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搜索文档
打工人存款50万,什么水平?
第一财经· 2025-07-11 13:24
存款水平变化 - 2025年调研显示约70%受访者存款超过10万元,30%超过50万元,较2023年(12.9%超50万元)显著提升 [7][8] - 存款中位数为20-30万元,85后超30万元人群占比最高,00后中12.3%存款超30万元 [12] - 存款水平与年收入、工作年限正相关,但与年龄、城市线级无直接挂钩 [10][11] 资产配置偏好 - 银行存款类、货币基金(如余额宝)、债券类为最主流选择,00后/95后偏好货币基金(占比最高),85后/80前更倾向股票(超30%)和保险(25%) [14] - 高收入群体(年收入50万+)平均选择3.6种配置方式,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10万-)的2.6种 [17] 储蓄行为趋势 - 38.8%受访者存超一半月薪,45.8%计划维持比例,40.6%计划提高比例,仅5%计划减少 [19] - 2025年前5月中国居民住户存款新增8.3万亿元,定期存款占比达74.29%创历史新高(2024年末为72.54%) [22] 未来资金规划 - 40%人群计划增加现金储蓄及低风险投资,中高风险投资以"维持"(最高比例)或"减少"为主 [21] - 00后/95后更倾向增加中低风险投资,80后/85后更可能削减情绪型消费(33.3%计划减少) [25] - 六大国有银行1年定存利率降至0.95%-0.98%,推动年轻人寻求港股保险、地域银行高息产品等替代方案 [27][28][30] 信息获取渠道差异 - 年轻群体(Z世代)依赖短视频/长视频平台(如B站)及泛社区(如小红书),高收入/年长群体更倾向专业金融机构及垂直社区 [32][33] 储蓄动机分析 - 56%受访者为应对突发风险(如失业、疾病)存钱,48.1%追求心理安全感,仅少数因短期目标(如购房) [38][40]
中泰资管天团 | 胡达:低利率时代,固收投资如何挖掘超额收益?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10 16:19
债券市场现状与趋势 - 债券市场处于偏强走势,中长期低利率环境拐点未至,2025年2-3月因资金收紧出现回调但4月利率快速重回下行轨道 [2] - 截至2025年6月市场未突破前期利率低点,反映短期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共识 [2] - 2023年信用债、城投债行情主导,策略以信用挖掘和加杠杆为主;2024年长久期利率债受宽松政策推动,30年国债受青睐;2025年市场震荡缺乏主线 [3]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 下半年利率市场维持高胜率低赔率环境,下行概率大但空间有限,需通过波段交易(如收益率曲线凸点压缩、新老券转换)获取资本利得 [5] - 固收+产品成为重要方向,可转债2025年Wind指数收益6.66%,但存量规模下降至6650亿(较年初减少685亿),数量从529只缩减至496只 [5][6] - REITs表现亮眼,中证REITs全收益率指数上涨14.51%;银行股中中信银行指数上涨15.03% [6][7] 固收+产品多元化拓展 - 可转债容量受限但仍是超额收益来源,需结合量化策略(多因子选股、CTA、商品期货套利)增厚收益 [6][7] - 量化私募产品发行量显著增加,扩展投资范围(如商品期货)及引入高夏普率策略可提升收益稳定性 [7] - 低利率时代需拓展能力圈,探索现金流类资产(如REITs、高股息股)及跨品种策略 [7] 作者背景 - 胡达现任中泰证券资管固收专户投资部总经理,拥有15年固收投资经验,管理产品曾获2023年混合债券型金牛资管计划等多项行业奖项 [9]
低利率时代,红利资产才是「压舱石」
搜狐财经· 2025-07-09 19:10
核心观点 - 价值投资大师西格尔强调股利是投资者收益的关键因素,既是熊市保护器也是牛市加速器 [2] - 当前进入低利率时代,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无法满足年轻人"微赚"需求 [2] - 高股息红利资产成为低利率时代的"压舱石",部分红利类ETF可定期分红 [3] - 红利资产在全球市场长期跑赢大盘,在低利率环境下表现尤为突出 [4][6] - 中国低利率环境下,政策推动和资金流入促使红利资产崛起 [9] - 红利指数编制科学,以股息率为核心指标,定期调整成分股 [10][11] - 红利资产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过去10年多数时间跑赢大盘 [15][16] - 红利ETF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红利资产的便捷工具 [17] - 部分红利ETF规模快速增长,显示投资者对稳定现金流的青睐 [18] 低利率环境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仅1.644% [2] - 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下滑至1.1%,朝朝宝1.32% [2] - 2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1.4%,5年期储蓄国债收益率1.7%,均低于2%的CPI目标 [2] - 中国已进入低利率阶段,无风险利率下行 [9] 红利资产表现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5.7%,中证红利价值指数6.4%,中证红利低波指数5.1%,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5.4% [12][13] - 标普500优质高红利指数过去20年年化回报约12%,领先标普500指数1.5% [4] - 2011-2019年低利率周期,标普500优质高红利指数年化回报达14.2% [4] - 中证红利指数过去10年有8次跑赢上证指数 [15] - 中证红利低波指数除2018年外,其余9年均为正收益 [15] - 2024年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8.8%,红利低波指数上涨24.8%,均跑赢上证指数的12.7% [16] 红利ETF - 红利价值ETF(563700)、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和红利低波动ETF(563020)可定期分红 [3][17] - 恒生红利低波ETF已在2月、5月分红,红利低波动ETF在3月、6月分红 [17] - 红利价值ETF将于7月16日发放现金红利 [17] - 截至7月8日,恒生红利低波ETF规模增长4.38倍,净增加20.32亿元 [18] - 红利低波动ETF规模增长1.25倍,净增加12.25亿元 [18] 指数编制 - 中证红利指数筛选连续分红且稳定的公司,选取过去三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 [10] - 采用股息率加权,股息率越高权重越高 [11] - 每年根据股息率调整一次成分股,剔除排名靠后的公司 [11] - 其他红利指数如中证红利低波指数、中证红利价值指数等,在股息率基础上结合低波、估值等因子 [11]
5个数字,看看A股上半年实力🧐
天天基金网· 2025-07-08 19:32
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 上半年AI板块表现突出,Deepseek指数累计上涨42.51%,创新药指数涨幅21.84% [4] - 港股表现亮眼,恒生指数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68%,南向资金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 [6] -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优于市场,偏股基金指数涨幅7.86%,全A涨幅5.83% [14] AI与创新药行业 - AI行业被视为长远故事,涉及智驾、医疗、半导体、金融等多个领域应用,上游包括芯片、算力、服务器等 [4] - 创新药板块经历多年下跌后反弹,全球创新药投资规模由下行转为震荡上行,需求持续增长 [5] - 汽车板块年初表现强劲,但五月中下旬因补贴退坡和价格战走弱,后续政策发力有望优化竞争格局 [5]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上涨原因包括资金关注度提升和盈利改善,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南下资金流入提供流动性支撑 [6] - 港股估值仍处于低位,PE约十倍,低于纳斯达克、韩国、欧洲或日本主要指数 [7] - 对于新手投资者,建议选择主动管理产品,港股占比不宜过高,可考虑FOF类产品 [8] 黄金市场动态 - 黄金价格从年初2600美元/盎司涨至3500美元/盎司,创百年新高 [10] - 黄金价格受利率水平、美元指数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长期具有保值和对冲货币不确定性的功能 [11][12] - 黄金配置比例因年龄而异,30-45岁人群更倾向于通过ETF或FOF类产品参与 [10] 主动与被动投资 - 主动管理产品在产业趋势明显时表现更优,如TMT、消费或医药行业 [14][15] - 主动基金在长期仍能创造超额收益,但需关注美联储降息和国内政策发力点 [15] - 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行为趋于保守,固收+产品性价比更高 [16] 低利率时代的影响 - 低利率可能成为长期趋势,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2%以下 [16] - 低利率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AI、半导体、电动车等新兴领域投资 [17] - 高息类资产在利率下行过程中,因现金流和分红优势,收益率值得期待 [17]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707
东吴证券· 2025-07-07 09:08
