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
搜索文档
 从M1、M2到资产配置——四季度M1同比的拆解预测
 一瑜中的· 2025-11-04 00:04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文若愚(微信 LRsuperdope) 核心观点 1、发债节奏扰动叠加反内卷政策推行的影响下,静态预测,旧口径M1同比预计从9月的6.2%回落至年底 的3.4%左右,仍高于2024年年底的-1.4%;M2同比从9月的8.4%回落至年底的8.0%左右,仍高于2024年 年底的7.3%。 2、数据预测参照公式:旧口径M1=M2-其他货币;其中,M2=企业加杠杆派生+政府加杠杆派生+居民加杠 杆派生+外汇派生+其他因素派生;其他货币=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针对上述预 测背后的主要假设: ①由于反内卷政策推进,参照前三季度趋势,四季度企业贷款同比少3000亿; ②5000亿政府债+5000亿政策性金融通工具全部落地,央行和银行增持其中的80%; ③9月末由于非银存款存在季节性扰动,我们假设9~12月非银存款加总同比去年同期持平; ④居民存款搬家需要投资回报的确定性。假设四季度权益市场的波动和回撤仍相对偏小,居民存款同比回 落幅度与三季度基本一致。 ⑤居民加杠杆、外汇派生规模以及其他因素同比去 ...
 11月期货财经日历来了
 期货日报· 2025-11-01 07:58
 经济数据发布日程 - 11月3日将公布中国10月财新制造业PMI和美国10月ISM制造业指数 [2] - 11月4日将公布美国9月贸易账和澳洲联储利率决议 [2] - 11月5日将公布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和美国至10月31日当周EIA原油库存 [2] - 11月6日将公布美国至11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英国央行利率决议 [2] - 11月7日将公布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和失业率 [2] - 11月9日将公布中国10月CPI和PPI [2] - 11月10日将公布欧元区11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 [2] - 11月11日将公布欧元区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和美国10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 [2] - 11月13日将公布美国至11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美国10月CPI [2] - 11月14日将公布美国至11月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和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 - 11月17日将公布加拿大10月CPI [2] - 11月18日将公布美国10月进口物价指数和美国11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 [2] - 11月19日将公布美国至11月1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和欧元区10月CPI [2] - 11月20日将公布中国11月一年期和五年期LPR [2] - 11月21日将公布美国至11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美国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2] - 11月24日将公布美国11月达拉斯联储商业活动指数 [3] - 11月25日将公布美国9月FHFA房价指数月率和美国11月咨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 [3] - 11月26日将公布美国至11月2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和美国10月核心PCE物价指数 [3] - 11月27日感恩节将公布美国至11月21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和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及欧元区11月经济景气指数 [3] - 11月30日将公布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 [3]   央行与机构活动 - 11月4日澳洲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 [2] - 11月6日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 [2] - 11月12日欧佩克将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2] - 11月27日美联储将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3]   重要节假日 - 11月1日为万圣节 [2] - 11月7日为立冬 [2] - 11月8日为记者节 [2] - 11月22日为小雪 [2] - 11月27日为感恩节 [3]
 三季报发出了积极信号
 证券时报· 2025-11-01 02:15
 三季报整体积极信号 - 三季报分析显示存在诸多积极信号 有望对股票市场产生推动作用 [1] - 上市公司业绩是决定A股市场走势高度的本质因素 三季报提供了继续看好后市的信号 [3]   信息科技行业 - 科技股走势活跃 部分公司静态市盈率达100倍乃至几百倍 [1] - 三季报显示业绩有明显增加的科技公司数量很多 部分公司利润增幅达300%以上 [1] - 业绩增长源于企业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开始创造利润 以及市场规模不小的需求形成 [1] - 人工智能 算力算法 机器人等领域发展迅速 相关上市公司展现出良好业绩 [2] - 基于良好业绩的预期使科技股动态市盈率有望回落 并带动大盘回到上升通道 [2]   上游原材料行业 - 金属 煤炭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出现较为明显增长 [2] - 产业调整导致过剩产能有所出清 需求渐次回暖 市场格局改变 [2] - 相当部分企业在低基数情况下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2] - 上游原材料行业景气度对整体经济运行有强烈提示作用 其业绩回升预示经济形势可能改善 [2]   高端制造业与消费领域 - 高端制造领域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良好 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加工类公司经营稳健 [3] - 消费领域不少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比较有限 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很大压力 部分企业亏损很大 [3] - 经济总体企稳但仍存在较大不平衡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3]
