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时代(300750)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寡头格局加剧 七大二线电池厂商总净利仅为“宁王”十分之一
中国能源网· 2025-09-01 19:26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七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有五家实现营收和净利双提升 [1] - 二线锂电池企业上半年整体业绩同比改善 [1] - 欣旺达、中创新航、正力新能实现半年度业绩新高 [1] - 二线锂电池企业净利润合计约32.87亿元 [6] 宁德时代业绩表现 - 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2] -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2] - 动力电池装车量128.6GWh国内市占率43.05% [6] - 储能电池出货量及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 [7] - 净利润规模为七家二线企业总和的近10倍 [6] 欣旺达业务分析 - 营收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 [2] - 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 [2] - 消费电池贡献51.47%营收(同比下滑超3个百分点) [3] - 动力电池出货量16.08GWh同比增长93.04% [3] - 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同比增长133.25% [3] 中创新航业务表现 - 营收164.19亿元同比增长31.68% [2][3] - 净利润4.66亿元同比增长87.14% [2][3] - 动力电池装车量21.8GWh全球排名第四 [4] - 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排名第四 [4] - 储能系统营收占比提升至35.06% [3] 正力新能业绩突破 - 营收31.72亿元同比增长71.9% [4] - 净利润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动力电池出货量7.63GWh [4] - 毛利率从9.9%提升至17.9% [4]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占比94.11% [4] 其他企业业绩表现 - 亿纬锂能营收281.69亿元同比增长30.06% [2][5] - 亿纬锂能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 [2][5] - 国轩高科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2][5] - 国轩高科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2][5] - 瑞浦兰钧净亏损0.65亿元(同比收窄超八成) [5] - 孚能科技净亏损1.6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 [5]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与二线企业差距进一步扩大 [6] - 所有二线企业毛利率均未超过宁德时代 [7] - 二线企业开始布局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 [7] - 部分企业通过赴港上市完善全球化战略 [8]
宁德时代又成立四家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业务扩张与合资企业成立 - 7月末至8月末新成立4家公司 涵盖充换电、储能、电池制造等业务 [2][3] - 晋城国投时代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由晋城国投交通持股51%、山西汇欣世纪新能源持股39%、时代骐骥持股10% 经营范围包括集中式快速充电站、蓄电池租赁及回收利用 [2] - 济柴时代注册资本7700万元 由中石油济柴动力持股60%、宁德时代持股40% 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生产 计划在济南新建3GWh储能系统线 苏州分公司配套电箱和变流器生产 [2] - 厦门时代新能动力科技注册资本20亿元 由宁德时代全资持股 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与电子专用材料销售 [3] - 时代骐骥珠海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业务覆盖新能源技术研发及换电设施销售 [3] 充换电业务战略布局 - 两家新公司涉及充换电业务 旨在突破电芯供应商角色 打通电池产业链环节 [4][5] - 充电桩运营和服务市场为蓝海赛道 包含充电服务费、运营维护及增值服务等可持续收益 [5] - 推出神行超充电池 支持快充技术迭代 [6] - 换电业务与时代电服、神州租车、招银金租合作 将巧克力换电模式引入租车行业 覆盖能源补给、资产运营和金融支持 [6][7] - 换电站建设目标1000座 已过半程 制定"三步走"战略目标全国三万座 与中石化合作建设综合加能站 [8] 储能系统合作与战略 - 与中石油合资成立济柴时代 聚焦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打造 [2][9] - 合作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锚定石油行业应用场景 推动零碳目标 [11] - 2023年后大型储能项目集中爆发 宁德时代密集与央国企开展储能合作 [10] 厦门区域多元化布局 - 以厦门时代基地为核心 全面铺开新能源业务 包括换电起点和产业基金设立 [8] - 厦门引进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企业 本地企业厦门钨业在新能源产业链地位重要 叠加经济特区优势构建完善生态 [8]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1 18:57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1]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且界面稳定性提升 [2] - 中国企业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 [3]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4]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99.9%纯度产品高达200万元/吨的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5] - 高安全性特性适用于航空及军工等特殊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 [5]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及注液等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7] - 宁德时代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建设反映头部企业布局决心 需要材料及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7] - 2025-2030年为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 [8]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² S/cm量级 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进一步提升至5×10⁻² S/cm [10] - 通过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或构建核壳结构 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0]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宁德时代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0] - 采用原子层沉积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 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1] - 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孔隙率控制在15-20%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 [11]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 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12]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原位生成高离子导热化合物 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设计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15] 活动组织架构 - 活动名称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 主办单位为起点固态电池及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等 [16] - 论坛时间2025年11月8日 地点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 同期活动包括金鼎奖颁奖典礼及固态电池展等 [16] 活动亮点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 涵盖材料体系及工艺路径等关键指标 [16]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16]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 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及界面阻抗控制等三大攻坚方向 [16] 议程框架设计 - 主论坛开幕与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发布会 聚焦全球技术路线图发布及产业联盟成立 [17] - 专场一讨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及趋势分析 包括固固界面失效机制与涂层技术等 [17] - 专场二讨论硫化物电解质技术 包括成套设备及工艺以及低成本硫化锂制备工艺等 [17] - 专场三讨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 包括关键工艺及智能装备等 [17] - 金鼎奖颁奖典礼颁发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锋奖及材料技术创新奖等九类奖项 [17] 拟邀参展参会企业 - 展商类型包括固态电池电芯及全固态电池等 涵盖电解质材料及设备等 [18] - 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及比亚迪等电池厂商 恩捷股份及容百科技等材料企业 先导智能及赢合科技等设备企业 [19] 宣传推广方案 - 全媒体覆盖通过专题报道及短视频科普等形式 分阶段释放论坛亮点议题与技术突破点 [21] - 针对头部车企及电池厂商等建立分级数据库 通过EDM精准推送定制化邀请函 [21] - 在新能源行业大型展会设置论坛预告展位 通过AR技术演示硫化物电解质离子传导原理 [22] - 论坛前1个月安排多场会议演讲嘉宾直播访谈 设置观众提问与专家实时解答环节 [23] - 提前预热发布《全球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白皮书》报告要点和核心观点 [23]
主力资金 | 3股尾盘获主力资金重点抢筹
