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仪股份(301270):首次覆盖报告:长期聚焦字库行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国元证券· 2025-05-28 14: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给予“增持” [4][7][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字库产品为业务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生产力,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成长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探索全新商业模式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与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上千款字库产品,完成众多品牌字体定制 [11] - 公司跳出传统模式,开创用字体验模式,2015年应用Fulltype小字体技术,2017年开发“字由”,获多项国内外知名奖项,登“2023中关村上市公司科创100榜单” [12] 字体应用范围广泛,字库行业前景可期 - 字体是信息沟通等的必要载体,在数字化社会应用广泛,人工智能发展对字库技术提出新挑战 [16] - 2021年中国字库行业市场规模达6.38亿元,预计2026年超15亿元,汉仪字库和方正字库为行业第一梯队,2021年市场占有率达75% [17][20] 营业收入保持稳定,积极布局前沿技术 - 2024年公司营收19071.74万元,同比降12.17%,归母净利润880.84万元,同比降78.74%,总体业务规模稳定,互联网平台授权业务收入增14.64% [23]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字库软件授权等多项业务,2024年字库软件授权业务占比68.97%,互联网平台授权业务占比23.88% [26][27] - 2024年字库软件授权业务营收1.32亿元,同比降18.09%,毛利率84.75%;互联网平台授权业务营收0.46亿元,同比增14.64%,毛利率79.08% [33][34] - 2022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有一定变化,2024年研发投入0.42亿元,占比22.26%,公司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客户合作积累 [38][39] - 公司布局前沿技术,积累多项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开发AI造字技术和字库设计开发工具,探索AI技术在设计领域应用 [40] - 近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减少,受下游客户、研发投入、股份支付费用等因素影响 [44] 战略投资方正控股,协同发展空间广阔 - 2024年12月12日公司购买方正控股1.34亿股股份,占比11.1982%,方正控股在多领域有较强综合实力 [46] - 战略投资使公司接触产业资源,寻求协同合作,双方业务布局超30年,合作有望加速行业发展,提升盈利能力 [47] 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核心团队经验丰富 - 泰州汉仪天下投资中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谢立群,其有丰富从业经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4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核心假设按字库软件授权等四个维度预测公司未来收入和毛利率,各业务未来三年有望稳健或平稳增长,毛利率有望维持在一定区间 [51][52] - 选择金山办公等三家公司为可比公司,采用PS估值法,公司估值水平高于可比公司平均,业务增长后估值有望下降 [54][55]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38、2.85、3.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50、0.63、0.72亿元,EPS为0.50、0.63、0.72元/股,对应PE为75.99、60.00、52.78倍,对应PS为15.95、13.34、11.67倍,首次评级给予“增持” [4][57]
骏鼎达(301538):功能性保护套管领军者,“单丝自供+研发创新”打造护城河
山西证券· 2025-05-28 14:11
新材料 骏鼎达(301538.SZ) 买入-B(首次) 公司上市以来股价表现 投资要点: | 市场数据:2025 年 | 5 月 27 | 日 | | | --- | --- | --- | --- | | 收盘价(元): | | | 51.85 | | 总股本(亿股): | | | 0.78 | | 流通股本(亿股): | | | 0.31 | | 流通市值(亿元): | | | 16.19 | | 基础数据:2025 年 3 月 | 31 日 | | | --- | --- | --- | | 每股净资产(元): | | 23.50 | | 每股资本公积(元): | | 9.21 | |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 | 12.81 | | 资料来源:最闻 | | | 冀泳洁 博士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3120002 邮箱:jiyongjie@sxzq.com 冯瑞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70001 邮箱:fengrui@sxzq.com 研究助理: 申向阳 功能性保护套管领军者,"单丝自供+研发创新"打造护城河 2025 年 5 月 28 日 公司研究/深度分析 邮箱:shenxiang ...
