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

搜索文档
政策加码下25年银行基本面有望重塑,国企红利ETF(159515)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05-13 14:05
银行板块表现 - 2025年5月13日银行板块涨幅居前,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上涨0.85%,成分股神马股份上涨5.71%,威孚高科上涨4.32%,上海银行上涨3.66%,开滦股份上涨3.29%,浦发银行上涨3.25% [1] - 国企红利ETF上涨0.83%,最新价报1.09元 [1] - 国企红利ETF近3月规模增长1898.24万元,份额增长1680.00万份,新增规模和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1/2 [1]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宽货币先行,宽财政紧随,地方化债显著提速,对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 [2] - 财政政策力度加码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 [2] - 广谱利率下行区间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整治高息揽存行为,对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 [2] - 2025年是银行资产质量夯实之年,政策托底下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2] 指数与ETF概况 - 国企红利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该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5.18%,包括中远海控(2.59%)、冀中能源(1.87%)、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等 [3] - 部分成分股表现:中远海控上涨2.43%,山西焦煤上涨0.93%,成都银行上涨1.74%,南钢股份上涨0.92% [5]
策略周观点:牛初震荡期可能延长
信达证券· 2025-05-11 20:23
策略观点 - 短期观点由乐观调整为高位震荡,震荡后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迎来突破性上涨[2][9] - 关税冲击拉长牛初震荡期,持续半年乐观情形难出现,持续1年可能性提高[3][15] - 震荡期经济或比熊市最低点更弱,但市场大概率不跌回熊市[3][17] 未来季度情形 - 悲观情形(小概率):出现更大黑天鹅,市场可能跌回4月冲击低点[3][20] - 中性情形(大概率):市场1 - 2个季度窄幅震荡,后重回牛市[3][20] - 乐观情形(小概率):中美谈判顺利,市场难有二次回撤或震荡[3][26] 配置观点 - 季度内偏价值,Q3再增加弹性[30] - 配置风格季度内偏大盘价值,给出银行、新消费等配置方向[31] 本周市场变化 - A股主要指数大多上涨,创业板50涨幅4.13%居前[33] - 全球股市重要指数涨跌分化,上证综指涨幅1.92%领涨[34] 风险因素 - 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失效[3][61]
稳增长政策发力 4月份主要金融数据有望延续改善势头
证券日报· 2025-05-08 00:27
冯琳认为,预计4月份信贷、社融同比多增,这也将带动存款派生。预计4月末M2同比增速将达到7.5%,较3月份加快0.5个 百分点,M1同比增速将达到2.0%,较3月末加快0.4个百分点。 根据央行数据,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冯琳认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8000亿元 左右,环比季节性下行,但同比会多增约1000亿元。其中,在促消费政策发力、二手房市场热度较高支撑下,4月份新增居民 贷款有望保持同比多增;受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影响,4月份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还可能延续同比少增势头;不过,当 前基建投资增速上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都会对新投放企业中长期贷款形成 有力支撑。总体上看,4月份外部环境出现急剧变化,国内扩投资、促消费等稳增长力度会相应加大,这将在新增贷款数据中 有所体现。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认为,由于一季度信贷投放较为集中,部分融资需求或有所前置。再考虑到4月份也是传统的信贷小 月,预计4月份新增信贷约6000亿元。 社会融资方面,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本报记者 韩昱 ...
