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600522):三季报业绩点评:空芯项目突破,海洋订单饱满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6 13:2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中天科技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9] - 基于2026年20.30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26.4元 [5][9] 核心财务预测与业绩表现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7亿元、38.04亿元、44.2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95元、1.11元、1.30元 [4][5][9]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9.74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母净利润23.38亿元,同比增长1.19% [5] - 2025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75亿元,同比增长11.42%;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下降9.42%,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源于帆石二项目交付节奏影响 [5] 业务亮点与订单情况 - 公司在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为318亿元,其中海洋业务订单金额为131亿元 [5] - 2025年10月17日公司披露中标500KV订单,预计海洋业务高压占比将持续增高 [5] - 展望行业,二期竞配项目和其他高电压等级项目有望陆续启动招采,为未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技术突破与新应用 - 2025年10月29日,公司作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中国电信成都空芯光缆项目,实现空芯光纤项目的明确突破 [5][11] - 公司携手国内主流通信设备商,试点空芯光纤应用于数据中心内部连接取得成功,首次将O波段反谐振空芯光纤在数据中心内部连接规模化应用,成功将空芯光纤从DCI应用扩展到数据中心内部 [5][11]
安联锐视(301042):增资安兴宇联、合资成立元启联安,进一步实施机器人产业战略布局
华西证券· 2025-11-26 13: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安联锐视(股票代码:301042)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 最新收盘价为69.9元,总市值为48.74亿元 [1]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传统安防主业稳健发展与机器人新业务战略性突破的关键阶段 [5] - 若2026年年初能够解除制裁,2026年业绩或将出现明显增长,主要驱动力包括外贸业务全面恢复带来的收入和净利润增加,以及解除制裁后冲回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释放的利润 [5] - 公司兼具短期业绩韧性及中长期成长弹性 [5] 事件概述 - 公司拟增资联营公司安兴宇联,持股比例由38%提升至47.5% [2] - 公司拟合资成立江苏元启联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公司持股比例为40% [2] 增资安兴宇联详情 - 安兴宇联拟增加注册资本300万元,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56.50万元参与增资 [3] - 增资完成后,安兴宇联注册资本将由1,200万元增至1,500万元,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3] - 此次增资是基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的产业战略布局 [3] 合资成立元启联安详情 - 新设公司元启联安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800万元,持股40% [4] - 此次投资基于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共识及未来市场需求,旨在加速推进公司战略发展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摘要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15亿元、6.68亿元、9.2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61%、+38% [5][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0.87亿元、1.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158%、+58% [5][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9元、1.25元、1.98元 [5][7] - 对应11月25日收盘价69.9元的市盈率(PE)分别为144倍、56倍、35倍 [5][7] - 预计毛利率将稳步提升,从2025年的39.9%升至2027年的41.9% [7]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3.3%显著改善至2027年的13.1% [7]
乐鑫科技(688018):AIoT生态持续扩张,智能家居与AI端侧双引擎驱动成长
东吴证券· 2025-11-26 13:06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乐鑫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乐鑫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A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连接+处理”的战略方向,在智能家居和AI端侧市场拥有显著成长潜力 [9] - 公司通过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及开发者生态,构建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产品线已从智能家居扩展至工业控制和AI玩具等新兴领域 [9]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达26.79/34.87/44.6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8.1/10.5亿元,对应PE倍数分别为48/32/25倍 [1][9]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乐鑫科技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物联网芯片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9月IoT芯片全球出货量已突破10亿颗 [14] - 2024年营业收入达20.07亿元,同比增长40.04%,归母净利润为3.39亿元,同比增长149.13% [1][23] - 营收结构稳定,模组销售占比约60%,芯片销售占比不足40%,近三年芯片收入占比稳步上升 [26]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研发费用为4.9亿元,同比增长21.45%,研发人员数量达553人 [30] 智能家居市场布局 -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44亿美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10.67%,中国市场增速领先,预计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12.57% [36][38] - 公司产品线覆盖2.4 & 5GHz Wi-Fi 6、蓝牙、Thread/Zigbee等多种连接技术,并持续强化边缘AI功能如语音和图像识别 [40] - 2024年发布ESP32-C61和ESP32-H4芯片,支持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及复杂应用场景,并已研发成功Wi-Fi 6E技术,为Wi-Fi 7产品线做好储备 [68][70] AI端侧机遇与AI玩具市场 - AI玩具被视为大模型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兼具硬件销售和软件订阅盈利模式,全球AI玩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2.49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84.61亿美元 [46][53] - 乐鑫芯片可对接OpenAI ChatGPT、字节豆包等大模型,并通过“潮玩厂家+乐鑫+豆包大模型”联合解决方案降低中小厂商开发门槛 [55][59]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单季度来自50人以下初创团队的销售收入占比已达18% [60] 技术生态与产品优势 - 硬件方面,公司以ESP8266和ESP32系列为基础,逐步扩展至AIoT SoC,2022年Wi-Fi MCU出货量市场份额达27% [74][80] - 基于RISC-V指令集自研MCU架构,逐步强化AI功能,ESP32-S3和ESP32-P4芯片支持向量指令和边缘计算,满足端侧AI需求 [90][92] - 软件方面,通过ESP-IDF开发框架和ESP RainMaker云平台构建“系统+软件+生态”核心竞争力,支持开发者高效二次开发 [96][98] - B2D2B商业模式依托开发者生态形成平台效应,2024年与火山引擎等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生态影响力 [99][102]
网宿科技(300017):Q3净利同环比实现高增,继续推进出海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6 12:3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网宿科技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5年市盈率为42倍,对应目标价为14.02元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77%,环比增长34.84% [4]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1.41亿元,同比下降12.85%,但环比增长2.30%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同比增长43.60% [4]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6.75%,环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8.21亿元,同比增长21.7% [3][4] 业务发展与企业战略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全线产品出海,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等区域 [1][4] - 产品线从网站、应用、API安全防护扩展到零信任解决方案,服务客户从互联网企业扩展到各产业领域的企业客户 [4] - 公司发布大模型安全深度评估服务,为大语言模型与AI应用提供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 [4] - 网宿安全在2025年IDC MarketScape中国智能安全访问服务边缘厂商评估中被定位于领导者类别 [4] - 公司升级新一代边缘AI平台,构建“模型接入-推理优化-场景落地”全链路能力体系 [4]
安联锐视(301042):事件点评:增资安兴宇联、合资成立远期联安,进一步实施机器人产业战略布局
华西证券· 2025-11-26 10: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安联锐视(301042)的评级为“买入” [1] - 上次评级同样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传统安防主业稳健发展与机器人新业务战略性突破的关键阶段 [5] - 若2026年年初能够解除制裁,2026年业绩或将出现明显增长,一方面外贸业务全面恢复带来的收入和净利润增加,另一方面解除制裁后冲回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释放的利润 [5] - 公司兼具短期业绩韧性及中长期成长弹性 [5]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15/6.68/9.22亿元,同比分别-40%/+61%/+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0.87/1.38亿元,同比分别-53%/+158%/+58% [5] 事件概述 - 拟增资联营公司安兴宇联,持股比例由38%提升至47.5% [2] - 拟合资成立江苏元启联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公司持股比例为40% [2] 增资安兴宇联详情 - 联营公司安兴宇联拟增加注册资本300万元,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56.50万元参与增资 [3] - 增资完成后,安兴宇联注册资本将由1,200万元增至1,5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将由38.00%提升至47.50%,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3] - 此次增资是基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的产业战略布局,符合公司总体战略规划,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3] 合资成立机器人公司详情 - 新设公司江苏元启联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800万元,占注册资本比例为40.00% [4] - 此次对外投资是基于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共识、未来的市场需求以及公司业务拓展等多方面原因而作出的决定 [4] - 有利于加速推进公司战略发展,提升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竞争实力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9/1.25/1.98元 [5] - 对应2025年11月25日收盘价69.9元的市盈率(PE)分别为144/56/35倍 [5] - 预计毛利率将逐年提升,从2025年的39.9%升至2027年的41.9% [7]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3.3%显著改善至2027年的13.1% [7]
网宿科技(300017):2025年三季报点评:Q3 净利同环比实现高增,继续推进出海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26 10:43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增持” [6] - 目标价格为14.02元,相较于当前价格10.41元存在约34.7%的潜在上行空间 [6][7]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77%,环比增长34.84%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同比增长43.60% [12] - 预计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8.21亿元,同比增长21.7%,每股收益为0.33元 [4][12] - 预计2025年营收为48.26亿元,同比略微下降2.1% [4][1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6.75%,环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12] 战略发展与业务亮点 - 公司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全线产品出海,重点布局东南亚、中东等区域 [2][12] - 安全业务方面,公司提供从网站、应用、API安全防护到零信任解决方案的全套服务,并在2025年IDC MarketScape评估中被定位为领导者类别 [12] - 公司发布大模型安全深度评估服务,为大语言模型与AI应用提供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 [12] - 公司升级新一代边缘AI平台,构建以“资源-模型-服务-应用”四层能力矩阵为核心的全链路能力体系 [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基于2025年42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 [12] - 公司当前总市值约为256.03亿元 [7] - 过去12个月股价绝对涨幅为18%,但相对指数表现为-5% [11]