证券时报· 2025-09-01 18:4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9月1日迎来开门红 创业板指涨超2%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 贵金属板块爆发 珠宝首饰、生物制品、能源金属、医疗服务、化学制药板块涨幅居前 保险、航天航空板块跌幅居前[1]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64.22亿元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 - 9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14只个股净流入超4亿元 173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17只个股净流出超5亿元[1][3] 行业资金流向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5.33亿元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11.12亿元 房地产、石油石化、纺织服饰行业净流入均超1亿元[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68.18亿元居首 电力设备、汽车、电子行业净流出均超40亿元 非银金融、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均超30亿元[1] - 尾盘轻工制造、传媒、美容护理、社会服务等行业获主力资金抢筹[5] 个股资金流入排名 - 利欧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8.51亿元居首 股价上涨10.08% 上半年营收96.35亿元同比下降9.62% 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64.28% 公司通过AI技术深度融合数字营销与机械制造业务[2] - 恒宝股份净流入13.86亿元 股价涨停 受益于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强[2] - 中兴通讯净流入11.93亿元股价涨5.63% 东山精密净流入7.88亿元股价涨4.24% 山子高科净流入7.66亿元股价涨10.05%[3] 个股资金流出排名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出21.69亿元居首 股价下跌0.76%[4][5] - 比亚迪净流出17.23亿元股价跌3.82% 中国稀土净流出14.12亿元股价涨1.37% 金力永磁净流出11.15亿元股价跌3.29%[4] - 通富微电净流出10.83亿元股价涨5.41% 顺丰控股净流出9.80亿元股价跌3.97% 格力电器净流出9.41亿元股价跌2.79%[5]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1.39亿元[5] - 宁德时代尾盘净流入1.55亿元居首 股价跌0.71% 公司拟出售芬兰汽车公司20.6%股份[6] - 创新医疗尾盘净流入1.41亿元股价涨停 三维通信净流入1.12亿元股价涨10.03%[6] - 金力永磁尾盘净流出2.31亿元居首 立讯精密净流出2.25亿元 格力电器净流出1.99亿元[7][8]
【生态环境周观察】中央首份碳市场文件出炉;阳光电源拟赴港上市;宁德时代与中石油联合成立储能公司
钛媒体APP· 2025-09-01 18:29
政策动态 - 中国发布首份中央级碳市场建设文件 明确2027年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基本覆盖全国碳市场 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并实现与国际接轨 [1] - 美国拟更新关键矿产清单 新增铜/硅/钾/银/铅/铼六种矿物 旨在强化本土矿产供应链建设与税收优惠支持 [2] 企业资本运作 - 阳光电源拟赴港上市 上半年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储能业务营收178.03亿元同比增127.78%占比超四成 [3] - 纳百川新能源创业板IPO过会 专注电池热管理产品 为宁德时代供应商 [8] 产业链合作 - 宁德时代与中石油合资成立储能公司 注册资本7700万元宁德时代持股60% 主营电化学储能集成业务 [4] - 中石化与沙特企业签约绿氢绿氨项目 预计2030年建成全球最大生产综合体 [6] - 中环新能源拟在阿曼合资建设光伏电站及组件工厂 首期项目2026年启动 [7] 业绩表现 - 金风科技上半年营收285.37亿元同比增41.26% 风机销售收入218.52亿元同比增71%占比76.6% 海外收入83.79亿元同比增75.3% [5]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达39.92% 为各业务板块最高水平 [3]
宁德时代出售其持有的芬兰维美德汽车20.6%的股份;锐胜汽车宣布品牌独立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9-01 18:24
锐胜汽车品牌独立及战略规划 - 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锐胜汽车以独立品牌亮相 成为国内首个专注MPV品类的品牌 [2] - 计划未来五年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 专注MPV市场发展 [2] - 当前MPV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市场被溢价车型垄断 低端产品陷入配置妥协恶性循环 [2] - 12-25万元价格带存在市场空白 缺乏深刻理解消费者的MPV产品 [2] - 锐胜汽车实现超过50%增长 兼用MPV市场份额从23%提升至37.9% [2] 宁德时代资产处置动态 - 出售持有的芬兰维美德汽车公司20.6%股份 交易对手为芬兰政府和Pontos [2] - 芬兰政府将向维美德汽车注入约3500万欧元新资本 [2] - 交易完成后芬兰政府持股79% Pontos持股21% [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动向 - 比亚迪 上汽集团金控公司 海信星海科技及彭志辉入股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 [2] - 合伙企业出资额由10万元增至156.9万元 经营范围涵盖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 [2] 华为智能汽车合作模式创新 - 拟推出全新车企合作模式 区别于HI模式全栈技术供应商和智选车路径 [2] - 新模式构建车企主导 华为深度嵌入的协同架构 [2] - 合作涉及智能开发生态连接与市场规划等多个维度 [2]