鼎龙股份:CMP抛光垫国产供应龙头地位持续巩固,半导体创新材料业务多面布局-20250528
中邮证券· 2025-05-28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业务驱动业绩增长,创新材料业务多点突破,多元化业务布局将推高公司未来业绩上限空间 [3]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40.53/49.01/59.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9.59/12.9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37倍、27倍、20倍 [10] 各业务板块总结 半导体板块业务 - 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77.40%,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持续提升 [3] CMP抛光垫业务 - 2024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71.51%;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63.14%,环比增长13.83%,国产供应龙头地位稳固 [4] CMP抛光液、清洗液业务 - 2024年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78.89%;抛光液核心原材料研磨粒子自主供应链优势凸显,多系列产品布局持续完善;清洗液多款产品有销售或在验证中 [5]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 - 2024年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131.12%;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85.61%,环比增长8.48%;新品布局进展顺利 [7] 高端晶圆光刻胶业务 - 2024年浸没式ArF及KrF晶圆光刻胶产品首获国内主流晶圆厂客户订单;产能建设、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均有进展 [8] 半导体封装PI、临时键合胶业务 - 2024年首次获得采购订单,合计销售收入544万元;产线等建设完成,具备量产供货能力,供应链自主化持续进行 [9] 打印复印通用耗材业务 -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不含打印耗材芯片),较上年同期持平 [3] 公司财务指标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338 | 4053 | 4901 | 5900 | | 增长率(%) | 25.14 | 21.44 | 20.91 | 20.39 | | EBITDA(百万元) | 984.74 | 1357.35 | 1754.15 | 2203.42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520.70 | 700.86 | 959.22 | 1289.52 | | 增长率(%) | 134.54 | 34.60 | 36.86 | 34.43 | | EPS(元/股) | 0.55 | 0.75 | 1.02 | 1.37 | | 市盈率(P/E) | 50.29 | 37.37 | 27.30 | 20.31 | | 市净率(P/B) | 5.82 | 5.16 | 4.46 | 3.78 | | EV/EBITDA | 25.14 | 19.35 | 14.39 | 10.90 | [1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3338 | 4053 | 4901 | 5900 | | 营业成本 | 1773 | 2047 | 2385 | 2822 | | 税金及附加 | 26 | 30 | 37 | 44 | | 销售费用 | 128 | 154 | 172 | 195 | | 管理费用 | 274 | 324 | 363 | 413 | | 研发费用 | 462 | 527 | 600 | 673 | | 财务费用 | 12 | 38 | 26 | 7 | | 资产减值损失 | -36 | -35 | -40 | -45 | | 营业利润 | 717 | 964 | 1343 | 1783 | | 营业外收入 | 1 | 2 | 2 | 2 | | 营业外支出 | 2 | 3 | 3 | 3 | | 利润总额 | 715 | 963 | 1342 | 1782 | | 所得税 | 76 | 103 | 144 | 191 | | 净利润 | 639 | 860 | 1198 | 1591 | | 归母净利润 | 521 | 701 | 959 | 1290 | | 每股收益(元) | 0.55 | 0.75 | 1.02 | 1.37 | | 资产负债率 | 34.1% | 39.8% | 36.9% | 33.6% | | 流动比率 | 2.02 | 2.98 | 3.44 | 4.04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3.43 | 3.45 | 3.47 | 3.51 | | 存货周转率 | 3.34 | 3.54 | 3.78 | 3.96 | | 总资产周转率 | 0.47 | 0.49 | 0.49 | 0.52 | [16]
海油发展(600968):深耕海洋能源服务,前瞻布局深海科技
中银国际· 2025-05-28 1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海油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油发展是中国海洋能源综合服务商,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加大绿色低碳数字化业务转型,前瞻布局深海科技,推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未来随着海洋油气产量提升和绿色低碳业务发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看好“油气 + 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及深海科技前景 [4] -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提速及低碳数字化业务规模化落地,公司低碳转型与核心油气业务协同效应凸显,预测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39/48.35/54.69 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 分别为 9.3/8.2/7.2 倍,市净率分别为 1.3/1.2/1.1 倍 [6] 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 深耕海洋能源服务行业,业务规模持续提升 - 公司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2019 年上市,主营业务涵盖能源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节能环保与数字化三大板块,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行“油气 + 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19][21] - 2016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93.76 亿元增长至 525.17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3.27%,归母净利润从 6.22 亿元增长至 36.56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24.78%。