万里扬(002434):储能业务爆发式增长拓展机器人精密传动赛道
东北证券· 2025-11-26 10: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正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向“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双轮驱动的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 [2][20][23] - 储能业务作为新兴增长极已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收入较2023年增长411%,从3730万元跃升至1.91亿元 [27] - 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精密传动新赛道,成立专门子公司并启动首批11个产品项目,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2][16] 公司概况与业务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2日,于2010年6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20] - 业务结构正经历深刻转型,从传统汽车变速器单一驱动转向“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双轮驱动 [20][23] - 形成“一总部、三基地”的空间格局,有效辐射全国汽车产业集群 [1][2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近三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18.7%,储能业务是核心驱动力 [2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1亿元、71.2亿元、89.6亿元 [3][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4.9亿元、6.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8.3倍、22.9倍、18.7倍 [3][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3.41亿元,同比增长32.58% [29]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6.2%提升至8.7% [30] 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 - 汽车变速器及配件仍为核心收入来源,产品线覆盖乘用车手动和无级自动变速器、商用车系列变速器及新能源汽车传/驱动系统 [1][23] - 商用车变速器市场保有量超过1200万台,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行业前列 [38] - 乘用车CVT产品深度绑定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国内主流自主品牌 [50] - 2023年对奇瑞控股的销售收入占比高达52.82%,客户集中度CR5由2023年的77.9%改善至2024年的67.0% [64] 储能业务分析 - 通过参股子公司万里扬能源全面布局新型储能电站业务,已在广东、甘肃、浙江等省份投运多个发电侧、电网侧与用户侧储能电站 [2][23] - 已投运储能项目合计装机约236MW/418MWh,在建项目合计装机250MW/500MWh,已签协议拟建设项目装机超过1000MW/2000MWh [105] - 业务延伸至电力市场运营管理、绿证及绿电运营、碳资产运营等高附加值领域 [2][23] - 2025年上半年绿证交易量达286.6万张,较去年同期激增93% [113] 储能行业前景 - 测算2025/2026/2027年国内新增储能装机分别为150.9GWh、204.4GWh、287.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40.4%、36.8%、40.0% [98][100] - 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峰谷价差扩大,如山西2025年1-9月储能充放电价差增长至438元/MWh,接近2024年同期241元/MWh的两倍 [80][83] - 政策推动新型储能纳入容量补偿机制,如甘肃拟对电网侧新型储能执行330元/kW·年的容量电价标准,与煤电机组同等待遇 [94][96] - AI数据中心催生储能新机遇,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69GWh [100]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成立浙江万里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16] - 已完成产品平台规划,包含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等品类的单品和关节模组 [2] - 已启动首批机器人关节精密传动产品项目,包含2个客户共11个产品的开发制造 [2] - 精密减速器占工业机器人总成本的30%,是核心零部件 [122] 机器人行业前景 - 预计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10亿美元,2019-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1% [133][137] -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总量的51% [138][139] - 2019-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由15.31万台提升至31.6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6% [141][143] - 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约70%份额被日本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49][150]
隆鑫通用(603766):2025 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跃升,无极品牌抢占海外高端市场
长江证券· 2025-11-25 23: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7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81.5%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6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78.8% [2][4]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8.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5%,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费用率为4.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2.4%、2.0%,同比分别下降0.6、1.4、1.6个百分点 [11] 业务板块分析 - 摩托车业务贡献突出,2025年第三季度摩托车整车销售收入34.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1.6% [11] - “无极”品牌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10.6亿元,其中出口收入占比50.0% [11] - 2025年前三季度“无极”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出海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86.9%,贡献无极总收入的56.6% [11] - 通机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42.5%,加速智能化转型 [11] 市场与渠道拓展 - 公司持续推进无极海外渠道建设,截至2025年半年报,累计建成海外销售网点1,292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69个;其中欧洲市场网点95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66个 [11] - 公司持续推进中南美洲和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梯次开拓新市场 [1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7亿元、23.86亿元、26.52亿元 [11]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3.97倍、11.22倍、10.10倍 [11]