核心观点 - 我国整体消费率偏低,服务和商品消费都有提升空间,服务消费比重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不低;日本居民资产配置呈现“保守为主、稳健增长”特征,低利率、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激励推动配置变迁;光引发剂行业供给趋于集中、新兴领域需求蓬勃发展,行业景气度复苏;小鹏汽车G7辅助驾驶升级,有望提升业绩;道通科技多方面应对关税影响,充电桩业务和AI业务有望增长 [1][3][18][20][21] 宏观策略 - 我国2019年居民消费率39.3%,商品和服务消费率分别比43国平均低8.6和7.3个百分点,都有提升空间 [1][9] - 我国2019年人均GDP约1万美元、服务消费比重53.8%,高于人均GDP 2.5万美元以下国家的平均水平 [1][9] - 我国消费偏好注重基础服务,服务消费价格偏低,避免“鲍莫尔病”但制约比重提高 [9] - 我国与其他国家消费结构差别不大,“其他用品与服务”差别大源于统计差异 [9] - 我国折算租金和住房维修支出比重高、实际租金占比低,教育支出家庭投入高、收入弹性小 [9] - 我国医疗服务支出占比6.4%,邮递服务占比高、交通服务占比低,文娱消费占比大幅低于其他国家 [9][10] - 我国餐饮服务消费占比与43国平均相当,住宿服务比重偏低 [10] 固收金工 日本居民财富配置30年变迁 - 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居民撤出非金融资产,配置低风险金融资产,债券配置占比降低 [2][12] - 2000年后,日本超低利率,2006年前后居民风险资产配置占比小幅回升,老龄化使储蓄与养老保障金需求上升 [3][12] - 2010年,日本引入全面货币宽松政策,居民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债券占比进一步降低 [3][13] - 30年变迁中,日本居民资产配置“保守为主、稳健增长”,低利率、老龄化和政策激励是关键因素 [3][13] 利柏转债 - 利柏转债债底保护较好,转换平价100.4元,平价溢价率-0.41%,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12.09% [14]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28.57 - 142.73元,中签率0.0028%,建议积极申购 [14][15] - 利柏特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有波动 [15] 伯25转债 - 伯25转债债底保护较好,转换平价96.64元,平价溢价率3.47%,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8.10% [16]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18.12 - 131.40元,中签率0.0122%,建议积极申购 [16] - 伯特利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缓慢下降 [17] 行业 光引发剂行业 - 2025年7月3日,光引发剂主流品种价格较年初上涨,供给端厂商停产或推动企业协同发展 [6][18] - 我国是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国,2024年久日新材等企业有一定产能,部分企业出现问题停产 [18] - 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核心原材料,新兴领域发展推动需求增长,下游应用广泛 [18][19] - 相关标的有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 [6][18][19]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小鹏汽车-W - 小鹏G7定价超预期,成为全球首款具备L3算力的新能源汽车,全系搭载5C超充电池+全域800V SiC平台 [20] - G7硬件迈入L3级算力时代,软件迭代VLA+VLM,功能实现人机共驾+强化学习等 [20]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7][20][21] 道通科技 - 美越关税落地,公司提价、建墨西哥工厂、发展AI软件业务应对,充电桩海外进展好 [8][21] - 道和通泰在华为开发者大会展示“空地一体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加速AI产品商业化 [8][21] - 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8][21]
主动撤单屡见不鲜,中小银行A股上市“候场”名单持续缩减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22:41
中小银行IPO撤回现状 - 2023年3月注册制审核以来已有6家中小银行撤回A股IPO申请,包括广州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亳州药都农商银行、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安徽马鞍山农商银行 [1] - 撤回原因主要为"战略规划调整",且无赴港上市安排 [1] - 目前排队银行减少至5家,仅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状态,其余均为"已受理" [2] 银行IPO市场环境分析 - 2022年1月后银行A股IPO进入"空窗期",兰州银行为核准制下最后一家上市银行 [2] - 