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月通胀点评:核心CPI同比增速小幅上行
中银国际· 2025-09-10 17:12
CPI表现与结构 - 8月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升0.9%[2][4]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对CPI同比下拉影响较7月增加0.51个百分点[5][7] - 猪肉、鲜菜、鸡蛋和鲜果四项对CPI同比下拉影响较7月增加0.47个百分点[5][7] -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5%,连续第3个月扩大,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2][6]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6]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影响CPI上涨约0.23个百分点[2][6] - 1-8月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累计同比增长7.1%,食品烟酒和交通通信仍为负增长[7] PPI表现与驱动因素 - 8月PPI同比下降2.9%,环比持平,同比降幅较7月收窄0.7个百分点[2][16]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7%[2][16]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对PPI同比下拉影响较上月减少0.50个百分点[2][17] 政策与展望 - 预计9月起CPI同比增速将出现明显上行趋势,PPI同比已见底[7][21] - PPI同比回正需依赖"反内卷"政策效果及行业供求关系改善[21]
新力量NewForce总第4856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10 17:09
浪潮数字企业 (59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73.3%[5] - 云服务业务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30%,占营业收入52%,首次实现分部利润0.2亿元,利润率1.6%[6] - 目标价14.8港元,基于2026年25倍PE估值,较现价有51.6%上升空间[8] 博通 (AVGO) - 2025年Q3总收入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AI收入同比增长63%达52亿美元[13] - 新增第四位XPU大客户订单规模超100亿美元,未交付订单达1100亿美元,其中超50%为AI芯片订单[14] - 目标价420美元,基于DCF估值(WACC 9.0%,长期增长率3.0%),2026年AI收入预计超300亿美元[16] 华润万象生活 (120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5.24亿元,同比增长6.5%,核心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5%[21] - 购物中心零售额1220亿元,同比增长21.1%,平均出租率97.1%,53个项目零售额当地市场第一[22] - 目标价48.5港元,基于物管业务15倍PE和商管业务30倍PE估值,较现价有15%上升空间[24] 网龙 (77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8亿元,同比下滑28%,但毛利率提升2.9个百分点至69.5%[31] - 游戏业务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18%,经营利润率回升至28.8%,账面净现金15亿元[32] - 目标价17.27港元,较现价有55%上升空间,主因游戏业务企稳及AI降本增效[34] 康臣药业 (168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23.7%,股东应占溢利4.98亿元,同比增长24.6%[38] - 核心产品尿毒清颗粒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28%,占肾病中成药市场领先地位[39] - 目标价25.20港元,基于2025年19倍PE估值,较现价有59.5%上升空间[41]
大公国际:城投企业视角下的反内卷路径研究
大公国际· 2025-09-10 17:05
政策背景与问题表现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1] - 城投企业业务同质化集中在产业园区、文旅项目和基建工程三大领域[5] - 债务与收入严重倒挂,债务本息支出持续远超经营收入[5] - 多地城投企业非标债务违约反映债务压力加剧[5] - 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导致城投沦为"融资工具"丧失自主经营能力[6] 内卷化成因 - 要素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限制资源跨区域流动[8] - 政企角色冲突,城投承担招商引资等非市场职能[8] - 战略研判能力薄弱导致盲目跟风复制成功案例[9] - 运营能力不足致项目空置率高且收益率低[9] 反内卷路径 - 重构考核指标:转向资产盘活率、经营性收入占比、ROE等效益指标[11] - 强化债务安全考核:包括债务率、利息覆盖倍数和隐性债务化解进度[11] - 推动城投转型为城市运营商:通过特许经营获取公共服务运营权[14] - 创新融资工具:利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如产业园租金和管网收费权[14] - 跨区域合作:通过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和功能分工避免重复建设[15] - 优化中央考核机制:将水电粮等基础资源跨区域调配偏差率纳入指标[17]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10
华宝证券· 2025-09-10 16:47
