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研思录13:每年到期贷款有多少?
招商证券· 2025-08-15 11:34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信贷高存量、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时代背景下,信贷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广义信用扩张将更多依赖财政支撑[1] - 2025年全年贷款到期规模(不含年内新发年内到期部分)为65.63万亿元,占上市银行2024年末贷款的37.2%[5] - 2025Q1到期贷款规模22.22万亿元,占上市银行2024年末贷款的12.6%[5] - 全行业贷款到期规模逐年攀升:2022年65.96万亿元、2023年76.77万亿元、2024年87.73万亿元、2025年95.04万亿元[5] - 信贷存量时代,个别信贷季节性小月小幅负增不必过度解读,包含政府债的广义债务和社融增速更值得关注[5]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41只,占比0.8%[3] - 总市值11255.0十亿元,占比11.7%[3] - 流通市值10654.2十亿元,占比12.1%[3]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4.7%,6个月12.8%,12个月34.6%[5] - 相对表现:1个月-8.6%,6个月6.9%,12个月8.5%[5] 贷款结构分析 - 截至2025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268.51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3.51万亿元(占比31.10%),企(事)业单位贷款181.32万亿元(占比67.53%)[5] - 2025H1各类贷款余额:住户短期贷款21万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6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4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票据融资1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109万亿元[10] - 2025H1各类贷款净增量:住户短期贷款0.3万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1.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短期贷款6.0万亿元,企(事)业单位票据融资8.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7.2万亿元[13] 上市银行贷款到期情况 - 2025年贷款到期规模/年初贷款余额:国有行33.6%,股份行41.7%,城商行49.7%,农商行49.6%[27] - 2025Q1贷款到期规模/年初贷款余额:国有行10.5%,股份行16.7%,城商行16.6%,农商行16.0%[28] - 单家银行数据:工商银行2025年到期87,365亿元(占比31.6%),建设银行94,540亿元(占比37.8%),招商银行28,736亿元(占比43.4%)[27]
谁在坚持买油车?
东吴证券· 2025-08-15 10:43
报告核心结论 - 报告基于7大品牌13款车型26名油车车主访谈,样本覆盖奥迪、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等品牌,价格带从10W以内至35W+,年龄以25-40岁为主(占比92%),54%为家庭首购[6][7][8] - 车主坚持购买油车五大原因:1)性价比高(全生命周期成本考量);2)充电条件不足(50%无专用充电桩);3)电池技术成熟度存疑;4)长途里程焦虑;5)年行驶里程不足1万公里使成本优势弱化[2][16][17] - BBA车主选择逻辑:1)社交属性(品牌认知度);2)百年车企技术沉淀;3)解释成本低(城乡通用)[26][27] - 电车吸引力排序:1)充电便利性(家充桩);2)技术稳定性验证期(5-8年);3)家庭增购场景[24][25] 车主样本特征 - 地域分布:覆盖18个城市(一线至四线),单一城市最多3个样本,上海/深圳样本量最大(各3个)[11] - 职业分布:22个细分行业,刻意避开汽车/金融从业者,IT(8%)、公务员(8%)、会计师(8%)占比较高[12] - 购车类型:首购54%(14人)、换购35%(9人)、增购8%(2人),仅1个家庭拥有电车[9] 购车决策因素 - 核心考量:品牌(提及率38%)、价格(35%)、空间(23%)、实用性(15%)[14][15] - 次要因素:安全性(12%)、动力性能(12%)、内饰(8%),智能化配置几乎未被提及[14][19] - 价格带差异:25W以上车型更看重品牌溢价(BBA占比75%),20W以下车型侧重实用性与耐用性[7][14] 电车接受度障碍 - 基础设施:42%因充电条件受限(23%无专用桩、19%物业限制),北方车主额外关注冬季续航衰减(8%)[16][17] - 技术信任度:38%质疑电池可靠性(寿命/安全/衰减),12%认为迭代过快导致贬值加速[17][22][23] - 使用场景:里程焦虑在长途驾驶场景集中体现(12%),混动系统维修复杂度被8%车主诟病[17][20] 豪华车市场洞察 - BBA认知分化:1)社交货币(农村辨识度);2)品质背书(工程积淀);3)阶层标识(35W+车主)[26] - 电车豪华属性争议:1)品牌认知需重建(华为/小米解释成本高);2)结构简化导致价值质疑;3)需先满足"尝鲜者"验证[26][27]
