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子(00285):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长稳定,汽车与新型智能培育新动能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4.0% 25Q2营收437.3亿元同比+3.9%环比+18.6%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2.0%环比+77.0% [7] - 消费电子业务结构优化 新型智能产品AI数据中心跃升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60.50% [7]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3.0/63.3/73.8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194,202百万元同比+9.53% 2026E 222,464百万元同比+14.55% [1] - 2025E归母净利润5,300百万元同比+24.26% 2026E 6,333百万元同比+19.48% [1] - 2025E每股收益2.35元 对应PE 17.59倍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2025H1收入609.47亿元同比-3.7% 其中零部件137.52亿元同比-9.8% 组装业务471.95亿元同比-1.8%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自动化效率提升 [7]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2025H1收入72.09亿元 AI服务器出货大幅增长 液冷与电源产品获行业认证 IDC预测2025年嵌入式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46.7% 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40.9%达2364亿美元 [7]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H1收入124.50亿元同比+60.50% 占比15.45% 智能座舱/智驾/热管理产品驱动增长 智能悬架实现量产供货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4.10港元 市净率2.76倍 港股流通市值90,602.21百万港元 [5] - 2025E ROE 14.74% 毛利率7.41% 销售净利率2.73% [8] - 2025E EV/EBITDA 10.37倍 [8]
周生生(00116):获益金价上涨毛利率提升、费用优化,25H1净利润高增
信达证券· 2025-09-02 21:45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列出对周生生(0116 HK)的具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5H1实现收入110 4亿港元 同比下滑2% 零售业务收入107 6亿港元 同比下滑3% [1] - 持续经营业务归母净利润9 10亿港元 同比增长81% 归母净利润9 02亿港元 同比增长71% [1] - 25H1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21港元 每股分红同比增长40% [1]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毛利率提升及销售费用优化 毛利率33 5% 同比提升5 2个百分点 毛利额同比增加5亿港元(增幅16%) [2] - 销售费用率17 3% 同比下降0 7个百分点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减少1 3亿港元(降幅6%) [2]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同比增长4 1亿港元 利润率同比提升3 8个百分点至8 2% [2] 业绩驱动因素 - 毛利率提升受益于金价上涨及产品组合优化 定价黄金饰品占比提升(中国大陆提升5个百分点至34% 中国港澳提升9个百分点至20%) [3] - Charme 文化祝福 YuYu等系列贡献定价黄金主要增长 [3] - 费用优化通过成本控制与门店网络重整实现 中国大陆净关店74家(新开11家 关闭85家) 期末门店768家 [4] - 中国港澳各关店1家 期末门店分别为53家和7家 中国台湾新开3家 期末门店38家 [4] - 分部收益: 中国大陆72 5亿港元(同比-2%) 中国港澳33 0亿港元(同比-6%) 中国台湾2 1亿港元(同比+35%) [4] - 分部业绩: 中国大陆8 7亿港元(同比+102%) 中国港澳4 9亿港元(同比+57%) 中国台湾0 4亿港元(同比+95%) [4] 运营表现与展望 - 同店销售持续改善: 中国大陆25H1同店-5%(25Q1:-11% 25Q2:+6%) 中国港澳25H1同店-7%(25Q1:-13% 25Q2:+1%) [4] - 预计25Q3同店增长将进一步改善 因去年基数最低 下半年总体收入增速或好于上半年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16亿港元(+2%) 220亿港元(+2%) 225亿港元(+2%)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 17亿港元(+96%) 15 76亿港元(+4%) 16 40亿港元(+4%) [6] - 对应2025年9月2日收盘价PE均为6倍 [6]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3 0% 销售净利率7 03% ROE11 42% [8]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025年中报点评: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东吴证券· 2025-09-02 21: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地平线机器人-W为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 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7亿元 同比增长68% 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7]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50% 授权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 [7] - 中高阶芯片出货量达98万颗 同比增长六倍 [7] - 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市占率分别为45.8%/32.4% 均位列行业第一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3.