2023年8月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2024年4月政策明确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 [3] - 银行业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PB,估值处于低位,中小银行面临"融资难"与"估值低"困境 [3] 行业经营环境变化 - 商业银行净息差跌至1.43%,低于合意临界值1.8%和同期不良贷款率1.51% [4] - 招商银行指出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将难以覆盖信用、运营、资本三大成本 [4] - 银行业进入低利率、低利差、低盈利时代,需差异化经营强化风险管理 [4] 战略调整方向 - 撤单银行选择节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聚焦经营质效提升而非单一上市目标 [4] - 部分银行明确未来将根据市场环境择机重启上市计划 [5] - 注册制改革深化有望改善中小银行上市环境,差异化竞争可夯实上市基础 [5]
鹏华基本面投教系列 | 低利率时代下,“新三金”为何爆火?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16
新三金投资趋势 - 低利率时代下,传统储蓄方式吸引力下降,"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的"新三金"组合成为年轻投资者新选择 [1] - 截至4月底,支付宝平台有937万90后、00后同时持有三类基金,反映年轻群体财富观念转变 [4] 货币基金特点 - 投资短期高信用等级债券,风险极低且流动性高,可随时取用 [2] - 收益虽不高,但优于活期存款及部分定期存款 [2] 债券基金特点 - 受益于利率下行,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 [3] - 通过投资国债、金融债等获取利息收益和资本增值,波动性低于股票基金 [3] - 长期收益总体向上,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作为组合"压舱石" [3] 黄金基金特点 - 地缘冲突加剧推动金价上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具有保值增值特性 [4] - 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黄金投资渠道,支持灵活买卖 [4]
低利率时代系列(六):日本居民财富配置30年变迁
东吴证券· 2025-07-03 15: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日本自1990年代泡沫破裂后长期陷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居民财富配置从非金融资产主导转向金融资产多元化、从保守储蓄向逐步接受风险资产演变,变迁与宏观经济周期、政策工具创新和人口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呈现“保守为主、稳健增长”特征,低利率、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激励是关键因素 [1][13][6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在2025年4月30日报告梳理资管机构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变迁基础上,本报告探讨日本走向低利率过程中居民财富配置变迁 [12] 日本低利率环境下的居民财富配置变迁 1990 - 200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房地产配置退潮,转向低风险资产 - 经济泡沫破裂,股市与房地产价格下行,人均GDP年均增速从1980年代约6%降至此后30年的0.6%,CPI年均增速从1991年峰值3.25%下跌至1995年的 - 0.13%,日经指数从1989年高点几乎腰斩,住宅类土地价格同比从13.2%跌至负值并长期下行 [14][16] - 居民撤出非金融资产,配置低风险金融资产,1990 - 2003年非金融资产比重从63.8%降至42.7%,土地资产比重从54.3%降至32.7%,金融资产占比提升至57.3% [17] - 金融资产内,风险偏好下降,现金及存款配置占比回升至50%以上成主导,保险及养老金1990年配置比重首超20%,2000年占比达28%,股权和投资基金占比从1989年峰值24.6%降至1998年的6.26% [21][23] - 债券配置初期提升,后因利率逼近零值占比降低,1994 - 2000年代从6.5%降至2%水平 [27] 2000 - 2010年代:老龄化加剧,保险类资产占比提高 - 日本维持超低利率,2001年3月推QE,2006年经济短暂复苏暂停QE,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大QE力度并买入股票型ETF等风险资产 [31] - 2006年前后日经指数和利率回升,居民风险资产配置占比短期回升后回落,债券类资产配置占比走低 [34] - 受零利率影响,2000 - 2010年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例从29.5%升至46.2%,定期和储蓄存款占比从69.7%降至52.5% [35] - 