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

搜索文档
对发展科创债市场的研究与思考
国际金融报· 2025-05-12 11:25
科创债市场政策与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将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发行主体 [2] - 科创债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金融助力科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2] - 2021年-2024年科创债全年发行规模分别为166亿元、2641亿元、7841亿元及1.23万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56.9% [3][4] - 截至2025年3月11日,主流科创债余额合计1.78万亿元,占市场信用债的6.48% [4] 科创债市场现状与优势 - 科创债分为科技创新公司债和科创票据两大类,主要区别在于审核机构、流通市场、发行期限等 [3] - 2023年7月推出混合型科创票据,允许设置浮动利率、转股、担保等条款,2022年-2024年科创票据发行量分别为1510亿元、3846亿元、5736亿元 [4] - 科创债平均发行期限从2022年的2.21年提升至2024年的3.66年 [4] - 科创债在二级交易市场较同信用评级、同期限普通信用债持续存在5-10BP溢价 [4] - 科创债发行人研发费用占比及资本支出占比均显著高于非科创债组 [5] 科创债市场发展瓶颈 - 2024年发行的科创债中,中央国有、地方国有及民营企业分别占比40.97%、49.31%和7.82% [6] - 科创债发行金额前三行业为建筑装饰(29.76%)、公用事业(8.04%)、煤炭(7.92%),新兴行业占比较低 [6] - 科创债募集资金70%以上用于偿还债务,仅10.85%用于股权或基金出资 [7] - 民企发行科创债平均期限不足2年,长期限科创债集中于高资质央国企 [8] - 当前已发行债券中仅有约928亿元有担保增信,占比3.6% [8] 政策建议与市场优化 - 建议引入增信机制,鼓励中小型科创企业发行科创债 [9] - 深圳通过设立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再担保支持 [9] - 建议对发行机构进行扩容,引入金融机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10] - 建议针对性发行债券指数产品,鼓励中长期资金加大科创债投资 [10]
积极落地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提振扩大消费
上海证券报· 2025-05-10 03:24
债券市场发展 - 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但收益率波动较大存在风险 [1] - 国债无信用风险但面临市场利率变动导致的二级市场价格反向波动风险 [1] - 大银行持有大量债券但主要用于持有到期交易比例低而中小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交易活跃 [1] - 未来应鼓励大银行开展更多债券交易业务以维护市场供求平衡和合理定价 [1] 消费金融支持 - 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作用重大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2] - 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和研究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 [2] - 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并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 [2] - 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并构建高效支付生态 [2] 物价与供需平衡 - 实体经济供强需弱的矛盾持续存在主要价格指标低位运行 [2] - 有效需求持续恢复但仍面临约束部分行业存在过度竞争 [2] - 货币与物价关系受全球化人口变化经济结构等多因素影响 [2] -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3] - 需深化结构性改革协调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增强政策合力 [3] - 价格调控思路转向管低价高质量发展和防无序竞争 [3]
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上线科技创新债券 首批发行主体评价积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22:54
科技创新债券上线 - 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上线科技创新债券 标志着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重要纽带建立 [1]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倡议发行主体用好募集资金 投资主体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1] - 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表示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开启科技金融新篇章 市场反应热烈 [1] 发行主体与市场反应 - 京东方 新希望 东方富海等8家科技型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参与首批路演 [1] - 东方富海创始人表示债券发行破解创投机构融资渠道不畅 融资成本偏高等难题 [2] - 亦庄国投表示科技创新债券降低融资成本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2] 发行规模与资金用途 - 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规模合计210亿元 [2] - 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 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 [2] - 科大讯飞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 产品应用等综合运营发展 [2] 市场优势与参与主体 - 银行间债券市场券种类型丰富 市场规模庞大 占据债券发行主要份额 [3] - 参与主体包括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等资金规模大的金融机构 [3] - 远东资信研究员指出银行间市场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丰富机会 [3] 未来发展 - 交易商协会将联合中债增进等机构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质效 [3] - 市场普遍认为通过债券手段支持科技创新是有效路径 [3] -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投资机构和科创企业参与发行 [3]
央行重磅发布!货币政策,又有关键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2:30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强调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持续存在,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 - 央行将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 [2] - 相比2024年第四季度报告,本次更强调"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并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改为"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2] 金融支持消费 - 当前消费领域结构性矛盾突出,文体旅游、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个性化、高品质供给存在缺口 [5] - 消费信贷依赖度较高,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信贷产品适配性不足 [5] - 央行将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 [4][6]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重点场景、重大战略和重点人群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 [6] - 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研究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额度 [6]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非利息成本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收费名目多、不透明,导致部分企业"体感"融资成本较高 [8] - 央行在多个省份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3月末已完成27万笔、1.53万亿元贷款的明示工作 [8] - "贷款明白纸"详细列明企业需承担的贷款利息支出和各项非利息支出,减少信息不对称 [9] - 未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关键是要降低抵押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 [10] 债券市场建设 - 国有大型银行持有全市场30%左右的债券,但交易量仅占5%,中小金融机构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量占比超过80% [12] - 10只左右活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成交量约占全市场5万多只债券成交量的30% [12] - 国债等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税,公募基金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价差有税收减免优势 [13] - 央行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4] - 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建立健全做市商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 [14]
央行谈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 继续推广“贷款明白纸”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33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 - 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冲突持续存在 [1] - 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稳固 但超大市场规模 完备产业体系 丰富人才资源等优势支撑长期向好趋势 [1] - 货币政策将平衡短期与长期 稳增长与防风险 内部与外部均衡 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健康性 [1] - 政策目标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为"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1]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当前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较完善 但文体旅游 养老托育 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领域存在供给缺口 县域基础设施不完善 [3] - 消费金融依赖传统信贷 直接融资占比偏低 需构建匹配需求的金融产品体系 [3] - 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多样化资金需求 [3] - 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文件 强化旅游 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重点领域供给 [4] - 支持汽车金融和消费金融公司发债 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 [4] 企业融资成本优化 - 非利息成本如抵押费 担保费 中介服务费等名目多 透明度低 导致企业"体感"成本高 [5] - 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覆盖27万笔贷款 总规模1.53万亿元 [5] - "贷款明白纸"详细列示利息和非利息支出 提高透明度 适配度和银企信任度 [6] - 未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需重点压降非利息成本 如抵押担保费和中介服务费 [6] 债券市场建设 - 国有大行持有30%债券但交易量仅占5% 中小机构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量占比超80% [8] - 10只活跃国债和政策金融债成交量占全市场30% 存在羊群效应和单边波动风险 [8] - 国债利息免税 公募基金和理财资管产品交易价差有税收优势 影响短期交易行为 [9] - 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0] - 完善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 提升定价功能和市场稳健性 [10]