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3亿元 同比增长62% [7] - 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36.6亿元 同比增长53.52% [1] - 2026年预期营业收入53.7亿元 同比增长46.60% [1] - 2027年预期营业收入80.5亿元 同比增长50.00% [1]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下降204.40% [1] - 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改善42.57% [1]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4.0亿元 同比增长128.68%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芯片整体出货量达到198万颗 同比翻倍 [7] - 芯片平均单价为393元/片 同比增长106% [7] - J6B芯片获得海外车企国际车型定点 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超750万颗 [7] - J6P芯片预计下半年发布 已获得十余款车型定点 [7] - 基于HSD算法布局Robotaxi业务 有望成为成长新一极 [7] - 与国内外27家OEM(42个品牌)达成合作 累计定点车型超310款 [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9.44港元 [5] - 一年最低价3.32港元 一年最高价10.38港元 [5] - 市净率10.46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01,185.19百万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0.82元 [6] - 资产负债率51.22% [6] - 总股本13,881.29百万股 [6] - 流通股本11,756.90百万股 [6]
联邦制药(03933):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上半年公司业绩较快增长,在研项目进展顺利
开源证券· 2025-09-02 20:5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16 66港元 对应2025-2027年PE为8 98/10 4/9 43倍 [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收入75 19亿元 同比增长4 61% 净利润18 94亿元 同比增长27 02% 扣非归母净利润18 94亿元 同比增长37 37% [7] - 毛利率52 19% 同比提升5 58个百分点 净利率25 18% 同比提升4 44个百分点 [7]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8 39/24 52/27 05亿元 [7] 业务板块表现 - 制剂板块收入39 79亿元 同比增长65 9% 占总收入52 9% 其中胰岛素系列收入同比增长74 5% 销量增长90 4% [8] - 中间体板块收入10 11亿元 同比下降23 1% 占总收入13 5% [8] - 原料药板块收入25 30亿元 同比下降27 0% 占总收入33 6% [8] - 动保板块收入5 65亿元 同比下降15 9% [8] - 大健康板块收入1120万元 处于业务拓展初期 [8] 研发与业务进展 - 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 聚乙烯醇滴眼液通过审批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9]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9] - 与诺和诺德达成UBT251许可协议 对外授权收入达14 34亿元 [8][9] - 动保板块取得越南、澳大利亚6项产品注册批文 启动19项海外注册 [9] - 拥有61项在研动保项目 涵盖宠物、畜类、禽类及水产领域 [9] - 内蒙古、珠海、河南等地生产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预计新增年产值超50亿元 [9] 市场与估值指标 - 总市值328 71亿港元 总股本19 73亿股 [2] - 近3个月换手率59 2% 一年股价区间17 98-8 20港元 [2] - 2025年预测ROE为17 21% 每股收益1 56元 [7][9]
