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大新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18 21:30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将于5月20日在港股上市 上市进程仅耗时不到100天 速度远超预期[1] - 募资规模可能成为2024年全球最大IPO 中国石化和科威特投资局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1][2]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计划利用加油站网络布局换电业务 转型为综合能源中心[1] - 科威特投资局通过投资宁德时代实现新旧能源平衡布局 类似挪威和中东主权基金策略[2] 恒生科技指数调整 - 恒生科技指数季检结果公布 比亚迪调入 阅文集团调出 调整将于6月6日生效[6][8] - 比亚迪被纳入后 恒生科技指数中汽车行业占比将超过20% 包括蔚来、理想、小鹏及小米等公司[8] - 宁德时代若上市首日市值进入恒生科技成分股前10名 最快可在6月初被纳入指数[3] - 目前挂钩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规模为1146亿元 华夏恒生科技ETF规模达274亿元[9] 金融行业动态 - 国寿鸿鹄二期200亿私募基金准备入市 聚焦高股息大市值上市公司 A股和港股均为目标[12][13]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审核周期缩短至最快12天 允许48个月内分期支付股份对价[14] - 中国3月减持189亿美元美债 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 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16][17]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港股上市进程加速反映港交所争夺优质上市公司的战略 宁德时代案例具有示范效应[3]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竞争力强 包括腾讯、阿里、美团、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9] - 投资策略建议多元化布局 如新旧能源平衡、工作领域竞争对手股票对冲等[2][19]
坚持创新引领 深市上市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9:45
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综合实力、竞争能力不 断提升。 "深市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大量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创新型企业。深市作为创 新型企业的聚集地,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有助于这些企业进一步做大 做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关企业强劲的创收能力充分 证明了其创新实力和市场潜力。 "高成长"优势凸显 在创新驱动下,深市上市公司展现出稳健增长力。以深证100指数样本公司为例,2024年,深证100指数 样本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7.5万亿元,其中海外营业收入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2025年一季度, 深证100样本公司延续向好态势,营收同比增长7%、净利润同比增长21%。 深市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目前均已悉数披露。整体来看,深市上市公司经营稳健向好, 业绩稳中有进。与此同时,深市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创新、高成长"特色凸显。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深市上市公司持续发力创新,正向"技 术主导"发展。随着市场"科技叙事"逻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5月第2周周报:中美互降关税将利好新能源出口,市监局再提反内卷-20250518
中银国际· 2025-05-18 1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互降关税利好新能源出口,市监局再提反内卷,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新技术、电力设备、氢能等领域均有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上涨 1.39%,涨幅高于上证综指,光伏板块涨幅最大,风电板块跌幅最大 [10][13] - 本周股票涨幅居前五个为京运通 34.34%、通达股份 22.51%等,跌幅居前五个为新雷能 -6.63%、通合科技 -6.29%等 [13] 国内锂电市场价格观察 - 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有变动,如磷酸铁锂动力型环比降 5.26%,碳酸锂电池级环比降 2.96%等 [14] 国内光伏市场价格观察 - 光伏主材:硅料价格下滑,新增产量约 9.5 - 10 万吨,库存待消化;硅片价格走势承压,部分厂商减产;电池片价格受终端需求和上游硅片影响或继续下跌;组件价格国内近期跌势有望止稳,海外大致稳定 [15][16][17][19] - 光伏辅材:EVA 粒子价格下降,背板 PET 价格上涨,边框铝材、支架热卷价格下降,光伏玻璃价格不变 [21][22] 行业动态 - 新能源车:比亚迪发布两轮/三轮电池全系产品,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 44.2%,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降 4.3%等 [24] - 光伏风电:部分硅料龙头有望减产,中美降低双边关税利好光伏、锂电、储能出口 [24] 公司动态 - 科陆电子与美的集团签商标许可协议;中科电气等公司有减持或增资等相关公告 [27]
