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华为、小米本周发布重磅新品,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标的
开源证券· 2025-05-25 16:42
新品发布 - 2025年5月19日华为发布nova 14系列、鸿蒙电脑等新品;5月22日小米发布玄戒O1芯片、小米15S Pro等新品[1][11][17] - 北交所内消费电子相关标的24家,截至5月23日总市值760.78亿元;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16家,总市值607.68亿元[1][21][23] 行业表现 - 本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五大行业平均涨跌幅均收跌,分别为 -4.32%、-5.02%、-3.88%、-4.27%、-2.37%[2][27] - 高端装备行业市盈率中值升至44.5X,信息技术降至81.1X,化工新材降至39.4X,消费服务降至56.0X,医药生物升至46.1X[2] 科技新产业 -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149家企业中18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 -5.59%,总市值由4622.41亿降至4378.01亿,市盈率中值由55.7X降至54.7X[3][41][43][44] - 仅电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上升至64.9X,智能制造降至45.3X,汽车降至35.2X,信息技术降至83.4X[3][54][56][60] 企业公告 - 海泰新能拟在印尼投6亿建2GW光伏电池片及1GW组件项目[4][63] - 瑞奇智造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太湖远大部分产线达预定可使用状态,锦好医疗自研芯片量产,开特股份增加空调执行器供应[4][63][64] 风险提示 - 存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市场竞争、数据统计误差风险[5][65]
宏观深度:关税冲击、内需缓冲与政策应对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2025-05-25 16:05
关税冲击 - 预计中对美出口萎缩4 - 8成,拖累我国出口下降6 - 12%,2025年出口增速在 - 2.9%至1.4%区间,中枢水平在0附近[2][12][13] - 预计导致2025年就业减少约450万人[2][16][17] - 预计影响2025年GDP下降0.6 - 1.4个百分点[2][21][22] 内需缓冲 - 制造业投资2025年增速预计回落2.0 - 3.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小幅收窄2个百分点左右,基建投资预计增速能提高至11.2%左右,投资整体增速稳定[3][31][35][41] - 政府消费预计拉动GDP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2025年增速有望提高至6%左右;居民消费增速或小幅放缓,预计增长3.8 - 4.8%[3][57][62] 政策应对 - 建议增加万亿财政储备政策,约8000亿元财政增量资金对冲增长缺口[4][63] - 加大力度稳股市楼市,发挥其财富效应[4][64] - 加快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释放服务消费潜能[4][64]
海外周报20250525:流动性与财政可持续性担忧推动10年期美债利率上破4.5%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50
大类资产 - 美日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软,长债利率走高,10年期美债利率升3.4bps至4.511%,2年期美债利率降0.83bps至3.991%[1] - 美元指数跌1.96%至99.1,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收跌2.61%、2.47%[1] - 特朗普建议对欧盟加征50%关税,黄金价格涨4.8%至3357美元/盎司[1] 海外经济 - 分析师上修25Q2 - 25Q4美国GDP季环比年率增速预期至1.3→0.8→1.3%,下修未来1年衰退概率至40%[1] - 分析师下修25Q2 - 25Q4美国CPI和PCE预测值0.1% - 0.3%不等[1] - 分析师维持2025Q3首次降息,全年降息2次的预期[1] 海外政治 - 众议院以215票赞成对214票反对通过《大美丽法案》,已提交参议院[1][2] - 十年内基础赤字2.505万亿美元,总赤字3.055万亿美元,法案呈现“赤字前置,增收后置”特征[2]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策超预期[2] - 美联储降息幅度过大引发通胀反弹甚至失控[2] -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时间过长,引发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2]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关税风波再起,关注自主科技-20250525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49