药明生物(02269):上半年业绩亮眼,持续布局全球产能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2 20: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0][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6.1%至9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6.1%至23.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2%至23.9亿元 [8][14]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至42.7%,经调整净利润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45.6% [8][14] - 未完成订单总额同比增长1.2%至204亿美元,其中三年内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长16%至42亿美元 [9][15] - 管线新增86个新项目,综合项目数达864个(含67个临床三期和24个商业化项目) [10][16] - 基于DCF模型维持买入评级,但下调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0亿元(原57.2亿元),2026年下调至55.0亿元(原63.4亿元) [10][17] 业绩表现 - IND前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2%至41.5亿元 [9][15] - 早期阶段(一期和二期)收入同比下降29.7%,因部分大型项目进入后期阶段及订单时间安排影响 [9][15] - 临床三期和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增长24.9% [9][15] - 美国收入同比增长20.1%,占总收入60.5%;欧洲收入同比增长5.7%,中国收入同比下降8.5% [9][15] 业务进展 - 新签项目中过半来自美国,中国因融资环境趋稳贡献提升 [10][16] - 通过"赢得分子"战略从外部转入9个项目(含2个临床三期项目),多数为复杂分子(双抗、多抗和ADC) [10][16] - 新产能爬坡及运营效率提升推动毛利率改善 [8][1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4.49%),2026年246亿元(同比增长15.23%),2027年286亿元(同比增长15.95%) [1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2.35%),2026年55.0亿元(同比增长12.41%),2027年63.4亿元(同比增长15.11%) [12]
四环医药(00460):中报扭亏转盈,基本面反转向上
华福证券· 2025-09-02 20: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四环医药2025H1业绩扭亏为盈 净利润达0.66亿元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3] - 医美业务强势增长 收入同比提升81.3%至5.9亿元 分部利润同比增长215.3%至3.1亿元 [4] - 创新药业务收入同比提升96.6%至0.58亿元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产品销量实现200%同比增长 [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4.3/37.1/50.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8/10.2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1.5亿元 同比增长20.7% 毛利率66.1% 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9%至1.5亿元 减少0.43亿元 [3]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加理财存款达38.9亿元 现金流充沛 [3] - 宣告每股派息0.99分 [3] 医美业务 - 实施医美3.0战略升级 乐提葆新增44家重点合作集团 覆盖超1000家核心高端医美机构 [4] - Sylfirm X建立覆盖超200家高端机构和1000位认证医生的双规体系 [4] - 再生品类已获批少女针与童颜针 组建50人直营团队和20人以上医学团队 [4] 仿制药业务 - 2025H1收入5.0亿元 同比下滑15.8% 但经营利润1.7亿元 同比上升1.2% [5] - 业务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积极推进管线优化迭代 [5] - 上半年多款高端仿制药获批上市 [5] 创新药业务 - 轩竹生物储备10+款在研创新药 已获批安奈拉唑钠肠溶片和吡洛西利片2款创新药 [6] - 吡洛西利片已完成全国首发和首批处方落地 [6] - 惠升生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新增覆盖医院1800家 [6] - 预计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全年覆盖超500家目标医院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8%/53%/37% [7] - 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1.5%/287.0%/49.8% [8] - 对应2026年PE为18倍 [7]
汇量科技(01860):收入大增且净利率大升,AI赋能飞轮效应继续释放
开源证券· 2025-09-02 20: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Mintegral收入加速扩张及AI赋能飞轮增长[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4亿美元(同比+47%) 归母净利润0.32亿美元(同比+340%)[4] - 毛利率21.44%(同比+0.88pct) 净利率3.44%(同比+2.29pct)[4] - Q2单季营收4.98亿美元(同比+48%) 净利润0.11亿美元(同比+555%)[4] -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降至3.73%和13.03%(同比-0.74pct/-1.39pct)[4] 业务板块表现 - Mintegral广告平台营收8.97亿美元(同比+49% 环比+7%)[5] - 游戏品类营收6.62亿美元(同比+52% 环比+10%) 非游品类2.36亿美元(同比+41%)[5] - 集成Mintegral Ads SDK开发者数量从2022年2万增至2025H1超11万[5] - 平台服务超1万家广告主和10万余款应用 日均广告请求超3000亿次[5] AI技术布局 - 采用LLM/AIGC重构广告服务 集成Stable