全球云服务厂商加码AI基建,先进制程需求持续高歌
长城证券· 2025-08-15 10:23
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云服务厂商加码AI基建,先进制程需求持续高歌,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AI需求真实且强劲,"硅基强智能奇点"到来,推动硅含量加速提升 [10][11] - 海外CSP加速AI建设,半导体需求奇点来临,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回温 [2][17] - 25Q2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8%,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15% [3][26]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库存天数环比提升2天至127天,预计至25年底恢复至105~110天合理水平 [3][19] - 25年全球半导体ASP震荡回升,存储芯片价格预计环比提升,模拟芯片价格底部震荡 [80][85] 需求端分析 - 智能手机:25Q3出货量预计环比+8%,全年出货量预期下调2%至12.4亿部 [27][29] - PC:25Q3出货量预计环比+6%,全年同比+4%,受益于企业PC更新&AI PC渗透 [30][33] - 服务器:海外大厂Token调用量加速增长,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24% [34][37] - 汽车: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同比+18%,智能化打破原有技术护城河 [38][40] 供给端分析 - 晶圆代工:AI浪潮叠加消费复苏,25年底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回升至84%左右 [44][46] - 台积电:AI需求超预期,上修25年营收同比增速5pct至30%,指引Q3营收环比+8% [48][52] - 半导体硅片:AI数据中心用硅片需求强劲,25Q2出货量环比+15%,300mm硅片渐进复苏 [53][56] - 半导体设备:NAND设备高增,预计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同比+7% [61][64] 库存端分析 - 25Q2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库存天数环比提升2天至127天,预计25年底调整至105~110天 [71][73] - 细分产品:存储库存天数环比大幅下降44天,MPU/射频/模拟/功率库存天数环比提升 [78][79] 价格端分析 - 25Q2全球半导体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模拟/分立器件ASP环比下降 [82][84] - 25H2存储ASP预计环比提升,模拟价格受汽车及工业需求疲弱影响底部震荡 [8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国产AI服务器产业链(南亚新材)、AI存力产业链(江波龙、澜起科技)、端侧AI苹果链(立讯精密、长电科技)及智能手机复苏链(卓胜微、豪威集团) [5][7]
望远镜系列16之VFFY2026Q1经营跟踪:收入略优于预期,Q2指引谨慎
长江证券· 2025-08-15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丨维持 [6] 核心观点 - FY2026Q1营收17.6亿美元,固定汇率下同比-2%,略优于市场及公司指引(彭博一致预期17.0亿美元,公司先前指引同比下滑3%-5%),剔除Vans品牌后同比+5% [2][4] - 毛利率同比+2.7pct至53.9%,主要受折扣改善及汇率因素驱动 [2][4] - 公司预计FY2026Q2营收同比下滑2%-4%(彭博一致预期27.3亿美元,同比-0.9%),调整后营业利润为2.6-2.9亿美元 [10] 收入拆分 - **分品牌**:Vans/The North Face/Timberland营收分别同比-15%/+5%/+9%至5.0/5.6/2.6亿美元,Vans受非战略门店关闭和客流下滑拖累,The North Face因DTC渠道增长带动 [5] - **分地区**:美洲/EMEA/APAC营收同比-3%/-2%/+4%至9.4/5.5/2.7亿美元,大中华区同比-6% [5] - **分渠道**:DTC/批发渠道营收同比-4%/持平至7.2/10.4亿美元,DTC下滑主因门店关闭 [5] 经营数据 - 库存同比+4%至21.4亿美元,库存质量整体健康 [10] - 关税年化影响预计2.5-2.7亿美元,其中50%将于FY2026发生,对FY2026毛利润影响为0.6-0.7亿美元 [10] - 净利润同比减亏1.4亿美元至-1.16亿美元,净利率-6.6% [12] 历史业绩对比 - FY2026Q1全球营收同比-2%(FY2025Q1同比-8%),Vans品牌营收同比-15%(FY2025Q1同比-21%) [12] - The North Face品牌连续两季度增长(FY2026Q1同比+5%,FY2025Q4同比+4%) [12] - DTC渠道占比降至41%(FY2025Q1为46%),批发渠道收入占比回升 [12]
