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周期在左,成长在右
天风证券· 2025-08-29 19:15
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行业处于周期下行尾声磨底期 资本开支增速自22Q4的48%回落至25Q1的负增长区间 供给端转固压力仍存但新增产能释放接近尾声 行业盈利能力分化加剧[2][6][43] - 2025年下半年化工品价格具备底部上涨动力 受阶段性需求驱动 供给格局稳定性和库存周期支撑 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2][14][35] - 投资机会聚焦两条主线:一是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周期性子行业 包括需求稳定的全球供给主导品种和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的品种 二是自主可控背景下供给替代缺口带来的成长性机会[3][45] 行业周期分析 - 化工品价格经历三轮明显波动周期:2010-2016年周期历时6年(上行8季度+下行19季度) 2016-2020年周期历时4年(上行8季度+下行8季度) 2020-2025Q2周期上行7季度后下行已持续12季度[7][8][9][10] - 当前下行周期时长已超上一轮(2018Q4-2020Q3的8个季度) PPI为负已持续33个月 接近上一轮57个月的记录[27][43] - 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从22Q4峰值48%回落至24Q4的9.6% 25Q1首次落入负数区间 固定资产同比增速仍保持高位[2][22] 需求端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投资 零售 出口有所恢复 地产仍然承压 关税政策对需求修复形成阶段性制约[15][16] - 中国化学品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2020年以来在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情况下保持顺差扩大 体现全球竞争力[19][21] - 农药行业海外库存压力缓解 2025年采购逐步恢复 原药价格指数已调整39个月至2016Q4水平[63][64] 供给端变化 - 全球化工资本开支持续下行 除日本外全球化工资本开支增速保持负值区间 日本增速也趋近于0[22][23] - 龙头公司新增产能投放占比大幅提高 供给集中度持续提升 三氯蔗糖行业CR3达83% 2025-2026年无扩张计划[2][59] - 三代制冷剂实行配额制 供给端相对刚性 R32/R125/R134a生产配额消化进度在一季度达23%以上[83][84] 价格与盈利 - 2025Q1化工行业利润环比24Q4修复 营收同比增长5.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 环比增长150.9%[26][40] - 多数子行业产品价格处于历史底部 氨纶/PA6/PA66/涤纶/粘胶短纤价格分别位于历史0/4%/5%/13%/21%分位[28] - 氟化工 钾肥等子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超过5.0pcts 化纤类价格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8][40] 原材料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原油 煤炭延续24年下行趋势 成本支撑较弱 油价受地缘政治影响波动不确定性较大[32][33] - 磷矿开采受政策性限制 商品量有限支撑价格 湖北28%磷矿石价格维持较高水平[91] - H酸供应偏紧导致价格从4月3.85万元/吨上涨至6月4.2万元/吨 推涨活性染料价格[112][113] 投资主线一:估值低位板块 - 需求稳定全球供给主导品种:三氯蔗糖(金禾实业) 农药(扬农化工 润丰股份) MDI(万华化学) 氨基酸(梅花生物 新和成)[3][46][59][64][73][80] - 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品种:制冷剂(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化肥(云天化 亚钾国际 云图控股) 华鲁恒升 民爆(广东宏大 雪峰科技) 染料(浙江龙盛 闰土股份)[3][46][84][91][94][99][107][110][113] - 