双降落地,曲线走陡
华泰证券· 2025-05-07 2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拳”力度大,是对等关税后稳增长政策的“第一枪”,后续预计其他稳增长工具将陆续推出 [2] - 降准时间和力度基本符合预期,降息时间略早但幅度克制,房贷降息力度高于OMO,广谱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3][4] - 多项政策工具落地,对市场资金面、短端和长端利率均有影响,双降导致曲线陡峭,后续关注LPR报价和存款利率下调 [7][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双降落地背景 - 4月以来美国对等关税超预期,冲击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前景,4月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高频数据走弱,触发本次双降 [2] 降准情况 - 降准0.5%,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6] - 降准时机成熟,当前银行超储率水位不高,降准时间间隔接近历史平均规律,政府债进入发行高峰,降准有助于稳定资金面 [3] 降息情况 - 7天OMO利率降10BP至1.4%,预计带动LPR下降10BP;再贷款利率从1.75%降低25BP至1.5%,PSL从2.25%降低25BP至2%;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从2.85%降25BP至2.6% [6] - 降息时间略早于预判,幅度为10BP低于去年9月,原因是基本面数据出现压力,关税冲击未完全体现,五一假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创造宽松空间 [3] - 降息幅度克制,原因是政策空间有限、避免被过度解读、银行息差面临压力,预计后续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成本 [4] 其他政策工具解读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对债市影响相对有限,因其总规模不高且资金用途受限 [5] - 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再贷款从5000亿扩容到8000亿,设立5000亿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实际使用取决于实体融资需求 [5] - 两项股市支持工具互换便利和回购贷款额度合并扩容至8000亿元,央行表示支持汇金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为股市注入信心 [5] 对市场的影响 - 资金面:降准释放1万亿流动性带动超储率回升,置换成本偏高工具缓解大行负债端压力,逆回购利率下调使DR007有望降至1.5%-1.7%区间 [7] - 短端:降准落地初期资金中枢快速下探,双降对短端利好直接,中短端政金债、存单等出现正Carry,投资者可能倾向用中短端品种过渡 [8] - 长端:长端利率面临方向有利与空间透支的尴尬,短期有止盈扰动,基本面决定中期走势,利率下行大方向不变,建议逢调整买入,地方债、政金债等性价比更高 [8] 后续关注点 - 关注20日的LPR报价,若5年期及以上LPR报价下调幅度大,可能打开长债超长债交易空间 [9] - 关注存款利率下调,预计大行存款挂牌利率会很快调降且幅度不小,可能带来存单等品种的新一轮机会 [9]
黄益平:当前形势下的稳增长政策思考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07 18:35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黄益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聚焦金融热点,速递论坛动态,独家发布论坛课题成果,连载书系新书、好书。 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黄益平 既然增长下行压力长期存在,稳增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组合?初步的 回答是,稳增长需要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改革政策三方面的政策相互配 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时点,政策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当总体经 济相对平稳但某些产业正在下行时,行业政策和改革政策应该成为重点; 而当经济确实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特别是受到一些内外部冲击时,可能需 要更多考虑宏观政策来支持增长。 稳增长政策组合探讨 我先把时间维度拉长一些,分享对稳增长政策的思考,然后再对当前的政策应对提一点建议。 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在过去十几年间一直存在。我们最近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 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将每年年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与当年实际实现的增长 数据放在一起比较来看,2012年以前,我国GDP增长目标大致在每年7%-8%,大部分年份的目标都是 8%;然而,最终实现的实际增长通常都在9%以上,大部分年份甚至超过10 ...
央行“双降”释放流动性,银行板块盘中活跃,国企红利ETF(159515)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05-07 13:48
市场表现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000824)上涨0.68%,成分股光大银行(601818)上涨2.39%,青岛港(601298)上涨2.31%,中国银行(601988)上涨2.19%,成都银行(601838)上涨2.07%,江阴银行(002807)上涨1.95% [1] - 国企红利ETF(159515)上涨0.85%,最新价报1.07元 [1] - 国企红利ETF近2周规模增长320.2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国企红利ETF近2周份额增长33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2]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1] 行业分析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宽货币先行,宽财政紧随,地方化债显著提速,对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 [2] - 财政政策力度加码,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 [2] - 广谱利率下行区间,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对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 [2] - 政策托底下,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风险暴露和处置较为充分的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2] 指数构成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从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5.18%,包括中远海控(601919)、冀中能源(000937)、渝农商行(601077)、上海银行(601229)、成都银行(601838)、山煤国际(600546)、粤高速A(000429)、中国神华(601088)、山西焦煤(000983)、沪农商行(601825) [3]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远海控(601919)权重2.59%,冀中能源(000937)权重1.87%,山煤国际(600546)权重1.38%,山西焦煤(000983)权重1.29%,成都银行(601838)权重1.26%,粤高速A(000429)权重1.25% [5] 成分股表现 - 中远海控(601919)上涨1.37%,冀中能源(000937)上涨1.90%,山煤国际(600546)上涨0.84%,山西焦煤(000983)下跌0.16%,成都银行(601838)上涨2.07%,粤高速A(000429)上涨0.88% [5]
