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科创板ETF周报:科创板开板六周年,“科八条”落地一周年,改革卓有成效
全景网· 2025-06-17 13:39
科创板政策与行业动向 - 科创板自2019年6月13日开板以来稳步推进改革举措,助力硬科技企业发展,近期多项并购重组事件引发热议,如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1] -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提出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按下产业整合"加速键" [1] - 科创板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总数达119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半壁江山,形成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备的发展格局 [1] 科创板行业聚焦 - 科创板硬科技属性鲜明,聚焦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等,映射中国先进制造业崛起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聚焦电子芯片行业,近期AI算力需求从CSPs向企业、主权AI扩展,PCB、光模块等算力相关板块表现较优 [4] - 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引领作用,2025年5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5pct至49.5%,多项分项指数回升显示政策效果显现 [4] 医药生物板块动态 - 创新药领域表现活跃,ADC和双抗管线进展显著,中国企业在ASCO会议上发布73项口头报告,占据ADC和双抗研究近半数 [5] - 医药生物领域BD交易金额年内达455亿美元,显示国际化竞争力提升,国产创新药市场规模或将持续突破 [5] - 2025年下半年重点关注创新与出海、供给侧壁垒的医药资产,同时跟踪困境反转的细分行业 [6] 科创板行情与资金流向 - 过去一周科创50指数下跌1.89%,科创信息指数下跌2.59% [3] - 科创板前五大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和机械设备,合计占科创板87.2%的公司市值 [3] - 跟踪科创板相关指数的ETF当周资金净流入17亿元,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出216.1亿元 [3] 科创板相关ETF简介 - 科创信息ETF(588260)跟踪科创信息指数,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7] - 科创50ETF(588280)跟踪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8] - 科创芯片ETF(58829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等领域的证券 [9]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6.17)-20250617
渤海证券· 2025-06-17 13:1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6月17日宏观金融数据、基金市场和轻工制造与纺织服饰行业展开分析 5月金融数据亮点为M1同比增速回升和融资结构优化 基金市场上周各类型基金表现有别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下降 轻工制造与纺织服饰行业中潮玩热度高 家居业绩有望改善 [2][5][7] 宏观及策略研究 - 债券融资支撑社融 5月社融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支撑 企业债券融资表现好 科创债发行放量 表内信贷融资拖累社融 [2] - 企业短贷同比明显多增 5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300亿元 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1700亿元 需求不足是主因 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分化 居民短贷净偿还 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 [2] - M1同比增速回升 源于2024年同期基数及财政资金加速投放 居民新增存款与2024年同期基本相当 5月金融数据亮点是M1增速回升和融资结构优化 需关注企业中长贷能否改善 未来财政加杠杆和LPR下调效果或显现 [3] 基金研究 - 上周市场回顾 市场主要指数估值涨跌不一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3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5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等 跌幅前5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 [4] - 公募基金市场概况 热点包括上交所座谈会、首只科创综指增强ETF上市、年内新成立基金规模超4000亿份 上周FOF基金表现突出 各类型基金有不同涨幅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72.78% 较上期下降3.57pct [4][5] - ETF市场概况 本期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29.50亿元 资金从宽基指数ETF流向债券型ETF 股票型ETF净流出169.65亿元 日均成交额2755.51亿元 日均成交量1335.25亿份 日均换手率9.21% 消费板块和半导体ETF被看好 信创相关ETF规模波动大 [5][6] - 基金发行情况 上周新发行基金34只 较上期减少2只 新成立基金15只 较上期减少25只 新基金共募集89.34亿元 较上期减少220.79亿元 [6] 行业研究 - 行业要闻 美国First Quality Tissue公司宣布高档生活用纸基地选址 Zara母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685亿元不及预期 美国关税抑制购物热情 [9] - 公司重要公告 曲美家居董事拟减持7.52万股 森马服饰增加上海产业园投资规模 [7] - 行情回顾 6月9 - 13日 轻工制造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0.12个百分点 纺织服饰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0.31个百分点 [7] - 本周策略 潮玩、盲盒热度高 预计2025年中国盲盒市场规模超580亿元 2020 - 2025年CAGR为28% 建议关注相关个股 广州市房地产政策强化一线城市地产政策宽松预期 维持家居用品板块业绩改善判断 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部分公司“增持”评级 [7][10]