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100.74 亿元,同比增长 9.42%,归母净利润 5.94 亿元,同比增长 18.48% [25] - 2024 年国内市场收入 518.74 亿元,占比 98.78%,在国内海洋油气生产环节承担重要服务职能;国外市场收入 6.43 亿元,占比 1.22%,明确将“海外市场开发”列为未来重点战略方向 [31][32] - 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2017 - 2024 年四费率下降,2024 年为 5.66%,ROE(年化)从 6.45%提升至 14.12%。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5.55 亿元,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21.33%,研发投入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14.7% [33][35] - 2024 年分红总额 13.72 亿元、同比增长 22.70%,2019 - 2024 年分红金额 CAGR 达 29.54%;2024 年股利支付率 37.53%,股息率 3.16% [40] 第二章 海洋油气开采朝气蓬勃,能源服务行业发展可期 - 2024 年我国原油自给保障率 27.8%、较 2023 年提升 1.1pct,天然气自给率 58.4%、较 2023 年下降 2.0pct。中国海洋石油产量持续增长,2024 年海洋原油产量超 6550 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达 262 亿立方米。预计 2025 年海洋石油产量 6800 万吨,海洋天然气有望突破 290 亿立方米 [44] - 中国海油 2024 年净产量 726.8 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 7.2%,2025/2026/2027 年净产量目标为 760 - 780/780 - 800/810 - 830 百万桶油当量。2024 年资本支出 1302.15 亿元,同比增长 2.35%,2025 年预计资本支出 1250 - 1350 亿元 [52][53] - 2024 年全球海洋勘探发现 78 个,新增探明储量 55.3 亿桶油当量,海洋油气是全球油气新增探明储量主力,占比约 80%。2025 年预计海洋油气新增储量占比超 50% [57] - 2024 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约 20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占油气总投资 34.5%。2024 年海洋油气新建投产项目 78 个,同比增长 13%,开发投资预计 878.8 亿美元,同比上涨 26.9%。2025 年预计新建投产项目增至 86 个,开发投资超 900 亿美元,勘探开发投资约 22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65][66] - 2024 年全球海洋石油产量 28.62 百万桶/天,预计 2025 年为 29.7 百万桶/天,同比增长 3.6%;2024 年全球海洋天然气产量 1.19 万亿立方米,预计 2025 年达 1.22 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7% [68][69] - 海洋油气技术进步,水平钻井等技术降低勘探开发成本,2024 年全球海洋油气发现成本为 3.27 美元/桶油当量,比 2023 年同期降低 12.3%,获批项目单位开发成本同比下降 30.8% [81] - 数字化转型和低碳技术应用加速,国际油气公司和油服公司传统业务领域数字化渗透率 2023 年达 60%,水下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电气化发展为深水油气开发提供新动能 [83] 全方位海洋能源服务商,助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 能源技术服务为油气公司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截至 2024 年 12 月,公司拥有 7 艘在役 FPSO,规模位列亚洲第二、全球第四。2018 - 2024 年持续加码 LNG 一体化业务。2024 年营收 217.33 亿元、同比增长 15.12%,2019 - 2024 年复合增长率达 14.34%,毛利率 17.64%,较 2023 年上涨 2.17pct [88][95][96] - 能源物流服务为海洋石油行业生产和中下游提供支持服务,2019 - 2024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5.63%,2024 年营收 232.10 亿元、同比上升 0.60%,毛利率 9.31%、较 2023 年上涨 0.47pct [97][99]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产业重点发展多项技术服务,加速培育海上风电运维一体化服务能力。2024 年渤海油田投用 39 座海上无固定人员值守平台,10 月中国海油发布人工智能模型“海能” [102][103]
新洁能:2025年中国TechNetNCE Power(605111.SS)功率半导体需求复苏,竞争仍是主要阻力-20250528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斯达半导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80.89元人民币 [2][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洁能多数终端市场需求增加,功率半导体需求呈复苏态势,但国内外同行竞争激烈且关税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拓展高端应用领域 [1] - 新洁能对需求复苏的积极态度与对斯达半导的预期一致,斯达半导2025年营收有望在2024年低谷后稳健复苏,但短期内运营面临定价压力、竞争以及研发和折旧高支出等挑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新洁能是功率半导体供应商,提供IGBT、沟槽功率MOSFET等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3] 关键要点 - 功率半导体需求复苏,自去年起呈恢复趋势,库存改善,代工厂利用率回升,新洁能管理层对2025年销售增长持乐观态度,尤其看好SGT - MOSFET、IGBT和沟槽MOSFET产品,但面临竞争和关税风险 [4][6] - 为应对竞争,新洁能拓展高端市场并渗透更多客户,未来几年重点关注汽车领域,加速产品在800V / 48V电动汽车平台的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看好无人机、eVTOL和机器人应用的增长潜力,在人工智能计算/通信领域围绕AI服务器用例开发更多产品 [7]
深南电路(002916.SZ)2025年TechNet China;强劲的人工智能印刷电路板前景;ABF从低基数增长;买入
高盛· 2025-05-28 13:10
27 May 2025 | 8:50AM CST Shennan Circuits (002916.SZ): TechNet China 2025; Robust AI PCB outlook; ABF ramping off low base; Buy We hosted Shennan Circuits at GS TechNet China 2025. Key discussions focused on 1) raw material cost dynamics on the back of commodity price changes (e.g. gold, copper); 2) ABF business status; and 3) AI PCB outlook. In sum, Shennan noted the raw material cost uptrend and intends to work with customers to absorb the cost pressure. Overall PCB 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is 90%+ and A ...
