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搜索文档
“洛阳动力”助全球首艘纯氨燃料船首航成功 航运脱碳获重大突破
河南日报· 2025-07-06 07:27
行业突破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完成首航,标志着氨燃料船舶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1] - 氨燃料因高能量密度、不含碳元素且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被业界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 [1] - 示范船验证了氨氢融合燃料在海洋运输、陆上交通、工业锅炉及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可行性 [2] 技术细节 - "氨晖号"搭载中船河柴自主研发的CHG234V8MPI燃气发电机组,包含1台200kW燃气发电机组和2台100kW推进电机 [1] - 船舶采用双桨推进系统,满载排水量50吨,额定航速10节 [1] - 公司针对氨燃料特性优化了内燃机点火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及空燃比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 [1] 公司动态 - 中船河柴2024年年初承接纯氨燃料内燃机项目,凭借燃气内燃机领域技术积淀完成研发交付 [1] - 技术服务团队全程保障陆上联调及装船试航,解决技术难题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1] - 公司计划加速推进纯甲醇、氨氢燃料等新型动力机型研发,重点突破兆瓦级低碳燃料机型的工程化应用 [2] 环保效益 - 示范船实现纯氨燃料稳定充分燃烧、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及氮氧化物有效控制 [2] - 项目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水上交通能源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2]
“十四五”内燃机行业向“绿”而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4 06:2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5月内燃机销量41561万台环比下降674但同比增长1231 [2] - 1-5月累计销量216427万台同比增长1636 [2] - 行业呈现"环比下降同比增长"的复杂态势反映出经济复苏中的韧性 [1][2] - 季节性需求变化与供需短期失衡导致环比下滑国民经济复苏带动刚性需求增长 [2] 燃料类型分析 - 5月柴油机销量401万台环比下降1646同比微增147 [3] - 5月汽油机销量37496万台环比下降556同比增长1357 [3] - 1-5月柴油机累计销量22494万台增长377汽油机193636万台增长1799 [3] - 汽油机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乘用车市场持续火热 [3] 应用领域表现 - 5月乘用车用内燃机同比增长1037商用车用增长187农业机械用增长350船用飙升2020 [3] - 工程机械用发电机组用通机用领域同比下滑 [3] - 乘用车增长受消费能力提升与汽车消费升级驱动商用车受物流回暖与基建拉动 [3] - 船用领域因水运复苏与船舶更新需求集中释放 [3] 行业集中度与规模 - 多缸柴油机市场前十企业占据7736份额 [4] - 行业年产销量连续14年超7500万台"十四五"期间稳定年产8000万台 [4] - 年产值近8000亿元带动上下游年产值超20万亿元 [4] 技术创新成果 - 排放标准全面落地热效率显著提升柴油机提升50汽油机达40-42 [4] - 燃料多元化突破天然气二甲醚甲醇等技术商业化应用 [4] - 潍柴20M61发动机功率达5450kWm打破进口品牌垄断 [6] - WP13甲醇发动机成本降40排放减80 [6] - 12M55NG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电控燃油系统实现低油耗与环保 [6] - 350千瓦氢内燃机发电效率44关键部件100国产化 [6] 未来发展方向 - 企业加速向高效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 [7] - 需加大绿色能源技术高效燃烧技术尾气净化技术研发 [8] - 探索氢内燃机甲醇内燃机等多元化燃料应用 [8] -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将深度融入产品提升性能与效率 [8]
豪华车巨头绝不放弃内燃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4 00:40
宝马斯太尔工厂转型战略 - 工厂定位为内燃机和电驱系统双轨并行生产中心,确保全球车型供应的灵活性[7] - 2022年被指定为宝马"新世代"电动汽车平台的全球开发和生产中心[8] - 2023年员工4900人,销售额44亿欧元,位列奥地利工业企业前十[7] 内燃机业务现状与规划 - 2023年生产约120万台内燃机供应全球市场,仍是公司业务基础和资金支柱[14] - 持续投资改进传统发动机技术,包括兼容HVO100生物柴油和满足欧7排放标准[14] - 计划到2035年前保持年产120万台内燃机的产能,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比例[24] 电动化转型进展 - 第六代电驱系统较第五代实现能耗降低40%、车重显著减轻、续航提升30%[20] - 新增逆变器自主生产,视其为差异化竞争关键组件[18] - 电驱系统年产能将扩至60万套,采用两条生产线布局[24] 研发与生产协同优势 - 斯太尔工厂兼具研发(700人团队)与生产能力,加速技术产业化[12][23] - 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交付首批"新世代"预量产零部件[27] - 首款"新世代"iX3车型将于2024年秋季量产[29] 运营保障措施 - 推行员工多技能培训,目标全员掌握内燃机与电动技术[17] - 采用数字化制造提升高成本地区工厂的可持续性[20] - 建立灵活生产体系,可同时服务传统与新能源业务板块[15][17] 供应链与市场布局 - 中国市场需求由本地化发动机生产体系覆盖,斯太尔服务其他全球市场[30] - 新型SSM驱动系统规避稀土依赖,但关注中国出口许可政策影响[34] - 已做好原材料保障预案,当前产量提升无风险[35]
我国建成首个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首航成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29 11:26
Micro-LED芯片及模组项目投产 - 安徽赛富乐斯Micro-LED显示芯片和模组项目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正式投产 年产能达R系列量子点mLED芯片15000kk(1.5亿颗) 可满足约2万平方米商用显示屏的生产需求 [1] 干法后处理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建成 - 我国首个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主工艺设备科研样机集成台架在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葫芦岛基地完成安装 标志着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干法后处理主工艺设备实现了从单机研发到系统集成的跨越 [1] 印尼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启动 - 隆基绿能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Pertamina NRE达成战略合作 启动建设印尼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 年产能预计达1.6吉瓦(GW) 将采用隆基最先进的HPBC 2.0高效电池技术 计划于2025年6月启动生产准备工作 [1] 纯氨燃料动力示范船首航成功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取得成功 搭载一台200kW的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 2台100kW推进电机及双桨推进系统 满载50吨 额定航速为10节 实现了纯氨燃料的稳定充分燃烧 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和氮氧化物(NOx)的有效控制 [1] 智能制造产业资讯 - 扫码订阅智能制造产业日报 精选行业新闻 [2] - 睿兽分析产业日报涵盖五大赛道 包括AIGC 智能制造 企业服务 医疗健康 交通出行 [3]