推理算力仍具需求爆发潜力,数字经济ETF(560800)近1月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6-17 11:32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69%,成分股涨跌互现,芯联集成(688469)领涨1.52%,江波龙(301308)上涨1.21%,北方华创(002371)上涨1.01%,寒武纪(688256)领跌3.61%,润泽科技(300442)下跌2.42%,海光信息(688041)下跌1.71%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54%,最新报价0.74元,盘中换手率0.84%,成交631.05万元 [1] ETF资金动态 - 数字经济ETF近1月份额增长18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2] - 近2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335.41万元 [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98%,包括东方财富(300059,权重8.12%)、中芯国际(688981,6.58%)、汇川技术(300124,5.49%)、北方华创(002371,4.95%)、海光信息(688041,4.85%)等 [2] - 前十大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北方华创上涨1.01%,东方财富下跌0.32%,中芯国际下跌0.82%,汇川技术下跌0.94% [4] AI产业动态 - 火山引擎发布豆包大模型1.6、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 pro、语音播客模型及实时语音模型 [1] - 华龙证券指出AI产业趋势:国产大模型性价比提升、Agent加速落地、推理算力需求爆发潜力,看好计算机行业 [1]
上周公募基金调研明显升温,天孚通信最受关注
新华财经· 2025-06-17 09:35
公募基金调研整体情况 - 上周共有129家公募机构调研22个申万一级行业的135只个股 合计调研次数达780次 较前一周662次增长17 82% [1] - 63家公募机构保持高频调研节奏 单周调研次数均达5次以上 相当于每个交易日至少调研1次 [3] - 鹏华基金以23次调研位居榜首 博时基金和华夏基金紧随其后 各完成21次调研 [3] 热门调研个股 - 通信行业龙头天孚通信成为最受青睐个股 吸引近40%公募机构参与 累计被调研57次 周涨幅14 26% [1][2] - 计算机行业中科曙光和海天瑞声分别被调研46次和26次 中科曙光周涨幅10 65% [1][2] - 电子行业海光信息和隆利科技分别被调研46次和17次 隆利科技周涨幅13 38% [1][2] - 纺织服饰行业萃华珠宝被调研34次 周涨幅13 35% [1][2] 行业调研热度 - 电子行业以160次调研高居榜首 涉及22只个股 包括隆利科技 一博科技 南极光等 [2] - 计算机行业以104次调研位居次席 涉及13只个股 包括雄帝科技和中科曙光等 [2] - 其他热门调研行业包括通信 纺织服饰 国防军工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 商贸零售 基础化工和食品饮料 [2][3] - 上周公募调研次数前十行业中 科技领域行业数量最多 [3] 头部机构调研重点 - 鹏华基金重点关注天孚通信 隆利科技和中科曙光等涨幅显著个股 [3] - 博时基金重点调研中文在线 天孚通信和中际旭创等市场表现突出个股 [3] - 华夏基金聚焦宏工科技 信宇人和天孚通信等近期强势股 [3]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617
天风证券· 2025-06-17 08:12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以稳应变、防守反击,重视恒生互联网,投资主线可降维为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三个方向 [2][3][20] - 信用债利差或延续压缩行情,可关注超长信用品种,理财跨季回表对信用利差扰动可控 [5][7][22] - 看好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的协同效应,其有望构建国产算力生态闭环 [25] - 基础化工周期底部或至,关注氢能试点及部分子行业供需变化 [28][30] - 理想汽车类似苹果,护城河逐步完善,从智驾到AI前瞻布局 [8] - 房地产政策推动止跌回稳,基本面拐点或至,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会 [14][34][36] - 港股南向资金流入,关注互联网、AI、智能驾驶、IP等领域机会 [37][38][39] - 全球AI算力高景气,模型成本下降推动应用商业化,中国AI进入商业化周期 [44][47][48] 宏观策略 以伊冲突资产表现 - 冲突爆发后美股恐慌情绪上升,标普500指数收跌1.13%,CBOE波动率指数涨15.54%,黄金涨1.40%,原油涨8.39%,中国权益市场承压,美元指数表现不一 [2] 行业景气度 - 本周石油石化等行业上行,煤炭等行业下行,预测未来4周部分申万二级行业表现优,新增电机Ⅱ等行业 [3][17][18] - 截至6月15日,多行业景气度数据有变化,如机械设备五金工具价格上行0.75%等 [3][19] 金融固收 信用利差行情 - 当周信用利差延续压缩行情,短信用回调,低等级城投下沉品种收益率下行,中高等级信用债久期拉长 [22] 机构行为 - 信用债主要买盘净买入力度增加,公募基金等贡献主力,反映机构对信用债预期乐观 [22] 超长信用债 - 5月中旬以来超长信用债一级供给起量,机构投标情绪高,带动二级表现领跑中短端 [22][23] 后续展望 - 利率震荡市下,供需好的信用债或有利差压缩行情,短信用性价比有限,可关注超长信用品种 [23] 行业公司 海光信息 - 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稀释约6.8%股份,有望构建国产算力生态闭环 [25] - 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价格为136.13元/股,六大股东承诺交易期间不减持 [26][27] - 信创2.0加速,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28] 基础化工 - 国家能源局启动能源领域氢能试点,涵盖四大环节11个方向 [28] -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上涨0.41%,跑赢沪深300指数,部分子行业涨幅大 [14][29][30] - 甲醇市场先弱后反弹,己二酸市场调涨,关注部分子行业供需变化 [29][30] 汽车 - 苹果从iPhone1到iPhone4构建护城河,建立复合盈利体系,2024年iPhone产品收入占比51.45%,服务收入占比24.59% [8][31] - 理想汽车从增程到纯电再到AllinAI,完善护城河,从智驾到AI前瞻布局 [8][32] 房地产 - 国常会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构建新模式,政策表态促进止跌企稳,基本面拐点或至 [14][34][36] - 6月新房同比增速改善,二手房同比降幅扩大,土地市场成交有变化 [36] - 建议关注未出险优质非国央企、地方国企、龙头央企、优质物管、中介企业 [14][37] 港股 - 本周港股通净买入141.6亿元,南向资金重点加仓美团,互联网公司估值相对低位 [37] - AI、智能驾驶、IP等领域有进展,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38][39][40] 全球AI - Oracle财报验证AI算力高景气,Adobe营收创新高,多家公司有AI进展 [44][45] - 字节跳动发布豆包大模型1.6等,OpenAI发布o3 - Pro模型,AMD推出AI芯片 [45][46] - 海外关注云厂商及AI应用公司,中国关注AI商业化相关标的 [47][48][49]
