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三重因素提振新消费趋势行情有望延续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新消费板块成为港股关注焦点 - 2025年新消费板块成为港股关注焦点 老铺黄金股价7月8日盘中触及1108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52.48% [1] - "港股三姐妹"中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分别累计上涨201.96%、352.48%、166.17% 其他新消费标的如毛戈平、布鲁可、古茗分别上涨81.67%、142.92%、178.67% [1] - 消费逻辑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驱动 供给侧改革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1] 新消费业态的驱动因素 - 新消费业态崛起源于两方面:消费行业投资逻辑转向供给端创新 以及"95后""00后"新消费人群崛起 [2] - 新消费覆盖多个行业 共同特征是业绩增速显著高于传统行业 资本市场关注增速达20%-30%以上的企业 [2] - 业态创新带来的消费模式升级是重要评判维度 包括情绪价值满足、理性化消费转移等 [2] 政策与消费倾向转变推动行业发展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服务消费复苏 新消费成为扩内需重要抓手 [3] - 消费者情绪价值需求提升叠加年轻群体消费倾向转变 推动黄金珠宝市场转向保值属性产品 国货彩妆崛起 [3] - 企业增长逻辑转变 通过技术、业态、营销等多维创新开拓增量空间 国货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 [3] 后市投资主线与机会 - 情绪价值与体验消费切中需求痛点 正在快速兑现商业价值 IP潮玩、黄金工艺创新、茶饮咖啡迭代均呈现高成长性 [4] - 新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拓展海外市场成为消费类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4] - 投资建议关注两条主线: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 以及布局新品新渠道新场景的高增长赛道企业 [4]
高股息、高成长“两手抓”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01:53
险资下半年权益类资产配置趋势 - 面对低利率市场环境,增配权益类资产成为险资普遍共识,下半年有望加大配置力度,聚焦高股息和高成长两大方向[1] - 政策优化(如权益投资风险因子调整、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为险资入市打开空间,同时低利率下债券收益率难以覆盖负债端成本,推动险资转向权益类资产[1] - 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力度加大,为险资长期投资提供机会,机构将积极寻找符合政策支持及资产负债匹配需求的投资标的[1] 高股息资产配置重点 - 上半年险资举牌17次,其中9次标的为银行股,显示对高股息资产的偏好,未来低估值、高分红银行股仍为配置重点[2] - 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PB低于1的高股息核心资产(如银行股)性价比突出,估值有望提升[2] 高成长资产配置方向 -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国家重点战略支持行业)虽部分企业尚未盈利,但营收和资本开支增速显著高于市场,长期经济产值潜力大[2] - 新消费领域因人口结构变化(年轻消费群体占比提升)及城市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险资关注重点,机构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以挖掘商业模式可行的技术路线及服务[3] 险资投资策略 - 采用"哑铃"策略:一手配置高股息资产(如银行股)获取稳定回报,一手布局高成长资产(新质生产力、新消费)追求超额收益[1][2]
茶咖日报|“长得比我姥姥年纪都大”,奈雪的茶兼职员工称遭职场霸凌
观察者网· 2025-07-08 20:31
奈雪的茶职场管理问题 - 深圳门店兼职员工投诉遭无故辞退和言语侮辱 包括"18岁这么显老""长得比我姥姥年纪都大"等攻击性言论 [1] - 多名兼职学生反映存在职场霸凌现象 包括培训碎片化 工作安排混乱 店长态度恶劣并使用侮辱性语言如"有病就去治""我觉得你恶心" [3] - 公司已介入处理但深圳门店未回应媒体询问 [3] 霸王茶姬门店拓展 - 全国首家茶苑主题店在北京西单更新场开业 采用北京传统四合院框架融合现代设计 打造"老城新茶"概念 [3] - 这是继无声门店 宠物友好门店 24小时门店后推出的第四种创新店型 [3] - 差异化场景构建成为品牌拓展市场的重要策略 [3] 立顿供应链优化 - 大中华区总经理带队考察黄山生产基地 新项目总投资超5000万 计划2027年建成 旨在解决物流运输难题 [3] - 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租赁厂房预计2025年产值达2000万 税收100万 二期拟拿地20亩建设电商车间和物流设施 [4] - 在核心生产基地周边布局仓储物流设施 符合供应链提效和盈利性增长目标 [4] 椰子水品类发展 - 2024年椰子水终端规模约70亿 预计2029年达200亿 未来5年CAGR约20% [5]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量0 08升/人 仅为美国 英国 泰国的7% 22% 40% [5] - 供应链与渠道是核心竞争壁垒 布局椰子水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5] 家联科技业务动态 - 向蜜雪冰城 茶百道 古茗等茶饮品牌提供各类包装产品 [5] - 产品包括奶茶杯 杯盖 保温袋 塑料杯 瓶子 吸管等 [5] - 提供定制化包装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 [5]
燕京啤酒绩后涨超2%,持续看好国内消费复苏潜力!消费ETF(159928)收涨0.5%,连续两日吸金!机构:新消费短期回调不改长期趋势!