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6月25日 周三)
快讯· 2025-06-25 20:43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1.4%,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8.6% [1] 国际贸易动态 - 欧盟计划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若特朗普维持对基础关税的征收 [1] 地缘政治事件 - 伊朗证实本国核设施在美国空袭中"严重受损" [1] 台积电(TSM.N) - 海外子公司计划发行价值100亿美元的新股,以加强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2] OpenAI与微软 - OpenAI首席执行官与微软CEO举行高层会晤,讨论未来战略合作 [2] 特斯拉(TSLA.O) - 摩根士丹利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410美元 [2] 小马智行 - 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2] 诺和诺德(NVO.N) - 西班牙卫生部调查其是否违反禁止推广处方药的广告法律 [2] 法拉利(RACE.N) - 跨界进军帆船领域,推出无内燃机赛艇,计划明年下水 [2] 百思买(BBY.N) - 将家庭护理技术部门Current Health出售给Chris McGhee,该部门于2021年以4亿美元收购 [2] 波音 - "门塞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制造流程缺陷及监管不力 [2]
多家跨国车企全面电动化再踩“刹车”
财联社· 2025-06-23 20:25
跨国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梅赛德斯-奔驰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调整为"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达50%",并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策略 [1] - 奥迪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将在2024-2026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混动车型系列 [1][2] - 本田将2030年度纯电动汽车和软件开发投资从10万亿日元降至7万亿日元(降幅30%),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从40%下调至30%以下 [3] 车企战略调整原因 - 电动车普及不及预期,全球市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如北美电动化拐点后移,中国已达成新能源车拐点)[2] - 汽车行业环境变化快,商业不确定性加剧,海外主要市场环保限制松动 [3] - 多动力组合可增强车企未来市场竞争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 未来技术路线与市场格局 - 奥迪将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开发新车型 [2] - 沃尔沃推出超混架构SMA架构,认为超级混动技术是电气化转型的"柔性过渡"方案 [3] - 专家预测2030年全球市场或形成纯电30%、混动30%、燃油40%的格局 [4] - 未来5年行业将呈现特斯拉等专注纯电、丰田等押注氢能及混动、大众等采取"燃油+混动+纯电"的三分天下格局 [4]
新华财经晚报: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18:20
市场监管与产品质量 -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将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 覆盖生产、流通、平台领域 计划抽取1.6万余批次样品 [2] - 抽查重点包括儿童学生用品 充电宝、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等产品抽查批次大幅增加 动力电池、无人机、光伏组件、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兴产业产品首次纳入抽查范围 [2] - 直播带货等网售产品抽查力度显著增大 2025年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长70% [2] 航运与物流 -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调整 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869.59点 较上期下跌10.5% [3] -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 运行线路拓展至11条 每周开行17列 货源以光伏板、太阳能组件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平均每柜货值较其他班列高41% 已发送货物超9.8万标箱 [3] 工业与投资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3] - 1-5月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6%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145.37亿元 同比增长2.2% [3] - 云南省绿色能源馆签约21个项目 投资金额超220亿元 涵盖风电、光伏、氢能、数字技术等领域 包括中广核楚雄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氢氨醇项目等 [4] 金融与贸易 - 农业银行将于6月22日上线跨境支付通业务 为内地和香港居民提供跨境实时汇款服务 [4] - 第八届进博会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土耳其爱琴海出口商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4] - 平安人寿半年内第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15% [5] - 广汽集团2024年资产负债率仅47.6% 董事长否认"爆雷"传闻 [5] 国际合作与政策 - 新西兰将对中国公民实施签证便利政策 2025年11月起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者可免签入境新西兰停留3个月 中转新西兰机场只需申请电子旅行授权 [5] - 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全球发展新模式 确保各国繁荣和世界稳定发展 [6]
未来院让科技成果在汉落地生“金”
长江日报· 2025-06-21 15:39
6月20日,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未来院)频传喜 讯:国内首台自主品牌氢内燃机发电机组投入运营,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车规级固 态电池样品即将量产……未来院占地3万平方米的中试车间项目入驻率超八成,不少项目正 在规划扩建二期产线。 "高校擅长培育'种子',我们聚焦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未来院院长李江 华看来,不少科研成果虽然完成了从"一张纸"到"一件产品"的初步跨越,但要实现"产品到 钱",仍有多重障碍。如何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搭起桥梁?2022年6月,由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 技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并建立"科技研发在学校,概念 验证在中心,中试熟化在基地,产业落地在园区"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入驻项目坚持'优中选优'。"李江华介绍,为破解入驻项目融资难,未来院还构建了"多 元共建、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合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中试空间和部分引导性资金支 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共同搭建专业化的中试平台,有效降低项目产业化早期风险。 "高校积累40年的氢内燃机技术,经未来院中试'锤炼',走出实验室,迎来商业化运 营。"一年前,华中 ...
