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

搜索文档
柳工2024年:国内外市场齐发力,营收净利双增长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4-09 16:28
近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成绩斐然。 2024年柳工实现营业收入约300.63亿元,同比增长9.24%, 这一增速创历史新高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92%。 图:柳工2024年度财务指标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处于周期底部修复阶段的大背景下,柳工凭借 加速出海与国内业务变革驱动 , 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国际化与 电动化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前, 工程机械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受有效需求不足影响,本轮下行周期触底后,行业总销量仍处于低位。房地产及基建需求端改善不明显,更新换代需求有 限,同时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增速进一步放缓,行业在周期底部艰难修复。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放量、万亿国债落地,部分地区项目开工情况好转, 再加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出以及低基数效应,市场开始逐步恢复。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 柳工国内业务变革成效显著。 自混改以来,柳工国内营销大力开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敏锐捕捉市场周期调整机遇。各产品线全面跑 赢行业,装载机继续保持龙头优势,挖掘机实现快速增长 ...
中国太保2024年归母净利润创六年新高,寿险锚定新规划,产险清理高风险业务|数说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7 19:04
行业转型与公司战略 - 保险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中国太保作为行业代表面临改革成效和前景的关注[1]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4040.89亿元(+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64.9%),总投资收益率5.6%[1] - 锚定战略新周期,提出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带动经济和社会价值增长的三年高质量发展规划[3] 财务表现 - 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2794.73亿元(+5.0%),归母营运利润344.25亿元(+2.5%),内含价值5620.66亿元(+6.2%)[3] - 管理资产规模35426.60亿元(+21.2%),归母净资产2914.17亿元(+16.8%)[3] - 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创六年新高,首次突破400亿大关,较2023年激增[7] 寿险业务 - 寿险内含价值4218.37亿元(+4.9%),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20.9%),新业务价值率16.8%(+3.5个百分点)[3] - 净利润358.21亿元(+83.4%),推行"北极星计划"打造经营闭环[3][15] 产险业务 - 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8.6%(+0.9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70.8%(+1.7个百分点)[4] - 重大赔付86.8亿元(+50%),受自然灾害及高风险业务影响[4] 投资业务 - 综合投资收益率6.0%(+3.3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5.6%(+3.0个百分点)[4] - 采用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4] - 2019-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波动明显(5.4%-5.9%),2024年显著回升[11] 管理层变动 - 2023-2024年完成核心管理层交接,傅帆任董事长(投资背景),赵永刚任总裁(负债端管理背景)[14] - 子公司密集调整:产险董事长由俞斌接任,寿险董事长由赵永刚兼任,总经理由李劲松接任[14] 未来规划 - 聚焦"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布局养老社区与健康管理生态[15] - 科技赋能风险减量管理与智能客服,优化跨境资产配置[15] - 持续优化分红机制,目标建设国际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15] 同业对比 - 中国平安2024年归母营运利润1200亿元,寿险及健康险贡献度下滑[16] - 友邦保险2024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8%,香港和中国内地访客客户群增长强劲[16]
“叔圈”顶流拥抱年轻人,看比音勒芬如何走出中年衣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4 16:30