Diffusion等图像生成模型[6] - 自动化创意平台Playturbo支持AI配音/翻译/极速生图功能[6] - 推出新一代Autopilot系统MaxAgent 突破RAG知识运用局限[6] - 4月上线Hybrid ROAS竞价策略 7月推出IAP ROAS优化策略[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3.8/29.3/35.7亿美元(前值14.6/16.2亿美元)[4] - 预计归母净利润1.24/1.70/2.25亿美元(前值0.72/0.88亿美元)[4] - 对应PE倍数26.3/19.1/14.5倍[4]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至24.2% 净利率升至6.3%[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6.1港元 总市值253.44亿港元[1] - 总股本15.74亿股 近3个月换手率172.95%[1] - 一年股价区间1.13-16.64港元[1]
卫龙美味(09985):辣味零食龙头品牌,品类扩张高速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9-02 20:0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0.9倍、17.0倍、14.0倍 [1][4] 核心观点 - 卫龙美味作为辣味休闲食品赛道龙头企业 通过经典辣条品类升级和魔芋品类扩张实现高速增长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7.2亿元、93.3亿元、110.6亿元 同比增长23.2%、20.8%、18.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7.0亿元、20.6亿元 同比增长29.2%、23.1%、21.1% [4] - 公司采取全渠道覆盖策略 传统线下渠道通过辅销助销双轮驱动精细化运营 新兴渠道与量贩零食店及会员仓储店深度合作 线上渠道2024年收入达7.0亿元同比增长38.0% 其中抖音渠道表现亮眼 [6] - 蔬菜制品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收入从2019年6.6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33.7亿元 收入占比从2018年11%跃升至2024年54%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61% [5][20]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18-2024年营业收入从27.52亿元增长至62.66亿元 2024年同比增长28.6% 归母净利润突破10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34.83亿元同比增长18.5% [17][19] - 毛利率从2018年34.7%稳步提升至2024年48.1% 主要受益于高毛利蔬菜制品占比提升 蔬菜制品毛利额从2018年1.09亿元扩张至2024年16.6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8% [21][22] -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 实际控制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通过和和全球资本持股78.33% 管理团队拥有丰富行业经验 核心管理层通过股权激励深度绑定 [25][30] 行业分析 - 中国休闲零食行业2020年规模7749亿元 预计2029年达11410亿元 辣味零食2026年预计达2737亿元 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9.6%高于行业整体 [32] - 辣条零食2024年市场规模615.1亿元 预计2029年达733.8亿元 卫龙2023年以28%市场份额位居榜首 魔芋零食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83亿元 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近20% [43][45] -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3年食品饮料行业线上渠道份额达14.5% 直播电商规模2023-2028年CAGR预计21.4% 零食量贩业态2019-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04.0% [52][57] 产品战略 - 调味面制品作为基本盘产品持续推进创新 2024年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4.6% 通过推出吮指烤肉味、麻辣小龙虾味等新口味以及减盐减油健康化升级维持稳健增长 [69][72] - 魔芋爽产品2014年推出后经过多年深耕成为核心增长点 2024年蔬菜制品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59.1% 毛利率49.5%略高于整体水平 卫龙在魔芋爽品类心智渗透率达78% [75][76][51] - 产品矩阵持续丰富 包括大小辣棒、亲嘴烧、麻辣麻辣等调味面制品以及魔芋爽、风吃海带等蔬菜制品 同时布局豆制品及其他产品 [65][68] 渠道策略 - 线下经销商数量1879家 销售管理系统覆盖门店数量达43.3万个 单点SKU达16.0-22.8个 通过辅销助销模式提升终端覆盖率 辅销模式覆盖4.1万个门店 助销模式覆盖28.8万个门店 [79][83] - 积极拥抱新兴渠道 与零食量贩渠道合作覆盖超2万家门店 为山姆会员店定制高纤牛肝菌魔芋产品 海外市场初步布局 2024年海外收入7921.6万元占比1.26% [87][94] - 线上渠道全面覆盖传统电商和内容电商平台 2024年线上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38.0% 抖音渠道实现高速增长 [92][93] 产能与研发 - 拥有5个生产基地 蔬菜制品产能从2021年8.0万吨跃升至2024年末13.0万吨 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96.3% 调味面制品产能优化至20.2万吨 