宁德时代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5460.81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7:34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2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17.96万股 成交金额5460.81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304.00元/股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全部2笔交易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 合计成交金额5460.81万元 净卖出5460.81万元 [2]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47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5.10亿元 [3] 股价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304.00元 下跌0.71% 日换手率1.01% 成交额130.13亿元 [3]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6.80亿元 近5日累计上涨4.73% 但资金合计净流出28.25亿元 [3] - 融资余额最新报104.22亿元 近5日增加24.66亿元 增幅达30.99% [3] 交易明细数据 - 第一笔交易成交量9.14万股 成交金额2780.05万元 买方为华泰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营业部 卖方为机构专用 [3] - 第二笔交易成交量8.82万股 成交金额2680.76万元 买方为中信证券北京分公司 卖方为机构专用 [3] - 两笔交易成交价均为304.00元/股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溢价为0% [3]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榜:先导智能、宁德时代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7:21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9月1日上涨0.46% [2] - 申万行业分类中24个行业上涨 通信行业涨幅5.22%居首 综合行业涨幅4.27%次之 [2] - 非银金融行业下跌1.28% 银行行业下跌1.03% 表现最弱 [2]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13亿元 [2] - 8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34.75亿元居首 通信行业净流入12.91亿元次之 [2]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80.79亿元最多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70.10亿元次之 [2]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0.63% 主力资金净流出68.75亿元 [3] - 行业361只个股中215只上涨 5只涨停 135只下跌 [3] - 131只个股实现资金净流入 16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3]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国轩高科净流入资金2.48亿元居首 股价上涨10.01% [3][4] - 通威股份净流入1.39亿元 股价上涨2.50% [4] - 星源材质净流入1.20亿元 股价上涨4.26% [4] - 麦格米特 尚纬股份 东方电缆等13只个股净流入资金在4800万至1.09亿元之间 [4]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先导智能净流出8.22亿元最多 股价上涨14.62% [5] - 宁德时代净流出6.80亿元 股价下跌0.71% [5] - 上海电气净流出6.43亿元 股价下跌0.79% [5] - 阳光电源 国电南瑞 隆基绿能等20只个股净流出资金在1.04亿至5.27亿元之间 [5][6]
漫步成都车展 领略车市新潮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7:18
展会概况与战略地位 -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 依托金九银十黄金档期 战略地位超越单纯展会范畴 成为全国车市年中体检中心和链接全球产业链的核心枢纽[2] - 展会以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为主题 汇聚近120个品牌 覆盖22万平方米展览空间[2] - 2024年展会达成58亿元成交额 会展经济带动比为1:9 印证其消费引擎价值[12] 自主品牌战略与技术突破 - 自主品牌以专馆集结形式亮相 展现从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蜕变 奇瑞集团五大品牌齐发 捷途G700车型针对西南越野与智能皮卡市场[3] - 比亚迪展示全矩阵+技术专区 包括天神之眼动态演示和兆瓦闪充技术 打破车展静态展示传统局限[3] - 鸿蒙智行五界齐聚与尚界首秀 标志生态造车新阶段 汽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智能终端[4] - 长城汽车展区达4000平方米 涵盖Hi4智能混动技术 Coffee OS车机系统和全动力体系[4] - 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首秀 自主品牌实现从高端豪华到硬核越野的全品类覆盖能力[4] 外资品牌战略调整 - 外资与合资品牌采取双轨战略 梅赛德斯-奔驰同步展示纯电CLA与AMG CLE 53车型[4] - 宝马主打情怀牌 展示BMW M3 E46 GTR复刻涂装[5] - 一汽奥迪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平台同步首秀 体现转型不能一刀切的现实考量[5] 高端市场结构变化 - 保时捷 宾利 兰博基尼等传统高端品牌集体缺席展会[6] - 2025年上半年高端车细分市场销量约160万辆 传统高端车销量下滑5%-7% 进口车下跌32%[6] - 3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13% 新能源渗透率达35% 50万-80万元区间电动车型销量同比激增89%[6] - 鸿蒙智行6月销量5.27万辆 均价45万元 超越奔驰宝马等传统品牌[6] - 保时捷前7个月中国销量21302辆 同比下滑28% 玛莎拉蒂2024年销量仅1209辆 下滑58%[8] 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 前7个月合资品牌市占率降至29.9% 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至68.6% 增长6.1个百分点[7] - 东风本田 东风标致 悦达起亚等合资车企缺席展会[7] - 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扩大的核心驱动力 自主品牌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持续提升市场份额[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小鹏AI机器人Iron实现具身智能应用 