望远镜系列18之OnFY2025Q2经营跟踪:继续上调全年收入指引,有信心维持毛利率水平
长江证券· 2025-08-15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8] 核心观点 - FY2025Q2营收达7.5亿CHF,超出彭博一致预期7.0亿CHF,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38.2% [2][6] - 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61.5%,主要受益于DTC渠道占比上升、运费降低及美元贬值带来的净汇兑利好 [2][6] - 公司上调全年收入指引,预计FY2025全年收入同比增长至少31%,达到29.1亿CHF,毛利率预期为60.5%-61% [11] 营收拆分 - **分地区**: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23.6%至4.3亿CHF,EMEA地区同比增长46.1%至2.0亿CHF,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10.9%至1.2亿CHF,其中大中华区增长超一倍 [7] - **分渠道**:DTC渠道营收同比增长54.3%至3.1亿CHF,占总营收比例达41.1%,创Q2新高;批发渠道营收同比增长28.8%至4.4亿CHF [7] - **分产品**:鞋类营收同比增长36.0%至7.0亿CHF,服装同比增长75.5%至0.4亿CHF,配饰同比增长143.2%至0.08亿CHF [7] 库存与运营 - FY2025Q2库存同比下降10.2%至3.6亿CHF,库存水平保持健康 [11] - 公司在美国选择性提价以应对关税影响,暂未与零售商和工厂讨论缓解措施,预计毛利率将维持在60%的长期目标 [11] 业绩指引 - 上调FY2025全年收入指引至同比增长至少31%(原为28%),预计销售额达29.1亿CHF(原为28.6亿CHF) [11]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预期为17%-17.5%(原为16.5%-17.5%) [11]
“反内卷”系列报告一:有机硅行业深度:供需共振绘行业拐点,景气修复启周期新阶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5 10:0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有机硅行业,评级为"看好" [4][5] 核心观点 - 有机硅材料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电子电器、汽车、纺织、个人护理等领域 [4] - 内外需共振推升行业景气度,新能源领域催化增量需求 [4] - 海外产能缩减,国内产能达峰,行业盈利修复诉求强烈 [4] - 行业拐点已现,供需格局向好,向上弹性较大 [4] 行业概况 - 有机硅产业链上游为金属硅,中游为单体及中间体,下游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等深加工产品 [14] - 有机硅材料具有粘结密封性、耐高低温、耐候性等优异性能 [17] - 2024年有机硅DMC下游应用以建筑(25%)、电子电器(23%)、加工制造业(15%)为主 [19] 需求分析 - 2024年我国有机硅DMC表观消费量182万吨,同比+21%,2025H1达100万吨,同比+24% [4][6] - 建筑领域需求占比从2022年31%降至2024年25%,影响边际趋缓 [4][32] -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需求强劲,新能源汽车单车用硅胶量约20kg,传统汽车仅2.5kg [47] - 2024年国内聚硅氧烷出口量54.56万吨,同比+34%,2025H1出口27.87万吨,同比+4% [4][60] 供给分析 - 海外有机硅DMC总产能80万吨/年,存在进一步缩减预期 [4][65] - 2024年底国内有机硅DMC产能344万吨,较2020年接近翻倍 [4][70] - 行业集中度较高,CR5为62% [4][73] - 当前价格下有机硅DMC环节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87] 供需格局 - 预计有机硅DMC行业开工率将从2024年67%提升至2025年76%、2026年83% [4][98] - 供需格局逐步向好,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4][9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规模优势和产业链配套优势的一体化企业 [4][102] -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东岳硅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鲁西化工、三友化工 [4][102]
