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9月起国内经济出现4大趋势,影响民众生活和未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4 10:34
乡村振兴加速 - 2025年前八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8%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3% [2] - 2025年全国新增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8万公里 惠及3500个行政村 预计直接带动150万农村人口增收 [2] - 国家投入32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较2024年激增21% 截至8月底已完成年度计划的546% [2] - 新建农村公路采用四级及以上标准 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 设计使用寿命超过15年 [3] - 农村物流成本从2024年人均每吨公里098元降至2025年085元 降幅达133% 带动农民收入增长85% [3] 房地产市场调整 - 2025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 同比下降25% 跌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3% 但7月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68% [4] - 百强房企市场集中度攀升至653% 较2024年提升72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背景房企市场份额达437% [4] - 全国已有37个城市松绑或取消限购政策 23个城市下调首付比例 [4] 货币政策宽松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释放约12万亿元长期资金 [5] -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35% 创2020年以来最低纪录 [5] - 2025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85万亿元 同比多增5600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13%创近两年新高 [5] -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计划向制造业提供35万亿元贷款 向科技创新企业提供18万亿元信贷资源 [5] 消费结构分化 - 2025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其中食品饮料类稳定增长32% [6] - 智能家电消费增长153% 高端服装鞋帽类下滑78% 智能穿戴设备增长285% 新能源汽车增长226% [6] - 高收入群体偏好高品质消费 中低收入群体青睐性价比 65%消费者优先考虑国产品牌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 [9] - 2025年上半年农村网购规模同比增长183% 显著高于城市的112% 家电数码和健康类商品需求旺盛 [9]
“新丝路”上粤企忙 中欧班列开辟出海新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46
中欧班列及外贸数据 -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开行至土耳其的中欧班列 预计20天抵达伊斯坦布尔[1] - 广州国际港前8月开行国际班列233列 发运标箱1.98万个 货值52.09亿元人民币 开行数量占广东省40%[1] - 广东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99万亿元 增长4.8% 占进出口总值64.2%[1] 新兴市场拓展 - 广东企业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长显著 擎天智能装备公司出口产品超4.5亿元 其中对金砖国家出口值超1.6亿元 占比超三成[2] - 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9万亿元 增长3.8% 占进出口总值39.3% 其中对东盟进出口7571.3亿元 增长5.9%[3] -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8.5% 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23.1%[3] 新能源及新兴产业投资 - 中东国家加速新能源转型 与中国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3] - 亿航智能在中东和北非建立电动飞机制造工厂 填补当地低空交通装备制造空白[4] - TCL中环与沙特合作建设光伏硅片工厂 助力沙特实现"2030愿景"能源目标[4] 