产能先投放子行业:有机硅(新安股份) 氨纶(华峰化学)[3][46] 投资主线二:自主可控成长机会 - OLED材料领域重点推荐莱特光电 奥来德 瑞联新材 万润股份 催化材料推荐凯立新材 中触媒[3] - 合成生物学推荐华恒生物 吸附树脂推荐蓝晓科技 电子大宗气建议关注华特气体 金宏气体 广钢气体[3][4] - 合成生物学建议关注梅花生物 星湖科技 阜丰集团[4] 细分行业亮点 - 三氯蔗糖出口保持高增长 2024年出口增速14% 价格从10万元/吨涨至25万元/吨 反弹超1倍[52][56][59] - MDI全球需求超800万吨 年新增需求20-40万吨 全球产能CR5达90% 万华化学是中国唯一生产企业[66][67][73] - 三代制冷剂R32/R125/R134a价格较年初上行18%/7%/10% 价差同比上行133%/13%/93%[83][84] - 磷肥出口政策落地带动需求 磷酸一铵出口占产量17% 磷酸二铵占32% 磷矿价格获支撑[87][91] - 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提升 新洋丰 云图控股等龙头企业市占率逐步提高[98][99]
北交所日报-20250829
银河证券· 2025-08-29 18:15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表现强劲 当日上涨1.28%收于1574.25点 最高触及1604.60点[3] - 北交所整体成交额322.95亿元 较上周日均417.01亿元水平有所回落[3] - 市场估值达53.88倍市盈率 显著高于创业板的42.90倍但低于科创板的69.26倍[3] 市场表现 - 北证50开盘1557.53点 振幅3.02% 最终收涨1.28%[3] - 横向对比显示创业板指涨幅达2.23% 科创50下跌1.71% 呈现分化格局[3] - 换手率保持5.27%的活跃水平 流通市值5551.05亿元占总市值61.1%[3] 行业表现 - 美容护理行业领涨达3.7% 国防军工和电力设备分别上涨3.0%和2.4%[3] - 通信行业跌幅居前达3.0% 环保和电子行业分别下跌2.1%和1.8%[3] - 计算机行业估值高达193.6倍市盈率 轻工制造和社会服务紧随其后[3][13] 个股表现 - 荣亿精密以29.95%涨幅领跑 德瑞锂电和捷众科技涨幅超15%[3][8] - 成交额前三为贝特瑞9.53亿元 戈碧迦7.94亿元 曙光数创6.96亿元[3] - 换手率榜首舜宇精工达45.6% 巴兰仕和荣亿精密均超30%[3] 估值分析 - 机械设备 国防军工和基础化工行业估值相对较低[3] - 曙光数创市盈率高达629.81倍 智新电子和中航泰达跌幅超7%[3][10] - 电力设备龙头贝特瑞市值294.12亿元 市盈率32.11倍低于板块平均水平[3][8]
港股9月投资策略:关注2季报板块的业绩分化
国信证券· 2025-08-29 17:36
核心观点 - 港股9月投资策略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重点关注二季报后板块业绩分化现象[1][3][4] - 美股需关注9月通胀数据对降息节奏的影响 警惕流动性恶化风险[1][16][37] - A股处于加速上行阶段 需密切跟踪换手率与成交量变化[1][40][41] - 基钦周期测算显示A股重要时间窗口为2025年11-12月及2026年4月[2][51] 美国市场分析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发言转向鸽派 强调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 GDP增速放缓至1.2% 三个月平均就业增长仅3.5万人[11] - 美联储放弃FAIT框架 转向"通胀优先+动态平衡"新政策框架 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升至85.3%[12][15][16] - 8月核心PCE达2.9% 企业成本转嫁比例从7:3转向3:7 预计Q3核心PCE为3.0 Q4为3.2[17][18][20] - 名义时薪增速创四年新低 实际时薪预计从1.4%降至0.5% 将影响占GDP八成的消费支出[27][28]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前瞻EPS持续创新高 但比特币跌破60日均线释放流动性担忧信号[32][36][37] A股市场分析 - 8月单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 当前换手率达2.8% 接近历史顶部区域关键值2.9%[1][40][41] - 基钦周期显示A股牛市平均持续27个月 预计重要时间窗口为2025年11-12月和2026年4月[47][51] - 