高盛 US TMT-五大焦点:思科、英伟达、苹果、软件行业、市场规模
高盛· 2025-08-15 09:24
行业投资评级 - 高盛研究部对思科(CSCO)维持中性评级,但将预估上调约5% [6][7] 核心观点 思科(CSCO) - 第四财季EPS仅超预期1%,为2022年4月以来最小幅度,股价下跌2% [3] - 亮点包括AI订单增长、WiFi 7订单三位数增长、企业校园网络升级潮(价值数百亿美元旧代设备待更新) [4][5] - 争议点:1)多重利好下营收增长空间存疑 2)安全业务收入同比+9%低于预期的15-17%目标 3)服务收入同比持平 [6] - 新目标市盈率倍数处于高位,但盈利预测调整温和 [7] 英伟达(NVDA) - 过去48小时股价波动引发讨论,过去两天落后半导体指数约400个基点 [10][11] - 自4月低点上涨约100%,期间回调幅度从未超过5-7% [13] - 投资者对AI主题信心仍处高位,但战术性讨论增加 [12] 软件行业 - 软件板块相对纳指RSI触及20(严重超卖),CRM测试18个月低点,ADBE自由现金流倍数约14倍 [14] - 价格走势疲软是最大变化,利好财报未能提振股价 [15][16] - 市场情绪分化:沮丧(CRM市盈率25倍)、看跌、困惑、部分乐观 [17] - 扭转局面需AI预期降温、高端市场企稳或AI带来边际改善 [18] 苹果(AAPL) - 10天内推动纳指上涨近10个点,创十余年最佳表现之一 [19] - 即将进入季节性波动较大的9月 [19] - 市场情绪从上半年全面负面转向近期积极(关税缓解、AI/机器人等) [20] 规模因子 - 小型股与大型股两日走势差异创近五年最显著波动之一 [21][22]
海外科技公司2025Q2业绩总结:资本开支超预期,云业务增长加速
西南证券· 2025-08-14 23:09
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四大科技公司(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整体表现强劲,资本开支和云业务增长超预期 [1][5] - 行业整体收入增速回升至15%,净利润合计919亿美元,净利率约24% [5][14] 核心观点 - 资本开支规模再创新高,25Q2合计950亿美元,yoy+67%,qoq+24%,接近千亿大关 [5][36] - 云业务收入增长加速,25Q2三大云厂商收入合计744亿美元,yoy+23%,云需求持续超出供给 [5][30] - 数字广告业务表现亮眼,25Q2合计广告收入1372亿美元,yoy+15%,AI持续优化广告体验 [5][32] 业绩概览篇 - 25Q2海外四大科技公司营收合计3881亿美元,yoy+15%,均高于市场预期 [5][11] - 净利润合计919亿美元,净利率约24%,Meta净利率最高达39% [5][14][16] - 股价表现:Meta(+11.3%)>微软(+3.9%)>谷歌(+1.0%)>亚马逊(-8.3%) [5][9] 资本开支篇 - 25Q2资本开支合计950亿美元,yoy+67%,qoq+24%,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速超60% [5][36] - 微软25Q2资本开支242亿美元,yoy+27%,融资租赁占比29% [45][46] - 谷歌25Q2资本开支224亿美元,yoy+70%,全年指引上调至850亿美元 [48][49] - 亚马逊25Q2资本开支314亿美元,yoy+91%,主要驱动为AWS和AI芯片投资 [51][52] - Meta25Q2资本开支170亿美元,yoy+101%,全年指引上调至660~720亿美元 [54][55] 云计算篇 - 25Q2三大云厂商收入合计744亿美元,yoy+23%,亚马逊AWS(309亿)>微软(299亿)>谷歌(136亿) [5][30] - 云业务经营利润率略有承压,微软智能云(41%)、亚马逊AWS(33%)、谷歌云(21%) [5][30] - 云需求持续超出供给,各厂商表示云服务供不应求 [5][30] 数字广告篇 - 25Q2广告收入合计1372亿美元,yoy+15%,环比+3.4pp [5][32] - 微软Copilot、谷歌AI Mode、Meta推荐系统等AI功能优化广告体验,推动广告主需求增长 [5][32] - 各公司广告收入:谷歌(713亿)>Meta(466亿)>亚马逊(157亿)>微软(36亿) [5][32] 运营支出篇 - 25Q2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微软(45%)、谷歌(32%)、亚马逊(11%)、Meta(43%) [5][59] - 销售费用率优化明显:微软(10%)、谷歌(7%)、亚马逊(7%)、Meta(6%) [5][62] - 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微软(12%)、谷歌(14%)、亚马逊(16%)、Meta(27%) [5][62] 公司表现 - 微软:25Q2总营收764亿美元,yoy+18%,智能云收入指引大超预期 [17][19] - 谷歌:25Q2营收964亿美元,yoy+14%,谷歌云经营利润率超预期 [20][21] - 亚马逊:25Q2营收1677亿美元,yoy+13%,AWS经营利润率不及预期 [24][25] - Meta:25Q2营收475亿美元,yoy+22%,25Q3收入指引大超预期 [29][30]