品牌出海与供应链协同 - 名创优品2024年营收达170亿元 同比增长22.8% 海外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42.0%[6] - 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数达7780家 海外门店突破3000家 全年净增1219家[6] - 名创优品全球有1400家供应链企业 80%以上位于中国 50%以上在珠三角[6] 数字出海与文化输出 - 腾讯云为出海App提供直播、短视频等基础服务和技术方案[7] - 华为云在全球建立数据中心 提供云计算服务[7] - 《黑神话》游戏登顶多国销量榜 《菇勇者传说》获2024年上半年日韩手游收入增长冠亚军[7] 产业链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 广东企业从产品输出向产业链协同及标准规则出海转变[5] - 广东通过九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粤链粤强 链领全球"战略[5] - 文远知行获阿联酋首个自动驾驶路跑牌照 推动当地智能交通产业发展[4]
港股午评:恒指涨1.53%阶段新高,科技股强势有色金属股活跃!阿里巴巴涨6%,百度集团涨8%,京东、快手涨3%
格隆汇· 2025-09-12 12:30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53% 接近26500点 国企指数上涨1.6%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18% 三大指数均创阶段新高[2] - 市场做多情绪高涨 上午盘高开震荡[2] 行业板块表现 - 大型科技股强势领涨 百度因自研AI芯片上涨8.54% 阿里巴巴涨近6% 网易腾讯京东快手涨近3% 小米美团均有涨幅[4] - 有色金属股集体活跃 铜业股涨幅明显 江西铜业股份涨近9%创历史新高[4] - 内房股拉升 远洋集团领涨16.34% 碧桂园涨9.68% 世茂集团涨8.54% 融信中国涨8.29% 旭辉控股涨7.88%[3][4] - 钢铁股异动拉升 重庆钢铁股份涨约7%[4] - 创新药概念股集体回暖 脑机接口概念股、重型机械股、手游股、建材水泥股、纸业股、内险股纷纷上涨[4] - 香港本地消费股走低 苹果概念股、煤炭股、石油股、光伏股多数低迷 鸿腾精密跌超5% 新特能源、中国神华、中国石油股份均下跌[4] 个股表现 - 远洋集团涨幅居首达16.34% 报0.178港元[3] - 碧桂园涨9.68%至0.68港元 世茂集团涨8.54%至0.445港元[3] - 万科企业涨5.36%至5.9港元 龙湖集团涨4.59%至11.86港元[3] - 江西铜业股份涨近9%刷新历史新高[4]
阿里引爆港股 我坚决“南下”的三个理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0:57
我并非因阿里这一次的亮眼表现,就断言港股 "好赚钱"。恰恰相反,此前投资腾讯的经历,让我对港 股市场有深刻的体会。2021年,腾讯股价从721港元的高点回落,我在500多港元时进场,本以为抄了个 大底,没曾想2022年10月,腾讯股价一度跌至170港元——要知道,彼时的腾讯,只有9倍PE。下不了 手割肉,选择长期持有,直到今年终于实现盈利。正是这段经历让我确信:在港股市场,只要精准锁定 那些业务逻辑清晰、质地优良的公司,长期持有大概率都能赚钱。 阿里,暴涨18%,港股再次沸腾。 去年12月,笔者在大概80多港元的价格买入阿里,目前浮盈约50%。有朋友不解:眼下A股行情明明更 盛,为何我仍执着于布局港股? 我回答他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直白却核心:投资港股就是为了赚钱。 最后一个理由,或许带些个人情怀:早年TVB的《大时代》和《创世纪(300083)》两部经典剧集,让 我对港股市场向往已久。相较于A股,港股的高度国际化与市场化特征更为鲜明,这样的金融生态里, 永远不缺精彩的商业故事,也始终孕育着实现财富增值的可能。 第二个原因,这里拥有你在A股买不到的公司。 如果想买科网赛道,阿里、腾讯,还有美团、京东、小米 ...
美股开盘,热门中概股走高
第一财经· 2025-08-22 22:00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涨0.37% 标普500指数涨0.23% 纳指涨0.19%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2] - 道指期货涨0.31%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20% 纳指期货涨0.11% 三大期指齐涨 [3] - 纳斯达克100期货小型报23245.25点涨0.11% 标普500期货小型报6401.00点涨0.20% 道琼斯期货小型报44991点涨0.31% [4] 中概股表现 - 热门中概股集体走高 名创优品涨超9% 蔚来涨超6% 阿里巴巴涨超2% [2] - 名创优品美股盘前涨近8% 因Q2营收同比增长23%超预期 [5] - 蔚来盘前续涨超5% 因全新ES8预售发布 行政豪华版预售价41.68万元起 电池租用方案30.88万元起 [4] 个股表现 - 英伟达跌超1% 成为少数下跌的重要个股 [2]