帮主郑重:6月17日A股走势分析及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6-17 07:31
家人们,今儿帮主就跟大家唠唠6月17日A股这盘棋该怎么下。咱先把大盘的脉——昨天A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全红,可量能缩了2500亿,这就像开车油门 没踩到底,后劲足不足还得看今儿。 从技术面看,沪指在3388点附近收复了10日线和20日线,但头顶5日线像个紧箍咒压着,MACD红柱也快归零了,短期方向还得靠量能说话。要是早盘第一 小时成交额能破800亿,3400点说不定就冲过去了;要是量能跟不上,回踩3350点缺口也不是没可能。 消息面最近可热闹了。中东那边伊朗释放对话信号,国际油价冲高回落,这让A股松了口气。再看国内,央行10天砸了1.4万亿流动性,陆家嘴论坛今儿开 幕,金融开放、科创板改革这些大招随时可能放出来。特别是广东的核医疗产业政策和上海的高成长企业扶持计划,说不定能催生新热点。 资金流向方面,北向资金连续三天净流出,但尾盘偷偷加仓科技股,内资主力则扎堆油气、军工避险。有意思的是,杠杆资金两融余额回落了,可AI应用 端的融资占比还超32%,说明资金对科技主线还是不死心。 外围市场昨晚挺给力,美股三大指数全收涨,中概股也跟着反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2%。不过美联储今儿开始议息,虽说市场押注不加息,但 ...
“硬科技”成色更突出 并购重组活力迸发 产品持续“上新” 三大趋势折射科创板改革新气象
中国证券报· 2025-06-17 04:20
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突出科创板"硬科技"定位[1] - 政策实施一年来,配套措施逐步见效,科创板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1] - 改革持续释放信号,未来将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深化,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1][7] "硬科技"企业支持 - 科创板已接纳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及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2] - 第五套上市标准设计体现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有望解决优质科创企业融资难题[2] - 政策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提升科创板包容性[2] 发行承销制度创新 - 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减少高价报价冲动,规范新股定价秩序[3] 并购重组活力 - 政策支持提高估值包容性、收购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及主业吸收合并,涌现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思瑞浦并购创芯微等标志性案例[4] - 科创板首单"A控H"、"H控A"、全面要约收购等案例频出,推动产业链纵向整合[4] - 政策红利为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提供灵活资金支持、包容制度环境和清晰市场预期[5] 产品体系创新 - 科创板指数增至29条,包括国新科创国企、科创综指等13条新指数[6] - "硬科技"主题ETF持续扩容,成为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的重要工具[6] - ETF产品体系完善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后续将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及盘后交易机制[6] 改革深化方向 - 上交所表示将扎实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地,深化发行承销、股债融资等制度改革,系统性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质效[7]
“科创板八条”落地一周年的实践与成效:制度创新引领 科创板助硬科技企业加速腾飞
证券日报· 2025-06-17 00:38
科创板公司再融资项目迎来新进展。上交所官网显示,6月份以来截至6月16日记者发稿,已有7家科创 板公司更新再融资进展,审核状态涉及提交注册、已受理等。 6月19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 条")发布将满一周年。一年来,科创板改革落地见效,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工具箱持续扩容,进一步增 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 具体来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落地、提高股权激励精准性、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科 创债"绿色通道"等契合科技企业发展的创新制度陆续落地,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更好服务 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晶合集成在2024年高效注册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科创板各项支持政 策,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为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表示。 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任声策看来,"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为开 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提供"绿色通道",确定"轻资产、高研发投 入"认定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均有利于科创板企业进一步快速成长为"链主"企 ...