上证指数+1倍PE标准差对应2025年3617点 2026年3987点 超越4000点需业绩上修与情绪推动[52][53] - 行情由流动性驱动而非业绩驱动 中证2000和科创50估值扩张率达204%和222% 显著高于沪深300的21.8%[55][68][69] - 推荐关注国产算力、AI、软件、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方向[72] 港股市场分析 - 8月恒指上涨0.9% 恒生科技上涨3.5% 表现逊于A股 有色金属板块上涨超20%[75][78] - 风险溢价降至4.3 接近历史最低4.1 预计四季度恒指目标价26000-26500点[3][97][98] - 板块业绩显著分化 恒指2025年EPS下修0.8% 创新药板块上修6.9% 原材料板块上修2.4%[86][90] - 推荐配置方向:AI产业链、创新药、原材料及工业、消费细分领域(烟草/潮玩/养殖/包装水)[3]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自由现金流选股模型22年年化超额收益达7.94%-8.96%[104][106]
策略深度报告20250829:9月度金股:重视高低切-20250829
东吴证券· 2025-08-29 17:32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9月市场将出现高低切换行情,建议从TMT+制造主线向周围扩散,重点关注科技硬件到应用的切换、经济周期相关待涨板块、创新药及金融科技等方向[5] - 市场持续走强源于内部政策改善盈利预期及外部弱美元环境,9月流动性驱动延续但边际效应减弱,市场震荡上行速率可能放缓[5] 金股组合配置 - 组合覆盖10只个股,总市值从183亿元至1,968亿元不等,涉及传媒互联网、电新、电子、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机械、能源化工、医药及非银等行业[2] - 估值差异显著,26年PE从10倍至1,244倍,27年PE从10倍至553倍,体现高低切换逻辑[2] 行业与公司分析 科技板块 - 昆仑万维(518亿元市值)深化AI全产业链布局,AI芯片研发稳步推进,天工超级智能体重塑AI办公与内容创作方式,AI视频、音乐等业务快速发展[10][11] - 雷赛智能(146亿元市值)工控业务稳健增长,25Q2伺服市占率达4.3%(同比+0.9pct),机器人电机产品矩阵完善,无框电机转矩密度提升20%[14][15] - 晶晨股份(418亿元市值)AIoT芯片携带自研智能算力单元,25H1出货超900万颗,WiFi芯片25H1销量超800万颗,其中Q2 Wi-Fi6芯片销量超150万颗(超24年全年)[19][20] 经济周期板块 - 海螺水泥(1,267亿元市值)受益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优化,行业盈利底部夯实,沿江市场涨价早于去年,下半年旺季弹性可期[24][25] - 泸州老窖(1,968亿元市值)数字化营销体系领先,库存及价盘管控稳健,缩小与高端龙头价差,需求弹性释放可期[30][34] - 杰瑞股份(480亿元市值)24年订单180亿元(同比+30%),电驱压裂设备国内市占率80%-90%,中东天然气订单增长与油价脱钩[35][37] - 新和成(752亿元市值)VA/VE产能全球占比13%/23%,蛋氨酸产能37万吨,液蛋项目成本优势显著,新材料项目协同布局[39][40] 创新药板块 - 新诺威(699亿元市值)SYS6010(EGFR ADC)国内启动3期临床,海外累计入组超百例,潜在BD大单品[44] - 迈威生物-U(183亿元市值)9MW3811(IL11)获海外授权首付2,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可达5.71亿美元,ADC平台布局Nectin4、B7-H3等靶点[45][47] 金融科技板块 - 指南针(951亿元市值)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收购麦高证券及先锋基金形成全牌照布局,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83亿元[48][49] 财务预测 - 金股26年营收预测从12.37亿元至925.73亿元,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2.26亿元至141.14亿元,体现盈利分化及成长性[55]
高波动的策略要点
国金证券· 2025-08-29 17:25