预示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跨界融合[10] - 宁德时代展示钠离子电池技术 在-40℃实现一键启动 减少对锂资源依赖[10] - 骁遥双核电池安全架构创新回应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关切[11] - 前7个月乘用车零售增长10.1%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57.1%[11] - 车企竞争从价格转向价值 乘用车均价稳步提升 辅助驾驶和快充技术更受青睐[11] 全球化布局与区域发展 - 自主品牌推进生态出海 奇瑞在东南亚建厂 比亚迪在欧洲建设充电网络 长城在南美布局全生命周期服务[12] - 2024年四川汽车制造业增长9.5% 私家车年增78万辆 西部成为未来5年车市增长核心区域[12] - 成都车展通过技术展示-消费认知-购买转化闭环 加速西部市场新能源认知渗透[13]
光伏玻璃报价上调,多省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实施方案
中泰证券· 2025-09-01 17:05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2025年有望出现供需拐点 行业进入2-3年上行周期 业绩和估值均有提升可能性[6] - 储能板块光储发货加速叠加海外比例提升 龙头业绩继续加速释放[6] - 光伏产业链整体呈震荡偏强走势 组件端涨价意愿仍存但终端观望情绪浓厚[6] - 国内海风建设节奏有序进行 预期迎来交付拐点[6] - 电力设备出口标的可能因关税恐慌情绪蔓延而错杀 下跌即是机会[6] 分板块总结 锂电板块 - 申万电池指数本周上涨6.47% 跑赢沪深300指数3.76个百分点[10] - 隆扬电子涨幅达44.48% 亿纬锂能上涨17.92% 中科电气上涨15.97% 国轩高科上涨14.72%[11] -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深化合作 共促固态电池发展 装载清陶半固态电池的亲民价位车型将于近日上市[12] - 富临精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 同比增长61.7%[13] - 当升科技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13.6% 环比增长81%[15] - 湖南裕能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1亿元 环比增长124%[16] - 欧洲9国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2.1万辆 同比增长41% 渗透率达26.5%[17] 储能板块 -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19][20] - 2024年新型储能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20] - 河北省不再组织电源侧配建、共享储能转独立储能工作[21] - 国家能源局支持推广共享储能模式 推进共享储能与新能源联合运行[22] 电网设备板块 - 2025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2.36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1.66亿个 占比70.63%[23] - 7月全国单独交易绿证3349万个 交易平均价格4.61元/个 环比增长35.42%[23] - 金盘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5亿元 同比增长19.10%[24] - 四方股份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20亿元 同比增长15.62%[25] 光伏板块 - 多晶硅致密料本周均价46元/公斤 周环比上升2元/公斤[29] - N型182硅片本周均价1.2元/片 周环比上升0.05元/片[29] - TOPCon182电池片本周均价0.295元/W 周环比上升0.05元/W[30] - TOPCon双玻182组件本周均价0.685元/W 周环比不变[30] - 光伏玻璃3.2mm镀膜玻璃本周均价19元/平方米 周环比不变[34]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拜登政府东南亚光伏产品关税暂缓令违法 预估补缴金额超540亿美元[34] - 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 投标单价0.7215-0.731元/W[35] 风电板块 - 浙江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调整为600MW 拟安装30台20MW风电机组[36] - 中能建广东院中标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风场EPC总承包 中标金额19.9亿元 折合单价3904.8元/kW[37] - 德国北海Waterekke海上风电项目将安装97台15.5MW海上风机[38] - 越南La Gan海上风电场总容量3.5GW 预计总投资105亿美元[38] - 2025年1-7月风电累计新增装机53.67GW 同比增长79%[52] - 陆风风电机组不含塔筒加权中标均价1455元/kW[53] - 中厚板均价3617元/吨 环氧树脂均价14200元/吨[55] - 2025年至今海风累计中标6.75GW[57] - 中天科技中标海缆金额28.15亿元 东方电缆中标26.63亿元[57] 新能源电价改革 - 贵州 重庆 海南 湖北 云南 安徽等多省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实施方案[39][41][42][43][44][45] - 各省方案推动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39][45] 投资建议 - 锂电推荐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关注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 尚太科技 中科电气等[61] - 储能关注海博思创 阳光电源 盛弘股份 德业股份 艾罗能源等[61] - 电力设备关注许继电气 平高电气 中国西电 国电南瑞 海兴电力 三星医疗等[61] - 光伏关注聚和 帝科 博迁 爱旭 协鑫 双良 钧达等[61] - 风电关注中天科技 东方电缆 大金重工 海力风电 运达股份 金风科技等[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