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点评:就业超预期韧性,美联储更为从容
长江证券· 2025-07-04 17:12
就业数据情况 - 2025年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预期10.6万人,前值上修至14.4万人;季调失业率4.1%,预期4.3%,前值4.2%[5] - 6月非农私人部门时薪环比增速降至0.2%,同比增速降至3.7%,均低于预期[6] 就业市场分析 - 非农就业超预期主因政府部门就业增长,私人部门就业整体低于预期;商品生产部门新增就业小幅回升,服务提供部门大幅回落,政府部门新增就业增加6.6万人,但联邦政府部门减少0.7万个岗位[6] - 失业率低于预期,但U1上升、U4 - U5持平、U2 - U3和U6下降,长期失业问题加剧;再进入者大幅下降,劳动参与率延续回落[6] - 各行业时薪环比增速多数下降,商品生产行业薪资环比增速回落至0.1%,服务业薪资环比增速降至0.2%,核心服务通胀压力降温[6] 美联储决策及市场反应 - 数据公布后,市场降息预期回落,7月不降息概率由前一天的76.2%升至95.3%,年内累计降息幅度由75BP降至50BP;10Y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指数短线上升后回落,美股走强[6] 未来展望 - 短期内,美国就业韧性让美联储7月维持“按兵不动”概率较高[2][6] - 中期,“对等关税”暂停期满,实质关税落地规模及对经济的影响是决定后续货币政策的关键[2][6] 风险提示 - 美国通胀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未来关税落地规模不确定,通胀反弹将增加美国陷入滞胀的概率,阻碍美联储降息[6][29]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04
华宝证券· 2025-07-04 16:32
股票要约收购 - 济川药业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7月17日[1] - *ST亚振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7月9日[1] 股票退市相关 - 中程退、退市锦港、退市锦B距最后交易日剩余10个交易日[1] - 恒立退距最后交易日剩余7个交易日[1] - 退市九有距最后交易日剩余6个交易日[1] - 工智退距最后交易日剩余4个交易日[1] - 退市海越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4日[1] 基金与债券相关 - 银行ETF份额拆分日为2025年7月4日[5] - 东方红睿轩定开转型选择期为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7月17日[5] - 安克转债、电化转债上市日为2025年7月4日[5] 债券转股价格调整 - 旺能转债、濮耐转债等多只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在2025年7月4 - 11日不等[5] 债券赎回与回售 - 22淮建投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29日[5] - 荣23转债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7月8日[7]
怎么看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
广发证券· 2025-07-04 16:20
就业数据整体情况 - 6月新增非农14.7万人,高于预期10.6万人,过去3个月平均增幅15万人;失业率回落至4.1%,低于预期4.3%和前值4.2%;前两月数据共上修1.6万人[3] 就业结构情况 - 私人部门新增就业7.4万人,低于预期10万人;州和地方政府部门、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占总新增的96%;制造业、批发贸易、联邦政府就业为拖累项[3] - 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新增就业放缓,反映服务消费保持韧性中放缓;DOGE裁员致联邦政府就业新增人数减少趋势或延续[4] 失业率情况 - 6月失业率(U3)从前值4.24%回落至4.12%,永久失业率从1.12%回落至1.11%;初请失业金人数本周回落4千人至23.3万人,续请失业金人数保持在196.4万人[4] 就业扩散与劳动参与率情况 - 就业扩散指数从51.8回落至49.6,为2024年8月以来第二次回到50以下;私人部门新增就业较前3月平均显著回落;服务业就业普遍放缓[6] - 今年以来就业人口比例从年初60.1%回落至59.7%;6月劳动参与率62.3%,低于预期和前值[7] 薪资增速情况 - 6月时薪同比增3.7%,预期增3.8%,环比增0.2%,预期增0.3%;工资总额指数6月同比4.5%,低于前值4.9%但高于24年月均同比4.8%[7] 美联储降息预期情况 - 倾向认为美联储7月大概率不降息,下一次降息可能在9月;Fed Watch数据显示7月不降息,9月降息概率为63.8%,前值71.9%;彭博期货市场隐含全年降息次数为2.0次,前值2.6次[8] 市场表现情况 - 7月3日,非农数据超预期缓解市场担忧,特朗普“美丽大法案”众议院投票通过提升风险偏好,美股三大股指均涨,美债收益率回升,美元走强[8] 风险提示情况 - 美国经济或因美联储快速收紧流动性陷入深度衰退,导致超预期降息或提前结束缩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全球通胀再度升温;欧美银行储蓄转移加速导致信贷收缩幅度超预期[10]
美国2025年6月非农数据:私人部门疲软显露,政府部门撑起半边天
东海证券· 2025-07-04 16:16