核心观点 - 中短端二永债重仓策略展现防御属性,近四周城投短端下沉、商金债子弹型及银行永续债下沉策略累计超额收益分别达13.3bp、7.2bp、6.6bp,而城投久期及哑铃型策略表现疲弱 [2][11] - 票息资产成交久期全面缩短,银行永续债久期处于历史低位,证券公司债及证券次级债久期位于较低历史分位 [3][15] - 超长信用债流动性持续低迷,7年以上品种收益率回调幅度普遍超10bp,城投债与国债价差接近50bp [4][22] - 地方政府债发行提速,单周发行规模达3692亿元,新增专项债占比64.8%,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占比5.6% [5][25] 量化信用策略 - 中短端二永债策略具防御性,城投短端下沉策略超额收益领先达13.3bp [2][11] - 城投重仓策略整体弱于二永债,城投久期及哑铃型组合收益较基准偏离分别下滑至-10bp和-30bp [2][11] - 二永债子弹型及下沉策略超额收益约5bp,表现相对稳健 [2][11] 品种久期跟踪 - 城投债及产业债加权成交久期分别缩短至2.01年及2.60年 [3][15] - 银行永续债久期3.77年处历史低位,二级资本债久期4.30年居商业银行债之首 [3][15] - 证券公司债久期1.55年及证券次级债2.18年均处较低历史分位,租赁公司债久期最短仅1.34年 [3][15] 票息资产热度图谱 - 民企产业债及地产债估值收益率高于其他品种,非金融非地产产业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4][18] - 3-5年国企私募非永续品种收益率上行4.8bp,金融债中二永债以外品种收益率多数上行 [4][18] - 一般商金债利率波幅不超1.6bp,二永债1年以上品种有所修复,国股大行品种表现占优 [4][18] 超长信用债表现 - 7-10年产业债成交笔数进一步下滑,10年以上信用债成交量处年内低位 [4][22] - 7年以上普信债收益回调幅度超10bp,7年以上城投债与20-30年国债价差接近50bp [4][22] - 超长信用债流动性痛点凸显,成交情绪持续低迷 [4][22] 地方政府债供给 - 单周地方债发行3692亿元,新增专项债2393亿元占比64.8%,再融资专项债735亿元 [5][25] - 特殊新增专项债及普通/项目收益专项债为主要资金投向领域 [5][25] - 8月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550亿元,占当月地方债发行规模5.6% [5][25]
居民存款入市:A股主升的增量资金主力
华鑫证券· 2025-08-29 17:01
核心观点 - A股牛市经历四个阶段:起步(普涨,政策利好和低估低配)- 整固(分化,价值蓝筹)-主升(上攻,科技成长+战略主题)- 赶顶(突破,题材泡沫+消费)[4] - 随着7月宏观顺风回归,M1回升,M2-M1剪刀差收窄,PPI触底回升,叠加A股近12月累计涨幅超过20%,居民存款加速入市,助力A股主升行情,期间债券震荡调整[4] - 居民存款搬家成为A股主升的增量资金主力,非银存款大幅多增,风险偏好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6][83][97] 预防性存款与债券独秀(2022/8-2024/8) - 宏观背景经济相对走弱,PPI与M1双双走低,地产与股市承压,PPI自2022年10月进入负增周期,M1同比一度下探至负值[5][14][16] - 居民应对方式为提前还贷,预防性存款成为主流,资金流动停滞,住户存款同比变动攀升至历史高位,2023年出现居民端提前还贷潮[5][26][27] - 资产表现债市开启配置行情,并逐步向类债资产扩散,股市单边下行,红利防御占优,仅有微盘与红利板块实现正收益[5][35][38] - 政策组合宽货币+财政支持+地产松绑联合发力,降准4次共计125bp,降息3次共计30bp,增值税留抵退税超2.4万亿元[24] 存款正常化与股债平衡(2024/9-2025/6) - 宏观背景经济震荡回稳,资金活跃度回升,CPI触底后回升,M2-M1剪刀差持续收窄[40][41][43] - 居民应对低利率与资产荒倒逼存款正常化,存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住户存款与非银存款同比增速差在2024年10月达到阶段性负极值[54][58][60] - 资产表现债市交易机会犹存,黄金快速上行,A股哑铃策略占优,固收+规模持续增加,黄金溢价走阔[61][65][68] - 政策组合货币相对收敛,财政加大发力,地产持续放松,降准2次共计100bp,降息2次共计35bp,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助力两重两新政策[53] 居民存款入市与A股主升(2025/7至今) - 