高炉吨钢利润稳中向好,低库存背景下普钢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修复钢铁
信达证券· 2025-05-05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铁水日产环比增长且超往年同期,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和厂内库存周环比下降,原料价格涨跌不一,钢铁下游需求边际改善,工地资金到位率好转及三大白电排产增加利于提振钢材需求和价格 [2][3] - 海外关税影响下出口占比低的普钢公司受影响小,叠加“稳增长”政策,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用钢需求有望改善,普钢公司业绩改善空间大,有望价值修复 [3] - 虽钢铁行业现阶段面临供需矛盾等困扰、利润下行,但伴随“稳增长”政策推进,钢铁需求总量有望平稳或略增,平控政策下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增强,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平稳,高端钢材受益宏观趋势,行业产业格局有望稳中趋好,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域,现阶段具结构性投资机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钢铁板块及个股表现 - 上周钢铁板块下跌 0.52%,表现劣于大盘,沪深 300 下跌 0.43%至 3770.57,涨跌幅前三的行业为传媒、计算机、电子 [10] - 特钢板块下跌 2.29%,长材板块上涨 0.77%,板材板块上涨 0.42%,铁矿石板块下跌 1.00%,钢铁耗材板块下跌 3.90%,贸易流通板块上涨 0.88% [13] - 钢铁板块中涨跌幅前三的分别为柳钢股份、友发集团、太钢不锈 [15] 上周核心数据 供给 - 截至 5 月 2 日,日均铁水产量 245.42 万吨,周环比增加 1.07 万吨、0.44%,同比增加 7.30%;样本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 92.0%,周环比增加 0.40 百分点;电炉产能利用率 55.5%,周环比下降 1.20 百分点;五大钢材品种产量 773.4 万吨,周环比增加 6.91 万吨、0.90% [25] 需求 - 截至 5 月 2 日,五大钢材品种消费量 970.9 万吨,周环比增加 44.61 万吨、4.82%;主流贸易商建筑用钢成交量 11.2 万吨,周环比下降 0.89 万吨、7.37% [35]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7 日,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 193.4 万平方米,周环比增加 44.0 万平方米;截至 5 月 5 日,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 27881 亿元,累计同比增加 291.22% [35] 库存 - 截至 5 月 2 日,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 1023.7 万吨,周环比下降 59.74 万吨、5.51%,同比下降 27.63%;厂内库存 423.4 万吨,周环比下降 27.43 万吨、6.08%,同比下降 17.69% [43] 价格&利润 - 截至 4 月 30 日,普钢综合指数 3483.3 元/吨,周环比增加 4.98 元/吨、0.14%,同比下降 12.78%;特钢综合指数 6647.7 元/吨,周环比增加 6.10 元/吨、0.09%,同比下降 3.92% [2] - 截至 4 月 30 日,全国平均铁水成本 2303 元/吨,周环比下降 5.0 元/吨;螺纹钢电炉吨钢利润-357.04 元/吨,周环比下降 32.5 元/吨、10.00%;螺纹钢高炉吨钢利润 120 元/吨,周环比增加 39.0 元/吨、48.15%;247 家钢铁企业盈利率 56.28%,周环比下降 1.3pct [60] - 截至 4 月 30 日,热轧板卷现货基差 36 元/吨,周环比下降 1.0 元/吨;螺纹钢现货基差 124 元/吨,周环比增加 71.0 元/吨;焦炭现货基差-71.5 元/吨,周环比下降 0.5 元/吨;焦煤现货基差 75 元/吨,周环比增加 20.5 元/吨;铁矿石现货基差 54.5 元/吨,周环比增加 11.0 元/吨 [65] 原料 - 截至 4 月 30 日,日照港澳洲粉矿现货价格指数(62%Fe)760 元/吨,周环比下跌 8.0 元/吨、1.04%;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 1400 元/吨,周环比持平;一级冶金焦出厂价格 1680 元/吨,周环比持平 [2] - 截至 4 月 25 日,独立焦化企业吨焦平均利润-9 元/吨,周环比增加 7.0 元/吨;截至 4 月 30 日,铁水废钢价差 1.7 元/吨,周环比下降 18.2 元/吨 [76] 上市公司估值表及重点公告 上市公司估值表 - 报告给出宝钢股份、华菱钢铁等多家公司收盘价、归母净利润、EPS、P/E 等估值数据,华菱钢铁为信达能源钢铁预测,其他公司业绩预测为同花顺一致预测,首钢资源收盘价和财务单位为人民币,收盘价截至 4 月 30 日 [77]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安阳钢铁 2024 年全年营业收入 296.40 亿元,同比下降 125.11 亿元,净利润-32.71 亿元,同比增亏 17.17 亿元,2024 年获授权专利 136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获河南省知识产权领军企业,相关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78] - 钒钛股份 2025 年 4 月 29 日首次回购公司股份 380 万股,占总股本 0.04%,回购成交价 2.57 元/股,支付资金 976.6 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78] - 酒钢宏兴 2025 年 4 月 28 日审议通过向全资子公司提供 4.495 亿元借款议案,借款期限一年,子公司以自有资产担保 [79] - 大中矿业拟回购资金 2-4 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 12.72 元/股,预计回购股份 1572.33-3144.65 万股,占总股本 1.04%-2.09%,控股股东众兴集团拟减持股份由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圃生增持 [79][80] 上周行业重要资讯 - 截至 4 月 29 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 58.8%,周环比上升 0.26 个百分点,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 60.46%,周环比上升 0.05 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 50.54%,周环比上升 1.22 个百分点,有利于提振钢铁需求 [81] - 国家发改委下达今年第二批 81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支撑钢材需求 [81] - 国新办 4 月 28 日发布会传递信息,政策大头将在二季度落地,应对美方关税冲击有充分准备,各项措施将逐步推出,既解决当下问题也考虑长远发展 [81] - 2025 年 5 月空冰洗排产合计 3821 万台,较去年同期上涨 5.9%,其中空调排产 2330 万台,增长 9.9%,冰箱排产 783 万台,下降 4.9%,洗衣机排产 708 万台,增长 6.5%,有利于增加钢材需求和利好价格走势 [3][81]