品牌定位与消费者画像 - 比音勒芬创立于2003年,主打商务通勤和高尔夫服饰,成为40-55岁中年男性商务人士的标配品牌[1][2] - 品牌形象被赋予"叔圈"、"衣中茅台"等标签,代表成功人士的社交名片[2] - 核心消费群体为30-45岁中小企业主、公务员及国企中高层,对价格敏感度低且品牌粘性高[14][15] - 2023年起品牌年轻化转型加速,90后VIP同比增长超50%,女性消费者占比从不足20%提升至30%以上[32] 年轻化转型战略 - 2023年底启动全面年轻化升级,涵盖品牌形象、门店、产品等多维度[4][5] - 更换使用22年的品牌LOGO,简化为"Biemlofen"以提升辨识度[6][7] - 门店策略从交通枢纽转向购物中心,开设400平米旗舰店和200平米购物中心店[9][10] - 推出第十代终端形象店,增设T恤专区和休闲互动区,打造生活方式体验空间[10] - 线上渠道拓展至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平台,组建专门运营团队[11] 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 - 产品系列从3个扩展至4个,新增Trendy联名系列和Motion户外系列[16] - 推出廓形T恤、短款设计等年轻化产品,改变传统修身版型[16] - 2024年与哈佛大学联名系列元旦上线一周售罄,3月与英国设计师Hattie Stewart合作系列引发小红书晒单热潮[19][20] - 签约95后演员丁禹兮作为先锋代言人,同款T恤6小时内售罄[28][30] - 2024年建立5个小红书账号矩阵,年增粉超10万[34] 国际化布局 - 2023年收购两大国际奢侈品牌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37] - 巴黎设立创意中心,聘请奢侈品行业资深设计师Daniel Kearns[38] - KENT&CURWEN在伦敦时装周焕新亮相,2023年新开6家门店[38] - 计划2033年集团营收超300亿元,其中国际品牌贡献80亿元[39] - 广州建设湾区时尚产业总部基地,分三期8-10年完成[40] 核心竞争优势 - 保持高尔夫DNA,作为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合作伙伴[24] - "三高一新"产品理念:高品质、高品位、高科技和创新精神[25] - 建立创新实验室,与赛里木湖鹅绒签订独家协议,羽绒服蓬松度达800+[27] - 2033年目标比音勒芬高尔夫系列超50亿元,主标超150亿元[22][39]
2025,小鹏的进击战
雷峰网· 2025-03-20 18:39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营收大幅增长,亏损收窄,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2][5] - 公司通过产品策略调整、供应链改革和技术投入实现业绩改善,并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款新车型以实现销量翻倍 [4][6][15] - 智驾技术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L3级智能驾驶,并量产自研图灵芯片 [16][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的306.8亿元增长超100亿元 [2] - 2024年净亏损57.9亿元,同比2023年的103.8亿元收窄44.2% [5] - 2024年毛利率14.3%,按年上升12.8个百分点,自由现金流在下半年超过40亿元 [6] - 服务及其他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26.6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0.37亿元,近乎翻倍 [12] 销量与产品 - 2024年全年销量19万辆,其中第四季度销量9.15万辆,环比增长96.6%,占全年销量近50% [3] - 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成为销量主力,MONA M03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P7+接棒成为爆款 [4] - 2025年计划推出3款全新车型和4款大改款车型,销量目标为35万辆,较2024年翻倍 [15]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供应链改革实现成本下降15%,M03电池采购"去宁德化",二线厂商占比超99% [6] - 供应商信心回归,MONA M03实际销量与规划销量一致,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 [7][8] - 公司通过"省不该花的钱,赚该挣的钱,花该花的钱"策略实现经营改善 [6] 技术研发与智驾 - 2024年研发投入64.57亿元,较2023年的52.77亿元增加超10亿元 [10] - 自研图灵芯片进展顺利,预计将带来降本效果和软硬件结合优化 [12][18]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率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2026年量产支持L4低速场景无人驾驶车型 [17] - 智驾技术下沉至15万以下车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0][18] 市场与战略 - 产品策略转向"以价换量",放弃高端化,聚焦大众主流市场 [19] - 国际化目标为2025年海外销量较2024年的2万台翻倍以上,计划建立超30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 [16] - 公司增长曲线包括AI+汽车、国际化及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融合 [16] - 2025款G6和G9上市后表现强劲,G6大定7分钟突破5000台,G9大定45分钟突破3000台 [15]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321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0 16:56