新浪财经· 2025-07-08 17:49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接近3500点,消费ETF(159928)收涨0.5%,全天成交额2.39亿元 [1] - 消费ETF(159928)连续2日净流入,净申购8200万份,最新规模超119亿元,同类领先 [1] - 消费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燕京啤酒涨超2%,山西汾酒涨近2%,贵州茅台、五粮液、牧原股份、伊利股份、泸州老窖微涨 [3] 消费行业动态 - 燕京啤酒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62-11.37亿元,同比增长40%-50%,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96-9.72亿元,同比增长37%-48% [3] - 燕京啤酒二季度U8销量增长带动整体销量和均价提升,通过数字化采购和生产端管理实现成本优化 [3] - 2025年"618"活动显示消费潜力:京东平台3C、家电品类规模增速领先,天猫平台家电、数码、美护成交额突出,家电3C以旧换新客流同比增长105% [4] 细分行业分析 - 美容护理行业国产品牌性价比优势显著,618期间国货美妆表现亮眼,但7、8月为淡季需关注行情波动 [5] - 白酒板块茅台批价企稳,政策纠偏改善预期,建议关注香型龙头、大众价位强势及低估值标的 [7] - 大众品板块新消费短期回调但长期趋势明确,建议布局符合理性品质消费、情绪价值悦己消费、技术迭代创新趋势的标的 [7][8] 消费ETF标的指数 - 消费ETF(159928)标的指数前十大成股权重占比68%,其中白酒龙头股占比31%,牧原股份占比14%,伊利股份占比10% [9] - 主要成分股包括贵州茅台(9.85%)、五粮液(9.89%)、伊利股份(10.01%)、牧原股份(7.86%)、温氏股份(6.23%)等 [9]
你买对ETF了吗
金融时报· 2025-07-08 17:09
ETF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6月底中国ETF总规模达4.31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5.58%其中股票型ETF年内净流入1449.03亿元突破3万亿元债券型ETF规模增长120.71%至3839.76亿元商品型ETF规模达1573.70亿元较去年底增加108% [2] - 上半年18只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元以宽基ETF黄金ETF及港股ETF为主华夏沪深300ETF华安黄金ETF规模增幅均超300亿元华夏机器人ETF以103.34亿元规模增幅成为行业主题ETF中净流入最多产品 [2] - 信用债ETF快速发展上半年净流入规模达1090.85亿元总规模1931.55亿元占债券型ETF总规模一半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为规模扩张重要推手 [2] 细分领域ETF表现 - 全市场1040只ETF上半年平均回报6.08%港股ETF表现亮眼业绩前50名中近七成为港股ETF10只ETF半年度收益超50%集中在港股通创新药生物科技方向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以58.77%回报率居首 [4] - 科技ETF黄金ETF动漫游戏ETF收益率多集中在20%以上亏损超10%的ETF共13只集中在光伏能源领域 [5] - 光伏产业表观产能约为市场需求两倍全环节处于亏损状态价格战预计持续但新技术扩张环节逆变器与储能环节光伏玻璃等处于周期底部有望恢复 [5] 创新药行业发展 - 上半年约35只港股医药个股涨幅超100%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推动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国家层面加速创新药上市审批优化绿色通道医保政策强化双通道管理及单独支付机制推动创新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 [4]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全产业链支持创新药发展集采政策趋势优化商业医疗保险推动AI产业催化赋能等因素驱动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6] 科技与新消费趋势 - 人工智能产业处在高速发展初期基础层AI算力芯片技术层通用大模型快速迭代缩小与海外差距应用层行业能力全球领先未来国产AI软硬件技术迭代及全场景渗透将带来无限空间 [7] - 新消费是消费中成长赛道投资机会将在新消费与传统消费优质公司高分红风格间轮动Z世代悦己消费需求增加下半年新消费行业值得期待 [7]
港股收评:恒指收涨1.09% 加密货币概念连日上涨
快讯· 2025-07-08 16:1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1 09% 恒生科技指数收涨1 84% 国企指数收涨1 16% [1] - 加密货币概念股持续上涨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涨幅超28% [1] - 光伏概念股走强 协鑫科技(03800 HK)涨幅超10% [1] - 互联网医疗概念股午盘异动 京东健康(06618 HK)领涨 [1] 行业板块动向 - 新消费 教育 中资券商 苹果概念股集体收涨 [1] - 港口运输 物流 环保 电力概念股逆势收跌 [1] 个股异动 - 金涌投资(01328 HK)单日涨幅达533% 市值突破30亿港元 [1]
山姆卖22.8元一袋农夫山泉冰块成今夏头号价格刺客,“艾莎公主亲自给我冻吗?”