Q2海风密集交付,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国盛证券· 2025-05-18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能源发电 - 光伏硅片价格下行,供给侧减产,关注价格企稳时机,核心关注硅料和玻璃、新技术背景下的中长期成长性机会 [1][15] - 风电&电网方面,华润汕尾红海湾五海风迎来风机招标,Q2海风密集交付,关注Q2海风业绩释放 [2][16] - 氢能领域,万吨级绿氢项目签约甘肃,推荐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龙头及优质设备厂商,关注氢气压缩机头部标的 [2][17] - 储能方面,建议关注国内外增速确定性高的大储方向 [3][26] 新能源汽车 - 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行业加速固态电池布局,看好业绩确定性高的锂电龙头、产业化复合集流体行业以及固态电池长期趋势 [4][27][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年5月12日 - 2025年5月16日,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中信)上涨1.4%,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为1.9% [10] - 细分板块中,光伏设备(申万)上涨1.53%,风电设备(申万)上涨0.04%,电池(申万)上涨0.83%,电网设备(申万)上涨0.41% [13][14] 本周核心观点 新能源发电 - **光伏**:本周N型G10L、G12R、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周环比分别跌幅5.94%、1.79%、3.70%,硅片行业开工率降至55%左右,在产硅料企业数量减至11家,核心关注硅料和玻璃、新技术背景下的中长期成长性机会 [1][15] - **风电&电网**:5月13日华润汕尾红海湾五海上风电项目启动招标,5月15日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机组完成吊装,5月16日天顺风能海工青州五项目首批3台导管架装船发运,关注Q2海风业绩释放 [2][16] - **氢能&储能**:2025年5月12日,俊瑞绿氢与甘肃武威凉州区签署年产超万吨绿氢项目协议,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5月W1储能相关招标项目5个、中标项目12个,储能中标规模2042MW/6014.06MWh,招标规模668.625MW/2137.305MWh,5月W1EPC投标报价区间为0.5172 - 1.46元/Wh,储能系统投标报价区间为0.422 - 2.29元/Wh,建议关注大储方向 [2][17][23] 新能源汽车 - 5月13日贝特瑞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涵盖正极、负极、电解质三大核心材料体系,主流客户加速固态电池布局,看好锂电龙头、产业化复合集流体行业和固态电池长期趋势 [4][27][31] 光伏产业链价格动态 - 多晶硅致密料(RMB)均价37元/千克,周环比跌幅5.1%;单晶N型硅片-182mm/130μm(USD)均价0.12美元/片,周环比跌幅5.3%;单晶PERC电池片-182mm/23.1% +(USD)均价0.036美元/片,周环比跌幅2.7%;TOPCon电池片-182mm/25.0% +(USD)均价0.035美元/片,周环比跌幅2.8%;182mm单晶TOPCon组件(USD)均价0.088美元/瓦,182mm单晶TOPCon组件(RMB)均价0.68元/瓦,周环比跌幅1.4% [33] 一周重要新闻 新闻概览 - **新能源汽车**:广汽集团启动“二次创业战略”;4月电池装车量宁德时代21.2GWh、比亚迪14.2GWh、中创新航3.8GWh;比亚迪发布户储新品;享道出行与Momenta合作推动无人驾驶Robotaxi车队落沪 [34][36] - **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云南启动2.7GW光伏项目竞配,新疆1GW光伏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A股第5家光伏接线盒企业诞生,中车株洲所亮相Intersolar Europe;风电方面,172.5MW风电场改造项目开标,两个叶片项目中标结果出炉,大唐、华润风电机组采购招标,山西印发风电、光伏竞配方案;储能方面,中电联发布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站统计数据,山东力争年底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GW,中车株洲所等入围三峡储能系统设备集采,阿特斯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 [34][35][42] 公司新闻 - **新能源汽车**:元力股份股东减持,厦钨新能投资设立子公司,泰和新材高管减持 [46] - **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高测股份对外投资,天宜上佳调整高管,中信博回购股份;风电方面,大金重工签署合同,太阳电缆出售资产,新强联股东减持;储能方面,盛弘股份股东询价转让,万里扬控股股东增持,海兴电力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47][48][50]
国产化绝缘纸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车企降本压力下的新机遇
五矿证券· 2025-05-16 15: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芳纶纸材料性能接近进口材料,介电常数与进口芳纶纸差异不大 [1] - 国产芳纶纸性价比凸显,同样品质价格比进口低30%左右,水冷电机换用可节省成本20元,油冷电机可节省13.5元 [1] - 国产替代仍有六成空间,目前市场份额40%左右,主要用于低端水冷电机领域,未来有望在中高端电机替代进口芳纶纸 [1] - 远期市场空间超10亿元,2024年新能源市场对芳纶绝缘纸需求约1415.26吨/年,若全面替代市场空间约4.95亿元,2030年潜在市场规模约10.07亿元/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产材料的性能可以与进口对标 - 新能源车用电机中芳纶绝缘纸是保证电机性能的重要材料之一 [7] - 选取介电强度指标对比,国产材料和进口材料差异性不大,中低厚度材料中国产绝缘纸介电常数甚至高于进口材料,仅高厚度材料中国产材料表现略低 [7] 国产绝缘纸价格更低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绝缘纸的选择方案 - 新能源车电机需保证绝缘性,电机绕组绝缘失效是电机故障主要因素之一 [8] - 电机用绝缘材料主要有浸渍树脂、漆包线、槽绝缘材料,新能源车槽绝缘材料主要用芳纶纸或其与PI膜的复合材料,水冷电机一般用国产芳纶纸复合膜方案,油冷电机一般用进口芳纶纸材料 [10] - 芳纶纸复合材料是三层复合膜,外侧两层是芳纶纸,中间一层是PI膜,通过特定粘合剂粘贴和层压工艺复合在一起 [10] 进口绝缘纸的单价VS国产绝缘纸单价 - 进口芳纶纸价格在300 - 1250元/kg之间,国产芳纶绝缘纸单价范围在200 - 1000元/kg,进口材料比国产材料贵20% - 30%左右 [10] 换用国产材料,水冷电机可节省成本20元/台,油冷电机节省13.5元/台 - 按进口芳纶绝缘纸常见规格价格500元/kg,国产芳纶纸350元/kg测算,单个水冷电机用芳纶纸120 - 150g,换用国产芳纶纸平均可节省成本20元/台 [11] - 单个油冷电机使用芳纶纸80 - 100g/台,换用国产芳纶纸平均可节约成本13.5元/台 [11] 国产电机用芳纶绝缘纸替代进度 绝缘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市场价值量约4.95亿元/年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286.6万台,新能源市场对芳纶绝缘纸需求约1415.26吨/年,按进口芳纶纸市场占有率60%,国产芳纶纸市场占有率40%测算,进口芳纶纸市场约4.25亿元,国产芳纶纸市场约2.97亿元,若全面替代市场空间约4.95亿元,将增加到目前的1.6倍 [12] 未来芳纶纸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亿元 - 到2030年,国产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达2616.4万台/年,折算芳纶纸用量2878.06吨/年,若国产芳纶纸完全替代进口材料,市场规模约10.07亿元/年 [13] 总结 - 新能源车电机用芳纶纸领域国内供应商有超美斯、赣州龙邦、时代华先等,目前国产材料整体市场份额达40%左右 [14] - 芳纶绝缘纸以往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外企手中,不利于国内汽车供应链安全,随着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提升了供应链安全,有利于电机成本控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也有利于国产材料扩大市场份额 [14]
被异化的汽车“风阻系数”,一场没有裁判的“行业内耗”
华夏时报· 2025-05-16 10:35
新能源车风阻系数争议事件 - 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前舱盖导流功能争议被质疑"虚假宣传" [2] - 阿维塔12第三方实测风阻系数与官方数据相差33%(0.21Cd vs 0.28Cd)引发舆论关注 [2] - 争议导致车企连夜修改宣传话术、千万级索赔诉讼及风洞实验室天价测试成本话题发酵 [2] 风阻系数的技术演变与行业现状 - 风阻系数最初应用于航空领域,1930年代奔驰首次将风洞用于汽车测试 [2]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推动其成为核心指标,1980年SAE J1263标准确立测量规范 [2] - 电动车时代风阻权重显著提升:120km/h时速下每降低0.01Cd可提升续航10-16km [3] - 特斯拉Model S Plaid以0.208Cd刷新纪录后,奔驰EQS(0.20Cd)、智己L7(0.21Cd)、小米SU7(0.195Cd)等加入竞赛 [4] 行业测试标准与乱象 - 国内缺乏强制国标,ISO 12021允许±0.02Cd误差,车企常选择160km/h风速测试(比行业默认120km/h风阻更低) [4] - 存在"实验室特调车"现象:空悬降至最低姿态、加装临时封闭件、使用油泥模型替代实车测试 [4] - 行业估算每降低0.01Cd需投入2000万元研发成本 [4] 参数竞赛对行业的影响 - 误导消费者购买决策,破坏公平竞争环境,阻碍行业技术实质性进步 [5] - 风阻系数从工程参数异化为技术图腾,导致设计反人性化(如座舱压缩至"仅容儿童乘坐") [6] - 隐藏式门把手在100km/h时速下仅提升续航1-1.5%(百公里省电0.12-0.2度),低速时效果趋零 [6] 用户需求与工程设计的矛盾 - 2023年中国市场新上市电动车68%采用溜背造型,但57%用户实际更倾向传统三厢造型 [7] - 宝马i7(0.24Cd)和极氪001(0.23Cd)证明可在美学、功能与效率间取得平衡 [7] - 用户体验核心应关注极寒环境操作可靠性、暴雨视野清晰度等非量化细节 [8]
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港股消费ETF(159735)今日回调,连续2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5-16 10:33
国内大循环政策与消费提振 - 会议强调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优势 提出深挖消费潜力 推动大宗消费升级 激发服务消费 放大新兴消费效应[1] - 会议明确将国内大循环置于更突出位置 统筹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 提升经济循环质量[1] - 港股消费板块5月16日表现强劲 短视频、金饰、国潮服装、汽车、消费电子等领涨 哔哩哔哩-W涨超2% 思摩尔国际、周大福、滔博、比亚迪股份涨超1%[1] 港股消费板块特征 - 港股消费ETF(159735)过去20个交易日成交额1.23亿元 居同指数首位[1] - 港股消费指数以"更新的消费"为特色 相比A股白酒主导 港股电商、消费电子、新能源车、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占比更高[1] - 港股消费板块服务消费和大众消费比例更高 更能反映本轮政策驱动的消费复苏[1] 消费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商圈人流量显著回升 文旅消费券刺激效果明显 河南、四川、黑龙江分别发放4000万元、6800万元、5000万元消费券[2] - 零售领域以旧换新政策与假期效应共同推动销售增长 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10.5%[2] 机构观点 -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消费板块展现较强韧性和结构性亮点 具备投资价值[2]
汇金、财政部组合救市,万亿特别国债能否让打A挺起脊梁?