源杰科技:YJ半导体(688498.SS)2025年TechNet中国大会连续波激光业务增长仍是2025年主要驱动力;卖出-20250528
高盛· 2025-05-28 1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YJ Semitech的评级为卖出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YJ Semitech在开发连续波(CW)激光器和100G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产品方面领先于本地同行,有望受益于400G/800G光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以及CW激光器/EML的整体供应紧张,但估值要求较高,交易价格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W激光业务 - 管理层对未来几个季度CW激光出货量增长持积极态度,受益于关键客户对硅光子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且公司也认同CW激光和EML激光供应紧张的情况 [2] - 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通过增加设备和提高良率来扩大产能,目标是到2026年达到每年数千万台的产量,这不仅能抓住硅光子收发器的近期机会,也为未来CPO趋势做好准备 [2] 竞争壁垒 - 关键竞争壁垒不仅在于产品性能,客户会从整体角度评估供应商,包括产品质量/性能、产品可靠性、交付能力和一致性以及产能规模,一旦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业绩记录,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3] 利润率和定价 - CW激光价格略低于全球同行,2024年数据通信部门的毛利率为71%,主要由定制产品(非CW激光)推动,现阶段CW激光的毛利率低于该部门的综合毛利率 [4] 100G EML业务 - 100G EML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但尚未进入大规模生产,原因是关键客户希望公司优先将当前产能用于CW激光生产,以确保CW激光的顺利交付,随着公司增加产能,EML生产可能有更多空间,有助于其EML业务的发展 [6] 财务数据 - 报告展示了YJ Semitech从2019年到2027年的预计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毛利、营业费用、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利润率等指标,以及季度环比和同比变化情况 [7] 投资论点和价格目标 - 基于30倍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给出12个月目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当前股价为人民币128.04元,有21.9%的下行空间 [9][10] 潜在上行风险 - 100G EML/CW激光芯片更快量产;公司主要业务电信需求更强劲复苏;更快渗透到海外终端客户 [9]
华光环能:工程业务承压拖累业绩,氢能订单实现突破-20250528
华安证券· 2025-05-28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9.00/10.08亿元,对应PE11/10/9x,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91.13亿元,YoY - 13.31%;归母净利润7.04亿元,YoY - 4.98%;扣非归母净利3.88亿元,YoY - 24.00%;毛利率为19.18%,同比上升0.86Pct [7] - 24Q4实现营收18.81亿元,同比 - 33.03%;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 - 1.34%;扣非归母净利1.59亿元,同比 + 510.88%;毛利率为30.97%,同比上升11.49Pct [7] - 25Q1实现营收19.65亿元,YoY - 32.25%;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 - 30.77%;扣非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 - 35.23%;毛利率为20.34%,同比上升4.26Pct [7] 业绩承压原因 - 收入端:25Q1营收同比下滑32.25%,主要系电站工程及市政工程业务收缩,营收下降,锅炉产品因出货季节性波动导致当期收入减少 [7] - 利润端: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23%,主要系参股企业约克空调分红减少3000万,高佳太阳能亏损等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600万,以及工程业务收入下降导致利润减少 [7] 氢能业务情况 - 2024年,1500Nm³/h碱性电解槽产品正式下线,产氢压力达行业最高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7] - 2024年,建设完成首期500MW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签订上海联风2×100Nm³/h订单并中标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实现氢能实际落地应用突破 [7] - 持续入围中能建2025制氢项目短名单,行业认可度高 [7] - 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氢能鼓励政策,当前电解槽已公开招标量1.77GW,178万m³/h、约1400余套电解槽将陆续迎来招标,公司技术领先,有望伴随渗透率提升持续受益 [7] 重要财务指标预测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91.13|97.46|107.61|119.30| |收入同比(%)|-13.3|6.9|10.4|1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7.04|8.19|9.00|10.08| |净利润同比(%)|-5.0|16.2|9.9|12.0| |毛利率(%)|19.2|19.1|19.1|19.1| |ROE(%)|8.0|8.4|8.5|8.7| |每股收益(元)|0.75|0.86|0.94|1.05| |P/E|12.08|10.66|9.70|8.66| |P/B|0.98|0.90|0.82|0.75| |EV/EBITDA|9.40|6.87|5.95|4.87| [8]
