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09863):6月销量超4.8万辆,B01开启预售,与Stellantis达成二氧化碳积分转让协议
长江证券· 2025-07-04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6%,环比增长6.5%,上半年累计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155.7%,未来新车规划丰富,销量及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并推动盈利提升,2025年销量目标50万辆 [2][5][9] - 零跑与Stellantis达成二氧化碳积分转让协议,交易金额上限15亿元 [9] - 零跑汽车新车周期全球开启,智驾规划加速,看好未来销量及盈利双升,国内新车周期及品价比推动销量成长,海外与Stellantis合作实现轻资产出海,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为57、89、121万辆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6%,环比增长6.5%,上半年累计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155.7% [2][5][9] - 2025年销量目标50万辆,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为57、89、121万辆 [9] 合作协议 - 7月1日公告附属公司与Stellantis附属公司6月30日签署二氧化碳积分转让协议,转让2025年欧盟和英国市场相关电动汽车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积分,交易金额上限15亿元,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9] 新车规划 - 覆盖5 - 20万价格带不同细分市场,未来三年每年全球推出2 - 3款产品,B01已开启预售,预售价10.58万元起,2025年计划再推出B系列1款价格10 - 15万元车型 [9] 渠道布局 - 国内坚持“1 + N”渠道发展模式,截至2025年6月10日有942家门店,覆盖286个城市;海外超60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覆盖超24个国际市场 [9] 智驾规划 - 加大智驾领域投入,LEAP 3.5将在A/B/C/D四大系列普及,支持终身免费OTA升级 [9] 市场前景 - 国内以技术打造极致品价比,竞争优势强,高价车型占比提升推动财务改善,未来新车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上升并扭亏为盈 [9] - 海外与Stellantis合作实现轻资产出海,以出口、SKD、本土化生产出海,看好海外高单车盈利带来利润贡献 [9]
理想汽车-W(02015):6月销量3.6万辆,看好后续i8等新车贡献增量
长江证券· 2025-07-04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 2025 年 6 月销量 3.6 万辆,略高于此前调整后交付指引,后续 i8 等新车有望贡献增量;智驾技术领先,“双能战略”扩大优势,后续新车型完善产品矩阵提升销量,高单车售价叠加规模效应保持较好盈利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量情况 - 2025 年 6 月理想销量 36,279 辆,同比下滑 24.1%,环比下滑 11.2%,二季度累计销量 11.1 万辆,同比增长 2.3%,环比增长 19.6%,略高于此前调整后交付指引(10.8 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 20.4 万辆,同比增长 7.9% [8] - 分周数据来看,第 23 周(6.2 - 6.8)销量 0.83 万辆,第 24 周(6.9 - 6.15)销量 0.79 万辆,第 25 周(6.16 - 6.22)销量 0.89 万辆,第 26 周(6.23 - 6.29)销量 0.80 万辆 [8] 战略优势 - “双能战略”下,电能方面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理想超充站已投入使用 2,851 座,较上月增加 437 座,拥有充电桩 15,655 个,较上月增加 2,460 个,年底规划 4000 座超充站;智能方面理想自动驾驶持续迭代,5 月底开启 OTA 7.4 版本更新全量推送,升级后的理想同学有新实体形象和更强智能,进化为生活助手 Agent(测试版)可自主操作软件和互联网应用完成复杂交易 [8] 车型规划 - 下半年高压纯电产品加速发力,家庭六座纯电 SUV 理想 i8 7 月上市,家庭五座纯电 SUV 理想 i6 9 月上市,届时实现 4 款增程电动 SUV + 1 款旗舰 MPV + 2 款高压纯电 SUV 的产品布局,强势新车周期开启将打开公司销量空间 [8] 渠道结构 -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数量持续提升,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理想汽车在全国有 530 家零售中心,相较上月底增加 24 家,覆盖 151 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 511 家,相较上月底增加 9 家,覆盖 222 个城市 [8]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GAAP)分别为 83.0、124.3、156.6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5.1X、16.8X、13.3X,归母净利润(Non - GAAP)分别为 103.0、144.3、176.6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3X、14.5X、11.8X [6]