新股发行与上市 - 艾芬达新股上市,发行价格为27.69元[1] 公司重大事件 - 抚顺特钢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2025年9月10日[1] - *ST天茂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9日[1] - *ST紫天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2025年9月15日[1] - 天普股份可能面临暂停上市风险[6] - 多家公司涉及异常波动或严重异常波动公告(例如开普云、新华锦、天际股份等)[1][2][5] 可转债相关 - 凯众转债上市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6] - 胜蓝转02上市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6] - 多只可转债调整转股价格生效日期(例如爱玛转债9月11日、百润转债9月10日、金能转债9月17日等)[6] - 多只可转债进入赎回登记期(例如铜陵定02登记日10月10日、松原转债登记日9月29日、华友转债登记日9月26日等)[6][7] - 多只可债券进入回售申报期(例如禾丰转债9月12日至18日、亿纬转债9月10日至16日、丝路转债9月5日至11日等)[7] 基金与ETF - 电子ETF、信创ETF基金、创业板ETF天弘份额拆分日为2025年9月12日[6] - 多只ETF发布基金溢价风险提示(例如标普消费ETF、纳指科技ETF)[6] 风险警示与退市 - 多家*ST及ST公司发布可能终止上市或暂停上市风险提示(例如*ST云创、*ST广道、*ST高鸿、*ST惠程等)[4][6] - 数字人、田野股份等公司发布可能终止上市公告[6]
2025年8月外贸数据点评:进出口回落,顺差维持高位
上海证券· 2025-09-10 16:39
外贸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进出口总值5412.92亿美元,同比增长3.1%[11] - 出口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进口额2194.8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1] - 贸易顺差1023.29亿美元,重回千亿规模高位[11][24] 区域出口分化 - 对美出口降幅扩大,反映关税水平实际上升的影响[12][14] - 对东盟出口增速超20%,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回升[12][14] 商品结构变化 - 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纺织制品外均回落;机电产品中仅手机增长,汽车出口保持可观增速[12][18] - 进口数量除铁矿砂、煤、钢材外均回落;机电进口金额创年内次高但增速下滑[12][20] 政策与展望 - 中美关税暂停部分展期90天,外部压力有所缓解[4][12] - 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外贸、强化融资支持,政策力度预计加强[5][27] - 地缘政治及中美政策变化为潜在风险[6][28]
美国大幅降息的概率正在增加:美国大幅降息的概率正在增加
国金证券· 2025-09-10 16:03
美联储政策转向 - 鲍威尔政治转向可能导致9月降息50个基点超出预期[3][16] - 年内降息幅度可能达到100个基点[4][25] - 美联储理事会投票格局变化可能支持更大幅度降息[9][11] 劳动力市场数据 - 非农就业年度基准修正下修91.1万人(占就业总量0.6%)[20][21] - 过去四个月非农新增就业几乎为负增长[3][21]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居民失业后找到工作概率中位数降至44.9%(历史最低)[24][28] 通胀与政策风险 - 服务去通胀进程停滞但被鲍威尔选择性无视[6][8] - 再通胀压力可能在2025年中期选举前明显抬头[4][26]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和资金逃离美元[5][29] 流动性影响 - 全球美元流动性将随降息变得更加泛滥[4][26] - 中国资产可能持续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4][26]
财达证券每日市场观察-20250910
财达证券· 2025-09-10 16:02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51% 深证成指跌1.23% 创业板指跌2.23%[1][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11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超3000亿元[1] - 上涨股票数量接近1300只 占比不足三成[1]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21.17亿元 深证净流出87.88亿元[4] 资金与行业动向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电池 贵金属 汽车零部件[4] - 主力资金流出前三板块:半导体 消费电子 光伏设备[4] - 贵金属板块因黄金价格上涨走强 国内金饰价格突破1070元/克(周生生1074元/克 周大福1073元/克)[1][5]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工信部将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推动AI赋能工业化[6] - 杭州计划开发国产AI芯片服务器及端侧大模型产品(如AI工作站 算力集群等)[9] - 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1][12] - 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开工 将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10] 资金流向与机构行为 - 新兴市场ETF连续四周资金流入 单周流入10.2亿美元(中国占3.019亿美元)[13] - 近一个月机构调研超47000次 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突破90%[13][14]