华光环能(600475):工程业务承压拖累业绩,氢能订单实现突破
华安证券· 2025-05-28 11: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9.00/10.08亿元,对应PE11/10/9x,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91.13亿元,YoY - 13.31%;归母净利润7.04亿元,YoY - 4.98%;扣非归母净利3.88亿元,YoY - 24.00%;毛利率为19.18%,同比上升0.86Pct [7] - 24Q4实现营收18.81亿元,同比 - 33.03%;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 - 1.34%;扣非归母净利1.59亿元,同比 + 510.88%;毛利率为30.97%,同比上升11.49Pct [7] - 25Q1实现营收19.65亿元,YoY - 32.25%;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 - 30.77%;扣非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 - 35.23%;毛利率为20.34%,同比上升4.26Pct [7] 业绩承压原因 - 收入端:25Q1营收同比下滑32.25%,主要系电站工程及市政工程业务收缩,营收下降,另外锅炉产品因出货季节性波动导致当期收入减少 [7] - 利润端: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23%,主要系参股企业约克空调分红减少3000万,高佳太阳能亏损等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600万,以及工程业务收入下降导致利润减少 [7] 氢能业务情况 - 2024年,1500Nm³/h碱性电解槽产品正式下线,在产氢压力方面达到行业最高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7] - 2024年,建设完成首期500MW规模的制氢设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同时签订了上海联风2×100Nm³/h订单并中标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中部分制氢设备及系统,在氢能实际落地应用方面实现突破 [7] - 持续入围中能建2025制氢项目短名单,行业认可度高 [7] - 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氢能鼓励政策,当前电解槽已公开招标量1.77GW,178万m³/h、约1400余套电解槽将陆续迎来招标,公司技术领先,有望伴随渗透率提升持续受益 [7] 重要财务指标预测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亿元)|91.13|97.46|107.61|119.30| |收入同比(%)|-13.3|6.9|10.4|1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7.04|8.19|9.00|10.08| |净利润同比(%)|-5.0|16.2|9.9|12.0| |毛利率(%)|19.2|19.1|19.1|19.1| |ROE(%)|8.0|8.4|8.5|8.7| |每股收益(元)|0.75|0.86|0.94|1.05| |P/E|12.08|10.66|9.70|8.66| |P/B|0.98|0.90|0.82|0.75| |EV/EBITDA|9.40|6.87|5.95|4.87|[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2024A - 2027E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9]
中国TechNet2025:龙旗科技(603341.SS):人工智能终端和智能座舱带来潜在上行空间
高盛· 2025-05-28 11: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勤技术评级为买入,目标价66.75元;上海龙旗科技未给出具体评级,价格为38.23元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龙旗科技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增长持积极态度,受益于PC市场份额扩大、AI眼镜和智能座舱新机遇 [1] - 看好华勤技术,因其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中国AI基础设施云资本支出和推理AI时代,消费电子业务在ODM市场份额增加,新业务支持长期增长 [2] 公司概况 - 龙旗科技2002年在中国成立,是消费电子ODM全球市场领导者之一,产品线涵盖智能手机、PC、平板、智能穿戴、汽车电子等,客户基础广泛 [3] 智能手机ODM业务展望 - 2024年智能手机ODM业务全球市场份额33%,但因屏幕、摄像头模块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率受拖累 [4] - 预计2025年利润率恢复,因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水平;智能手机市场饱和,但AI应用未来或支持市场增长,ODM渗透率提升将支撑公司业务 [4] 新业务发展 - 对2025年AI眼镜业务持积极态度,主要客户产品市场需求受新基础模型支撑 [7] - 认为AI PC渗透率将持续提高,推动产品替换周期 [7] - 汽车电子方面,智能座舱产品2024年处于测试阶段,2025年成功进入多家本地汽车OEM,支持公司未来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