宏观背景顺风回归,M1回升,M2-M1剪刀差收窄,PPI触底回升,7月M1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PPI同比走平-3.6%,环比降幅收窄[74][77] - 居民应对居民存款搬家,居民存款多减,非银存款大幅多增,7月居民存款负增1.11万亿,非银存款多增2.14万亿,2025年1-7月非银存款累计增加4.69万亿[83][85][88] - 资产表现风险偏好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资产荒压力缓和,债市资金流向股市,债券型基金赎回趋势显著[97][109][110] - 政策组合降息降准+政策性金融工具+反内卷+十五五,反内卷政策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从行业自律到依法依规治理[78][79][80] - 居民超额存款估算自2022年超额部分累积推测值为17.4万亿,使用住户存款周期复合同比增速推测超额部分15.5万亿,使用M2同比推测超额部分19.4万亿[131][138] - A股上行空间估算结合股债比价、融资成交买入占比、居民存款搬家空间、证券化率四种方法,当前行情仍处于牛市中段,风险溢价指标为2.79%,融资买入额占比指标为11.26%[139][142][143] - A股主升阶段行业选择业绩牛看消费,水牛看成长,非银多伴随,业绩牛主升阶段食饮、家电等终端消费行业领涨胜率较高,水牛主升阶段科技主线TMT行业涨幅领先[147][149]
粤开市场日报-20250829
粤开证券· 2025-08-29 16:28
核心观点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涨 沪指涨0.37%至3857.93点 深证成指涨0.99%至12696.15点 创业板指涨2.23%至2890.13点 科创50跌1.71%至1341.31点[1] -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全市场1997只个股上涨 3305只个股下跌 121只个股收平 成交额27983亿元 较前日缩量1725亿元[1] - 行业板块涨跌各半 新能源产业链及消费板块领涨 科技及金融板块回调[1][2][11] 市场表现 宽基指数 - 沪指涨0.37%收报3857.93点 深证成指涨0.99%收报12696.15点 创业板指涨2.23%收报2890.13点 科创50跌1.71%收报1341.31点[1][14] - 市场成交活跃度略降 沪深两市成交额27983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725亿元[1] 行业板块 - 领涨行业:综合行业涨3.86% 电力设备行业涨3.12% 有色金属行业涨2.44% 食品饮料行业涨2.42% 医药生物行业涨1.42%[1][10] - 领跌行业:家用电器行业跌1.82% 交通运输行业跌1.69% 计算机行业跌1.48% 通信行业跌0.80% 银行行业跌0.76%[1][10] 概念板块 - 强势概念:连板、稀土、动力电池、稀有金属、CRO、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锂电电解液等新能源产业链概念涨幅居前[2][11][12] - 回调概念:操作系统、IDC、中芯国际、晶圆产业、半导体设备、半导体硅片等科技类概念表现疲弱[11][12]
北交所8月份定期报告:北证50指数上行趋势延续,北交所中长期前景可期
东莞证券· 2025-08-29 16:11
核心观点 - 北交所8月份整体呈现震荡整理后的修复行情 北证50指数创出年内新高 显示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4][12] - 成交额较前期有所回升 新股上市延续高弹性特征 首日涨幅亮眼 凸显稀缺供给对资金的吸引力 [4][12] - 市场在中报验证、政策预期和资金回暖共振下活跃度提升 与此前6-7月横盘相比显著改善 [4][12] - 9月份即将迎来指数样本调整、代码切换及专精特新主题基金落地 有望成为增量催化 进一步巩固市场热度 [4][12] - 投资建议关注三条主线:高景气新质生产力标的及细分龙头、创新驱动领域(半导体/军工/AI/卫星互联网)、内需提振受益的消费产业链企业 [4][12] 行情回顾及估值情况 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 北证50指数8月上涨6.81% 区间最高涨幅13.74% 141只个股上涨 133只下跌 [4][13] - 北证5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49.78% 区间最高涨幅57.78% 268只个股上涨 仅6只下跌 [4][13] - 