柳工(000528.SZ) - 公司成立于1958年,最初生产装载机,现已发展为涵盖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等十余类产品的机械制造厂商 [4] - 2023年公司营收275.2亿元,位居全球工程机械厂商第19位、国内第4位,装载机国内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列 [4] - 2024Q1-Q3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9.8% [4] 石化油服(600871.SH/1033.HK)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811亿元,同比+1.39%,归母净利润6.32亿元,同比+7.19% [5] - 2024Q4单季营业总收入262亿元,同比+8.59%,环比+45.11%,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5] - 2024年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降本增效改善经营效率 [5] 小鹏汽车(XPEV.N) - 2024年收入同比+33.2%至408.7亿元,毛利率同比+12.8pcts至14.3%,Non-GAAP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41.2%至55.5亿元 [6] - 4Q24总收入同比+23.4%/环比+59.4%至161.1亿元,毛利率同比+8.2pcts/环比-0.9pcts至14.4%,Non-GAAP归母净亏损同比-21.5%/环比-9.2%至13.9亿元 [6] - 公司聚焦新车周期,长期关注智驾+全球化+机器人三重增长曲线 [6] 阅文集团(0772.HK) - 2024年收入81.2亿元,同比+15.8%,毛利润39.2亿元,同比+16.3%,毛利率48.3%,同比+0.2pct [8] - 归母净亏损2.1亿元(vs23年盈利8.0亿元),主要系录得其他亏损净额9.7亿元,为受到新丽传媒相关的商誉减值亏损影响 [8]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1.0% [8] 特步国际(1368.HK) - 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6.5%、+20.2% [9] - 特步主品牌/专业运动收入同比+3.2%/+57.2% [9] - 公司将继续聚焦跑步,多品牌协同发展,在渠道端将加大DTC投入,预计2025年主品牌收入同比将实现增长,索康尼收入同比增长30~40%,总体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 [9] 华润啤酒(0291.HK) - 2024年营业收入386.4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8%,核心EBIT为63.44亿元,同比+2.9% [10] - 2024年啤酒整体价增量减,白酒高端大单品摘要销量增速较快 [10] - 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产品结构升级,公司核心EBIT同比改善 [10] 盟科药业-U(688373.SH) - 2024年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43.51%,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4.65%,扣非净利润-4.5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14% [11] - MRX-4完成中国临床III期,海外创新药管线稳步推进 [11]
晚点独家丨美团内部沟通会:食杂零售、国际化、AI 是王兴关注的 “新” 方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05 09:05
美团15周年战略方向 - 公司CEO王兴在内部沟通会上提出三个新方向:食杂零售、国际化和科技,对应长期使命"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6][8] - 国际化进展最快,外卖海外版Keeta在沙特加速扩张,计划三年覆盖海湾六国(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和巴林) [7][9] - 科技方向聚焦AI机遇,目标是建设大规模、全品类、有纵深的本地商业系统 [8] Keeta在中东市场的扩张策略 - Keeta在沙特通过大额补贴(新用户优惠近200元人民币)、免配送费(15沙特里亚尔以上订单)和超时赔偿(10-15沙特里亚尔)快速抢占市场 [10] - 已吸纳约15000家餐厅入驻,接近当地龙头Hunger Station的三分之一 [10] - 计划2025年覆盖沙特所有核心城市并实现市占率领先,当前沙特外卖市场第一名日单量不足100万单 [7][10] 竞争格局与市场反应 - 沙特本地外卖平台Hunger Station、Jahez、Careem此前占据80%份额,但配送费高达15-20沙特里亚尔(约30-40元人民币)且配送延迟 [10] - Keeta的运营效率显著领先,竞争对手需数小时跟进其补贴策略 [10] - 叮咚买菜因担忧与小象超市竞争,放弃进军沙特市场 [10] 香港市场的成功经验 - Keeta进入香港一年半后日单量从15-20万单提升至30万单以上,市占率第一 [11] - 通过"一人饭堂"策略(30-60港币套餐)降低客单价,单人餐占比达30%-40%,用户月均下单频次从2-3次增至5-10次 [12] - 骑手招募灵活化,香港骑手最高收入达3.5万港币(约3.27万元人民币),允许步行配送 [12] 沙特市场的本地化运营 - 利用沙特低沙化率政策(配送类仅需10%本地员工),以2000-6000沙特里亚尔(约3800-11400元人民币)薪资招募外籍劳工 [12] - 骑手每日在线10小时,初期无单量考核,后期要求每月200-300单(低于竞品的400-450单) [12] - 通过集单配送和规模效应压缩配送成本,目标降低当前平台每单9.5-19元人民币的差价 [12] 核心竞争优势 - 产品技术能力:高效派单和精准配送时长测算 [12] - 运营方法论:"早启动,晚总结"的快速迭代机制 [12] - 本地化策略:管理层强调"live like locals",深度融入当地需求 [12]