波司登(03998):业绩符合预期,期待主业高质量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7-04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波司登 FY2025 全年营收 259.0 亿元,同比+11.6%,归母净利润 35.1 亿元,同比+14.3%,全年累计分红 29.5 亿元,分红率 84%;H2 营收 171.0 亿元,同比+8.6%,归母净利润 23.8 亿元,同比+10.6%,整体表现符合预期 [2][4] - 预计公司 FY2026 - FY2028 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3/47 亿元,当前对应 PE 分别为 12/11/10X,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水平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加盟发货与 OEM 表现 - FY2025H2 波司登/雪中飞品牌收入分别同比+7%/+4%,雪中飞因电商品牌打折竞争激烈致收入增速放缓,OEM 收入同比+69%,主因海外品牌关税前提前下单拉动增长 [7] - H2 自营/批发分别同比+1%/+47%,加盟发货增加但加盟商库存周转仍处于健康水平 [7] 毛利率与费用情况 - FY2025H2 波司登品牌毛利率因收入结构差异、防晒等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原材料成本提升拖累同比 - 1pct,但折扣维度整体有所优化;雪中飞( - 5pct)主因线上竞争激烈加深折扣影响,OEM( - 4pct)主因海外劳工成本提升有所拖累 [7] - 整体费率因运营效率提升进一步优化,H2 同比 - 2.4pct,高利润增长带动税收返还提升,政府补贴同比+2.8 亿元至 4.9 亿元 [7] 经营与分红情况 - FY2025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同比+3 天至 118 天仍维持健康水平,加盟商库存周转亦管控得当基本稳定,整体经营保持稳健 [7] - 期末每股派发港币 22 仙,分红率 84%相对稳定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单位/百万元|FY2025|FY2026E|FY2027E|FY2028E| |----|----|----|----|----| |营业收入|25902|28602|31430|34365| |(+/-)(%)|12%|10%|10%|9%| |归母净利润|3514|3915|4348|4748| |(+/-)(%)|14%|11%|11%|9%| |EPS|0.30|0.34|0.38|0.41| |P/E|11.94|12.22|11.00|10.08|[9]
望远镜系列11之NikeFY2025Q4经营跟踪:收入表现超预期,后续经营逐步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7-04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Y2025全年Nike实现营收463.1亿美元略高于预期,固定汇率下同比-9%,毛利率同比-1.9pct至42.7%;FY2025Q4实现营收111.0亿美元,固定汇率下同比-11%,毛利率同比-4.4pct至40.3%,受批发及工厂店折扣、供应链成本及直营渠道下滑影响 [2][4] - FY2025全年各地区营收延续承压但北美和EMEA销售信心增强,大中华区去库力度大、客流疲软但消费者对产品创新反应强烈;DTC/批发营收分别-12%/-6%;鞋类/服装/装备分别-11%/-5%/+6%;鞋类产品承压或延续至FY2026H1 [9] - FY2025Q4末公司库存为74.9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后续两季度继续清理库存,维持FY2026H1库存恢复健康指引 [9] - Nike进口到美国鞋类产品平均关税税率约15%,新关税带来约10亿美元成本,公司将采取多种方式减轻影响,预计FY2026末中国占美国鞋类进口降至高单位数 [9] - FY2025Q4公司经营触底,预计收入和毛利率压力缓和,FY2026Q1营收中单位数下滑,毛利率下滑0.35pct - 0.425pct [9] 营收拆分 分地区 - FY2025全年固定汇率下,Nike品牌北美/EMEA/APLA/大中华区营收分别-8%/-10%/-3%/-12%至196/123/63/66亿美元,各地区表现延续承压,但北美和EMEA地区销售信心增强 [9] - 北美地区跑步和训练新品销售强劲但受经典鞋类产品销售下滑拖累,电商渠道降价率显著改善,去库行动有效推动电商重新定位为全价模式 [9] - 大中华区去库力度相对其他地区更大,客流延续疲软但消费者对于产品创新反应强烈 [9] 分渠道 - DTC/批发营收分别-12%/-6%至188/259亿美元,DTC预计主要受电商下滑较多拖累 [9] 分产品 - 鞋类/服装/装备分别-11%/-5%/+6%至295/130/22亿美元,鞋类营收下滑较多预计主因经典款产品去库影响,预计鞋类产品承压将延续至FY2026H1,但公司对FY2026将推出Ava、Rover等系列产品充满信心 [9] 库存情况 - FY2025Q4末公司库存为74.9亿美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库存目前仍处高位,后续两个季度将继续清理库存,维持FY2026H1库存恢复健康的指引 [9] 关税影响 - Nike进口到美国鞋类产品平均关税税率约15%,新关税税率预计带来约10亿美元成本,公司将通过供应链重新分配、加强与供应商及零售伙伴合作以减轻结构性成本、2025年秋季起阶段性提价等方式减轻关税影响 [9] - FY2025中国约占美国鞋类进口16%,预计FY2026末将降至高单位数 [9] 业绩指引 - FY2025Q4公司经营触底,Win Now行动下预计收入和毛利率压力将开始缓和,预计FY2026Q1营收中单位数下滑,毛利率下滑0.35pct - 0.425pct [9]