就业数据 - 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4.7万人,预期11.0万人,前值14.4万人;失业率从前值4.2%降至4.1%[2] - 私人部门新增就业7.4万人,近乎5月新增就业一半;制造业新增就业-0.7万人,批发部门新增就业由0.4万人转为-0.7万人;服务业新增就业6.8万人,较前值回落超53%[2] - 政府部门新增就业7.3万人,联邦政府裁员0.7万人但增速放缓,州政府新增就业4.7万人,为2023年2月以来最高值[2] 市场信号 - 私人部门就业降温,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张缓解;政府部门扩招释放下半年宽松财政信号[2][3] - 市场回吐上周降息预期交易,9月降息25bp概率由71.5%降至68.3%,不降息概率由4.8%升至28.4%[3] 风险提示 - 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美国经济下行超预期[3]
电话会议纪要
招商证券· 2025-07-04 15:33
宏观 - Q3美国贸易、财政、货币政策或渐明朗,年内贸易政策或整体缓和、局部加码,新版预算协调法案最快7月落地,关注9月FOMC及以后的降息指引[2] - Q2起美国转入主动去库,2025年H2或进入资本开支周期下行阶段,美股上行趋势延续,美债收益率难大幅下行,美国需要弱美元但年内未必快速贬值,美股上涨和美元偏弱利好非美权益[2][3][4][7] 策略 - 7月A股或指数突破上行,科技非银等进攻性板块占优,大盘风格相对占优,成长价值风格或相对均衡,关注中报业绩预期增速较高或改善的领域[8][11][12] 固收 - 上半年债市呈倒“V”型走势,下半年内需待恢复、物价偏低,债市环境友好,供需基本平衡,利率债可久期+波段交易,城投债票息策略占优,二永债逆向交易[14][15][16][18][19][20] 银行 - 2025年下半年银行经营宏观环境和业绩预计资产有压力、负债有希望,全年营收增速逐季回升、略有回落,净利润有望正增长,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增速0%,利润增速1.3%[24] 地产 - 6月以来新房累计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扩大至 -14%,二手房累计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 -1%,拿地“量跌、价升”,库存去化周期有升有降[26][27] 资产配置 - A股中期估值有空间但外部有扰动,短期重配置轻择时,中性情况下沪深300、中证800指数年内收益预期分别为6.70%、6.55%,债券利率中期有下降空间、短期震荡,黄金避险需求受地缘政治风险推升[29][30]
从上一轮“去产能”关键点看“反内卷”
浙商证券· 2025-07-04 15:25
上一轮“去产能”关键点 -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列为首要任务,此前产能利用率低、企业经营困难[13] - 2016年国务院确定煤炭和钢铁为去产能重点领域,提出煤炭行业3至5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等目标,2018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15] - 国有企业承担约80%的去钢铁产能任务和70%的去煤炭产能任务,2016 - 2017年央企共退出钢铁产能1600万吨、煤炭产能6200万吨,2018年上半年退出煤炭产能340万吨[16] -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化解过剩产能,多部门出台政策保障职工安置[18][19] “反内卷”去产能情况 - “反内卷”获中央持续定调,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但高强度去产能需综合政策支撑,从认识到落地需过程[4][21] - 短期内“反内卷”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产能过剩大宗商品或有阶段性反弹,趋势性反转待政策落地确认[4] - 产能利用率低且高耗能、有环保要求的产业或更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高技术特征产业需明确落后产能认定后推进[5][27] 供给侧改革对PPI影响 - 1998年供给侧改革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PPI同比增速低点在1998年11月(-5.7%),2000年1月转正,反弹力度弱[29] - 2016年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刺激政策使库存去化、产能利用率提升,PPI同比增速低点在2015年9月(-6.0%),2016年9月转正,反弹力度大且持续时间长[32] - 未来供给侧改革对PPI影响取决于供需缺口弥合速度,工业品价格短期难改善,行业协会主导的产能优化升级拉动作用有限[35][37] 风险提示 - 国内提振有效需求效果不及预期,会提高“反内卷”难度[38] -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会冲击外需,加剧产能过剩局面[38]
美国非农:超预期背后仍有隐忧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4 15:19
非农数据亮点 - 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较5月增加,连续三月平均新增回升至15.0万人,超市场预期[4][7] - 6月美国失业率由5月的4.2%回落至4.1%,超市场预期[4][7] - 5月与4月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上修0.5万人和1.1万人,扭转下修趋势[4][8] 就业市场隐忧 - 6月政府部门新增就业从5月的0.7万回升至7.3万,私人部门从13.7万回落至7.4万,不及预期[13] - 6月劳动参与率为62.3%,较5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不及预期[16] - 6月劳动力平均时薪同比3.7%,较5月回落0.1%,环比增速降至0.2%,不及预期[16] 美联储政策 - 超预期非农数据使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由3次回落至2次,7月降息预期回落[19] - 美国就业市场未明显失速,关税对通胀影响待察,美联储短期内难降息[4][19] 风险提示 - 就业市场非线性恶化[4][20]
解构美国系列第十三篇:减税法案顺利落地,可以对冲关税压力吗?