36氪· 2025-07-08 15:36
食用冰产品定价分析 - 农夫山泉2kg袋装冰售价22.8元,相当于500ml矿泉水冻冰后价格涨至5.7元/瓶 [1] - 711、罗森便利店冰杯价格区间为3.5-10+元/杯 [3] - 特殊形状冰球售价8元起,比普通冰溢价60%-100% [6] - 盒马750g袋装冰售价6.5元,较便利店冰杯便宜30%+ [10] - 蜜雪冰城1元冰杯因疯抢导致断货,单日即下架 [10] 产品结构与成本构成 - 农夫山泉冰产品宣称采用千岛湖水源+超低速缓冻工艺,官方称融化速度降低20% [3][13] - 商业制冰需-8至-10℃冷冻48-72小时,比家用制冰时间长3-6倍 [17] - 冰杯包材需抗冻材质,仓储运输成本占比超50% [17] - 矿泉水成本中塑料瓶占60%,水处理成本仅0.03元 [3] 市场动态与消费趋势 - 冰力达公司冰杯年销量从2022年前100-200万杯暴增至2023年5000万杯 [12] - 古茗1元冰水可搭配5元浓缩咖啡制成低价冰美式 [12] - 北极冰公司格陵兰冰山冰6块装售价100美元,迪拜餐厅单杯鸡尾酒用冰成本48美元 [17] - 柠檬芭乐果泥冰杯售价9.9元/128g,价格与咖啡持平 [10] 产品创新方向 - 特殊形状冰球满足威士忌消费场景需求 [6] - 果味冰杯通过添加风味实现价格提升 [10] - 营养成分标注强化0糖0脂0卡健康属性 [6] - 礼品化包装(如北极冰公司配钳子+三角盒)创造溢价空间 [17]
港股市场持续活跃,港股消费ETF(51323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续攀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15
市场表现 - 截至早盘收盘,恒生指数涨0.78%,恒生科技指数涨1.2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84%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现涨近2%,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1.5% [1] 宏观环境分析 - 全球宏观风险升温,特朗普威胁对日本加征关税加剧贸易担忧,中东地缘风险持续推动避险情绪升温 [1] - 美国就业市场强劲,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 [1] - 中国6月经济景气度总体回升 [1]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 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盈利增速居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未来上涨空间较大 [1] - 国内促消费政策刺激下,消费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改善,港股消费股估值水平相对较低,重点关注医药行业和可选消费行业 [1] - 海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扰动下,高股息标的可提供稳定回报 [1] 投资标的推荐 - 港股消费ETF(513230)打包电商+新消费,覆盖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新消费赛道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涵盖中国核心AI资产,囊括相对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 [1]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708
浙商证券· 2025-07-08 07:4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Q3国内权益市场或“以我为主”,A股建议以银行为压舱石,均衡配置券商、军工和TMT板块;海外关注美元资产配置再平衡,美股可能韧性强于预期,但需警惕滞胀预期潜在抬升可能性的扰动 [6] - 轻工制造行业下半年“新”消费仍是明确投资主线,推荐景气类成长和价值类白马 [5] 市场总览 大势 - 7月7日上证指数上涨0.02%,沪深300下跌0.43%,科创50下跌0.66%,中证1000上涨0.24%,创业板指下跌1.21%,恒生指数下跌0.12% [3][4] 行业 - 7月7日表现最好的行业为综合(+2.57%)、公用事业(+1.87%)、房地产(+1.68%)、轻工制造(+1.52%)、环保(+1.1%);表现最差的行业为煤炭(-2.04%)、医药生物(-0.97%)、通信(-0.77%)、家用电器(-0.7%)、电子(-0.67%) [3][4] 资金 - 7月7日全A总成交额为12271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120.67亿港元 [3][4] 重要观点 浙商轻工制造半年行业策略报告 - 所在领域为轻工 [5] - “新”消费底层逻辑是经济转型期人口代际迭代、消费观念变化,虽定价充分,但考虑中期业绩成长消化估值,下半年仍是投资主线 [5] - 驱动因素是新消费景气度延续,传统消费业绩出现拐点 [5] - 与市场差异在于推荐景气类成长(聚焦悦己消费、产品为王)和价值类白马(首选底部夯实的优质制造) [5] 浙商策略深度报告 - 所在领域为策略 [6] - 观点变化方面,国内权益市场或“以我为主”,A股以银行为压舱石,均衡配置券商、军工和TMT板块;海外2025年Q3全球资金“去美元化”趋势放缓,关注美元资产配置再平衡,美股短期上行动能仍存,但需警惕“滞胀交易”反复,Buy The Dip策略或仍有效 [6][7] - 驱动因素需关注美国对华90天24%关税豁免期结束时点(8月中上旬)和美股25Q2财报兑现情况,TACO交易存在反转风险 [7] - 中长期美元进入1970年以来第三轮下行周期确定性较强,2025年Q3美债利率可能高位震荡,关注再度配置窗口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