生猪养殖行业专题报告132:复盘2013-2018年环保去产能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长江证券· 2025-07-03 23: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3 - 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在环保政策下深度变革,禁养区等环保硬约束使落后产能快速出清,中小养殖户成产能去化主体,出清顺序由小及大,强度渐增 [2][6][18] - 产能深度去化叠加补栏受抑制,该轮周期盈利时长和水平显著提升 [2][6][18] - 股价层面,2015年行业普涨,2016年起切换为成长风格,2017年猪价下行,牧原股份凭成长确定性走出独立行情 [2][6][18] 政策 - 2013年起生猪养殖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呈现“三步走”轨迹 [7] - 阶段一:2013年初《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出台,搭建环保治理基本框架,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开始探索环保养殖模式 [7][19] - 阶段二:2016年4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 - 2020年)》颁布,环保监管全面推进落地,2017年政策落地力度达峰值 [7][20] - 阶段三:2018年底《关于抓好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给的通知》颁布,政策导向转为稳产保供,避免过度挤压产业发展空间 [7][20] 产能 - 环保监管趋严使行业进入门槛提高,禁养限养政策清退大量落后产能,生猪存栏量从2013年11月4.69亿头降至2018年8月3.22亿头,累计降31%;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13年初5068万头减至2018年8月3145万头,累计降38% [8][24] - 中小养殖户因资金和抗风险能力弱成产能去化主要群体,2013 - 2018年间,年出栏50头以下养殖户出栏量占比减6.4%,年出栏100头以下占比减8.2% [8][28] - 中小养殖户产能出清顺序由小及大,强度渐增,2017 - 2018年数量锐减,年出栏1 - 49头养殖户2016 - 2018年降幅分别为9%、11%、16% [29] - 行业规模化进程加速,大型养殖企业市场份额提升,2013 - 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出栏占比从40.9%提至52.4% [33] - 产能深度去化和补栏滞后使该轮周期行业盈利时长更长,盈利中枢抬升,2015 - 2016年生猪均价涨幅62%,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和猪粮比大于6的时期比上轮分别多1个月和13个月 [37] 板块表现 - 环保政策使市场重新定价,前期生猪养殖板块普涨,后期优质成长龙头走出独立行情 [9][46] - 2014年4月产能加速去化,板块启动上涨,最大涨幅约45%;2015年3 - 8月猪价主升浪期间,板块指数最大涨幅103%,牧原股份、天邦食品、正邦科技最大涨幅分别为271%、61%、264% [46] - 2015 - 2016年猪价高位震荡,板块指数调整后走平,个股走势分化,高成长性企业独立于猪价周期 [46] - 2017年板块内个股呈α行情,猪价下滑,牧原股份凭成本控制和产能扩张优势走出独立行情,其他企业股价随猪价波动 [9][46]
苏州银行(002966):国资大股东新一轮增持启动
长江证券· 2025-07-03 1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资大股东持续大额增持,明确看好苏州银行长期价值,基本面长期稳健,政府类业务拉动信贷加速增长,存款成本加速改善缓解净息差压力,风险偏好保守审慎,资产质量指标长期优异,2024年全年分红比例同比提升1.4pct至32.5%,推动DPS同比提升,今年一季度可转债完成转股补充资本,支持信贷投放、保障未来分红稳定,目前2025年PB估值0.83x、PE估值8.2x,预期股息率4.1%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6月30日公告,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近期增持苏州银行股份后,与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持有苏州银行15.00%股份,苏州银行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苏州市财政局,同时计划自7月1日起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4亿元,且在增持计划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5] 事件评论 - 国发集团近年来连续多轮大举增持苏州银行,此前苏州银行无实际控制人,本轮增持后国发集团形成实际控制,对长期战略方向无影响,但与地方政府更紧密的股权关系可能获更多支持 [9] - 苏州银行是小而美的优质城商行,长期经营稳健,具备成长空间,依靠对公业务拉动信贷加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末贷款总额较期初增长8.9%,同比多增,预计全年信贷保持较高增速,核心优势在于资产规模成长空间大,目前资产规模仅7272亿元,正稳步向万亿迈进,净息差较低因此前贷款利率快速下降,今年一季度净息差降幅收敛源于存款成本加速改善,预计全年利息净收入增速上行拉动营收,长期坚守低风险偏好,资产质量长期优异,不良率稳定在低水平,拨备充裕、风险抵补能力雄厚,去年以来不良净生成率上行反映零售风险压力,今年一季度不良净生成率上行至0.84%,绝对水平在可比同业中仍相对优异,去年经营贷规模明显收缩,预计风控收紧 [9] - 