 2025Q3被动和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分析:电子持仓超过25%之后的行情推演探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25Q3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行业配置极致,加仓创业板及通信、传媒、有色和电力设备等行业,减仓内需消费方向;电子为代表的TMT科技板块拥挤度创历史新高,后续行情需关注基本面、PPI及产业资本动向;风格切换可跟踪PPI,关注低估反转类行业筹码出清机会;ETF规模保持高位,固收+基金权益仓位提升;高仓位下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回暖,但面临赎回压力 [4][6][7][8]   各部分内容总结  行业配置极致 - **A股板块**:加仓创业板,减仓主板和科创板,25Q3主板占比49.1%,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占比17.6%和13.7%,创业板配置系数上升0.16,主板和科创板分别下降0.05和0.26 [13] - **港股**:25Q3港股通公司配置占比回落至19.2%,配置占比提升的前五大行业为商贸零售、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房地产,减少的前三大行业为社会服务、通信、轻工制造 [16] - **风格**:创业板指和沪深300配置系数分别回升0.12和0.07,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配置系数分别下降0.21、0.06和0.07 [20] - **A股大类板块**:加仓科技,其余整体减仓,科技(TMT)配置系数为1.79,配置占比40% [21] - **一级行业**:加仓通信、传媒、有色、电力设备等,家电、社会服务、汽车、农林牧渔等减仓幅度较大 [24]   电子为代表的TMT科技板块高度拥挤之后的后续行情以及观察指标探讨 - **持仓情况**:电子持仓占比25Q3达25.7%,TMT全产业链持仓占比达40%,均创历史新高;电子一级行业融资余额占比突破15%,与主动权益对电子的配置比例共同创历史新高 [6][47] - **后续表现**:复盘历史,机构持仓高点同步于市场变化,行业基本面顶点滞后于持仓和股价1 - 3个季度;需跟踪电子基本面是否加速,关注PPI负增长收敛至转正对市场风格的影响,高度关注产业资本动向 [7]   ETF规模保持高位,固收+基金权益仓位提升 - **ETF**:2025Q3股票型ETF总规模超3.6万亿,持股市值占比为3.8%,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7 - 8月ETF总体净赎回,8月末到10月中上旬开始净流入;宽基ETF份额多数回落,行业ETF中银行、券商、创新药等份额环比提升;港股科技、互联网、创新药、金融ETF份额增幅靠前 [84][79] - **固收+基金**:25Q3加大权益配置力度,持股市值增长近1000亿元,整体法测算权益仓位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9.9%,中位数提升1.7个百分点至18.2%;主要超配有色、家电、传媒和通信等 [92][95]   总量视角:高仓位下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持续回暖,但伴随净值修复至成本线,公募基金面临更大赎回压力 - **赚钱效应**:2025年初以来,主动权益型公募基金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6.9%,弱于创业板指和科创50,与中证500、国证2000基本相当,强于中证100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2025年4月7日至今,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4.6% [107] - **仓位**:25Q3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仓位分别提升0.7、1.0和2.3个百分点至89.6%、88.1%和77.7%,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110] - **赎回压力**:25Q3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份额进一步扩大,新基金发行119亿份,存量赎回2319亿份,单季度净赎回2200亿份 [114]   附录表格:细分行业持仓与估值匹配情况 - **TMT**:加仓通信设备、游戏、消费电子等,减仓电子化学品、通信服务、半导体等 [122] - **先进制造**:加仓航天装备、其他电源设备、光伏等,减仓摩托车及其他、地面兵装、商用车等 [125] - **医药**:全行业配置基金25Q3减仓医药,配置水平几乎历史最低;结构上创新药持仓占比上行至历史高位,港股创新药配置比例提升明显 [132][134] - **消费**:加仓厨电、小家电、照明设备等,减仓饲料、个护用品、白色家电等 [140] - **周期**:加仓能源金属、金属新材料、油服工程等,减仓化学制品、特钢、航空机场等 [145] - **金融地产**:证券、多元金融、保险等行业配置系数有不同程度变化,股份制银行等配置系数下降 [149]
 任职2年管出4只翻倍基,永赢高楠500亿持仓披露:大幅增配有色、减持创新药,新进国盾量子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09
