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本增效
icon
搜索文档
江山股份上半年净利增长超90%
中国化工报· 2025-09-24 10:4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59亿元,同比增长6.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98.18% [1] 市场策略 - 确立销售第一的核心导向,激励销售团队全力开拓市场并提升份额 [1] - 通过精准营销策略和创新营销模式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 - 加强与跨国公司业务对接合作以增强品牌影响力 [1] 成本控制 - 优化采购管理体系达成显著降本 [1] - 持续推进技术革新,借助工艺优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资源转化效率 [1] - 实现原料与能源的降耗降本 [1]
独家 | 985管培生每天「拧螺丝」12小时?五菱回应秋招争议
新浪科技· 2025-09-24 10:05
管培生项目调整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届管培生一线锻炼时间调整为6个月 入职前已告知调整方案[2][8] - 公司称已执行双人轮岗制度以降低日均工作时长 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保障生产安全[2][8] - 但校招宣讲时宣传一线磨炼时间为1-3个月 实际安排与承诺存在差异[3][9] 工作强度与人员状况 - 管培生每日工作时间为早8点至晚8点 每周工作6-7天 需持续6个月流水线作业[2][5] - 工作内容包括拧螺丝、打磨车身等基础操作 部分人员出现受伤及离职考研情况[5][6] - 家长质疑工作强度过高 三班倒制度未落实 已有员工因不满强度离职[8] 公司经营压力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4.82亿元 净利润5.76亿元 净利率仅1.42%[11] - 上汽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21% 单车均价从15.58万元降至14.59万元[13] - 公司推行降本增效措施 包括精简组织机构与减少管理层级[15] 行业专家观点 - 管培生长期高强度从事体力劳动可能影响汽车产品质量 造成人才浪费[4][16] - 一线岗位需专业熟练工人操作 大学生缺乏经验易引发质量失误[16] - 车企常规车间实习应以了解生产流程为主 而非长期充当流水线操作工[16]
985管培生每天「拧螺丝」12小时?五菱回应秋招争议
新浪科技· 2025-09-24 09:38
公司管培生项目调整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届招聘约800名985、211高校管培生 一线锻炼时间从原1-3个月调整为6个月 官方称入职前已告知调整方案[1][4][7] - 管培生反映实际工作强度远超招聘宣传 每日工作12小时(早8点至晚8点) 每周6-7天 从事拧螺丝、打磨车身等基础流水线作业[1][4][5] - 公司回应称已执行双人轮岗制以降低日均工作时长 并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保障生产安全[1][7] 招聘承诺与实际差异 - 校招宣讲时公司承诺955工作制(早9晚5每周5天)及1-3个月一线锻炼 但实际安排与承诺严重不符[1][4][8] - 部分管培生因高强度工作离职考研或受伤 家长质疑企业缺乏人性化管理[4][5][7] - 公司近年一线锻炼时长存在波动:2002-2018年为1年 2018-2024年缩短至3-6个月 2025届再度延长至6个月[7] 经营压力与降本增效措施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上半年营收404.82亿元 净利润5.76亿元 净利率仅1.42% 盈利能力偏弱[10] - 上汽集团整体增收不增利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21% 单车均价从15.58万元降至14.59万元[12] - 公司推行降本增效举措 包括精简组织机构 减少管理层级 被指通过管培生填补熟练工用工缺口[4][12][14]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认为管培生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易导致操作失误 可能影响汽车产品质量[2][14][15] - 车企常规做法是安排新员工参与设备管理、物料调度等辅助工作 而非替代熟练工[15][16] - 该模式被指造成人才浪费和企业声誉风险 可能增加隐性招聘培训成本[2][14][16]
独家 | 985管培生每天“拧螺丝”12小时? 五菱回应秋招争议
新浪科技· 2025-09-24 08:17
公司管培生项目调整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届招聘约800名985、211高校管培生 要求从原定1-3个月一线锻炼时间调整为6个月 从事拧螺丝、打磨车身等基础流水线工作 [2][3] - 管培生反映实际工作强度远超招聘宣传 每日工作时间为早8点至晚8点(12小时) 每周工作6-7天 与校招承诺的"955工作制"(早9晚5每周5天)严重不符 [2][3][4] - 公司官方回应称调整方案已提前告知 并通过双人轮岗降低日均工作时长 但管培生指出校招宣讲明确承诺锻炼期为1-3个月 官方说法与历史招聘描述存在矛盾 [2][6][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04.82亿元 归母净利润5.76亿元 净利率仅1.42% 反映盈利能力较弱 [8] - 上汽集团整体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21% 单车均价从去年同期15.58万元降至14.59万元 [10][11] - 集团净利润较2021年上半年峰值133.14亿元大幅下滑 当前净利润不足当时一半 营收增速波动且净利率持续处于低位 [12] 行业管理与运营策略 - 公司推行降本增效措施 包括精简组织机构与减少管理层级 以应对销量和利润压力 [14] - 行业专家指出长期安排高学历管培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存在双重风险:一方面缺乏经验的实习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人才流失与企业声誉受损 [15] - 企业被指利用管培生填补短期用工荒 但高强度工作安排可能增加隐性成本(如招聘培训新员工)并影响可持续发展 [3][14][15]