光大证券· 2025-07-04 15:12
减税法案内容 - 2025年7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减税法案修正案,后续将交由总统签署[3] - 未来十年减税规模约4.5万亿美元,新增税收减免政策规模仅0.7万亿美元[3] - 个税相关政策预计未来十年减少税收收入约4.2万亿美元,高于企业税减少的约1.1万亿美元[4] - 减税法案通过后,美国政府赤字十年内将增加约3 - 4万亿美元[5] - 减税法案绑定债务上限条款,提出将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13] 减税法案影响 - 可部分对冲关税带来的经济压力,2025 - 2034年使美国实际GDP增速平均增长0.5个百分点[14] - 难以抵消关税带来的赤字压力,未来十年关税收入可减少2.4万亿美元赤字[5] - 短期内美国经济或仍面临滞胀压力,增量部分仅占美国29万亿美元名义GDP(2024年)的0.2%[14]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超预期回落,通胀超预期回升[21] -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俄乌危机、巴以冲突等升级[21]
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政府采购本国商品的经验、重点与效果
中泰证券· 2025-07-04 14:52
美日欧采购本国商品做法 - 美国通过《购买美国产品法》《贸易协定法》等立法,确立优先采购本国产品原则,兼顾国际协定义务,设置不同差价空间和例外情形,规定不同采购门槛[5][6][7][8] - 日本名义遵循GPA透明原则,实际通过高门槛技术标准、合同拆分等手段保护本土企业,承诺覆盖范围有限[9][10][11][12][13] - 欧盟早期消除壁垒,2014年引入“战略性采购”理念,2022年实施《国际采购工具》,部分国家聚焦绿色、数字化领域采购[14][15][16][19]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效果 - 全球政府采购与GDP比例大致在10 - 15%,美国为9.9%,日本为18.1%,欧盟约为13.6%[20] - GPA覆盖合同中,欧盟本国供应占比高于85%,日美高于95%,全口径下本国供应占比更高[21][22][23]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重点对象 - 美国不同阶段重点从国防转向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绿色与基建领域,拜登政府关注基建本土化与采购绿色化[24][25][26][30] - 日本在保障敏感行业本土化同时,对高技术和短缺产品有所开放,21世纪后增加绿色、数字领域采购[27][28][29] 经验总结与借鉴 - 完善法律框架,明确本国产品标准[33] - 分类实施国货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与中小企业[34] - 平衡开放与保护,推进GPA谈判[35] - 借鉴战略性采购,实现战略目标[36]
基于43个国家的比较:我国服务消费比重是否偏低?
东吴证券· 2025-07-04 14:05
总量比较 - 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率39.3%,服务消费率21.1%,商品消费率18.2%,43国居民消费率55.2%,服务消费率28.4%,商品消费率26.8%,中国均低于43国平均水平[3] - 43国中有20国人均GDP在2.5万美元以下,服务消费比重平均46.4%,23国人均GDP在2.5万美元以上,服务消费比重平均56.3%,中国2019年人均GDP约1万美元,服务消费比重53.8%,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3] 结构比较 - 八大类消费支出中,中国与其他国家消费结构差别不大,“其他用品与服务”差别最大,中国为2.4%,43国平均为10.6%,主要是统计差别[3][25] - 居住方面,中国自有住房折算租金占比15.1%,43国平均12.5%,住房维修服务占比3.2%,43国平均0.7%,实际房租占比1.1%,43国平均3.7%[3][29][31] - 教育方面,中国教育支出占消费比重8.4%,43国平均1.4%,收入弹性为0.3,低收入家庭教育支出比重更高,支出主要在校内,小学阶段校外培训占比最高为26.2%[3][39][41] - 医疗方面,中国医疗服务支出占比6.4%,43国平均2.7%,总支出占居民消费13.7%,低于43国平均,私人支出占6.0%,高于43国平均[3][47] - 交通通信方面,中国邮递服务占比0.3%,43国平均0.1%,通信服务占比1.8%,43国平均2.1%,交通费占比1.7%,43国平均2.6%,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占比1.1%,43国平均6.7%[3][53][54][55] - 文娱消费方面,中国文娱耐用品消费占比0.7%,低于43国平均1.7%,其他文娱用品占比0.8%,低于43国平均2.6%,文娱服务比重0.6%,低于43国平均3.4%,旅游消费占比1.2%,43国平均1.1%[3][61] - 餐饮住宿方面,中国餐饮服务占比6.4%,43国平均6.6%,住宿服务预计低于1%,43国平均2.0%[61] 特点总结 - 中国服务消费在消费结构里比重不低,消费偏好注重基础服务,服务消费价格偏低[63] 风险提示 - 国际比较存在细节误差、数据滞后、广度不足等风险[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