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博弈

搜索文档
债券周报:关税超预期:经济、政策、债市影响几何?-2025-04-06
华创证券· 2025-04-06 2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超预期加征关税或拖累中国名义GDP约1.5-2.2pct,国内“稳增长”诉求回归,债市行情整体向好,但需关注资金价格和关税博弈情况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超预期:经济、政策、债市影响几何 - 关税影响测算:美国宣布的对等关税征收方案中,对华累计加征关税54%,高于市场预期;参考市场和学术主流观点,中国对美出口金额的弹性系数约为-1.0至-1.5,54%关税加征或对总出口拖累7.9%-11.9%、下拉名义GDP约1.5pct-2.2pct;实际冲击可能低于测算结果 [1][14] - 国内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诉求回归;财政需1.3万亿-3.0万亿资金对冲关税影响,均值约为2.18万亿;国内政策或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存量稳增长政策加速推进——关税博弈——观察二季度经济数据及市场预期变化——释放增量政策”路径推演 [18][20] - 债市如何定价:参考2018-2019年贸易摩擦,债市对关税关键事件定价较快,3个交易日左右交易完毕,单日下行幅度在3bp上下,且关税事件对后续债市情绪形成支撑;当前货币定调更偏宽松、交易行为定价权重上升,预计下周收益率或进入宽松博弈下的顺势行情 [24][30] 债市策略 - 顺势而为积极参与行情,关注关税博弈和DR007变化:短期市场围绕关税交易,债市行情向好,但央行关注“资金空转”,资金价格或偏高,存在利率下行后回弹风险;活跃券演绎后,非活跃品种可顺势压缩利差;操作上建议顺势参与,关注关税博弈和资金价格,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止盈和配置 [33][40] 利率债市场复盘 - 资金面:央行OMO转为净回笼,资金面均衡宽松;前半周跨季资金面偏紧,后半周边际转松,DR007下降至1.7%附近 [9] - 一级发行:国债、同业存单净融资增加,政金债、地方债净融资减少 [65] - 基准变动:国债与国开债期限利差均收窄,长端品种表现好于短端品种 [62]
大事件影响,过去一周全球市场风云突变!
Wind万得· 2025-04-06 07:04
全球股市表现 - 全球主要经济体19个股指全部下跌,意大利富时MIB和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最大,单周累计下挫超过10% [3] - 标普500、日经225、德国DAX、法国CAC40等8个股指周跌幅超过5%,中国A股上证综指最抗跌,一周仅微幅回落0.28% [3] - 美科技七巨头集体重挫,英伟达、苹果、亚马逊、脸书一周累计下跌都在10%以上,苹果股价创接近一年来新低,亚马逊、英伟达、脸书创半年新低 [6] 全球大宗商品表现 - COMEX白银和COMEX铜领跌,一周重挫超过14%,NYMEX原油和ICE布油分别下探10.15%和9.21% [9] - 避险资产COMEX黄金跌幅不大在2%以内,农产品小麦、铁矿石和焦炭强劲走高 [9] 关税政策影响分析 - 对等关税可能是新一轮混乱的开始,重点在于谈判和博弈而非实际经济影响 [11] - 中国筹码增加,美国筹码下降,中国应专注于自身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 [11] - 对等关税或冲击全球供应链与国际贸易规模,加剧汇率波动,可能推动各国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11]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测 -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将美股评级从"有吸引力"下调至"中性",标普500指数年末目标位从6400点下调至5800点 [12] - 摩根大通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全面实施是一次重大宏观经济冲击,可能将美国和全球经济推向衰退 [12] - 巴克莱银行和德意志银行警告新征关税可能提高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 [12]
宋雪涛: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4-05 17:50
文章核心观点 - “对等关税”是新一轮混乱的开始,关税重点在于谈判和博弈,随意计算的“对等关税”不会持久,中国无需惧怕美国关税政策,应专注自身发展 [1][5][7] 美国“对等关税”方案内容 - 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互惠关税”方案,以2024年商品和服务逆差规模9180亿美元为由宣布因贸易逆差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依据相关法律对所有对美出口国家征收10%基础关税,4月5日生效 [3] - 针对约60个与美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如越南46%、泰国36%、中国34%等,4月9日实施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互惠关税计算公式为(美国对某国的贸易逆差额÷美国从该国的进口总额)×100%,计算方法缺乏严谨 [3] 美国征收关税目的及态度 - 美国把关税当作谈判工具和武器,以自身消费体量和综合国力胁迫其他国家输送经济利益,包括投资制造业、出让资源、支付军事保护费等 [4][5] - 特朗普政府主线任务在内,对内防止美债违约、重塑美元信用等,对外战略收缩,通过关税威胁榨取外交利益 [5] 各国反应及博弈结果 - 中国4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10日生效;欧盟呼吁谈判解决,筹备反制举措;韩国承诺应对;巴西评估反制措施 [6] - 关税博弈结果取决于关税由谁承担,上一轮贸易战美国加征关税几乎全由自身承担,关税涨价伤害中低收入群体 [6] - 关税博弈走向要么别国投降交出利益,要么美国放弃,因关税威胁会加剧滞胀预期、影响经济和股市,随意计算的“对等关税”不会持久 [7] 中国应对策略及优势 - 中国已从美国第一大进口国变为第三大进口国,海外市场多元化,若美国只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可通过转口贸易和产能出海分散影响 [7] - 2024年5月中国(含中国香港)商品在美国进口中占比12.7%,较2016 - 2017年下滑9个百分点,下降部分被东盟等地区承接 [7] - 中国出口结构优化,中间品和资本品占比增加,附加值高、不可替代性强、转嫁关税能力强,不惧怕美国关税政策,应专注自身发展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