个股表现分化显著:鼎佳精密(363.44%)、能之光(313.45%)、宏远股份(264.78%)位列8月涨幅前三;星图测控(1,471.41%)、广信科技(838.70%)、天工股份(434.01%)位列年内涨幅前三 [16][18] 估值水平 - 北证50指数PE(TTM)均值为70.03倍 中位数68.15倍 创业板指均值36.39倍 科创板均值151.87倍 [5][19] - 北交所估值介于创业板与科创板之间 反映成长性溢价 [5][19] 市场交易数据 - 8月北交所总成交额6,092.21亿元 成交量246.70亿股 [5][23] - 日均融资融券余额68.75亿元 环比增加13.74% 显示资金活跃度提升 [5][24] 主题基金表现 - 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A以19.03%涨幅领跑 超额收益达12.95个百分点 [28][29] - 嘉实、中信建投、泰康等旗下北交所主题基金涨幅均超10% 整体跑赢指数 [28][29] 新股动态与审核进展 - 8月新增5只新股上市 截至8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达274家 [5][30] - 当月申购5家 上市5家 发行节奏平稳 [5][30] - 20家公司审核状态更新至"已问询" 包括通宝光电、沛城科技、新天力等;4家公司终止审核(楚大智能、阳光精机等) [5][30][31][32] 重大要闻与公司公告 制度进展 - 2025年8月14日北交所启动证券代码批量切换全网测试 涉及券商、基金等市场参与方 标志制度规范化进入实质阶段 [32] 重点公司动态 - 捷众科技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具备军用注塑件/冲压件生产能力 [33] - 鸿智科技拟在印尼设立合资公司 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并开拓东南亚市场 [33] - 三友科技中标12.5万吨/年阴极铜精炼项目不锈钢阴极板采购 [33] - 国子软件收购山东规格智能55.01%股权 拓展智能科技业务 [33] - 创远信科与信通院华东分院签署战略协议 深化技术合作 [34]
2025年9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持续看多市场-20250829
光大证券· 2025-08-29 15:19
核心观点 - 报告持续看多A股和港股市场 认为市场仍有上行空间 主要逻辑包括估值合理 政策催化 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资金面回暖等因素 [2][3][17][23] 8月市场表现总结 - 8月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 截至8月27日 科创50涨幅最大达21.4% 上证50涨幅最小为5.1% 上证指数 沪深300及中证1000分别上涨6.4% 7.6%和10.1% [1][8] - 行业端几乎普涨 仅银行下跌 通信 电子 计算机等行业表现较好 受产业事件催化和市场情绪抬升影响 [1][8] - 8月港股市场震荡上行 截至8月27日 恒生科技 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生香港35指数分别上涨4.5% 3.2% 1.7% 1.5%和0.6% [1][11] A股市场观点 - 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未出现明显透支 支撑股市上涨的逻辑未发生变化 包括经济基本面稳定 中美关税摩擦缓和 国家队托底 中长期资金流入等 [17][18] - 新的积极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开启 公募资金发行回暖 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 [17] - 配置方向短期关注补涨机会 申万一级行业重点关注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 二级行业关注工程机械 化学纤维 自动化设备和商用车 [2][21] - 中长期关注三条主线:科技自立(AI 机器人 半导体产业链 低空经济) 内需消费(补贴相关 线下服务消费)和红利个股 [2][21] 港股市场观点 - 港股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互联网 新消费 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 尽管连续多月上涨 