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发展

搜索文档
禾迈股份签10亿户用光伏合作协议 全球化发展境外销售额占64.3%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44
合作协议 - 公司与华融金融租赁签订10亿元合作协议,有效期3年,涉及户用光伏系统设备及电站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服务 [1][3] - 2024年子公司对华融金租的销售收入为1048.1万元,占营收比重0.53% [3] - 合同若顺利履行,预计对2025年及后续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9.93亿元(同比-1.63%),净利润3.44亿元(同比-32.75%),扣非净利润2.94亿元(同比-44.13%)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6亿元(同比+1.46%),净利润亏损1035.76万元(同比-115.39%) [4] - 净利润下降主因系战略性资源投入加大,包括研发、市场开拓及人才储备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2.66亿元(同比+7.41%),2025年一季度7465.18万元(同比+44.90%) [2][6] - 2021-2023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显著,分别为4578.17万元(+58.55%)、9739.95万元(+112.75%)、2.48亿元(+154.36%) [5]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优化产品矩阵以提升竞争力 [6] 业务发展 - 产品覆盖微型逆变器、关断系统、组串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等,2024年新增集中式地面电站及分布式工商业光伏业务,销售收入4.03亿元(同比+156.88%) [3][7] - 未来战略聚焦MLPE、户用光储、中大型光储全场景覆盖 [8] 全球化布局 - 境外销售占比64.31%(12.82亿元),境内销售占比35.69%(7.11亿元) [2][8] - 设立荷兰、澳洲、新加坡等销售子公司,微型逆变器获全球超1000个认证,储能逆变器通过多国并网认证 [8]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5:26
公司概况 - 公司在全球布局23个生产基地,国内覆盖浙江、上海等省市,海外遍及美国、德国等国家 [1] - 公司是全球规模领先、国际竞争力突出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 [2]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印度、美国等区域铜管市场增长强劲,公司依托本土化及邻近布局形成全方位优势助力开拓全球市场 [2] 组织效能提升 - 海亮股份将人才工作置顶为“一号工程”,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供应链,推进组织与人才跃迁工程 [2] - 一方面搭建差异化人才培养全景图与全价值链培训赋能体系,构建人才储备与培养机制 [2] - 另一方面健全定岗定编定标体系,规范人才选拔等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系,落实“精兵强将”策略 [3] 铜箔业务 - 公司铜箔产品在技术工艺等维度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兰州生产基地技术与经济指标努力跻身行业前列,印尼海亮依托先发优势有望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席位 [4] - 公司聚焦铜箔尖端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突破,升级新产品开发战略,围绕三大方向进行研发布局 [4] 关税政策影响 - 2025年4月相关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公司海外业务受直接冲击有限,得益于全球产能布局的先发优势形成的风险缓冲效应 [4] 美国工厂表现 - 2025年美国工厂整体运营稳定向好,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一季度产量按既定规划稳步增长 [4]
中国丹麦商会会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一骑绝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52
5月22日,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丹麦企业家、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 始会长李曦萌(外文名:西蒙·利希滕贝格)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已经在绿色转 型、自动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很多新兴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丹商业合作有广阔的前景。 他还说,中国制造业拥有庞大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在智能制造等高端领域,人才储备丰富,技术能力强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业在效率、质量和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他进一步指出,丹麦在绿色技术转型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在水处理、低能耗、新能源、废物回收、供 暖和制冷、建筑设计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中国和丹麦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今年是中国和丹麦建交75周年。李曦萌表示,希望中丹关系越来越好,共同为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在 他看来,各国只有合作,才能推动和平发展,让各国人民受益。 李曦萌1987年到复旦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后在上海成家立业,成为扎根中国的外国企业家,经历 并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与担当。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超过30年。 0:00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制造 业高质 ...