股东持续增持彰显信心,低估值配置价值突出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合计(千元)|693,714,073|783,896,903|889,722,985|1,009,835,588| |营业收入(千元)|12,223,786|12,399,786|12,786,545|13,540,793| |利息净收入(千元)|7,905,110|8,283,494|9,362,995|10,858,67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千元)|1,059,248|1,133,980|1,252,196|1,388,772| |归母净利润(千元)|5,068,207|5,403,346|5,721,798|6,039,654| |资产总额增速|15.27%|13.00%|13.50%|13.50%| |贷款总额增速|13.62%|12.70%|13.14%|13.39%| |营业收入增速|3.01%|1.44%|3.12%|5.90%| |利息净收入增速|-6.81%|4.79%|13.03%|15.97%| |归母净利润增速|10.16%|6.61%|5.89%|5.56%| |P/E|7.44|8.25|7.76|7.33| |P/B|0.82|0.83|0.77|0.72| |股息率|4.31%|4.13%|4.39%|4.65%|[24]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创新药及产业链发展有望持续向好
长江证券· 2025-07-03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举措,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创新药及产业链发展有望持续向好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研发端 - 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医保数据用于研发,加强三方信息互通协同;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投资规模,培育耐心资本;加强药品目录准入政策指导;统筹推动研发,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多部门联动与药学中心作用,避免研发同质化 [11] 支付端 - 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健全基本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提高谈判测算专业化水平;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纳入高创新、高价值创新药;强化真实世界研究;提高多元支付能力,促进创新药走向世界 [11] 应用端 - 优化药品挂网程序,企业可自主选择首发受理省份,做好质量层次评价,自主定价;纳入医保和商保目录的创新药可直接挂网;推动创新药进入定点医药机构,鼓励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及时调整药品配备或设临时采购绿色通道;提高临床使用能力,完善医保支付管理 [11]
宇通客车(600066):6月销量点评:销量压力逐步释放,出口及新能源出口高增
长江证券· 2025-07-03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客车龙头,长期成长性较好且有持续高分红能力,凸显投资价值;国内座位客车持续增长,“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新能源公交增长;海外全球化+高端化战略推进,出口盈利水平凸显,支撑业绩持续提升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6月宇通销售客车5919辆,同比+24.8%,环比+93.9%,大中客车销量4998辆,同比+20.1%,环比+99.9%;2025年1 - 6月共销售客车2.1万辆,同比+3.7%,大中客销量1.7万辆,同比 - 4.8% [2][4] 事件评论 - 销量压力逐步释放,6月出口及新能源出口高增;2025年Q2销售客车1.23万辆,同比 - 4.0%,环比+36.6%,大中客销量1.02万辆,同比 - 10.3%,环比+40.4%;6月出口总量和新能源出口强劲,销量同环比大幅提升;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催动公交换车需求,叠加新能源公交进入自然换车周期,支撑新能源客车销量;2025年1 - 5月大中客行业销量3.9万辆,同比 - 1.3%,出口实现2.0万辆,同比+13.1% [10] - 产品力向上叠加直销直服拓展,海外产能持续布局,出口+电动化凸显盈利,打开新成长空间;宇通推进直营服务模式,向服务2.0阶段升级;海外首个新能源商用车工厂落地卡塔尔,预计2025年底竣工投产,初始年产量300辆,可扩展至1000辆;2025年在美洲、欧洲等地迎来“开门红”,287辆高端纯电客车驶入挪威,搭载满足欧盟标准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 [1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56.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9X、10.2X;公司资本开支放缓,现金流充足保障高分红,2024年每股分红1.5元(含税),共派发33.2亿元,分红率80.7%,股息率5.8%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了2024A - 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各项费用、利润、现金流、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的预测情况 [14]
信达生物研发日专题:重磅一代IO疗法的核心专利序列预计集中在2028-2032年过期,MNC对于延续、抢占下一代