成大生物(688739):深度报告:股东协同,创新延伸
浙商证券· 2025-11-25 23:2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41] 核心观点 - 看好粤民投入股辽宁成大后对成大生物发展的协同和助力 [2][6] - 看好公司创新边界持续延伸和突破下的投资机会 [2][6][41] - 公司业绩拐点随着越来越多疫苗产品进入临床中后期阶段而越来越清晰 [6][24] 股东与公司治理 - 2025年上半年控股股东辽宁成大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粤民投(韶关高腾)通过提名并推动当选董事人数占非独立董事席位半数以上,实现重大影响 [14]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辽宁国资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治理机制更趋灵活高效,为专业化决策和市场化运营注入新动能 [14]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2-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端有所波动,主要因国内疫苗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灭活疫苗销售收入下降 [15] - 利润端下滑归因于收入下降、成本上升、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及销售费用增加 [18] - 截至2025年三季报,公司在手现金40.1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60亿元,资产负债率低至4.24% [2][33] 核心产品与市场地位 - 人用狂犬病疫苗(成大速达)自2008年以来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保持领先,2025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417万人份,同比增长82% [13][27] - 人用乙脑灭活疫苗(成大利宝)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售的乙脑灭活疫苗,2025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75万支 [13][27] - 公司拥有成熟的国内及国际销售团队,国内团队覆盖除港澳台外所有省份,国际网络覆盖"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3] 研发管线进展 - 人用二倍体狂犬病疫苗已通过临床试验现场核查,完成产品注册检验,正推进上市 [6][30] - 四价、三价流感疫苗分别于2025年1月、3月申报药品注册上市许可 [6][30] - 15价HPV疫苗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II期临床试验 [6][30] - Hib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收官阶段;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水痘疫苗进入I期临床试验收官阶段 [6][30] 创新延伸与未来战略 - 公司利用充沛现金储备,在专注疫苗主业的同时,将发展视野外延至创新药、创新疗法等领域,积极寻找投资、并购及前沿技术项目合作机会 [2][33] - 2025年7月与中科紫东太初合作共建"AI+疫苗研发联合实验室",探索AI技术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34] - 目标是通过积极的产业投资拓展策略,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3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8亿元、14.18亿元、15.30亿元 [2][8][4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亿元、2.23亿元、2.54亿元 [2][8][4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8元、0.53元、0.61元 [2][8][41] - 以2025年11月25日股价计算,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55倍 [2][8]
明阳智能(601615):明阳智能:Q3风机出货同比放量,在手订单高位有望释放交付景气
长江证券· 2025-11-25 22:14
投资评级 - 对明阳智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风机出货量同比放量,在手订单处于高位,为后续交付景气奠定基础 [1][4] - 风机中标价格已企稳,随着下半年海风交付起量,公司有望迎来盈利修复拐点 [12] - 2026年公司风机交付均价有望改善,风机业务有望迎来全面业绩释放 [12] - 公司正加速开拓海外海风市场,在手订单持续攀升,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12] - 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1亿元、28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约为27倍、11倍 [12] 财务业绩表现 - **整体业绩**: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约7.7亿元,同比下降5% [2][4] - **第三季度业绩**:单季度营业收入约92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约1.6亿元,同比增长5% [2][4] 分业务收入情况 - **风机及配件销售业务**:第三季度风机出货约4.2GW(其中陆风出货约3.1GW,海风出货约1.1GW),实现销售收入约80.4亿元,同比增长9% [12] - **电站产品销售业务**: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约6.1亿元,同比有所增长 [12] - **电站运营业务**:第三季度实现收入约2.7亿元,同比下降23% [1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第三季度毛利率约为10.3%,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2] - **费用率**: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约为8.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约2.1%)和研发费用率(约1.5%)分别同比下降0.5和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约3.3%)和财务费用率(约1.8%)分别同比提升0.03和0.4个百分点 [12] - **其他收益与减值**: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分别约0.15亿元和0.18亿元;获得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分别约0.4亿元和0.2亿元;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0.3亿元 [12] - **净利率**:第三季度净利率约为1.7%,同比有所下降 [12] 关键运营指标 - **存货与合同负债**:第三季度存货约为185亿元,合同负债约为82亿元,两者均处于历史高位,预示后续交付活动活跃 [12] 财务预测摘要 - **利润表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04.51亿元、441.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1.02亿元、28.03亿元 [17] - **每股收益(EPS)**:预计2025年、2026年EPS分别为0.49元、1.23元 [17] - **估值指标**:预计2025年、2026年市盈率(PE)分别约为26.93倍、10.58倍;市净率(PB)分别约为1.08倍、0.98倍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