行业呈复苏趋势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加大创新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5:47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4年联影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2]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占总营收22%,公司计划短期提升出海能力,中期加速全球业务扩张,长期实现技术引领[2] - 公司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营收21.95%,同比提升5.14个百分点),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推出超20款新产品,中高端产品对营收贡献持续扩大[3]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医疗设备招投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67%,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呈现持续复苏态势[2][4]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覆盖2024-2027年,将激活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政策周期延续至2027年[4][5] - 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5个,优先审批医疗器械8个,创新医疗器械批准数量连续两年维持高位[7] 技术创新与产品 - 联影医疗已建立涵盖磁体、射频、球管等核心零部件的完整自研体系,打造跨产品线的数智化超级平台,各产品线均搭载智能化技术[3] - 安图生物通过阵地式研发打造高附加值产品,新产业推出测试速度达1000测试/小时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MAGLUMI X10[5] - AI技术从底层创新迈向临床赋能,联影医疗推动多模态、跨尺度诊疗技术创新[3] 海外市场拓展 - 鱼跃医疗在东南亚、欧洲、南美收入初具规模,计划强化人才配置并拓展北美、中东、非洲市场[6] - 迈瑞医疗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不到5%,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未来将加强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6] -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呈现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从低值耗材向高端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拓展的趋势[8]
富岭股份(001356) - 001356富岭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21:0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参与人员有申万宏源研究所魏雨辰、东方财富证券张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1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现场交流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潘梅红,证券事务代表吴婷婷 [2] 业务模式优势 - 公司主要销售区域为美国,出口业务以 DDP 模式居多,相比国内大部分竞争对手的 FOB 模式,能节省境外贸易商在中国设办事处的运营费用,增加客户粘性和利润 [2] 生产基地情况 - 印尼生产基地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低,规模化生产时综合成本较国内生产基地更低 [2]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国内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较前期有所下降 [2][3] 资本支出与发展规划 - 2025 年重大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印尼生产基地建设 [3] - 未来深化全球化发展,优化境内外产能布局,减少贸易摩擦影响,确保供应链稳定 [3] - 拟在印尼生产基地新增植物纤维模塑产品,2024 年完成研发技术和主要生产设备自主开发,2025 年加快技术落地、实现设备量产并推进投产 [3] 人员稳定性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比较稳定,工作年限较长 [3] 分红计划 - 2024 年综合多因素制定利润分配方案,长期希望以持续、稳定且可预期的政策与投资者共享成果 [3] 其他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未使用演示文稿、提供文档等附件 [3][4]
深市公司出海成效显著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62%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20:13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正以创新为桨、实力为帆,积 极拓展海外市场,谱写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深市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18万亿元,同比增长 11.62%。 行业龙头企业海外销售持续增长。立讯精密(002475)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比亚 迪(00259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美的集团(000333)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 团")、潍柴动力(000338)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5家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分别为2354.67亿元、2218.85亿 元、1690.34亿元、1197.74亿元、1103.36亿元。出口导向型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2024年相关公司营业 收入合计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合计1229.96亿元,同比增长26.36%。 业内人士认为,从智能制造到数字经济,从绿色能源到消费升级,深市企业正将"中国智造"的品牌魅力 辐射世界,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出海步伐加快 实现全球产业链协 ...
华伍股份(300095) - 300095华伍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04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 年度海外业务收入 1.54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 12.74%,对美国市场销售占比较小 [1] - 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设新加坡备件库及维修站,深化“本地化服务 + 备件”模式,控股子公司瑞士福尔卡取得迪拜港供应商资质,实现新加坡港口批量供货及土耳其港口小批量供货 [1] - 未来跟进国际重大项目,开发海外代理商资源,完善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服务网络,提升海外业务占比 [1] 业务发展重点与经营计划 - 2025 年秉持“实业兴邦、技术报国”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 传统业务发挥港机、冶金、水利等行业竞争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 [2] - 国际化布局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建设 [2] - 战略性新兴业务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把握轨道交通、风电、航空等行业机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业务模式,提升经营效益 [2] 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 - 股份回购进展详见 2025 年 5 月 6 日巨潮资讯网《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 - 044) [2] - 后续已回购股份处理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履行审批和信息披露义务 [2] 核心技术优势 - 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战略,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层次科研平台,组建高端研发团队,整合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 [2] - 2023 年以来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江西省工业制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2024 年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2] - 完成 17 大类 80 多个系列新产品研发,承担 42 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获 4 项国家重点新产品,主导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股东减持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振华重工持股 1955.15 万股,占公司总股份 4.65%,为持股 5%以下股东,减持情况无须上市公司说明及披露 [2][3] 长沙天映公司执行情况 - 2025 年 5 月 14 日巨潮资讯网披露《关于仲裁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 - 046),法院已受理公司强制执行申请,公司将关注后续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埃斯顿(002747)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9:58
公司业务核心竞争力与优势 - 提供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完整解决方案,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化布局,构建全方位竞争优势 [3][4] - 整合运动控制核心部件和机器人产品,形成“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设备自动化”模式,发挥场景应用优势 [4] - 坚持“通用 + 细分”市场战略,针对细分市场定制化开发,保持细分行业领先地位,驱动工业机器人多方向发展 [4] 扭转亏损实现盈利措施 - 优化营销体系,拓展业务渠道,聚焦大客户战略,提升市场份额 [5] - 加大研发投入,突破高端应用市场,加速国产替代,提升产品综合毛利率 [5] - 拓展海外市场,增加资源投入,开发新产品,打造高附加值产品 [6][7] - 加强内部管理,推进降本增效,改善毛利率水平 [7]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改进计划 - 受市场需求波动影响,业务收入下滑,德国克鲁斯和光伏行业业务受影响大,部分领域保持增长 [7][11][12] - 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整合资源,构建差异化和全球化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 [8] 存货管理措施 - 因大客户订单储备物料和项目等待验收,存货同比增加 28.41% [8] - 随着销售推进和项目验收,库存将下降,通过强化需求预测与供应链协同等提升存货周转效率 [8][9] 改善现金流措施 - 2024 年现金流承压与经营性亏损有关,2025 年通过提升盈利能力、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改善现金流 [10]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2025 年拓展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关注国内头部客户出海机会,打造国际化标准体系 [11][13] - 加速构建全球化产业生态链,在波兰建设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建立全球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体系 [11] - 今年增加欧洲市场资源投入,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建立高质量应用案例 [13] 业务收入与出货量情况 - 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20%,高于行业增速,但业务收入下降 16.04% [11] - 克鲁斯业务收入下降对整体业务收入影响大,对出货量影响有限 [12] 业务下滑原因及发展规划 - 德国克鲁斯受国内重工行业需求不足、欧洲市场疲软及通胀影响,光伏行业受国内投资调整影响 [11][12] - 在汽车、电子、金属加工等行业增长,未来巩固优势行业,拓展新兴领域,突破高端市场 [12] 新品销售情况 - 2024 年发布的多款新品以客户需求和细分行业应用为导向,取得良好客户反馈,销售符合预期 [12]
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盘中上涨1.28%,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新份额创近1月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13 11:36
恒生医疗指数ETF表现 - 恒生医疗指数ETF盘中换手率达5.27%,成交1360.62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2898.53万元 [2] - 近1周规模增长174.7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最新份额达2.18亿份创近1月新高 [2]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333.03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610.16万元 [2]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估值 - 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仅23.35倍,处于近1年3.64%分位,估值低于历史96.36%时间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03%,包括药明生物(12.25%)、信达生物(8.16%)、百济神州(7.12%)等 [2] 医疗器械行业趋势 -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医保控费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创新驱动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化发展仍是主线 [3] - 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和技术驱动下竞争力提升,建议关注国际化布局、经营节奏优化及长期增长确定的优质标的 [3]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恒生医疗指数ETF联接基金(018433)参与港股医疗板块投资 [3]
星宇股份:合作优质客户,业绩增长稳健-20250512
国盛证券· 2025-05-12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合作优质客户,业绩增长稳健,2025Q1实现收入30.95亿元,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32.7% [1]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强费控带动盈利能力提升,2025Q1净利率从2024Q1的10.06%提升到10.41% [2] - 深耕国内、布局欧美,全球化稳步推进,随着欧洲工厂产能释放及注册成立墨西哥星宇和美国星宇,公司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05/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4%/24%,归母净利润19/25/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30%/26%,对应19/14/11倍PE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0,248 | 13,253 | 16,511 | 20,460 | 25,398 | | 增长率yoy(%) | 24.3 | 29.3 | 24.6 | 23.9 | 24.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102 | 1,408 | 1,919 | 2,486 | 3,125 | | 增长率yoy(%) | 17.1 | 27.8 | 36.3 | 29.5 | 25.7 | | EPS最新摊薄(元/股) | 3.86 | 4.93 | 6.72 | 8.70 | 10.94 | | 净资产收益率(%) | 12.1 | 13.8 | 16.0 | 17.3 | 18.0 | | P/E(倍) | 34.7 | 27.2 | 18.5 | 14.3 | 11.3 | | P/B(倍) | 4.2 | 3.8 | 3.0 | 2.5 | 2.0 | [4] 股票信息 | 项目 | 详情 | | --- | --- | | 行业 | 汽车零部件 | | 前次评级 | 买入 | | 05月09日收盘价(元) | 134.00 | | 总市值(百万元) | 38,281.04 | | 总股本(百万股) | 285.68 | | 自由流通股(%) | 100.00 | | 30日日均成交量(百万股) | 1.39 |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