 基金经理高楠管理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高楠管理的公募产品总规模突破500亿元,达到514.3亿元,较二季度末的150亿元大幅提升[1][2][7] - 管理规模超过一半由二级债基永赢稳健增强贡献,该基金规模在三季度由75.28亿元增至348.59亿元[3] - 偏股基金永赢睿信规模由50.16亿元增至144.17亿元,份额从34.6亿份增至70.9亿份,增幅超过100%[3][9] - 永赢睿信年内净值增长84.65%,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前5%,自2023年末成立以来任职回报达113.6%[3][4] - 永赢成长远航、永赢融安、永赢睿恒自高楠管理以来约一年时间,基金净值均已实现翻倍增长,任职回报分别为104.88%、117.70%、112.88%[4][6][26]   基金仓位与持股集中度调整 - 除永赢睿信仓位从89%小幅下降约4个百分点至85%外,其余4只偏股基金均出现小幅加仓,所有基金均保持在80%以上仓位运作[11][12] - 永赢睿信、永赢融安与永赢睿恒的持股集中度有所下降,永赢成长远航和永赢惠添利集中度上升[14][15] - 永赢成长远航持股集中度最高达64.28%,规模最大的永赢睿信集中度降至42.54%,持股进一步分散[16]   行业配置与调仓动向:大幅增持有色金属 - 永赢睿信组合在AI、创新药、新消费三大主线基础上,明显加大有色金属配置,有色金属已成为第二大重仓行业[17][18] - 三季度新进4只股票中半数为有色金属标的,包括华锡有色(占净值3.43%)和中孚实业(占净值2.88%)[17] - 对紫金矿业进行翻倍增持,持仓数量增至1752.22万股,占净值3.58%,该股年内上涨103.06%[17][19] - 永赢融安新进宏创控股(占净值4.88%),该股年内上涨120.29%[18][29] - 有色金属板块年内涨幅超过70%,创2007年12月以来新高[18]   行业配置与调仓动向:创新药板块结构性调整 - 永赢睿信生物医药板块配置比例从17.34%的第一大重仓行业下降至8.92%[21] - 增持康方生物约70%,占净值5.25%,并新进百济神州H股(占净值3.32%),同时基本清仓其A股(持仓下降78.75%)[17][21] - 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创新药标的退出前十大重仓[21] - 永赢融安大幅减持荣昌生物A股(持仓下降77.79%),同时增持其H股(持仓增加162.22%)[21][29]   新进个股表现与贡献 - 永赢睿信新进工业富联1307.26万股,成为第二大重仓股(占净值5.99%),该股三季度涨幅高达214.8%,年内上涨218.92%[17][21][28] - 永赢睿恒新进国盾量子(占净值6.27%)、中芯国际(占净值5.26%)、巨人网络(占净值5.03%),这些个股年内涨幅分别为40.39%、151.57%、222.43%[27][28] - AI产业链个股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年内涨幅均超300%,对基金净值贡献显著[26][28] - 泡泡玛特占基金净值比重从前期第一大重仓降至3.05%,对净值影响大幅下降[24][25]   不同基金产品策略定位 - 对永赢睿信,会配置基本面见底、估值具安全边际的赔率性标的,持仓中中大市值公司占比较高[32] - 对永赢融安,选股考虑具备产业贝塔加持的行业个股[33] - 对永赢睿恒,聚焦成长领域,通过基本面研究前瞻性发现潜在成长空间大、具备预期差的个股,希望在产业方向中寻找alpha获取超额收益[33]
 2025年9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企业盈利加速回升
 招商证券· 2025-10-27 22:05
 总体盈利表现 - 2025年9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3.2%,较8月的0.9%回升2.3个百分点[1][4] - 2025年9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2.4%,较8月的2.3%微升0.1个百分点[1][4] - 2025年9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为21.6%,较8月的20.4%上升1.2个百分点,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增速[4]   驱动因素分析 - 利润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同时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6.2%,当月同比为6.5%[4] - PPI累计同比为-2.8%,当月同比为-2.3%,降幅收窄对利润修复有贡献[4]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6元,同比增加0.18元[4]   行业表现分化 - 上游采选业拖累最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累计同比为-51.10%[4][15] - 中游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累计同比大幅改善,9月增速为25.2%,较8月加快6.7个百分点[4] -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25.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5个百分点[4] - 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为0.2%,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4]   库存与资金效率 - 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增长2.8%,较前值提高0.5个百分点,反映秋旺季备货需求回升[4]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2天,同比增加0.2天[4] -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9.2天,同比增加2.9天[4]   未来展望 - 下月利润同比可能回落但仍有望正增长,因去年同期基数为-10.0%[4] - “反内卷”政策推动多数行业价格环比上涨,PPI预计继续改善[4] - 下游需求不足可能阻碍上游涨价传导,需需求端政策配合[4]
 【广发宏观王丹】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哪些行业贡献较大
 郭磊宏观茶座· 2025-10-27 20:37