但估值仍偏低 长期配置性价比较高 [23] - 在国内稳增长政策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9月开启)背景下 港股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 [23] - 建议关注"哑铃"型配置策略:1)自主可控 芯片 高端制造等政策扶持概念 2)具有独立景气度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3)高股息低波动策略(通信 公用事业 银行)作为稳定收益底仓 [3][23] 2025年9月金股组合 - A股金股组合包括10支股票:华友钴业(有色金属 2025年PE 13.3倍) 中微公司(电子 61.4倍) 新易盛(通信 32.5倍) 完美世界(传媒 36.2倍) 争光股份(基础化工 21.3倍) 中信证券(非银金融 22.1倍) 华泰证券(非银金融 12.6倍) 海尔智家(家用电器 11.3倍) 奥来德(电子 45.2倍) 招商蛇口(房地产 19.6倍) [27][28] - 港股金股组合包括9支股票:中芯国际(电子 2025年PE 80.2倍) 华虹半导体(电子 169.3倍) 地平线机器人-W(机械设备 无盈利) 美图公司(计算机 57.5倍) 高伟电子(电子 19.9倍) 舜宇光学科技(电子 21.8倍) 汇聚科技(电力设备 33.0倍) 瑞声科技(电子 20.2倍) 心动公司(传媒 31.0倍) [32][33]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829
中银国际· 2025-08-29 15:15
核心观点 - 中银多策略行业配置系统采用复合策略框架 通过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动态分配7个子策略权重 当前超配电子 综合 非银金融等行业 2025年以来复合策略累计收益25.5% 较行业等权基准实现3.9%超额收益 [1][3][55][58] 市场表现回顾 - 中信一级行业近一周平均收益率1.8% 近一月平均收益率8.3% [3][10] - 通信行业表现最佳 周收益率达17.3% 电子(12.2%)和计算机(7.0%)紧随其后 [3][10] - 煤炭(-2.7%) 纺织服装(-2.4%)和银行(-1.7%)表现最差 [3][10] 行业估值风险预警 - 采用滚动6年稳健PB分位数监测估值风险 超过95%分位触发预警 [12] - 当前商贸零售 国防军工 传媒 计算机行业PB分位数均达100% 处于高估值预警状态 [13][14] - 汽车(92.9%) 综合(85.8%) 电子(84.4%)行业估值分位数较高但未触发预警线 [14] 单策略表现与权重 - S2未证伪情绪策略超额收益最高 年初至今达14.7% S5资金流策略(-4.4%)和S6财报因子失效策略(-4.0%)表现落后 [3][58] - 当前策略权重分配:S4困境反转策略权重最高(21.3%) S2和S3策略权重最低(均为9.4%) [3][54] - 各策略最新推荐行业: S1高景气策略:有色金属 农林牧渔 非银行金融 [15][16] S2情绪动量策略:通信 电子 综合 [20] S3宏观风格策略:综合金融 计算机 传媒 国防军工 综合 非银行金融 [24] S4困境反转策略:综合 汽车 电子 银行 基础化工 农林牧渔 [28] S5资金流策略:煤炭 综合金融 钢铁 综合 农林牧渔 [30][31] S6财报失效策略:纺织服装 电力及公用事业 传媒 石油石化 食品饮料 [35][36] S7多因子策略:电子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有色金属 家电 非银行金融 银行 [41] 复合策略配置 - 采用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动态调整策略权重 按周/月/季度频率分层调仓 [44][45][46] - 当前行业配置前五:电子(11.6%) 综合(11.6%) 非银行金融(9.4%) 有色金属(8.2%) 农林牧渔(7.5%) [55] - 近期调仓方向:加仓消费板块 减仓中游周期和中游非周期板块 [3] - 板块配置分布:TMT(20.8%) 消费(15.7%) 金融(20.2%) 上游周期(13.3%) 中游周期(11.1%) 中游非周期(18.9%) [56] 业绩表现 - 复合策略周收益2.8% 超额基准1.0% 月收益8.1% 超额1.6% [58] - 历史回测显示自2014年以来复合策略持续跑赢行业等权基准 [59][61][63] - 2020年以来策略年化表现优于基准 超额收益曲线呈现稳定上行趋势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