【金工】市场风格或有切换——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20250615(祁嫣然/张威)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6 21:39
市场表现 - 本周市场震荡收跌,主要宽基指数仅创业板指上涨0.22%,北证50指数跌幅最大达3.11% [3][4] - 上证综指下跌0.25%,上证50下跌0.46%,沪深300下跌0.25%,中证500下跌0.38%,中证1000下跌0.76% [4] - 市场从宽幅震荡过渡至窄幅震荡,量能放大但高位常伴资金止盈,后市或转向弱市整固 [3] 估值水平 - 宽基指数中创业板指处于估值分位数"安全"等级,其余指数(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均为"适中"等级 [5] - 中信一级行业中电力及公用事业、家电、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处于估值分位数"安全"等级 [6] 波动率与Alpha环境 - 沪深300成分股横截面波动率环比上升,Alpha环境好转;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分股横截面波动率环比下降,Alpha环境减弱 [7] - 沪深300成分股时间序列波动率环比上升,Alpha环境好转;中证500和中证1000成分股时间序列波动率环比下降,Alpha环境恶化 [8] 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净流入154.57亿港元(沪市港股通56.26亿港元,深市港股通98.31亿港元) [10] - 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出154.20亿元,港股ETF净流入18.66亿元,跨境ETF净流出22.78亿元,商品型ETF净流入20.39亿元 [10] - 机构调研关注度最高个股:中科曙光(145家)、海光信息(145家)、中文在线(144家)、四创电子(133家)、孩子王(123家) [9] 风格轮动 - 前期北证、微盘等极小市值方向持续调整,短期市场或呈现大市值占优特征 [3] - 主题交易主线不明朗,周内呈现快速轮动特征 [3]
芯片设计成本飙升?国产EDA:这锅我背,这仗我打
犀牛财经· 2025-06-16 19:14
美国对华EDA软件出口禁令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禁令,要求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EDA三大巨头立即停止对中国销售及技术支持[1] - 禁令首次覆盖GAAFET设计工具(用于3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和Calibre验证工具(全球70%芯片设计依赖其验证)[3] - 美国通过切断EDA工具,旨在将中国芯片设计能力锁死在5纳米门槛之外[3] 禁令的战略意义 - EDA软件与IP核被誉为"芯片之母",是贯穿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的"数字基因"[4] - EDA软件不足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足以撬动7000亿级规模的芯片市场[8] - 美国从针对特定公司升级到全链条覆盖,不断勒紧在软件工具方面的绞索[4] 全球EDA市场格局 - 2024年全球EDA市场规模达186亿美元,全球芯片市场规模达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7] - 三巨头合计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4%(Synopsys占32%,Cadence占29%,西门子EDA占13%)[9] - 中国市场上,三巨头市占率超80%[9] 禁令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 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无法获取最新EDA工具,影响国内先进制程或特种需求芯片研发和制造[9] - 芯片设计成本飙升,交付周期延长[9] - 2024年瑞芯微长期应付款项同比增加294.58%,普冉股份无形资产同比增加77%,炬芯科技其他应付款增加217%[11]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应对措施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17] - 北京君正和晶晨股份获得多项EDA相关补助[17] - EDA相关产业开始大规模并购整合,如华大九天并购芯和半导体,概伦电子收购锐成芯微及控股纳能微[17] 国产EDA技术进展 -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向用户免费开放关键产品试用与评估服务[18] - 广立微SemiMind平台集成DeepSeek,实现AI辅助设计[18] - 云计算、AI与EDA的融合成为当前EDA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18] 全球半导体企业营收变化 - 2024年NVIDIA营收1074.75亿美元(同比+118.6%),三星电子750.91亿美元(+69.2%),SK海力士472.48亿美元(+99.5%)[7] - 英特尔营收505.09亿美元(-1.3%),高通348.57亿美元(+12.8%),博通312.51亿美元(+11.1%)[7] - 全球Top 20半导体公司总营收5534.40亿美元(+32.9%),全行业总营收6833.68亿美元(+25.0%)[7] 市场反应 - 禁令出台后,新思科技股价两日累计下跌超11%[14] - 国内概伦电子、华大九天、广立微等股价大涨,概伦电子实现涨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