 营业收入增长趋势 - 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增速较8月加快0.8个百分点 [1][7] - 8-9月营收增长明显加快,而5-7月当月同比增速在0.9%-1.0%左右震荡 [1][7]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4%,增幅较前值扩大0.1个百分点 [1][8]   利润增长表现 - 9月利润当月同比增长21.6%,较前值加快1.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 [1][8] - 受8-9月利润跳升影响,前三季度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2%,前值为增长0.9% [1][8][9] - 利润高增部分受益于基数偏低,8-9月两年复合增速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1][8][9]   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量的方面: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跳升至6.5%,出口交货节奏和政策节奏是主要原因 [2][11] - 价的方面:PPI环比由负增长转为8-9月的零增长,同比降幅持续收窄,9月PPI同比下降2.3% [2][11][12] - 利润率方面:1-9月营收利润率5.26%,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年内累计利润率同比首次由负转正 [2][11][12] - 9月单月营收利润率5.49%,同比提升0.85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提升 [2][11][13]   行业利润分化格局 - 利润增速领先行业集中在中游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必选消费和公用事业 [3][18] - 装备制造类8个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机械等行业利润增速较高 [3][18] - 原材料和中间品制造中,黑色冶炼、非金属矿制品、化纤利润同比显著改善 [3][18] - 利润降幅最大行业集中在能源采矿以及耐用和半耐用消费品 [3][18][20]   9月行业边际变化 - 部分行业利润改善受低基数影响,如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印刷、化纤、橡塑等 [23][24] - 部分行业利润改善受价格因素驱动,如煤炭、建材、黑色采选、电气机械、医药等,其两年复合增速明显回升 [23][24]   库存与资产负债状况 - 9月末产成品名义库存同比2.8%,较前值加快0.5个百分点,但剔除价格影响后的实际库存同比5.1%,略低于前值 [4][25][26][27] - 9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环比持平,负债同比增长5.2%,增速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 [5][29][30]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4.7%,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与利润回升相对应 [5][29][30]   全年展望与结构特征 - 前三季度利润累计同比3.2%对应的两年复合增速为0.2%,若维持此水平,全年利润同比增速约在2.9%-3.1%之间,将结束2022-2024年连续三年的负增长 [6][30] - 当前利润增长相对集中在部分行业,广谱性仍有待提升,且企业补库未形成趋势,资本开支较为审慎 [6][30]
 基本面高频数据跟踪:电厂耗煤回升
 国盛证券· 2025-10-27 14: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10月20日 - 2025年10月26日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平稳 同比增幅走阔 利率债多空信号下调 各细分领域表现有差异 生产增幅缩窄 总需求中商品房销售降幅不变 基建投资和消费增幅扩大 出口增幅缩窄 物价预测稳定 库存增幅缩窄 交运增幅扩大 融资增幅不变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总指数:基本面高频指数平稳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8.4点 前值128.3点 当周同比增加6.0点 前值增加5.9点 同比增幅走阔 利率债多空信号下调 信号因子为4.7% 前值4.9% [1][9]  生产:聚酯开工率小幅回升 - 工业生产高频指数为127.4 前值127.4 当周同比增加5.4点 前值增加5.5点 同比增幅缩窄 聚酯开工率为89.1% 前值88.0%等 [1][9][16]  地产销售:商品房成交面积小幅回落 - 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28.7万平方米 前值31.0万平方米 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为2.0% 前值2.0% [26]  基建投资:基建高频指数稳步上升 - 基建投资高频指数为122.1 前值122.0 当周同比增加8.7点 前值增加8.4点 同比增幅扩大 地炼开工率为50.0% 前值50.3% [1][9][41]  出口: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延续下行 - 当周CCFI指数为993点 前值973点 RJ/CRB指数为299.6点 前值294.2点 [43]  消费:日均电影票房延续回落 - 消费高频指数为120.6 前值120.6 当周同比增加3.7点 前值增加3.6点 同比增幅扩大 日均电影票房为3282万元 前值3749万元 [1][9][54]  CPI:猪肉价格小幅下跌 - CPI月环比预测为0.0% 前值0.1% 最新一期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7.7元/公斤 前值18.3元/公斤等 [1][9][60]  PPI:煤铜铝油价格均有所上涨 - PPI月环比预测为0.0% 前值0.0% 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为765元/吨 前值727元/吨等 [1][9][65]  交运:地铁客运量小幅回落 - 当周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为3959万人次 前值4026万人次 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0点 前值1049点 国内执行航班13007架次 前值12790架次 [2][10][75]  库存:电解铝库存下降 - 库存高频指数为162.7 前值162.5 当周同比增加8.2点 前值增加8.4点 同比增幅缩窄 电解铝库存为11.8万吨 前值16.8万吨 [2][10][84]  融资:地方债净融资大幅回升 - 融资高频指数为240.4 前值239.8 当周同比增加30.3点 前值增加30.3点 同比增幅不变 周内地方债净融资1658亿元 前值 - 198亿元 [2][10][95]
 官方数据公布,抄底买房的时机已到?