产能利用率65.4% [102] - 设立河南、上海双研发中心 研发人员硕博占比超60% 通过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和智能生产保障品质 原料直采黄金小麦区面粉、云南魔芋等优质资源 [106][108] - 员工总数6720名 2024年员工福利投入约11.2亿元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管理层利益 [1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调味面制品2025-2027年收入增速-2.0%、2.4%、1.9% 蔬菜制品增速45.4%、30.5%、25.5% 整体毛利率47.1%、47.9%、48.7% [112][113] - 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劲仔食品和甘源食品2025年平均PE为23.3倍 卫龙为20.9倍 [117][118]
复星国际(00656):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资产提质增效,全球化运营持续深化
开源证券· 2025-09-02 19:57
投资评级 - 复星国际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873亿元,同比下降10.8%,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降8.2% [5] - 产业运营利润达31.5亿元,同比下降9.3%,主要受快乐板块豫园股份收入利润下滑影响 [5] - 集团层面资产退出和子公司分红实现回流超80亿元,平均债务成本降至5.3%,同比下降50个基点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16.3亿元、19亿元,同比扭亏、增长32.4%、增长17%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32.1倍、24.3倍、20.7倍 [5] 业务板块表现 - 2025H1健康板块营收225.7亿元(yoy-3.0%),归母净利润7.6亿元(yoy+48.3%) [6] - 快乐板块营收337.2亿元(yoy-21.9%),归母净利润-4.3亿元(yoy-364.5%) [6] - 富足板块营收278.3亿元(yoy+3.3%),归母净利润2.4亿元(yoy+807.1%) [6] - 智造板块营收40.2亿元(yoy-24.6%),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205.5%) [6] - 四大核心子公司复星医药、豫园股份、复星旅文、复星葡萄牙保险合计营收占比73% [6] 地区收入结构 - 2025H1境内收入406亿元(yoy-21.9%),占比47% [6] - 海外收入467亿元(yoy+1.7%),占比53%,海外增速好于国内 [6] 科技创新与运营 - 2025H1科创投入36亿元,复星医药创新药收入增长14% [7] - 数字化和AI赋能文旅体验,豫园商城核心区域(一期)GMV达26亿元,同比上升55% [7] - AI大模型赋能保险理赔,生态协同效应稳步释放 [7] 融资与信用状况 - 融资渠道畅通,拓宽境内外银行融资,扩容2028年到期的美元债至5亿美元 [5] - 完成2025年10月到期境外美元债的要约和提前赎回 [5] - 2025年5月标普维持复星集团BB-稳定评级 [5] 生态协同与资产管理 - 复星健康"港澳药械通"新增落地15项药械,"康养+保险"模式持续深化 [7] - 复星联合健康险与复星保德信人寿康养社区保单对应保费分别达16.3亿元和39亿元 [7] - 集团旗下基金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覆盖PE、不动产等多类别资产 [7]
绿竹生物-B(02480):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研究读出
国信证券· 2025-09-02 19:5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11] 核心观点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研究显示更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1][9] - 2025上半年亏损收窄至0.7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0亿元) [1][8]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37.5%至0.80亿元,行政开支同比减少42.6%至0.45亿元 [1][8] - LZ901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6H1实现商业化 [9] 财务表现 - 2025E营收预计22.4百万元(+4.9%),2026E营收439.3百万元(+1857.4%),2027E营收970.9百万元(+121.0%) [4]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1.46亿元,2026E为-1.27亿元,2027E扭亏为1.16亿元 [3][4] - 2025H1经调整亏损0.78亿元(同比收窄29.1%) [1][8] 研发管线进展 - LZ901(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国内Ph3临床完成2.6万名受试者入组,2025H1完成与Shingrix头对头试验 [9] - K3(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计划2026H2启动Ph3临床试验 [2][9] - K193(CD19xCD3双特异性抗体):2019年启动Ph1临床,预计2026年完成 [2][9] - 6个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包括重组水痘疫苗、RSV疫苗、HSV疫苗及双特异性抗体 [2][10] 商业化预期 - LZ901预计2026H1商业化 [9] - 2026E风险调整后营收预计4.39亿元,2027E达9.71亿元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