资讯日报:美股三大指数均创收盘新高-20250910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9-10 15:53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均创收盘新高,道指涨0.43%至45711.34点,纳指涨0.37%至21879.49点,标普500涨0.27%至6512.61点[4][10] - 港股三大指数涨超1%,恒生指数创近4年新高至25938.13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30%至5828.74点,年初至今涨幅均超29%[4][10] - 日经225指数下跌0.42%至43459.29点,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前日创历史新高后调整[4][13] 板块与个股动态 - 科技股多数走强,英伟达涨1.5%市值达41495亿美元,谷歌涨2.4%,Meta涨1.8%,苹果因新品发布跌1.48%[10][15] - 甲骨文盘后大涨超26%,因云基础设施营收预计增长77%至180亿美元[10]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公司Nebius获微软197亿美元订单,股价大涨49.4%市值破200亿美元[10][1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下修91.1万,月均新增就业仅为修正前一半,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13] - 日本央行不排除年内加息可能,最快10月行动,9月会议预计维持0.5%利率[13] - 中国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推动内房股大涨超27%[10][13] 行业与公司新闻 - 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起售价799美元,推出首款自研蓝牙与WiFi芯片N1[14] - 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14]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02.31亿港元,阿里巴巴成交额达47.99亿美元居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榜首[10][17]
美国8月非农:美国就业市场持续弱化,降息在即
联储证券· 2025-09-10 15:53
就业数据表现 - 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7.5万人及前值7.9万人[3][10] - 失业率升至4.3%,符合预期但高于前值4.2%[3][10] - 近三月平均新增就业降至3.8万人,反映就业市场持续弱势[3][10] - 劳工部下修6-7月数据合计2.1万人(6月从1.4万下调至-1.3万,7月从7.3万上修至7.9万)[3][10] 行业就业分化 - 商品生产行业就业减少2.5万人(前值-0.8万),连续走弱[4][11] - 服务业新增就业6.3万人(前值8.5万),增速放缓[4][11] - 政府部门就业减少1.6万人(前值+0.2万),联邦及州政府持续裁员[4][11] 市场预期与风险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10月各降息25bps,并出现9月降息50bps的交易[3][10] - 9月降息50bps概率仅10%,主因失业率未显著恶化及通胀风险[4][13] - 需关注9月11日CPI数据及特朗普政策变化对经济的影响[5][14] 辅助指标恶化 - 广义U6失业率升至8.1%(前值7.9%),反映就业市场全面弱化[12] - 因经济原因兼职人数升至468万人,显示就业质量下降[12] - 就业缺口转正至5.5万人,劳动力需求端下行超过供给端[12]
8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动能边际下降
联储证券· 2025-09-10 15:47
出口总体表现 - 8月出口同比增速为4.4%,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5.9%[3] - 出口环比增速仅为0.1%,基本与上月持平[3] - 港口吞吐量等高频数据显示出口动能边际走弱[3] 地区结构分化 - 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33.1%,降幅较上月扩大11.4个百分点[14] - 对美出口份额从12%降至10%[4] - 对欧盟出口保持10.4%的较高增速[4] - 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22.5%,其中对越南出口增长31.0%[4] - 对非洲出口增长25.9%,占比升至6%[8] 产品结构变化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普遍下滑:箱包(-14.9%)、服装(-10.1%)、鞋靴(-17.1%)、玩具(-21.0%)[5] - 劳动密集型产品共拖累出口1.2个百分点[5]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6%,拉动出口4.5个百分点[5]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9%,较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拉动出口2.1个百分点[5] - 集成电路(32.8%)、汽车(17.3%)、船舶(34.9%)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表现亮眼[5] 进口表现 - 8月进口同比增速1.3%,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6] - 能源产品进口持续低迷:煤炭(-35.9%)、原油(-15.1%)、成品油(-27.9%)、天然气(-8.4%)[6] - 农产品进口增速转负为-3.1%[6] - 机电产品(1.0%)和高技术产品(3.4%)进口疲弱,显示内需不足[6] 前景展望 - 四季度将面临高基数压力,出口动能可能边际减弱[8] - 欧盟和东盟地区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合计占中国出口33%[8] - 对非洲出口持续走强,累计增速达24.6%[8] - 中美关税暂停90天,但"抢出口"效应已减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