本周市场回顾 - 本周全A日均量能1.17万亿,较前一交易周缩量约929亿[8] - 大盘价值跑出超额,北证50、中证2000回调较大,如北证50周涨跌幅为 -3.68% [12]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相对收益看,小盘股和成长股相对优势回升至正数区间[13][16] - 本周社保持仓表现最佳,社保重仓指数周涨跌幅为0.59% [19][20] - 两融余额在1.81万亿左右震荡回落,周四 - 周五市场情绪降温[27] 产业趋势交易 - 本周强势方向包括黄金、创新药产业链、整车、宠物经济、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核能等[40] 下周产业事件展望 - TMT、泛科技和非科技类均有重要事件,如5月30日尊界S800发布会、5月28日第39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41][42][43] 产业趋势中期配置 - 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条逻辑进行行业配置[4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及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等风险[49]
海外周报20250525:流动性与财政可持续性担忧推动10年期美债利率上破4.5%-20250525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31
大类资产 - 美日2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软,长债利率走高,10年期美债利率升3.4bps至4.511%,2年期美债利率降0.83bps至3.991%[1] - 美元指数跌1.96%至99.1,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分别收跌2.61%、2.47%[1] - 特朗普建议对欧盟加征50%关税,黄金价格涨4.8%至3357美元/盎司[1] 海外经济 - 分析师上修25Q2 - 25Q4美国GDP季环比年率增速预期至1.3→0.8→1.3%,下修未来1年衰退概率至40%[1] - 分析师下修25Q2 - 25Q4美国CPI和PCE预测值0.1% - 0.3%不等[1] - 分析师维持2025Q3首次降息,全年降息2次的预期[1] 海外政治 - 众议院以215票赞成对214票反对通过《大美丽法案》,已提交参议院[1][2] - 十年内基础赤字2.505万亿美元,总赤字3.055万亿美元,法案呈现“赤字前置,增收后置”特征[2]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政策超预期[2] - 美联储降息幅度过大引发通胀反弹甚至失控[2] -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时间过长,引发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2]
关税风波再起,关注自主科技
东吴证券· 2025-05-25 15:20
本周市场回顾 - 全A日均量能1.17万亿,较前一周缩量约929亿[8] - 大盘价值跑出超额,北证50、中证2000回调较大,如北证50周涨跌幅为 -3.68% [12] - 社保持仓表现最佳,社保重仓指数周涨跌幅为0.59% [19][20] - 两融余额在1.81万亿左右震荡回落,周四 - 周五市场情绪降温[27] 产业趋势交易 - 本周强势方向包括黄金、创新药产业链、整车等,如恒瑞港股上市首日收涨25% [40] 下周产业事件展望 - TMT类、泛科技类和非科技类有相关活动,如5月30日尊界S800发布会[41][42] 产业趋势中期配置 - 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三条逻辑进行行业配置[4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和行业基本面不确定等风险[49]
美股市场速览:贸易战风险再起,多行业资金流出
国信证券· 2025-05-25 14:53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美股上涨乏力,受特朗普贸易言论影响,标普500跌2.6%,纳斯达克跌2.5%[3] - 本周资金较快流出美股,标普500成分股估算资金流为 -111.2亿美元,上周为 +257.1亿美元[4] - 本周标普500成分股动态F12M EPS预期上调0.2%,上周上调0.1%[5] 全球大类资产走势 - 美股多指数本周下跌,如纳斯达克100跌2.4%,道琼斯工业跌2.5%等;美债收益率部分期限上升,如10Yr.上升3bp[11] - 汇率方面,美元指数本周跌1.8%;商品方面,COMEX黄金本周涨4.8%[11] 标普500板块情况 - 价格收益:本周仅家庭与个人用品行业上涨1%,技术硬件与设备等行业跌幅居前[3] - 资金流向:本周3个行业资金流入,21个行业资金流出,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流出 -24.9亿美元[4] - 盈利预测调整:本周19个行业盈利预期上升,4个下降,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上修幅度领先[5] 关键个股表现 - 科技巨头中,苹果本周跌7.6%,英伟达跌3.0%;消费医药中,菲利普莫里斯涨4.5%,礼来跌5.8%[28] - 资金流向方面,英伟达本周资金流出 -971百万美元,微软流出 -58百万美元[29] - 盈利预测调整上,英伟达本周EPS预期上调0.2%,特斯拉上调0.9%[30]
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周报:美国关税的全球影响仍在延续,扩内需是稳增长的要义-20250525
中银国际· 2025-05-25 14:04