日本快速老龄化,2000年人口平均寿命突破81岁,2010年4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50%,65岁以上占比达23%,年长群体资产多,养老金制度改革推动现金及存款和保险及养老金总配置占比2000 - 2010年提升至85% [38] - 2000年代养老金及保险占金融资产比重维持在30%水平,因养老金存入和取出人数增加,总比例稳定 [42] 2010 - 2020年代:多重政策驱动权益类投资回暖,资产配置多元化 - 2010年引入全面货币宽松政策,2013年实施QQE,2016年推出YCC,政策压缩固定收益类产品回报空间,债券配置占比接近0,定期和储蓄存款占比从2010年的52.5%降至2020年的33%,活期存款占比从46.2%升至65.5% [47][48] - 政策激励和经济企稳,股票市场回暖,2014年实施NISA制度,2017年扩大iDeCo制度,居民权益类资产配置回升,股权和投资基金占金融资产比例从2010年前10%升至2015 - 2022年的15%左右 [50][54] - 海外资产配置兴起,2015 - 2023年公募投资信托投资海外股票、债券、投资基金总规模从26.6万亿日元增长到78.7万亿日元,2023年居民对外证券投资规模达33.64万亿,超2010年规模2倍 [58] 总结 日本居民资产配置“保守为主、稳健增长”,非金融资产占比下降,金融资产由现金及存款和保险及养老金主导,权益类资产占比缓慢提升,低利率、人口老龄化和政策激励是关键因素 [62]
帮主郑重:“低利率”时代,普通人如何守好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58
低利率时代财富管理策略 - 当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5%,三年期存款利率接近"1时代",传统银行存款收益显著下降[3] - 低利率政策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普通人需转变"躺赚利息"的被动理财思维[3] - 建议采用分散化投资策略:30%配置高流动性资产(货币基金/短期理财),40%配置稳健型产品(国债/纯债基金),30%配置增值型资产(指数基金定投/优质股票)[3] 投资风险警示 - 低利率环境下需警惕"高收益"陷阱,收益率超过6%需审慎评估,超过8%可能伴随本金损失风险[4] - 强调投资者教育重要性,需掌握基础金融知识(如国债与企业债区别、指数基金特点等)以识别风险[4] 长期财富管理方法论 - 财富积累应注重"稳"字当头,先建立应急资金和稳健资产基础,再逐步配置增值资产[4] - 有效资产配置需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而非简单购买多类产品[4] - 长期财富管理需避免短期投机,通过持续学习和合理组合实现稳健增长[5]
“费率刺客”现身货币基金市场,各项费用吃掉近三成年化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43
存款利率下调与货币基金吸引力 - 多家国有大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字头",储户将闲置资金转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及银行理财等产品 [1] - 货币基金规模从3月底的13.32万亿元增长至5月底的14.40万亿元,两个月增长超过1万亿元 [4][8] 货币基金费率现状 - 全市场近三成货币基金管理费率≥0.3%,近四成销售服务费率≥0.25%,运作综合费率超过0.6%的货币基金不在少数 [2] - 近20只前身为券商大集合产品的货币基金保持0.7%以上的管理费率,最高达0.9% [2] - 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分别为0.24%、0.06%、0.13%,平均运作综合费率高于0.4% [3] - 天弘余额宝运作综合费率0.63%(管理费0.30%、托管费0.08%、销售服务费0.25%及审计信息披露费) [4][5] 费率对收益的影响 - 2024年余额宝净值收益率1.5867%,运作综合费率占总收益近三成 [6] - 宽基产品运作综合费率最低下探至0.2%,大幅低于货币基金平均费率水平 [3] 货币基金降费难点 - 货币基金是资管行业最重要收入来源,也是销售机构、代销机构主要收入渠道 [7] - 广发基金2024年收取管理费用最多的前11只基金全部为货币基金,前20名中货币基金占16席 [7] - 中小型基金公司降费面临更大运营压力 [7] - 降费涉及利益分配方较多,需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互联网金融等代销机构协商 [7] 行业应对措施与发展趋势 - 可通过优化交易系统、降低托管费、减少中间环节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8]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8] - 推出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等低费率现金管理工具分流高费率货基需求 [8] - 公募基金规模从2024年末至2025年5月末达33.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