格隆汇· 2025-05-16 09:58
A股市场表现 - A股迎来久违上涨 券商板块强势拉升对市场人气复苏起到关键作用 [1] - 跨境电商、纺织服装、数字阅读、新型城镇化等板块表现亮眼 [1] - 银行股表现低迷 特别是六大行成为市场唯一不足 [1] 汇金增持ETF - 沪深300ETF易方达盘中出现大量整数买单 15分钟内成交额放大至近4亿 [3] - 最后15分钟成交金额高达8.67亿 全天成交金额放大至24亿 [3] 财政政策 - 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 [3] - 增发国债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 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3]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3.98% 盘中一度上涨超4.62% [3] - 新能源车板块领涨 小鹏汽车大涨10.28% 理想汽车上涨7.11% [3] - B站上涨7.36% 蔚来收涨6.59% 微博、爱奇艺、网易等多股涨幅超5% [3] 市场判断 - 政策底已基本确立 但市场底是否明确仍需观察 [3] - 当前市场已呈现布局机会 [3]
扩大消费是稳增长的最大确定性
新京报· 2025-05-16 09:21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1] - 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民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14亿人的消费选择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2] - 2024年全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突破1100万辆,同比增长38.1%,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消费升级趋势 -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居民消费正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2]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2] -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会加速增长 [2] 政策协同与创新供给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释放出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 [1] - 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协同联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带动消费 [6] - 优化空域、水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支持发展低空旅游、水上运动等新兴服务消费领域 [6] 消费环境优化 - 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市场中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质量假冒等不法行为 [5] - 强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 [5] - 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 [10] 新兴消费领域 - 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 [11] - 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为消费扩容提质提供更大支撑 [11] -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服务消费场景 [11] 品牌建设与服务质量 - 发挥品牌标杆示范作用,引导区域、行业、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打造知名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12] - 企业要加强品牌培育、运营和保护,关注长期价值,遵循市场和品牌发展规律 [12] - 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品牌引领作用,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12] 公共服务与消费潜力释放 - 加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实现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62%提升至3%以上 [7] - 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 [7] -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缩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差距 [7]
骑虎难下!美国人突然发现,费了七八年的时间,中国仍旧势不可挡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21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围剿战"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还把美国自身的经济越高越差,特朗普的 支持率也逐渐走低,甚至威胁到自身的政权稳固。特朗普的这一招反华牌究竟错在哪?东方大国和美国在 瑞士的谈判刚刚告一段落。从两国发表的声明来看,美国决定将对华关税降到合理区间,东方大国也表 示,对美国的反制举措将慎重考虑。相比四月初到现在,特朗普对华一路飙升的关税税率,此番与东方大 国的谈判,美国还是低头了。 事实上,从第一任任期,到第二任任期,特朗普就从各方面对东方大国形成围堵。在关税上,特朗普在第 一任任期,突然对东方大国的高科技产品加收关税。在台海问题上,特朗普大打台湾牌,向台湾输送大量 军事武器,伙同台湾当局,就台海问题向东方大国挑衅。在南海问题上,特朗普则拉拢菲律宾,持续就南 海主权问题,展开军事演习,向菲律宾输送导弹,威胁东方大国安全。在科技问题上,特朗普则把一众科 技公司纳入所谓实体清单,威胁荷兰、日本等国,以及台湾,不再向东方大国提供芯片,一度让东方大国 的科技企业出现缺芯少片的状况。 特朗普(资料图) 贝森特(资料图) 不仅如此,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中日关系上,特朗普派出得力干将,不断开展军事演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