【中复神鹰(688295.SH)】25Q2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时隔一年首次扭亏——跟踪点评报告(孙伟风/陈奇凡)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4 07:06
财务表现 - 25H1公司实现收入9.2亿元 同比增长26% 归母净利润0.12亿元 同比下降52% 扣非净利润0.02亿元 同比增长110% [4] - 25Q2单季度收入5.2亿元 创24Q1以来新高 同比增长83% 环比增长29% 归母净利润0.6亿元 同比增长440% 实现过去一年首次扭亏 [4][5] - 25Q2毛利率达24.5% 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环比大幅提升21.1个百分点 创24Q2以来新高 [5] 经营改善 - 碳纤维市场价格底部企稳 25H1市场均价保持稳定 未继续下探 [6] - 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4.55% 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实现3K丝线制造成本持续降低 [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4.93% 应收账款与存货规模同比下降27.58% 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 [6] 业务发展 - 25H1销量同比增长带动收入增长 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 [7] - 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 新能源领域(风电/光伏/氢能)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 [7] - 风电领域销量同比增长超200% 航空航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T800级及以上碳纤维销量稳步增长 [7][8]
大厂杀入租房战场,你的下一任房东,就是你的老板
36氪· 2025-09-23 19:46
核心观点 - 科技公司通过提供补贴或免费住房福利 将传统现金薪酬转化为战略性投资 实现成本优化 人才稳定和效率提升的多重目标 [4][5][22] 福利模式转变 - 京东于2025年9月为实习生提供北京总部免费公寓 解决青年人才临时住宿问题 [1] - 腾讯 小米等科技公司将一线城市月租从5000元降至1999元或免费 引发行业福利内卷 [1][3] 战略成本优化 - 将现金薪酬支出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 形成可长期持有且可能增值的实体资产 改善企业现金流 [7] - 通过住房福利替代部分现金支出 实现成本下降与效率提升的双重效果 [5][7] 人才管理策略 - 免费或补贴公寓构成核心员工软性绑定机制 有效稳定骨干员工1-3年服务期 覆盖人才成长黄金期 [8][9] - 近距离公寓选址(如小米公寓距产业园3公里)吸引对通勤敏感的奋斗型人才 完成价值观筛选 [11][12] - 降低因高流失率产生的重复招聘培训成本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8][9] 运营效率提升 - 每日为员工节省近1小时通勤时间 转化为工作状态提升或休息学习时间 激活生产力潜能 [15][16] - 集中式公寓模式降低边际管理成本 便于应对紧急加班需求 形成规模化管理优势 [18][19] 生态协同建设 - 集中居住社区配套商业休闲设施 促进跨部门非正式交流与团队融合 创造文化增值 [20] - 将员工福利成本中心转化为未来战略性基础设施 为行业提供降本增效新思路 [22]
财务压力凸显!帝科股份深陷买卖合同纠纷,并购股权到手次日就质押
华夏时报· 2025-09-23 13:1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4亿元 同比增长9.93% [6] - 归母净利润6980.7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0.03% [6] - 核心产品光伏导电浆料营收占比74.86% 但销量同比下降22.28%至879.86吨 [6] - 光伏导电浆料毛利率8.73% 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 [6]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0.02亿元无法覆盖25.85亿元短期借款 [8]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规模从2020年9.6亿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超54亿元 [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高达42.7% [7] - 负债规模从2020年7.84亿元增至2024年61.5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74.38亿元 [7] - 资产负债率持续在80%左右高位徘徊 [7] 诉讼仲裁情况 - 连续十二个月累计诉讼仲裁涉案金额2.14亿元 占最近一期净资产12.76% [3] - 披露三起超1000万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被告均为客户 [8] - 另有7件小额诉讼案件涉案金额低于1000万元 [8] - 诉讼基本系公司作为原告方催收货款 [8] 并购与融资活动 - 以6.96亿元收购浙江索特60%股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11.6亿元 [9] - 收购对应净资产6.67亿元 增值率约74% [9] - 完成工商变更次日即质押所持浙江索特60%股权 [10] - 通过股权质押向银团申请不超过4亿元贷款 用于支付并购交易价款 [3][10] 行业环境分析 - 光伏行业持续平价上网和降本增效 推动市场规模扩大但导致利润空间缩减 [5] - 2023-2024年产业链各环节加速产能投放 面临结构性过剩风险 [5] - 光伏电池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下游厂商对辅料采购成本降低诉求增强 [5] - 光伏导电浆料毛利率受白银价格和加工费等多因素影响 [6]
预防性维护还是预测性维护?