国产芯片概念集体高开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2 10:02
主要股指表现 - 创业板指涨幅扩大至1% [2] - 沪指涨0.24% 深证成指涨0.49% [2] - 科创50指数大涨3% 创近三年半新高 [2] - 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 沪指涨0.03% 深成指跌0.15% 创业板指跌0.31% [4] - 万得全A指数5961.88点 下跌1.11点跌幅0.02% [5] - 沪深300指数4287.36点 下跌0.71点跌幅0.02% [5] 板块及个股表现 - 芯片产业链集体走强 海光信息涨超10%创历史新高 寒武纪涨近10% [2] - 国产芯片概念集体高开 寒武纪涨近4% [4] - 算力概念和时空大数据概念走强 [4] - 液冷概念延续调整 金融科技 稳定币 稀土板块小幅下跌 [4] - 北证50指数1589.59点 上涨0.20点涨幅0.01% [5] 商品期货市场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LC2511跳水 一度跌超4% [2] - 碳酸锂2511合约现价79860元 下跌2740元跌幅3.34% [3] - 合约均价80906元 成交量3028手 持仓39.91万手 减仓206手 [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25205.04点 上涨100.43点涨幅0.40% [6] - 恒生科技指数5553.03点 上涨54.53点涨幅0.99% [6] - 汽车股走强 小鹏汽车大涨9% 蔚来涨近6% [5] - 名创优品涨逾10%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逾两成 [5] - 哔哩哔哩绩后低开5% [5] - 中兴通讯连续第二日大幅高开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9024.90点 上涨50.13点涨幅0.56% [6] - 恒生综合指数3873.37点 上涨17.11点涨幅0.44% [6]
给包凡的信 | Findme
投中网· 2025-08-14 17:37
华兴资本与包凡 - 包凡回归华兴资本但不再参与集团日常管理与运营 个人生活动态属于私人事务范畴 [10] - 华兴资本实现"去包凡化" 包凡仍为大股东且主动权在握 [10] - 华兴资本人民币和美元四期基金募资与投资表现良好 但提前结束 人民币基金四期与LP沟通清晰 [10] 中国创投行业动态 - 2023年中美创投圈热点聚焦AI大模型 ChatGPT走红 马斯克成立xAI Anthropic与Inflection获得巨额融资 [4] - 国内2023年出现上百个大模型 互联网大厂均入局 [6] - "大模型六小龙"成为行业焦点 最初为四小龙后扩展至六家 智谱AI被称为"北京最火独角兽" 华兴资本自2021年起服务智谱AI 后续服务硅基流动、生数科技等AI公司 [6] - 2024年最火概念为"杭州六小龙" 主要为硬件公司 [6] 投资机构与人物动向 - 王岑成为网红 拥有数百万粉丝 通过直播和切片内容影响消费投资领域 提出"港股消费三姐妹"(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代表新消费投资机会 [7] - 朱啸虎公开质疑大模型公司投资价值 认为需聚焦盈利能力 2024年称人形机器人存在泡沫 金沙江已退出部分投资 [8] - 朱啸虎解雇张予彤并公开其与月之暗面利益纠葛 指其违反受托责任 [8] - 张颖保持低调 业务表现良好 完成多个IPO 但减少与同行交流 [8] - 部分投资机构选择做减法 包括募资成功后退还给LP 或彻底退出行业 [9] 行业趋势与观点 - 投资行业无根本范式变化 但从业者需持续进化 [10] - 市场环境与包凡离开时相比未明显改善但也未恶化 [9] - 华兴资本曾提出打造"全球最高效的新经济资产配置平台" 但承认存在巨大风险与鸿沟 [6] - 投资机构管理难度高 需通过发展解决矛盾 打胜仗比公司政治更有效 [9]
互联网红利还未结束!云脊资产梁力最新分享:供给端受限的四类投资机会……
聪明投资者· 2025-08-14 15:01
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市场 - 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具有独特价值,将成为资金持续关注的国家[2][15][26] - 中国资产仅占全球主动资金配置1.5%,远低于美国60%的占比,存在显著低配[16] - 中国贸易顺差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出口竞争力持续强化[17] 中国经济与产业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1/3,远超美日德峰值水平[18] - 中国在汽车、光伏、造船等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汽车出口超德日、光伏垄断80%产量、造船订单占全球70%[19] - 互联网领域字节跳动收入已超越Meta,手游市场份额全球第一[21][22] - 人工智能、专利及论文数量接近美国水平[24] 经济再平衡与消费潜力 - 中国经济需解决投资与消费再平衡问题,长期看90后/00后高消费倾向将推动结构调整[34][35] - 