长江证券· 2025-07-02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信达生物投资评级为买入 [1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重磅一代IO疗法核心专利序列预计2028 - 2032年过期,MNC延续/抢占下一代肿瘤基石治疗药物市场需求迫切,二代IO潜在市场规模或达2000亿美元 [4][7] - 信达生物IBI363采用PD - 1单抗/IL - 2融合设计及α偏向性设计,在多个IO治疗耐药热肿瘤、冷肿瘤中显示出Best - in - Class潜力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IO疗法:旧势渐退,新潮已起 - 近十年一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推动肿瘤免疫治疗发展,2024年全球PD - (L)1市场规模达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K药和O药占据主导 [18][20] - 肿瘤细胞通过高表达PD - L1激活PD - 1/PD - L1通路实现免疫逃逸,PD - 1/PD - L1抑制剂阻断该通路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核心策略 [22] - 一代IO疗法存在局限,冷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率低,仅约55%实体瘤患者具备免疫治疗基础条件,真正获益比例不足20%,且存在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问题 [33][39][41] 多元路径竞发,角逐二代IO疗法两千亿美元规模市场 - 一代IO疗法在冷肿瘤、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及获得性耐药人群中疗效有限,随着K药、O药专利到期,二代IO市场将升温 [44] - 二代IO市场可分为一代IO替代、耐药、冷肿瘤三个赛道,潜在市场规模或达2000亿美元,众多药企布局二代IO疗法 [49] - PD - 1/IL - 2路线潜力大,可实现对T细胞“解封 + 赋能”双重调控,有望在热肿瘤前线和冷肿瘤、经治耐药人群中突破 [53] IBI363:全球首创PD - 1/α IL - 2双抗,新一代肿瘤IO疗法基石产品 - IBI363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PD - 1/α IL - 2双抗融合蛋白,采用PD - 1单抗和IL - 2融合设计及α偏向性IL - 2设计,可降低外周毒性 [56][57] - 采用α偏向性IL - 2设计是基于基础研究成果,α - biased IL - 2能刺激激活的CD8 + T细胞,毒副作用小,且PD - 1 + CD25 + CD8 + TIL细胞在肿瘤组织高表达 [62] - IBI363在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临床试验中展现优异疗效,肺癌中高剂量组ORR、DCR、mPFS及OS趋势更优;结直肠癌单药mOS达16.1个月,联合贝伐组疗效更好;黑色素瘤中IBI363相比化疗mPFS优势明显 [68][74][78]
鸿路钢构(002541):鸿路钢构α(002541):钢铁反内卷升温,重视鸿路钢构α与β的共振
长江证券· 2025-07-02 2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钢铁行业反内卷预期增强,钢价底部反弹,通过短期限产量和中长期去产能等行政化手段,有望减少钢价下行压力,助力行业利润回归合理水平 [13] - β层面,鸿路钢构盈利跟随钢价顺周期,钢价大幅上行时表观吨盈利提升,下行时下降,若钢价企稳回升,公司吨盈利有望逐步修复 [13] - α层面,公司今年销售端和机器人均有积极变化,销售上通过策略调整实现订单同比增长,智能制造上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改造,焊接机器人应用比例有望提升,为降本增效奠定基础 [13] - 当前公司具备安全边际,保守测算当前市值或为安全底部,若考虑中期机器人带动提质降本增效以及β触底修复,业绩弹性较大,是顺周期弹性较大的优质标的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2025年7月2日收盘价为17.65元,总股本69,001万股,流通A股49,617万股,每股净资产13.71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为21.50/10.68元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5.14亿元、252.47亿元、289.12亿元、33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2亿元、9.30亿元、11.22亿元、13.50亿元 [17]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52.41亿元、284.65亿元、312.69亿元、350.34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56.27亿元、180.37亿元、198.59亿元、224.42亿元 [17]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73亿元、10.64亿元、13.92亿元、11.6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3.18亿元、 - 6.78亿元、 - 6.82亿元、 - 6.8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9.97亿元、3.37亿元、2.03亿元、0.64亿元 [17]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2元、1.35元、1.63元、1.96元,市盈率分别为16.01、13.10、10.85、9.02,市净率分别为1.29、1.17、1.07、0.9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