 搜狐财经· 2025-10-25 05:15
今天抽空把国家统计局前两天发布的9月CPI和PPI数据仔细捋了一遍,有些感受想跟大家唠唠。 毕竟,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钱袋子、买房决策都息息相关。 先说说最贴近咱们日常生活的CPI吧。 9月份CPI同比还是跌了0.3%,不过有个细节值得注意——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 什么意思呢?虽然整体消费价格还在往下走,但速度放缓了,算是个微弱的好信号。 拆开来看,食品价格成了"拖后腿"的主力,同比降了4.4%。 我特别留意到猪肉价格,同比跌了17%——我家门口菜市场的排骨价格确实比去年实惠不少。 不只是猪肉,鲜菜、鸡蛋、鲜果也都在降价,说到底还是供给太充足,老百姓在吃这方面花钱更理性 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把食品和能源这两类波动大的项目剔除掉,核心CPI反而同比涨了1%,这是近19个月 来首次回到1%以上。 其中黄金饰品价格飙涨42.1%,简直闪瞎眼。 这说明什么?大家不是完全不消费,而是更愿意为耐用品和服务买单了。 把这些数据串起来看,我的感受很复杂:一方面,核心CPI回暖、整体降幅收窄,说明经济确实在艰难 筑底; 但另一方面,CPI和PPI双双为负,意味着消费信心还没真正恢复,企业也还在 ...
 存款搬家停下来了!这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10-24 19:25
 核心观点 - 当前经济仍处于通缩状态,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空间以推动通胀 [5] - 资本市场是帮助经济走出通缩的关键工具,资产价格重估和牛市逻辑依然存在 [15][16][17][18][19] - 短期市场因关键事件而震荡,但存款随时可能因市场赚钱效应改善而重新流入 [13][14][20][21]   CPI与PPI数据分析 - 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 [1] - 9月PPI同比下降2.3%,环比持平,但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 [3] - CPI低于2%和PPI为负值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生产厂家利润承压,经济处于通缩状态 [5] - 通缩现状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有加码空间,目标是摆脱通缩 [5][6]   M1与M2及剪刀差分析 - 9月末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6] - 9月末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去年同期增速为-3.3%,同比增速大幅提升10.5个百分点 [6] -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个百分点,创今年初M1统计口径调整以来新低 [6] - M1增速加快主因是国债价格下跌导致定期理财收益受损,促使资金从理财转向活期存款,而非直接源于股市投资 [9][10] - M1增速加快暂时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但尚未完全激活经济基本面 [9]   存款与非银存款分析 - 9月居民存款增加2.9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下降1.06万亿元 [10] - 非银存款指存在于股票账户、基金账户、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资金 [10] - 存款增加而非银存款减少表明9月出现存款回流银行现象,并未发生存款搬家至股市 [10] - 此现象归因于9月A股市场横盘震荡,赚钱效应不明显,导致散户资金撤离 [10][11] - 7-8月因A股连续上涨、赚钱效应明显,曾出现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的现象 [12] - 存款回流是市场走势不流畅的结果,一旦市场恢复上涨趋势,存款将再次加速入场 [13][14]   资本市场展望与短期策略 - 国家有动力继续刺激资本市场,以帮助经济走出通缩并完成低估值的东大资产重新定价 [15][16][17][18] - 只要存在走出通缩和资产价格修复的需求,A股牛市的底层逻辑就依然存在,3900点并非顶点 [18][19] - 近期市场震荡主因是等待下旬关键事件结果:11月1日前与懂王的第二轮关税谈判、月底重要会议、美联储本年度第二次降息 [20][21] - 短期策略应在月底前做好资金配置,等待关键事件结果明朗后的市场走向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