国补后续资金将分批下达,Labubu预售放量二手价暴跌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6-20 01:04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美联储连续四次会议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 [1] - 利率预测中位值显示明后两年降息力度低于3月预测 表明政策立场偏鹰 [1] - 特朗普呼吁降息幅度从1%逐步扩大至2.5% 但分析认为这属于谈判策略而非实际需求 [1] - 美联储内部对今年是否降息存在分歧 形成支持降息两次与不降息两派 [2]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表现 - 2019-2024年规上外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6万亿元增至1.8万亿元 利润率持续领先行业 [3]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占外资比重达43.7% 外资企业贡献近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 - 外资企业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保持全球竞争力 同时促进本土企业技术升级 [3][4] 消费品补贴政策动态 - "国补"政策将分批次下达1380亿元资金 覆盖三、四季度消费刺激 [5] - 以旧换新政策新增手机等品类 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同比翻倍至3000亿元 [5] - 补贴暂停导致消费热度退坡 部分商家存在"骗补"行为影响政策效果 [6] 潮玩市场供需变化 - Labubu预售期长达三个月 导致二手市场价格从2279元暴跌至1181元 [7] - 泡泡玛特调整发售策略旨在打击黄牛炒作 维护产品价格生态 [7] - 黄牛溢价削弱消费者购买力 可能引发盗版问题并损害品牌口碑 [8] 半导体行业投资动向 - 德州仪器计划投资6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7座芯片工厂 聚焦模拟/嵌入式芯片 [9] - 扩张成熟制程产能旨在应对中国竞争并响应美国本土化政策 [10] - 行业需求回暖集中于AI芯片 传统消费类芯片市场增长平稳 [9] 消费电子新品规划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5Q4量产 售价或达2000-2500美元 [11] - 2026年苹果拟调整发布节奏 同步推出折叠屏与Pro机型 [11] - 2024Q4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 华为以31.2%份额领先 [12] 汽车行业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停售燃油车计划 因欧美市场新能源转型慢于预期 [13] - 奥迪Q1纯电动车销量占比11.9%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超50% [13] - 传统车企面临研发投入与价格战双重压力 激进转型风险较大 [14] 证券市场表现 - 沪指跌0.79%至3362点 两市超4600只个股下跌 成交额1.25万亿元 [15] - 油气板块逆势上涨 创新药板块持续调整 市场情绪低迷导致自然回调 [15][16]
一辆车贵近2000美元!车企涨价保利润,美国消费者将为关税买单
华尔街见闻· 2025-06-19 16:34
关税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消费者将承担300亿美元汽车关税成本中的80%,相当于每辆车价格上涨约1760美元 [1] - 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预计今年将分别面临50亿美元和25亿美元的关税影响 [1] - 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未来三年美国汽车销量减少约100万辆 [1] - 预计到2030年美国汽车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比去年增加100万辆 [1] 关税政策的预期变化 - 预计25%的汽车关税将降至整车7.5%、零部件5% [2] - 《美墨加贸易协定》下的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可能更低 [2] - 关税墙不太可能永远存在 [2] 电动车激励措施削减的影响 - 取消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将引导消费者转向传统燃油车 [2] - 大幅下调美国电动车销量预测,到2030年占比从31%降至17% [2] - 传统内燃机汽车预计占2030年美国销量50%,高于此前预测的三分之一 [2] - 传统混合动力车预计占2030年美国市场的27%,高于此前预测的24% [2]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增程式电动车预计占2030年美国销量的6%,低于此前预测的10% [2] 对美国汽车制造商竞争力的影响 - 政策转向可能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领域失去竞争力 [3] - 到2028年美国汽车制造商可能仅专注于V8引擎技术 [3]