反内卷政策聚焦消费品价格提升,类似供给侧改革但范围更广[30][32]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汽车需求[33] 投资策略与行业选择 - 投资四象限框架:优先配置高确定性高收益标的,中高仓位布局高确定性中等收益企业[6][52] - 供给受限的四类机会:资源/牌照垄断、寡头格局、品牌差异化、超额优势产能[41][46] - 互联网行业仍具红利,AI推动广告增长超预期,关注具备全球扩张力的企业[67][72] - 消费领域偏好长期品牌溢价企业及DTC模式,家电/体育用品全球化表现突出[75][77] - 制造业仅少数值得投资,需规模效应或隐形冠军属性,如家电、电池[79][80] - 高股息资产需评估盈利持续性及资本开支回报率,偏好净现金状态企业[83][84] 案例与组合构建 - 集装箱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10年10倍回报[58][59] - 汽车经销商案例显示区域垄断模式短期收益高但长期风险[60][61] - 煤炭、石油等低估值高股息标的在2022年表现优异[62] - 目标年化回报15%,通过盈利增长、分红回购、估值变化三重驱动[49][50]
韩国人,大量涌入中国股市
虎嗅APP· 2025-08-10 21:24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提升 - 截至7月25日,中国已超越日本和欧盟,成为韩国投资者关注的第二大海外股票市场[4] - 2025年截至7月17日,中国股票累计成交额达57.6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市场[5]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参与度占比为1.6%,虽小但表明重新看好中国市场前景[17] 韩国投资者在中国股市的投资偏好 - 韩国投资者更偏爱港股,对A股关注较少[7] - 净买入金额排名前十的股票均为港股,包括小米集团-W(1.69亿美元)和比亚迪股份(1.01亿美元)[8] - 偏好科技股和消费股,如宁德时代(7780.04万美元)、中芯国际(2700.24万美元)、老铺黄金和泡泡玛特[10] - 美团-W净买入金额达1919.09万美元,而A股标的净买入金额多为百万级别[10] 韩国投资者转向中国股市的原因 - 中国股票基金6个月平均回报率达43.56%,远高于韩国(1.6%)、美国(13.08%)和日本(6.61%)[16] - 美国市场波动促使韩国投资者寻求多元化投资策略[16] - 未来资产金融集团推出聚焦中国科技公司的ETF产品[14] - 2025年2月中国股市交易量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179%,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13] 韩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整体趋势 - 2025年韩国离岸市场买卖额中,美国股票占比近96%[17] - 截至2024年底,韩国海外投资基金资产净值达13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19] - 海外投资ETF资产净值同比增长128%,达63万亿韩元[19] - 2024年11月韩国散户美股持仓突破100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64%[18] 韩国国内投资环境变化 - 首尔公寓价格过去五年翻番,预计未来每年上涨1.7%-3.63%[24] - 2025年7月调查显示31%受访者选择股票为最有利投资手段,首次超越房地产(23%)[26] - 2023年底韩国活跃股票交易账户达6930万个,远超4984万人口数量[27] - 2014-2024年韩国国内股票市场平均回报率仅5%,低于美国(13%)和中国(10%)[28]
上周的过山车之后,高盛这样看市场各个板块
金融界· 2025-08-06 08:18
经过一周的过山车行情后,以下是高盛交易部门中八大核心板块的交易员,对市场以及各自领域的最新 看法。内容来自高盛股票销售与交易部门,对板块情绪与亮点进行了总结。 高盛交易/板块专家简报:情绪、资金流向、市场观点等速览 "情绪趋势" 反映了交易员对投资者情绪的主观月度变化判断。 科技、媒体、电信– Peter Bartlett、Peter Callahan、Leyla Kamshad 目前最热门或讨论最多的股票: GOOG:司法部有关搜索垄断案件的裁决(时间待定);ChatGPT-5发布(据Axios报道);杰克逊霍尔 央行年会(8月21–23日);NVDA财报(8月27日) 技术面看哪些股票"偏离"较大(14日相对强弱指标 RSI): 超买:PI、AMD、ALAB、NVDA、WDC、CDNS、TER、SNPS、TEL、GEV、APH、MSFT、PTC、 ORCL、NET、GLW、CIEN、ANET、COUR、PINS、EBAY、RBLX 超卖:ARW、IB、POWI、TXN、Nokia、FVRR、CFLT、ALKT、WIX、OS、CHKP、Tata、IT、 GDS、FI、CHTR 值得深挖的主题/报告: AI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