出猪节奏导致7月猪价涨幅不及预期,后市猪价不悲观
开源证券· 2025-08-14 22:46
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2] 行业核心观点 - 7月猪价涨幅不及预期主要因出猪节奏变化,5-6月温度适宜导致生猪生长速度加快,部分后续月份出栏提前至7月[6] - 2025年7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14.55元/公斤,环比+1.89%,同比-23.21%[6] - 涌益样本7月屠宰量415.83万头,环比-3.67%,同比+1.80%[6] - 8月计划出栏较7月实际出栏增加6.60%,预计8月下旬后猪价中枢将逐步上移[6] - 生猪供给缺口存在叠加政策加持,后市猪价不悲观[6] 存出栏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7日,150kg以上生猪出栏占比5.03%,周环比-0.06pct,同比-1.34pct[7] - 140kg以上大体重肥猪存栏占比1.8%,环比+0.85pct,同比+0.87pct[7] - 大猪存栏提升显示短期仍存在出货压力[7] 养殖利润与产能 - 7月自繁自养头均盈利101.66元/头,月环比+304.30%[7] - 7月能繁存栏环比+0.52%[7] - 规模场15kg仔猪价格517元/头,环比下降,同比-162元/头[7] 上市猪企表现 - 12家上市猪企7月合计出栏1527.99万头,同比+24.82%[8] - 牧原股份出栏749.70万头(同比+21.7%),温氏股份316.48万头(同比+36.2%),正邦科技69.52万头(同比+202.4%)[8] - 大北农7月商品猪出栏均重124.5公斤/头,环比-1.4公斤/头[8] - 主要10家上市猪企销售均价环比上涨1.3%-3.4%,其中京基智农均价最高达15.66元/公斤[8]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
长江证券· 2025-08-14 22:14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10] 核心观点 白酒行业 - 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存磨底期,需求端受政策冲击但结构优于上轮,预计随宏观经济修复进入弱复苏态势 [5] - 2025年6月限额以上烟酒类零售额同比-0.7%,1-6月累计增长5.5%,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8% [16] - 高端酒表现稳健:茅台Q2收入增长7%,五粮液动销优于行业,泸州老窖收入承压 [17] - 次高端及地产酒分化明显,山西汾酒Q2收入预计下滑5%,古井贡酒等地产酒进入去库存通道 [17] 黄酒行业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CR3从2016年18%升至2023年43% [6] - 龙头进入提价周期:会稽山纯正系列提价4-5%,古越龙山部分产品提价2-12% [19] - 消费场景拓展至商务礼赠市场,气泡黄酒通过抖音渠道实现破圈 [20] 大众品行业 乳制品 - 2025年1-6月产量下滑0.3%,但6月单月增长4.1%,原奶价格企稳回升预期增强 [22]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0-3岁婴幼儿每年3600元)有望改善中长期需求 [22] 调味品 - 行业库存压力缓解,但除海天味业外多数公司Q2增长承压 [24] - 成本端进入下行通道,头部厂商盈利改善可期 [24] 啤酒 - 现饮渠道承压导致2025H1产量同比-0.3%,企业转向即时零售新渠道 [25][27] - 青岛啤酒Q2销量预计微增,重庆啤酒受高端产品拖累收入下滑2% [47] 餐饮供应链 - 2025年1-6月社零餐饮收入27480亿元(+4.3%),供应链企业发力商超/新零售渠道 [28] 重点公司业绩预测 白酒板块 - 贵州茅台:Q2收入396.5亿元(+7.26%),归母净利185.55亿元(+5.25%) [31] - 山西汾酒:Q2收入预计下滑5%,库存保持健康 [33] - 洋河股份:Q2收入/利润双位数下滑,主动控货降库存 [34] 黄酒板块 - 会稽山:Q2收入增长15%,气泡黄酒抖音渠道放量 [38] 大众品板块 - 伊利股份:Q2收入增长8%,利润增长25% [39] - 锅圈:中期收入32.4亿元(+21.6%),净利润1.9亿元(+122.5%) [42] - 安琪酵母:Q2收入增长12%,糖蜜成本下行推动利润增长13% [48] - 若羽臣:Q2收入增长50%,抗衰产品618放量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