中国汽车出海,别带“996”和价格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09 21:43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连续两年全球第一,领先日本(421万辆,同比下降5%)[4] - 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传统燃料汽车出口457.4万辆(+2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6.7%)[4] - 主要出口市场:俄罗斯(115.8万辆)、墨西哥(44.5万辆)、阿联酋(33.1万辆)等,新能源车主要出口比利时(26.4万辆)、巴西(15.2万辆)、英国(11.9万辆)[4] 增长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国家贸易政策鼓励产业链出口积极性[4] - 技术领先:新能源技术及智能化优势显著提升竞争力[4] - 企业努力:自主品牌提升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4] - 市场多元:需求端(覆盖五大洲)和供给端(多企业参与)同步拓展[4][8] 市场结构特征 - 出口占比提升:当前产量中20%用于出口(四年前仅3%)[7] - 区域分布均衡:亚洲162万辆、欧洲90万辆、俄罗斯90+万辆、北美60万辆[8] - 企业策略分化:问界(智能化)、比亚迪(电动化)、奇瑞(国际化)各具优势[10] 新兴市场潜力 - 人均GDP与汽车保有量呈正相关,3万美元为增长拐点[12] - 东盟(年销300万辆)人口6.8亿,仅为中国销量零头,增量空间显著[16] - 非洲潜力市场:尼日利亚(2.2亿人)、埃及(1.1亿)等处于汽车普及初期[16] - 中国品牌在新兴市场电动车市占率达47%,远超成熟市场(7%)[18] 竞争策略建议 - 油电并行: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仍低(欧洲20%),传统车出口仍重要[21] - 盈利优先:避免国内输血式价格战,保障供应链合理利润[21] - 竞合平衡:与当地企业保持合作空间,避免过度挤压引发制裁[23] - 文化适配:需适应海外工作习惯(如拒绝996模式),加强本地化运营[23] 产品竞争力表现 - 电动车安全系统获泰国消费者认可,当地市占率达74%[18] - 传统车在发达市场占比仅1%,但在新兴市场达9.6%(智利27.5%)[18] - 国内市场规模占全球28.7%(电动车59%),为出海奠定基础[18]
兴业证券王涵 | “内”还是“外”?对中国经济中长期逻辑的思考——经济每月谈第八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2-31 17:41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需同时关注内部改革与外部国际化潜力 [1] - "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三化协同推动历史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球24.9%,出口占比最高达14.6%,唯一拥有全门类工业体系的国家 [7] - 资本存量自2015年起超越美国,2023年城镇化率达66.2%,名义GDP为1978年的350倍 [7] 工业化新阶段 - 工业补空白需求收窄,转向高精尖、环保方向,从"量"到"质"的升级需求凸显 [9][11] - 1996年粗钢产量超日本,2005年实现自给自足,机械设备出口占比2004年超越劳动密集型产品 [3] - 工业创新从"点"到"面",完备产业链支撑新兴市场中高端制造需求开拓 [11] 城镇化新机遇 - 城镇化率66.2%后重点转向消费者角色,户籍城镇化率48.3%存差距,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新增2000亿消费 [13][14] - 城镇居民百户汽车保有量从1997年0.2辆升至2023年55.9辆,服务消费需求上升 [14] - 日韩经验显示城镇化率超70%后消费率企稳回升,中国消费结构向医疗教育娱乐升级 [13] 国际化新方向 - 发达国家市场遇瓶颈,新兴市场50亿人口成新蓝海,2023年对外绿地投资达1400亿美元(东南亚/中东/非洲为主) [10][11] - "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新兴市场工业化需求,中高端产品性价比优势助市占率提升 [11] - 内外循环协同:国际化反哺工业升级,新兴市场成功经验或助力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壁垒 [1][11] 短期政策重点 - 关税冲击下需稳住内需,新型城镇化政策聚焦户籍改革释放消费潜力 [12][13] - 1998-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中84%来自城镇居民消费和出口拉动,当前消费升级延续此逻辑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