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
金融时报· 2025-05-09 19:03
5月9日下午2:30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人头攒动,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正在此举行,新希望、西科控股等8家发行人面向 现场几十家投资机构开展了一场集中路演。随着"科创未来金融护航"的蓝色横幅缓缓拉开,至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上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 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8号)。 银行间债券市场随即响应。5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以下简 称《通知》),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反响热烈,多家机构积极参与注册发行。 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桥梁 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涌向创新高地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8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不仅是市场的一次重要创新,也是加快我国多层次债券市 场建设的一次关键机遇。"在活动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曹媛媛关于各市场主体参与科技创新债券提出了四点倡议。 她表示 ...
中国央行:将继续完善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和做市商考核,加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促进债券市场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利率市场化推进和货币政策调控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快讯· 2025-05-09 17:55
中国央行:将继续完善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和做市商考核,加强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优化债券市场结 构及制度安排,促进债券市场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利率市场化推进和货币政策调控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
中证鹏元总裁李勇: 科创债升级 债市服务科技创新站上新起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5-09 04:37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标志着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科创债的迭代升级及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落地是服务科技金融的新举措,有望为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供新动能 [1] - 建议持续培育发展国内科创债投资生态,提升投资者投资科创领域债券的积极性 [1] 科创债市场现状 - 自2022年全面推出以来,科创债市场快速发展,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占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余额的5.38% [2]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发行人存量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 [2] 债券市场"科技板"优化 - 债券市场"科技板"从三个方面优化完善:扩展发行主体范围和募集资金用途、完善配套支持机制、强调事中事后监管 [3] - 新增支持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用途拓展至贷款、股权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 [3] - 实行差异化审核机制,优化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科创债市场生态 [3] 科创债评级方法创新 - 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相关部门完善了科创债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 [4] - 创设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提升信用资质较弱科创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4] - 中证鹏元2024年4月推出《科技创新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降低资产和规模权重,增设技术创新能力要素 [5] 科创债市场前景 - 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有望激活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发行科创债的需求 [7] - 初步统计,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创债 [7] - 建议发挥信用资质较好发行主体的带头作用,创新债券品种,提升信用资质较弱主体发债融资的可得性 [8]
以增量政策下好先手棋以自身韧性应对外部风高浪急
上海证券报· 2025-05-09 02:46
以增量政策下好先手棋 以自身韧性应对外部风高浪急 ■记者观察 稳企业。全球最大银行市场、第二大资本市场和第二大债券市场,将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后 盾"。债券市场"科技板"横空出世,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增量资金;深化科创板、创 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出台在即;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蓄势待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批设"开闸", 将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面对关税冲击,外贸企业在危机中觅新机,以"广交世界"抵御外围"海啸",金融政策将助力外贸行业筑 起"堤坝"。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将制定实施,对外贸企业将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将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获得更高的监管包容 度。 稳预期。超常规政策"如约而至",社会信心"如期充值"。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货币政策超预期、 力度大、工具多、落地快:降准方面,既针对大中型银行,也阶段性调降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存款准备金率;降息方面,下调了政策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首次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 具利率;结构性工具既有新工具创设,也有额度增加,还有价格优惠。超常规的政策组合,迎来了 ...
科技创新债券最新进展 |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全面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5-09 00:16
政策组合拳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 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机制两方面提出多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举措 [1] - 沪深北交易所同步发布通知 从三大方面细化支持措施 交易商协会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 [1]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宣布2025-2027年全额减免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标的的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 [1] 政策效果与市场影响 - 多部门协同政策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成本 助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同时提升债券市场活跃度与资金配置效率 [2] - 政策拓宽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和债券资金来源 增强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能力 [4] - 允许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 创设风险分担工具 实现债券制度结构性突破 [7][8]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2022年5月以来累计发行1160只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规模达1.26万亿元 1579只科创票据规模达1.38万亿元 惠及608家科技企业 [3] - 新增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发行主体 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也可在银行间市场发债 [4] - 支持灵活分期发行 简化信息披露规则 减轻企业负担 [4][5] 产品创新与市场维度拓展 - 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提供与科技业务结合的固定收益产品 科技型企业债券展现成长潜力 股权投资机构债券开辟早期项目投资新路径 [7] - 鼓励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指数及挂钩产品 丰富投资工具 吸引多元化投资者 [7] - 引入信用保护工具和地方担保等风险分散机制 降低投资风险 增强市场信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