36氪· 2025-09-23 09:22
在很多企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设备平时似乎运转正常,但往往在最关键的生产节 点突然"趴窝"。紧急抢修不仅打乱生产计划,还可能带来巨额的交付风险和客户投诉。 追根究底,问题常常出在设备维护策略上。多数工厂习惯采用"预防性维护"——按时间或周期定期检 修,就像汽车定期保养一样。但这类方式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边是过度维护,花了成本却并无必要; 另一边是维护不足,真正的隐患没被发现,等到设备出问题时已经太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预测性维护"。它不再依赖单一的时间表,而是通过传感器、数据分 析和智能算法,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风险。看似只是"预防"和"预测"一字之差,却代表了 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思路:前者强调按时做事,后者强调看准做事。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比这两种维护策略的差异、优劣和适用场景,帮助企业管理者思考:面对竞争压力 和降本增效的双重挑战,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维护之道? 预防性维护:像保养汽车一样"按时体检" 在很多工厂里,设备维护通常有一种最常见的做法——预防性维护。它的逻辑很简单:按照时间表来 做,就像汽车每行驶一定公里数就要更换机油、检查轮胎一样。企业会根据运行 ...
*ST铖昌:公司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砷化镓、氮化镓及硅基晶圆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9:04
核心观点 - 公司明确否认刚果(金)钴矿出口禁令对原材料供应和成本存在任何影响 [2] - 公司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砷化镓、氮化镓及硅基晶圆厂 与钴矿无直接关联 [2] - 公司通过多种内部措施实现降本增效 产品成本竞争力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强 [2] 原材料供应 - 公司产品原材料不涉及钴矿 上游供应链主要为砷化镓、氮化镓及硅基晶圆厂 [2] - 刚果(金)钴矿出口禁令对公司原材料供应不存在影响 [2] 成本控制措施 - 公司通过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2] - 提高预研成功率与产品转化率实现降本增效 [2] - 加大研发测试设备投入并推进自动化测试 [2] - 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 [2] 产能与规模效应 - 2025年上半年产品产销呈现高增长态势 [2] - 自动化升级与产能扩大形成显著规模效应 [2] - 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2]
蔚来ES8重塑价格体系 “不击穿何以涅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7:18
定价策略与成本控制 - 全新ES8租电版本起售价降至29.88万元 较第二代车型下降近10万元 [1] - 通过自研芯片实现单车成本降低1万元 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支撑价格下探 [2] - 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下调2万元 并实现全系标配为ES8定价铺垫 [1] 产能与交付计划 - 全新ES8年产能提升至4万辆 供应链调整已启动但进一步扩产空间有限 [3] - 通过购置税补贴和等车积分缓解交付等待压力 [3] 市场定位与行业趋势 - 大三排SUV市场处于成长初期 6座车型仅占SUV总销量6.5% 5-7座合计占比约11% [3] - 家庭结构变化推动大空间车型需求 行业红利期预计持续至2036年 [3] - 纯电车型前备舱使用率达93% 接近后备箱96%使用率 [4] 财务状况与融资活动 - 完成11.6亿美元股权融资 为21个月内第三轮大规模融资 [5] - 资产负债率达93.39% 股东权益为负 [6] - 二季度销售及行政费用39.65亿元 同比增5.5%环比降9.9% [7]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推行CBU经营机制 建立基本经营单元明确成本与投资回报目标 [6] - 二季度研发费用30亿元 同比降6.6%环比降5.5% ROI提升明显 [7] - NIO Day活动获数百万赞助收入 营销支出计入三季度不影响四季度盈利目标 [7] 技术研发成果 - 900V高压平台实现轻量化设计 102度电池包重量500余公斤较同类轻约200公斤 [8] - 智能保险丝集成至主板 取代原有10公斤重8升体积的独立部件 [8] - 第五代换电站将于明年一季度部署 兼容三大品牌电池包 [4] 战略转型目标 - 公司内部共识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 [1] - 股价从低点反弹超100% 市场信心走强 [5] - 从高端品牌向主流市场转型 通过系统性降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