黄益平:当前形势下的稳增长政策思考
和讯· 2025-05-04 18:27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增长,需要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和改革政策三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其 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适用于短期逆周期调节,而不应长期依赖;行业政策要应对产业更新换代过程 中的结构性挑战,例如如何在稳定房地产等关键行业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改革政策应着力改善民营 企业经营环境和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黄益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聚焦金融热点,速递论坛动态,独家发布论坛课题成果,连载书系新书、好书。 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经济冲击可能超出预期,需对下阶段可能出现的下行风险做好心理准备,并采取 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受到直接冲击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直接救助,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此外,农民 工市民化政策不仅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 ——黄益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01 稳增长政策组合探讨 我先把时间维度拉长一些,分享对稳增长政策的思考,然后再对当前的政策应对提一点建议。 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在过去十几年间一直存在。我们最近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数 据,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将每年年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经济 ...
4月PMI点评:外贸冲击的衍生影响开始显现
东方证券· 2025-05-03 13:07
制造业PMI情况 - 4月制造业PMI录得49.0%,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除部分细分项外各细分项均下滑,外贸冲击传导显现[3][5] - 4月新出口订单PMI为44.7%(前值49%)、进口PMI为43.4%(前值47.5%)下滑明显,导致生产、采购量、价格等环节变化[5] - 大企业变化幅度最大但景气度仍胜中小企,高技术行业与消费板块景气度更高[5] 非制造业PMI情况 - 4月非制造业PMI为50.4%,前值50.8%,稍有下降但相对稳定,需关注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变化[5] - 4月建筑业新订单PMI为39.6%,前值43.5%,下行3.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位置[5] 市场预期情况 - 面临外部冲击,预期仍保持扩张,稳增长政策对信心提振有所显现,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相关预期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5] 政策与风险情况 - 4月政治局会议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贸斗争,经贸斗争对国内经济负面影响难避免[5] - 冲击对实体经济影响可能未全部体现,未来是多因素叠加结果,行业分化或更明显[5] - 存在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影响市场风险以及关税引发产业链重构致全球增长减速与产能过剩风险[5]
4月PMI数据点评:PMI收缩深度,不等于经济环比降幅
长江证券· 2025-04-30 22:18
制造业PMI情况 - 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为近3年同期最低、近10年同期次低,跌回荣枯线下,环比下行幅度大于季节性,低于彭博一致预期49.7%[2][6][7] - 新订单、生产两大分项环比变化拖累制造业PMI下行0.78pct/0.7pct,大、中、小型企业PMI或同时处于收缩状态[7] 抢出口情况 - 4月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9.2%、44.7%,弱于2018年下半年最弱的12月的49.7%、46.6%[7] - 4月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分别降至49.8%、46.3%,而2018年全年生产指数均在50%以上,采购量指数除12月的49.8%外都高于荣枯线[7] - 4月在手订单指数降至43.2%,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2023年1月以来最弱,说明4月生产显著强于需求[7] 企业经营情况 - 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回落至47%、44.8%,PPI同比增速有加速下滑风险,制造业企业盈利增速或再度下滑[7] - 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分别降至47%、47.3%,从业人员指数降至47.9%,指向企业有收缩倾向[7] 内需情况 - 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0.4%、建筑业回落至51.9%、服务业回落至50.1%,扩张动力均偏弱[7] - 基建商务活动指数持续走强,但新订单指数环比续降,为近6年同期最低,内需稳增长韧性待加强[7] 政策情况 - 第一轮稳增长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随着企业应对关税行为趋同,外贸纾困类政策发力抓手将更清晰,政策有在二季度初再度加码的可能性[2][7]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政策不确定或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波动性放大,外需变化节奏不明确[41] - 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内需刺激政策需根据外部形势变化抉择,政策出台和再度加码时点可能滞后[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