宏观经济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社零同比增长5.1%,1 - 4月固投同比增长4.0%;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6%[6] -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1 - 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8%[21] 资产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18%,沪深300股指期货上涨0.21%;焦煤期货下跌5.61%,铁矿石主力合约下跌0.89%[3] - 股份制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收于1.85%,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上涨8BP至1.33%;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4BP至1.72%,活跃十年国债期货上涨0.36%[3] 资产配置 - 大类资产配置顺序为股票>大宗>债券>货币[1][7][79] - 股票关注“增量”政策落实情况,超配;债券受“股债跷跷板”短期影响,低配;货币收益率在2%上下波动,低配;大宗商品关注财政增量政策落实进度,标配;外汇中国经济基本面支撑汇率宽幅波动,标配[5] 政策动态 - 我国多举措支持构建科技金融体制,八部门联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多地出台消费、城市更新等政策[6][22][23] - 最新一期LPR出炉,1年期降至3%,5年期以上降至3.5%,均下降10个基点,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6][45][46] 国际形势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将双方关税暂时稳定在10%,24%的关税90天内暂停,但美国关税全球影响仍在延续[7][79] - 美联储多位官员就降息表态谨慎,欧央行预计6月继续降息,部分国家央行已降息[68][70][71]
5月税期双峰平滑扰动1.5-1.6%或为央行短期合意区间
信达证券· 2025-05-25 12:33
货币市场 - 本周央行OMO持续净投放,5月MLF净投放3750亿元,全周流动性净投放9600亿元,资金面先松后在税期影响下小幅收敛,R001升至1.6%上方[3][7] - 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降至6.72万亿,银行和非银机构资金融出融入有不同变化,新口径资金缺口指数周五升至 -125 [15] - 各类机构跨月进度处于近5年偏低水平,银行间市场资金跨月进度8.6%,交易所资金跨月进度8.1% [19] - 央行合意的DR007中枢可能在1.5%-1.6%之间,3月以来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收敛,6月DR007与OMO利差或降至10BP以内 [21][22][23] - 下周国债缴款3917亿元,地方债发行2282亿元,政府债净缴款规模降至3531亿元,预计6月政府债发行约2.67万亿,净融资约1.31万亿 [24][28] - 下周逆回购到期规模升至9460亿元,资金面受税期、缴准和跨月需求扰动,但利率中枢大幅抬升可能性有限 [32] 同业存单 - 本周1Y期Shibor利率上行1.1BP至1.68%,1年期股份行存单发行利率上行3.5BP至1.70%,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利率上行2.0BP至1.695% [34] - 同业存单发行和到期规模上升,净偿还规模减至317亿元,1Y期存单发行占比升至28%,下周到期规模约6570亿元 [36] - 各类银行存单发行成功率小幅下降,城商行 - 股份行1Y存单发行利差收窄至5.8BP [37] - 存单供需相对强弱指数降至43.8%,1M期限品种供需指数上升,3M及以上期限品种回落 [50] 票据市场 - 本周票据利率先降后升,国股3M、6M期利率分别下行5BP、4BP至1.09% [55] 债券交易情绪跟踪 - 本周债券市场震荡,信用和二永利差收敛,不同类型机构对债券的增持或减持意愿有不同变化 [57][58] 风险因素 - 货币政策不及预期、资金面波动超预期 [59]
新消费和科技行情还能持续吗?
华金证券· 2025-05-25 12:25
消费行情分析 - 消费指数相对大盘短期难有超额收益,当前经济和企业盈利弱修复,政策支持偏强,但机构资金无明显流入,外资持仓占比从2024Q1的22.1%降至2025Q1的17.7%[5][11] - 新消费相对消费短期可能继续有超额收益,政策支持力度强,3月社零同比增速5.9%、一季度消费板块盈利同比增速11.4%仍偏低,且流动性大概率维持宽松[14][19] A股市场趋势 - A股短期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分子端经济短期延续弱修复,4月出口增速8.1%,社零累计增速同比4.7%,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流动性短期维持宽松;风险偏好短期可能低位有所改善[22][26][34] 行业配置建议 - 短期科技和消费可能相对占优,复盘显示填坑行情后震荡时政策导向、产业趋势上行和补涨行业表现优,当前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内需,产业趋势上行行业集中在TMT、机械等,2025年4-5月涨幅靠后行业有周期和消费行业[38][40] - 从估值性价比角度建议关注通信、传媒、电子等行业,部分行业预测PEG小于1,成交额占比或PE估值分位数合理[46] - 短期建议逢低配置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计算机、机器人等行业,以及基本面预期可能边际改善的创新药、电新等行业[48][51] 风险提示 - 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不同时期市场条件等变化会影响投资[55] - 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政策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超预期或不及预期[56] - 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受外部干扰等因素经济修复进程可能波动[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