港澳大湾区入围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 广州 香港三地[4] - 深圳有10家上榜企业 广州有6家 香港有5家 佛山有2家 东莞有1家[4]
深圳10家企业上榜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 平安华为比亚迪营收均超千亿美元
深圳商报· 2025-07-30 01:17
世界500强榜单概况 - 沃尔玛连续第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 亚马逊保持第二 国家电网位列第三 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分列第四和第五 [2] - 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 数量仅次于美国 深圳有10家公司上榜 [2][3]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 同比增长约1.8% 净利润总和约2.98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0.4% [2] 深圳企业表现 - 中国平安以第47位排名居深企之首 较去年上升6位 华为第53位 比亚迪第91位 腾讯第116位 万科第319位 [1][2][3] - 华为营收近1198.13亿美元 排名上升20位至第53位 比亚迪营收1080.03亿美元 排名跃升52位至第91位 [3] - 深圳上榜企业还包括招商银行 顺丰 深投控 立讯精密 中国电子 其中中国平安 华为 比亚迪营收均超千亿美元 [3] 利润表现 - 沙特阿美以约1050亿美元利润蝉联利润榜榜首 同比下降约13% [3] - Alphabet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赚钱科技企业 英伟达利润同比大增约145% 首次进入利润榜前十位列第六 [3] - 中国工商银行以超508亿美元利润成为唯一进入利润榜前十的中国公司 [3] 区域分布 - 粤港澳大湾区入围企业集中在深圳(10家) 广州(6家) 香港(5家) 佛山(2家) 东莞(1家) [4]
2025年世界500强公布,粤港澳大湾区23家企业上榜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22:11
全球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总营收达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3] - 500强企业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最高峰 但员工总数同比下降[3] - 沃尔玛以6809.85亿美元营收连续十二年蝉联榜首 亚马逊以6379.59亿美元位居第二[1][3]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以130家上榜企业蝉联全球第二 较去年减少3家但平均利润逆势增长7.4%[3][4] - 中国企业平均利润达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显示较强韧性[4] - 国家电网以5484.14亿美元营收位列全球第三 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列第五、第六位[1][3] - 美国138家企业上榜(减少1家) 日本38家(减少2家) 三国企业贡献超六成上榜企业总量[3] 区域企业分布 - 广东上榜企业增至18家 覆盖汽车、电子、家电、金融等领域 占中国上榜总数14%[5] - 深圳9家企业上榜 广州6家 佛山2家 东莞1家 香港5家[5] - 粤港澳大湾区内上榜企业总数达23家 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5] 企业排名变化 - 比亚迪首次跻身全球前100强 位列第91位 排名飙升52位[4] - 立讯精密排名跃升65位至第423位 腾讯、华为、美的分别上升25位、20位、31位[4] - 碧桂园重返榜单第460位[4] 医药健康行业 - 全球医疗保健行业营收突破3万亿美元 医药类型企业占据榜单前25强中8席[6] - 广药集团以总排名第459位连续五年上榜 制药分行业位列全球第14位 仅次于葛兰素史克[2][6] - 广药集团为制药分行业榜单中唯一中国企业 连续三年入选该分榜单[2][6] - 广药白云山斥资14亿设立广药基金二期 重点投向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核心细分领域[6]
中证高端制造50指数报1492.8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北方华创等
金融界· 2025-07-29 21:28
指数表现 - 中证高端制造50指数报1492.82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0.15% 近三个月上涨13.05% 年初至今上涨6.21% [2] 指数构成 - 选取信息技术、通信设备、电力设备、航空航天与国防、机械制造、医药卫生、环保、汽车及零配件、油气开采等行业50只代表性证券 [2] - 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基点1000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宁德时代(13.68%)、比亚迪(5.37%)、恒瑞医药(5.05%)、药明康德(4.38%)、立讯精密(3.38%)、中际旭创(3.31%)、中芯国际(3.25%)、京东方A(2.68%)、北方华创(2.65%)、寒武纪(2.63%) [2] - 交易所分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2.19%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7.81% [2] - 行业分布:工业占比37.06% 信息技术占比30.98% 医药卫生占比13.98% 可选消费占比12.66% 通信服务占比5.32% [2] 调整机制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